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姚远听着张代表转述马副县长的话,心里波澜起伏,叹息许久。

    他和抗抗带着孩子,果真就空手去了马副县长在城里的新家。

    马副县长的家人抗抗都见过了,马夫人看着摇摇和媛媛,爱的不得了,恨不得就要抗抗留下来不走了,让她多看几天孩子。

    她的俩孩子都是男孩,一个在上初中,一个上高中。运动结束以后,两口子都忙工作,再没时间要孩子。而马夫人却格外喜欢女孩子,要不是自己孩子大了,她都想拿自己的小子跟抗抗换闺女呢。这俩小闺女,长得跟洋娃娃似的,太可爱了!

    马副县长却没忘了姜姨,问姚远,为啥姜姨没跟着来

    姜姨到这年的年底就满五十周岁,按矿机的制度,就可以退休了。

    按照惯例,这年下半年,姜姨的档案关系,就转到矿机的离退办,可以不上班拿工资,直到正式退休手续办下来。

    所以,抗抗生媛媛的时候,姜姨已经不用上班,在家里了。

    这也是那时候工人们的福利,的确是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




21.人民勤务员
    从姜姨的叙述里,姚远才知道,姜姨原来姓刘,叫刘淑芬。

    姜姨是特别喜欢回忆过去的,从姚叔的父亲,就讲到了解放前。

    解放前,他们家是堡垒户,家里经常住着我们的干部和士兵。那些官兵,对年纪大的,都是大娘,大爷的称呼,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就是嫂子、大姐,小妹妹,亲切的就跟一家人一样。

    临走,缸里给你挑满水,帮你捡柴禾,把柴禾垛给你收拾的整整齐齐。院子里、地上收拾的干干净净,一根杂草都不会留下。

    老百姓想念他们,愿意跟他们一条心,把性命豁出去来保护他们。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鱼水之情,这样的子弟兵,要是不打胜仗,不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新中国,那才是怪事!

    姚远听着,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首进行曲:

    ……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是啊,只有他们,才能背负起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工农子弟,是真正人民的武装!也只有拥有坚定信念的他们,才可以从无畏惧,绝不屈服,才可以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道路怎样艰难,见过他们,认识他们的人民,都会永远记住他们,永远怀念他们,永远坚定不移地跟着他们的步伐,奋勇前进!因为,人民信任他们,他们就是人民的子弟,人民的勤务员!

    马副县长生活一直朴素,在县里穿戴不讲究,身上的涤卡中山装都发白了,跟地里的农民穿的,没有太大区别。

    在他家里吃饭的时候,姚远就夸抗抗手艺好,做的套装比市面上卖的还要好看。

    他就对马副县长说:“马叔你现在可不比在县里,不用讲究。你现在是市里的二把手,多少得讲究一些。再穿的跟老农民一样,人家要笑话的。”

    马副县长就摆摆手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当摆设。咱们建国都快三十年了,还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这心里呀,不是滋味!我现在,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当三天用,赶紧把过去耽误的时间给补回来呀!

    我不这样去工作,咋对得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战友有时候做梦,就会梦见他们问我说,老马,咱们的国家富强了吗,咱们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了没有咱们为之奋斗的主义,实现了没有

    唉,没法回答呀!我都感觉,不把工作做好了,我没脸下去见他们,更没脸见你爸,对不起他那些年对我的教导啊!

    老百姓都穿不上好衣裳,我凭什么穿好衣裳,有什么资格穿好衣裳对得起当年那些用小米窝头,把咱送上现在这个位置的老百姓吗”

    姚远就劝他说:“可你现在也算大领导,总得差不多吧不能损坏咱当干部的形象吧”

    马副县长就说:“啥叫领导咱们的领导不是官老爷父母官,人民才是咱们的衣食父母,领导就是人民的勤务员!衣食父母过不上好日子,我还穿的衣着光鲜的,好意思吗我又不是来给大家当猴耍的,我是来干实事儿的!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工作还没干好,先讲究吃穿,这个可不是咱们的工作作风,这才是损坏干部形象呢!”

    姚远终于明白,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心里的意志和立场是如何的坚定,对原则和概念的把握,那是深入灵魂深处的!

    姚叔的父亲如此,这位马副县长,也是如此!

