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这……若是那三人当真被刘封府中的侍卫擒获,是否会将仲达与我说出?此事既然失败,再使得刘封得知了此事乃是你我二人所为,那便不美了,若是没有露出马脚,想来刘封也不会想到你我。”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1章 诸葛亮的十字路口
事已至此,曹植心中纵然是百般懊悔,也已然是无可更改,他所期盼的,只剩下刘封不要发觉此事乃是他主导而出,不然他这些年来与刘封所积累下的一丝丝情义,怕也是会因为此事而烟消云散。
“那三人乃是死士,既无甚标记,也不会出卖上线,主公大可以放心,之所以费劲气力寻得这三名死士,便是因不管此事是否成功,都不会有甚后顾之忧,主公尽管放心,依懿之见,此番就算没有对刘封的妻子造成伤害,也是会将刘封变为惊弓之鸟,成与不成,都会让刘封心中产生一丝恐惧之心,并且此事刘封寻不到仇家的情形之下,多半会算在诸葛亮身上,主公不必担忧。”
显然,司马懿在找寻那三名死士的时候也是思虑良多,进可攻退可守,成与不成都是会将自己与曹植撇清,至少刘封若是在心中算计起来,曹植便是最不可能的人选。
曹植听罢,也是连连点头,司马懿此事做的几乎是滴水不漏,倒是让原本心中忐忑的他暗自松了口气,只是此时自信无比的司马懿并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所找寻的那三个死士的一点点疏忽,在黎闯等影卫的监视之下说出了带有颍川口音之言,让他原本心中的想法尽皆成了泡影。
表面之上,正如司马懿的判断,刘封并没有因为成都府中之事而急急返回成都,而是依旧留在荆州境内,如此做来,刘封也是有心给诸葛亮看,若是刘封夺取了襄阳之后便返回成都,那自然说明刘封继续东进的可能性十分之小,这样便又会给诸葛亮诸多时机,故而刘封在荆州这一停留,便会加剧诸葛亮心中的紧张感,而刘封的目的,便是想要使得诸葛亮在刘封即将夺取江夏的阴影之中快速与孙权就江东展开争夺。
如今中原大地之上的形势,已经是日趋明朗了,若是想要在曹植与刘封这两大势力的夹击之下求得一丝安稳,则需得是得到江东全境之地,并且依托江东布防,等候刘封与曹植之间的一场大战,只有如此,方才能够有一线机会。
而诸葛亮与孙权相比,虽是先天不足,但通过他自己的头脑,也已然是在与孙权就江东的争夺之中占得了先机,虽然还不至于说孙权是一块毡板上的肉等待着诸葛亮随意处置,但若是陆逊与吕蒙依旧在和诸葛亮的争夺之后对诸葛亮的计谋无所适从,那么江东这三世的基业在孙权手中陨落便是不远之事。
刘封不管诸葛亮与孙权之间的胜负如何,他想要的就是先取得这在荆州的版图之上也是十分重要的江夏之地,而后依托夏口发展自己的水军力量,唯有如此,方才能在中原平定之后有足够的水军力量跨过长江天险之地,全取江东之地,成为真正的华夏之主。
此时的诸葛亮,对于刘封心中所想的确是心知肚明,但他心中也是万分无奈,如今的刘封,在利用交州夺取了益州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已然不是诸葛亮能够企及的,而这最初的地利优势,也是刘封在刘备身死之时便急急赶回来从而争取到的,这些不由得让诸葛亮心中产生了一丝无力感,一步错,步步错,此时用来形容诸葛亮与刘封之间的斗争再好不过,身处四战之地,诸葛亮能够让自己的势力维持至今,已然是一份十分了不起的功劳,至于再向上一层,则当真不是人力所能够达到的了。
刘封在荆州的逗留,与刚刚失去了襄阳的现实,让诸葛亮不得不再次召集自己麾下的所有将领,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此时的夏口,承担着和之前襄阳一样的重任,这一次,就连深入了江东境内征伐的关羽也是回到了夏口,可见诸葛亮对于下一步的打算是如何的重视。
到如今,刘封一路逼迫着诸葛亮,已然是将他也逼到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路口,之前不必如此急切做出的决断,此时变成了必须做出之事,不然的话,很可能是一场让其士气全无的惨败。
这个十字路口,便是如今诸葛亮已然是得了庐江之地,接下来,是向东方直取孙权的权力中心吴郡,直接攻向建业,还是一路向南,先行获取孙权兵力布防不多的豫章与庐陵两郡之地。
