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确是如此,此事若是不使众人得知其原委,怕是不能服众,有独断专行之嫌疑。”刘封麾下的文武随着益州与荆州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然是十分庞大,故而刘封不想再被人当做是一个一心搞一言堂的主公。
“依统之见,此事不必等到明日,今夜便将所遣之将召至此处,我等定下计策后明日清晨便出发前往上庸,唯有如此,才能打上庸个措手不及,不然一旦消息走漏,便不美了。”
面对刘封和徐庶,庞统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将他的担心说了出来,这样的话,言外之意自然就是对刘封朝堂上的数十位文臣武将并不是十分的信任。
庞统言罢之后,刘封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在脑中快速的将自己那满朝的文武都过了一遭,看是否能够在庞统的担忧面前自信一次,但刘封惊异的发现,那些文武之中,还真的有数个自己一时间也不能确定底细之人,两军交战,一着不慎便是上万条人命,刘封自然是不敢托大,一旦当真被上庸守军提前得知了消息,就算依旧能够凭借人数与装备的优势将上庸之地力拼下来,死伤也定然是十分之重。
于是,刘封也只能是微微叹了口气,向庞统点头答道:“士元先生提醒得十分重要,不如将子龙将军,孟起将军以及文长等人连夜召入我府中,我等再行商议具体如何出兵之事,士元先生以为如何?”
见刘封对于自己的逆耳之言并未反驳,庞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而后一面缓缓颔首,一面向刘封深深施了一礼。
刘封知道,他与庞统之间已是无需多言,于是当下便遣人去请赵云等人。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28章 双管齐下
当日深夜,成都城中的万千百姓皆已入眠,而身为这一城之主的刘封府内的厅堂之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众人正齐聚在此,商讨着此番攻占上庸之战。
其实对于刘封为何没有选择直接就近出兵汉中,赵云与马超等人心中都是十分疑惑,但已经跟随在刘封身侧不短时间的他们知道,当刘封与庞统,徐庶三人皆在此地的时候,他们所做出的决定就一定是最为有利的。
并且对于上庸,赵云有着十分迫切的愿望,毕竟当初上庸对于刘封来说乃是唾手可得之地,之所以未能拿下上庸,只不过是为了保全赵云的名声罢了,故而赵云十分想要在这个一载之期一到的时刻便帮助刘封将上庸之地拿下,只有这样,他心中才不会绝对对刘封有所亏欠,若是上庸不亲自取来,则此事一定会是赵云心中永远存在的一块心病。
所以,当听闻刘封想要将上庸之地取来之时,赵云的双眼之中登时便满是寒光,而这样的神情更是向左右在场之人宣布,此番攻取上庸之地,主将须得是赵子龙方可。
对于赵云与上庸之间的纠葛,马超也是早已得知,故而一看赵云那样的一副神情,马超也只能是无奈的笑了笑,一看就是不再想要与赵云争夺这主将之位了,马超现如今最大的兴趣,便是看着之前他从羌人处来回来的战马幼崽一匹匹的长大,变成一匹匹真战马,他正在默默的等待着再过些时日自己的骑兵当真能够与曹军的虎豹骑相媲美,甚至超过曹军的虎豹骑。
刘封对于赵云心中的诉求自然也是知之甚详,并且早在其收到曹植书信的时候,攻取上庸的人选与过程便早已在他的脑中形成了。
将此番出战的目的介绍了一番之后,刘封霍地站起身来,面向自己面前的数个将领下令道:“此番出征上庸,以赵云将军为主帅,魏延,孟达辅之,汝等率精兵六万之数,今夜整军,明日清晨出发,直取上庸,取上庸之时定要采取突袭之法,赵云将军对于上庸之地已是十分熟知,到时尔等听赵云之命行事便罢,攻取上庸之地后,只在上庸留下一万守军,而后直接前往魏兴郡,若是能将魏兴一郡之地拿下,尔等此番便算是大功一件!”
