砮道官途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请不要叫我帅哥
刘岩对闫海宽说:“彭华县的经济生态,与钧都市完全不同,起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状态不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同,发展方向也完全不同,彭华县要想在经济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吸引外资,借助外来的力量发展自己,而钧都市则完全可以靠内部挖潜来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
接下来,刘岩给闫海宽分析了一下钧都市现在的经济结构和内部蕴含的发展潜力。
钧都市是靠资源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在钧都市的北部,有非常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而在西部,则有着极其丰富的煤矿产资源,整个钧都市的煤资源储量,占到了中州市全部煤资源储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钧都市西部地区出现了乱开乱采煤矿的现象,最顶峰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煤矿有一千二百多家。
有一句话形容钧都市的富人多如牛毛的状况——土豪多如狗,宝马遍地走。
从本世纪初期开始,上级加快了整顿滥开滥采的步伐,几年之内,先后有七百多个煤矿在关停并转工作中被取缔。
煤矿被关停了,那些矿主们手里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于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把钱投到了房地产市场,这个两千万,那个三千万,一下子把房地产商开发的楼盘买走了一大半。
他们这样做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须控制楼盘的销售价格,打比方说,煤矿矿主从房地产开发商那里拿到的价格是每平米四千块,你开盘的时候,必须卖到六千以上。
房地产开发商自然也乐观其成,一方面,煤矿矿主预支给他们的钱,完全可以抵销整个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链,他们不用发愁资金的问题。
另外,他们也不用发愁楼盘销售的问题,反正楼盘已经卖出去一大半了,我的楼盘一平米就是六千块,有刚性需求的用户爱买不买吧。
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们一听说楼盘马上就要卖完了,就只能花大价钱了,不赶快抢到手就没有了。
而煤矿矿主呢,则借机从中倒手,借助这种虚高的房价从中牟取暴利。
钧都市只是一个县级市,现在的楼盘价格,居然比中州市这个地级市每平米高出两千块左右,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城市的水平。
北部的石灰石矿主在做法上与西部的煤矿矿主异曲同工,石灰石矿山被关停了,他们就拿着手里的钱,要么放高利贷,要么就去赌博。
这些现象,对钧都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最后,刘岩对闫海宽说:“这些有钱人并不是不想继续干事业,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像现在这种投机的手段,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闫海宽热切地看着刘岩,激动地说:“兄弟,你又给哥哥上了一课,你说的一点没错,那些有钱的矿主们还真是像你说的这样,他们在资源开采领域时间久了,根本不知道一般的商业领域该怎么运行,你的这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回去之后,我准备重点做两件事,第一,引导那些矿主们找到新的发展目标,第二,引导这些矿主们学会一般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办法。”
闫海宽回到钧都市之后,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对两类矿主的再创业引导工作,由基层领导干部分工包干,带领矿主们跑市场,找项目,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二百七十多家新企业入驻西城工业园区。
西城工业园区有了一定的规模,就不愁吸引外资的事情了,恰恰相反,他们对趋之若鹜的外资企业开始挑三拣四,没有一定规模的不要,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不考虑。
钧都市的经济发展有了新动力。
彭华县和钧都市的巨大变化,周和平一点一滴都看在了眼里,他对刘岩的态度,从看好变成了欣赏。
周和平对自己的老婆苏曼说:“嗯,我没看走眼,刘岩这个小伙子的确不错。”
苏曼忽闪着大眼睛问:“是工作不错还是人品不错?”
“都不错。”
苏曼又盯着周和平看了好大一会,突然间冒出了一句:“既然刘岩这孩子各方面都不错,干脆让他做咱们的女婿吧。”
周和平瞪了苏曼一眼,斥责道:“你瞎想什么呢,小谨才多大呀!”
周和平的女儿周瑾今年十九岁,现在是北京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苏曼说:“怎么了?我觉得刘岩和小谨挺合适的,刘岩二十六,比咱们小谨大七岁,再合适不过了,男大七,娶娇妻嘛!”
