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拾陆
求娶时说得天花乱坠,往后做不到的也大有人在。
况且,那是小公爷,说得不好,也不能像对杨昔豫一样拿扫帚打出胡同去。
徐氏还要劝顾云锦再等等,正巧顾云齐进来,她就看向继子,想听听他的想法。
顾云齐听闻妹妹已然答应时,面上有些恼,怎么能轻而易举就应了
可转念一想,既然是要应了这门亲事的,那晚应不如早应,也免得叫蒋慕渊来哄顾云锦点头。
他家妹妹懵懵懂懂的,几句话就会被诓了走。
一想到那场面,顾云齐就牙痒痒的。
“我早些定了,太太与哥哥也好睡得安稳,”顾云锦道,“你们翻来覆去的,倒显得我这个一觉睡到大天亮的跟缺心眼似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看脸
皇太后这般说话,落在圣上耳朵里,就跟胡搅蛮缠似的。
可胡搅蛮缠的这一位是他的母后,他质疑不得反驳不得,被皇太后明着暗着损了一通,只能转身离开。
庑廊下,蒋慕渊背手站在窗边,暖阁里的对话,他一字一句都听见了。
圣上反对这门亲事,蒋慕渊一点也不意外,若是二话不说就大手一挥答应了,那也就不是圣上了。
蒋慕渊往殿门处走了几步,半垂着眼帘等着。
圣上一迈出来就看到了他,脸上怒气更盛,只因此处是慈心宫才勉强压住了火气,瞪了蒋慕渊两眼,厉声道:“随朕过来!”
蒋慕渊跟着圣上到了御书房。
圣上在大案后坐下,沉沉看着他,道:“你给朕好好说说,你怎么就挑到顾家头上去了那么多公候伯府的,你就一个也看不上”
说辞都是准备好的,蒋慕渊不疾不徐答道:“那些公候伯府家的姑娘,许是幼时都见过她们哭鼻子的模样,实在……
顾家那个,我认识她的时候就已经很漂亮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舅舅,我以为您能理解我呢。”
这几句话,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看脸。
圣上额上青筋突突的,刚要张口骂他肤浅,却被最后一句堵了个正着,没有半点立场说蒋慕渊不对。
不管先皇在时多少不满,也不管现在皇太后多少埋怨,他就是宠着虞贵妃,就喜欢她,就觉得她数年如一日的漂亮,中宫皇后如虚设。
“你既叫朕舅舅,你就该清楚自己的身份!”圣上气极,“朕一母同胞的姐妹就只安阳一个,你是朕唯一嫡亲的外甥,你什么样的姑娘娶不得”
蒋慕渊上前两步,倚着大案,笑容恳切:“唯一嫡亲的外甥,您还不让娶个合心意的我就只喜欢她,您不让我娶,改明儿她嫁别人时,我就抢亲去,抢回来了就是我的。”
“你还得意上了!”圣上抓起手边的折子就往蒋慕渊身上拍,“整日跟恪儿混一块,没学半点好,反倒是学了坏!”
圣上没用力拍,蒋慕渊也没有用心躲,挨了不轻不重的几下,圣上把折子一摔:“出去出去!看着就来气!”
