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调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清浅
玉缀并不知道,太后这一次的休息,居然会成为永远的沉睡!
太后薨!
在皇子们接二连三薨之后,再出现这种情况,让皇帝也终于扛不住,一病不起。
而那被皇帝安排出去追杀小六的人,此时却在京城某处。
千里之外的小六,忽然只觉得心脏一阵锥心刺骨的痛,几乎让他痛不欲生。
瑾娘扶着脸色煞白的小六,担心的问:“你这是怎么了?”
莫不是小六之前就受伤了,而她没有发现?
不应该啊,他们同塌而眠,怎么能不发现?
“我没事,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心疼!现在已经好了,你别担心了。”小六强撑起一抹笑容,对瑾娘说道。
他们这一路上被围杀好几次,已经让瑾娘胆战心惊了,他不能让瑾娘再为了自己担心。
瑾娘却总觉得,小六这样,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还是让人请了随行的大夫过来。
诊脉半晌之后,那大夫最后却只能沉吟说道:“王妃,王爷并无任何异状,除了连日来因为劳心费力,有些疲惫之外,其他一切都好。”
听到小六一切都好,瑾娘确实放心了很多。
打发了大夫下去,瑾娘给小六倒了一杯水说道:“许是你这些日子没有休息好,今晚,什么都别想了,先好好的休息一个晚上,等到了明天,我们就该到兴城地界了。”
瑾娘向着好的方向想,马上就要到他们的地盘上了,应该不会再有人围杀他们了吧?
不过,谁知道呢?以前,他们不也在兴城地界被人刺杀过?那一次的损失也不小呢。
或许,那些跟着他们的人,会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到兴城地界而疯狂的发起攻击也未可知。
小六长叹一口气,将瑾娘抱在怀里说道:“原本想给你安宁的生活,谁知道,却连续遭遇这些,瑾娘,对不起!”
他现在很后悔,如果没有当初他一定要娶瑾娘为妻,瑾娘就不会经历现在这一切,还能在河州安心的过日子。
瑾娘将脸埋在小六的怀里,低声说道:“我们是夫妻,王爷以后可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了,就好像我们不是一家人一样。
小六还略微有些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是啊,他们是夫妻,而且是大难来时不用各自飞的那种夫妻。
“我们的未来还有很长时间要一起过呢,我们才二十几岁,还有五六十年的时间好过,你要是总与我客气,那便是不当我是自己人!”瑾娘淡淡的笑着,语气十分坚决。
她相信,他们的未来还有很长时间,困难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过去。
“瑾娘,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最好的一切,只是暂时只怕会很难,或许在未来的好几年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都不会很好过。”
说不定,这时候,真正的危险已经来临了,而这样的危险,就算是他已经到了兴城也不能避免。
小六是在宫里长大的孩子,对于这些事的敏锐程度本来就比瑾娘更加高一些。
他连续遭遇这几次的截杀,可是到了最后,都让他幸免于难,他可不认为真的就是自己的人有这样的本事。
哪些人的出现,一则是为了让他这边的力量得以消耗,二则是为了试探他的实力。
但是,哪些人绝对不会真正的要了自己的性命,如不然,自己就算不会身受重伤,也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毫发无伤,那么这唯一能证明的就是,此事觉得不简单。
或许,让他活着,只是为了将来的戏能继续唱下去。
到达兴城的时候,瑾娘觉得,兴城与自己记忆中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便是兴城这个城市,在这一个冬天过去之后,似乎也有些变了。
但具体是哪里变了,瑾娘却想不明白,还是那些破破烂烂的房舍屋宇,还是那些看起来只比之前好一些老百姓,但瑾娘就是觉得变了。
似乎现在这种状况,是外忪内紧,瑾娘能感觉到,现在的兴城,随时都在准备战斗。
缙云并没有瑾娘这样的感觉,她只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家门口了,以后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再也不用胆战心惊的过日子了。
这一路上,让这个小姑娘确实因此遭遇了不少以前不曾遭遇过的苦难和摧残,即便是不曾受伤,可是亲眼目睹那些人在自己眼前变成一具具的尸体,对于她来说,便是这世上最残酷的折磨了。
“嫂子,我们到家了!”眼中带着欣喜,小姑娘的表情十分愉悦。
瑾娘摸摸她的头发说道:“是啊,到家了,以后就好了,让人服侍你洗漱之后好好休息。”
她尽可能用平静的语气对小姑子说,可是,她自己的心里却越发的沉甸甸的。
王府里的气氛,比起兴城更加凝重,即便是那些人面上的笑容还是一如既往的,但瑾娘却觉得有黑云压城的感觉。
她这时候甚至是羡慕缙云的,什么都不知道或许才是最幸福的。
这边才打发了缙云离开,阿文和纯熙以及杨大娘却忧心忡忡的过来了。
他们是之前就已经被秘密送到兴城的,从到了兴城之后,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因为他们突如其来的从京城离开到了兴城,他们也是很不安心。
如今看到瑾娘等人到来,杨大娘念了一句佛说道:“这些日子总是胆战心惊的,就是做梦都是噩梦,现在你们回来了,我也总是能放心了。”
不知道为什么,杨大娘这段时间,总是做噩梦,梦见瑾娘和小六等人被追杀,甚至是被人杀死!