这两种方案,其进程与所取得的结果都是十分不同的,诸葛亮也是暗自在心中揣测了多日,如今到了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他还是将众人尽皆召来,想来看看关羽,张飞等人的意见,毕竟这一次并不是他主动的决策,而是被动而为。
直取吴郡,距离相对短了不少,并且若是能够一举成功,将孙权擒住或是斩杀,那么其余的江东地界尽归诸葛亮所有,但同时却也是十分之凶险,江东水军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孙权所在的建业周边护佑,防备的自然就是诸葛亮有朝一日忽地进军建业,若是东进,诸葛亮定然是要将自己所有能够派出的兵力全部派遣出去,这显然是一锤子买卖,成了,江东尽数归其所有,不成,这乱世争雄的戏码便和诸葛亮再无任何关联,他也将会就此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南下攻取孙权守备相对薄弱的两郡,则是会轻松一些,按照诸葛亮事先的了解和查探,自己若是投入足够的兵力,这两郡之地定然是能够拿下的,但这其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拿下这两郡之后,想要灭掉孙权便只能是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他不知道孙权在即将战败之时会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也不知道刘封甚至于曹植会给自己多少时间去完成着剿灭江东的战役,若是用时过长,诸葛亮知道一旦刘封的水军成了气候,那么他攻下江东之时,多半也是刘封挥军东进之日。
这种种利弊,今日诸葛亮在朝堂之上一反常态的介绍给了他麾下的众将,而后看着众人,想看看他们是如何想来。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2章 蛛丝马迹
这一次,诸葛亮麾下的众人也皆是意识到了此番的不同寻常,众人面面相觑之下,竟然皆是未曾出言,这样决定性的策略,他们皆是有些不敢胡乱发表意见,生怕因为自己的一时判断失误,而造成了大局上的失利,对于诸葛亮,他们还是十分信任的,故而还是想要看一看诸葛亮到底是何意见。
朝堂之中的空气,一时间好似凝固了一般,诸葛亮依旧是好整以暇的看着众人,并无出言的意思,终于,站在队伍第一位的关羽站了出来,诸葛亮心中此时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他自然是清楚的。
自从刘备死去的这些时日,关羽对于诸葛亮的能力也是愈发的认可,他又怎能看不出诸葛亮带领着他们一路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易,若是没有诸葛亮,怕是刘备死去后的数月之间他们便会被曹操以及孙权吞并,更不用说达到如今图谋江东的地步了,至于同样出自刘备麾下的刘封如今的成就,在关羽看来除了刘封确是有些才华,气运还是占了极大的部分,若是诸葛亮占领的是荆州南部与交州接壤的数郡,关羽相信此时益州说不定已然是落入了他们之手。
“依我之见,就算我等蓄力一击,直接破了建业,将孙权生擒活捉,在此时也是不能保得江东安稳,并且收归江东残兵,招揽江东百姓,皆并非是一日两日之功,而刘封在江东虎视眈眈,多半便是逼迫我等兵行险着,一番与孙权全力开战,并且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难保刘封不会调集其荆州全部水军前来与我等争夺江东,故而直取建业风险实在是有些大了,不如南进,一路缓缓图之,充实我军兵力,到时水到渠成之下,建业自会被我军收入囊中,并且到那时刘封与曹植若再想图谋,也是要费上一番气力,加之刘封与曹植之间早晚会有一场大战,我等只需取了江东,静观其变即可,一旦二人激战,我等或可有机可乘。”
关羽这样一反常态的长篇大论,算是给诸葛亮缓解了一些其心头的压力,毕竟在刘封手中几乎是百战百胜的诸葛亮,近期也已经是吃了几次败仗,分别被刘封与曹植算计,让诸葛亮此时心中有些没了信心,急需关羽这等将才的支撑。
关羽的这番分析,不但让诸葛亮暗自颔首,就连之前有些对建业之地跃跃欲试的张飞等数人也是思虑一番后面色冷静了下来,而这,正是诸葛亮想要达到的效果,他自然不会因为刘封的逼迫而行险一搏,他只是想要借由这一次议事来服众罢了。
“诸公以为,云长将军之言可有道理?”