    这,绝对不是张顺才那样的人可以理解和做到的。

    他不由就在心里感叹,如果没有那场运动,这些真正的革命者都活着,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一代代传承下去,那么,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他还会去做利己主义者吗

    姚远没有劝动马副县长做新衣裳,却说动了马夫人。有了马夫人从当中做主,马副县长终于松口了。

    在姚远和抗抗保证,必须按给别人做衣服一样,要正常收费的前提下,马副县长终于同意,给自己做一身新衣裳。

    马副县长又想了想,要求姚远把给他做衣裳买布料的发票,还有其他材料的发票,都得给他拿过来,这样才肯让抗抗做。

    姚远答应了,又趁机要给马婶儿和孩子们也做身



22.心有余悸
    最后,马副县长语重心长地对姚远说:“大厦啊,你是姚虎的儿子,革命军人的后代。我不仅希望你能做成大事,还希望你把你爹妈的思想继承下来。

    你妈妈家里是江南富商,可以说几辈子都吃穿不愁。可是,她毅然抛去这些荣华富贵,甘愿贫穷,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你只有像她那样,才能对得起她啊!

    你得记住,你爸妈奋斗一生,从来都没为自己考虑过。他们为的,是这个国家的富强,和这个民族的富强。

    因此,我也希望你,不要只是顾自己的小家。你有好主意,有好办法,让自己先富起来,这个不违反政策,而且是将来政策要提倡的。

    可是,你也要记住,一个人富了,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只有这个国家富了,民族富了,才会符合你爸妈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你要学会关心别人,像你爸妈那样,把国家和民族时刻放在心上。自己富了,要带着大家一起富,这才是咱们奋斗的目标,明白吗”

    姚远的脸色就严肃了。

    的确,像他过去那样,只惦记着自己富了,让抗抗和姜姨都过上好日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这些利己主义的思想,在马副县长这里,竟然显得那么卑鄙和渺小。而且,马副县长竟可以一眼就看透他的心思,一针见血地给他指出来!

    这个时代的干部,竟然这么厉害!姚远面对马副县长,都感觉到后背有些微微发凉了。

    他如果当真按照自己的心思做下去,就当真对不起马副县长对他的关心,更对不起姚叔的父母这一代革命者。

    他想了许久才说:“马叔,你这些话,我会永远记住,记一辈子。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我会慢慢去摸索办法。

    但是,我答应你,绝对不做任何一件对不住父母的事情,请马叔放心!”

    姚远要在城里开裁缝铺这个事,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连抗抗也是第一次听他说。

    守着马副县长一家人,抗抗不好说什么,两个人回来的路上,抗抗就不高兴了。

    “你要去城里开铺子,怎么不和我说”抗抗就问他。

    姚远就回答她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忘了我们要把这个服装加工做成一个事业,成立服装公司,你将来要当公司老板啊我们如果只在矿机那个小地方发展,肯定不行,我们得出来,得进城,这是必须的。”

    抗抗就急了,在大街上就冲他喊:“可是,你没告诉我现在就进城,也没告诉我要把铺子开到城里来!我们是公有制,咱们私营小打小闹,够吃够喝就行啦,我已经很满意啦,你干嘛非得把动静搞大这万一以后政策变了,我们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你想没想过这个啊”

    姚远抱着摇摇呢,媛媛半岁了,抗抗抱着。

    姚远就说:“你别喊啊,抗抗,这在大街上呢!刚才你没听马叔说吗,咱们做的是好事,咱要带着大家都富裕嘛,连国家都是支持咱们的。”

    抗抗也知道自己过于激动了,但她可不认可姚远的观点,这简直就是在作死!她一个人抱着媛媛,气哼哼地往车站走,姚远只好和摇摇在后面跟着她。

    他们是趁礼拜天马副县长休息,上午去的他们家,中午在那儿吃的饭,下午坐公交车回来。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抗抗直接没回自己家,抱着媛媛就去她妈家了。

    这时候,小慧已经帮着姜姨把饭做好了,把她和翠霞姊妹的饭端到自己东屋那边,又回来,帮着姜姨收拾。

    现在,美美已经是小件车间的生产调度了,车间里事情多,按点回来的时候很少。

    就是回来了,也是一脑袋官司,得想很多事情,基本不会帮着她妈做饭。

    姜姨在家里歇着了,除了带着摇摇和媛媛出去串门闲聊,也就是在家做饭了。

    家里吃饭的人口多,到做饭的时候,一般小慧就会过来,帮着姜姨,把大部分活都揽过来自己干。

    有时候活不多,翠霞姊妹也会过来一起动手,倒是累不着姜姨。

    小慧才把饭菜都摆上桌,抗抗就进来了。

    小慧已经看出抗抗脸沉着,不高兴来了。心里还纳闷儿,他们不是去马副县长家里了吗,抗抗咋不高兴,受委屈了

    小慧还不敢直接问,就打招呼说:“抗抗姐,你回来了,姚大哥和摇摇呢”

    话音刚落,姚远已经抱着摇摇进院门了。

    抗抗把媛媛放到里屋炕上,回答小慧说:“你姚大哥又想出新点子来啦,这个姚大傻,他就是不想安生过日子,不折腾他心里就不好受!”

