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西厢房的炕头上,一溜摆放着好几个大海碗和碟子,每一个大海碗和碟子上面都严严实实地盖着湿湿的纱布。
天气暖了,就该种菜了。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庄户人家要对蔬菜的种子进行催芽,然后才进行播种。比如说黄瓜、南瓜、毛嗑、豆角等。还有一些蔬菜的种子不适合进行催芽,比如茄子、白菜这些,到了播种的时候直接撒在土里就可以了。
庄户人家催芽的方式也很简易,就是选出最饱满的种子,放进大碗或者碟子里,然后洒水,并用纱布覆盖保湿,之后就要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都要洒水保证湿度。
连蔓儿就是把装了种子的碗碟放在炕头保温的,正午太阳最足的时候,她还会将这些碗碟挪到能晒到太阳的窗台上,这样可以让蔬菜种子更快地发芽。
“姐,都发芽了没?”连蔓儿一进屋,就看见连枝儿正揭开纱布,看种子发芽的情况。
“差不多了,我看这两天就能种了。”连枝儿道。
连蔓儿也爬到炕上,一只只碗地看,豆角的牙发的最好,毛嗑的牙发的最慢,也许是因为毛嗑仁外面还包裹着硬硬的壳的缘故。不过它发芽慢也没关系,一般的毛嗑都是要放在最后种的。
毛嗑并不是必要的蔬菜,而是孩子们的零食。一般庄户人家多是在菜畦埂或者其他闲置的边边角角种几棵毛嗑,够给孩子们塞牙的就行,而不会占用正经的菜地。
连蔓儿看过了炕上的蔬菜种子,又从炕上下来。她们屋靠墙的一角,用碎砖块和石块垒了一块长方形的育苗圃出来,苗圃里面堆放的是细沙。这细沙里面埋的是土豆块。土豆不是用种子,而是采用根茎发芽的方式播种的。连蔓儿蹲下身,就可以看见有土豆牙从细沙里冒出来。她稍微翻检了一下,大多数的土豆块都发芽了,再等几天,就可以将这些土豆牙移植到菜地里。
检查完土豆牙,连蔓儿站起身往外看了看,她是偷空从铺子里,就是心急看蔬菜种子发芽的情况,现在快到晌午了,她还得回铺子里去。
“姐,我要回铺子了。”连蔓儿就向连枝儿道,“你跟我一起去不?”
“等我一会,猪刚才我喂过了,我再去给鸡和鸭添点食。……蔓儿,你再去给猪添瓢水。”连枝儿就道。
“哎。”连蔓儿答应了,就从外屋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走到猪圈门口。猪圈墙比她高了一大截,就是这石头垒的猪圈门也和她的身高仿佛。连蔓儿一脚踩在猪圈门一块突出的大石上,身体半趴在猪圈门上,这才能够将水倒进猪圈里专门装水的半截破木桶里。
猪圈里的三只小猪听见动静,就呼噜呼噜争先恐后地从猪圈棚子里跑出来,挤在破木桶前面开始喝水。
三只小猪都长了身量,连蔓儿目测了一下,每一只都超过了两尺来长,重量应该也增加了不只一倍。照这个长势,等到过年的时候,就是三只肥猪了。连蔓儿笑眯眯地想着,扭头看看水桶旁边的猪食槽里,还有下剩的猪食。猪的习性就是这样,哪怕是刚刚吃过食,只要有人来喂,它们也会跑出来再吃一顿。
连蔓儿拿着空水瓢往回走,就看见连老爷子猫着腰,站在东厢房下面的菜园子里。
“爷,你干啥那?”
