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蜀汉之庄稼汉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甲青
“集全庄众人之力,供一人之食。这样还不叫奢侈吗?”
你真这么说,我就没办法和你交流了。那谁叫我有一个便宜死鬼老爹呢?还给我留了六百亩地。毕竟投胎也是个技术活,不是吗?
冯永沉吟,心想特么地她说这个话究竟是啥意思?我又应该怎么回答她这个话呢?
“夫人请听我一言,我的师门认为,世间一切,皆有起因,如果世人能识其规律,则为学问。”冯永看着黄月英,小心翼翼地组织词语,“而学问,则是世人所能掌握的最大力量。小则可利用它让自己更好地活在这个世上,大则可用它窥视世间万物根本,甚至改变世间万物发展轨迹……”
“好生狂妄!”黄月英挑挑眉,“果真是隐世山门那帮狂人的作风,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冯永点头,指了指案几上的清蒸鱼:“此菜极为美味,这天下恐怕也只有冯府能做出此菜肴。哦,当然,还有小子的师门。可是此菜所用的鱼,河里遍布,任何人亦不用费多大气力,就能捕捉上岸。可是为什么他人却做不出来?不正是因为只有小子会这等易牙之术吗?”
黄月英气笑了:“你是在炫耀你那个师门秘术吗?”
“非也。”冯永摇头,“小子想说的是,如此常见的鱼,却只有小子的师门学问才能把它做出此等美味,为何?只因小子师门对世间之事,无论大小,皆等同视之,需认真研之。故时日益久,所知益多,知他人所不知,方能他人所不能,如此而已。”
“只怕汝还有一句未说吧?因能他人所不能,故可视世人如蝼蚁。世人如蝼蚁,汝辈自视高人一等,所以心安理得如此奢侈,吾说得可对?”
你特么的吃枪药了?说话这么呛?
“恰恰相反,夫人且莫忘了,吾师门乃是杂家,合百家之所说。”冯永终于隐约猜到了黄月英此前来的目的,“墨家的‘兼爱’,师门亦是赞同的。”
黄月英点了点案几,说道:“此等佳肴,虽非山珍海味,却比山珍海味美味多矣。而你庄上的庄户,只怕一辈子也吃不上一次如此菜肴,何来‘兼爱’一说?”
“夫人此言太过。别人我不敢保证,但若要说冯庄嘛,”冯永自信一笑,拿起鸡蛋饼,又指了指炒鸡蛋,“只要肯下死力干活,明年我虽不能保证他餐餐吃上鸡子饼,但保他顿顿一个水煮鸡子,蛮头米饭管饱,还是可以的。”
“此话当真?!”黄月英霍然而起,不可置信地看着冯永,“若是不能,又当如何?”
“那我便散尽家财,归隐山门,再不出世。”
冯永空口说白话,丝毫没有一丝愧疚。
“好,如若你当真能做到,别的不说,只要不作奸犯科,我在蜀一日,便保你一日平安。”
成了!
