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巧媳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尤其是在眼下这几年,只要有文化,都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建华跑出去不多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李家老大两口子也过来了。
“婶子,真的是你啊刚才建华跟我说,我还不信呢。
哎呀,这么多年没见,婶子还和以前一样呢,一点儿都没变。”
李家大儿媳桃花,见到巧莲特别高兴。
其实她比巧莲还大几岁呢,巧莲头一年嫁到曲家,桃花第二年开春嫁到曲家,之后俩人又一前一后生了孩子。
俩人年纪相仿,也有话说,以前就处的特别好,这些年又住着曲家的房子,所以一听说巧莲回来了,桃花可激动呢。
“是我,桃花,咱们又好多年没见了。”巧莲见了桃花也觉得亲,这种感情,不会因为多少年没见就淡了。
“婶子,这都是你家孩子啊哎呀,婶子家的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
这日子可真不见混啊,我们家的孙子也不小了呢。”
桃花家儿子跟嘉康差不多大,娶媳妇又早,桃花的孙子比雪晴还大好几岁呢。
“几个皮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儿去嘚瑟了,等着他们回来,让他们过来,跟婶子家的娃一起玩儿。”
“娘,是不是该做饭了都这个时候了,再说曲叔曲婶回来,咱赶紧整点儿吃的吧。
晚间我们过来跟爹娘挤一挤,让曲叔他们住后院的房子吧。”
桃花不愧是大媳妇,办事周全不少,一看这都一点多了,便急忙要去做饭。
还没出正月呢,农家院一般还是吃两顿,这时候做饭,两三点钟吃,正好。
“对,对,你看我,都忘了这事儿了,那今晚就都在这边吃饭吧。
&n
第1119章 老房子
桃花和秋月俩人领着俩小辈儿的媳妇,在厨房里一阵忙活,做出来饭菜端进屋。
“曲叔,曲婶,时间匆忙来不及做啥太好的,这一顿将就着吃,明天咱再好好做点儿吃的。”
桃花一边往桌子上端菜,一边说道。
“不用不用,这就挺好了,可别忙活那么些,咱这也不是外人。
我们就是好多年没回来了,寻思着回来看一看,这家家都忙,想抽出个空来不容易。”
巧莲一看,桌上一盆酸菜,一盆鸡肉炖蘑菇,另外还有一盆白菜粉条,再加上个猪头肉,主食是大黄米饭。
在石家沟这地方,待客用大黄米饭,那就是很高的级别了,这些菜里都有肉,油水不小,已经算是很不错。
曲家来人不少,李家人口也不少,于是炕上放了两张炕桌。
老李和媳妇陪着曲家人都在炕上,李家儿子儿媳几个孙子还有俩孙媳领着娃们坐在地上那桌,孙媳妇怀里还抱着小娃呢,人多,有点儿挤。
巧莲一看这样,就让桃花两口子还有李家老三两口子也坐到炕上来,三胞胎到孩子们那桌去坐,正好照看孩子。
这样,地上那桌好歹宽松些。
这一回,所有桌子上倒是都摆着同样的菜。
看得出来,李家平常见肉的机会也不多,几个小的在母亲怀里坐着,就指着桌上的猪头肉一个劲儿直喊要肉肉。
桃花一看这样不太高兴,瞪了俩媳妇一眼,让她们都管好孩子。
“桃花,别管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都不是外人,哪家的孩子见了肉不馋啊我们家这些也那样儿。
让他们吃就是了,要是不够,就把这边的拨一些过去。”巧莲一看桃花冲着媳妇不乐意,赶紧拦着。
他们来已经给李家添不少麻烦了,可别再因为这点儿事情,闹的人家婆媳不愉快。
其实李家的孩子挺规矩,那几个大的虽然见了肉也两眼放光,却并没有伸筷子去夹,反倒规规矩矩的吃着跟前儿的菜。
巧莲对李家这规矩挺欣赏的,说实话,不管什么时候,该有的规矩不能破。
小孩子在餐桌上,一定得有点儿礼貌,不然出去让人笑话。
好歹曲家这些娃们也不错,这阵子家里天天吃肉,一个个估计也都吃的差不离了,见了肉不怎么馋。
倒是对这个酸菜和白菜挺感兴趣的,夹了不少到碗里慢慢吃。
就连最小的铭晗,也自己坐那里吃的满稳当,不管佳莹给他夹什么菜,这娃都吃的挺好。
铭晗以前吃饭差,巧莲看了说是脾胃不太好,给配了点儿药丸让孩子吃。
