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终于,曹操在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阅视麾下军士后便直接卧倒,当日便撒手人寰。
曹操身死之后,原本日日在他身侧的三个儿子,竟然一时间全都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不知去往了何处,而曹操前期的丧事,皆是有许褚在洛阳主持。
此时的曹丕与曹植,自然是各自通过自己的方法赶回邺城,邺城,这个曹魏的权力中心,有着几乎全部有实权的大臣,而这些,是日后治理魏国的资本,所以二人皆是拼命的想要率先赶回邺城,取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主动权。
这一次,曹丕确是比曹植先行到了邺城之中,但当他召集起他之前所准备的兵马之时,却发觉只剩下灰头土脸的曹真率领着数百亲兵前来,曹丕一问之下,不由得面色大变,只因按照曹真所言,就在一日之前,一直毫无异常的司马懿竟然忽然反水,并且策反了曹真军中的绝大部分人,论头脑,曹真自然是比不过司马懿,故而得知此事之后,连司马懿的面也没能见到,司马家一族,就好像是从这邺城之中消失了一般。
正当曹丕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之时,曹植也是进了邺城之中,但让曹丕十分恼怒的是,曹植进城的消息才刚刚传出,一众魏国臣子便不知从何处而来,手中拿着一封诏书,号称是曹操离开邺城之前所留于卞夫人处,并言明只要到其身死后方才能够打开。
而这诏书之中的内容,正是将曹操身死之后魏国的江山交给他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三子,曹植。
更为让曹丕心灰意冷的是,其中宣读这封诏书的,正是之前在他鞍前马后效命的司马懿,这样的反转,虽然邺城之中的不少官员尽皆没有看懂,但曹操的诏书在手,加之曹丕的重要谋臣司马懿已然降了曹植,任谁看来曹丕都已经是没有机会了,几乎一夜之间,曹植便是名正言顺的登上了曹操的位置。
事已至此,曹丕才意识到,自己彻底的败了,而且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败了,那些已经老迈的族叔们根本就不堪大用,一见得曹操的诏书便吓得双腿发软,忘了之前与曹丕之间所订的盟约。
曹丕知道,这一次之所以失败,绝大部分原因便是司马懿毫无预兆的反水,但反水的原因,他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只有曹植与司马懿这两个当事人自己方才了解。
当然,这些因果已经不重要了,成王败寇,曹植知道曹操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并未当真将曹丕赶尽杀绝,而是派遣到了并州以北的平城,与鲜卑隔着长城相据,曹丕举家前往平城,其中,却只是少了一人……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2章 来自刘封的惊喜
那少了的人,自然就是曹丕的夫人甄氏,曹植之所以下定决心与曹丕争夺这魏国储君之位,在其心中一个不小的原由正是与甄氏能够长相厮守,只不过这个原由,一直深深的隐藏在他的心中,从未说话罢了。
与刘封年岁相仿的曹植,已然二十余岁,正妻之位却依旧悬空,之前曹操将一重臣之女嫁给曹植,却依旧只能被曹植安排在妾室的位置之上,虽然曹植不说,但明眼人都是心知肚明这个位置到底是为何人所留,只不过这件事在魏国实在是不能谈及的话题,所以无人敢言罢了。
如今在这场没有一丝硝烟的斗争之中,曹植既然取得了胜利,那自然要享受胜利的果实,在稳固了魏国周边的防备,又将司马懿心中的想法榨出来之后,夜晚已然到来,一身轻松的曹植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回到自己的府中,而非在外与杨修等人饮酒赋诗,这其中的原由,自然也还是要应在甄氏的身上。
回到府中,曹植匆匆更衣之后,便是穿过厅堂,向院落后方的一排房屋走去,并未有任何停留的,进入了当中最大的一间。
推门而入的一瞬间,一抹倩影登时便浮现在了曹植的眼中,他迫不及待的走了过去,只见床头榻边,坐在矮凳之上正在整理自己那厚厚的发髻的,正是他自从走进朝堂之上便一直思慕着的甄氏。
“夫人这些时日可曾适应了我府中的生活?”