冯永只想当场大笑,妈的,终于等到这句话了。当然,如果让冯永自己选择,这话由诸葛老妖来说,自是最好,不然退一步,由黄月英来说,效果也是可以勉强保证的——至少在诸葛老妖死前这句话有效。
这些时日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的乌云一下散去,没错!关家,曾经的五虎之首啊,多大的威风?但在知情人眼里,那就是一只一捅就破的纸老虎,除了偌大的名头,还能剩下什么?可是对冯永这种乡下的小土鳖来说,纸老虎也是虎啊!捻死他这种勉勉强强算是一个“寒门”的小土鳖,不费任何气力。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38章 知识就是力量
诸葛老妖所谓的公正严明,那完全是对本地那些世家豪族来说的。对于与他同一战线上的政治盟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太正常了,看看当初的法正就知道了。
万一哪天,当诸葛老妖觉察到了冯永的师门是吹出来的,那冯永自己的小身板,拿什么去抗来自关家张家还有那些门阀世家的恶意?只怕删号重练都没机会。
黄月英就真的在意冯庄农户的生活水平问题吗?当然不是的,她在意的,是通过这个,自觉自己已经得到冯永身后山门的善意,至少,这个山门,对于大汉来说,是保留着善意的,而不是像一些别有目的的山门,怀着满满的恶意,去祸害天下。
冯永就不怕有一天会被揭穿吗?他表示当然害怕,但这个害怕的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甚至消失。而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揭穿的时候,因为如果现在被揭穿了他妥妥地只能删号重练,当然,有很大概率连删号重练都没得机会。
他算是看明白了,如果不给诸葛老妖一个安心丸,试探就永远不会少。试探得越多,被人发现自己是水货的概率就越大。最重要的是,诸葛老妖给他的心理压力实在过大,毕竟是历史留名的人物啊!所以,他只能博一博。
博一博,指不定单车变摩托,不博,特么的你连坐轮椅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如若庄户日日能吃上鸡子,只怕得家家养鸡,若要让庄户顿顿吃饱,冯府恐要少收不少租子吧?”黄月英缓缓坐下后,又开口问道。
老子不收租,喝西北风?恐怕连西北风都喝不成,因为我还得给官府纳粮呢。虽然自家有五百亩不用纳粮,可是还有六百亩要正常纳粮呢!想到这里感觉有点亏了,早知道那日就应该让诸葛老妖也免了新赏下来那五百亩地的粮税。
冯永点点头:“家家养鸡,又有何难?冯府不日将与庄上的庄户定个契约,给每家都提供鸡苗,每日提供鸡食,要求就是等鸡长大后,如若要卖鸡和鸡子的,都必须卖给府上,不得卖与他人,鸡苗和鸡食的钱,就从这里面扣除。”
免费送,就问你怕不怕?
后世的商人和农民兄弟签定合同差不多一个模式,我给你种子,你帮我种,种出来的东西只能卖给我,价格嘛,好商量!
后来这种好商量就逐渐变成了没得商量,不卖就自己烂地里,再后来,就变成了种子要自己出钱,种出来以后却没人来收,农民兄弟看着种出来的东西欲哭无泪。
当然,冯庄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至少在冯永有生之年估计是看不到这种情况。
养多少收多少,就怕你养得不够多!就凭三国这种生产力水平,按正常历史再发展个上千年,只怕也达不到鸡蛋的买方市场。80年代的农村,家里要是不养鸡,你连鸡蛋的味道都闻不到。更何况三国时期?你不收,自有别人收,还可以自己吃,怕啥?
“价格呢?”黄月英并没有被这个很美好的说法所迷惑,低头思索了一会,很快就点出了其中的关键,“冯府从庄户收上来的鸡子和鸡的价格呢?若是这期间得了鸡瘟又如何算?”
你说你一个女人,这么聪明做什么?
“价格自然是……要比外头低一些,毕竟不能让冯府做了这等好事,最后还得亏本不是?至于鸡瘟的问题,只要按庄户是按冯府上的要求去养,得了鸡瘟,全由冯府承担。”冯永嘴里一秃噜,本想说收购价格和外面的一样,幸好及时收住了,估计这也骗不过黄月英,还不如真实点。
黄月英不置可否地一笑,对于亏本这种说法,她怎么可能相信?就算回收价格再高一些,冯府也亏不了。多少地主老财一日两餐,桌上连肉都没有——粮食随意吃就是富足人家了,还想吃肉?而且到哪买肉去?哪来的这么多肉让你买?
黄月英没学过经济学,她也不懂什么叫潜在的客户资源,但她知道,吃肉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要不然当官的怎么叫肉食者?世上这么多的人想吃肉却吃不上,你冯庄能产出多少肉?所以她敢肯定,就算冯府回收价格和外头一样,也不可能吃亏。
但是她不在意这个,她在意的是,鸡瘟产生的损失如果真由冯府承担,那么冯家的庄户就绝对吃不了亏,就算是哪家真倒了血霉,养得鸡全都遭了瘟,那他最多也只是啥也没得到,没有一丝损失,所以冯府也是担了风险的,压低回收价理所当然。
“关张赵马四家要出一千贯才能买得祝鸡翁之术,冯府上的庄户却不花一个铜板,你又怎么解释这件事?”
坑!
