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也就是说你现在开始行动,为时未晚,谢谢大家听我唠叨。”

    末了,随着罗晟点头并致意,现场在安静了几秒之后,立刻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的所有人都听得入神,也都在思考,以至于慢了半拍,但掌声却更热烈了。

    接下来,罗晟顺带过来的几百本《必然》的实体书直接被哄抢一空,现场也来了几十个外国人,其中不乏一些业界有名的人,也有几个人抢到了几本。

    但个个都相互间干瞪眼。

    谢特,汉文字看不懂啊玛德法克,瞬间急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都是机会啊。赶紧抱着实体书招人进行翻译。

    与此同时,这里的消息也跟长了翅膀一样向外传播,不出几个小时,硅谷那边就有人知道了,尤其是it界的企业,包括投资界,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刻让手下去搞到《必然》这本书,然后翻译研究解读。

    而海外的出版商们也看到了商机,纷纷打电话找蓝星科技或蔚蓝海岸,因为他们没有罗晟的私人联系方式。

    至于国内,《必然》这本书的出版社选择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二版已经开始印刷了,预定要印刷30万册,但看眼下的热度,恐怕得加印。

    ……




第321章【科技自立都是被逼的】
    很多业内人士以及媒体人都拿到了《必然》的第一版实体书,阅读过后也是纷纷在媒体平台上发表了读后感。

    其中《硅谷》杂志在第二天便对这本书发表了评论:

    【《必然》一书精彩地评说了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富前瞻性的视野和指导。】

    随着时间的流逝,海外的翻译版本也都有了,《每日邮报》的评论是这样的:

    【罗晟发表的《必然》是it从业者与投资者2009年必读的一本著作。】

    一时之间,这本书成为了时下业界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在投资界与it科技界极受欢迎,甚至对于那些罗晟的狂热推崇者而言,《必然》一书简直如获至宝一样。

    自然,随之而来的赞誉声是不绝于耳,罗晟的这种分享的举动肯定是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唯独不欢迎他的就是北美当局了。

    华国那边突然冒出这么一个牛人,还如此年轻,简直让一大群老美的政客恨的牙痒痒的。

    但华尔街却对罗晟越来越爱,无他,因为罗晟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回报。

    与其说对罗晟越来越爱,不如说是对他能给带来大量的美钞越来越爱。罗晟也清楚这点,但挺好的,他的格局是左中右派的朋友都要交。

    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反馈在投资者都无比期望的把钱甩给晟峰资本,现在外界很多猜测便是晟峰资本会不会进入《必然》当中阐述的那十二大趋势。

    ……

    “海外出版商的事情已经谈好了,《必然》一书在今年年底于海外被印刷为37种语言发行,预计今年全球发行450万册,亚马逊上面已经可以预订了,这里的数据非常亮眼,肯定畅销。”

    蔚蓝海岸公司,秦微木来到罗晟的办公室里,此刻他正在这家公司,现在还没有去搞研发。

    “反馈怎么样?”罗晟问道。

    “反馈?”秦微木想了想颜展一笑:“反馈就是你身上的光环更加夺目了,广大网友已经正式封你为‘预言帝’了。”

    闻言,罗晟笑道:“吃瓜网友的热闹就算了吧,我比较在意的是这本书能够影响到多少科技从业者,这对我接下来的布局很关键。”

    嗯,需要很多工具人,而且是心甘情愿的那种工具人。

    秦微木说道:“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撒钱了吧,晟峰资本到目前已经累计募集资金破3000亿人民币了,不用尽快利用起来,天天放着贬值你不心痛么?”

    “不,接下来的工作还有比这更重点的。”罗晟看着就在面前的秦微木,他的话音一落,不待对方反应过来,旋即将之揽入怀中。

    秦微木反应过来顿时生气的抗拒警告道:“这是公司,你不要得寸进尺!”

