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成为三叔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闲村野鹤
来人还不是一波,而是三波,真可谓一家女百家求了,这时候大伯两可口可想当家。
大伯嗷嗷叫道:“我闺女,我冲啥不能当家。”
大妈说话从来都是不干净的,道:“你个小骚婊子,给我们占霞灌啥**汤了,亲爹亲妈都不认了。”
“诶呀,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哇……”
好吧,大妈也不嫌地上凉,坐到地上就开始嚎丧。若是放到以前,奶奶绝对开始帮腔了,但是吃了亏的奶奶长记性了,冷眼旁观的站在爷爷身边。
二堂姐本来在有媒人
88.爷爷的苦心
我跟着听着三位媒人介绍的情况,脑子里思绪翻涌。
第一个,那是二堂姐原来的轨迹。小伙子仪表堂堂,当时是大妈做的主,彩礼可要的不低呢。不过事实证明是个老实家儿,一辈子吃喝不愁,在那边真的没受过啥气。
第二个,必须给否了。那是三堂姐的烂桃花。小伙子绝对帅气,而且非常回来事儿,但是家里一屁股饥荒。什么全家和谐,那是因为给孩子们娶媳妇拉的饥荒太多,所以才各个不愿意分家背饥荒。
怎么爆出来的
因为那小子贪杯,在大伯这儿喝多了自己说的,结果自然是黄了。
最后一个,那是大姐曾经的坑。
母亲显然也不好做决定,而且这个时代可不能随便安排见面,一旦安排见面就要考虑不成之后媒人的面子。
曾经听说过,这个时代还有很多包办婚姻呢,所以见面儿这件事儿必须慎重考虑。
爷爷奶奶就是给母亲镇场,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就是摆明了母亲可以全权做主的架势。
母亲没做过这样的事儿,显得很忧虑,但是李晓军媳妇笑着解围,道:“二婶,要不你和二爷爷商量一下,总归都是好意,咱们别好心办坏事儿。”
母亲终于松了口气,不被步步紧逼,有换口气儿的台阶自然顺势下坡了,道:“可不是,家里既然让我当家,我肯定得细细选了。”
“不管咋说,都得谢谢三婶、大嫂、大侄媳妇操心了。”
母亲也算是进退得体,所以大家都没有异意,就又闲聊了一些家常,等到了做饭的点儿才纷纷离去。
晚饭的时候,母亲依然拿不定主意。
我笑着道:“别着急,拖几天,我找黑市的人去这三个村儿里探探情况。”
母亲大喜,道:“本来我是准备明天去这三个村儿问问的,可不能苦了咱们家闺女。”
父亲也道:“大哥大嫂这回忒过分了,但是咱们不能因为他们两口子的事儿埋怨到孩子身上。”
“三儿,你可得托人好好问问。”
我打着保票道:“放心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正房。
爷爷奶奶和大堂姐、二堂姐在东屋吃饭,但是二堂姐显然心不在焉。
爷爷则劝道:“放心吧,你二婶坑不了你。”
二堂姐忧心重重的道:“我爸妈哪儿——”
“别提那两牲口玩意儿。”奶奶直接开口道。
“对他们亲爹亲妈都这样儿,你还指望他们不坑你。”
大堂姐笑着道:“别担心,回头我问问你姐夫,二婶不是也问了你的意见吗。”
大伯屋里氛围很压抑。虽然伙食是最好的,但是三堂姐声儿也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惹怒父母成了出气筒。
大妈果然还是要拿三堂姐出气,在她夹菜的时候发作了,道:“吃吃吃,就知道吃,饿死鬼投胎吗!”
