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匹夫仗剑大河东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刀一耕

    那些东西,周昂此前是看过的,脑子里也还有许多的记忆留存,实话说,在现在的周昂看来,里头实在是真真假假说不清。

    此刻索然无味地回去坐下,百无聊赖之下,又起身给自己冲茶,面对着这时候空空荡荡的办公室,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值得权倾朝野的当今宰相几十年如一日的打压呢

    就算这位吕端吕正山公曾经也做过宰相,肯定也有自己的追随者,甚至是党羽,但宰相徐良上任已经二三十年了,把吕端逐回原籍也已经二十多年,肯定是不知道早多少年就已经把他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力都给清除干净了。




第三章 身价
    第二天下午,周昂特意去二堂找到了县祝高靖。

    他已经反复盘算过,还是觉得很有必要去读史书,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过去,因为尽管在内心里给自己的责任很小,也坚定地拒绝了师父临走时留下的所谓“使命”,但身为一个修行者,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清楚,尤其是对自己的敌人了解的越清楚,将来一旦碰上,胜算的希望就会更大,却是确定无疑的。

    而目前可以想到的渠道,只在那位前任宰相吕端处。

    他自觉跟高靖的关系虽然不是特别的亲近,但彼此合作了这段时间,已经多少有了些默契,而且他对自己也还算有些倚重,再加上么……只是打听一下的话,周昂不觉得这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反倒是高靖对于周昂主动过来找自己,有些欣喜的样子。

    虽然他一直都很倚重周昂的能力,也比较用心地拉拢,培养彼此的默契,但周昂似乎就是那么个人,他对每个人都挺和善的,给人的感觉特别好相处,但往深了接触,却又会发现,他这个人似乎并不愿意跟谁过于深入的聊一些话题。

    也或者说,他这个人身上有太多秘密的样子。

    左右最近也是无事,周昂愿意主动过来找自己闲聊,高靖欢迎之至。

    于是冲上一壶茶,大家笑谈几句,周昂很快就问到了吕端的事情。高靖不解地追问了两句,听说周昂想读史书,再联想到他读书人的身份,以及甚至远道赴长安求学的经历,他不由失笑。

    想了想,他道:“吕老先生此人么……我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他毕竟是二十多年前抵定超纲的两大功臣之一,关于他的事情,我倒还真是知道一些。”

    “两大功臣”

    周昂不由诧异。

    这个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高靖认真地道:“你也知道的嘛,徐相在位,且他与吕老先生的关系……唉,其实,说来应该算是遗憾。”

    “当年大唐内乱,他们两位,一个起于南,一个起于北,一个起于州部,一个发于卒伍,一个仓促间召集八千游兵散勇,却在三天之内直捣黄龙,剿灭了十几万大军的反叛,且生擒判首,一个以三千步卒硬是把鲜卑人重挫在大延关,硬是拖到了大军赶到,最终围歼鲜卑一部四万余人,使鲜卑人此后十年不敢南下,并由此成名,随后两人皆出将入相,一时并称南北双虎!”

    “后来,也是他们两人,一个居中稳住朝堂,筹措粮草后勤,一个居外与汉国大战,最终打赢了那艰难的一战,把当时已经很是危险的大唐,又重新稳固下来,且两人都对先帝有拥立之功,按说呢……他们两人都是咱们大唐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可惜,两虎相争啊……唉!”

    见周昂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高靖笑道:“跟你从小读书,和看到的官府的宣传,不大一样,对吧徐相在位嘛,独掌朝纲,而吕相失势了嘛!”

    周昂恍然,点了点头。

    看来高靖此前在长安待过几年,不是白待的,而自己,就算是也曾去长安求学大半年,但一则杜陵杜子山先生只是个在野的大儒,未必就真的知道太多朝局内幕,二则,先生的学问,和自己的所求,也不是这个,所以并不曾听到过这些。

    “照县祝这么一说,这两位奇才当年携手御敌,携手扶先帝登上大宝,后来又闹翻……说起来还真是够写一部书的了!”

    高靖闻言哈哈一笑,道:“私下闲谈而已,对外切莫提起,免惹麻烦。”

    顿了顿,他似乎是下意识地,扭头往北边看了一眼,道:“徐相虽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据说气势不减当年,当今陛下亦畏其如虎!”

