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确实,周瑜倒是还好,此时的庞统已经是哈欠连天,昨夜本就歇息的十分之晚,又被刘封打扰了睡眠,脑子中就像是一团浆糊,的确是状态最差的时候,刘封知道该让他们歇息一下换换脑子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就是他自己,此时也是非常的困顿,脑中想什么东西都是慢了半拍。更何况刘封这样决定也是心理战的一种方式,要是杨修的伏兵刚刚设置好他们就有所动作,是杨修的伏兵战斗力最强,体力最好的时候,熬上一熬,才是好的时机。
事实也是正如刘封所料,午时之前,杨修确认了宛城的守军已经看到了那些大型攻城器械的存在,就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了起来,那个洼地,是他给刘封大军准备的一个坟墓,这样的地形,一旦当真将敌军引入了其中,想要逃出升天就是十分困难之事了。
杨修心中早已经打定主意,就算刘封不上当,那么自己的这些大型攻城器械放在那里,对于刘封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慑,会让刘封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双方的动作都在继续,而在这个时候,前几次交战的战报也已经传递到了在洛阳等候消息的曹植耳中。同时,江东的诸葛亮,也得到了这一次大战的消息。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52章 旁观者清
洛阳城中,曹植此时正堂而皇之的坐在原本属于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之上,跟随他到洛阳候命的那些臣子则是站在汉朝皇宫的朝堂之上,俨然曹植已经是天子一般,的确曹植在等待这场战斗的结果,一旦杨修不负所望,将荆州的门户重镇南阳和襄阳尽皆拿下,那么曹植就可以趁着这场大胜直接在洛阳称帝,并且迁都到洛阳或是距离洛阳不远的许昌,将魏国的军事重心进一步的向南方推进,给刘封,诸葛亮以更大的压力。
但是这样做的前提,自然是杨修能够战胜刘封,并且取了南阳与襄阳之地。但这第一次传回来的战报,却让曹植不得不在心中暂时将那些想法压抑下去,三十万大军,不出十数日就折损了六万之多,这样的消息怎能让他高兴起来,特别是听闻刘封在宛城的守军不过折损了一万左右,若是按照这样的比例下去,这一场战争杨修拼到最后一人不剩的回来,也不见得能够消灭刘封的五万守军,更重要的是,南阳和襄阳这两处重地,到现在为止还一处都没能打下来。
朝堂上,众臣已经是开始纷纷怀疑杨修的能力了,三十万大军,面对着只有数万守军的宛城,竟然这些时日未得寸进,这样的结果由不得人们不怀疑。
“据德祖信中所言,此时他们数人已经是布置好了一个计策,只等刘封中计,若是此事成功,则定然能够让刘封的主力守军折损大半,此时虽然我军有些损伤,但是也在承受范围之内,我等再等待一些时日,看德祖能否给我等一些惊喜……”
曹植将朝堂上众臣的意见暂时压下去,心中也是颇为紧张,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是有些后悔因为一个颍川庚氏之事就将司马懿官降三级,他不由得猜测若是将此战的领兵之人换做是司马懿,那么此时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同时曹植也在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并没有将事情做绝,要是当真按照杨修所言的那样将司马懿罢官逐出朝堂的话,以后杨修一旦不能成事,再想找司马懿回来挽救便是难了。
总之,不论是在曹植的心中还是在魏国百官的心中,这三十万大军,这一场战争,就是杨修唯一的机会,作为如今华夏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决不能让一个不能打硬仗的人掌控兵权。
