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4章 谨慎的杨修
杨修这样一问,自己身侧的几个将领全部都是面面相觑,而后不禁同时低下了头,无人出言。
毕竟由在魏国境内素有战神凶名的许褚所率领的八万精锐先锋都在敌军的手中损失近半,那么在作为主将的杨修以及功勋最为卓著的张辽没有出现的情况之下,自然是没有人敢于先说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几乎战无不胜的刘封,无论是谁心中都十分惧怕下一场战斗失败的责任背在自己的身上。
而此前刚刚出言的张辽,也是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他只是作为杨修的副将来攻打荆州,而按照刚才杨修的言语,他心中多半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不过因为自己作战经验的不足,有些不想将其说出来而已,这才想要看看自己麾下之人都是什么样的想法。
但张辽同时也是深知,这样的取巧之法在两军阵前是绝对要不得的,若不能以一己之力服众,那么即使曹植将杨修任命为主帅之职,那么他也是有名无实的,战功只能自己去积累,而不能假手于人,当主帅的位置放在杨修的肩上时,他也就必须同时承担起作为主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曹植,张辽还是十分忠诚的,他也敏锐的发现了曹植不想启用司马懿,这才硬生生的将杨修一手搀扶到这个位置上的事实,也正因为如此,他自然也是想要帮助曹植锻炼杨修一番,若是杨修当真能够承担起统帅魏国大军的重任,那么谁也不知道心中想着些什么的司马懿自然再也不会再魏国的朝堂之上身居要职。杨修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至少他和张辽一样,对于曹植是绝对忠心不二的。
见众人包括张辽和许褚在内皆是闭口不言,杨修知道自己不能再做缩头乌龟了,这第一次交锋已然败了,说到底传回曹植耳中魏国留守的朝臣也定然会以为是因为自己指挥不利方才得此溃败。
所以杨修心里也是明镜一般,就算自己在这里采取麾下之人提出的建议,虽然取胜之后功绩可以算在自己的头上,但是战败之后的过错也依旧要由自己来承受。
叹了口气,杨修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一番部署了,不然自己在朝堂上的那一股气势早晚会在军队中用光,他略微思虑了一番,将这宛城周遭的形势和之前许褚,徐晃二人的遭遇又在脑中过了一遍,而后缓缓开了口。
“古人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如今我等坐拥二十五万大军,至少三倍于宛城,而宛城背靠襄阳,围之意义不大,故而依我之见,首选之策乃是将城中守军引诱而出,与其交战,唯有如此,胜算方才能更大!”
杨修终于说出自己心中的一番见地,虽然这些话听在熟读兵书的张辽耳中就如同的废话一般,但是张辽知道,杨修之前领兵出战的经验实在是太少,想要锻炼出他的能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于是在杨修看向他时也回了杨修一句道:“若是刘封当真在此,并且在城中坚守不出的话,我等的确是唯有强攻一种方式,只有三倍于敌军之兵,加之城中守将还有赵云,马超这等名将,实在是不能保证我军将城门攻下,就算是强攻拿下了宛城,刘封定在襄阳也会有所防备,故强攻绝非良策,若真能将其引出,在这茫茫平原上一战的话我军取胜的概率的确是会大上不少。”
张辽如此一说,算是赞同了杨修之言,但同时也是在暗示杨修,这样的大战绝不能单单纸上谈兵,套用兵书上的说法,而是要结合敌军的具体情形,如今自己面对的是刘封,那么就算是有五倍之兵,强攻也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既然文远将军也赞同这一计策,今日我等便来讨论一番用何种方法能够将刘封城中的守军引出宛城,若能如此,就算是歼灭其一万守军,对其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更何况能极大的提升我军的士气。”
见自己的说法得到了威望极高的张辽的支持,杨修面上的神情这才轻松了不少,虽然论及领兵打仗杨修并不是十分在行,但是他说出的话,的确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士气起到一个极大的提升作用。此言一出,之前垂头丧气的许褚与徐晃就好像找到了复仇的可能一样,双眼全部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参与到了关于如何引诱刘封军队出城的讨论之中。
此时的刘封,在宛城之中也是关注着城外不远处的这一队大军,整整二十五万大军,呈掎角之势摆放在距离宛城仅仅二三十里的地方,这对于城中守军的压迫是不言而喻的,好在之前在刘封等人的策动之下,宛城的守军刚刚以不到一万伤亡的代价斩杀的敌军足足四万余人,这样的胜利让守城的军士们的信心足了不少,还不至对那些城外的魏国军士产生恐惧的心理。
黑云压城城欲摧,身着黑衣黑甲的魏国军士,当真是应了这句金句,刘封之前虽然也曾在赤壁遥望过曹操麾下的八十万大军,但是那却是将军士尽皆装进了战船之中,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震撼的感觉,而这一次却是不同,刘封曾经和马超亲自率领一小队斥候到了距离魏军营寨不到五里的地方观察,这样的扎营方式,让刘封之前所想的趁夜色派遣马超的骑兵不断骚扰袭杀魏军的想法几乎不可能付诸实施,更何况在那数个相互距离不远的营寨的外围还有不少的虎豹骑在巡视,这一次,杨修显然是十分谨慎,不会轻易的给刘封任何损伤他兵力的机会。
“敌军作为进攻一方竟然如此谨慎,加之数量又十分之多,我等之前所商讨的诸多方式都不能使用,不知诸位有何破解之法?”