冷眼旁观了一番众臣的反应,诸葛亮这才一面示意关羽暂且回到队列之中,一面缓缓的问道。
此言一出,立即有不少人出列对关羽的这番见解交口称赞,几乎再没有意欲直取建业之人,就连张飞也是直言此番应稳扎稳打,不应再像合肥之战那般大意。
于是,诸葛亮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定下了对江东稳扎稳打的战略,将豫章郡选为了下一步的攻伐之地,并且借由这一次难得的议事之机对于夺取豫章的战斗进行了详细的布置。
而与此同时,早已被诸葛亮选做目标的孙权,却是并没有诸葛亮的那般高瞻远瞩,他依旧是按照之前诸葛亮东进的线路,一直在吴郡以西构筑防线,以求自己所在的建业的万无一失,并且因为这些时日他得知刘封忽地夺取了诸葛亮的襄阳之地,认为诸葛亮刚刚丢了襄阳之后并不会急于将矛头指向江东,此时尚且在与吕蒙,陆逊二人商讨如何夺回被诸葛亮占据的庐江之地,殊不知,这已然是在战略上便落后了诸葛亮数步之遥。
诸葛亮集结大军的动向,瞒过了注意力并不在此的孙权,但却并未瞒过正全身心关注着其动向的刘封,当刘封接到诸葛亮在何处集结军队的消息之时,诸葛亮的策略,也是清晰的出现在了他的脑中,刘封知道,诸葛亮此番并没有因为他在荆州的威慑而急切去夺取孙权的大本营建业,而是采取了继续迂回蚕食的战术,这样一来,短期内刘封也就没有了趁火打劫的希望。
将此事与庞统,鲁肃商议了一番之后,刘封知道,自己返回成都的时候快要到了,一旦诸葛亮当真出兵南进,等待着刘封的就是诸葛亮与孙权之间相对漫长的拉锯战,这样的情形之下,刘封还是要回到成都从长计议,至少得了上庸与襄阳之后,益州与荆州之间紧邻的通道也就算是已经打通,刘封的两州之地几乎融为一体,相互往来也是方便了许多。
正当刘封已然整理行装,想要两日后便返回成都之时,鲁肃所派出的细作传回了一个刘封这些时日一直在期盼着的消息,那便是与颍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那个人,终于浮出了水面,对于这件事,刘封心知早晚都是能够查到的,但是鲁肃此番效率如此之高,还是让其在刘封的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据鲁肃麾下之人回报,如今在曹植麾下声名鹊起,几乎与杨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之祖父司马儁,正是曾经在颍川担任太守之职,以至于后来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担任京兆尹之位时,颍川依旧在司马家乃是如同大本营一般的存在,至今,司马家与颍川当地的诸多士族豪强依旧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了这个结果,刘封之前对于府中遭袭之事的茫然顿时便烟消云散了,既然司马懿在颍川之地颇有些影响,那孙权与诸葛亮自颍川寻得那三名死士的可能性便几乎为零,故而单单凭借这个消息,刘封心中便几乎可以肯定,袭击其妻儿者,定然与司马懿脱不了干系,或者是说,和魏国,必然脱不了干系……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3章 复杂形势
此事涉及到司马懿,确是之前刘封未曾想过之事,于情于理,在魏国安稳度日的曹植与司马懿皆是不应用如此手段去对付刘封,故而起初刘封有所怀疑的,不过是诸葛亮与之前他在南中之时斩杀的雍闿一族有关的南中豪强,但听闻那黑衣人有颍川口音之后,南中地界之人也是渐渐被刘封排除了嫌疑,如今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让刘封心中好是一番思量。
司马懿乃是刚刚从曹丕的麾下转投曹植的,若是说司马懿想要在暗中使用这样的方式来讨得曹植的欢心,自然也是不无可能的,但是刘封对于司马懿此人却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此人处事极为谨慎,且对于君臣之间的关系讳莫如深,不该贸然去做的事情,司马懿是万万不会冒险去做的,也正因如此,若是没有刘封的到来,他才会隐忍数十年后一举将曹氏的天下收入自己与子孙的囊中。
所以,刘封一番思量之下,心中排除了司马懿为了讨曹植欢心而私自动用自己家族在颍川的关系偷袭刘封府邸的可能。
而除去这种可能之后,一个刘封不愿意相信的可能性终于浮现在了刘封的脑海之中,曹植,这个数年前在江陵之时还是毫无城府的翩翩少年之人,极有可能便是此番袭击刘封府邸的始作俑者,这让刘封不得不暗自感慨,能够在曹丕的手中硬生生的将魏国之主的位置稳稳夺过来,并且能够发现并且让司马懿这等大才如今任劳任怨的为自己效命,此时的曹植,怕是与之前的少年的性情已然是大相径庭。
想到这一层,刘封并没有急于着手这复仇之事,而是在自己临行之前,又对飞羽卫下达了一个命令。