还别说,吃了那些药丸之后,这孩子吃饭明显好很多,也胖了不少。
如今这娃一顿饭吃的真不少,坐在那里稳稳当当的吃饭,给啥就吃啥,特别好伺候。
乡下人没有那些什么食不言之类的规矩,更多的是饭桌上聊点儿家常。
尤其是老李和曲维扬,俩人倒上点儿酒,一边喝一边聊,反正就是过去这几年的事情,有的是话唠。
除了这俩人,其他人都没喝酒,吃饭自然挺快,不多时都吃饱了,于是收拾下去。
桃花、秋月领着媳妇收拾,那边美琳和玉淑也不好闲着,也过去帮忙。
屋里巧莲跟李嫂子坐在炕上随便闲聊,那头曲维扬和老李都有点儿酒意,也是聊了个热火朝天。
正说话的工夫,外头一阵脚步声,还没等来到门前呢,就听见有人说话了。
“老李,我维扬哥是不是在这儿呢”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大海来了。
曲维扬一听是老朋友到了,很高兴,朝着外头喊了一声,“大海啊,快进来吧,我正跟李大哥聊天儿呢。”
话音刚落,外头进来了大海,铁柱、石头、大林、春生这几个人,都是当年跟曲维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如今一个个也都成老头了。
 
第1120章 祭拜先祖
巧莲和桃花这么多年没见了,自然有的是话可说。
反正不管是多少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俩人都聊的特别起劲儿,这个热乎劲儿就别提了。
从桃花嘴里,巧莲也知道了不少街坊邻居这些年的事情。
比如院胡嫂子家的孙子,娶了个下乡的女青年,为了这件事,还差点儿让姜德喜那狗东西给记恨上。
因为那女青年长的好,姜德喜看上了没能得手,却被胡家给娶走了。
就为了这件事,胡家被排挤好多年。
前几年那女青年的爸妈找来,想了办法,把闺女连同姑爷和外孙子全都接走了。
如今在省城过得挺好,连带着胡家也跟着接了光,几个孙子都跟着出去了,日子比以前好了许多。
还有姜德喜那一家,当初嘚瑟的都挺厉害,上蹿下跳各种闹腾。
后来他们的靠山,顾家那位倒台,依靠着顾家的姜家也跟着倒了,姜德喜进了大牢,他家俩儿子也没落下好下场。
一个因为打死过人,后来被追究责任。
另一个跟别处的头目争斗的时候,被打成了残疾,瘫在炕上不能动弹。
后来姜家败落没人管,就那么活活饿死在炕上了。
姜德喜那个媳妇齐桂花,被姜德喜强制离婚之后,一个想不开就跳了大雅河。
反正好好的一家人,就让姜德喜给折腾的死的死关的关,家破人亡没个好下场。
“所以说啊,这人不能作孽。
姜家老太太成天撇着嘴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成天骂大街,到最后怎么样中风了躺在炕上不能动弹,嘴歪眼斜,拉尿都不知道。
她以前折磨儿媳妇,等她病了,儿媳妇根本就不管,就让她那么躺着,没出半个月,人就折腾死了。”桃花感叹道。
巧莲和桃花俩人坐在炕上闲聊,美琳玉淑她们,也跟桃花那俩儿媳妇说话聊天。
桃花家这俩媳妇都老实本分,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虽然没多少见识,说话也笨拙,但是心肠挺好。
跟美琳她们说话一直笑着,也不多问什么,就是美琳她们问啥,这俩媳妇回答啥,反正也能聊到一块儿。
至于两家的孩子,虽然差了一辈儿,却丝毫没有影响。
十几个孩子在一起,雪晴铭暄他们都拿出来事先从家里带的玩具还有绘本等,喊着李家孩子一起来玩。
李家的娃哪见过这些啊一个个都觉得新奇的很,于是孩子们凑在一起,玩的那个开心。
直到曲维扬领着儿子们从前院回来,桃花这才发现,时候不早了。
“哎呀,婶子,你看我这打开话匣子就没完了,时间都忘了呢。
得,七点多不早了,婶子这一路上肯定挺累的,收拾收拾睡觉休息吧,明天得空了咱在聊。”
桃花赶忙穿鞋下地,示意儿媳妇们领着孩子也离开。
孩子们还都恋恋不舍,好不容易遇见新伙伴,还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他们都不想走。
雪晴一看这样,跟铭暄商议了一下,把他们带来的玩具,分了几样给李家孩子拿回去玩。“先拿着玩吧。”
“哎呀,这哪行啊他们粗手笨脚的,这些东西精致的很,万一给弄坏了咋办”