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封索性直接开门见山,处理僵局并非是他所擅长之事,与其自己绞尽脑汁,倒不如尽最快的速度集思广益,毕竟万一杨修开始强攻,那可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5章 后发制人
众人足足商讨了半个时辰,也没有研究出什么风险十分之小的办法,而这一战,刘封最想要规避的,自然也就是风险二字。
风险自然意味着自己麾下的军士会有可能有不小的折损,但是面对着二十五万上下的魏国之兵,就算再折损两万人,对于刘封在城中构筑防线以防杨修强攻的计划也会产生十分之大的影响。
但强敌窥视之下,又哪里有十全十美的计策,一番讨论之后,在场的众人陷入了沉思,就连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踌躇满志的马超也没有张开自己的嘴。
在益州训练了数年的骑兵,如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单只这一次从成都带至荆州的骑兵,就有近三万之数,而此时在宛城中的骑兵,也有整整一万,马超本以为自己利用这一万骑兵足可以让那二十多万魏国军士苦不堪言,夜不能寐,但和刘封亲自做了一次斥候之后,马超打消了自己这样的想法,因为在那二十多万魏国军士四周守卫着的,正是曾经将自己击溃的虎豹骑,那鲜明的衣甲,以及他们胯下产自幽州和并州的战马,让马超不能拿刘封这一战的胜败去做自己的尝试。
终于,见众人皆是有些沉默了,已经许久未曾出言的庞统环视一周后缓缓出言道:“恕统直言,若是按照主公的想法,那完全没有风险的计策,就算是神仙下凡到此,也是绝对想不出的,我等所面对的并非是二十万酒囊饭袋,而是二十多万魏国几乎最为精锐的军士,加之杨修,张辽,徐晃,许褚,李典,于禁等人,哪一个不是跟随曹操征战半世的能臣良将,他们并非是土鸡瓦狗。”
虽然庞统这一句话看似毫无用处,并且像是在表达对于刘封的不满,但是刘封却也听出了庞统的话外之音,丝毫没有将庞统话语之中的意思放在心中。
庞统话音刚落,刘封当下就双眼放光的问道:“士元先生批评得是,只是不知我当以何种心态看待这一场战争,毕竟此战若能抵挡住敌军这号称三十万的大军,将我等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保留在我军自己的手中,那么我荆州与益州的势力方才能够是在世人眼中真正和曹植所比肩,只有这样,下一步我等才有可能转守为攻,创造出在中原上称霸的些许优势,此战若是有所闪失,丢失了南阳与襄阳甚至是荆州的其他郡县,那么我等之前的努力也将会化为泡影,再想从曹植手中夺回优势将会是十分困难之事……”
刘封不厌其烦的将自己心中到底是如何想来的,又为何会在此事上有些过于谨慎向庞统解释了一番,庞统听罢,只是微笑着摆摆手,而后说出了一番话来。
“主公心中所急所想,统自然深有体会,但主公与诸公之前皆是攻取他人居多,守卫之事经历得十分之少,故而此时心中也是极力想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转换到守卫之事让,但主公岂不闻过犹不及之理?既然我等在此战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防守,那么消耗着大批量的粮草等物的魏国军士尚未有急切之心,我等又为何要急切?”
