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首领”
“哦,我没事,你去把他们带头的叫来,把他们那一张,不对,一种鹿皮还有犄角全拿过来,等我看看再说。”罗冲胡乱的擦了擦身上的水渍,对那个族人交代道。
“哦,我这就去叫他们过来。”族人领命跑了。
很快,七八个人就从旁边走了过来,一人抱了一大捆兽皮,还有两个人背着整筐的犄角,全都搬到了罗冲的桌子上,然后几个人就一脸不悦的看着罗冲,似乎只要罗冲不答应,他们就会当场翻脸似的。
但是罗冲根本就不鸟他们,这里可是汉部落的大本营,自己随便吆喝一声就能跑出来上千的小弟,罗冲还会怕他们,笑话。
不过他们拿来的东西罗冲确实很感兴趣,要知道,100多张一模一样的兽皮它的价值远远不止兽皮那么简单,如果不是养殖的,那就说明他们部落附近有大群的这种生物,而且很好捕捉,不然怎么弄来的这些兽皮。
最先引起罗冲注意的,是那两筐一模一样的犄角,又尖又长,大约有25厘米的长短,犄角是土黄色,还略微有些旋转,而且从底部到尖头,长着一圈一圈的环状突起。
这特么哪是什么鹿啊,分明就是羚羊角,只有羚羊或者山羊这种羊类动物才会长两根又尖又长的角,鹿角一般都是分叉的,最少也有两个叉,差别太明显了好吧。
看完了犄角,罗冲已经当场确认了这是一种羊类动物,于是就对这种动物更感兴趣了,自从罗冲来到这个世界,他还从来没见过羊这种东西呢。
罗冲马上又抽出一张羊皮展开来观察,先是粗略的扫视一眼,羊皮很完整,从下颌部位一刀滑向尾巴,切口笔直,四蹄从脚腕处截断,就连脸皮都完整的剥了下来,除了头顶部位有两个应该是犄角的洞之外,就只剩下出气用的鼻孔了。
这代表了什么,啊
这说明他们的剥皮技术很熟练,显然是经常宰杀这种羊,对于这种羊的身体结构已经到了非常熟悉的地步,还有,除了剥皮的刀口和头上因为长角留下的两个洞,整张皮子没有一个其他的破洞。
这又说明了什么,啊
这说明这根本不是他们狩猎的猎物,而是他们养殖的家畜。
试想一下,羊这种动物都是跑的很快的,人根本就别想跟他们玩赛跑,压根就追不上,如果是狩猎的话,也只能用投矛或者弓箭类的远程武器,才有可能猎到这样的动物。
可如果他们是用的投矛或者弓箭的话,为什么羊皮上面一个破洞都没有,总得有个伤口吧,所以这根本就不科学,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了,这是他们养殖的家畜。
整张羊皮的毛很短,呈土黄色,肚皮位置略微发白,是那种黄白色,显然是一种羚羊的皮,不是什么山羊。
罗冲又拎起一张羊皮的后背位置,放在自己的腿边比划了一下,羊皮很大,高度到了罗冲的大腿处,那么这种羚羊的肩高就差不多有七八十厘米左右,身长也很长,基本都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
由此就可以判断出这种羚羊的体型大小,还有体重,差不多应该有六七十公斤左右,当然这是活羊的体重,如果只算净肉的话,也许只有三四十公斤,不过和现代家养的羊来比也已经很大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罗冲会很高兴,很开心,他可以用自己的商品
第242章 蛇部落的保健品(求票票求订阅)
“你们的兽皮的确很好,上面连一个破洞都没有,所以我可以给你抬高一点价格,这样吧,如果你们全都用这种兽皮交易的话,我可以答应你们用两张兽皮换三个陶锅,一对儿羊角换一个瓷碗,但是......”