而远在江东已经沉寂了不少时日的诸葛亮,此时也正坐在建业原本孙权所坐的位置上看着前方传回来的战报,南阳之地,距离江东并不算远,加之诸葛亮夺取了江东之后自己也付出了不少兵力的代价,他时刻关注着刘封和曹植势力的大军动向,唯恐他们首先将自己当做了目标,但如今看来,这样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不论是曹植还是刘封,显然都不想在江东这样的地界上耽误时间,因为只要将另外一个劲敌消灭掉,夺取江东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在这样的夹缝之中,诸葛亮小心翼翼的生存着,他知道,自己唯一的机会或许就是刘封和曹植陷入了艰苦的拉锯战之中,他不希望看到任何一边倒的战斗,因为那样会让其中的一方加速灭亡,而自己则很可能会在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之前就步入了失败一方的后尘。
此时关羽和张飞二人,关羽在江东以西镇守,以防荆州有变,荆州的精锐水军全部都驻扎在距离江东不远的地方,这让关羽很难脱身;而张飞则是防止曹植兵出合肥,但根据此时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张飞的任务更加轻松一些,此时的他,正在建业城中。
“益德以为,这一战杨修与刘封何人能胜?”诸葛亮到了江东之后,虽然也利用自己的兄长诸葛瑾之前在江东的人脉将不少自己看中的江东年少臣子吸纳到了自己的麾下,但是此时毕竟距离自己夺取江东时间尚少,并且还有一件很少有人知道的事,那就是孙权与吕蒙二人,在诸葛亮破城之后的围剿之中并没有出现,至于二人逃到了何处,诸葛亮此时也并不能确定,所以一旦有什么要紧之事,还是自己自荆州带来的臣子才是值得信赖之人。
此时的张飞正在看着那封战报,看罢之后,低声叹了口气道:“若是以常理论之,这三十万大军对上刘封的七八万守军,胜负显而易见,但刘封此人已然是不同往日,加之麾下周瑜,庞统,赵云,马超等贤臣良将,当真是不知其能够想出何种计策,此事若是军士带领着我与二哥前往,胜面倒是不小,但是这杨修据传言不过是一个好吟诗作对,饮酒取乐之人,之前又并无甚建树,怎能指挥得了这三十万大军,依我之见,此番曹植怕是要损失惨重了……”
经过这些年诸葛亮的提点,张飞也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张飞了,他往往对于一些战斗都能有着自己的见解,显然,就是张飞此时的眼力和水平,比之杨修也是强上不少。
诸葛亮听罢张飞之言,微微颔首,以示对于张飞之言的赞同,同时又自顾自的言道:“此时曹植的兵力与疆土,都是遥遥领先于刘封,但刘封坐拥汉中与荆州等地的险要城池,若是守卫得当,倒也不至于立即便被曹植击溃,此番曹植将司马懿的军权拿下,又对杨修委以重任,显然是自毁长城之举,就算日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二三十万大军的损失已然是不可避免,但刘封能够借此机会拉近与曹植之间的差距,对于我江东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军师尽管放心,我与二哥已然派遣了可靠之人,正在江东境内积极招兵买马,一旦中原有甚机会,不消两三载我等便可出兵北上!”显然,张飞与关羽已经开始准备起未来之事了。
“此时的第一要务,乃是找到孙权与吕蒙的踪迹,若不知他二人行踪,我等在江东终究是并不安稳……”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53章 做出取舍
见诸葛亮再次提到了孙权和吕蒙的名字,张飞眼中也是精光一闪,显然,这夺取江东之战的瑕疵,在他的心中也是颇为难受,对于孙权和吕蒙二人的去向,张飞也是一直在荆州境内追踪,无奈到现在为止也是并没有什么发现。
“军师放心,此二人若是尚在人世,我便定会将其行踪掌握,定然不会使得其乱我如今江东的统治,不过这些时日我等已然将江东境内的这些地方一层一层搜过了许多次,怕是此时就算孙权与吕蒙当真没有死在当初的乱军之中,也多半逃出了江东……”
诸葛亮听了张飞之言后,捋了捋自己的长须沉思了片刻后出言道:“孙权在江东根基实在是太过牢固,不但我等一旦得到孙权定会将其斩杀,就算他投靠到了曹植或是刘封的地界,多半也不会得到什么好下场,所以孙权多半会躲避到某一个少有人知的地方去,但江东又十分闭塞,他应当不会冒险去到刘封或是曹植的领地之中,所以……这一处地界,我等倒是应当好好搜寻一番……”
张飞顺着诸葛亮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诸葛亮的手指正落在一片几乎是悬浮在华夏大陆之外的孤岛之上,但对于这里,张飞倒也知道一些。
“夷洲?这里与江东虽已然算是十分相近,但就算孙权与吕蒙乘坐大船在海上漂泊也是十分凶险,这厮怎敢仓促之间逃亡这里?”