    周昂抿嘴,点头。

    事实上,听高靖提到当今陛下,他下意识地就想到了前些天的晚上,师父带自己去大唐的宫殿里时,自己所看到的那一幕。

    嗯,除了狐妖们翘着毛茸茸的尾巴,真的很撩骚之外,他还是留意到了一点别的东西的。

    当然,这不是重点。

    周昂问:“我听说直到现在,上头仍有人时刻在监视着吕相的一举一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高靖当即点头,道:“那是太守府的职责。也不只是吕相,一些……重要的人,朝廷都会有自己的眼线去时刻关注,这可不单纯是徐良的安排,是朝廷惯例。比如……”他笑笑,“你也知道,咱们要负责保护县衙的。但除了保护之外呢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视。”

    周昂点头,表示了解。

    但很快,他又问:“那如果我登门去借书,是不是会……”

    高靖笑笑,道:“如果被人记录在案的话,可能会有人找你问话。但时至今日,也是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吕相在当今的朝堂上,一丁点的力量都不可能再留下了。所以……大概并不会有人真的因为你去借了几本书,就与你为难。顶多就是,本郡太守会不敢点你做茂才。”

    做不了茂才么

    这个代价倒还真不是太大,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了。

    脑子里刚刚闪过这个念头,周昂忽然愣了一下,扭头看了高靖一眼,见高靖笑了笑,他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潜台词——

    如果被记录在案,那当然是要问一问的,但如果没有被记录在案,就会一点事情都不会有——毕竟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宰相了。

    是了!

    问题只在这里。

    周昂当即点了点头,笑着道谢,“谢过县祝,我明白了。”

    …………

    &



第四章 吕端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周昂最初面色平静。

    实话说,得知仅仅五两银子,就可以“无责任”见到吕端的时候,他也有些吃惊,要知道,尽管已经是二十多年之后了,他的政治生命事实上已经基本结束,不可能再对当今的徐相产生丝毫威胁,但他毕竟还是每一任太守上任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相当重要的政治任务的。

    然而,五两银子,就搞定了。

    在他想来,得知自己现在的“门票”仅仅只值这个价之后,这位前任宰相,说不得便会大笑几声,而那笑声里,应该满是苍凉,甚而悲怆。

    这是一个被政治贬斥加人身圈禁二十多年之后的前任宰相身上,理应会出现的情绪,意料之中,无可厚非。

    但渐渐的,周昂的面容有些无法平静了。

    因为他从吕端吕正山先生的笑声和笑容里,居然没有看到丝毫的苍凉、悲愤、无奈、感慨……等等任何此前臆想中该有的情绪。

    甚至……哪怕连一点发现了机会之后的野心顿生,也没有。

    他似乎就是单纯觉得这件事挺好笑的。

    于是大笑不止。

    他的笑容爽朗而干净。

    周昂有些诧异地看着他。

    过了一会儿,笑声停下,他笑得脸膛有些发红,仍是不由得摇头,带着笑意,对周昂道:“周生勿怪,老朽失礼了。”

    周昂笑笑,问:“先生何故发笑”

    吕端摆摆手,笑道:“可笑之处颇多,周生感兴趣吗”

    周昂闻言笑起来,“左右也是闲着,先生若愿意指点,末学自然想多听听。反正五两银子已经花出去了。”

    吕端闻言又是爽朗地哈哈大笑几声,然后才道:“二十多年弹指过,徐相居相位已是三十一年了,周生既然爱读史,那我且问你,世间有三十年的帝王,可有三十年的宰相么”

    周昂想了想,愕然片刻,道:“怕是……仅此一例”

    吕端点头,道:“怕是所有人都已经感知到,徐相在位不久了。此事于我而言,值得一笑否”

    周昂又想想,点头,道:“值得。”

    然而这个时候,吕端的笑容却渐渐收起,片刻之后,他竟是叹了口气,道:“周生爱读史,是好事,但还是读的太少。此事……并不可笑。”

    周昂愕然。

    嘴巴张了几张,周昂最终问出来的问题是,“我闻徐相春秋正盛,其武人出身,身体极好,六十多岁怕是还……”

    徐良摆了摆手,打断了周昂的话,一时间竟颇有些颓唐的模样,道:“不说这些了。我一贬斥之人,你一无知书生,岂能妄论天数”

    周昂又是讶然



第五章 三千年
    周昂带了足足一抱书出门。

    当然,在选书之前,他诚心请教,请吕端先为自己讲解和梳理了一遍他的藏书,主要是史书——而这种所谓的“梳理”,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足以让周昂通过吕端的三言两语,摸清当下这个位面的天下鼎革与延续了。

    按照吕端的讲解,本位面的这个世界,有记载的历史,已经有近三千年,早期的历史云里雾里,往往虚化成一些神话传说,但毕竟还是有记载的,只是据吕端说,其中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瞎编的,无人可证,而自一千七百年前的《秦书》开始,算是史家的正式开端。