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刘封与周瑜,赵云,马超等相互看了看,皆是微微颔首。显然,庞统此时说出的话他们之前确实并未想过,在他们的心中早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城中坐以待毙,万一让杨修先动了手,那可就被动了。
见众人似乎有些理解了自己的想法,庞统微微笑了笑,又是继续言道:“既然那杨修已然与许褚,徐晃二人汇合,那我军以极小的代价就重创其前部先锋,斩杀其四万余人之事,杨修与张辽自然也已然得知,但他们在此情形之下却依旧在距离我宛城二十余里的地方扎营,并且将这营寨呈现出掎角之势以防止我军的侵扰,无疑是没有强攻我宛城之意,至少在此时杨修还没有强攻之心,既然其没有强攻之心,那么依我之见,就一定会有甚计策在等着我们,杨修乃是一自幼便自诩为聪慧之人,自然不屑于直接用人数的优势与我军拼杀,若主公可在城中静静等候,不出数日,敌军必有动静,左右主公也是不想妄动,倒不如先看看敌军的动向,若是杨修犯了错误,我等的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庞统这番话一出口,包括刘封和周瑜在内的众人皆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的确,曹军乃是远道而来,光是后勤的粮草和补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杨修想要在此地按兵不动数日尚可,若是长久的在宛城外面驻守,纵然是魏国财大气粗也受不了二十五万大军的消耗,所以庞统说得一点都没错,若是杨修当真不想强攻的话,他就一定会在数日之内有所行动。
而这样一来,静观其变的刘封就可以将主动出击而带来的风险转嫁给杨修,杨修作为在面上看来占尽优势的攻方,一旦有了什么除了强攻之外的动作,那几乎一定会是虚招,到时候刘封若是能够破了杨修的计策,那么这第一回合的胜利也就自然会渐渐的开始向刘封倾斜而来。
“士元先生果然是神谋鬼断,这一番言论实在是让人眼界大开,于被动之中寻求主动,加之对杨修此人性情的判断,瑜心服口服!”
想通了庞统所言的一些关节,周瑜不由得当先出言赞叹道。这一次,他还真的就没有想到庞统所想的这些,作为一个常年领兵之人,周瑜正如同庞统之前所言的那样,压根就没有想过在这城中静静的等候杨修的动作,带兵所讲究的就是一个先发制人,至于后发制人的招数,除非逼不得已,不然周瑜,刘封这样自视甚高之人是绝不会想到的……
随着周瑜的出言,众人皆是对庞统表达了赞同,的确,一个死胡同,就这样在庞统的数言之间解开了,众人怎能不服。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6章 第一次攻击
的确,庞统的建议,是此时最为稳妥的。不然一旦率先有了动作被城外二十五万夹杂着虎豹骑的大军窥破,后果不堪设想,杨修与张辽等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自己的大军就算在损失个四五万之数也不算伤筋动骨,但刘封麾下的守军一旦损失两万以上,这宛城也就眼看着守不住了。
接下来的两日,杨修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只是派出的斥候搜索范围渐渐增大了不少,这些刘封等人全部都看在眼里,但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知道,当杨修将自己心中的顾虑全部都扫清的话,他就会采取行动,而刘封等待着的,正是他采取行动时候的到来。
“根据我军虎豹骑派出的精锐斥候回报,之前的数日在宛城之外还时常能够看到守军的骑兵在探测我军情形,但这数日被我虎豹骑精锐的大范围压制之下,他们已经不敢到距离我军扎营之处太过相近的地方探查了,并且有意识的将斥候深入到我虎豹骑故意给他们留下的那个口子中去探查,我等之前所商议出的计划,再过一日便可以实施一番!”
