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拾陆
果然是寿安一味地讨好长公主,而长公主对侄女儿的关心也流于表面,实则并不是疼在心里的。
叫寿安拿主意,其实是分明想不起来那套“鹅黄色”的是哪一套吧
不像她,她屋里从内衬到外衣,用的什么料子、做的什么款式,她的母亲都记得清清楚楚的,甚至比她自己都清楚。
如此一想,蒋慕蕊不由又同情地看了寿安一眼。
雨水一时半会儿的似是停不了,安阳长公主见状,也就不等雨止,起身领着寿安要返回国公府去。
蒋岳氏问道:“那国公爷与小公爷呢”
“他们爷俩自己有腿,又不比咱们女人走动麻烦,不催他们了。”长公主哈哈笑道。
因着雨势,又是嫡嫡亲的族亲,长公主也不让她们多送,蒋岳氏就应承下了,不讲究那些虚礼。
等那二人离开,蒋岳氏便打发了其他晚辈,只留了蒋慕蕊,皱着眉头问道:“你怎么一回事刚那般看郡主做什么舍不得你那身衣裳呀她又不是不还你。别小气吧啦的,回头开春再给你做两身。”
“祖母,我哪儿是小气人呀,我从来最大方了,”蒋慕蕊撇嘴道,“我就是觉得她
第二百八十三章 解签
顾云锦凑过去道:“你见了他,要跟他说什么”
这话让徐令意怔了怔,她不是没想过,是真没有想好。
虽是定亲了,但她对纪致诚只是远远的几面之缘,对他的了解也仅仅只是看过他的文章。
都说文如其人,可徐令意的心里依旧没有底。
“是他寻我说话,我就听着吧,看他说什么,”徐令意低着声儿说完,双手抵着膝盖,坐得笔直笔直的,过了会儿,似是经过了一番纠结,她反问顾云锦,“你会与小公爷说什么”
这下轮到顾云锦被问住了。
她眨了眨眼睛,认认真真思考起了徐令意的问题。
她好像从来没有在“说”这一件事情上担忧过。
前世寥寥数面,不过是互相问安,等岭北偶遇,她一个濒死之人哪里还有空去琢磨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合适说,自是想到一茬是一茬了。
也正因着那番经历,顾云锦今生再遇蒋慕渊,说话举止上也随意许多。
等熟悉了之后,更是如此。
以友人相交,话题不拘一格,而等关系变化之后,许是之前沟通的方式还在,倒也没有觉得说话不自在。
或者……
顾云锦想到了那个下雪的夜晚,她其实有那么一丁点不自在的,但都被蒋慕渊用各种琐碎话题给化解开了。
都是蒋慕渊的功劳。
“要是你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就跟他说书道吧。”顾云锦没有直接回答徐令意的问题,而是给出了建议。
只要纪致诚想着要好好与徐令意说一说话,那他会接了话题,且不会让徐令意感到为难。
西山之上有数不清的道观,香火鼎盛。
年节之中,不少百姓登山祈福,山道上并不易行。
山腰的天水观还称不上西山上的大道观,它修建至今才一甲子,但胜在清净。
顾云锦下了马车,戴着帷帽随魏氏与徐令意往观内走。
魏氏去大殿内求福,又拉着两个姑娘去求签。
徐令意心不在焉的,被魏氏塞了签筒,只好装模作样地摇了一支签出来。
魏氏赶忙接过,递给解签的道士:“道长,我们算……算今年的运程。”
道士眯着眼笑,连声说那是上上签:“姑娘不用担心,这两年会起转折,却是一桩好事,等上了这一台阶,以后就越发平顺了。”
这番话叫魏氏心里舒坦极了,又叫顾云锦也来求一支。
顾云锦没有扫兴,也凑了番热闹,得了几句“鸿运”好话。
徐令意站在一旁听着,眼睛不由自主地往四周打量,她没有寻到纪致诚的身影,突然间却觉得有人正在看她,她依着直觉转头看去。
四目相对,那人正是纪致诚。
纪致诚站得离她们其实极近,甚至近到能听见道士解签的话语,只是不在视角之内,若她们没有转头就看不到。
见徐令意注意到他了,纪致诚的眼睛骤然亮了许多,指了指边上的大殿后,又轻手轻脚离开了。
“母亲,”徐令意深吸了一口气,道,“您这几日劳累,我们也不着急回去,不如寻了厢房歇一歇”
魏氏面露迟疑。
顾云锦怕叫魏氏看出端倪来,毕竟徐令意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还比不上她,她脸皮厚,最好忽悠人了:“舅娘,这一路来您都在闭目养神,这几天很辛苦”
魏氏叹道:“年节里事情多,过阵子就空闲了。”
其实魏氏并不算忙碌,侍郎府的人情往来自有杨氏操心,她想插手都插不上的。
叫魏氏疲惫的是魏家人。
