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菜地的土很松软,五郎就和连守信各占了一个菜畦,学着连守信的样子,刨出坑来,小七跟在后头,用水瓢往坑里浇水,之后是连蔓儿,一手拿着大碗,一手从里面挑出发芽的种子,安放在坑内,随后就用手将坑填平。
那边跟随连守信的是张氏和连枝儿。一家六口,谁都没有闲着,正好分成两组干活。
对面的菜园子里,连老爷子正带着四郎和六郎在种旱烟。
“都顶用了。”偶尔抬起头来,看见连守信一家六口,尤其是连蔓儿三个小萝卜头埋头干活的样子,连老爷子很是欣慰。四家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不说,但就说连蔓儿几个孩子懂事、勤快,连老爷子就很替连守信高兴。
无论如何,起码四这一家不用他跟着操心了。
连老爷子欣慰的同时,又想到了其他的几个。
“去叫你大伯来,让他也帮把手。”连老爷子对四郎道。
“就叫大伯,不叫继祖哥?”四郎直起腰,问连老爷子。他很愿意多个人干活。今天除了连守仁,连继祖也在家。那边的五郎和小七同样在私塾上学,可回到家活计一点都不少干。为啥连继祖就不能干活。
“就叫你大伯。”连老爷子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你继祖哥要考试,正是紧要的时候,别让他干活分了心。”
四郎答应了一声,跑进上房,过了好一会,连守仁才从上房出来。
“爹,叫我啥事?”连守仁走到园子门口,并没有往里走。里面因为种菜,地上摆着挖出来的烟苗,泥泥水水的,他怕弄脏了他的鞋和直缀。
“老大,你,也跟着我学学咋种园子。”见连守仁穿着直缀出来的,连老爷子又迟疑了一下,“你先去换套衣裳,把直缀脱了。”
“哦。”连守仁哦了一声,却站着没动。
连老爷子看向连守仁。连守仁的身量和他差不多,面皮却随的是周氏,是庄户人家少见的白皙。连守仁的面相,却是集合了连老爷子和周氏的优点。在连守仁刚成年的时候,连老爷子曾经找过一个很有名的相面给连守仁相面,那位一见连守仁,就说连守仁是贵人之相,发迹不过是迟早的事。
连老爷子有句俗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皇帝家为了江山社稷,要注重培养大。老百姓则没那样的见识,他们只遵从的内心,疼爱小。
连老爷子自认比小老百姓多了一些见识。他认识到,为了一个家族的兴旺,大非常重要。这些年,他也一直是遵从着这个观念来行动的。
只是,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连老爷子在心中长叹了一声,将目光从远处又拉回到连守仁的身上,不觉心中一酸。
许是这些日子过的压抑的缘故,连守仁的面色有些灰暗,看着就没精气神。
“老大……”
“爹,我正在温书。今年的岁考就要到了。”连守仁道。
对了,岁考,连老爷子这才想起来。就算不能考上举人,那么岁考得优,每天也能得些廪米。而且,连守仁不惯劳作,就是硬逼着他跟干活,他也干不了,反而会给添乱。
“去吧,去温书吧,这里不用你。”连老爷子冲连守仁挥了挥手道。
连守仁如蒙大赦,转身就回了上房。
连蔓儿在对面园子里,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连老爷子还是舍不得让连守仁干农活啊。
“五郎和小七他俩私塾的课业重不重?”打发走了连守仁,连老爷子问连守信道,“俩孩子懂事、帮着干活是好事,可也别把功课给耽误了。念私塾一年的钱可不少。要是有活忙不,你吱一声。”
“爷,我和哥都是把功课做完了,才帮着干活的。”小七立刻就道。
“对,他俩念的是那个中级班。继祖念的高级班,课业重。还有大哥,那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连守仁道。
连蔓儿低头忍笑,连守仁这老好人的个性啊,真是随时能够体现出来。不过这份贴心劲儿,连老爷子应该能感受到吧。