    姜姨听见了就问:“咋啦,大傻又干啥事儿啦”

    抗抗边给媛媛脱外面的棉外套边说:“他要进城去开裁缝铺!连商量都不和我们商量,他和马叔说,我这才知道!”

    这时候,姚远正好进来。摇摇从姚远身上下来,叫小慧一声“慧儿阿姨”,就冲她姥姥去了。

    摇摇已经两岁半了,说话渐渐增多,可以说简单的句子,走路也很稳当了。

    姜姨坐在外屋椅子上,一把搂着摇摇,摸着脑袋说:“我看看我的乖摇摇,这一天不见,姥姥就想你了。呀,这小脸咋都冻红了,你的围巾呢你这个傻爸爸,就不知道给你把脸裹上围巾啊”

    姚远把围巾揣自己棉大衣兜里了,姜姨这么一说,他这才想起来,光顾着和抗抗对付了,忘拿出来给摇摇围上了。

    姜姨看他这时候把围巾掏出来,不由又好气又好笑说:“你还真是个大傻,这都到家了,你拿出来管啥用”

    姚远拿着围巾,就知道傻笑了。

    &nbs



23.向城里进军
    客观地说,在以后国家步入正轨的日子里,在那个时代,那些出身不好,又真正活着并活下来的这类人,才是最勇敢和最坚强的。

    他们日后东山再起,并非借助祖荫,而是真正被锻炼的具有了非常人的见识和毅力。

    现在,姜姨和抗抗最担心的,却是姚远自己作死,去自己争取成为这一类人,最终所有人因为他的作死而不得不去勇敢活着。这是最不能做的事情,连姚大厦的父母都做不到,何况是他们

    所以,无论姚远怎么解释,过去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国家已经彻底获得了新生,她们也无法同意,姚远去城里把事业做大。

    姜姨和抗抗正数叨着姚远这作死的想法,美美就下班回来了。

    她进门就黑着脸喊,一副官老爷的样子:“吵吵啥呢妈你这个大嗓门能不能改改啊原先你说是在工厂里噪声大,习惯大声说话了。现在你不上班了,咋还是隔着二里地就能听见你咋呼呢”

    姜姨顾不上怪美美说她了,拉住她说:“正好,美美回来了,她是大学生,明白事理。”就问美美,“你说,你姐夫这是不是好日子过够了,要作死”

    姜美美差点就让她妈给说糊涂了。姚大傻会去作死这人粘上毛比猴都精,他能去作死他能把别人作死还差不多!

    待美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叹一口气,也不说话,去里屋把收音机打开了。

    这是姚远去年挣钱以后,又买的一台收音机。当然了,有钱了,收音机也要买俩。姜姨屋里这个,给美美用,自己屋里还有一个。

    美美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屋里就响起了那个大家都熟悉的,伟大的声音:

    ……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屋里一下子就变的安静下来,连摇摇都一动不动地安稳了。

    那个大家祈盼已久的人出来了,而且,成为了人民新的领路人!

    姜美美这才说:“你们一天到晚不读书不看报,啥都不知道。国家的春天真的来了!现在厂里都在学习三中全会的文件,在讨论如何把生产搞上去,要实行厂长负责制,要给大家发奖金,鼓励多劳多得了,知道吗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才能让咱们所有的人民都富起来,咱们的国家,也才能真正走向富强!这就是他说的!你们连这个也不知道,真是的,整天也不知道都干啥了,新闻也不听啊

    姐夫去城里开店,是响应国家号召,要做致富的领头人,这个也叫作死你们也不想想,姚大傻肯干的事,哪件不都是鬼精鬼精的,别人想不到的事。要不他能发财,别人咋不能呢”

    姜姨和抗抗就都傻傻地看着美美。
1...4748495051...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