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但徐晃忘了,自己面对的乃是在华夏大地上素有战神之名的刘封,刘封想要拼死镇守住的城池,自然也就不是许褚一拍脑门想出的自认为十分靠谱的计策所能够攻陷的。
徐晃麾下的军士才刚刚一动,他就发现了不妥之处,当手持攻城器械的军士们冲到距离城墙不远处的时候,城墙上手持火把的守军显然已经看到了正在冲向自己城门的魏国军士,但是他们的动作却不像是刚刚发觉自己守卫的城门即将被攻取那样的慌乱,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整齐划一的在城墙上后退了数步,将前面的位置让了出来。
徐晃也是在战场上经历过这种征战之人,一见这种情形,心中就暗自叫了一声不好,显然城中对于自己的攻城是早有防范的,这样一来,无疑不会达到任何出其不意的目的,但看着那些已经冲锋在前的军士们,徐晃知道,此时再想退回已经是有些来不及了,更何况万一城中的赵云仅仅在这个城门处设防,那自己的苦战也依旧能够给东门的许褚创造处极佳的机会,一旦将其中的一个城门攻破,那么这一场战争也就再不会有什么悬念了。
但徐晃不知道的是,南阳的守军已经不再是如同他们之前所得到的消息那样,只有赵云和自己麾下的五万大军了,而是由刘封亲自坐镇,守军的数目也要比他们的八万先锋更为庞大,若是他们在出发之前知道了这件事,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采用这分兵之策的。
果然,就在徐晃脑中一慌神的瞬间,只见原本只有姗姗数人的城墙上忽地亮起了一排火把,将靠近城墙的地上照射得如同白昼一般,那些正扛着攻城器械向城门奔去的魏国军士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城上守军的眼中。
出其不意的效果,显然没有达到,徐晃知道,事到如今自己若是不想撤回的话,就只有强攻一条路可走了,心中略微权衡了一下利弊,徐晃的眼中换上了一抹坚毅的神色。
“传令,敌军已然发觉了我等,再不用隐匿行踪,全体尽全力攻击城门,何人若能攻入此城,便是大功一件!”
不得不说,在魏国的一干将领之中,徐晃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此时所做出的抉择,是十分之对的,也是之前刘封等人的计划中最不想看到的,但是不想看到,并不代表刘封对此没有防备,一场真正的攻防战,就这样霎时间爆发了出来。
随着徐晃的一声令下,之前在后方观察的魏国将士全部都向前冲去,他们知道,被发现就意味着敌军多半有所准备,与其在地上站着当守军的活靶子,倒不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前奔跑,只有到了城墙下弓箭手的盲区内,才算是暂时保住了一条性命。
而几乎就在这些魏国军士向前冲去的同时,城墙上不出意外的站满了弓箭手,下一秒,利箭如同飞蝗一般划破了原本寂静的夜空。
霎时间,破空声,惨叫声,喊杀声,不一而足,这显然不是徐晃所期盼的结局,他如今只希望自己在这一边的损失惨重能够换来许褚在另一面的成功,如果真能达到那样的话,就算自己这四万人损失过半,此战也算是值得的了。
而这样的结果,也并非是刘封心中期盼的,这样的攻防战,涉及到了双方至少六七万人,若是徐晃不计损失的一味猛攻,早晚会有魏国将士爬上城头的,对此虽然刘封也做了准备,但是到了那时,伤亡也就在所难免,并且这样一个惨烈的攻防战,会极大的刺激到随后赶来的杨修所率领的大部队,将战争推向一个刘封并不愿意看到的高潮。
但此时城西的情况,刘封却是并不能第一时间看到了,在城中指挥守城的,依旧是原本的守将赵云,而东,西,北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也都有着一万的守军在城头候命,另外两万机动之兵,如今已经到了城西,准备与攀上城头的魏国军士近距离搏杀。
其余的将领和军队,此时正由刘封率领着,加入到了今夜的另一场战斗之中,这一场战斗并不在城中,也并没有和徐晃的攻防战那样的惨烈,但是对于刘封一方而言,却是意义十分重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的地点,正是在距离许褚与徐晃二人出发之地不远的那山丘的一面。
许褚与徐晃分开之后,一面心中想着自己的计谋,一面急速的行军,想要在徐晃的前面赶到城东,但事与愿违的是,当他赶到那山丘下面最远之处时,山丘上竟然毫无预兆的飞下了无数利箭。
这样的情形显然是许褚万万没有想到的,按照他的想法,自己的行军速度非常之快的到了这里,赵云是决不能提前设伏的,并且以赵云的五万守军,一旦在此处设伏,那么城中的守卫必然空虚,根本挡不住另一面徐晃所率的四万大军。
但这在他脑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形,如今却真实发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那空中的利箭和自己麾下军士的惨叫声可不是假的。
遭遇埋伏,对于许褚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他心中并没有十分的慌乱,毕竟另一侧还是徐晃,身后还有杨修与张辽所率的二十万大军,不管遭受了什么,他只要能够尽力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这场战斗最后的胜利还是会属于他们的。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1章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许褚略微判断了一下,便知敌人的伏兵正是来自于山丘之上,虽然在执行自己的计谋之时出现了如此之大变故,但是许褚并不担心,对于自己的能力,他有着十分强烈的信心,更何况赵云就算再厉害,又能拿出多少军士来伏击他?