不愧是诸葛老妖的女人,这才忧国忧民完毕,转眼就给冯永挖了一个坑。
此话一出,除了正在拿着鸡腿啃得满嘴油的小萝莉张星,剩下一直低头吃饭不说话的张绍关姬赵广三人都齐齐看过来。
“夫人此言过矣。祝鸡翁之术,若是说如何喂养,那是人人可知之事。但若是说如何获得鸡食,却是非人人可学之术。”
一个房间里,蝇子最好保持在多少密度?能养多少只鸡?蚯蚓养殖的基料要用什么样的配料,各自的比例又是多少?湿度控制在多少?哪种情况下产量最高?
那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吗?那是冯永试验了多少次才得出的方案?书房里记录了多少数据?甚至现在有没有得到最佳的配料方案冯永都还不敢肯定,还得继续记录。
别看目前虽然只有冯永手里才有最全面的记录资料,可是就算他把记录的资料公布出去,哪个能看懂?冯府上识字最多的现在是狗子,可就算是冯永把记录资料放在狗子面前,他能看得懂冯永记在上面的数据吗?一样是狗看星星!
唯一泄密的可能,就是有人把在冯府里帮佣的孩童全部集中起来,然后让他们一天里所做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说出来,才有可能推测出冯府养殖蚯蚓的基本过程。而如何养蛆,只有幺妹和冯永知道——所以说,管家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至于庄里的孩童会被人集中起来吗?当然会啦,但目前只有冯永会做这种事情,比如每天傍晚在庄上的空地检查背书的时候。
知识就是力量,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歧视文盲,也不是后世才有的事情。没有知识,你连养个鸡都超不过别人。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39章 粮食问题是个大问题
养鸡哪个不会?随便撒点吃食就行,可那是在养几只的情况下。在这个时代,就算你只养个十几二十来只,就算你知道了冯永他是拿蚯蚓养,但你敢跟着学吗?
夏天你可以满世界去挖蚯蚓,到了冬天呢?你掘地三尺也挖不出一只来,到时候家里就那点粮食,你是给人吃还是给鸡吃?要不你叫鸡去吃屎?如果是养得再多一点,夏天的时候你就是挖一天蚯蚓都不够让鸡吃的。
所以冯永表示,我有知识,我骄傲。
“如此说来倒是我想得太过于简单了。”黄月英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随后好奇地看了冯永一眼,“你在师门里,果真只学会了易牙与农耕之术?庄户出工出力,最大的好处却让你得了去,偏偏还会对你感恩戴德。似这等权谋之术,只怕单学易牙与农耕之术是学不到的吧?”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把别人卖了,别人还帮我数钱喽?
冯永打了个哈哈:“只是听说同门中有人这么做过,小子觉得不错,就拿来试试。再说了,庄户亦得了好处不是么?”
“你小小年纪,我也相信单凭你是想不出如此权谋的,若是说见过师门中人用过此法,倒也可信。”黄月英点点头,赞同道,“此事确是好事。庄户得了好处,你还可以省心,两方各取所需,若此法推广开了去,大汉百姓就会又多一个进项,此法确实不错。”
我觉得你要真推广开来,只怕会直接坑了百姓,后世奸商坑农民兄弟的事情还少吗?后世好歹还是只能骗,不能用强,但是在三国这种时代,法律?有这种东西吗?一旦让权贵和门阀世家尝到了甜头,那些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黔首就会被啃得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当然,冯永不会把这种心里话告诉黄月英。他总不能去跟她讨论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吧?去跟她说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其规律,推动历史发展,而不是妄想去改变历史规律?她能听得懂吗?
就算她能听得懂,估计也是转头就告诉诸葛老妖,然后直接把他剁了埋到地里当肥料——这对最高统治者来说都只是懵懂无意识感觉到的东西,你一个土鳖就能把它全部说出来,你比我们都牛逼了,咋不上天?不想上?没关系,来,我们扶你一把,帮你上去!
