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蓝星科技总部,今天罗晟没有来公司,老张正在主持内部高管会议。
“老美的这张a4纸对我司的冲击还是颇为明显的,第一轮反击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最近国际友商都在偷着乐啊,一些和我们中断合作的企业都转投了微软、谷歌这些公司的怀抱。”与会的一位高管正在发言。
他说完之后,另一位高管也接着说道:“以云计算服务市场为例,受此次风波的影响,我们的云计算服务市场全球市占率已经下降到了62%了,如果任其发展我们的份额可能会掉到40%甚至更低。”
在云计算领域,北美是最大的市场,这个地区的云计算产值就占了全球的60%左右,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云服务市场。
蓝星科技在云计算服务领域投入最多的也是北美市场,毕竟这里的市场规模最大。
但现在这档子事情一出来,很多北美企业也不得不遵循禁令,转而投向了北美当地云计算服务公司的怀抱。
思考良久的老张的顿时拍板决策道:“该出第二手牌了,明天就对外宣布星云star-cloud的服务费用、广告费用下调30%,蓝星科技为旗下各大客户群体的服务费用整体下调至22.3%,全球范围!”
光是蓝星科技集团本身就有2000亿美元现金储备兜底,这是敢于打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不过这个消息对于股市来说又是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
第478章【谷歌的动作】
谷歌总部,高管会。
“现在的科技股被蓝星科技拖累全盘持续暴跌,一批批人开始上天台,但对于我们来说是机会,蓝星科技被迫吐出了一大片的市场等待接收,谷歌或成最大赢家。”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说话间也难掩开心的表情。
一众高管也莫不是如此表情,不仅仅是谷歌,还有微软、亚马逊、赛富时等等北美企业现在都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跑到了原本蓝星科技的客户那儿去推销他们的商业解决方案。
眼下就是抢食抢钱的节奏啊。
这次事件,被波及的it企业不胜枚举,破产的中小企业同样不在少数。
但要说最惨的北美企业非属“蓝色巨人”ibm公司莫属了,北美的“友商们”其实早就已经看ibm公司不爽很久了。
因为蓝星科技自2006年开始宣布all in云服务开始,ibm公司光是靠着罗晟给的订单就赚钱赚到手软,这些年来,那日子过得可叫一个滋润。
而这回最惨的也是ibm公司,不但后续的单子没了,现在又和蓝星科技缠上了官司纠纷。
一旦输掉这场官司,ibm将会赔偿67.5亿美元的巨款给蓝星科技,这几乎等同于这些年来吃进去的利润要吐出大半来。
塞缪尔现在是气的暴跳如雷,至于他今年的史诗级kpi目标早就已经破产了。
谷歌高管会上,与会的一位高管说道:“我们的评估部门得出数据显示,蓝星科技这次遭受的打击,至少留下了超过450亿美元的市场空缺。”
一众高管也是流露出了贪婪的表情,至少450亿美元的市场空白啊,这都是蓝星科技深耕经营了七八年的成果。
拉里·佩奇看向众人:“云计算市场是重点,现在就看谁的速度快、价格低就能抢到更多的份额。对了,我们派去的谈判队伍有什么进展了?蓝星科技对出售他们在北美的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是什么态度?”
这些大型数据中心各个都是吃钱大户,运营维护成本高的吓人,因不可抗力把客户丢了,既然罗晟已经拍板在北美片区大规模裁员,要炒掉三分之一的雇员。
那为了开源节流,这些数据中心是最应该卖掉的了。
与会的一位高管摇头苦笑道:“佩奇先生,我们的谈判队已经和蓝星科技的高管层接洽过了,但很遗憾,他们不卖,甚至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佩奇扭头望着他,愣道:“what?不卖?他们这些数据中心空在那里每年的维护成本就不少于40亿美元,你确定不卖?”