反应过来的许褚不但没有在这番箭雨之下产生丝毫的退缩,反而是带领自己麾下的士兵直接顶着箭雨向山丘上冲杀而去。
此时在山丘的最上方视野最好的地方,刘封与周瑜二人面容冷峻的观察者山丘下的情形,魏延率领着一众飞羽卫在刘封的四周护佑。
“主公,许褚这厮端的是十分勇猛,不如我去与他交战一番!”魏延看着山下在众军士火把的照射下一马当先宛若战神附体一般的许褚,简直是心痒难耐,不由得看向刘封,请示道。
刘封眼中也是紧紧的盯着许褚,而后瞟了一眼一脸热切的魏延,摇头道:“你有几分把握能将许褚斩杀在这山丘之上?”
“这……”刘封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好像是一盆凉水迎面浇到了魏延的头上,让魏延一时间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回答,许褚的能耐,魏延当年在当阳也是见识到了,此时许褚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只是忽然之间激发了他与高手过招的豪情,但将许褚斩杀在这山丘之上,魏延却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许褚的手中,要是说自保的话,此时的魏延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两个魏延也很难将许褚斩杀在这山丘之上。
“属下无能,不能将许褚斩杀……”憋了半天之后,魏延也只能垂头丧气的承认自己和许褚之间的差距,言语之间难以掩饰深深的失落之情。
刘封看着魏延吃瘪的神情,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番忍俊不禁的的神色,而后道:“文长不必如此,就算是你我联手下山,此时也并不能将许褚斩杀在山丘之上,故而我并无责备你之意,而是传递一个道理,那便是与其我等下山也不能将许褚斩杀,反而是暴露了我已经到了南阳之事,倒不如我等指挥麾下军士将许褚暂且困在这里,他在明,我等在暗处,大可以慢慢消耗他手中的兵力,待得数个时辰之后,子龙城中的战斗想来也有了结果,到那时,许褚发现一切都并非按照他心中所想的发展,对其信心的挫败可想而知,若能如此,魏国这八万先锋大军当锐气尽失,传递给身后的杨修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的情绪,这等结果,方才是我想要给他的下马威,不然许褚发觉我已然到了南阳,必然会撤退并且救援徐晃,对挫败他的锐气并无好处。”
等刘封耐心的向身后的魏延将自己的想法解释完毕之后,魏延才露出了笑容,刘封心中所想,实在是已经将许褚的任何行动考虑进去了,就连周瑜也是连连颔首。
在来这里之前,他们并没有制定遇敌之后的具体策略,因为许褚和徐晃是否会分兵,哪一方会在这一侧经过,都是刘封事先并没有想到过的,他只知道一旦分兵,这里就是必经之路,而如果他们不分兵,则会在全力攻城的时候被刘封和周瑜在身后包了饺子,刘封的计策,永远都能够应付好敌人的各种变化,这也是周瑜最佩服刘封的地方,刘封的一些理念,当真是就算他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看着山坡上像一头困兽一般在缠斗的许褚,周瑜忽然间觉得他是何其无奈。的确,这就是刘封能够走到今天的实力,几乎是中原第一的武将,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山丘之上,不知何去何从……
此时的许褚,在争斗了半个多时辰后,当真心中有些迷茫,被他的大刀斩杀的刘封麾下之兵并不少了,但是他却并没有见到赵云,也没有见到任何自己熟知的将领,甚至一个偏将都没落到过自己的手中,而自己面对的这一波波向自己袭来的军士,又是那样的有组织,有条理。
更为重要的是,许褚心中隐约觉得这支伏兵的人数并不比自己带在身边的四万大军少,这让他心中疑惑的同时又多出了一分希望,伏兵都在这里,城中的守卫一定空虚。想到这一层,他更加努力的在这里拼杀,所为的自然是多给徐晃一些时间,他想要达到的结果,是等到自己到了城下的时候,城中的守军已经换成了徐晃……
在这样想法的支撑下,许褚在山丘上与刘封的军队战斗了整整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虽然刘封的军队居高临下,一波又一波的涌来,但是许褚依旧是不停的抵挡着。
终于,当他听闻自己麾下之人的损伤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万的消息后,心中愤怒之下,终于才做出了撤退的命令,这样的损失显然让他有些始料未及,他又哪里知道,那黑夜之中看似毫无组织的自山上下来的敌军,都是经过刘封和周瑜周密调度的,精良的铠甲护身,再加上居高临下,几乎是用最小的损失换取了敌军十分大的伤亡。在黑暗之中早已经杀红了眼的许褚又哪里能注意到这些。