魏家不在京里,但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道念书好不好
这番解释引走了徐令意的注意,她来来回回多琢磨了几次,越想越其中玄妙很有意思。
解签的道士,多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又是年节里,自是不会说些不好听的来触霉头的。
再者,她们三人从衣着举止一看就是官家人,魏氏只是疲惫,心情还是极好的,能推断出近来没有压在心上过不去的坎儿,至于疲累,过年里几个妇人不疲累的
徐令意抿唇,思量着道:“就没有个大胆直言的解签人”
“有啊,”纪致诚的眼睛一瞬不瞬看着徐令意,只觉得那微微蹙着的柳眉好看极了,叫他压根挪不开眼,他一面看着一面道,“不拿解签当饭碗、又不怕被人打的,就能大胆直言。
远的不说,燕清真人就是个什么忌讳话都点出来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圣上赶出京城了。”
徐令意扑哧笑出了声。
燕清真人的事迹,满京城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徐令意从顾云锦那儿听过不少,对那道人十分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修行,才会让真人不怕圣上的震怒,在清明时说出那么一番话来
徐令意被这些旁的事情占据了思绪,等回过神来,再想到纪致诚坦然说出口的“姻缘”、“出阁”,也就没有那么尴尬不知所措了。
她轻轻清了清嗓子,没有傻乎乎地问“你寻我何事”,而是想照着与顾云锦商量的那样,从书道入手,让两人的对谈不至于空泛又干巴巴的。
只是,徐令意还来不及开口,纪致诚赶在了前头。
“我是想,亲手把这些交给你看。”纪致诚说完,从袖中取出一本卷作筒状的册子,双手递到徐令意跟前。
徐令意不解,但还是伸手去接。
那册子是棉线装订好的,前后都有蓝色封皮,只是上头没有题名。
纤长的手指捏住册子,苍蓝的底色衬得手指越发白皙,徐令意的指甲修得整齐又干净,很是好看。
纪致诚不由被吸引住了,怔怔多看了两眼,直到徐令意手上添了些劲道来抽册子,他才下意识地松开了。
徐令意捧着册子,打开来一看,微微愣神,复又抬头把疑惑的目光落在纪致诚的面上。
她钻研书道,对字迹很有了解,从前也看过纪致诚的文章,因而一眼就认出来了,里头被装订起来的纸张上都是纪致诚的笔迹。
刚刚粗粗扫了一行,这应当是策论的文章。
这会儿纪致诚叫她看文章做什么
纪致诚道:“这一册里,是我从九月到腊月在国子监的所有月考策论文章,还有四篇平日写的,我觉得还不错,一并装订起来了。
祖父、父亲和博士们都说,这半年里我写文章的进步明显,我就想着给你。
你也看看,是不是比之前送去侍郎府的文章好了”
徐令意越发怔了,她依言低头看手中文章,只觉得那册子沉甸甸的。
所有的文字她都认得,但这文章的意思,她一时半会儿又转不过弯儿来,如此囫囵吞枣般读了一篇,整个人才平静下来。
而后,她弯着眼睛就笑了。
纪致诚这人怎么这样呀!上门提亲时送来的是文章,这回私下里单独见她,送来的还是文章。
他是恨不能时时刻刻告诉她,他没有挥霍光阴,他有在脚踏实地地念书,他很认真地对待学问对待她。
其中心意,徐令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定把香料换了
魏氏说,纪致诚是纪家幺儿,上头好几个哥哥嫂嫂的,徐令意嫁进去了,也不用她操心家里大小事情,她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好好陪纪致诚念书了,毕竟,纪尚书是因为纪致诚踏实做学问了才结这门亲的。
而徐令意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她常年修行书道而养成的耐心和踏实。
她是个坐得住的,只要有笔墨纸砚,一整天她都能不挪动一步。
她最不怕的,也就是把心思都落在书房里。
这么一想,徐令意不禁微微扬了扬唇角,道:“好。”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像是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纪致诚只觉得一腔热情化作了实物,他想伸手抱住徐令意。