埃里克·施密特发言了:“显然,这说明蓝星科技对卷土重来的信心势在必行,所以他们不卖。不要忘了蓝星科技那恐怖的现金储备规模,根据他们上次的审计报表公开披露的信息,现金流多达2218亿美元,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两倍之多,也是世界上现金储备最多的集团公司,这笔钱可以让这些数据中心养半个多世纪。”
说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现在这位老股神在整个市场恐惧的时候,他正在利用手头储备已久的现金大肆抄底一些低市值但优质的企业股票。
佩奇一听忍不住低声骂咧:“谢特,罗晟这个疯子从来不把钱当钱看,看来想买他现成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整合到谷歌旗下是不要抱太多幻想了。”
这一点拉里·佩奇倒是判断十分正确,罗晟压根就不会卖,宁可荒废着、贴钱养着。
五六年的辛勤布局才有了今天的基础,他宁可贴钱支出400亿美元白白浪费掉也要牢牢掌控在蓝星科技的手里。
不就是钱嘛,蓝星科技集团本身有两千多亿现金储备,小金库存放这么多钱为的就是为了应对这一天的到来。
蓝星科技的钱花光了,家族基金还有3000亿现金储备呢,秦微木现在已经开始积极筹备希腊破产时大赚一笔了,今年希腊必定宣布破产,债务已经撑不住了,而后面英国脱欧这个“黑天鹅”事件又能狠狠地捞一笔。
指不定这小钱钱会越花越多的节奏。
佩奇略过这个话题:“ok,今天要说的另一个重点还是关于公司分拆重组的事宜,议案已经提交董事会表决并通过,我们将成立母公司alphabet,原先google将只保留部分业务,瘦身成为全资子公司,而另外一些前沿项目将分拆成独立子公司,和子公司google一起组成alphabet集团。”
分拆重组是埃里克·施密特大力倡议的结果,谷歌的发展虽然没法和蓝星科技这种怪物级别的公司相比,但也是发展的越来越壮大,同时也显得得臃肿了。
蓝星科技就做的很好,在ipo之前就完成了分拆重组,这一点埃里克·施密特也不得不佩服罗晟的远见。
不过即便分拆重组后的谷歌,原来大部分业务主体仍然留在子公司google的名下,包括搜索、广告、地图、应用、在线视频、安卓等。
而属于母公司alphabet的子公司,首当其冲的就是谷歌了,其次是早期风险基金、投资基金、x实验室、今年初刚刚收购的波士顿动力机器公司、生命科学项目、智能居家公司等等。
至于母公司alphabet的管理团队也进行了架构重组,拉里·佩奇出任ceo、谢尔盖·布林出任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出任执行董事长。
而分拆后的子公司谷歌将由原来chre os、android的负责人桑达尔·皮查伊这位来自印度的高管出任ceo一职,他现在就是与会的一员。
基本上和原来的谷歌管理层差别不大。
就在这时,埃里克·施密特的助理兼秘书来到了会议室,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番耳语,听到消息的埃里克面色微变。
“博士,发生什么了?”
拉里·佩奇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与会的众人也都纷纷看向他。
随着埃里克·施密特的助理兼秘书离开会议室,他环视众人凝重的说道:“大洋彼岸传来了个坏消息,蓝星科技宣布主动下调22.3%的企业利润,在广告、云计算服务板块下调30%的利润。”
谢尔盖·布林:“what?are you kidding me?”
拉里·佩奇立刻打开他面前的笔记本工作电脑飞快的操作着,而与会的其余高管也被这个消息搞的一阵发懵。
“他疯了吗?”
“蓝星科技的管理层是不是被打傻了?”
“北美这边之前说为开源节流裁员三分之一,现在又主动下调超过五分之一的利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罗晟这种玩法,即便蓝星科技有2000亿美元现金巨款也不够他挥霍啊。”
“也许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与会的高管议论纷纷,这时,埃里克·施密特却是说道:“好消息?不,不是傻更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个人的远见和商业策略太可怕了,我甚至怀疑他储备2000多亿美元现金为的就是应对今天的局面。还记得蓝星科技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张博文宣布的一条战略吗?蓝星科技大举投资第三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结合这个消息,通过自我牺牲来强行扶持对手……”
埃里克·施密特环顾众人凝重的说道:“那些蓝星科技曾经的客户远离了,所以罗晟就采取扶持他们的对手,这样必然导致原本的老客户惊恐万分,等同于倒逼对手回归。以星云star-cloud解决方案为例,这是业内最好的云服务,以前价格高,现在罗晟主动降低利润让利给客户,star-cloud的国际竞争力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google-cloud,aws本就没有竞争优势,现在只会更糟糕。”
第479章【连环股灾,不让我好过都别想好过】
与会的其他谷歌管理者终于恍然大悟,罗晟此举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经济地区,未来得以降低对北美市场的依赖,提高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也就提高了议价能力,而另一方面又是对北美市场势在必得不会放弃这个市场,因为等于是在倒逼原来的老客户回归。