连蔓儿一边问,一边走,隔着矮墙往里看。
连老爷子正站在一个方形的小菜畦旁边,菜畦里的土很湿,满是绿英英的小苗,菜畦旁边是湿漉漉的草帘子。
“我看看烟苗出的咋样了。”连老爷子抬起头道。
连老爷子爱抽旱烟,据说今年前院东边这个菜园子里,他打算都种上旱烟。旱烟是娇弱的物种,需要先育出苗来,再进行移植。连老爷子就挖了一个小菜畦,上面盖上草帘子来保温,只有天暖的正午,才将草帘子揭开,让烟苗晒晒太阳。
这一园子的旱烟,不仅足够连老爷子抽,还能卖上二三百斤。旱烟可比一般的蔬菜价钱高多了。不过它也需要更精心的照料,收割后的晒制过程也费时费力。
“我看出的挺好的,爷你啥时候开始种啊?”连蔓儿就道。
“还得等几天,苗还太小,得长巴掌这么长,才能种。”连老爷子用手比了比,告诉连蔓儿道。做为一个老庄稼把式,他很喜欢和人谈论种菜种庄稼的话题。家里小辈中,尤其女娃中,只有连蔓儿一个关心这些,因此连老爷子对连蔓儿的喜爱更多了几分。
“等会你问问你爹,你们今年种不种旱烟,这苗都够了。”连老爷子对连蔓儿道。
“行,一会我问问我爹。”连守信没有抽旱烟的习惯,连蔓儿家今年没打算种旱烟。不过,连蔓儿还是这样答道。
这会工夫,连枝儿已经喂完了鸡鸭,连蔓儿就将水瓢放回屋里,姐两个将屋里屋外都检查了一遍,就锁了门,往早点铺子来。
走到官道,姐两个就分开了。连枝儿直接去早点铺子,要帮张氏做饭。连蔓儿则是到新铺子的工地上,看连守信。
为了赶工期,在农忙前把房子盖好,连守信后来又多请了些人手来,现在新铺子的房梁已经上好了,檩子等也榫接完了,昨天做了房顶,今天正在进行最后一道重要的工序——上瓦,也就是在屋顶铺瓦。
铺瓦要有专门手艺的手艺人才能做好,因此屋顶上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在屋子里里外外忙着收尾的活计。
铺子后面有帮工的在砌墙,围城一个小院落。院子里有两间房,这两间房是用盖铺子剩下的零碎物料盖起来的,是预备以后给雇工的住处,还能存放杂物。小院的角落,是给小黄牛预备的牛栏。
铺子前面,也有几个帮工的在忙碌,他们正在用碎砖砌花坛。这是连蔓儿要求的。铺子旁边的空地也要整理出来,有的地方要打上木桩或者安放石墩,是留给以后客人拴马,停放车辆用的。
连守信忙着里外的协调,已经很有主管的架势了。
盖房子是费心费力的事,这些天的忙碌,连守信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饭量比以前大,但是看着人还是瘦了一圈,不过精神头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好。
工程到了最后关头,却一点都不能松懈。
“蔓儿,咱晌午吃啥菜?”连守信见连蔓儿来了,就问。
“我娘说吃猪肉炖粉条。”连蔓儿脆生生地答道。
“大家伙听见没,晌午吃猪肉炖粉条子”连守信就冲盖房子的人们喊了一嗓子。
房上房下屋前屋后立刻响起了喝彩声。连家盖房子,饭菜供的特别好,这已经传开了。有一顿实惠的猪肉炖粉条在前面等着,大家伙都更又干劲了。
连蔓儿暗笑,她连守信这是故意的。这一招鼓舞士气,真是百试百灵。
…………
吃过了晌午饭,连守信带着人又去了新铺子那边。连蔓儿就和张氏商量,要开始种菜的事。
“娘,那今天咱先把帐子夹上吧。”连蔓儿就道。等种子发好牙,还有一两天的工夫。她们买的这块地周围没有围墙,要在菜地周围夹上帐子,才能避免鸡鸭等闯进去糟蹋菜蔬。
“行。”张氏点头。
赵氏和连叶儿都在铺子里吃的晌午饭,之后也没急着,今天没有急等要洗的衣裳,她们俩都说要留下来帮忙。跑堂的石娃子也说要帮忙。
“娘,那我和小七去套犁杖,上学前,能把垄沟给犁出来,省得你们还得一点点地刨。”五郎说着话,就和小七去后面牵牛套犁杖。
小七牵牛,五郎在后面扶犁,沿着菜地的四周犁出一道深约半尺多的沟,连蔓儿几个就跟在后面夹帐子。夹帐子用的是去干净叶子的秸秆,插进沟中,然后将两侧的土回填,用脚踩实。为了让帐子更结实,一般还要在上面夹上横向的秸秆,用马兰叶当绳子捆绑结实。
有了犁杖和牛,让这一过程省时省力了许多。
夹完了帐子,回到铺子里,连蔓儿正在整理账目,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