见许褚终于是率军如同潮水一样退回了山丘之下,刘封也是大手一挥,让自己麾下的军士莫要追击,此战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事情,理应是水到渠成。
将损失一万多军士的事实强行抛在脑后之后,许褚只能是率军急速的赶往南阳郡治宛城而去,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兵临城下的时候看到一个自己想要看到的消息。
半个时辰后,许褚确认自己摆脱了追兵,并且走出了那个巨大的山丘,但渐渐接近了宛城之后,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的心中十分的冰凉,远远看去,宛城的西门方向火光冲天,显然是发生了十分惨烈的攻防战,这样的景象,和许褚心中想看到的可是有着太大的差距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2章 碾压
虽然心中已经沉到了谷底,但是许褚依旧是存有着一丝侥幸,不愿相信徐晃此时依旧是在宛城西门处和城中的守军鏖战,因为按照他的估计,城中也就是剩下一万余人,徐晃率领着四万精锐,又是深夜突袭,就算是强攻,也应该攻下了宛城。
但是越是走的近了,许褚的心情就越是低沉,终于,当他看到了宛城西门外那些高高竖起的攻城器械,以及下面已经堆积了十分之多的尸体时,终于明白,徐晃并没能够动摇宛城城门哪怕是一丝一毫。
虽然心中为自己连同徐晃麾下战死的那些将士们已经是万分沉痛,但身为此番出征的正印先锋,这八万大军的直接负责之人,许褚明白此时不是自己在这里垂头丧气的时候,他知道,就算是加入自己身后剩下的这两万多军士,二人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拿下宛城,一旦被之前在山丘上埋伏的敌军追赶到了这里,内外夹攻之下只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并且此时距离杨修与张辽的主力部队到达还有一日多的时间,许褚深知绝对不能再造成更大的损失了。
于是,他将一部分军士留在宛城之外五里的地方警戒,以防身后被那些山丘上的军士追至,自己则率领着数千虎豹骑直奔尚在猛攻的徐晃而去,许褚看得分明,魏国的军士几乎每一秒都在从城头上跌落,如此的攻城之下法,进攻的一方损伤一定是数倍于防守的一方,所以他要尽快让徐晃率军撤回来,至于之前的伤亡,自然也只能由他去了。
见到许褚之前,徐晃正面色铁青,双眼喷火的指挥着自己麾下的军士做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显然,他心中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替许褚将那城中的大部分守军注意力都吸引到此处,就断然不会半途而废,不然那些死去的将士可当真就是白死了。
但当许褚那凌乱的发髻和满是血污的一张脸出现在了徐晃的眼前时,徐晃顿时就意识到了什么,当下双眼一黑,险些栽倒在自己的马下,许褚颇为狼狈的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在东门破门,也不是已经攻入了城中,那只能证明,那些在惨烈的攻城战中死去的将士们,真的是白白死了。
“公明,此处并非伤感之所,速速撤兵,到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其余事项,等我慢慢道来!”许褚作为主将,心中的担当自然是要多一些,更何况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知道了自己和徐晃这一次的惨败。
在许褚的命令之下,攻城的军士终于像潮水一样退去了,好在因为之前的猛攻,城中赵云麾下军士身边备着的箭矢暂时用尽,并且没有倒出时间补充,这让那些本已经到了城下的魏国军士在退下的时候逃过了一劫,但就算是这样的情形之下,徐晃所率领的四万大军也已经折损过半,损失远远比许褚多,因为强行攻城,就相当于是直接将自己麾下的军士一波波的送向坟墓一样。
在徐晃瞬间变为苍白的面容旁边,许褚将自己之前的遭遇也和他说了一番。
这一次两人的失利,让他们一时间无话可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两路大军是如何变出来的,也不知道到底是赵云在宛城指挥,还是另有其人,连一个像样的将领都没有见到,就分别在两个地方吃了败仗,并且这对于二人而言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不得不说,这是守城之人在战术上和智谋上对二人的全方位碾压,这样损兵折将的他们毫无返反攻的心思,谁知道一旦自己轻举妄动,又会有着什么样的败仗在等待着自己呢?