要被世上的有心人知道了这种知天下如何运转的学问,天下还有太平的一天?看看黄巾之乱就知道了,也幸好张角不知道有这种说法,要真知道了,那估计结局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冯永耸耸肩:“方法当然是好方法,若是在以前,只要能出得起价钱,小子无所谓,卖了就卖了。但是现在么……”后面的话没说出来,意味不言自明。
来啊!互相伤害啊!就你们会挖坑?我也会啊。现在祝鸡翁之术又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要不要传出去,那是关张赵马四家说了算,和我有毛关系?我就一个小土鳖。
黄月英凤目一扫下面坐着的关张赵三家的二代人,自失一笑,深深地看了冯永一眼:“是吾孟浪了。”
关姬张绍赵广三人都低头不语,如同哑巴,仿佛没有听到黄月英与冯永之间的谈话。虽然这在冯永的意料之中,却仍忍不住地有些失望,特么的,这诸葛老妖的权势,真不是说盖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失望,真失望!
看来至少在这锦城城里,一个敢跟诸葛老妖扳手腕的人都没有。算了,我还是猥琐发育吧。
“我现在有点相信你能让庄户日日能吃上一个水煮鸡子了,只不过顿顿吃饱你又如何解决?”
你管我如何解决?
冯永是真心烦,你说你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地在家里相夫教子,跑出来跟我探讨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是不是太过于高大上了?
“今年在收麦时节小子曾遇到一贵人,也曾交谈过几句。”冯永至今对当时那个姓马的家伙看向自己怜悯的眼神,和那一句脱口而出的“冯癫子”记忆犹新。
“那时我就曾经说过,今年都说蜀中麦子大熟,人人都很高兴,可是在我看来却是稀疏平常罢了。奈何当时贵人认为小子之言乃是胡言乱语,未加理会。”
不管那个人是谁,老子先拉你出来鞭个尸。
“那人当日未知你是山门子弟,又不知你学过农耕之术,认为你是在胡言乱语,也是人之常情。”黄月英语气平淡地说道。
听口气你是认识他咯?那我这样也算是小小地告了那家伙一状。
“让庄户顿顿吃饱的办法,小子那日其实已经对贵人说过了。只要想办法让地里的收成多上一些,不就完了?”
“哦?你有什么办法?”黄月英饶有兴趣地问,“我来冯庄时曾见到庄上的稻禾比别处的长势要好一些,却不知你是用的是什么方法?”
“曲辕犁深耕。”冯永微微一笑,“用曲辕犁深耕,可让稻麦长势比起一般耕作要好一些,收成也要好一些。”
“可多收多少?”
“不知。不过如果再加上师门的方法再进行细细料理一番,应该可以提高一成。”
“多少!”黄月英再次失态地站起来,她今天吃惊的次数太多了,多得有些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成。”
冯永说了个保守点的数据。深耕细作,再加上点农家肥,就以现在这产量,增加一成妥妥的。
如果说只加一成的收成,庄户还是一样不可能顿顿能吃饱饭,因为还是一样不够吃,最多也就是把吃糠麸拌野菜的时间缩短上一个月。但是吃饭不是这样算的,农户运动量大,没有油水的时候,成年人拳头大的蛮头,一顿吃上七八个,也一样会觉很快就饿了。但是如果能加上点油水,一顿吃上三四个,那也基本差不多了,甚至还比以前省粮食。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到哪里去弄油水?
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想过,但更多的人是没想过。就算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人,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粮食都不够吃的,还想油水?
所以当黄月英听到一个非法穿越的土鳖自信满满地对她保证“我不但可以让百姓吃上油水,还可以让粮食收成多加一成”的时候,她是如何的震惊——我家阿郎可是当朝丞相呢,他都没办法做到的事,你能做到?
是,虽然他只是能让一个小小的庄子变成这样,但重点不是这个,后面那句才是重点:多收一成的粮食啊!大汉要是每年多收一成的粮食,那可以多做多少事情?至少可以提前一年去平南中!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40章 姓刘的都不是好东西
想起阿郎辛辛苦苦为了筹备军粮,呕心沥血的模样,黄月英心里一下子就揪紧了:不管此子说得是真是假,反正试一试,总是没错的!
“你究竟想要什么?或者你背后的师门想要什么?”黄月英直接从主位上下来,走到冯永面前,一字一顿道,“只要你当真能做到让大汉增收一成收成,无论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给你的,一定给你!”