“老四,你大哥做馆的事……”连老爷子索性将手里的活计撂下,点燃了一锅烟。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树
**…………***
“爹,这事我一直在打听。”连守信也暂时停了手里的活计“还没听谁家要请人做馆。”
“我这边也没信儿。”连老爷子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旱烟“老四,这事你上点心。”就是离家远点也没事。”
“行,爹,我记住了,肯定得帮着打听。”连守信就道。
“你大哥干农活是不行。他念了那些年的书,好歹不能白念了。做个馆,也能养活一家人。”连老爷子又道。
“等今年大哥岁考出来,要是考的好,说不定人家请先生的就上门来了。”连守信道。
“嗯。”连老爷子点了点头,嘴边有了一点笑意。连守信这话他爱听,他也在盼着那一天。
六个菜畦种完了,一家人又在旁边的四条垄里种了辣椒。
菜园四边的土地也被利用了起来,在靠着猪圈墙种了一溜的倭瓜,靠西墙的一溜种冬冬。倭瓜和冬瓜的样子都是爬蔓植物,结出的瓜长成后个大、体重,以后要借着墙的支撑搭起架子,才能让倭瓜和冬瓜长的更好,结出更多的瓜来。至于靠东边的矮墙一溜,种的是豆角。豆角秧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也要搭架子,不过这种架子不需要像冬瓜和倭瓜架那么结实。
老宅这边的菜园子种好了,一家人就开始准备东西,去种他们新开的菜地。连守信先去了一趟,将小牛车赶了来,一家人将土豆牙和其它菜籽,还有铁锹、铁镐、水桶等工具都放在车上,由连守信赶着车。连蔓儿、小七坐在车上,就往村口来。
因为没有几步路。张氏、连枝儿和五郎都不肯坐车。他们心疼小牛,怕累坏了它。
这块开出的菜地,足有她们在老宅的菜园子的三倍的面积,要种什么。一家人也早就商量好了。连守信依旧负责修整菜畦,五郎、连蔓儿、张氏、连枝儿和小七跟在后面。负责种菜。
豆角和黄瓜只有三个菜畦,张氏觉得不够一家人吃的,就在这边又各多种了两个菜畦。茄子种了六条垄。旁边又加了三垄辣椒。辣椒的旁边种的是韭菜。
种韭菜不需要修整菜畦。甚至不需要犁出垄沟来,只在地面上刨出浅浅的沟,然后浇水,将韭菜籽撒进去,再培上土就成了。韭菜是多年生的蔬菜,今年种下。等秋天的时候,将韭菜铲了。留下根,明年开春韭菜就会自己长出来。
连家后院的菜园子里,就有一大片的韭菜,现在已经有新韭菜冒出头来了。
张氏心里想着后园那一大片韭菜,就比照着也种了相同的一大片。除了韭菜,种的面积最大的是土豆。土豆是能久存,既能做菜,也能当粮食,是庄户人家菜园里必不可少的品种。
有牛和犁杖犁出垄来, 连守信就省了许多的力气。
挨着土豆旁边,连蔓儿打算种白菜。
“现在种白菜能成?”连守信擦了擦额头的汗,有些不确定地道。
庄户人家一般在春天的时候,是不种白菜的,而是等到豆角、黄瓜这些拉架之后,也就是快到秋天的时候才种白菜。因为白菜的生长期比较短,比其他的蔬菜品种更耐寒冷。而且白菜收获之后,就差不多入冬了,也方便储存过冬。
“我看没啥不成的。”连蔓儿道。
“我怕到时候菜心长不实。”连守信道。毕竟是有经验的庄稼人,后来事实证明连守信的话没错。这个时候种下的白菜,长成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白菜里水分含量高,纤维不足,菜心真的长不实,不是他们惯常吃的那种冬储大白菜。
“那咱就吃小白菜呗。”连蔓儿就道,她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三十里营子这里没有吃小白菜的习惯。“反正不会浪费了。”
“那就种吧,反正咱有菜籽,也有地。”张氏就道。
“行,那就种。”连守信又弯下腰,继续修整菜畦。
白菜也要种在菜畦内,与黄瓜和豆角不同的是,不需要刨坑,只需要刨出两条浅沟来就可以。这个土沟的深度还有讲究,不能太深,但是要比种韭菜的土沟深一些。白菜籽可以多撒一些,等长出白菜苗来之后,再将多余的小白菜拔掉。