“你我二人……还是在城外安心等待杨修与文远将军吧!这城中,怕是不只有赵子龙和五万守军,刘封此番如此强硬,显然是就连这南阳一郡也不想让我等得到,这宛城,就算是魏国二十万大军到了,也依旧免不了一番鏖战。”
直到二人在距离宛城城北二十余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寨之后,徐晃方才有些回过神来,将自己之前沉默之时脑中分析出的形势和许褚说了一番。
听罢徐晃之言,许褚也只能是叹息一声,纵然他心中万分想要现在就到宛城城下去报了之前的一箭之仇,但是他知道那样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他和徐晃二人在短短的数个时辰之内损失了一半的精英,剩下的一半疲乏之兵又能有什么作为,就像徐晃说的一样,至少他们得知了城中的守卫并不像之前探知那样,虽然这样的消息是用四万余魏国精锐的鲜血才换来的。
夜色中,许褚和徐晃扎下了营寨,一面谨慎的派出军士在营寨周边巡视,以防遭遇了守军的又一轮突袭,一面派出精锐虎豹骑小队,想要将此间的消息快速的送往杨修与张辽处,不然二十余万大军滚滚而来却听得这样一个消息,对于士气的打击是十分之大的。
同样的夜色中,刘封和周瑜则是早已经绕路回了宛城之中,对于南阳刘封还是有着十分浓厚的情感的,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一次战斗,就是在另一个南阳郡所管制的城池之中,也正是因为那一次战斗,他在刘备的麾下才开始崭露头角,而彼时站在他身边,采纳他所提出意见的人,正是赵云。
“子龙此番在城中损伤几何?”刚刚回到屋中,身上的衣甲还没来得及卸下来,刘封看到面带疲惫之色的赵云,立即问道。
他在返回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城西那堆积的尸体和地上的鲜血,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攻防战,刘封心中又怎能不知。
“除后期被魏国军士杀上城头损失了近三千士卒之外,并未有太多损伤,只是原本准备的守城之物此番就几乎消耗了一半,若是许褚二人身后的二十万大军到了城下,怕是会捉襟见肘。”赵云说得乃是实情,今夜他若是将守城的器物全部用了的话,说不定徐晃麾下的军士都不能攻上城墙,但这等杀鸡取卵之事,赵云是不会干的。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443章 大军至
造成了守军近三千伤亡,却依旧生生将守城器物留存了一半下来,赵云又是在刘封的心中取得了十分之大的一个赞赏。但此时显然不是说出赞赏之言的时候,以不到十万之兵对抗敌军三十万,容不得一丝差错,就算当前取得了一场大胜,但若是日后不能保持,让杨修破了宛城,取了南阳,直奔襄阳,刘封这荆州之地依旧是十分危急的局面。
“即刻派遣得力之人返回襄阳运送守城之物,城中的守城器械与箭矢,须得能够应对十数万人以上规模的魏军对宛城的攻击。”
显然,刘封在此事上是十分谨慎的,虽然以他对杨修的了解,他是不会如同徐晃这样一门心思的强行攻城的,但是但凡有一点可能之事,刘封也要将那一丝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之中,此时派人回到襄阳去取守城器械与箭矢,虽然往返运送也至少需要两日的时间,但是刘封笃定杨修与张辽率大军赶到此处见得之前生龙活虎的八万先锋大军在许褚和徐晃两员猛将的带领之下竟然在两日的时间就只剩下一半士气全无之兵后,一定不会急于攻城。
这一次的守城之战大大不同于以往刘封所带领军士参与的战争,由于之前的领地稀少,先天不足,故而刘封皆是以进攻者的姿态出现在战场上,这一角色换成了防守者,刘封不得不时时提醒自己,以最小的伤亡守住自己的城池方才是王道。
刘封等人派出一队人马前往襄阳后,又是在城中紧锣密鼓的布置了起来,守军如何安置,城外的许褚与徐晃自然是不得而知,但他们却知道,第二天天刚刚放亮,派出去的斥候就回报说那些昨夜战死在宛城西城墙下的魏国将士的尸体,都已经被宛城的守军处理完毕了,而且那城墙上的血迹也都已经被冲刷干净,就像那里从没有发生过战争一样。
许褚知道,这定然是城中的守军连夜将那些战死的军士尸体就近掩埋了,并且洗刷掉了战争痕迹。