可他还是忍住了。
脸上发烫,纪致诚偏转过头,以手做拳轻咳一声:“说好了的,这册子文章,你记得要看。”
徐令意看不到纪致诚的脸,却瞧见了对方泛红的耳朵,她想,像纪致诚这样在街上敢跟着她走、能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摆平了的厚脸皮的人,原来也会不好意思的。
这份赤子之心,叫她的心也跟着暖暖的。
徐令意垂眸,重新开打册子,极其认真地把第一篇文章又读了一遍。
讲的是两湖水情,看文章最后记下的时间,正是九月月考时的文章。
也正是从这个月起,纪致诚的月考成绩突飞猛进,之后一月比一月更好。
徐令意理了理思绪,与纪致诚道:“我看文章,只是看大致结构,看你的论点能不能叫我认同,再深奥的,我其实看不懂。”
读过再多的书,徐令意终究是个长居内宅的小姑娘,她有很多想法,但她看得不够多,走得也不够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前者就不够,后者就越发不足了。
这篇文章讲的又是两湖水情,她听人说过些,在书上看了些,但终究不一样的。
纪致诚听了这话,不由再次深深望着徐令意,他喜欢她的直言,也喜欢她的“自知之明”。
眼界宽窄,受限于年龄阅历,这是谁都不能避免的,即便是他的祖父,也经常自省,不敢有半分自傲,更怕看得不够周全。
在世为人,不怕自身弱小,怕的是做了井底之蛙。
姑娘因着教养、生活,眼界肯定与男子不同,但纪致诚认为,如徐令意这般冷静认真的人,只要能让她去看、去想,给她一个行万里路的机会,她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直冲云霄。
他很想给她那样的机会,他想看到她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就像他偶尔听见的她和王琅的对话一样,她的认真果敢,叫他倾心不已。
纪致诚突然之间豁然开朗,他看清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读书不是盲目的,不是单纯为了金榜题名,更是为了走出去的那一刻,能看懂更多,想得更深。
他要为了那样的机会,替自己努力,也替徐令意努力。
两人说了这么些话,纪致诚虽意犹未尽,但也晓得不好再耽搁了,笑着与徐令意道别。
徐令意捏着手中册子,朝纪致诚颔首。
拐角另一侧,顾云锦听到纪致诚的脚步声渐渐远离后,才与念夏一道绕了过来。
不过一处拐角墙,徐令意和纪致诚的对话,顾云锦能听到一半,并非是刻意听的,只是要给徐令意打掩护望风,走远了不好,只能站在这儿。
可从头听下来,顾云锦几次目瞪口呆的,那两人竟然跟先生与学生似的考起了经义,叫她压根没有想到。
顾云锦暗暗琢磨,果真不同的男女有不同的相处,况且还是头一次见,但不管怎么处,只要能处得开心、处得拢,就是好的。
她看向徐令意,见对方唇角含笑,就晓得心情不错了。
&nb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识字
顾云锦前世与顾云思不亲,对贾家人也只有粗浅印象,记忆里倒是偶遇过贾婷一回。
那似乎是顾云思成亲后不久,顾云锦陪徐令婕出门,在铺子里看东西时被一姑娘家唤住,那人自称是顾云思的小姑子,温声细语地问她为何不与顾云思往来,是不是她们姐妹有什么矛盾误会的。
顾云锦被她的亲切问得一愣一愣的,实在不想跟她说道,寻了个由头与徐令婕离开了。
那之后,顾云锦也没有去过贾府,但她对一面之缘的贾婷还有留了些印象。
也许是直觉吧,亲切的贾婷让顾云锦有一种难以用言辞表述的怪异,不像是寿安郡主和长平县主,她们的热情会让人很踏实舒服。
今日观外遇上,想来贾家那队母女也是来求福的。
今生顾云思不嫁给贾琮了,顾家与这家人也就不会有往来了吧。
道观外,贾婷一直看着那马车离开,直至看不见了,她才偏头问身边的嬷嬷:“那位系着绯红猩猩绒斗篷的姑娘是哪一位长得倒是真好看。”
嬷嬷想了想,道:“那辆马车是工部徐侍郎府的,可能是徐家的姑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