甄氏才刚刚转过头来,曹植便急忙坐在她的身侧,双手紧紧握住了甄氏的一双柔荑问道。
由于众所周知甄氏乃是之前曹丕的夫人,曹植府中的众人也不例外,故而当甄氏刚一进入曹植府中,曹植便下了死命,若是有人在府中暗中议论此事,一经查证便会杖毙,故而甄氏来的这些时日,曹植府中的众人对于甄氏还是十分敬重的,不敢有任何不敬之举。
“府中之人对我皆是友善,子建不必担忧此事,还是将魏国大事执掌妥当,方才是正道。”
甄氏此人,心态还是十分恬淡的,只是之前仓促之中便被曹丕收入府中,她心中甚为不甘,她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想要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喜欢的人。
袁熙并非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当初选择了隐忍,曹丕又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当她已经有些屈从于命运的时候,曹植悄然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于是,她决定自己做一次选择。
她早就知道,一旦曹植在与曹丕的争斗之中失败,二人的结果都会十分之凄惨,她也早在数年之前就告知过曹植这些可能承受的结果,但曹植却是一副心无所惧之相,既然曹植都不怕,那么她,原本一无所有的一个弱女子,既更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于是,二人一路携手,终于到了今日,苦尽甘来。
“迎娶你之事,考虑的如何?”曹植见甄氏并无甚受了委屈之相,这才微微放下心来,并且又是问起了这件他已经和甄氏提起过数次之事。
“此事子建就当是最后一次相问罢了,迎娶之事,还是莫要再提,如今你我已然是可以长相厮守,又何必在意那些纷繁礼节,这府中的众人知我身份,便算是你已然迎娶了我,那些形式,不要也罢……”
果然就像之前曹植所担心的那样,甄氏依旧是对于迎娶之事十分抗拒,曹植心中又何尝不知甄氏是由于自己依然是前后下嫁给了袁熙与曹丕,如今若是以这等身份嫁给年岁本来就比之自己小了不少的曹植,定会招至不少的非议,所以,对于曹植所提出的迎娶之事,甄氏从来就没有松口答应过。
“如今我已然是魏国之主,自己的女人,我便要让天下人……”
“嘘……”曹植这一番豪言壮语尚未言罢,甄氏一只碧玉雕琢一般的手指便是堵在了他的唇上,一副如火一般的娇躯也是随即贴了上来。
“让我看看,你这魏国之主究竟有几分能耐……”随着这一声极具挑逗的相问,曹植一时间便是把成亲之事抛到了脑后,这与甄氏床笫之间的游戏,相比于上朝处理政务,对他的吸引可是十分之大的。
“那今日便让你看看我这魏王的雄风!”一边说着,曹植一边将自己的衣衫扔到一旁,已然是做好了驰骋一番的准备。
“妾这般蒲柳之姿,子建会否有一日便心生厌烦?”看着曹植身上健硕的肌肉,甄氏的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惊慌,不由得低声问道。
“待会你便会感受到了……”说完这句,曹植如同饿虎扑食一般,扑向了也已经是不着寸缕的甄氏。
窗外秋风瑟瑟,窗内亦是一阵风起云涌,但在距离这间屋子不远处的一间房内,原本曹植的妾室听着隐隐传过来的声音,面上既有些不甘,又有些无奈……
曹植安顿好了战事,一连数日都几乎没有离开甄氏的房间,直到这一日,天色才刚刚放晴,曹植府中的侍卫便报曰杨修已然是到了府中,此时正在等候曹植。
曹植听罢,心中便是一惊,他的诸多底细,杨修都是知道的,所以这些时日他既没有上朝,又没有找杨修等人品酒,那自然就是不希望有人打扰,此时杨修依旧是清晨前来,唯一的解释就是发生了什么紧急之事。
一念及此,曹植不敢耽搁,连忙穿戴整齐到了厅堂之中,果然,杨修的神情已然是告诉了曹植定然没有好事。
“德祖何事前来?”
