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不做后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一瓶后悔药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为民心,其实就是让百姓对你有希望,对你有归属感,无外乎一点,那就是你能给予百姓超出现在原有的利益,利益之交才是最简单、牢靠的。
曹魏如此,那蜀国自然也可以,倘若北伐成功,得到陇西、凉遂等地的控制权,未尝不能如此,而且也定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也百姓依附,得到百姓的支持,让他们心向大汉。
如此一来,北伐之后,对于所得之地,蜀军也可以减少驻军人数,更容易的同化原有魏国之郡兵,壮丁。
对于此田亩制度,刘禅参考的乃是后世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虽有改动,但是无外乎调动人的积极性。
“好!天也亮了,亮也该唤杨洪、蒋琬二人前来商议一下了!”看了一眼外面蒙蒙亮的天地,孔明淡淡开口道,恢复平静的面庞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闻言,刘禅一喜,孔明终于不再给予模棱两可的答复了,而是打算开始商议了,这对于刘禅来说便是足够了,若是诸葛亮直接同意,那才奇了怪,能够劝到这般,已经很不易了。
“不知不觉,朕竟与相父长谈了一宿,实在是收益匪浅,好了,那便先到这里吧,朕也该准备准备上朝了!”刘禅抹了一把脸,站起身来道。
“陛下,今天是休沐之日,无需早朝!”同样站了一宿的黄皓小声提醒道。
“是吗?阳平跑了一趟,竟忘却了时间!”刘禅轻拍额头笑道。
“陛下也累了,便回宫休息吧,晚些臣在与陛下相商!”孔明同样站起来躬身道。
“也罢,既然如此,那朕便先回宫歇息了,以后相父还需多教导教导朕!”
“陛下聪颖,臣必多多与陛下商谈国事!”





我不做后主 第九十三章 卧龙汉中书
在相互推脱奉承中,刘禅一行人于天蒙蒙亮之际便离开了丞相府,向皇宫而去。
送刘禅出门的孔明,望着刘禅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能收回目光,哪怕早已看不见刘禅一行人的踪影,不知在想些什么,待得许久之后,有些无光的眸子方才变得正常,回神后的孔明莫名一笑后,缓缓走回府中。
走进先前的大厅,案上还有两只杯盏,跪作案前,孔明颠了颠茶壶,旋即缓缓再次倒出一杯香茗,置于鼻前轻嗅,神态变得很是平静,仿佛这茶真有凝神之功效般。
此刻,屏风之后,一抹黑影,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立于一侧,很是尊敬的躬了躬身子,双目之中的敬畏之色极甚,且不含一丝虚伪。
虽没有抬头看去,但孔明仿佛也知来人身份,轻声开口:“伯苗,若不嫌弃,便陪亮品一下此茶!”
“在下遵命!”躬身拜了拜后,邓芝亦坐在案前,虽然没有太过拘谨,但身子仍旧有些僵硬,倒也没有彻底放开。
以前的邓芝有些才华,且又侥幸习得鬼道术法,境界一日千里,于蜀中当地倒也有些名气,人也变得傲慢自大了起来,不过自从见识了诸葛亮,邓芝便收敛了许多,仿佛变了一个人,实力却仍旧快速增强,但是哪怕再强,在诸葛亮面前,他也不敢有一丝不尊敬。
当两个人差距不大时,况且会不服输,甚至嫉妒,想方设法的争斗,但是若这个差距变得很大,大到没有信心迈过去时,嫉妒便会化作敬畏,正如孔明的那轻轻一扇,让邓芝彻底不敢与面前这位相斗,自己沉浸数年,最为自豪的一手杀招,对于面前的这位蜀丞相,仅仅只是一挥羽扇便轻易破除了。
哪怕是那东吴陆逊,实力达至八级符师顶峰,甚至已经一只脚迈进九级之列,但是在其看来,与面前这一位,仍有不小差距。
“伯苗,有什么看法吗?”瞧得邓芝落座,孔明在其惶恐之中为其盏上一杯,并淡淡道。
看法?邓芝自然知道孔明问的是对这一宿,其与陛下所谈之事的想法,毕竟他躲在角落里一宿,听了一宿,以刘禅目前三阶玄者的实力,自然发现不了修习鬼道,本就极善隐匿的邓芝。
“匪夷所思!”