周和平笑了:“你们这些女人整天都是什么陈词滥调啊,什么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现在呢,男大七在你们嘴里也成优势了。”
苏曼忽闪着大眼睛,非常认真地说:“本来就是嘛,现在很多女孩都喜欢大叔,大叔知道疼人,知冷知热,我看咱们小谨真的跟刘岩挺合适的。”
周和平说:“合适也不行,刘岩和我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要是成了翁婿算怎么回事啊,刘岩是个非常有前途的年轻人,真的和我有了这种关系,反而会阻碍他的发展。”
苏曼撇着嘴说:“人家都说有个当官的爹对自己有许多好处,咱们小谨呢,在你这里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反而还要受你的连累,好不容易有个钟意的人选,还被你给搅和了。”
周和平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他对苏曼说道:“你把我的衣服收拾一下,我准备和刘岩下去转几天。”
苏曼开始给周和平收拾衣服,一边收拾衣服一边想,你不是不愿意下去吗?怎么突然积极起来了。
通过彭华县和钧都市的状况,周和平终于想通了,回避不是办法,等有了项目再下去也不可取,当领导的,就应该深入到基层去,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各地区的缺陷和优势,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州市瞎四县一市一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极其不平衡的状况。
钧都市就不用说了,他们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州市四县一市一区当中,一直充当着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角色。
钧都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过分依赖资源优势,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当中,资源经济占到了一半以上的比重。
这次工业园区的蓬勃兴起,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给钧都市的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引擎和动力。
通过这些的发展模式转换,周和平相信,钧都市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经济飞跃。
!!
砮道官途 第125章 政界女能人
彭华县的突然崛起,给周和平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也给落后经济地区应该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带了一个好头。
在中州市下辖的四县一市一区,和彭华县情况类似的地方有很多,中州县、葛天县和响水县,情况基本上大致相同。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地处中原腹地,一马平川全部都是肥沃的土地,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商业氛围。
相比之下,中州县和葛天县的情况比响水县要好一些,响水县在农业发展上还可以,他们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蔬菜大棚,是中州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工业发展就惨了,一直到现在,响水县连一家像样的工厂都没有。
葛天县有几家大型的机械加工厂做支撑,部分带动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再加上毗邻省会城市的优势,日子马马虎虎还能过的下去。
中州县呢,能够拿的出手的,只有外贸出口这一项了,更准确地说,就是他们的档发加工和出口贸易还有一点名气,他们加工的档发,已经远销到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数目字听起来好像很吓人,实际上对中州县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太大实质性的贡献,毕竟这些档发加工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式的小规模经营,有一定规模的,总共就那么十几家。
周和平这次的出行计划,就是要到这三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去看一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和彭华县一样的发展机遇。
中州市市委七个人,市政府九个人,有关部门六个人,加上七台车七个司机,一行二十九个人,浩浩荡荡地向中州市外进发。
周和平选择的第一站是中州县,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考虑,只是中州县离中州市最近。
从职位上来说,刚刚四十岁的中州县县委书记陶莹应该算是个女强人,但在刘岩的心目中,觉得把陶莹定位在女能人上更确切一点。
陶莹满面春风地迎接着领导的到来,她握着刘岩的手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回来了!”