“哎呦,鲁来了”
…………
身体不适,更新的晚了些。
先送上一更,晚上争取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二百五十六章家庭教师
??费章节(12点)
二更,求粉红。
…………
连蔓儿听见张氏在外边,说是鲁来了,立刻就放下账本,下炕穿鞋迎了出来。
铺子里站着一个中年男人,中等身材,面容白皙瘦削,颌下留着一副短髭,身上穿了一件赭色的缎子直缀。他臂弯搭着一件石青色的直缀,正在向张氏抱拳行礼。
“鲁来了,快请屋里坐。”连蔓儿忙招呼着将鲁请到屋里,从他手里接了直缀暂时放在一边,又从旁边一个笸箩中取出茶叶,张氏从小灶上提了烧的滚滚的水进来,忙着给鲁沏茶。
“,这是咱们这镇上最好的花茶了,昨个我哥刚买。您尝尝,看喝着还行不?”连蔓儿端了茶杯放在鲁跟前的小桌上。
茶叶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金贵的玩意。庄户人家一般没有喝茶的习惯。就是喝茶,他们也多选那种便宜的茶砖,掰碎了,一小捏就能泡一大壶茶水。当然,这种茶水说不上好喝。
连蔓儿家也并不喝茶,这花茶是专门给面前这位鲁买的。
“还好。”鲁喝了茶,点了点头,“在这里,能喝到这样的茶,就很不了。蔓儿啊,你们别总为了我破费。我可是下了决心,要入地随俗的。”
鲁这一开口,就是一口地地道道的官话。
连蔓儿一直注意观察鲁的表情,见他对这茶叶还算满意,就笑了。
“喜欢就好。这样的茶叶,我们还买的起。”
“五郎和小七还没放学?”鲁就慢慢的喝着茶,问道。
“应该快了。”连蔓儿答道,“,您先坐炕上喝茶,我给您弄点果子吃。”
连蔓儿说着话,就拿出一个攒盒,装了大枣、白梨、核桃仁、花生仁等几样果子并点心,放在鲁跟前的桌子上,又将两卷书也放在桌上,让他一边喝茶,一边看书,等五郎和小七放学。
等安置好了鲁,连蔓儿才回到的桌子旁,继续算今天的出入账目。
都是算熟了的,连蔓儿能够一心二用,一边算账,一边偷偷瞄一眼鲁,看他很安闲自在看书喝茶,这才放下心来。
连蔓儿对这个鲁很上心,这是有原因的。
认识鲁,还是在连蔓儿开始招揽洗衣的业务之后。山上来浆洗的,多是粗布衣裳,最多也不过是细布的,茧绸的都少见,所以当这位小胡子中年大叔送了一件缎子直缀来洗的时候,就吸引了连蔓儿的注意力。
当然,鲁当时吸引了连蔓儿的不仅仅是他送来的直缀,还有他这个人。
就是穿着同样的粗布衣裳往那里一站,话都不说,鲁依旧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这不是说他长的多好看,而是他身上的气质,让他鹤立鸡群。
连蔓儿当时就敏锐地猜测到,这绝不是普通的力工或者匠人,甚至不是山上的账房、管事。这样气质的人本不该出现在这里。
那件缎子直缀她没敢交给别人洗,庄户人家的常年劳作,手都很粗,一不就会将这精贵的缎子刮出丝来。连蔓儿将那件直缀交给连枝儿来洗,并嘱咐连枝儿一定要精心。
后来,连蔓儿将浆洗干净、熨烫的平平整整的直缀交还给鲁,并收了鲁四文钱。
鲁很痛快地付了钱,转头就将他所有的绸缎衣裳都拿来了,要连蔓儿照着那件直缀的样子浆洗熨烫,并当即给了连蔓儿一小块银子做定钱。
连蔓儿和连枝儿因此小赚了一笔,而鲁的行事,更让连蔓儿好奇了。
所以,当老黄再来吃饭的时候,连蔓儿就向他打听,鲁到底是人。老黄没有隐瞒,将他的包括猜测的,都告诉了连蔓儿。连蔓儿不听则已,一听还真吓了一跳。
原来这位鲁,本名鲁孝达,字元直,本来是本朝的一位五品地方官,因为个性耿直不肯同流合污而在官场得罪了人,被罗织了罪名,拿进京城,在刑部受审,最后落了个削职发配。当时正有沈家的人进京,领了旨意要在小沈屯旁的山上为沈皇后建庙。
说来也巧,早在沈皇后在世的时候就有要修庙的打算,当时还请人设计并画了图。那时候正值鲁在京,也参与了设计和画图。就有人在沈家人面前提起这件事,为鲁求情。
沈家的人打听清楚,鲁素有才名,为人正直,得罪的也不是了不得的人,就答应了这件事,向皇帝请旨,免了鲁发配的刑罚,让他来到这里为沈皇后建庙效力。
不过,让连蔓儿在意的倒不是鲁曾是位五品的官,连蔓儿在意的是,鲁是羲和六年的进士。