fp
(iishu)是,,,,!
第483章 未来的计划
【】(iishu),
杨大娘哪里知道,这些虽然是她的梦,但并不是她臆想出来的,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情形。
“没事的,大娘,我们这不是都好好的回来了?”瑾娘不想让杨大娘为自己担心,忙就笑着说“现在府里多了这么多的人,还要劳烦您帮着安排安排呢。”
总要给杨大娘找些事情做,省的老人家总是东想西想的。
杨大娘确实有很多话想对瑾娘说,可是,显而易见,瑾娘并不是很想提起这件事,也只能叹息一声。
罢了,孩子们不想让她担心,那她就不问了。
“别的事我也帮不了你们,就府中这些事,我还能帮帮忙,你们就放心吧,我肯定将这些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杨大娘笑着说道。
其实,说是安排,也没有太多的事,府中的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就能各负其责。
京城王府里的管家成为宁王府的大管家,而兴城宁王府的管家,退一步,成为了二管家,二人分别负责不同的事务,大管家主要负责对外,二管家主要职能是管理府中的事务,倒是没有什么冲突。
这是一早就安排好的,二人对此都没有异议。
“王爷,这一路上,您也累了,还是早些回房休息吧。”瑾娘看着小六疲惫的样子,心里疼惜的不得了,忙就说道。
既然注定了未来的生活不会很平静,那忙里偷闲休息休息,才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
小六笑道“无妨,等吃罢晚饭再休息吧,才刚回来,还有一些事要处理,你且先休息休息。”
如果可能,他何尝不想好好休息一会子,可是,现在时间紧迫,估计能留给他部署安排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了,还是要抓紧一切时间才行。
瑾娘点头“王爷且先去忙,我晚上给您炖汤。”
小六点头,这才离开。
瑾娘要去炖汤,却被杨大娘给阻止了。
“家里头养着这么多人呢,你且先休息休息,要给王爷炖汤,等到了明日也好。而且,陶老哥也已经给你们预备了药膳。”
“有些日子没有见到干爹了,怎么近日也不见?”瑾娘这才想起来,怎么今天居然没见到陶老伯。
“这些日子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呢。”杨大娘语气带着埋怨的说道“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好好养着的。”
虽然是埋怨的话,可是瑾娘却清楚,这也是杨大娘在担心陶老伯,毕竟,陶老伯的年纪不小了。
“没事的,他老人家身体好着呢,每天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做在家里,才会不舒服。”
陶老伯那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以前的时候,没有平台让他发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他发光发热的平台,他怎么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
二人这边才说着话,就听到爽朗的笑声传过来。
“还是瑾娘了解我,大妹子,你可别总想着让我在家里,我前半辈子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好不容易现在能做点什么了,当然要尽心尽力的去做。”
说话的人不是陶老伯还能有谁?