“主公可知,之前我等已然探明的三方势力,陆逊果然是直奔合肥而去,而诸葛亮也是如同司马懿说预料的那般,在暗中埋伏,已然被我等查明,但刘封却不似我等所想那般,他不知怎地,派出阳平关的只有那五千骑兵,如今看来乃是牵制我等之用……”
“那可曾查明了刘封的真正意图是何处,他既然派出五千骑兵牵制我阳平关外的伏兵,定有所图!”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3章 初为人父
听到这里,曹植脑中登时便想到了刘封的意图,刘封做事,是不会无所图谋的,所以曹植一面想着他可以图谋的地方,一面心中冒着寒气问向杨修。
“刚刚得到消息,刘封派遣赵云为主将,领兵至少五万之数,突袭诸葛亮之前所占的上庸,数日之间便攻破了上庸全境,如今上庸已然归了刘封所有,但对我等不利的是,赵云攻下上庸之后并未就此作罢,而是挥军直奔我魏兴一郡之地,魏兴与上庸,汉中皆是十分详尽,周遭地势又是十分复杂,我魏国虽也有两万余守军,但却多半不能敌之,而邺城距离魏兴又是有些遥远,故而为今之计只有派遣洛阳的守军前往魏兴抵挡赵云,但能否赶上,尚且不能确定。”
杨修这一口气便将赵云的动向全部都告知了曹植,显然,对于曹植给刘封写了书信告知自己在阳平关之外的事,就连杨修也并不知晓。
曹植之所以将自己的排兵布阵都告知了刘封,其实不过就是想要还刘封一个人情罢了,曹植乃是一性情中人,他之所以能够下定决心与曹丕争个长短,其实刘封在江陵之时对其所说的那一段话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所以曹植为了心中对刘封不再有所亏欠,选择了将这个自己决定能够将三股势力全部打击一番的计划悄然告知了刘封,若是刘封不信,那曹植也是问心无愧。
但此时听闻杨修之言,曹植知道刘封不但看出了自己信中所言乃是事实,并且这数日之间就找到了破解之法。
“刘封将上庸之地保留在自己身侧一载有余而不去攻取,莫非等的就是今日图谋魏兴之举?”
见曹植口中喃喃的言道,杨修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补充道:“此番定是我等埋伏在阳平关外的军士不察之下暴露了行踪,不然绝不至于给刘封发觉伏兵所在并且以数千轻骑将伏兵拖住。”
见杨修如此说来,曹植连忙摆了摆手道:“事已至此,并非是计较此事之时,德祖代我下令,命飞马急报阳平关外的伏兵,不要再理会刘封出关的骑兵,留下一万军士与其周旋,其余者速速赶往魏兴救援守军,同时命尚在洛阳的许褚与徐晃二人带领两万精兵自洛阳前去增援,若是待其赶到之时魏兴已然失手,退兵便是,不可强攻。”
几乎未加思索,曹植便接连下了这两个军令,杨修闻言也是知道这就是此事能够补救的最佳方法了,但是如此做了能否将魏兴这一郡之地保住,却要看那些守军是否能够在赵云五万大军的攻势之下坚持一些时日了。
看着杨修急匆匆前去下令的背影,曹植心中暗自想到:刘封,此番便算是还清了之前所亏欠你的全部,再行交手,便要使出全力了,我虽志不在此,但为了保全父亲半生之基业,为了母亲能够颐养天年,也为了能与她长久的厮守在一起,我是一定要彻底将你击败的,当然,还有孙权和诸葛亮……
与此同时,曹植心中所想的刘封却志不在此,起码这一瞬间,他是志不在此,只因这一天,孙尚香与孟瑶竟然是同时出现了临盆的症状,刘封自然不敢怠慢,原本正与庞统,徐庶二人商议魏兴之战的他连忙赶回府中,并且在成都城中找到了数个最为稳妥的接生之人,那接生之人判定,二人生产就在今日,于是这数个时辰之间,刘封都是并不见客,一直在房中陪伴着二人。
终于,二人开始了痛苦的叫喊,据那接生之人说,此便是马上就要生产的征兆,于是急忙将刘封赶出了屋中,刘封此时只得是在屋外紧张的踱步,等待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的降生,前世的刘封并未结婚生子,故而在他看来,这一世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此时,他正在体验着让自己人生完整的重要一环。
生产的过程是艰辛而痛苦的,同时也是极为漫长的,刘封足足等待了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听到了一声嘹亮的啼哭,紧接着,一个接生的中年妇人兴冲冲的探出头来向刘封言道:“恭喜将军,二夫人所生的乃是一小公子!”
在这个时代,男孩便代表着一切,虽然在刘封心中并无甚差别,但听到自己有了一个多年后能够跟随在自己身侧披荆斩棘的儿子,刘封心中也是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但略一高兴之后,心中又是涌起了一阵紧张之情,孟瑶已然生产完毕,但身体理应比孟瑶更加强健的孙尚香却依旧没有完成生产,这让刘封的心快速的跳了起来。
足足又过了半个时辰,刘封的头上已然是落下了豆大的汗珠,这个时代,生产过程之中遇到意外是常有的事,并且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更多的只能依靠接生者的判断,这让刘封有一种不能自己把握命运的感觉,而他,对于这种感觉极度的厌恶。
终于,当他已然有些坚持不住,将要推门而入的时候,又一声与之前颇有些相似的啼哭之声传了出来,这让刘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那接生之人并未第一时间将婴儿的情况告知刘封,又过了片刻,只得听屋中无声一片之时,那接生之人终于再次出门,这一次,她面上的笑意更加深厚了。
“恭喜将军,大夫人所生乃是一子一女两个婴儿,虽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幸而夫人与将军两个孩子尽皆无碍!”