简单的姗姗数语,刘封便将此番赵云等人的任务布置了下去,他知道,以赵云对于上庸之地和诸葛亮大军的了解,自己对于此战并不需要插手太多,若是太过干预,反而不能让赵云放手施为,既然已然决定要让赵云在上庸之地找回自己的场子,那刘封自然也一定要给予赵云最大的信任和自由度,而这,就是刘封的驭下之术。
正当赵云面上满是感激的拜谢刘封想要离去之时,刘封却是抬手将众人制止住,而后转头看向一脸无所事事模样的马超,言道:“孟起将军且慢离去,此战你也是要携我益州精骑参与其中的。”
马超闻言满脸的惊讶之情,按照之前刘封的布置,突袭上庸,而后攻取魏兴,已然是十拿九稳之事,此时再让马超参与其中,马超便不知到底刘封乃是何意,上庸周围崇山峻岭,马超所率的骑兵大队并不能发挥出自身实力,所以马超一时间并未出言,只是惊讶的看向刘封。
“孟起将军莫要惊讶,此番子龙将军自上庸攻取曹氏手中的魏兴,还需孟起将军配合一二。”
“敢问主公,如何配合,主公但有吩咐,超无不从命。”虽然马超依旧是不太明白如何利用自己所统率的骑兵去配合赵云,但刘封既然下令,雷厉风行的马超自然没有不遵从的道理。当下双手抱拳看向刘封,只等着刘封发话。
刘封见得马超一副紧张的神情,不由得笑言道:“孟起将军不必如此,此番断然不会让孟起将军前往上庸的山岭之中,孟起将军也并不用与子龙将军一道出发,只要我等算好时日,大概子龙将军取了上庸之时,孟起将军便率五千轻骑兵出汉中阳平关,但却并非是想要自汉中攻取雍州,孟起将军一旦进入曹氏领地之内,几乎定然会遭遇埋伏,此时将军只需做出先锋部队之状,将伏兵尽数引出,坚持数日,返回即可,此番孟起将军之要务并非是杀敌,而是将敌军伏兵牵制住,其二便是保住自身骑兵,不损一兵一卒,方才算是完美。”
“伏兵?超谨遵主公将令,若汉中之外当真有些许伏兵,超定会将其尽数引出!”显然,马超对于刘封这伏兵之说十分疑惑,但刘封既然说此处有伏兵,那马超心中便相信此处确是会有伏兵。
两路兵马尽皆安顿完毕后,刘封又与赵云和马超二人商定了一下进攻时间,便放二人前去准备了,刘封相信,如此一来,既可以得了上庸与魏兴之地,又可以看看曹植是否当真在汉中边境出设有伏兵,乃是一举两得之计,刘封甚至想到,一旦马超发现曹植并未设下伏兵,自己还可以留下后招,直接派遣黄忠率汉中守军前去,便又可以在雍州之地攻伐一番。
而就在刘封连夜派兵的时候,远在襄阳的诸葛亮与江东的孙权皆是并未闲着,同样,一队队人马正整装待发,仿佛北方有着无尽的宝藏正在等着他们前去好生探索一番。
但不同的是,孙权确是派遣了年轻的右都督陆逊想要就近在合肥北上,但诸葛亮却并非下令此战的主帅张飞自襄阳直接再次攻取距离十分之近的南阳。
此时,张飞依旧在与诸葛亮做着最后的争辩。
“军师为何非要与那陆逊争夺合肥之地,就算得了合肥,与我军领土相距也是不近,无法呼应,不如再趁此机缘将南阳拿下,再做打算。”
“我军虽在与孙权的争夺之中占了不少便宜,但益德又怎能不知,我军已然再经不起损失,故而此番出征,半分也冒险不得。”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29章 三家攻曹
原来,与刘封得知曹操身死的消息几乎同时,诸葛亮与孙权也是尽皆得知了此事,面对如此重大的消息,二人也是几番确定之下,纷纷得知了曹操确是在洛阳身死,而曹操继承人之位也是落入了曹植之手,但魏国具体情形到底如何,二人却是不知。
因为之前曹丕与曹植长久的争夺这继承人之位,故而曹魏内政一度十分混乱,特别是据传言曹丕与张辽得胜回到邺城之后,曹操已然是病重卧床,邺城与其他数个曹魏重镇皆是沦为了曹植与曹丕之间角力的战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诸葛亮与孙权几乎同时判定,曹魏内部此时一定是乱作一团,就算曹植暂时占得了上风,他也绝无可能将支持曹丕的一众能臣猛将全部都收归麾下,曹操身死之事,定然是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才走漏了风声,让他们知晓。
于是,诸葛亮与孙权皆是做出了出兵的决定,只不过与孙权不同的是,向来谨慎的诸葛亮此番又是思前想后之下决定不冒可能存在的风险,因为他在图谋江东领土的持久战之中目前还占着十分之大的优势,所以他并不想放弃这个优势,毕竟江东是一块既相对肥沃又易守难攻的地界,比之抢破头的一路向北,显然更加适合需要宁静之地休养生息和等待自己真正的主公刘禅长大的诸葛亮。