这些小白菜一般都会被庄户人家用来喂猪或者喂鸡喂鸭。不是说这种小白菜不好吃,而是他们习惯了只吃长成的那种冬储大白菜。
白菜畦的旁边,连蔓儿打算种油菜。油菜的种法连蔓儿问过石娃子,结果是跟白菜差不多。不过油菜就是要趁着嫩的时候吃,不会让它长大长老,因此不需要准备像种白菜那样宽的菜畦。
种完了白菜和油菜,他们又接着种菠菜……
老宅的菜园子,加上他们新开出来的菜地,一家人零零碎碎地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算基本上将菜地都种好了。新开出的菜园子还有些空地,老宅那边还有些边边角角的地可以利用。毛嗑的芽虽然发出来了,但是张氏看过后,怕种下去难出苗,连蔓儿就学着连老爷子培育旱烟苗的做法,也挖了一个小菜畦,将毛嗑、还有她新搜集来的香瓜、甜姑娘儿的种子撒了进去。菜畦上面也学连老爷子用草帘子保温保湿。
种子撒下去之后已经过了几天,小菜畦里密密麻麻地出了一菜畦的苗,再稍微等上一两天,就可以将这些苗挖出来栽种到菜地里了。
一家人刚种好了菜园子,张青山、张庆年就赶着大车,送了一车的果树苗来。虽说是树苗,但个头都不小,最小的也有一年的树龄,最大的不超过两年。每棵树苗的树根都带着好大一坨的泥土,因为是赶早挖出来,就直接送过来了,那泥土还是湿的,张青山说这样种下去,树苗最容易成活。
连蔓儿一棵棵的树苗查看,问张青山,都是些什么品种的果树。果树还没有结果子,她就认不住是什么果树。
“让你娘告诉你!”张青山将张氏叫了过来,说道。
连蔓儿不认识果树这没什么,但是张氏应该认的出来,毕竟从小是在果树林长大的。
连蔓儿有些不信任地看着张氏。
“看啥看,这些娘都认识。”张氏说着话,就将果树苗一棵棵地指给连蔓儿看,这棵是鸭梨,那棵是山楂,旁边那棵是李子,那两棵矮的是桃树……,连蔓儿自己数了一遍,一共有三十棵树苗,六个品种,除了刚才的鸭梨、山楂、李子和桃树,还有三棵枣树,四棵杏树。
张青山看张氏将果树都认得清楚,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树苗得提前一年准备。”这都是我给你们到处踅摸来的,挑的好种的树,我今年再专门给你们种点树苗,明年,咱家果园有啥,就让你们这有啥。”张青山道。
“姥爷,你可得说话算话!”连蔓儿立刻就道。
“这孩子,你还怕你姥爷是哄你的还是咋地。”张氏嗔道。
“就得这样!”张青山却笑了,看连守信没在跟前,就压低了声音“这话我一直没说,几个孩子让他奶管的都太老实了。现在蔓儿这样才好,长大了是一个。在家里,我就和你娘说,孩子们哪能跟看犯人似的那么管,那不都管傻了吗。”多亏你们分家出来,三个孩子都活泛了,你们两口子也有了精神头。”
张氏没有(书书屋最快更新)说话。
看连守信往这边走过来了,张青山也打住了话头。
张青山,在骨子里,依旧是老派的人物。他信奉和遵从的是老派的规矩,比如说闺女嫁人了,那就是人家婆家的人,他就没有权利管闺女的事了。婆家给她立规矩,他就算知道了心疼,那也不能干涉。外孙、外孙女,那更是连家的人,连家有连家的教育方式,他有不赞同的地方,可也不能横插一缸子,让连家采用张家的方式。
这就是老派注重的各安本分。
现在是张氏分家出来了,还有之前被害流产的事,要不然,这些话他还是不会说。
种树的事不能耽搁,张青山和张庆年就喝了一口水,就开始干活。连守信又从村里找了两个帮工,就在选定的地块上,按着张青山的指示挖树坑,种树。
张青山、张庆年、连守信再加上找来的两个壮劳力,树坑挖的很快,水可以就近从河里提,不到两个时辰的工夫,就将三十棵树苗种好了。
张青山又传授了一些照看树苗要注意的事项,就和张庆年走了。这个季节,他们家连果园再加上田地、菜园,有太多的事情要忙。
转天,早点铺子还没开门,老黄就急匆匆地来吃早饭。
“汤和菜啥的都不要了,直接给我来十个包子,我边走边吃。”老黄一副火上房的样子。
张氏在厨房给老黄捡包子,连守信就在外面问老黄“啥事这样赶,连口汤都顾不得喝?”