“哦?”听到邓芝的评价,孔明倒也来了兴趣,轻声道。
“陛下与丞相所谈,目光之远让在下自愧不如,克复中原,中兴汉室,在陛下与丞相心中已然成了一股不灭的信念,有此信念在,陛下的脚步不会有所停歇,丞相的脚步亦不会有所停歇,我大汉的脚步亦不会停歇,只要不停下脚步,那我们便离实现这一信念不远了。”
“信念...是啊,汉室颓败已久,世间忠汉之士已不多矣,特别是曹丕公然废帝,汉室之希望便仅剩陛下一脉,中兴之业虽重,却也是不可避免的责任,我等既为汉臣,世受汉恩,自当有所报效。若我蜀中军民都能执此信念,复兴大业不远了。”
“会的!”
“哈哈,伯苗你且继续说,亮洗耳倾听!”孔明笑道。
“陛下言语之中虽显稚嫩,但其战略方针的确有商榷之处,而且在下认为...”话到一半,邓芝欲言又止,仿佛很难说出口。
“你认为该法却有可行之处,觉得亮不该如此优柔寡断!是吗?”孔明仍旧笑道。
没有被看出心思的尴尬,邓芝坦言道:“是!在下认为汉中之策确实可行,但是臣不明白的却是,明明丞相心中亦有汉中之策,为何又不当场赞同陛下呢?”
“伯苗,自从你出使东吴成功,亮便知道,你是我蜀汉不多的能臣之一,你虽修鬼道,然为人却刚正不阿,不虚伪做作,此刻我蜀中能有你这般臣子,实乃幸事,但是你要知道,我之所以没有马上答应陛下,实乃时机欠妥!”
“时机欠妥?”
“陛下年轻气盛,而为君者当需处事不惊,沉得住气,而陛下给人的感觉却是,他想要怎样,便一定要怎样,我且问你,为君者能否如此?再者,陛下有些自大了,目光也变的狭窄,在其眼里,他只认亮,认为只要说服了亮,便等于说服了满朝大臣,试问蜀国朝堂难道是陛下与亮两个人的吗?这难道不是专揽政权,肆意统治?”
“丞相言过了!”
轻叹了口气,孔明轻道:“现在如此说,的确尚早,但若依旧如此,未必不会如此,虽说帝王坐拥天下,说一不二,但是,试问有哪个贤主如此这般?而且,陛下如此行事,目光狭窄起来,往往忽略了很多大才,比如伯苗你!”
“万不敢当!不敢当!”
随后只见,孔明起身,取来一竹简,随即交由邓芝,邓芝眼望而来,只见上首赫然写着《迁民于汉中书》,邓芝望了一眼孔明,得到其默许后,旋即摊开,开始仔细阅读。
越往下读,邓芝越发震惊,书中所载内容正如题目一般,也如先前刘禅所主张的想法一般,那便是想方设法迁民至汉中!不过不同的是,孔明所采取的办法是秦末汉初的授田制,在此基础上给予百姓更大的优惠,并通过朝廷适当干预,择选青壮年之士前往汉中垦荒屯田戍兵。
此一方面虽有不同,但其他战略方针于之前刘禅所言偏差不大,但书中字里行间,孔明所阐述的依据之充分,数据之详细,远远超过刘禅的模糊念想,极具说服力。
譬如,孔明在书中,对汉中如今现有的耕田、荒废的耕田、尚在耕种的耕田、可供灌溉的水渠、迁人数量多少合适、迁徙时间、花费又将多少、随后如何分配安置、安置时间又需多久、安置之后初次播种的面积、若逢大旱,有多少地方会减产损失、为此又该建多少水利设施、乃至正常一年收粮又是多少,如此如此,皆一一详尽表明。
书中还如曹魏那般,设置专司农业的官职,犹如曹魏典农将那般。
越往下看,越是震惊,邓芝对孔明的敬佩更甚,相比于刘禅的稚嫩,这份汉中书无非成熟太多了,只要有些许经验之人,便能据此开展,推行书中之法。




我不做后主 第九十四章 天工阁的两份答卷
“丞相果然有治世之大才,此之方略,细之又细,言语之间,不含丝毫纰漏,实乃我大汉目前急缺之良策!”看完之后,邓芝双眼微颤,仿佛受到不小刺激,望着孔明激动不已道。
“伯苗觉得可行否?”嘴唇轻抿香茗,孔明问道。
“可行!可行!此法自然可行!”邓芝连连点头道。
“既如此,那此法便由伯苗你负责实施,随后亮便会上奏陛下,擢你暂为汉中太守!全权负责汉中诸多事宜!”