说服了张飞之后,诸葛亮便大手一挥,使得张飞与其麾下的两万人马浩浩荡荡自襄阳出发,诸葛亮对于张飞此番战争的叮嘱,便是一旦陆逊得了合肥之后再行北上,便切断陆逊后路,夺取合肥,以求与江东形成合围之势,若是陆逊在合肥遭遇了曹军的顽强抵御,便做二队人马身后的黄雀。
总之,夺取合肥,张飞此战便算是成功,而之所以只给了张飞两万精兵,也实在是因关羽在江东布下了重兵,导致诸葛亮手中可以支配的兵马捉襟见肘,若非早已探知庞统已然跟随刘封去了成都,如今留守在荆州五郡的乃是稳重有余却进取不足的鲁肃,诸葛亮就是将张飞放去攻取合肥也并不能完全放心。
看着张飞率军远去,诸葛亮长叹一声,望着天边匆匆而过的流云,一反在自己部下面前那边睿智勇武,表现出了一副劳累之态,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驾永远也不能停下来的马车,他要尽自己的所能,将一片安稳的土地和臣民留给那个曾经在深山之中不辞劳苦三次求见自己的主公之子,唯有这样,才能够让他的内心深处得以安宁。
此时的诸葛亮已然得知了周瑜并未投奔刘封,而是将鲁肃等三人托付给刘封之后便独自不知去往何处逍遥了,诸葛亮此时又何尝不想过一过周瑜一般的生活,但虽是其年岁比之周瑜尚且小了不少,但却不论如何都并无周瑜的那份洒脱。
这一愣神间,之间所见的那片云朵便不知飘到何处去了,诸葛亮看看时辰,知道自己教习刘禅的时候到了。这件事,除了出征在外之外,不论政务战事如何繁杂,诸葛亮都不曾停歇,他的梦想,是刘禅在他的教导之后,成为一个比刘封更为出众的乱世枭雄,然后亲自带着刘备的遗志统一这纷乱的世界,匡扶那早已名存实亡的大汉江山。
正当这三方势力用着不同的方式,但却怀着相同的目的从不同方向向曹魏之地前行之后的三日,已然回到邺城坐镇的曹植正端坐在朝堂之上,堂前一众文武分列两旁,几乎与曹操尚在之时无甚两样。
但细看这队列之中的文武,原本与曹丕走的十分之近的那些曹氏宗亲将军,有不少都不在此列,取而代之的,是像张辽,徐晃,李典,乐进这般与曹氏并无关系的将领,而文官,却是大都沿用了曹操所留的班底,只不过之前一直对曹植生死相随的杨修此番显然是已经身居高位,此时正昂首挺胸的站在前排。
对于杨修,曹植虽也知道他的一些缺点,但他的两个优点:聪慧和忠心不二,就足以让他站在这里。
在一众文臣的后面,一个躬身低头十分低调的身影,有些突兀的站在那里,仿佛与其他人有些格格不入,旁人看向他的眼中,也多是唾弃的神态,竟是之前曹丕阵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马懿。大多数朝堂之上的人都不知曹植为何单单将他留用,但木已成舟,也只能任由他站在这里。
“将这数日之间刘封,诸葛亮与孙权的动向说来听听。”
曹植见众人差不多到齐了,轻轻一挥手,向站在他前方的一名正拿着一封信件的侍卫轻声言道。
良久,那侍卫方才将三个势力的动向全部说出,众臣听罢,皆是面露难色,议论纷纷。
据那侍卫之言,三股势力之中,刘封已然是派遣了前部先锋马超率数千轻骑出汉中阳平关,兵锋直指雍州,而孙权也是派遣了右都督陆逊领兵约三万之数,直取合肥,显然想要将这个之前数次征伐却并未真正拿下过的地方趁着曹操的身死完全纳入自己的手中。
而诸葛亮的势力,线报却是仅仅提及张飞率两万兵马出了襄阳,而后就不知去往何处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并未如同以往那般,去攻取南阳之地。
“诸公以为,父亲新亡,我魏国又面临如此情形,我等该当如何处之?”显然,这些时日一直忙于曹操治丧之事的这些群臣是头一遭听闻此事,就连曹植继承魏国之后,这也是头一遭召集这些群臣议事,而头一遭便遭遇了如此危局,也正是这些文武并未想到之事。
一时间,这些群臣皆是愣在了当场,半晌之间竟然并无一人敢于出言,毕竟曹植新立,众人皆不知其真实性情,唯恐一旦惹恼了他,这第一天说不得便会有杀身之祸。
曹植扫视了众人一番,这才看向依旧低沉着头的司马懿轻声问道:“仲达先生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0章 曹植之智
原本低头不语,以为此事多半与自己无关的司马懿,忽地听得曹植相问,一副慌忙之相抬起头来,不明所以的出列,并且浑身颤抖着答道:“主公麾下猛将如云,尽可以派出剿灭,我魏国雄霸中原,又如何会怕了区区刘封,孙权之流?”