进士啊,连蔓儿当时眼睛就亮了。她们这方圆百里,还没有出过进士,镇上私塾里教书的们也都只有秀才的功名。
这真是天上突然落下了金凤凰,虽然是落魄的,但却是货真价实的金凤凰。鲁是不是官她才不在乎,她在乎的是鲁有这个真才实学,曾经考中过进士。
如果能够让鲁做她们的老师,那么五郎和小七是不是在科举之路上更有希望,而她也不用每天都眼巴巴地等着五郎和小七在私塾学了再反哺给她了。
机会难得,一定要让鲁成为她们的家庭教师,这是连蔓儿了鲁的身世后,做出的决定。
她把这件事跟一家人说了,大家、尤其是五郎特别赞同她的决定。
鲁在山上并不大管事,是相当于设计顾问一样的存在,沈家给他的报酬还算优厚。鲁是个爱干净的人,但是却不太会收拾。自从连蔓儿这衣裳洗的好之后,就常常送衣裳来洗了。
连蔓儿就借着这个机会,拿了书跟鲁请教。一个乡下的小姑娘识文断字,而且还向他请教学问,鲁也很是吃惊。吃惊过后,鲁就很耐心地给连蔓儿讲解了她提出的问题。
几次下来,连蔓儿发觉鲁很博学,堪称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鲁能够旁征博引,讲解的既有深度,又生动鲜活,让连蔓儿的视野都跟着拓展了。
然后连蔓儿便有意识地让五郎跟鲁接触,五郎也受益匪浅,觉得鲁的水平,是私塾的无法企及的。
这些天相处下来,连蔓儿鲁为人正直,而且没架子,和他们熟悉了之后,更好相处。稍微试探了一下,连蔓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接下来拜师,鲁应该不会拒绝吧。
她在考察鲁,鲁又何尝不是在考察他们那?毕竟,就算鲁再有学识,再会教导学生,如果学生蠢笨没有悟性,那一切也是空不是吗?
连蔓儿一边算账,一边心里打定了主意,晚饭要准备的丰盛一些,今天就把事情给定下来一定要将金凤凰进士鲁圈进家里
等连蔓儿这边将一天的账目都算清楚了,五郎和小七正好放学。
见鲁在,五郎和小七都喜上眉梢,恭恭敬敬地朝鲁行礼问好。
“今天都学了些?”鲁对小俩的恭敬很受用,放下手里的书卷问道。
五郎和小七一一答了。
“,我有问题要跟您请教。”五郎就道。
“好,坐说。”鲁温和地道。
连蔓儿就忙将桌子上的账册都收了,又将桌子搬到鲁跟前,兄妹三个一起听鲁讲学。
直到张氏开始烧火做晚饭,鲁这边才告一段落。五郎很体贴地给鲁倒了热茶,连蔓儿就到外屋来,跟张氏商量晚上加菜。
“哥,要不,一会咱试试跟鲁提拜师的事吧?无小说网不少字”等五郎从屋里出来提水,连蔓儿就和五郎商量。
“那敢情好,我都等不及了。”五郎喜道。
要请鲁做老师,还得家里的家长出面,才显得更郑重一些。
小七就去将连守信找了。
“鲁,您在咱庄户人家眼里,那就是天上的人。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关系到孩子们前途的大事,连守信有些紧张。虽然连蔓儿和五郎提前教了他一些话,比如这“不情之请”,就是连守信刚学到的新词。“……请您教导几个孩子,……也就是缘分,要不然,我们烧高香、多少束脩也请不到您。……束脩我们肯定尽力承办……”
鲁不同于连守信平常往来的人,鲁是进士,读书人中的翘楚。因为紧张,连守信有些磕磕巴巴的,最后把连蔓儿和五郎教的话都忘了,不过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
“,做我们的老师吧。”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向鲁拜了下去。
………… ………………
二更,求粉红。
……………… ………………
推荐弱颜完本书《最妖娆》玄幻版我的野蛮女友,不到五十万字,长短适中。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书号:2184407(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二百五十七章种菜
??费章节(12点)
鲁任连蔓儿三个孩子拜了下去,沉吟着没有答话。连守信紧张的额头都要冒汗了,他觉得是他刚才话说的不好,太粗糙了,把事情给搞砸了。