“什么?”邓芝神情一滞,惊讶不已,汉中太守?我滴乖乖,这可是不小的官,如今的蜀国,太守之中汉中太守之位那可是排在前列,毕竟汉中是蜀中的门户,之前张鲁便是在汉中,以一郡之地,抗衡刘璋整个蜀中,尽管刘璋无能,但仍不难看出汉中的重要性。
“这...在下恐难当此重任,还请丞相另择他人吧!”邓芝半跪于大厅,底气有些不足。
“伯苗,你足以胜得此重任,在蜀中,蒋琬、费祎、攸之等人虽有才华,却稍欠磨炼;幼常虽跟随亮多年,常年立于堂前,然其亦是不曾有所历练,此番身在永安,于其来说,倒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至于威公,虽有才华却不免有些小肚心肠,不曾如你这般豁达!”
“丞相谬赞,此事事关重大,在下实在怕辜负了丞相厚意,此策既是丞相所出,当由丞相全权实行最为妥当!”邓芝低着头道,不敢看向孔明。
“伯苗,若是条件允许,亮自然也想全权操持汉中之事,然此时尚有要事需亮去解决,汉中之事只得耽搁,你只需负责操持汉中之事两三年,待亮平定南中叛乱,自会亲自北上汉中,整顿军备,以资北伐大业。”
“丞相是要打算平南中之乱了?”邓芝闻言问道。
“先前正如陛下所言,曹丕果真调五路大军来犯,我蜀中兵力匮乏,又要忙于应对五路来敌,故暂时无法应对南中叛军,好在李恢、马忠、张翼、吕凯、王伉等人配合得当,将叛军挡在城外,令其久久不能越境半步,有他们在,我南中暂时无虞,待我新军组建完成,自要挥师南下,平定贼乱!”
“在下明白了!在下必定尽心竭力,筹划汉中之事,等待丞相到来!”邓芝豪情壮志道。
“魏延击退孟获,不日将会返回cd,受赏之后便会再至汉中,届时你需与其搞好关系,切勿因不和而导致汉中政策不行,魏延此人虽傲,为人且有些莽撞,但你若能事先与其搞好关系,得到其认可,其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于你,毕竟魏延主抓军略,不涉政事,如此你自当顺意。”
“吴氏乃皇亲,伯苗不可与其闹僵,遇事可先行忍让,随后告知于亮,亮自会替君分忧!西平一战,马超威望渐甚,又得两万羌兵降卒,你当时刻留意,以防突生变故!”
“丞相所言,在下皆铭记于心!”邓芝拜道。
双手握住邓芝做辑的手掌,孔明道:“待亮平南中而北上,见汉中良田万亩,百姓安居乐业,伯苗必记首功!”
“芝,拜谢丞相!”
......
黄昏之时,蜀皇宫,书房之中。
略作休息之后的刘禅端坐于案前,而在其面前,则有三男一女恭敬而立,正是董允、费祎、王平、黄月英四人,至于黄月英能够在此,正是因为其主掌天工阁的原因,正如刘禅所言,聚贤三阁虽是朝廷所立,但不属朝廷部门,算是立于官企与民企之间的特殊机构,三阁负责人亦不是官职,刘禅态度坚决,忠臣倒也默认了此事。
环视了三人一眼,刘禅开口:“在朕不在的这些日子,聚贤阁筹备的如何了?资金可按时拨放?”
费祎走出,立于大厅之中,恭敬道:“禀陛下!通文馆各类设施已然准备妥当,相关文件也已下发至地方,我阁初步计划于三日后进行第一次选拔考试,目前正处于报名阶段。”
待费祎说完退下,王平迈步向前,行礼道:“禀陛下,精武堂也已筹备完全,只待应试者前来选拔,选拔之事暂定于五...也是三日后!”
聚贤馆虽不是官所,但众人却非常清楚刘禅对其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这位年少的陛下爱才、求才之心完全不下于昔日先帝!故王平见费祎都已经说三日后,其自然也硬着头皮承诺道。
最后,堂中女子戴着面纱,轻挪这步子,行至刘禅前十步处,微微行了一礼。
这时刘禅认真打量后,发现该女身着素色衣衫,虽看不清容貌,却亦感觉到其清新脱俗之气质,随后,刘禅点了点头,以示礼貌。
毕竟这是黄月英,诸葛亮的媳妇,刘禅叫诸葛亮相父,虽不代表与此人的关系如何,但不管是从什么方面,仅仅诸葛亮自身的功绩,其家人便足以得到其礼遇。
黄月英亦礼貌的回了一礼,方道:“禀陛下,天工阁已经筹备完全,得众人之助,第一次选拔考核已然成功完成,共计考生217人,上交图纸答卷402份,其中不乏许多惊奇创意!”