在场的高管们不傻,他们很快就分析到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谷歌就是那些客户,选择回归既能继续使用蓝星科技的解决方案、又能避免潜在竞争对手的出现,同时还能享受更低的费用,对于那些客户来说简直就是一石三鸟,百利无一害,反之是百害无一利。
但是因为一纸禁令迫使他们不能和蓝星科技继续有业务往来,那么这股怨气就必然转移到北美当局身上,因为如果没有这一纸禁令,现在这一档子破事都不会发生。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在场的人即便想到了罗晟的这种应对策略也只能干瞪眼,除非跟着下调企业利润,同时手里头有2000多亿现金储备可以随时拿出来和罗晟打仗。
然而,谷歌去年的营收只有359亿美元,而蓝星科技20309亿美元,是谷歌的56倍以上。
蓝星科技一年的净利润都是谷歌营收的两倍多,这仗怎么打
公司的现金储备那就更没得比了,蓝星科技有2218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而谷歌目前的现金储备只有107亿美元,两者在现金储备上相差了20倍以上。
这仗没法打,而且谷歌也没有这个勇气敢打,因为罗晟就是个疯子。
因为前面有受害者了。
去年微软、索尼组成的主机联盟就和罗晟的蔚蓝海岸在主机市场硬碰硬的干了一架,是什么结果,行业人士都看在眼里的。
索尼差点又闹破产,被业内人士和玩家们调侃成梗了,而微软作为牵头人损失最为惨重,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几十亿美元打水漂了,顺带把光晕系列也赔了进去不说,还打了一场极为尴尬的官司,现在都没结果,也不用多想,肯定是一地鸡毛。
而这一切的一切,微软一系列的操作下来也没能改变格局。
与会的一位高管忍不住强烈的吐槽“这个疯子,如此疯狂的战略,华尔街和市场金融投资者不得炸毛了”
“已经炸了。”拉里佩奇盯着他面前的电脑显示屏幕云淡风轻的说道“我全程计时看了一分钟的btc股票走势,122亿美元蒸发了,1分钟122亿美元,没了,就1分钟各位,大盘我是没看了,但肯定惨不忍睹。”
与会的管理层人士也是感到一阵无语。
说完,佩奇忍不住苦笑的摇了摇头,“我终于明白华尔街为什么会无时无刻都想控制上市企业,并且把创始人踢出局了。”
摊上罗晟这种掌门人,华尔街的银行家也有点遭不住啊。
一位高管发言“2218亿美元,他能撑多长时间、波及范围多大呢,有没有数学模型”
埃里克施密特喝了口水,把杯子放下便说道“去计算他能撑多久、波及范围多大之前,应该先搞清楚他真正实际可调动的资金有多大规模”
“只有2218亿美元不,这只是蓝星科技,罗晟还有蔚蓝海岸公司,这里起码有七八百亿美元,还有不要忘了他还有晟峰资本,这里也不低于500亿美元的现金流,还有生命科学基金接近200亿美元。”
说到这里,埃里克施密特补充道“而且很早就有传言罗晟曾经在2007年隐秘做空北美房市,并且赚得盆满钵满而安全离场,如果这是真的,上帝,天晓得他收割了多少亿美元的财富这些年有增值了多少财富”
与会的众人也是忍不住暗暗地砸了咂嘴。
罗晟做空次贷危机的传言已经在最顶层的金融圈里不算是什么新消息了,甚至都有人给了一个“大空头”的帽子送给他,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他是做空次贷危机的大空头之一。
至今为止,sa、fbi等机构,包括华尔街的一些金融机构都在查,试图查出真相来。
像罗晟这样的人,如果他可能掌握一笔潜在的巨额资产成为国际游资,谁都会感到不安,因为罗晟这个人就连华尔街那些最聪明的人都把他视为精明到骨子里的人,这样的评价足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谢尔盖布林叹道“即便他没有做空次贷危机,光是他现在明面上可以确定的可调动的现金储备就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上帝,他怎么能拥有这么多的财富支配能力”
得知这个消息,谷歌也有点郁闷,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眼下把公司分拆重组搞定才是头等大事。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连串的坏消息不断的重挫股市的信心,造成连环股灾持续上演。
蓝星科技宣布云计算服务费用、广告费用下调30,集团公司整体服务费用下调至223的消息传出来,这种让利给客户群体以抬高蓝星科技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导致的结果便是企业自身的营收和利润进一步遭受打击,对于华尔街和投资者来说,这是坏消息。
受此消息的冲击,蓝星科技集团的市值又蒸发了1450亿美元,市值爆跌至73522亿美元,市值再度被腰斩过半。
连环股灾跌的无数投资者看了都心碎的节奏。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蓝星科技的股票再次上演了恐慌性的抛售。
好消息没有,坏消息接连上演,这还不是最后一个。
紧接着又是一个坏消息给予市场一记暴击伤害。
有着资产管理界风控大师、风险管控之王称号的黑石集团,也叫贝莱德集团发表了一篇蓝星科技风险评估报告,这篇报告一出更是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飙升。
黑石集团一家市值不到700亿美元的公司凭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影响力
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值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很重要,但有时候真的没什么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