这句话究竟应该是疑问句还是感叹句,刘岩说不清楚,从这句话里,刘岩听到了那种无比的亲切感,刘岩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过了好久,刘岩还在心里揣摩着这句话——回来了。
和这句话相比,那些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的场面话,应酬话,奉承话,简直是弱爆了。
周和平的本意,是让刘岩参与到具体的讨论当中,但是刘岩是市委书记的秘书,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与中州县有关部门对接,安排领导吃和住的相关事宜。
所以,刘岩只是跟着大部队在中州县境内转了一上午,下午的讨论会,刘岩没有参加。
晚饭后,陶莹来到了周和平的房间,和周和平谈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周和平对下午的讨论好像并不满意,他主动对陶莹说:“要不你找刘岩谈谈吧,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陶莹早就听说周和平对刘岩非常器重,从周和平的这句话里陶莹听到的信息是,周和平对刘岩是相当的器重。
进入刘岩的房间,陶莹笑吟吟地说:“兄弟,你总算回来了,姐姐数着手指头盼啊盼,就盼着兄弟回来给姐姐拿大主意呢。”
刘岩笑了笑说:“你别吓我,大主意我可不敢拿,那是领导们的事。”
说心里话,陶莹对下午的讨论也很不满意,她觉得那些人说的都是大话空话表面话,没有一点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
陶莹没有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她说:“领导们说的是指导性意见,我想听到兄弟的建设性意见。”
“陶书记,你真的很会说话,不但有艺术性,而且非常有亲切感。”刘岩由衷地夸赞道。
“是吗?本来进来的时候,我准备好好夸你一番的,看来今天碰到鲁班了,我还是把自己的斧子收起来吧。”陶莹做了个向身后藏东西的动作,然后说,“兄弟,咱就别再唠这些稀汤寡水了,快点把你肚子里的干货掏出来吧。”
来之前,刘岩对中州县的情况是做了一番工作的,从中了解到了一些信息。
“陶书记,我听说咱们中州县原来的传统产业并不是档发加工,好像是皮革制品吧。”
陶莹说:“皮革制品是中州县的传统加工业,但一直以来没有大的发展,对那些皮革制作者来说,也就是简单的工艺传承和生活维系。”
刘岩启发式地问道:“那是什么因素制约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呢?”
陶莹说:“主要还是市场定位的问题,这些皮革制作者都是传承了老一代的制作工艺,制作技术自然没的说,他们的皮革质量也是一流的,只是没有品牌优势,卖不上好价钱,他们的皮革制品本来成本就比较高,利润空间很不乐观。”
刘岩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发展和确立自己的品牌呢?”
陶莹叹了口气,说:“唉!难啊!曾经有人尝试过树立自己的品牌,结果却非常不好,你也知道,树立品牌不仅要有强有力的宣传渠道,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这些手工艺制作者往往抱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既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也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许多人都把这些手工艺制作者定位在简单的手工制作上,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品牌价值。”
刘岩思考了一会,说:“能不能把档发产业和皮革加工产业结合在一起呢?”
陶莹睁大了眼睛看着刘岩,心里好像受到了剧烈的震荡。
是啊,为什么不把档发产业和皮革产业结合在一起发展呢?
中州县的档发产业,虽然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状态,但却在外部市场有着巨大的声誉优势,这些年,随着档发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这些小作坊主也渐渐地注重起了自己的品牌经营,好多档发在国外都注册了品牌,而且这些品牌都非常响亮。
如果借助档发的品牌优势,把皮革制品渗透到出口贸易中去,没准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陶莹的思路突然间开阔起来,虽然因为自己所处职位的关系,陶莹并没有那些名牌包包,但她知道,身边的姐妹们都拥有这些奢侈的东西。
这些包包的价格,与现在这些手工艺制作者加工的皮衣皮裤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陶莹想,只要找准市场定位,凭借着这些手工艺者的精湛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再借助档发的影响力和信誉度,相信皮革制品很快就能打入海外市场的。
!!