夷洲,乃是在地理上有些游离在华夏之外,但是自古便是华夏领土之中一支的一座庞大海岛,孙权当初执掌江东之时,与这夷洲之人还是有一些交往的,时常将一些中原上的物件运送到夷洲,以换取当地的一些特产,并且与夷洲土地上最大的一族首领也算是有些交情,所以孙权逃亡夷洲,的确是十分可能之事。
“若是孙权与吕蒙二人事先已然是有些预感到了自己的失败,那定然会早做准备,而能够快速逃过我大军搜捕的方式,自然就是自会稽郡一路南下,而后乘船直接入海,赶往夷洲,待得我等占领了那些南部的荒芜郡县之时,孙权早已经不知跑了多久了。”
听了诸葛亮的分析之后张飞默然颔首,拱手道:“军师放心,明日我便安排两艘精锐战船前往夷洲去与那夷洲之中的大族交涉,若是孙权当真逃往了夷洲,就算发大军前去也要将其捉拿回来!”
对于张飞的说法,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但口中却是长叹了一声。夷洲实在是地处偏远,如今他的兵力防守曹植与刘封尚且是捉襟见肘,哪里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夷洲,就算孙权当真是逃到了夷洲,按照张飞的说法派遣大军到了那里,也多半无法获知准确的情报,但夷洲与江东十分之近,给那里的部族首领一些压力,还是十分需要的,所以诸葛亮决定同意张飞的提议,不论如何也要去警告那些蛮夷一番。
诸葛亮的难处,刘封和曹植自然是无暇顾及,因为他们此时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宛城这个重镇,杨修的计策是什么,因为保密的缘故并没有告知曹植,这也给了他更多的期盼,他想到了杨修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那种英明和睿智,希望杨修能够将其应用到这场战斗之中,扭转当前魏国军队所面临的局面,他知道,只要杨修能够消灭五万刘封麾下的军队,就会立即将优势带到自己的一方。
而刘封,这一日过了午时之后,也是迎来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虽然周瑜和庞统已经同意了刘封将那些废旧的大型攻城器械运送回宛城然后再经由宛城运送回益州匠人营的决定,但是因为害怕杨修在计策破破解了之后就将那些器械顺手一把火烧了,刘封麾下的人必须要在彻底击败杨修之前就动手运送这些器械,这个要求,可是给他麾下的这些智囊团出了个难题,且不说运送那些东西目标十分之大,就是那速度,也是十分慢的,一旦后面没有可靠的大军保护着,被魏国随便一支军队追上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可以肯定的是,杨修此时定然在那洼地的四周布满了伏兵,不知主公此番,是更想要将那些器械运送回来,还是更加想要多消灭其一些有生力量?”
通过众人的一番讨论,发觉已然是不可能两全其美,故而庞统此时只能这样问道,想要看看刘封到底更加倾向于哪一种胜利。
“器械,一定要运送回来,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在我军称霸中原的过程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这一次,只要能够在取胜的同时将器械运送回来便可,至于杀敌,尽力而为便罢!”
刘封知道这其中的难处,于是很快做出了取舍。有了取舍,定下计策也就十分简单了。
这一次的主角,终于轮到了马超,在宛城郊外这样地势颇为平坦的情况下,骑兵是一定会派上用场的,而这一次,马超终于有机会在刘封的前面展示一下自己这些年训练骑兵的成果了,并且这一次的试金石也是分量十足,虎豹骑的铁蹄之下,是一定能够检验出马超这支骑兵的成色的。
整个白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杨修此时并不在自己依旧是有着数个侍卫把守的帅帐之中,而是率领着黑压压一片大军亲自埋伏在距离那些大型工程器械存放的洼地不远处的林子中,那这里能够清楚的看到宛城和这里的情形,一旦刘封的大军前来破坏那些器械,杨修的确会让他如愿,并且会将他们也一并留在这里。
按照杨修的猜测,白天的确并不是刘封出兵的好机会,他在那洼地之中足足留了五千军士守卫那些器械,就是为了让刘封看出自己对于那些器械的重视,若非这样,刘封又怎能派重兵前来?