“一子一女?”刘封听罢此言,面上十分兴奋,孙尚香怀胎之时,刘封便发觉其腹中规模比之孟瑶大了不少,但只道是孙尚香腹中孩儿更大一些,却不想竟然第一遭就生出了一子一女,这样的消息简直让刘封喜出望外。
见生产已经完毕,刘封第一时间闯进了屋中,并且并未先接过接生之人手中的婴儿,而是坐在了孙尚香与孟瑶二人的众人,看着面色依旧是十分憔悴的二人,一时间百感交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4章 棋逢对手
孙尚香与孟瑶二人见得刘封竟然连看都没有看她们的孩子一看,而是直奔身在床榻之上的她们而来,二人的眼中皆是热泪盈眶,这小小的举动,自然就足以看出她们二人在刘封心目之中的地位,这一切,已经是无需再用语言去表达。
“接下来的时日,你们只需将身体恢复完好即可,其他不必理会,我已然在成都城中为孩子找好了奶娘,待得恢复之后再亲自喂养不迟。”
刘封知道生产对于女子来说是元气大伤的事情,所以对于孙尚香与孟瑶二人的恢复之事不敢怠慢,早已命医者调配好了补养气血的药方,只等二人生产之后便开始服用。
有了这三个孩子,刘封府中顿时是热闹了不少,原本不喜放置太多仆从的刘封,此番也是不得不一股脑招入了十数人来照料二位夫人与三个孩儿。
幸福的日子过得总是飞快,刘封虽知赵云此时领兵在外征战,自己理应每日关注着前方的战事,以及曹植,诸葛亮与孙权的诸多动向,但初为人父的喜悦之情却是让他不得不将这些事情暂时放下,悉心在府中陪伴卧床的二位夫人。
刘封知道,若是前方的战事有甚变故,庞统与徐庶二人也是多半会便宜行事,事有紧急之时,也是一定会到自己的府中相请。
果然,在刘封陪伴二位夫人的第五日,刘封这些时日一直紧闭着的府门被徐庶叩开了,刘封听闻此事便知,自己怕是不能再如此陪伴她们了。
徐庶得见刘封之后,并未多言,而是直接拱手言道:“子龙将军此番夺取上庸之地并未耗费多少力气,并且依照主公之言,留下一万军士驻守上庸并在上庸休整了仅仅一日后便挥军前去攻占魏兴。但却在魏兴郡治之所西城县遭遇了曹军的顽强抵抗……”
“西城县城中有多少守军?”
刘封听到这里,眉头就是一皱,这与他之前所预料的便已然是有所不同,魏兴乃是魏国分封之后曹操新近设立的一郡,与上庸,荆州之襄阳皆是十分临近,但却与魏国的中心邺城较为遥远,故而刘封猜测在曹操新亡之际,曹植多半无暇顾及这魏兴之地,故而多半不会有所布置,按照常理来说,赵云率军突袭之下,并不会遭遇守军多少抵抗,但如今能够形成对于赵云的顽强抵抗,足以说明他们之前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子龙将军回报言及至少有两万之数,除去前两日出城与子龙将军交战一番后,如今日日只是龟缩在城中,子龙将军虽是兵力占优,但预计强攻会造成我军伤亡过万,故而暂且并未如此,而是扎下营寨与其对峙。但我此番前来,却是因今日刚刚收到的另一消息。”
刘封听罢这里,心中又是一阵莫名其妙,赵云不想因攻取一个区区魏兴而造成一两万士卒的损失,刘封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并且换做是他他也会如此做,那西城县的规模,刘封也是略有耳闻,若是赵云封锁城池对峙,不出半月便会不攻自破,这本不是坏事,但另一个消息让徐庶急急而来,显然一切并非是看起来那样的乐观。
“元直只管说来。”刘封闻言立刻换上了一副凝重之相。
“据孟起将军在阳平关外来报,之前他率五千骑兵装作前部先锋之相出关,却是引出了一支不下于五万人的伏兵,但在与那伏兵周旋了数日之后,孟起将军发觉对手仅留万余人与其周旋,其余人等皆已然是不知去往何处了,我与士元先生皆是认为,那些人马多半是正在赶往魏兴……”
刘封听罢,面色登时更加凝重了,西城县中若是有两万守军,加之这些阳平关外的伏兵,一旦汇集到了一处兵力已然是不输赵云,并且曹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兵马,就算赵云拼死从这五万大军的手中将魏兴这一郡之地攻占了下来,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那也绝不是刘封想要看到的结局。
但刘封转念一想,魏兴与阳平关外的守军距离并不遥远,若是当真遭了埋伏便告知阳平关外的守军,那守军几乎一两日便可抵达,断然不会耽搁了如此多的时日方才分兵前去增援魏兴,此时,一个身影渐渐的浮现在了刘封的脑中。