蒋慕渊嬉皮笑脸的:“那我就当您应了,我这就去回了皇太后,让她请人保媒。”
话一说完,蒋慕渊抬脚往外走。
圣上在后头唤了几声就作罢了,也没有使人拦他,等蒋慕渊离开了,圣上偏头问韩公公道:“顾家那小丫头当真那么漂亮,能把阿渊都迷得神魂颠倒,还说要抢亲了”
韩公公恭谨答道:“奴才问过慈心宫里的,都说顾家姑娘姿容出众。”
圣上阴沉着脸,道:“这婚事,你以为呢”
“奴才厚颜说一句,”韩公公的头垂得更低了,“小公爷喜欢,圣上给了便是,何必为了这么一桩事儿让小公爷跟您离心呢抛开卫国公府,其他公候伯府的姑娘,也不见得就……”
圣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另一厢,蒋慕渊离开了御书房,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了,脚步飞快,直到回到慈心宫,
才慢慢压住了步伐。
皇太后见蒋慕渊回来,抬声道:“如何”
蒋慕渊苦笑着坐下:“勉勉强强答应了。”
“他就是嘴硬!答应了还非要勉勉强强,”皇太后撇了撇嘴,与小曾公公道,“去请永王妃来。”
她早就想过了,既然京城里都说,那日万寿园永王妃是去相看的,那就是去相看的吧。
只不过,不是给孙恪挑正妃侧妃,而是替她老人家瞧瞧外孙媳妇。
如此一来,婚事
第二百三十三章 四平八稳
二楼雅间里,孙恪靠着椅子闭目养神,蒋慕渊坐在另一侧饮茶。
底下你一言我一语的动静传上来,孙恪听了会儿,笑着问道:“他们越猜越没边了,你不如下去往中间一站,明晃晃告诉他们跟顾姑娘换庚帖的是你,多风光。”
蒋慕渊不理孙恪的调侃,庚帖已经换了,皇太后允了会赶在顾云锦及笄前把议程都定下,左右不过这些天,京里就会知道答案了。
孙恪见蒋慕渊不接茬,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摆出一副气愤神情:“你知道这算什么吗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我费尽心思帮你周旋,你要抱得美人归了,我却成了倒霉蛋。
慈心宫去不得,王府里待不得,只能在这里躲着。”
永王爷原本就在琢磨孙恪娶亲的大事,因乱点鸳鸯而中途耽搁下了,眼看着回了正轨,他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毕竟,与孙恪好得打小能穿一条裤子的蒋慕渊都换庚帖了,孙恪怎么还能继续当个光棍杆子
有了前车之鉴,永王爷也不乱点了,只三五不时地寻孙恪问话,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心仪的姑娘。
孙恪被问得拔腿就跑,想去慈心宫里躲清静,偏偏皇太后近来对娶孙媳、外孙媳的热情极其高涨,这一回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永王爷那头。
小王爷实在无处可去,大冷的天,干脆躲进素香楼。
蒋慕渊挑眉:“卸磨杀驴你是驴子”
孙恪嗤笑一声:“咱两表兄弟,你娘跟我爹一母同胞,我要是驴子,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雅间里伺候着的亲随闻言纷纷背过身去,死命憋着笑。
蒋慕渊淡淡看了孙恪一眼,两人不动声色地就把这个话题带开了。
说得简单些,这是表兄弟逞口舌之快,说得复杂些,便是大不敬。
蒋慕渊另起了话题,道:“早晚都要娶,你能拖得了几年”
孙恪又岂会不知道这一点,如今永王爷和永王妃都随着他,只要他能把人选提出来,女方的门第又不是实在拿不出手,那都能谈得拢,若他一拖再拖,耗完了长辈的耐心,那就是永王爷夫妇直接拍板,定下谁就是谁。
“我这不是没有挑中的嘛!”孙恪叹气,“你见过的哭鼻子的姑娘,我也一个没拉下全见过,我有什么办法。”
蒋慕渊失笑:“就是一托词。”
“就算是托词也让你过关了,”孙恪压低了声音,“我原还猜你要折腾一番的。”
圣上的性子,孙恪也是清楚的,他甚至做好了准备,等蒋慕渊在御书房外跪上一两个时辰之后,再让皇太后去当救兵。
若皇太后收了信儿等不及,第一时间要赶过去,那他也要死死拦着。
毕竟,苦肉计嘛,总要跪上一会儿,让圣上有个台阶下。
哪里想到,蒋慕渊没有跪也没有挨罚,不轻不重被骂了几句,这事儿就妥了,叫一直等着消息的小王爷都吃了一惊。
“也许是我耍无赖,把圣上给唬住了,”蒋慕渊勾了勾唇,似笑非笑,“你眼下既然没有中意的,不如等来年开春,外放的官员回京述职,再看看他们府上有没有两厢合宜的。”