言罢,便又是深深低下了头颅,看向地面,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曹植看向司马懿这副神态,不由得冷哼一声,将自己之前有些许轻柔的嗓音提高了不少道:“若是仲达先生只有这一点歌功颂德的能耐,当日又如何能够成功将子桓兄长劝说的放弃了集结兵马抵抗与我?如今司马家族不论老幼已然是尽皆安然无恙,并且拿着我魏国的俸禄,如此出工不出力,我又怎能应允?”
曹植此言一出,司马懿原本低沉着的头颅更加的低了,他身侧的一众文武却是纷纷看向他,面上神色各不相同,司马懿帮助曹植劝说曹丕之时,今日乃是他们其中绝大部分人第一次听闻,若是当真像曹植所言的那般,司马懿危急时刻不但没有帮助曹丕对付曹植,反而劝说曹丕放弃抵抗,这等行为实在是比背主之事更加令人唾弃,如此一来,魏国这些朝臣们对于司马懿的态度,显然是比之之前更加冷漠了。
曹植这句话,实在是说得对于司马懿有些狠了,但他所要表达出的意思也十分明确,那便是你既然投靠了我用以保住你的族人们,那么到了我的麾下你若是如此敷衍,我依旧有能力让你的族人们再一次陷入危险之中。
司马懿闻言后,虽是依旧低着头,但心中却是叫苦不迭,他知道,自己想要蛰伏一段时日以求让这件事淡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曹植已然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如此一来,若是自己依旧在这里顾左右而言他,有着曹操狠辣血脉的曹植说不得真的会拿自己的亲兄弟们下手。
一念及此,司马懿终于缓缓的抬起头来,虽然依旧是一副畏畏缩缩的神情,但比之之前双目已然是清明了许多,他看了看好整以暇的看着自己的曹植,而后略略整了整衣衫,跨步出列。
足足看了曹植半晌,司马懿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而曹植也是十分的耐心,并未再行催促,终于,司马懿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轻声答道:“若是懿所料不错,此事早已在主公计算之中,现如今魏王已然去世了这些时日,刘封与孙权,诸葛亮等势力方才有所行动,实在是不像他们以往作风,怕是主公此番控制了这消息传出的速度,而这段时间之内,怕是各个与我领土相连接的紧要关隘主公都已然是布置完毕,若是他们当真有胆来攻,绝讨不得半分好处去。”
说完这些,司马懿再次看向曹植之时,已然是一脸自信的神情,仿佛自己之前所说一定会是真的。
朝中的众臣听罢司马懿所言,也是一脸惊讶的看向曹植,曹植这些时日一直在致力于曹操的后事,很少离开众人的视线,若是司马懿所言当真是真的,那么曹植的高瞻远瞩实在是不可小觑。
此时,一些细心之人已然发觉,原本数个应该立在这朝堂之上的将领都并未到来,加之司马懿的言论,不少人已然是信以为真,对于曹植的这一手,更多人心中满是欣喜之情,原本不少人以为曹植只不过是个极好女色又酗酒无度的浪荡公子,若是当真如司马懿所言的那般,说明魏国到了曹植的手中还是大有希望的,毕竟曹操年少的时候的一大嗜好便是勾搭有夫之妇,在这一点上子承父业倒也无妨……
“仲达先生果然心细如发,但我之前相问,并非是让仲达先生去揣测我的意图,既然我所为之事在仲达先生心中已然不是秘密,那么我之前相问自然也并不是让仲达先生猜测我的所为,而是如此布置,是否当真能够保全我魏国度过父亲新亡这段时日。”
见得曹植面上一副波澜不惊之态,显然是对于司马懿能够猜测出自己的想法一点也没有惊讶,而是顺势又考校了司马懿一番。
司马懿闻言心中又是长叹一声,他知道,曹植这样步步紧逼,就是想要让他的才华在魏国众臣的面前彻底展露出来,但若是此时锋芒太露,对于司马懿绝不会是一件好事,刚刚从曹丕麾下转投曹植的他,如此做来难免会召至不少骂名,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魏国的朝堂之上都不会有任何的好名声。
但司马懿心中也是明了,那正是曹植所想要的结果,曹植想要重用他,但却同样忌惮与他这样一个将自己的家人看得比自己的主公重要的人,所以,这就是曹植统驭他的方法,而作为一个臣子,此时的他只能选择接受,这一刻,司马懿才隐隐的感觉到,曹植之所以能够在最后的这段时间碾压曹丕成功继承魏国的统治,并非只是因为曹操的喜爱。