大伯怒视了她一眼,道:“别说了,吃饭的时候不吃干啥。”
“都剩这一个了,也惦着骂跑了。”
大妈解题发挥,道:“还不是你没出息,连个家都犯过不起来……”
大伯一放下筷子,吓得大妈立即闭嘴了。
大伯站起来,道:“不吃了。”
大伯一放筷子,三堂姐也不敢吃饭了,但是大伯却道:“三儿,没你的事儿,继续吃饭。”
大伯直接来到东屋,开门见山的问道:“爸,你到底啥意思”
“我是你儿子,这么杠有意思吗”
“我闺女的婚事你不让我当家,以后你让我怎么在村里待”
爷爷不以为意的道:“你啥意思”
“实话告诉你,你爸我压根儿就没埋怨你,但是是你自己个儿没出息。”
“敢做,就要敢当!拉屎往回缩,有个狗屁出息”
爷爷继续道:“好,你要替占霞当家,可以。”
“我问你,你踮着咋办”
大伯顿时被问了个哑口无言。
89.丧事
爷爷的话对于大伯来说可能信息量太大了,一时间似乎反应不过来了,在原地皱着眉头站了很久才离开,然后晚上再次失眠了。但是,这一次大妈的安慰无效了。
次日,大伯再次借了国存大伯的自行车,一个人跑去隔壁村询问古守成家的信息去了。
母亲有我做后盾,自然是有持无恐,照常安排家里的一应事务,反而让人觉得处事不惊。
但是,早起临近中午的时候,村里有人传信过来了,三老太爷杨克善昨天晚上去世了。他应该是晚上去世的,早起大伙儿发现他没起来吃饭,这才发现已经走了。
三老太爷是村里老太爷辈儿最后一个老人了,得到信儿之后爷爷情绪特别低落。因为,送走了三老太爷,接下来就是万字辈的人了。
这边儿农村丧事并不大,据说左坞镇最牛的大地主刘千顷也就三天丧期,所以早起发现去世的,多数都在下午就入土为安了。
村里有人去世,父亲是发丧帮忙的重要人员之一。因为他跟着老人学了糊纸人纸马,他必须赶紧过去给去世的人把导子车做出来。
有人去世了,首先肯定是家人帮忙擦身穿装裹(寿衣)。然后用一股白线系在逝者食指上,做一个小仪式,拿着一叠黄纸引到门口的导子车上。点燃导子车,逝者就坐着车去城隍庙报到了。
导子车,是用高粱秸秆、彩纸扎的古代马车,也可能是驴车吧。那玩意儿看不出来是马还是驴,但是肯定是古代的带棚子两轮车。
还有,这个车弄好的时候牲口腿是用秸秆扎在一起的,点燃的时候还要拿刀砍开。
这样,就可以开始发丧了。
我本以为这个年代会直接入殓下葬呢。但是,还是举办了传统的发丧仪式。
或者这就是农村吧,很多事情需要因地制宜。
开玩笑,三老太爷下边人太多了,这要是不让发丧,估计我们整个三队的人都不干。
没办法,他老人家去世,整个三队戴孝。
三老太爷的寿材是准备好的,所以不用再安排木工做寿材了。这个时代很多人准备的都是料,或者料没备够就走了,就只能请木匠紧急制作寿材了。
对于村里的小孩子而言,这时候有人去世算是大热闹儿。因为发丧会吹喇叭,尤其是下午发行之前,吹喇叭的会唱戏、数来宝,有的还会晒绝活。
村里三队的近亲都要披麻戴孝,然后长子端着灵位,次子拎着酒瓶,大外甥打着灯笼开始发丧。
这时候只是封建迷信活动管理厉害,发丧到也一般。实际上这边儿并没有传说的这这那那的那么恐怖,多数时候是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所以发丧烧纸纯属正常事儿。
我是小孩儿,自然很多事儿是不用的。但是,我好奇大家都在干啥呀,就开始四处晃悠。
其实,不尊重的说,我觉得挺有意思。
我看见很多后辈,其实他们跟三老太爷应该没啥交集,或许只是觉得老爷子不错,或者是二队那边儿很远了,但是他们也过来了。
换给我小鸡的郭家四婶就是其中之一。
郭家四婶在院里跟另一个婶子道:“老爷子人忒好,编个笼子筐的都白帮忙,连个鸡蛋都不要,我可不得送送。”
操持发丧的大操儿(主管)喊道:“宾客到!”