无论如何得想法子把事情给圆,孩子们遇到名师的机会简直是千载难逢,连守信紧张地想。
还没等连守信想出法子来,鲁已经笑着伸出手,让几个孩子起来。
“没想到到了这,能遇到你们这样的孩子。我都做过了,只这老师还从来没做过。……师生的名分倒是无关紧要的……”
鲁的话,让连守信有些摸不着头脑。鲁这是答应做孩子们的老师了,还是不答应那。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有喜色。她们坚持又拜了拜,才肯起来。
“,我们以后还是称呼您?”连蔓儿。
“嗯,这样就好。”鲁笑着点头。
五郎又端了一盏热茶,恭恭敬敬地呈给鲁。鲁笑着接了。
“,您在山上住着,吃住都不方便。要不,您搬我们家住来吧。”连蔓儿又道,这件事她早就想好了,而且也和一家人都商量过。
“对。”连守信这个时候才,鲁是答应教的孩子了,不由得喜出望外。“鲁,我们那新盖的房子,特意给您留了一间出来。您搬,一切事都有我们照料。我们家虽然不富裕,总比您一个人住在山上好的多。”
“要是愿意,还可以住在庙里。”五郎道,“我们跟庙里的住持说好了,要了一间禅房给您。到时候我和小七也能给您端茶倒水,照料您。”
几个孩子加上连守信,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鲁心中暖暖的。
被贬官到这里,生活上的不方便只是一方面。满腹经纶,却只能空耗时光,没有能和他才华比肩谈论诗书的友朋,这精神上的空虚才是最让他难受的。
难得能碰上像五郎、连蔓儿和小七这样一心向学又资质上佳的孩子,就如同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让他想将的所学倾囊相授。
当然,连家人的质朴、热情,也让落魄、孤身在异地的他对这个家,产生了感情。
鲁很清楚,他虽然被贬官,但是以他的才学,若是他愿意,自有高管富贾请他做西席。但是,他更愿意留在连家。在连家他不是西席,而更像是这家的一份子。
连家人都让鲁搬来住,这样方便他们照顾鲁。连蔓儿更有个思,鲁住到她们家来,就更不会被人抢走了。
鲁时候可以搬来住,又说山上正有些事走不开,要迟些天才能搬来。
一家人自然都答应了。
“五郎和小七可是想着要考科举?”鲁正色问道。
五郎点头,小七也跟着点了点头。
“我了。”鲁点了点头,“既然你们拜了我,那说不得了。以后,可不要怪我压力,怕吃苦头”
“不会的,,我们不怕吃苦。”五郎和小七齐声答道。
“严师出高徒,您尽管严。”连守信道。
“,要不,我给您准备把戒尺吧。要这么宽、这么厚,这么长的。”连蔓儿用手比划着,同时偷瞄五郎和小七。她没有考科举的压力,笃定了戒尺不会落到她的身上。
五郎的眼角抽了抽,斜了连蔓儿一眼。小七更没有掩饰,嘴角往下挂,苦着一张包子脸看连蔓儿。
“好啊。”鲁兄妹三人在作怪,故意板着脸,点头道。
鲁在山上还有执事,并不能全天来教授课业。五郎和小七白天依旧去私塾上学,连蔓儿白天的活动也照常。
…………
新铺子的房子终于赶在春季农忙前盖好了。房子盖好的那一晚上,连守信高兴的几乎一夜没合眼,在炕上躺一会就要起来,去看看新房子。
新铺子虽然盖好了,但是订做的桌椅等还没完成,而且新房子湿气大,不能即刻就住人。庙里这边的房子租期还有多半年,所以连蔓儿一家也没急着把生意搬。
天气越加暖和了,前两天还下了一场春雨,虽然雨不大,只是稍微打湿了地皮,但是老庄稼把式们还是因此对今年的年景有了非常乐观的预期。
又是一个大晴天,正赶上私塾的休沐日,连蔓儿一家决定,该种菜了。
一家六口打算先从老宅的小菜园子开始种起。
小菜园是种了好多年的熟地。连守信在前面拿着铁镐,负责刨菜畦。一个小菜园子,被连守信修整出六个菜畦,另外又修整出四条垄。其中三个菜畦种豆角,三个菜畦种黄瓜。
豆角和黄瓜的种法大体一样,就是在菜畦里,靠两侧相隔大约一巴掌的距离,刨出对称的浅坑,然后在浅坑中浇少量水,将催芽的种子牙朝上,轻轻按入泥中,随后再在上面撒上土,将坑大体填平,要将种子完全覆盖,又不能撒太多的土,免得难出苗。
1...107108109110111...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