罗冲刚把话说到一半,对方就要张嘴继续还价,罗冲马上就压了压手,示意他先别说话。
“你先听我说完,给你们按这个价格,确实是因为你们的兽皮够好,但是仅仅是这样,我也不会给你们便宜那么多,这样对别的部落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也有别的条件。”罗冲连比划带说的跟对方讲道。
“什么条件”
对方听到罗冲还有别的条件,也是有点懵逼,他本来以为罗冲都已经退让了,接下来应该更好谈一些,没准还能再压一压,谁知道就降了个半价,还有别的条件要提。
“我要这种羚羊,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下次最少给我带一百只活的过来,而且要年轻的,两三年的最好,公的20只,母的80只,不然以后我们汉部落不会卖给你们任何东西。
哦,对了,你不要想着骗我,我知道你们养的有这种羚羊,而且很多,比你们部落的人还多,你们的人也不会少吧。”罗冲十分笃定,而且很霸道的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方很吃惊罗冲的反应,因为罗冲说的全对,他们尖角部落确实人口不少,足有500多人,也确实在养殖羚羊,而且数量十分多,羊群的数量达到了将近2000头,平均下来一人三只都还富裕。
可他们这才和汉部落第一次接触,连今年的春会都没去过,要不是前一阵子正好到附近的虎部落做交易,还见到了汉部落在春会上卖给虎部落的陶器和白盐,他们还不知道有一个叫汉的部落存在,更不会知道汉部落有很多好东西,那罗冲是怎么知道他们部落这么多事情的。
“你们的羚羊皮都是生皮,很硬,还没有硝制过,要是去年的存货肯定保存不了那么完整,所以这些羊皮都是今年的新皮,你们要是养殖的不多,能在几个月内就宰一百多只吗。
而且这羊皮上面一个破洞都没有,当然不可能是你们狩猎打来的,所以这肯定是你们自己养殖的羚羊。
还有,你们有那么多的兽皮和肉食,人口怎么可能会少,最起码也有500人以上,我说的对吧。”罗冲对他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对方听了罗冲的解释和分析,当时就傻了,哎呀,这是个什么脑子,看一眼他们的兽皮就能分析出那么多事情,就好像亲眼见过一样,这特么还是人吗,怕不是神仙在世吧。
“你,你,您说的我没办法答应,我不是我们部落的首领,这件事必须首领同意才行。”尖角部落的汉子结巴的说道。
“嗯,我理解,你这次回去就可以转告你们首领,就说我说的,下次不带100只羚羊过来,就别想从我们汉部落这里买到任何东西,尤其是白盐,你们部落那么多人,就算不用锅碗这些容器,但总要吃盐吧。
还有,100只对于你们来说真的不多,对吧,你们部落肯定有上千只。”罗冲直接威胁道。
“这,这,我不能告诉你,我回
第243章 星形高炉(求票票求订阅)
接下来的时间里,汉部落又相继收购了一些荆棘部落的金丝藤,这种藤条很细,直径有五毫米左右,但却异常的坚韧,荆棘部落拿来的是成捆的干货,自己制作东西的话,可以在水里泡软了再用。
还有珠部落的红糖,弹部落的动物筋,菇部落的麻醉蘑菇,叉部落的鱼皮。
这不是普通的鱼皮,而是一种类似珍珠鱼的鱼皮,正面是灰黑色,反面银白色,硝制之后很柔软,还有不小的弹性,但是表面却很粗糙,有一层很小的小疙瘩,摩擦力很大,一点都不光滑。
叉部落一般都是用这鱼皮打磨东西,当作砂纸来用,比如用来打磨鱼叉的木柄,但是罗冲却看到了这种鱼皮的另一个价值,那就是用来包裹武器的手柄,防滑啊,不容易脱手。
罗冲当即全都买了下来,留着以后用作批量制作武器的材料,并且把这种鱼皮列为可以和汉部落长期交易的物品之一。
另外,罗冲还从纹部落买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也很有特长,他们是纹部落对于纹身比较在行的那种角色,据说地位比一般族人还要高一些,处在部落中层,主要是因为这俩家伙擅长绘画。
本来这次集市罗冲也没打算交易人口,但是这两个家伙却被汉部落的印花陶瓷给迷住了,死活赖着不走,想要多研究一下这些陶瓷。
罗冲对这俩人来了兴趣,就让他们拿木炭在石头上作画,画一些花鸟鱼虫之类的自然元素,没想到这俩人画的还不错,看起来活灵活现的。
于是罗冲就提出买下这两人,这两人也很愿意,之后一番白盐交易,这两人自然也成了汉部落的新成员,被罗冲赐名‘闻绘、闻颜’,先跟着陶器制作部门,专门负责画画。