    罗晟:“那就先得寸,总可以了吧。”

    秦微木:“……”

    最后还是进了尺,男人的话一定不能信。

    ……

    事了之后,秦微木休息了一阵子,然后四处瞄了瞄,她似乎在找东西。

    没过多久便找到了她之前带过来的材料,自己坐着,上面已经印下了一道浅浅的苹果印记。

    秦微木把文件丢给了罗晟:“这是我已经整理好并归纳了国内最新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的材料,涵盖了ic设计、制造、封测、功率器件、mems、材料以及设备厂,你看看吧。”

    说完,她抽了一张张的纸巾也开始默默地整理自己。

    罗晟旋即文件打开一览。

    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最多的就是硅元素,而硅元素的主要来源是沙子,所以不严谨而接地气的说,作为人类制程工艺最高水准的半导体,其过程就是如何把沙子最后变成芯片。

    第一步就是硅的熔炼、提纯。提炼出纯净的硅元素以后就要制备单晶硅锭,再经过切片、打磨出硅圆片,这里需要极为先进的化工技术,日本人这这一块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通常半导体的ic厂商是直接采购已经做好了的硅圆片进行后续生产,然后就是在硅圆片上制作带有电路的芯片了,总共要经过扩散、光刻、蚀刻、离子注入、薄膜生长、抛光、金属化这七大生产步骤。

    而这一系列的步骤细化下来实际上要经过一千多种制程工艺,而后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就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半导体芯片里面诞生了。

    最后就是测试封装,装箱零售。

    一块芯片的生产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绝对是难如登天,一套完整的芯片生产线的投资,仅仅只是起步就要数十亿人民币打底,其中占大头的莫过于光刻机等生产设备。

    加上半导体业的“摩尔定律”,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你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芯片结果一两年后已经被淘汰了,几十亿几百亿的投入直接打水漂,所以没有人愿意做这一行。

    半导体业大部分的关键技术环节都被欧美等西方国家把持着,而为了限制华国的半导体事业发展,国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如光刻机都是不卖给华国人的,被严格限制着,卖的都是落后好几代的淘汰品。

    而且,就算有了设备也不一定能生产出芯片来。

    自从日本人在半导体事业上轰然倒下之后,这个产业就彻底被美国人所主导,目前全世界除了华国,所有的制造业强国都已经放弃了在半导体业领域和美国人竞争。

    因为真的太难了,你搞出一点名堂来了,美国人就会重拳出击把你打死,不死也残。

    相反,你只要别挑战美国的在半导体业的老大地位,就可以带你一起玩,所以现在业内的巨头们都加入了北美半导体业工业协会,其它国家的领先企业都成为其国际成员之一。

    对于那些企业来说,与其被美国人打死打残,那还不如跟着美国爸爸一起混,跟在后面喝口汤,那也是排骨汤啊,偶尔还能吃点肉,多好啊。

    华国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也非常想一起玩儿,要求“加群”可欧美等西方就是不同意,还弄了个“巴统”出来限制和封锁技术。

    妥妥的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碰了一鼻子灰,还被人群嘲。

    好吧,既然你不带我玩那总可以把东西卖给我自己捣腾,价钱好商量,随你开价。

    也不行!

    那真没办法,就只能自己另起炉灶。

    走上一条科技自立的道路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



第322章【一个月要求花掉100个小目标】
    秦微木整理的材料条例非常清晰,重点都很明显,其中还着重介绍了国内当下65家半导体公司,出现在这份材料报告上的这些半导体厂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国内最牛的半导体公司了。

    当然,只是相对于国内而言。

    其中主攻集成电路设计的有十大半导体公司,分别是蓝思半导体、紫光展锐、华大半导体这些。

    毫无疑问,成立于2004年,已经走过有五个年头的蓝思半导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ic设计公司,在国内没有之一。

    这家公司由蔚蓝海岸与铧为合资成立,第一年的研发投入就是5亿美元,到今年的投入,一年已经达到了35亿美元。

    因为按照约定,铧为要拿出15%的销售额用于研发,其中ic设计这一块占研发投入的34%左右,也就是说今年蓝思半导体在ic设计这一块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1.9亿美元,不计汇率变动就是81.2亿元人民币。

    国内目前那些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连一年的营业额都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当然也毫无疑问的使蓝思半导体成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领域的领头羊,不过也仅限于ic设计这一块。

    从这五年来的研发投入,可见半导体业的烧钱程度,而且即便如此,蓝思半导体也只是国内最强,放在全球范围内其实还是个弟弟。

    目前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就是给蔚蓝海岸供货的azure手机的ap处理器和加速器芯片了,而且通信基带还是使用高通授权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高通的授权专利合作明年合同就到期了。

    高通简直肠子都要悔青了的节奏,蔚蓝手机现在的总销量已经累计破4000万台,也就是说这三年来,高通被一份商业对赌协议坑了自己,起码损失了10亿美元巨款。

    这钱本来是躺着就能轻轻松松挣到手的……

    高通一度被这份坑爹的商业对赌协议气到自我怀疑。

    而且蔚蓝海岸旗下的azure系列智能手机的销量是节节攀升,今年200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首次实现了单个季度突破一千万台出货量,不计算后续的增长,今年一年的出货量可以达到4000万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超越过往三年加起来的总销量。

    这增长趋势过于可怕,对于高通来说虽然很气,但又很兴奋,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期待万分了。

    眼下不是合约到期了么?