闻言,刘禅倒是有所惊讶,这天工阁竟然领先其他两阁一步,不过转念一想,刘禅倒也释然了,毕竟黄月英四身份特殊,哪怕他没有别的心思,但是却架不住别人有,与诸葛亮作对的李严身在永安,cd朝堂之上,诸葛亮威望之盛恐无人能出其左右,包括自己这个陛下。
正因如此,怕不少人为了巴结诸葛亮,转而去帮助其夫人黄月英,毕竟诸葛亮为官清廉,那他们去帮助黄月英筹建天工阁,乃是变相为朝廷办事,谅其也说不出什么。
“朕听说此次天工阁考核,有两份答卷颇为出彩,令朕亦想一观。”
闻言,只见黄月英自左右取来两份纸卷,交由黄皓手中,黄皓旋即于刘禅面前桌案上缓缓打开。
目光望去,刘禅双目随即一凝,片刻后,又命黄皓打开另一份,目光同样有些精彩。




我不做后主 第九十五章 科技的力量(一)
古时的图纸绘制没有过多的表示符号或者说特殊表示方法,更多是按照原物件缩放到图纸上来的,按理说到也算是为实主义。
所以这两份图纸上的内容也很好理解,虽然刘禅前世大学所学的不是机械类专业,甚至跟机械类不沾边,但是这并不影响其看懂这个东西,专业性的术语不会,但是大体的原理还是可以懂得。
“这两份答卷是一个人做的?”扫到答卷一侧,墨承两字直入眼帘,刘禅不由猜测道。
“禀陛下,起初看到这两份答卷,臣妾亦是震惊不已,便见过墨承此人,此人实力虽不出彩,精神力和玄力仅二阶而已,但是其天工之术却高明许多,这两份答卷皆是出自其手,并且经过调查,不存在弄虚作假之情节。”黄月英淡淡道。
“精神力和玄力弱这不要紧,先帝征战四方,我蜀国倒也算是以武立国,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自身都要有强大的实力,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向这墨承,他这两张图纸之功足以抵得上万人之力,乃至更多。”刘禅很是欣喜道。
设立聚贤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选拔人才,而这人才可不仅仅指的是武将、谋臣这一类开疆拓土、治世安邦之人,也需要一些能人异士,毕竟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全方面的,绝不是一方面、两方面的,正如水桶原理,水桶究竟能装多少水,要看的还得是最短的木板的高度。
通文馆负责选拔文臣谋士,精武堂负责选拔精兵悍将,可谓文武兼顾,而天工阁能够与二者并列三阁,自然地位不低,同样也代表刘禅对其的重视程度不低于其他两阁,原因无他,天工阁考核的是图纸,代表的便是发明创造,说白了就是科技创新,后世就曾有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回想三国,这类技术称作木工之术,在这一方面倒也有不少出名人物,比如最出名的便是蜀国当今手握实权的诸葛孔明,善于山道托运的木流车马,十个呼吸间可以连放十支破玄弩箭的诸葛连弩,后世已经证明,这些东西的作用完全不下于千人、万人的作用。
除此之外,史中也曾记道,孔明之妻黄月英也极善此道,虽没有什么代表作,但是刘禅却也大胆猜测,诸葛孔明与黄月英小两口,两人皆是有才,平日若无战事,可谓时常相见,凑在一起研究研究也是很有可能的,诸葛亮的发明创造说不定有一半要归功于黄月英呢,除此之外,还有魏国刘晔。
“朕倒是想见见此人!”手掌抵在下巴,刘禅喃喃道。
“依照规定,聚贤阁选拔人才,每届的第一名可得到陛下召见,虽说天工阁选拨正式名册还未公布,但是这第一名几乎已经确定下来,非此人莫属,所以我们已让其提前住到了驿馆,等候陛下召见。”黄月英道。
“召他前来吧,毕竟他是这两份图纸的作者,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为我们讲解这两份作品的功用!”刘禅开口道。
得到刘禅允许,立即有着内侍官前去驿站传召,约莫半个时辰后,只见一位身着灰色麻衣,长相颇为普通,但却精神饱满,看上去很是正直的男子站在厅中,对于上首刘禅,态度极为恭敬,毕竟在古代,小老百姓见到皇帝难免如此,这就是地位的差距所造成的,哪怕到了后世,刘禅那个时代,老百姓见领导人还是这个样,紧张嘛,在所难免的。
看了来人一眼,普通的长相倒也没必要多看几眼,刘禅旋即指着案上的两份答卷道:“这是你的大作吧?这届天工阁选拔,你得头名可谓实至名归,朕无异议!”如此一来,倒也彻底确定了天工阁头名。
闻言,那人神情瞬间变得有些激动,虽然其对自己的才学十分自信,但是不得到结果始终都是心情忐忑,这就是考生心理,除非你的自信大到蔑视一切,而那却又很容易演变为自大。
“介绍下你和你的作品吧!”刘禅摊了摊手。
“小人名叫墨承,江州人士!”墨承低头恭敬道。
“你怎会设计出如此精妙之物,你姓墨,莫非你还是墨家之人?”刘禅笑道。
墨承尴尬道:“回陛下话,小人确实是墨家传人!”