“今天上面来人检查,半夜才来信儿。我这觉都没睡好就往这跑,得安排安排,给人留个好印象啥的,要不,大家伙都得吃排头。”老黄接了包子,也顾不得烫,就往嘴里塞了一个,其余的往怀里一揣,就往外走。
“来的啥人啊,老黄大叔?”在铺子里帮忙的连蔓儿就问。
“府城沈家的人。”老黄压低了声音道。
****………………*****
重生小地主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见沈六
“府城沈家的人……”连蔓儿不由得跟着默念了一遍。
“还不知道来的是哪位,……听说是当家理事的人。”老黄最后说了一句,就急匆匆地走了。他要去安排迎接的事。沈家任何一个人来对于他们,都是大事,更何况是当家理事的人,那更是了不得的事。
连蔓儿心里微微的一动,不知道这次沈家来的人里有没有她认识的。沈六、小胖子沈九,甚至是钟管事。沈家的人她也就认识这几个。不过,沈家是大族,人口众多,谁知道来的是谁那,而且人家是来查看山上的工程进度的,和她们的早点铺子没什么关系。
连蔓儿这么想着,便暗笑了一声,继续忙自己的事了。
早点铺子开了门,生意还和往常一样的兴隆。只是今天来的客人,多了一份来去匆匆。
“……沈家的大人物要来,听说要是看的满意,到时候多半有打赏。”石娃子将从客人那里听到的消息告诉给连蔓儿,“就算上面的头头们拿大头,大家伙好歹也能分到点好处。”
连蔓儿点了点头,怪不得今天来吃早饭的人都有些兴奋。能拿到赏钱是好事,就算没有赏钱,以一般人的心理,能够看一眼少见的大人物,也是挺新鲜、令人兴奋的体验。至少以后跟人闲聊的时候,很可以说“俺某某天看见了某某人了”,然后收获羡慕的目光若干。
本来还觉得沈家来人和她们的铺子无关,没想到,老黄从山上下来,就给她们找了点事。为了迎接沈家的大人物,老黄等人带了一众人下来,开始打扫从镇上到山上的道路,连蔓儿家的早点铺子就在官道旁,老黄特意嘱咐她们,要将铺子外面的空地再打扫打扫。铺子的门脸也要清洁一下。
张氏和连守信都是勤快、爱干净的人,铺子里外每天都会打扫,保持的很干净。但是老黄说话了,连守信还是拿着笤帚出去。不光打扫自家铺子门前的空地,还帮着老黄带来的人打扫了一段官道。
光是打扫还不够,老黄还带了几个人,用大车拉水,往官道上洒水。这是免得一会沈家的车马过来扬尘。自然而然地,这段官道也暂时不让人走了。五郎和小七去镇上上学,只好走小路。
还真够隆重的。连蔓儿心里想。
大概到了巳初时分,整条官道都已经被收拾的焕然一新了,就有三三两两的捕快骑着马从镇子口出来,在官道上来回巡视。
据说,县衙已经派出了所有的捕快、快手,在从县城到三十里营子的这条官道上来回巡视,并传递消息,为的就是好好迎接沈家的人。并保障安全。
这样的架势,就是村里面消息最闭塞的人也知道有大人物要来了。一村的老老少少,只要不是有太着急的活计的。就都从家里走出来,或远或近的聚集在官道两侧,翘首往青阳镇的方向看。有的小媳妇手里还抱着孩子,还有的手里拿着针线,甚至有的端了木盆和板凳,干脆洗起衣裳来,一边做活,一边等着看热闹。
就差来个小贩卖茶水瓜子了!
连蔓儿看的直乐,不管沈家来的是谁,都逃脱不了被围观的命运。谁让庄户人家的娱乐活动太少了那。
这样到了巳正时分,官道上来回巡视的捕快们似乎得到了什么消息,说是人到了。
连蔓儿坐在铺子里屋的炕上,干脆将临街的窗子推开,从里头探出头来瞧热闹。就看见一队车马出现在青阳镇的镇口,看着速度似乎并不是很快。不过一会的工夫,就到了跟前。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开道的衙役,紧接着后面就是马队,队伍后面则是几辆大车。而队伍中间,则是十来个鲜衣怒马的骑手,中间簇拥着两匹俊马。
刚刚拥有了一辆牛车,连蔓儿心中的目标是“宝马,甚至法拉利级别的跑车”,怀着这样的心理,她的目光更多的停留在那些马身上。
良种马果然是美好的生物,而这些马,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要想拥有这样一匹马,需要多少银子?除了银子之外,还有哪些关节需要打通?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是不被允许拥有这样的马?