砮道官途 第126章 兜里根本没钱
第二天早上五点左右,刘岩就起床了,夏季天色亮的早,宾馆的窗帘不遮光,刘岩早就睡不着了。
简简单单梳洗了一下,刘岩就来到了周和平的房间门口,等待着周和平。
不大一会,周和平就出来了,一身的运动装,像是要出去散步的样子,看见刘岩,冲他摆了摆手。
刘岩瞅了瞅自己的装扮,好像跟周和平有点不协调,但也只能凑乎了。
他总不能让周和平等着他去换装吧。
两个人悄悄走出了宾馆的大门,一直朝大街上走去。
刘岩悄悄向身后看了看,好像昨天那两个便衣跟了上来,市委书记出行虽然用不着多么高的保护级别,最起码的保安措施还是应该有的。
走到繁华的大街中间,周和平突然朝一条小胡同走去,刘岩只好紧紧地跟着,回头看了一下,那两个便衣与自己保持着一百米左右的距离,应该能够看到周和平去的方向。
小胡同不足三米宽,里面清一色全都是小商铺,最大的商铺,也就是三间门面。
一路走一路看,刘岩发现这个胡同里卖皮革制品的居多,尤其是卖皮鞋的,而且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皮鞋。
周和平在一家只有一间门面的皮鞋店面前停了下来。
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时间还早,并没有什么游人在胡同里穿行,店主正在专心致志地做鞋。
“老哥,这么早就开始工作了呀。”周和平跟店主打着招呼。
店主抬起头看了看周和平,苦笑着说道:“没办法呀,一天到晚起早贪黑点灯熬油的,最多也就只能做三双鞋。”
周和平拿起皮鞋看了看,基本上已经做好了,完完全全的纯手工艺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面料也不错,样式也非常好看。
周和平说:“像你这样的鞋子,一般卖多少钱一双啊?”
店主笑了笑说:“稀巴烂贱,一百块一双。”
周和平又仔细看了看鞋子,对店主说道:“这么好的鞋卖一百块钱一双,不怎么赚钱吧?”
店主叹了口气,说:“可不是吗?这一双鞋的成本就六十五块,加上这房租七东八西的,成本已经超过七十五了,一双鞋卖出去,满打满算最多也就是赚二十五块,一天下来顶天了也就是做三双鞋,还得起早贪黑的,你算算,这一天能赚多少钱?”
周和平说:“那你为什么不把价钱定的高一点呢?”
店主摇了摇头,说:“有大商场的价格在那儿比着呢,虽然我这鞋子在质量上比大商场的高出来不是一个档次,不是我吹牛,大商场里卖的那些鞋,一双卖七八百块的质量也没法给我这个比,可现在的年轻人不认呢,他们总觉得我这只是个小手工作坊,没有大工厂生产的东西上档次。”
周和平和刘岩同时点点头,他们都非常认同店主的说法。
周和平又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家里的人呢?”
店主说:“老婆子已经不在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都出去打工了,他们都不愿意干这个了,嫌干这个不赚钱,还起早贪黑的缠磨人。”
周和平说:“你这门手艺是祖传的吧,失传了岂不是怪可惜的。”
店主又叹了口气,说:“谁说不是呢,可没办法呀,现在的人都向钱看呢,谁还愿意干这种下力不赚钱的买卖?”