“卧槽!你说啥?老子随便一说竟然真让老子说中了?!”刘禅惊讶道,此时张着大嘴,久久不能合拢,已顾不上形象,甚至都爆出粗口。
“回陛下,小人确实是墨家传人,只因当初始皇残暴,小人这一支为躲避灾祸,故而入蜀,借此倒也躲过一劫,留存下来!待得高祖定天下之时,我等一支已习惯蜀中安逸生活,所以便继续留了下来,如今到了小人这一代唯有小人一人了。”说实话,墨承亦被刘禅先前的表现吓了一跳,不过还是低声回禀道。
“好!好!好!没想到聚贤阁第一次选拔便能招到如你这般大才,实在令朕欣喜,你且继续介绍你的作品!”
双手将案上其中一份图纸放于刘禅正前方,墨承弯着腰,恭恭敬敬道:“陛下且看,此乃小人改良的新式织锦机!可用十二蹑代替五、六十蹑,其功效不变。”
虽说图纸形似,刘禅先前也能瞧出这是一台织机,如今倒也确认了。
“一般织机,每一经,每一蹑各有其用处,若要织平纹,需有两个综,若是斜纹,还需再加一个综,花纹越是复杂,所需综数便要求更多,经、蹑之数自然也要大幅增加,这是原有织机。”
说到专业上,墨承讲起木工瞬间便变得自信了许多,侃侃而谈,流畅无比,自身气势也发生了莫大变化,让人颇为欣赏,这怕是认真起来的魅力,而那张有些普通的脸庞此时也变得很是耐看。
“目前织机用综控制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一边梭子来回穿织,经线又用蹑来控制,因此织工在操作的时候,多依赖目光甄别,再靠双脚踩踏蹑具,不仅费时费力,还频频出错。”
“小人便试想,双脚虽有力,但哪里比得上双手灵活?因此简化用脚踩蹬的蹑,改为双手操作的桄和梭子,如此一来,只需双手不断调整,便可织就以前不易织成的复杂花纹,而且上手容易,省时省力,效率堪比原来两倍!”




我不做后主 第九十六章 科技的力量(二)
在墨承讲解新式织锦机思路之时,厅中众人皆目不眨眼,细细聆听,不住颔首,正如刘禅先前所说的,一项创造发明,只有他的创造者才是最了解它的人。
待得墨承讲解完毕,黄月英方才久久回神,朝着墨承施了一礼,郑重道:“先生真乃当世大才,此织机简单明了,效率却是远胜原式织机,实在是造福百姓的大业!”
一番称赞,令得本就不是很外向的墨承刹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同,这正是每一个创作者最渴望。
刘禅静静的看着案上的图纸,心中早已不平静,他深知这台织机对蜀中织锦业的作用,更知道对蜀国的作用,自新政推行月余以来,蜀国织锦已演化为官办和民办,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自行织锦,只有那些土生土长的益州人,因为地处偏远,所受战乱影响较小,这才得以能够自行织锦。
对于那些流民,逃难而来的百姓来说,能够有一栖身之地,有一顿饱饭,便已是不错,又哪来的资金能够购置织锦机自行织锦,再说,蜀锦乃是蜀中特产,他们亦没有这门本事。
而针对这一现象,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更是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被后世称为四相的董允,率先拉开了创新的帷幕,正式创办了官办的织锦部门,朝廷出资,供百姓学习,所得织锦尽归朝廷,朝廷则按劳动量支付工人银钱。
相比于那行自行织锦,一个月可以自己得到一匹锦缎的益州人来说,这些外来人的待遇无疑要差一些,但是反过来对比他们之前的生活,那无疑要好上很多,织锦的工钱还是不低的,织一匹锦,朝廷则支付工人一千钱。
由于刚学习织锦不久,很多人还都是初学者,即便如此,这个月下来,每人至少能织两匹,虽然跟益州当地织工每月至少五匹的效率相差甚远,但是几百人的劳动力,一个月下来仍旧可以收获蜀锦千匹,这可都是钱啊!
蜀锦乃是蜀地特产,颇受世家子弟喜爱,如今的行情已然炒到每匹两万钱,千匹那就是两千万,扣除每月的成本两百万,仍能够收益一千八百多万!这可是门暴利产业!
1...2526272829...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