刘封暗自通过魏延命令飞羽卫中的两个小队前往颍川,并且将颍川境内隐藏在暗中的势力调查一番,并且不要打草惊蛇,调查清楚后回报即可。
通过这件事,让刘封意识到了一个潜在的危机,就像是司马懿这样的世代为官且曾经权倾一方的家族,若是有朝一日被逼迫得紧了,发动起其暗中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的隐忍蛰伏,极有可能会让一个国家甚至于一个朝代在其建立的若干年后毁于一旦。
对于府邸遭袭一事,在刘封看来乃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事,刘封有自己不可被触碰的东西,曹植更是有着他视作比生命还珍贵的人,所以对于曹植的弱点,刘封心中还是十分有把握的。而如今他所要做的事,便是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借由此事一丝丝的探查清楚,而后适时的公之于众,刘封相信,就算是想要利用司马懿无双才智的曹植,得知其竟然在暗处拥有着一个庞大的势力后,也会对其产生浓重的忌惮之心。
布置完了此事,刘封也就率领着来时的那些将领,踏上了归途,至于襄阳之地,虽然留下了守军,但统领之责也是交给了鲁肃,这倒是让鲁肃颇有些受宠若惊,原本他以为襄阳这样的重镇,刘封多半是要留下一大将镇守,如今这个差事落在了他的头上,鲁肃也是暗中下定决心,定不能教襄阳在其手中出现任何纰漏。
一路行军,当刘封回到自己的府门前之时,距离其离去已然是过了近三月,他的三个孩子比之他离去的时候也是完全变了一副相貌,虽然还不能坐起,但却都已然是白白胖胖,十分惹人喜爱。
当得知刘封归来,已然到了府门之外时,孙尚香与孟瑶二人急急将孩子交由奶娘照料,飞快的出门迎接刘封,当看到刘封此时正一身便装,脸上挂着胡茬,风尘仆仆的独自站在院中之时,二人好似乳燕归巢一般,顷刻之间便扎进了刘封的怀中。
她们二人的心情,刘封又怎能不知,这一番刘封远走荆州,她们二人独自在府中照料三个孩儿,一旦出了什么纰漏,那便是对刘封莫大的亏欠,特别是出了三个黑衣人之事后,虽然也得知了有实力超群的影卫在暗中护佑,但孙尚香与孟瑶二人却是日日对自己的孩儿寸步不离,这些时日几乎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而今日,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主心骨归来,二人心中就好像是放下了一块千斤重的大石一般,不再悬在半空之中。
刘封此时自然是顾不得梳洗,一手搂着一个,将她们带入了屋中,看着一个个在襁褓之中熟睡的孩子,刘封旅途之中的疲惫仿佛顷刻之间便已然消散了,同时,刘封的心中暗想,定然要让图谋自己妻儿性命的曹植深深的知晓,有些东西,是他触碰不得的。
这一次一别三月,刘封好生沐浴了一番后,一桌孙尚香与孟瑶二人亲自准备下的酒菜早已经摆上了桌案,三人这一餐足足吃了一个时辰有余,其中滋味,自然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酒足饭饱之后,刘封依旧是一副左拥左抱之态,将二女引入了卧房之中……
经历了这些时日在荆州的紧张之后,刘封迎来了难得的放松,他知道,随着中原局势的变化,在最终统一或是战败之前,这样的放松乃是十分难得的,并且绝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正等待着他去做,只是此时手中的消息还并不足够而已。
刘封所等待的消息,不出所料在十数日后尽皆有了结果,首先,向来处事神速果决的飞羽卫给刘封带回了颍川郡中探知的消息,但这个消息,却是并没有如同刘封之前所想的那样让他对颍川的权力分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对于刘封所交给他们的首要任务,飞羽卫还是调查得十分详尽了,甚至将极有可能与司马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郡中望族直接挖了出来,但这两队飞羽卫随即发觉,这些不过是颍川复杂关系网中十分平凡的一环而已,而以他们的势实力,若是再强行在曹植的领土中央调查,很可能会深陷其中无法返回。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4章 暗礁隐现
原来,飞羽卫根据那些黑衣人的特征与口音,到了颍川原本的郡治所在阳翟,几经查访,获知了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少年时在阳翟与当地望族庚氏过从甚密,而飞羽卫经过数日的暗中查探,发觉庚氏表面上是颍川郡中的一名门望族,但族中门客十分之多,并且凭借多年训练的眼力,看出了门客之中有不少功夫了得之人,若是这些人等组成一支军队,其威力怕是不会少于一队五百之数的飞羽卫。