终于,万般无奈的司马懿再次开了口,缓缓言道:“孙权所派的陆逊,多半会进攻合肥之地,江东已然图谋合肥日久,而诸葛亮没了踪迹,依我之见其多半是想要坐收渔利,主公大可以警惕些许,而刘封既然已经遣了先锋并无阳平关,想来会是一场恶战,主公不可掉以轻心。”
这短短数句,已经是将司马懿的判断和盘托出,曹植听罢,这才微微摆了摆手,示意司马懿退下,而后又是仅仅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派遣张辽率军三万即刻增援合肥,若无诸葛亮踪迹,便不必出现,若当真如司马懿所言,再行出面力保合肥不失。
将众人屏退之后,曹植看着在地图上十分知晓的阳平关三个字,口中喃喃道:“刘封,这一次,我倒是让你失望了,那封信,当真并非蒙骗于你,阳平关外,你怕是无法突破过去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1章 司马懿之反
将时间倒回到数月之前,自从曹丕在张辽的帮助之下取得了夺回南阳与汝南之战的胜利,并成功的将诸葛亮打回襄阳班师回朝之后,曹植与曹丕二人之间的储位争夺便算是正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彼时曹操尚且能够临朝,头脑也算是清明,但任谁都看得出来,曹操给曹丕的这次大好机会,曹丕并没有抓住,若是没有张辽率军前去相助,曹丕只怕极有可能会被诸葛亮击败,所以当曹丕回到邺城之后,发觉之前许多在自己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的人全部都已经倒向了曹植。
朝中如此情形,加之曹操本身就倾向于将自己的位置传给曹植,让曹丕心中十分焦急,在数个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死忠于自己之人的帮助下,日日一面征调兵马以备不时之需,一面往来游说,意欲将那些一直与曹植不睦的曹氏宗亲将军争取到自己的麾下。
虽然这一番折腾的效果并不如之前曹丕心中所想那般顺利,但用了两月有余的时间,也是将不少重臣争取到了自己的麾下,眼看这曹操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曹丕已然是在邺城的周围厉兵秣马,准备曹操一旦身死或是当众将储位传给曹植,自己便要有所行动。
但正当曹操已然是有些不能临朝之时,忽地一日曹操竟然不知为何将曹丕与曹植,曹彰三人只身带往洛阳,余下众臣皆是留守在邺城之中,就连侍卫也只是带领了许褚与数百贴身护卫,这样的举动,让曹丕十分之措手不及,只得是匆匆嘱托曹真等人在邺城之中等候他的消息,切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到了洛阳之后,只是让他的三个儿子日日侍候在自己的床榻之间,并与他们回忆了不少他们儿时的经历。
曹丕,曹彰与曹植三人,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曹操原本以为就算是其中之一继承了魏国的基业,其他二人也断然不会落得太过凄惨,但当他终于不再出征,留在邺城之中将曹植与曹丕二人的竞争完全打探清楚之时他才知道,曹植与曹丕二人已然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若是当真按照如此情形,他身死之时不但会至少给他的一个儿子也带来灭顶之灾,并且他半生辛劳所创办的魏国基业也会毁于一旦。
万般无奈之下,曹操这才想到了此法,他拼着自己死在邺城之外,也要尽力化解曹植与曹丕之间不死不休的局面,否则,就算他威震中原,也会被后世所耻笑。
曹操的心思自然是好的,在洛阳的这些时日,他日日躺在床榻之上将三人小时候的故事一一讲给三人听,想要靠着这个连他自己都有些不齿的行为化解一番二人之间的矛盾,但显然,事到如今,曹丕与曹植再想悬崖勒马已然是不可能之事,二人的身后已经是跟着太多的人了,众人所组成的战车,正滚滚的前行而去,任谁此时也是难以下去。
曹植与曹丕,此时都是在遥控着邺城以及自己已然拉拢到的军队的控制权,曹植是通过杨修,而曹丕则是通过曹真与司马懿二人。
曹操将三人带至洛阳的一个月时间,随着曹操身体的每况愈下,二人之间的角力也是到了白热化的时候。
1...8586878889...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