这一日,杨修正在中军大帐之中,面色冷峻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荆州地形图,头脑中更是思考着种种攻取宛城乃至于之后如何攻取襄阳的画面,这两日的静止,让杨修的心中也是十分烦闷,但不想因为强攻而造成过大的伤亡,就只有采取计策,而自己面对的是以刘封,周瑜为首的荆州智囊团,想要让他们中计又谈何容易,所以这两日的时间杨修一直都在为了让自己营中以及后方的情形不被刘封探查到而努力。
终于,根据今日徐晃的回报,刘封的斥候们终于被自己麾下的虎豹骑压制到了一个对他们而言安全的范围之内,并且他们之前故意为那些守军的斥候所留下的一个陷阱,现在看来终于是即将起到一些作用。
在杨修与张辽等人的商谈之下,他们让以虎豹骑精锐为主的斥候渐渐极具侵略性的扩大探查的范围,但在扩大的过程之中,故意表现出因为对于地势的不熟悉而遗漏了一条缝隙,所为者就是让守军注意到这条缝隙。
终于,杨修从徐晃的口中听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消息,他知道要想让刘封与周瑜这等人上当是何等的不易,故而才采取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既然第一步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那么第二步自然也就可以开始进行了,杨修也是心思通透之人,知道若不将功课做足,是很难让刘封最终陷入他们设下的陷阱的。
“主公,据我军斥候回报,魏国军营中貌似有所异动,看情形,他们似乎是想要行军!”在杨修率军到达宛城城外的第三日,刘封终于等到了他们有所行动的消息,刘封闻言之后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将众人召集到了自己的府中商议。
“士元先生以为,杨修这一番若是当真想要出兵,会否全力攻取宛城?”
既然后发制人的计策是庞统所想,那么对于这些时日杨修大军的动向,庞统自然心中也有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众人齐至后,刘封依旧是率先看向庞统,想要看看他的想法。
“不知斥候是否是从那条魏兵故意留给我军的缝隙之中查探到的此事?”庞统没有直接回答刘封的问题,而是当先有此一问。
“正是如此!故而才如此请教先生。”
“如此一来,主公大可放心,此番杨修出兵后,我等便可得知其到底何处是真,何处是假!”庞统一听此言,面上倒是显出一阵微笑,缓缓的答道。
刘封与周瑜略一思量,便明白了庞统口中之言的意思,刘封此时面色不由得放松了几分,看庞统的神情,这等事显然早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而且就算这一次是杨修的全力一攻,刘封也已经在城中做了准备,就算这一战不能在二十五万大军的狂攻之下守住宛城,也要将其军士斩杀过半,然后在襄阳的城外彻底结果了这二十五万大军。
虽然那样的话刘封带到荆州的这十万机动精兵也几乎铁定剩不下一半,但是却可以抹平和曹植之间兵力的差距,但这样的结果,并非是刘封想要见到的,没了南阳,就失去了北上的跳板,更何况自己的机动兵力损失大半之下,自己和曹植定然会进行长时间的修养生息,这样一来便宜的就是诸葛亮了,以诸葛亮的智谋,在这段时间之中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并不是不可能。
基于这两点原因,刘封心中是极为不愿意在这一次战斗之中与杨修死磕的。但话虽如此,万一这一次庞统看走了眼,杨修就是来和他死磕的,自己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迎战,防守的一方,往往是无法主动决定战争的真正走向的,他能够做到的,就是看清形势,然后进行引导。
想到了这些,刘封当下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屋内的众人,而后下令道:“自今日起,城中所有军士都要打起精神,不管此番杨修是真想与我等决战一番,还是拿出诱饵佯攻,凡是到了我宛城城下者,皆要让其死在我荆州的土地上!”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屋内的几个将领皆是高声应答,刘封此时所传达的只有一个思想,那便是尽管给杨修麾下军士造成杀伤即可,其他勿论!
一切正如同查探到的那样,次日天色还并没有放亮的时候,黑压压的魏军借着浓雾,跨过了宛城的护城河,开始了杨修到达之后对宛城的第一次攻击。
不管这一次杨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的确是利用自己麾下这二十五万大军给宛城守军造成了十分之大的压力。
杨修与张辽二人在阵中观望,只见宛城城头上,一个个守军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不禁对刘封麾下军士的素质暗中赞叹了一番,只是他们没有看到,那些守军的眉锋处,也是在微微的颤抖着……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7章 守城的艺术
“主公想来不论是真攻还是佯攻,杨修都会在前期实打实的对我宛城发起猛烈的冲击,我等用几分力相抗?”