一天的时间里,就有很多部落完成交易走了,但是也有一些部落的东西是汉部落不需要的,于是他们就自己摆摊,把那些东西展示出来卖给别的部落,或是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找那些兽皮较多的部落换成兽皮,然后再拿兽皮跟汉部落做交易。
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两天,有的部落走了,也有的部落才刚刚赶到,汉部落的摊位每天出了收,第二天再拿出来摆,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居然又来了一些跑单帮的野人。
他们也拿着为数不多的兽皮,也许几张,也许十几张,就换一两口陶锅,几个瓷碗,还有必不可少的白盐。
罗冲很诧异,他们是怎么知道汉部落这里卖东西的,后来找了个野人问了一下才知道,是那些大部落往返路程上遇到的,从他们那里得知了汉部落的集市,所以才想着来换点生活用品。
这让罗冲很高兴,看来这些部落每次来赶集的路程上,还能影响一大批人,不过这是好事,汉部落的集市越热闹越好,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汉部落的影响力。
到了集市的第四天,这个月的集市算是结束了,原本计划是七天的,但是他们晚来了三天,所以等于间接减少了时间。
但是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汉部落并没有再次出摊,可还是有部落找上门来,他们见外面已经没有了摊位,就试探的到汉部落居住地更里面找人问了问,还能不能换东西。
消息转告到罗冲那里,罗冲也马上答应了,没想到这个集市在周围地区还越来越火了,想歇业都有人主动找上门来。
&nbs
第244章 生铁、熟铁、钢铁(求票票求订阅)
设计好了星形高炉的构造,罗冲分出一队人开始施工,庞大的高炉就建立在城内的冶炼区,单单是一个高炉的面积就占据了将近三十平米,而且主炉的高度还很高。
主炉的大小下宽上窄,建立在一个一米二高的青砖平台上,底部直径一米五,越往上越细,不算基座平台的高度,仅炉子就有五米高,从上到下分为几段,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
炉喉也就是进料口,整个炉子的进料还是从炉顶添加的,这个地方的温度很低只有200来度;炉身占据了整个炉子的一般高度,这一节大概有两米六长短,温度也是从400度增加到了800度,越往下温度就越高。
再往下就是炉腰,这一节很短,只有半米多,但也是整个炉子的一个节点,因为从炉腰往下,炉子的宽度就开始变大了,这一节的温度也达到了900到1300度。
再下面就是整个炉子的核心部分,炉腹,炉腹的体积是最大的,宽有一米六左右,比下面的基座还略宽一点,这一节的高度差不多有一米二,也是整个炉子温度最高的部位,预计温度能达到1700度左右,而且炉腹也是和蓄热室鼓风口连接的地方。
连接的方式也是直接用耐火砖直接砌筑出来的通道,虽然跟整个炉子的高度相比看起来有点低,但是根本不用操心里面的铁水会从鼓风口流出去,因为炉腹才是整个炉子温度最高,也就是铁矿发生反应的地方,在此之前,这些投进炉内的材料还都是固体形态。
等它们完全反应,到铁矿融化成铁水的时候,因为金属的质量较重的原因,铁水会自动下降到下面储存铁水的炉缸位置,而那些矿渣和木炭则会变成液态的矿渣漂浮在铁水的表面,一起进入炉缸。
最后到了出铁的时候,由炉子两侧的两个口子排出成品,左面最低的口子流出铁水,右面略高一些的口子排放液态矿渣,这样最终得到的就是生铁铁水。
生铁和钢的强度是没办法相比的,但它同样有自己的特性,生铁性脆,和高锡青铜一样,很容易断裂,但是生铁却很适合铸造东西,比如铁锅、铁盆之类的器皿。
这样制作的铁锅虽然质量不太好,容易被打破,但是却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果用较软的熟铁制作铁锅,那就只能敲一个出来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时长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熟铁的制作说难不难,最早的办法还是通过反复敲打块炼生铁获得,但是自从西汉时期发明了炒钢法之后,熟铁就进入了规模生产阶段。