马上,三老太爷的儿子、儿媳妇就跪下了。
郭家四婶子递给小老忙(帮工)的一沓黄纸,然后磕头就皓,道:“啊啊,诶呀,三老太爷啊——”
大操儿跟着喊道:“答谢!”
好,跪着的亲属齐齐磕头。
然后,郭家四婶起来了,没泪。
其实吧,我想乐,但是怕被打。
90.发丧礼仪
农村的丧事礼节繁复复杂。
门口上贴出了礼账单子,都是一毛两毛钱,连我们家都上了两毛钱的礼。
这时候物资匮乏,但是三老太爷是老杨家最后一个克字辈的老人,势必要铺张一点儿发丧了,否则三队就要被人笑话了。
中午,所有亲属居然要回自己家吃饭!
不是应该发丧的管饭吗!
好吧,可能现在大家都挺穷的,所以不太一样吧。
这时候,发丧家主管了亲属和三个乐队的中饭,就连大操、大上房等等都回家吃饭,只是最后主家会答谢两包点心、两盒烟、两瓶酒,运气好的情况下才有水果罐头。
下午,有两件大事儿。
第一件是粘魂。
粘魂儿是女人们的事儿。到了小庙儿,一人拿着一张黄钱纸,贴在坝坎儿上,风没吹掉的那张就是死者最眷顾的。然后,黄钱纸放到马车上。
粘魂回来就是丧乐队大显神通的时候了,而且这时候也不再限制于丧乐了。
什么评剧《卷席筒》选段啥的都有。
好吧,我只能听懂一个《花为媒》。
发丧的时候能唱《花为媒》,绝对的可以。但是,所有人都觉得可以。因为三老太爷91岁高龄去世,寿终正寝,这是喜丧。
还有,数来宝,第一次听到。
听着节奏,感觉有点儿三句半的意思。
“昨天晚上做个梦,梦里有个老虎洞。
老虎洞,下大雪。
看见她二姐。
她二姐长得好……”
听大伙叫好,我是不觉得有啥好的,完全没意思,还不如唱段儿评剧呢。
呵,数来宝还有《西游记》选段。
“咕悠咕悠来到高家庄,高家庄有个高员外。
高员外有三个好姑娘。
都数大姑长得好看哇,一步三摇又两晃。
二姑娘长得也不赖啊,眼睛总是看房梁。
都数老三长得俏啊,老猪说要入洞房……”
一个多小时的热闹结束,第二件是发行。
就是把各种东西拿到路口烧掉。这时候可没有花圈,也没有九莲灯,只有牛车、钱褡子、摇钱树。
发行前还有个仪式——行礼行便,即答谢宾客。
一个纸糊……
这个东西该叫啥呢
有点像某个鬼片儿里宁采臣背着的那个道具。
上面是老人的一套旧衣服。
大操儿拿着一大撮香,喊道:“咱们安静了,礼肯定各不相同,咱们就入乡随俗了。”
“我们村儿是上香一根儿,磕仨头就可以了。”
“咱们这儿不兴三步九叩的大礼。”
“入乡随俗,入乡随俗啊!”
这时候,大街上的雪早就冻伤冰了,倒也干净平整。
灵位向西,所有亲属面向西,长幼有序的站成几纵队。
“跪!”
随着大操儿的喊声,所有家人跪下。
大操儿继续喊道:“刘家沟大姑爷王永成。”
一个年纪不比大爷爷小的人接过一根香,先作揖,然后上了香。
“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王永成磕完三个头,大操儿喊道:“谢!”
好,我们跟着磕头三个以示还礼。
王永成起来要走的时候,大操儿突然喊道:“大姑爷,等会儿。”
“你得替你前边那位行礼。”
意思简单,三老太爷的大闺女前任让鬼子屠了,然后她改嫁给了王永成。但是,已故的那位也是家里的姑爷,不能到场,就要现任代礼了。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