“此番攻取魏兴,怕是难以讨得好处……这种种迹象表明,此番阳平关之外的伏兵之前还意欲将孟起将军的骑兵消灭,并未得到魏兴被攻得消息,而这一两日才匆匆分兵,极有可能是接到了洛阳或是邺城的将令,故而此番出兵上庸、魏兴之事,怕是已然使得曹植知晓,并且其多半也已经做出了部署。”
徐庶听罢,也是默默颔首,以示赞同,在前来刘封府中之前,他已经是与庞统二人商议了近一个时辰,得出的结果也是此番若是不想折损许多军士的话,那么这魏兴郡,还是不应强行攻取,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来到此处与刘封商议此事。
“主公若想依旧维持我等得了益州之后稳扎稳打的策略,此番便不应耗费巨大代价攻取魏兴,上庸已然落入我军之手,日后若是再想攻取魏兴,也是随时之事。但过了这段曹操新亡的时期,怕是曹植对于魏国的掌控也是会愈发的牢固,到了那时是何情形,犹未可知……故而此番如何,还应由主公亲自定夺。”
显然,徐庶陈明利害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刘封的了,这魏兴取与不取,此时就在刘封的一句话之中,但他的这句话一出口,可能带走的就是数以万计的军士的身家性命。
刘封闻言后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深邃的看向远方,口中轻声言道:“我与曹植,诸葛亮,乃是今生注定的对手,自今日起数十年内都要为敌,故而此番还是不要轻易做那等杀鸡取卵之事,下令子龙将军撤军,留两万人马守上庸即可。”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35章 另一场厮杀
刘封知道,曹植此番做出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判断,而他之前在各个紧要关隘出设下伏兵,本就给了自己进可攻退可守的机会,领土众多,兵力雄厚,曹植手中可以出的牌,显然比刘封要多上不少,这也给了曹植更多犯错的机会,而刘封,显然不能轻易的犯下任何一个错误。
“主公明鉴,我与士元先生之前尚且商讨了半晌,庶此番前来,便是准备着一旦主公不想退兵,便要极力劝阻主公,我军如今得到这些精兵颇为不易,强行攻城之战乃是最为耗费兵力的战斗,故而于我等无益,不如就此退去,让曹植的注意力转移到孙权与诸葛亮身上,待得我军再经过些许时日的发展,便可不惧曹军分毫!”
刘封一听这话,心中也是长叹一声,徐庶之所以没有刚刚一来就向他陈明自己的来意,显然是想要考一考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在家中的这段时间一丝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前方出征的将士上,而徐庶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为了侧面提醒身为主公的刘封,他的家庭,以及自己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尽皆是建立在自己势力发展的基础之上,若是一着不慎,后果便极有可能如同袁绍或是公孙瓒一般,半生经营却落得个晚节不保。
徐庶与庞统二人的心意,刘封自然是十分理解的,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及丝毫不比二人差的判断力向徐庶证明,自己是永远不会将中原的形势抛到脑后的。
徐庶带着刘封的将令匆匆离去了,数日后,这个将令传到前方正在与西城县中守军对峙的赵云口中之时,原本与马超在阳平关之外纠缠的那曹军将领已然是将数万大军带至了魏兴境内,并且已然在城外与赵云激战了数次,若非赵云保持克制,并未与之大战,恐怕此时损伤已然是不小。
赵云接到将令长出一口气后,急急率军退回了上庸,此番能够将上庸几乎兵不血刃的夺回,已然是了了赵云的一个最大的心结,所以接到刘封的将令之后,赵云已然对于自己这一次的战绩并没了什么新的追求,将领做到了赵云这种程度,战功对于自己已然并非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揣测出刘封心中所想要的,并且按照这个结果去实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