赵云此时正和刘封二人在城头上看着城下那几乎一望无际的敌军,赵云环视一周,见自己麾下的守军们难掩紧张之情,之前面对四万敌军攻城的时候,自己因为兵力并不占劣势,所以众军并不紧张,但此时城下的可是足足二十多万大军,包围起来足以从三个城门同时发动攻势,这样一来,可是会造成城中守卫的吃力,更何况即使刘封已经派人刚刚从襄阳取回了不少守城的器械,但是这些器械依旧是只能抵御十数万大军对城池的攻击,也就是说从此时开始,如果杨修抱定决心一门心思的从四面八方不停攻城,那么当他的损失到了十万以上的时候,城中的守军将没有任何守城的器械。
造成这样的隐患,并非是刘封事先考虑不周,而是在宛城这样一座城池之中死守以抗击二十五万大军的战斗实在是太过于少见了,荆州独特的地理形势和刘封,曹植二人的心理造成了如今这样避无可避但所有人又都不愿意让步的战争。
此时宛城所有靠近城墙与城门的地方全部都堆满了守城的器械,但对于二十五万大军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赵云此时有此一问,目的自然是想要问问刘封,对于这些守城的材料和器械,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消耗,若是只保证魏军不登上城头便可,那消耗的速度自然就会慢一些,也能够支持更长的时间。
“自然是全力相抗,不必计较守城器械的消耗,若是当真杨修能够率军坚持到我城中的守城器械耗尽,我也敬佩他是一铁血将领,但依我之见,这厮远远不会坚持到那个时候,但为防万一,子龙先行对你麾下的守将们下令,一旦守城器械消耗殆尽,我等第一时间弃了这宛城,退往襄阳,最大限度的保存住我军的性命,方才是取胜之道。”
赵云听罢刘封的这一番话,面色坚毅的点了点头,而后嘱托自己麾下之人向东西的两个城门去了,此时的宛城,赵云镇守在首当其冲的北门城墙之上,而马超与魏延则是分别率军到了东西两边,此举自然是为了防止杨修同时在三面攻城,从而造成了刘封守卫的手忙脚乱。
虽然刘封并不相信杨修能够坚持到自己的损伤超过十万依旧不停的进攻,但是万一自己哪一个方面没有做好而被魏国军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自然又是另当别论了,他此时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所在的宛城变成铁板一块,不给杨修提供任何心中期盼着的机会,逼迫着杨修向他之前可能已经思量好了的计策再迈进一步,因为只有那样,自己才能够避开正面死磕式的交战,也只有那样,杨修才能犯下因为经历的战争场面过少而会犯下的错误。
终于,在观测了一番刘封在宛城之中所布置的防守后,杨修银牙紧咬一声令下,早已经将宛城三个方向团团围住的大军开始了对宛城的猛攻。
城墙上醒目的插着每一个城门守军的帅旗,赵云,马超,魏延。而张辽此时正在指挥着大军一鼓作气的向赵云所在的北门攻去,徐晃依旧在他之前跌倒的西门处,而许褚,也是出现在了他数日之前就应该出现在的东门外。
下了这番命令之后,杨修叹了口气,原本他以为刘封多半不会在三个方向全部都做好守卫的准备,虽然这一次名义上是佯攻,但要让刘封相信自己是全力相攻是何等的困难,能够让刘封陷入到自己所设置的陷阱之中的条件,唯有实打实的魏国军士的伤亡,而这些伤亡,也是足矣让杨修肉疼不已的了。
所以杨修之前期盼着刘封能够在布防上犯下一丝错误,因为在兵力处在劣势的情形下,任何的错误到了白热化的时候都会被无限的放大,一旦抓住刘封的错误,那么他自然也就有可能利用这原本可能只是个佯攻的机会直接将宛城拿下,但至少从他发出命令的前一秒来看,杨修还没有看到任何这样的可能性。
关于三面一齐攻击,杨修也是听从了张辽的建议才这样做的,一者依旧是从三面攻击可以尽最大的可能放大刘封守卫上的问题,也更加的能够让刘封相信这一次攻击是真的想要将宛城拿下,另一方面,正是张辽想到了刘封城中是否会有足够的支撑他防守住这二十余万大军攻击的守城器械。
在出发前往北门之前,张辽已经是再一次的叮嘱杨修,让他一定在远处要时刻关注着着三个城门处的守军对于守城器械,包括箭矢,滚石,滚木以及其他引火之物的使用,一旦发现守军对于使用这些物品十分谨慎,甚至有意节省的话,就绝对不能停止攻城,张辽以为一旦这样的情形出现,那么他们一定会以少量的伤亡就攻入城中的,到了城中,就算是刘封再想要坚守,兵力相差悬殊之下也只能是徒增伤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