孙恪抿了一口茶,两厢合宜,这是最难得的,不止是他自个儿欢喜,也要姑娘家应允。
可哪家官员回京述职还拖家带口的
孙恪不以为然,但转念一想,这理由不失为一个好借口,起码能让他拖到春天。
好歹能安心过个年了。
一个亲王府中的嫡子,憋屈成这样,除了他孙恪,也没谁了。
“总好过娶段保珊。”孙恪自我安
第二百三十四章 谁寒碜谁丢人
安阳长公主一怔,想说什么,却又哑口无言。
她这样的出身,哪怕自幼再受宠、再无法无天,也不会真的不知天高地厚。
前回被蒋慕渊点了两句,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明白的。
她垂下眼帘,又来来回回把笺纸上的批字看了几遍,叹息道:“是啊,平稳是极好的,既然定了是她,那就不能怠慢,及笄时该给的都会给她的。”
有了这句话,蒋慕渊放下心来:“母亲宽厚,我先替她谢过母亲抬举。”
“还要你替”安阳长公主捶了蒋慕渊一下,“等她过门了自个儿会磕头,你护着这么紧做什么我又不为难她。”
蒋慕渊笑了。
长公主目光柔柔看着儿子,心里感慨万千。
小娃儿呱呱落地似乎还是昨日,一眨眼间就要娶媳妇了,做母亲的当真是五味杂陈。
对于儿媳妇,她其实没有那么挑剔,只要他们夫妻融洽和睦就好。
隔日,合婚的结果也送到了西林胡同。
夏嬷嬷放下笺纸,笑眯眯与单氏道:“夫人也知道,腊月事情多,我们王妃问了真人,说腊月初五是个好日子,不如就那天把小定过了吧”
取庚帖时,永王妃就提过要加快脚步来把婚事定下,单氏此刻也不意外。
相较男方,女方放小定时反而事情少些,时间紧归紧,但也不会安排不过来,只是,日期与顾云锦及笄的日子离得不远,若不是腊月,单氏乐得大摆两场席面,可十二月各家都忙,她愿意铺张,还要考量客人们方便不方便。
如此,只能暂且委屈顾云锦了。
不过,有了这门高嫁的婚事,往后不愁没有风光的时候。
送走了夏嬷嬷,单氏与徐氏一道,迅速准备妥了,往顾云锦要过小定的帖子往各个府上送去。
虽不摆宴,但如此大事,总少不得知会亲朋好友一声,若得空,欢迎来观礼,若不得空……
人不来,礼肯定是不会少的。
顾云锦坐在屋里赶制女红,眼瞅着年关近了,她这个大闲人反倒是忙碌起来。
起先是帮着顾云思做针线,突然之间就被沈嬷嬷送了一堆料子来,全是不久之后她要用上的。
绣绷里绷着底料一模一样的大红锦缎,顾云锦绣了半朵并蒂莲,才慢慢有了些实感。
这是她自己的,不是顾云思的……
她跟着徐令婕练的绣活,那四年里也是用心学过的,不敢说活灵活现,但还是能拿出手的。
“念夏,”顾云锦把人叫过来,问道,“你看着如何”
念夏答道:“姑娘绣得挺好的呀。”
顾云锦撇嘴:“我看来看去,总觉得怪。”
“您是一时没转过弯来,不信您去问问三姑娘,肯定说您绣得好。”念夏道。
顾云锦莞尔。
抚冬回去看望家里人,刚进小街,还来不及走到家门口,就叫左右邻居们拦下了。
“表姑娘到底是说给了哪一家”
“当真是初五放小定”
&nb
sp;抚冬模棱两可地哄走了人,只给了陈嬷嬷一人准话:“宁国公府的小公爷。”
陈嬷嬷在兰苑照顾了顾云锦四年,也是一直真心实意为姑娘考量的,因而抚冬不瞒着她。
“那就好那就好!”陈嬷嬷放心了,小公爷的名声那般好,是个良配。
等到了家里,抚冬的答案就没有那么明确了,只说了是“皇亲国戚”。
胡范氏喜笑颜开,与胡峰家的道:“娘,您看我说什么来着,抚冬跟着表姑娘一准没错,等表姑娘嫁了,那我们抚冬就是给皇家做事儿的了。”
“皇家是那么好伺候的”胡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连攀比的勇气都没有
杨家里,新人要入住的小院里,大红的双喜窗花已经贴起来了,马脸的汪嬷嬷指挥着挂红灯笼。
汪嬷嬷是贺氏从娘家带来的,杨昔豫刚出生时,她还奶过小主子一年,因着这一层关系,即便是面对杨昔知、杨昔豫两兄弟,她都能硬气地指手画脚。
除了贺氏,谁也使不动她。
汪嬷嬷进屋子里转了转,满意地回了贺氏那儿,拱手道:“太太,都收拾妥了,只等阮家来人铺床了。”
贺氏绷着脸,没有应声。
汪嬷嬷这才注意到贺氏的情绪不对劲,她瞥了小丫鬟乘语一眼,示意她说话。
乘语苦着脸,低声解释道:“顾家那姑娘许给了宁国公府的小公爷,初五放小定,跟我们的日子撞上了。”
汪嬷嬷啐了一口:“美得她!她竟然嫁的出去还跟我们撞日子”
乘语垂着头不敢再接话了。
永王妃去取庚帖时,百姓们就把男方人选往皇亲国戚上猜测了,乘语当时也听说了些,但事关顾云锦,她自然不会到贺氏跟前来说道,免得引火上身被骂一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