这个发现让飞羽卫十分震惊,虽然颍川确是许昌所在之地,华夏真正地缘上的中心,也一度是中原地区除了都城之外最为繁盛之地,但帝王身侧,竟然存在着这样的势力,并且显然他们隐藏的十分之深,若不是刘封将在三个黑衣人的路数和特点反复告知飞羽卫将士,他们是绝不会十数日便将其找出的。
换做他人,又如何能够得知数十年前在此间做过一段时间太守的司马懿祖父能够给自己的儿孙留下如此大的一笔财富,飞羽卫们明白,若是司马懿一声令下,他们便可以派出杀手不惜性命的刺杀进刘封的府邸,那么足以说明司马一族对于这些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而更加让飞羽卫们震惊的是,原本他们想要看一看这个庚氏到底与司马家的过从是否紧密,当他们暗自观察这个庚氏之时,却是发觉他们似乎十分的忌惮颍川境内的另外数个姓氏,再一番探听,飞羽卫们更是发觉这些姓氏都已经存在在颍川大地上至少十数年的光景了,有些望族,竟然是有着几乎百年的历史。
这个发现,让飞羽卫们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皆是敏锐的觉察到,若是再行刺探,恐怕会有震惊天下的消息被他们探知,而其结果,极有可能是他们就此长眠在这颍川之地,而刘封,永远也不会知道这里可能发生的一切,和足以对一个定都在中原的王朝造成巨大隐患的众多势力。
于是,几番商议之下,飞羽卫们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定,停止刺探,返回成都将目前掌握的消息告知刘封,至于后续之事应当如何,还是要由刘封下令才可。
不出意外的,他们所探查到的这些消息在数日后便由他们亲自告知了刘封,刘封得知此事之后,也是露出了沉思之情,他将飞羽卫遣回了营中歇息,并未立即做出下一步的部署,但熟知刘封的人,却是能够从他紧锁着的眉头之中看出这件事的非比寻常。
的确,刘封在之前便想象到了作为许昌所在州郡的颍川,定然会有一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但能够让久经沙场的两个小队飞羽卫战士因担忧不能将消息送回而撤了回来,却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按照飞羽卫所言,那与司马家过从甚密的庚氏,便至少有五百之数飞羽卫的能耐,那庚氏都十分忌惮的那另外几个望族,又会暗中隐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呢?
而这样的能量,在刘封想来若是当真因为某种利益的关系被人整合在了一处,加之其一直在暗处行事,再加之距离皇城十分之近,极有可能便会形成一股能够颠覆一个王朝的力量。
这些消息的获得,让刘封深深的感到,颍川的这些势力很可能是一个马蜂窝一般的存在,若是贸然的去触动,打破了现有的平衡,很可能会惹祸上身,所以,刘封决定暂且不去动这些所谓的望族,而是静静的观察,就算有朝一日他想要借由这些势力实现一些东西,自己也绝不会去做那贸然捅马蜂窝的人。
但对于这个可能经由司马懿之手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庚氏一族,刘封既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也必然不会对其完全放任不理,思虑再三后,刘封将黎闯召入府中。
黎闯自从统领影卫护佑刘封府邸后,几乎便未曾在府中露面过,因刘封之前已然是对其言明,之所以给他们取名影卫,便是想要他们永远存在于暗处,这句话也一直是黎闯谨记之事,若非是前次事发突然,让孙尚香与孟瑶二人得知了他们的存在,到如今依旧是只有刘封与他们单线联系,就连之前与黎闯一同执掌飞羽卫的魏延,也只是隐约知道刘封将黎闯与飞羽卫之中的一部分精英抽调了出去,至于具体所为何事,他也是一无所知。
得到刘封召见之后,黎闯显然十分兴奋,但刚一见面,他还是就之前未能将那三名死士留下活口给刘封请罪了一番,而当刘封表明自己正是因此事才将其召来之时,黎闯的面上登时显出异常凝重的神情,显然,这件事在黎闯以及影卫的心中,留下了不甚美好的回忆,如今能够有机缘将此事中丢掉的面子找回来,对于黎闯来说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当下,刘封便将飞羽卫在颍川所探查出的情形与黎闯说了一番,黎闯闻言后,双目之中登时便是呈现出了一片精光,显然,黎闯对于此事十分期盼,当下便向刘封言道:“此事既然最先由我影卫发觉,主公但有后续事宜,交由我影卫负责乃是理所应当之事,并且以影卫的编制,护佑主公府邸之余,也应当在他处为主公分忧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