桃花一看赶忙摆手不让,曲家孩子玩的那些东西,他们以前从没见过,一看就知道满贵的,桃花哪能让自家孙子要
“桃花,你就让孩子们收着吧,这些玩具家里还有,没事儿的。”
当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巧莲就考虑到了,所以特地嘱咐曲家的娃们,带一些玩腻了的玩具。
到这边可以跟李家的孩子玩,还可以送给李家的孩子们,算作是给小伙伴的礼物。
曲家这些娃都听话,于是每人都挑了玩具和绘本带着。
刚才雪晴跟铭暄就是在商议,先送给小伙伴们少部分,等着他们要走的时候,再留下一些。
第1121章 陈家堂亲
,
曲维扬想要回老家看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祭拜一下父母先人,此时祭拜完毕,曲维扬也算是了却心病,于是带着儿孙们,从山上往下走。
“这片林子,都是咱家的,以前也不怎么管,反正有板栗树,还有山里红、山楂、梨树桃树等,也有一些野林子。
当初我不在家,你妈领着你大哥大姐他们在家时,让人放火给烧了一回。”
往山下走的路上,曲维扬给儿子们说了一下旁边林子的事情。
“后来放火的人抓住了,都被判了刑,这片林子也重新种了树。
没想到六六年我们回来的时候,又赶上闹腾,姜家领着人过来,又把林子给砍了。
眼前这些树,是你李家大爷领着孩子们又重新栽上的。
咱老家这边山多地少,各家都有自留山。虽然这些还是咱家的,不过这些年都是李家给经管,咱也不能回来再争什么。
如今你们一个个都有能耐了,这么个山坡子也没啥好的,往后也就不用惦记了。”
曲维扬特意提起来,就是告诉孩子们,这边不管还有什么,曲家后辈都不要回来找了。
这么多年不在老家,这些东西本就是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曲家的老坟地还能在,就已经很不错,其他的都别再计较。
“爸,你放心吧,这些我们才不稀罕呢。
既然您和妈都说了留给李家,那就给他们吧,我们都不要。”嘉康嘉俊等人一致表示。
“老妈,我觉得你当初离开,真的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这地方就是个穷山沟,要是咱家一直在这里,日子估计也就跟李大爷家差不离。”佳莹凑到老妈身旁,小声的嘀咕。
巧莲一听这话,扑哧就笑了,还是闺女最贴心,最明白她的心思。
这破地方可不就是个穷山沟怎么一辈子也开发不到的地方。
哪怕前世青山沟开发了几个旅游项目,比如说吊水湖、虎塘沟等地方,青山沟乡也转变成一个旅游的去处,可一样也没有石家沟的份儿。
就这个满山石头炮,种地不打粮,风景也不比别处好的地方,就算想开发,也没什么值得开发的。
这么个穷乡僻壤鸟不下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留在这儿能有什么发展
大营虽说也是乡下,却比这边好多了,巧莲也跟庆幸,当初走了这一步。
如今回头再看,简直太庆幸了,让她在这里呆一辈子,真是太难受了。
“这话可别在你爸跟前儿提起啊,他一直都觉得这边好,总惦记着回来呢,你要是这么说,他该不乐意了。”
别处再好也不是故乡,故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曲维扬少年离家,记忆里都是故乡美好的样子,这是一种执念,谁也无法扭转的。
就像陈家老爷子那样,背井离乡多年,到生命的最后,还是希望能子孙后辈,能将他送回故乡安葬,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要不然怎么就有狐死首丘这样的话呢
“妈,我知道的,你没见我就跟你一个人说么而且都不敢大声说呢,就怕我爸不高兴了。”
佳莹缩了下肩膀,偷偷瞅了前面的老爸一眼,见老爸正在跟哥哥们回忆往事呢,这才放心了。
“嗯,这事咱都别提,哄着你爸高兴就是了,他岁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惦记以前的事情,你们可别跟他犟这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