店主指了指旁边的店铺,继续说:“原来这一条街都是干这个的,现在连一半都没有了,有的转行做了别的生意,有的在替别人加工名牌包包,干那个倒是挺赚钱的,一个包包的成本也就是二百块,砸上名牌子转手卖给奢侈品经销商,至少给八百块,只要跟做鞋一样起早贪黑,一天至少能做五个包包。”
店主苦笑了一下,接着说:“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不干那个呢,说实话,那些奢侈品经销商已经找过我好多次了,我统统没答应,做那种事心里不踏实啊,晚上觉都睡不好。”
周和平和刘岩都沉默了,他们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好。
店主指了指里面的货架子,说:“里面还有十几双鞋,你们要是看上眼呢,就买一双穿穿,一大早就有客人上门,对生意人是个好兆头,我给你们优惠。”
周和平和刘岩一前一后走进了店里,店主跟在后面。
店主拿起一双男士皮鞋,看着周和平说:“如果我的眼力不错的话,你应该穿40的吧,这一双你穿上试试,保证合脚还舒服,我不是跟你们瞎吹,在鞋子的舒适度上,大商场的那些鞋根本没办法跟我这个比。”
周和平的脚还真是40的,他接过店主手里的鞋子,坐在小凳子上把脚上的旅游鞋脱了,换上了那双皮鞋。
站起来琢磨了一下,好像很舒服,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很轻快,很柔和。
周和平看着刘岩,说:“你也来一双吧,真的很舒服。”
店主拿出一双42码的递给了刘岩,刘岩把脚上穿着的皮鞋脱掉,换上了新皮鞋。
琢磨了一下,果真比自己刚才穿的那双舒服多了。
周和平走出去转了一会,回来对店主说:“你再给我拿两双女式的,一双37码的,一双38码,这鞋真的不错,买回去肯定会受到领导的表扬。”
周和平又看着刘岩说:“给你小朋友也捎回去一双吧。”
“小朋友?”刘岩迷迷糊糊的。
周和平笑了:“是我奥特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只要开始谈恋爱,就老公老婆地称呼上了。”
刘岩明白了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前突然浮现出姜春梅的影子。
见周和平那么热心,刘岩说:“行,也给我拿一双37码的吧。”
周和平的心里突然间酸溜溜的,看着刘岩说:“你真的有女朋友了?什么时候的事?”
刘岩摇了摇头,笑了一下说:“哪有,还没影的事呢。”
周和平完全没有了领导的架子,追问道:“不对吧,连鞋码都知道了,还说没有?”
刘岩说:“就是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再说了,我根本不知道她穿多大的鞋,完全是瞎猜的。”
周和平心里说:我们家周瑾就是穿37码的。
刘岩要掏钱,周和平就是不让,非要坚持自己掏,他对刘岩说:“你跟我这么长时间了,我总得表示表示吧。”
周和平跟别的领导不一样,他兜里总是装一点钱,空闲一点的时候,还会跑到超市里买一点菜拿回家。
周和平摸着自己的口袋,顿时就窘了,苦笑着对刘岩说:“还是你来吧。”
周和平现在穿的是运动装,兜里根本没有钱。
!!
砮道官途 第127章 打死不承认
刘岩给店主了五百块钱,店主非要找回五十块,说自己承诺过要给他们优惠,何况他们一买就是五双,不兑现承诺太不够意思了。
刘岩不要,周和平也表示店主不容易,非要店主留下。
店主收回钱,感激地说:“你们两个太够意思了!”
按照鞋店店主的指引,周和平和刘岩又来到一家皮包店。
皮包店也是一间门脸,里面挂着十几个女士挎包,周和平一边看着一边点头。
“刘岩,这些包包模仿的还真有水平,几乎可以乱真了。”
这句话刚说完,店主走了进来,是一个大概三十多岁的女人,可能是剌双眼皮的缘故,眼皮一直往上翻着,看上去凶巴巴的。
周和平问:“这包包多少钱一个?”
“不卖,给多少钱都不卖。”女店主的声音很冲,好像对周和平和刘岩还有一丝防备。
“如果我们愿意多掏钱呢?”周和平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多掏钱?”女店主眨巴着眼,可上眼皮就是翻不下来,“五千块一个,诚心卖就撇下钱拿包走人。”
周和平回头问刘岩:“你兜里还有多少钱?”
刘岩翻了翻口袋,一共还有两千八。
周和平说:“老板,我们两个一共就剩两千八百块了,你能不能通融通融,凑合着给我们一个?”
女店主瞪着眼冲周和平叫:“两千八,两千八我腰里这个你也拿不走,这上面的每一个最低五千块,少一个镚子也不行。”
刘岩看了看女店主的腰,上面系着一个买卖人平时装钱用的那种小包包,深蓝色,看上去脏兮兮的。
周和平和刘岩刚刚迟疑了一下,女店主就不高兴了,大声嚷嚷道:“没有钱就赶紧走,别杵在这儿耽误老娘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