    这一套《秦书》,长达三百六十卷,迄今为止仍是私人著史的典范,记载了自秦朝立国前后,一直到秦幼帝之间,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

    按照后世学到的分类,这本开“史家先河”的书,应该是被归类为纪传体断代史。

    后来有一本《晋书》,本来也是私人著史,但吕端评价不高。

    因为这个作者只写了不到一半的稿子,朝廷力量就介入了,一则把作者强拉进官方著史的机构,二则禁止他继续写自己的那一部。但后来,他那本未完成的《晋书》,还是流传了出来,并且流传了下来。

    从此《晋书》就有了官方版本的《晋书》,和私人版本的一部分《伪晋书》。

    两个版本,吕端都评价很一般。

    但至少,这几本书记载了本世界位面上有史记载的仅有的最长的一段大一统的时间——因为秦晋相连,共四百五十七年,而晋朝之后的魏朝,在官方版本的《晋书》完成之后不久,就崩溃了。

    也就是说,自秦朝开始,至魏朝,这三个朝代,合计五百年出头,是大一统的时代。后来则朝代纷争、更迭极速,始终缺乏有力的统一政权,由此,官方无力控制民间的舆论,各种官方的历史记载和私人的著书立说纷呈。

    这一乱,就是三百多年。

    一直到九百多年前,大汉王朝重新一统天下。

    乃至于,一直到汉朝的武皇帝一出,公认的,整个汉朝达到了鼎盛,南征北讨,无往不利,甚至是有史记载以来,中原政权的最巅峰。

    但汉朝的荣光,仅仅只延续了不足两百年。

    随后,天下渐次分裂。

    汉朝依然还在,而且也依然是这个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各国逐渐独立、更迭,它却已经根本就无力再恢复大一统。

    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这个天下已经由汉朝一统,变成六国鼎立,但在那几百年里,虽然各国纷纷割土,但汉朝依然保持着鞭笞天下的实力。

    四百年前,六国变七国,汉朝又弱了一点。

    最终,在距今二百七十多年前,大唐立国,又从本已衰弱的汉朝身上,隔走了很大的一块,由此,不但奠定了延续至今的八国鼎立的天下政治格局,也使得汉国最终衰落到历史最低点,从此只保留着名义上天下宗主的地位,而在事实上失去了鞭笞天下的能力。

    一直到二十多年前,大唐内乱,汉朝看出了大唐的虚弱,发全国之力,再次尝试统一天下的进程,想要恢复先祖的荣光,却在大唐两位宰相的联手之下被挫败,虽然后来面对诸国围攻,他们还是守住了基本盘,却毫无疑问的再度衰落了一截,因此二十多年来,天下反倒再无烽火。

    所以,其实换个角度可以理解为,是当年徐相与吕相主持下的那一战,北击鲜卑,东战汉国,皆大胜,一战打出了天下二十多年的和平。

    当然,汉朝的前二百年,有后来官方修订的《汉书》在,但这本书显然是没有“完本”的,汉朝作为天下纷争之后的所谓“天下共主”,他后面的七百多年直到现在的历史,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权威版本,往往都是各国编各国的了。

    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吕端从容地把过去天下三千年的历史娓娓道来,算是给周昂做了一次最基础的科普。

    而听在周昂耳中,也就是说,自己要读史,这个世界的历史的梗骨和主线,就在《秦书》、《晋书》、《伪晋书》和《汉书》这四本书里。

    最终,周昂从所有的藏书中,选了《汉书》的前十卷,决定带回去看。

    虽然他觉得,或许那些《秦书》之前的“史前”神话里,可能藏着自己最想找到的东西,但他对汉朝的武皇帝这个人,比较感兴趣。

    而汉朝史,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是现代史了。

    …………

    这个年代史书的特点就是,它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手写的。

    因为历史的书写,和史书的编订,都已经全然掌握在朝廷手中,而朝廷并无意于让各种史书向民间扩散,再加上每一部史书都是毫无疑问的大块头,动辄几百卷,要想逐一刊刻出来,工程量简直大到惊人,所以,想读史,几乎只有一个渠道,去国子监借阅。

    而且还得是你够资格借。

    像吕端这样,家里藏书几千上万卷,几乎囊括了所有当世重要书目的大藏书家,而且主要是还包括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史书,实在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当这位前任宰相向自己毫无保留的敞开他的藏书室,且很有耐心地为自己梳理几千年历史的主线的时候,周昂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充满感激。

    …………

    周昂是骑马来的,但事先并没有准备什么工具,能把《汉书
1...293031323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