    当然兴奋了!

    好嘛,下一代授权方案就搞头了,高通这次发誓要把之前亏的都拿回来,不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都对不起这三年来悔青的肠子。

    罗晟继续浏览着内地十大半导体制造厂商、十大半导体封装测试厂商、十大半导体功率器件厂商、十大半导体材料厂商、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商。

    各种几大听上去貌似很强的样子,但实际上如果拿到国际上去pk,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过是矮个子里拔高个罢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这些厂商大部分都是有外资身份的合资厂商,引进的还都是外国人落后的技术,不然的话国产半导体事业可能比这还糟糕。

    可见在集成电路领域华国的半导体事业与国际上的差距了,任重道远啊。

    看了十来分钟的材料,罗晟把文件合上,默默地的思考了片刻便说道:“蓝思半导体目前在ic设计领域是老大,那就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直到变成世界老大。我们做ic设计,然后蔚蓝海岸实验室做设备,光刻机是重点,不惜代价也要打破荷兰人的封锁。还有就是……”

    罗晟进一步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偏头望着已经把着装整理好了的秦微木:“……还有就是芯片制造,晶圆提纯也就化工技术,外加一个前端的工业软件eda,这些关键领域都交给蔚蓝海岸实验室来做,死磕都要磕出来。至于其他环节就扶持国内的企业,带一批小弟出来。当然,芯片制造、晶圆提纯、工业软件这些我们也要通过晟峰资本来扶持其他企业发展。”

    晟峰资本目前已经募集到了3000亿元人民币的天量资金,起码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都要先用于打造半导体事业,剩下的钱就用于投资其他领域,比如生命基因工程、新材料等这些前沿热门领域。

    反正没钱了到时候忽悠投资人就可以了。

    拥有3000亿元人民币天量资金的晟峰资本,钱的确是多到离谱,但想要打造一个技术能够赶上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全产业链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对比蓝思半导体这五年来于ic设计领域的投入,五年下来铧为已经在研发投入上累积砸了29亿美元进去,也就是大约2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么大的投入,国内首屈一指,耗时五年的时间,仍然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当然,这五年下来蓝思半导体的技术沉淀与成就也是要肯定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国内ic设计领域的老大。

    但问题是,你这五年在进步,人家也在进步,而且进步的更快,因为你还时不时的被脖子,人家却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不止。

    铧为的“老师”ibm现在已经不和他玩了,怕教会了学生,到头来师傅给饿死了。

    秦微木把他吩咐的事情备忘完成便离开了这间办公室,而罗晟看着颇为狼藉的现场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突然想念艾琳了。

    小艾每次完事了都会主动整理的干干净净才走。

    秦微木这女人倒好,只顾着自己舒服,把自己整理好了然后直接就拍拍屁股走人…

    太自私了。

    没办法,罗晟只好自己动手收拾了。

    ……

    接下来的日子,晟峰资本开始各路出击,作为晟峰资本的总经理孟丘立刻就忙的晕头转向,在忙什么呢?忙着被各路半导体公司或科技产业的老板们邀请的饭局、应酬,还要见各种创业者。

    孟丘是痛并着快乐,原来被人当“爸爸”供起来的滋味是这么爽啊,这可比为高盛工作爽多了,钱和待遇真的是次要的了,对于他来说早就实现财务自由。

    感觉最重要,这是再多的工资待遇都得不到的,给你1亿的年薪你也未必可以决定几百亿的投资决策啊。

    孟丘现在有个重担,那就是被罗晟要求要在今年第二个季度花掉晟峰资本300亿元人民币,平均一个月要花掉一百亿。

    坦率讲,这个任务绝对不轻松。

    花钱也不容易啊。

    罗晟放心让他去投资,不怕他乱搞,也完全没有必要去乱搞。

    秦微木现在已经辞掉了蔚蓝海岸公司的几个重要职务,不过并没有完全辞去,仍然是核心层高管之一,但她的工作重心显然已经转向晟峰资本和家族基金的打理。
1...14614714814915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