到了夜间,已经在林中埋伏了一日的魏军已然有些困倦,杨修只得让军士们轮流歇息,以保持战斗力。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54章 主动出击
麾下的军士已是轮流歇息了,杨修与同来的将领们却是不敢随意歇息,此番杨修除了将徐晃留在营中守护之外,其他主要将领全部都带到了这里,以求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在这树林之中,张辽与许褚二人在自己的身侧紧紧盯着那片洼地,一刻也不敢松懈,毕竟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刘封,这个已经接连两次重创他们的人……
转眼之间,子时已过,原本气定神闲的杨修有些开始频繁的向宛城的方向张望了,虽然心中反复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像一个老成的猎人静静的等待着自己的猎物一样有耐心,但是心中真正盘算着的,却是自己这个计策万一失算了会当如何。
杨修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实在是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行军主帅,他每一次决策,每一次等待,并非是如同刘封,周瑜,诸葛亮那般享受这个过程,而是如同煎熬一般,只不过他从没有对外人表露过罢了,他原本想要依靠着魏国无比雄厚的军事实力直接替曹植将这天下荡平,但当他当真到了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才发觉战争并不是三十万大军一出动,就会直接将对方的十万人斩杀殆尽的游戏,并且他不知道的是,战争表面上看起来是谋略和计策的比拼,但更多的却是心态和信念的对决,和刘封相比,杨修这一方面无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在子夜刚过的时候,杨修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在等待着刘封,事实上,和杨修心中一直期盼着的场景一样,宛城的北门此时静悄悄的打开了,一队队人马在夜色之中出了城,并且暗中在城门外集结起来。
但接下来的景象,却并不是杨修心中期盼的那样,只见刘封此时一马当先,在近乎五万大军出城后与麾下的几个将领相互商议了一番,之后自己和赵云,魏延二人率领着其中大部分人马向一个方向行去,而剩下了近乎一万之数,全部都是骑兵,他们在马超的带领之下,并没有向北,而是在迅速潜入了城池边上的一处矮山后面。
这整个过程不过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因为杨修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在那洼地旁边的树林之中,今夜巡夜的斥候并没有多少,加之刘封刻意隐藏,这迅速的动作并没有被魏军获知,宛城城中此时仅仅剩下周瑜,庞统引领着两万军士守卫,但却无人知晓……
除了刘封自己,没有人知道他将自己麾下的军士带往何处去了,而马超的一万骑兵,也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此时的宛城北门郊外,可谓是风起云涌,三十万带甲之士尽皆在这山川平原之间蛰伏,可以想见的是,这一夜必然是风起云涌,血流成河,但至少到这个时刻,依旧是一副风平浪静的景象。
接近寅时,正是一夜之中睡得最沉的时候,此时的杨修等魏国将领,也是双眼通红的坚持着,杨修此时心中已经开始盘算,万一这一夜刘封没有来此,次日便要与营寨之中驻守的那些军士换一换,不然光是这般熬夜也会让这些大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杨修能有此想法,也是人之常情,若是按照时辰来算,就算是过了寅时刘封再派遣大军前来,那么不到一个时辰之后天就已经亮了,杨修相信刘封是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冒险的,因为一旦被发觉,趁着夜色才好逃回宛城,但杨修不知道的是,若是不反其道而行之,那就不是刘封了……
魏军军营之中。
徐晃在营寨之中焦急的等候着前方传来消息,而营寨之中剩下的守军全部都分散在外围的帐篷之中,给人营造出一种这些营寨中依旧有着二十五万大军的假象。
但这样的假象,却是蒙蔽不了刘封,寅时刚过,刘封与赵云,魏延等人已然是率军悄然而至,到了距离营寨只有两三里的地方,并且绕路来到的是营寨的最西端,这一端距离那个位于东方此时正放置着那些大型工程器械的洼地乃是最远的地方,距离宛城也是最远之处,斥候靠近观察后传回消息,果然和刘封等人事先预料的一样,虽然火把十分之多,但是在外面站立巡逻的军士少之又少,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有着二十多万大军驻扎的营地。
魏军的这些营寨,当初为了相互支援而设置成了掎角之势,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刘封用计策袭营,之前的那些时日,这样的布置的确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到了今日这样的情形,显然这样的布置只能给这些稀稀拉拉的散在各个营寨之中的魏军将士们带来灭顶之灾,同样是五万上下的人马,一面是刘封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从暗处发动,另一面则是认为自己在这里只不过是起疑兵之用的魏军留守将士,高下立判!
确定了这营寨之中的确是只有四五万人马,并且全无防备之后,刘封面上现出冷酷之色,随即对赵云和魏延比了个手势,二人皆是带着一部分人马向左右两边而去,在这里的行动,关乎着之后能否有充足的时间将那些洼地之中的大型攻城器械带回宛城,所以不容有失,刘封亲自率军来此,也是有着他自己的原因。
营寨之中的魏军,此时大部分正在睡梦之中,哪里知道危险已然是悄然而至,徐晃倒是兢兢业业的在自己的帐中等待着杨修的消息传来,但是不巧的是,刘封等人准备发动攻击的位置并不与他所在的营寨在一个区域内。
“嗖!嗖!嗖!”