炒钢法这个技术说起来也是十分坑爹,它的过程就是往铁水里加入高品质铁矿粉,然后经过不停的搅拌,来让生铁的铁水中渗入更多的碳,以此来获得含碳量较高的钢材。
但是到底加多少铁矿粉才能使其变成钢水,却没有具体的比例,如果稍有不慎加的太多了,那么铁水就会变成熟铁铁水,而不是钢。
在西汉时期,人类在用炒钢法生产钢铁的时候,多由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炉头,通过目测铁水的颜色来判断是不是变成了钢,全靠经验来判断,没有一点依据。
虽然有了这种办法,但依然废钢率极多,可这些废钢也是比生铁要好的,也就是熟铁,生产出来之后也不担心卖不出去
第245章 集市上的蔬菜(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是十分幸运的,他不用像前人一样的不断摸索,因为他学习的,是经过数千年积累之后的知识,这样就为他的发展省去了几千年的时间。
生铁是汉部落急需的,也是炼钢的基础,熟铁汉部落也很需要,用炒钢法就可以获得,钢材自然也是需要的,所以也无所谓要哪种不要哪种,因为钢铁的生产本来就是一套流程,这些东西都会制作出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汉部落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种建设,半个月后,汉部落的水车磨坊终于建成,经过了调试之后,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
罗冲又分配了十个人专门负责磨坊的工作,开始加工铁矿粉,为后续的炼铁做准备。
有必要一提的是,罗冲设计的高炉很大,每次开火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投入,木炭,由石灰,矿粉,碳粉组合而成的矿砖,都需要很多,准备一次冶炼的材料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汉部落的高炉炼铁不会太频繁,能够两个月开一炉,那效率都算快了。
高炉的建设还在进行,这个东西的结构太复杂,由于高度很高,耐火砖的强度不一定能承受的住,所以结构上被分为了里外两层,外层由更加坚固的青砖砌筑,用来支撑高炉的结构强度,里面再垒上一层耐火砖做炉膛,用来承受高温。
由于汉部落是第一次建造这么高大,而且结构十分复杂的功能性建筑,族人的进展十分缓慢,不过罗冲也不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个东西的质量不过关,到时候可是要出人命的。
时间到了夏季的第四个月初,距离第一次集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汉部落举办的第二次集市又开始了,可是这次,来的人就变化了很多。
各个部落从汉部落这里获得种植技术和稻种,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第一批开始种植水稻的部落已经完成了开垦农田,播种,有的进度快的已经完成了插秧,没有插秧的也马上就要插秧了。
这次每个部落都派了人来,但是交易量比第一次降低了很多,大多都是来学习水稻种植后期的田间管理的,汉部落的第二季水稻早在一个月前就完成了插秧,比他们早了一两个月的时间,用汉部落的稻田来给他们讲解正合适不过。
对水稻种植最为重视,也最有能力完成的就是叉部落,他们临水而居,以捕鱼为生,人口又达到了400多,再加上有合适的地理位置,所以种植规模也是最大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55亩的面积,而且此时已经完成了插秧。
由于捕鱼相对打猎更容易一些,叉首领只分配了少部分人去捕鱼,为整个部落提供食物,其余大部分人都去开垦土地,干起了农活,所以他们的进展才会那么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