这么想着的连蔓儿,在看到中央那匹白马的时候,心跳顿时乱了半拍。那匹马浑身呈优美的流线型,浑身一丝杂毛也无,四蹄翻飞,神骏异常。而马上的人……
完全无视了前面周围几匹马上的人的连蔓儿,却无法无视白马上的年青人。实在是这个年青人,太招人眼了。
连蔓儿不由得眨了眨眼睛,目光从骑白马的青年身上移到他身后。白马身后,跟着一匹膘肥体壮的大青马,大青马上坐着一个穿锦衣的小胖子。小胖子一张胖嘟嘟的脸白里透红,却偏努力做出威严的样子。
沈六和沈小胖!来的竟然是这两个人。
一众车马很快就从铺子前面过去了,有好些人看的欢喜,远远地围随在队伍的后面,想再多看一眼这些神骏的人物。也有人没有跟去,而是小声的议论赞叹。
“真有这样好看的人,好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似地!”
“神仙下凡吧!”
“可真威风啊,咱可要多烧几柱香,下辈子也投了好胎。”
“那个胖胖的小公子也很威风。”一个有些稚气的声音道。
连蔓儿从窗口低下头,看见说这句话的是小和尚元坛。庙门半开,站着几个和尚。
和尚中也有好事的跑出来看热闹了,小坛子正好站在铺子的窗跟底下。
真是……热爱生活的和尚啊,连蔓儿的嘴角抽了抽,关上窗户,又坐回到炕上。脑海里忍不住回想着刚才看到的情景。
以往两次见到的沈六,都是穿着便服,而且似乎是要隐秘行踪的关系,刻意压抑了自身的气场。而~~-更新首发~~今天的沈六,蟒服玉带,大张旗鼓地出现在这里,身上的威严和气派甚至和他的年龄不符,也只有出身极好,又经过历练,成功地成为上位者的世家子才有这样的气派吧。
至于沈小胖,连蔓儿托腮,似乎长的又圆呼了一些。这也有情可原,又过了一个年不是吗。她家小七过这一个年,不也是胖了一圈吗。
想了一会,连蔓儿便笑了。沈六和沈九的世界离她太遥远,就算是她救过沈六,和沈小胖投缘又怎么样那,他们之间,注定连成为朋友都不可能的。
只要沈六不要忘记曾经答应她的条件,那就一切安好。
昨天分派出去浆洗缝补的衣裳,晌午若不交回来,就该去催一催了。一会要去看看果树苗是不是该浇水了,老宅那边小菜畦培育的毛嗑秧子长的差不多了,这两天趁着天气好,也该早点移栽过来。春耕快到了,家里还是打算种那老几样,她想寻些别的种子,已经放出话去了,这两天也该有消息回来了。
而眼下,她还有今天的账目没有算完。
谁说沈家来人与早点铺子无关那,要是往常,她们的铺子可没这么早关门。沈六和沈小胖影响了她家的生意!
连蔓儿正扒拉着算盘珠子算账,张氏和连守信从外面走了进来。这夫妻两个刚才也出门去看热闹了。
“……我看见钟管事了,跟在马队后头。”连守信一进来,就说道,“也不知道人家有空没有,要是有空,咱该请人家吃顿饭。”
和钟管事做了一次葡萄酒的生意,连守信对钟管事的印象非常好。
“钟管事也来了?”连蔓儿抬起头,她刚才注意别的去了,没看到钟管事。
“对,蔓儿,你没看见啊?”张氏顺口道。
“我急着算账,看了一眼就没再看了。”连蔓儿道,随即微微一愣,这个谎话,她其实没必要说,却本能地说了出来。
“蔓儿,账啥的不着急,你慢慢算。家里的活,你也别总惦记着,有我和你爹那。”张氏顿时心疼地道。她觉得小闺女这个年纪,正该玩玩闹闹。姑娘家不同半大小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约束多多,就再没有现在这样自在了。
“嗯。”连蔓儿知道张氏的心思,就点头道。
虽是这样说,连蔓儿还是将账算完了,之后,就和张氏、连守信从铺子里出来,到她们新盖的铺子前面。新铺子前面垒了两个花坛,种了月季和芍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