自从到了兴城之后,陶老伯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之前在河州,他过的很艰难,被人打压着,几乎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后来,因为瑾娘的关系到了京城,虽然说,日子过的很是舒心,可是到底每天只是闲着,他觉得很是不自在。
只有到了兴城,他才觉得整个人都有了用武之地,浑身舒畅了,他却也遗憾,自己这一辈子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一直等到现在,才有了能发光发热的机会,着实不容易。
因此,他每天都信心满满的在各处奔波,只为了能够多做一些。
现在,城里的医馆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按照瑾娘的规划,里面不光有药房和大夫坐堂的地方,还有病人休息的地方。
而且,这个医馆与寻常不同的是,医馆里各种病症是分开医治的,基本上是一种病症有一个院子,而且瑾娘说了,这些院子里的大夫都是要术业有专攻,比如专门诊断骨科的,就不会去治疗其他的疾病,这对于大夫来说,是很好的,对于病人来说,就更好了。
也难为瑾娘能想到这些,瑞国花了别人,只怕未必就能想到这样的好点子。
不对,如果是换了别人不要说不能想到这样的好点子,就连建医馆这样的想法也不会有。
而且,瑾娘还在兴城建设了书院,这可真是十分难得。
陶老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不管是医馆,还是书院,这都是要花大钱的,并不会带来多少的盈利,也就是说,未来的很多年里,兴城书院和兴城医馆都需要王府掏钱维持。
虽然王府现在不缺钱,可是,要维持书院和医馆一年容易,要维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王府有些产业,但长此以往,也会是非常大的负担。
瑾娘许久不见陶老伯,乍然见到的时候,欢喜之情可想而知,忙就上前对着陶老伯屈膝。
“见过干爹!”
陶老伯忙就朝着旁边避开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越发的淘气了,你这样,老头子我哪里敢承受?”
君臣父子,自古都是现有君臣而后有父子,虽然瑾娘认他做了干爹,可是,说到底,瑾娘现在是王妃,也算是君了,而他不过是一介草民罢了,瑾娘的礼他可不敢生受。
瑾娘笑了说道“这段时间,干爹在兴城辛苦了,要是没有您,兴城这些建设还没有这样的速度呢,不过一个礼,您怎么就不能受了?”
“看看,才说你了解我,这会子就又说这些了。不过,瑾娘啊,现在医馆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大夫却还是有些缺乏,这可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陶老伯说起这个的时候,还是很有些惆怅。、
没办法,懂得医术的人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这些大夫如果不是自己开设医馆,就是早就有了坐堂的地方,寻摸一个两个的容易,多了却很难。
而那样大的一个医馆,又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维持的。
瑾娘没想到陶老伯才见到她就说起这个话题来,遂笑道“这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这还不是问题?学医可不是一年两年能学会的,要现培养一些大夫并不是很容易,瑾娘,我可不想看着这么大的一个医馆就这么白白放着。”
“现在,我们兴城的人并不是很多,能前来看病的也不会很多,有您坐镇,我们又从京城里带了好几个人来,想来暂时也是够用了,至于以后,咱们就从兴城周边选一些伶俐的,开始学习,逐渐也就能用得上了。”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瑾娘并没有打算只是用这种方式,虽然说,用这种方式也好,但确实是有局限性,未来她还是打算,要将书院和医馆完美的结合起来。
去读书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走仕途之路,或许中间会有一些对医学有兴趣,以后,她也会酌情在书院里开设专门的医学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美的解决医馆大夫的需求问题。
陶老伯可没想到瑾娘已经想的这样长远了,他只听到瑾娘说,从京城里带了几位大夫来,那心里就乐开花儿了,他担心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有大夫来那就好啊,那就好啊,这些日子,老头子我都睡不香了。”陶老伯激动的搓手说道。
“干爹,您放心吧,不光是大夫我们请了好几个来,就是书院的先生,也请了几个,我与王爷已经商量过了,等到了再过十天时间,书院和医馆同时开馆。”
原本商量的时间并不是这个时候,但是,后来他们连续遭遇几次截杀之后,小六忽然就改变了主意。
也就是说,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了,而书院和医馆里必定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周,剩下十来日的时间,就会更加忙碌。
“真的?”陶老伯显然也被吓到了,这么快?
“当然是真的。”
“可是我看着书院和医馆里都有好些地方没有准备好,这样仓促,只怕不好。”
“不要紧,先将最基础的准备起来,其他的我们可以慢慢的添置。”
为今之计也只能是如此了,瑾娘叹息,原本想着要将书院一炮打响,收拾的妥妥当当的,现在看来,倒是未必能行啊。
“医馆也就罢了,只要有大夫,自然会有人前来看病,可是那学堂里,只怕未必就能有人来读书。”陶老伯忧心。
兴城的人现在生活水平是好了不少,可是,那也只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罢了,连穿衣都很困难,就别说让孩子来读书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