随着一支支满是引火之物的箭矢划破夜空射向那营寨之中,刘封率领着此时已经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万多名宛城最为精锐的军士冲入了魏军的营寨,他们并没有任何口号,只是高高的举着刘封的帅旗,见到反应不及的魏军,便一刀结果了他们的性命,然后去寻找下一个敌人……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55章 股掌之间
大部分魏军还未及拿起武器便被杀神降临一般的宛城守军所斩杀,他们至死也没能明白,为何自己的近二十万同伴已经离营,却依旧让宛城守军的主力杀到了这里。
“将军,一侧营寨火起,想来是有敌军来袭!”
和徐晃一样没有入睡的副将见得营寨的一侧忽然之间火起,照亮了夜空,心知可能是遭到了埋伏,当下便到了徐晃的帐中,徐晃听罢心中就是一惊,杨修等人已经率大军前往那洼地附近设伏近一天一夜的时间,到现在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那只能说明那边没有敌军出现,但现在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让敌军摸到了这里,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封已经识破了这一次杨修的计划。
一想到这里,徐晃当下也顾不得许多,一面伸手拿起自己的大刀,一面向那副将急切的叮嘱道:“速速遣人到我大军设伏之处,告知德祖与文远将军我军营寨遭受敌军偷袭之事!营中尚有五万大军,我率军抵挡一阵!”
那副将领命去了后,徐晃连忙出了大帐,只见西面边上的营寨中已经是火光冲天,各个帐中的军士也知大事不好,尽皆手中提着武器冲了出来,但是因为无人指挥,一时间皆有些措手不及之感。
“众军听令,速速随我前去救援!”徐晃此时连忙将手中大刀高高举起,在自己的大帐门口高声喝道。随后让自己的亲信将印有自己名字的帅旗伸展开来,如此才算是让近处的军士们找到了他们的主心骨,向徐晃身侧聚拢而来。
在这些军士之中穿行了不少时间,徐晃终于在自己的身边凑了大概五六千军士,见自己身后的人群渐渐有了些规模,他再次看向火光的方向,深知那里驻扎着的魏兵多半已经是凶多吉少,当下也不再犹豫,率军便要向那着火的方向冲击而去。
但徐晃率军才刚刚走出不远的距离,只听得前方一阵嘶鸣之声,他心中暗叫一声不好,果然只见前方一片人影晃动之下,当先一个和他一般手提大刀,身形魁梧,面上有些许络腮胡须之人挡在了自己前方。
“公明将军,这是要去往何处?”徐晃抬头一看,那员大将身后的帅旗上印着大大的一个‘魏’字,显然表明此人就是刘封麾下最为精锐的飞羽卫的首领,魏延。
飞羽卫这些年在中原大地上早已经打下了名号,名声不弱于曹操麾下的虎豹骑,徐晃一见魏延,心中急忙打起了精神,深知魏延出现在这里自然就是不想让他去救援那着火的地方,要想过去,自然要先将魏延战败。
在魏国的众多将领之中,徐晃的武力乃是十分出众的一个,若论单打独斗,他除了不能战胜许褚之外,能够让他心服口服法将领还真没有几个,所以此番遇到魏延,徐晃也是并无惧怕之心,大刀一抖,也不答话便冲向了魏延。
魏延出现在这里,自然是想要将徐晃截住,之前跟随刘封在那山丘上观察许褚在阵中杀敌之时,魏延就已经是心痒难耐,此时终于有了与魏国将领正面厮杀的机会,他心中更是豪情百丈,直欲将徐晃直接斩杀在这里,立上一功!
各有心思的两人战在一处之后,便是各自发觉了对方刀法的不凡,这一下,又让二人的心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魏延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对手而兴奋起来,而徐晃却是见得自己不能在短时间内取胜,心中越发焦急了起来,他知道,现在跟在自己身后的这几千军士已经在这纷乱的营寨之中被魏延麾下的军士死死的缠住,自己也被魏延纠缠不能脱身的情况下,其他没有被聚集起来的魏国军士也就十分危险了,他知道,刘封的战术一定是十分明确的,在魏延的背后,一定有不只一股队伍在自己的军营之中冲杀,要是杨修不能及时的得知此处的消息而赶来救援的话,这之前被留在营中的五万大军多半就危险了。
1...117118119120121...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