刘封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想要将战争的痕迹全部都清理掉,毕竟距离杨修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到来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日了,一旦杨修与张辽率军兵临宛城,见得上万自己的袍泽惨死在宛城之下,心中怎能忍得下一口怒气,万一到时候复仇之心不能抑制,不用说又会是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而对于刘封来说,四万人在一个城门攻城自己还是能够抵挡的,但二十几万大军和四万人可不是一个概念,二十余万大军足可以将整座宛城团团围住,进而困住城中守军,万一再从四面八方同时狂攻,就算能够剿灭其中十几万,这宛城也就不用再要了,并且刘封城中的那近十万大军也多半不能够幸免。
所以为了避免将原本心态平和,眼高于顶并且不屑于强攻之法的杨修彻底激怒,陈尸遍野的场景自然是能不让他看到就不让他看到。
和刘封预料的一样,杨修和张辽的大部队显然是得到了先锋部队在宛城惨败的消息,比原本计划赶到南阳境内的日期足足提前了半日,这一日天色将晚的时候,风尘仆仆的杨修和张辽二人见到了正在营寨之中坐立不安的许褚与徐晃,而身后的大部队则正在距离二人扎营处不到十里的地方安歇。
因为二十多万大军目标实在是太过于庞大,所以杨修和张辽商议后对于这些军士采取了分散扎营的方式,每个营寨中有四五万的军士,而几个营寨也是相互之间呈掎角之势,如此一来,既能够大范围的探知南阳郡特别是宛城郊外的风吹草动,又不会被少量的守军分而破之,可以说,二人这样的部署当真给城中的刘封等人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
从徐晃的口中,杨修得知了二人是如何刚刚与敌军一交手就损失了四万左右军士的。显然,守军中有智计过人之人,利用了许褚与徐晃二人分兵后每人所率领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又相互之间暂时失去了联系无法互通有无的特点,因势利导的分别让二人硬生生承受了非常之大的损失。
开局的不利,虽然也让杨修心中有了一丝阴霾,但想到自己麾下依旧是有近二十五万的大军,而宛城周边又并非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之所,顿时又是充满了信心。
“当真如公明将军所言,怕是城中依旧又新增了不少援军,不然他们怎敢贸然率数万军士出城设伏?若我所料不错的话,如非是周瑜到了宛城,便是刘封亲自来了!”
杨修虽然不精通与战争中的谋略,但是对于揣测人心观察形势却是一把好手,通过许褚与徐晃二人的遭遇,他心中已经隐约猜测到了,刘封既然能够将自己的朝堂不远千里的搬迁到襄阳,那这襄阳的门户宛城有了如此危局,他怎能在襄阳城中稳坐钓鱼台?
“既然刘封极有可能就在城中,想来守将也不会只有赵云,那马超,魏延,黄忠等人,怕多半也在此间,这些皆是当世名将,我等万万不可轻敌,当利用人数优势循序渐进,缓缓图之。”
听完杨修的分析,一直在旁边没有出言的张辽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深深的知道,虽然在兵力上看,自己一方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这也很可能就是自己这一方的全部优势了,虽然不知道城中的守军到底有多少,由何人统率,但是数个时辰之中就让己方损失了四万余名精锐军士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战役要是再来上两次,那么这巨大的兵力优势也就将化为乌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那么此番出征的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文远将军之言的确是不无道理,然敌军占据宛城,与襄阳相隔不远,加之南阳本就是大郡,辎重粮草,想来不会缺少,围而不攻,显然并非良策,诸公以为,该当以何法图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