啥?我没说过要让大汉多收一成啊!我说的是我的庄子多收一成,我们之间,沟通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黄月英才不管是庄上多收一成还是全大汉多收一成,在她看来,这其中没有任何区别:既然你能用农耕之术让你庄子上的收成多出一成,那么只要把这种农耕之术在大汉传开,那也一样可以多收一成。
虽然冯永很想告诉她这不是一回事,各地差别这么大,怎么可能保证都和庄子一样?但是很明显黄月英这时候已经听不进任何话语了,心情大好的她对着满案的菜肴胃口大开,下筷如飞,对冯府的饭菜大加赞赏,丝毫不给冯永把前面的话题继续下去的机会。
直到临走上车前,黄月英这才对冯永意味深长地说:“你就好好种地,朝中那些争权之事,最好还是不要沾惹,没得惹得一身臊。你要真把地种好了,大汉之内,没人会为难你。”
听到这话,冯永心里“嘎噔”就是一下,看来这廖立来找自己的事情,终究还是传到了诸葛老妖那里去了,只是不知道自己和廖立的谈话,被别人知道了多少?
当时在场的就三个人,冯永自己自然不会乱说,幺妹又听不懂,而且她也没机会说出去。冯永不放心的,恰恰是那个嘴强王者廖立,那种公共场合炮轰刘备关羽的事情,他都敢做,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小子省得。谢过夫人提醒。”冯永弯腰施礼。
小萝莉张星看着冯永,笑嘻嘻道:“冯郎君,你府上的吃食真的很好吃呢,赵二兄真的没骗人。”
说完,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地看着冯永。
“多谢张小娘子夸奖。若是日后张小娘子想吃,尽管来便是,冯府一直欢迎张小娘子。”冯永又对着张星施了一礼,小小的丫头可不能小看,无论是对人施礼还是还礼都是有模有样。
张星嘟了嘟嘴,有些失望地点点头,却又不失礼貌地致谢:“那就谢过冯郎君了。”
冯永对后面的幺妹招招手,幺妹会意地快步上来,递过来一个食盒。
“这是冯府新做的一点小零嘴,张小娘子可以回去好好品尝,如若有不合口味的地方,还请张小娘子多包涵。”冯永把食盒递过去,笑眯眯地说道,脸上写着我是好叔叔的字样。
张小娘子失望的神色立刻变成了惊喜,急急地就要伸手过来接住,但伸到一半时似想起了什么,又转过头去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黄月英,看到车内的黄月英点头同意后,这才兴冲冲地接过来宝贝似地抱在胸口。
“大汉很缺粮么?”看着黄月英的牛车急冲冲地远去,再没有来冯庄时的悠闲,冯永问向身旁的赵广,这家伙很明显有事情,所以这才故意留下来没有跟着回去。
“怎么说呢?”赵广没有回庄里,反而是带头向庄外的地头走去,边走边说道,“大汉并不缺粮,但是大汉的国库缺粮,这么说,大郎你能理解么?”
我怎么会不理解,我太特么的能理解了。
刘备自承汉祚,蜀中制度大多都承汉制,所以原本赋税也是按东汉的三十税一。可是后来失去了荆州,就蜀中这点屁大的地方,三十税一能收上来多少东西?于是后面又厚着脸皮加到了十五税一。在夷陵之战后,国库紧张,政府快要破产了,又再从十五税一改成十税一。
从三十税一到十税一,整整变成了三倍的赋税,听起来很多,可是看看曹魏那边,屯个田还十税五呢!比起曹魏,这已经算是轻了。
然并卵!长期缴纳三十税一的蜀中世家开始觉得,这姓刘的都不是好东西!从刘焉那个蔫坏的东西开始,我们这些良民就一直被打压,手上是半点兵权也无。刘备那个大耳贼来了之后更甚,先是合伙外来户用“直百钱”坑了我们一把(就是铸大钱,与后世的美联储加倍印绿钞有点类似,相当于用经济手段把蜀中的世家掠夺了一把),现在又把赋税定得这么高,这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啊!
可恨的是自己人手里没兵权啊,要不然加到这么高的赋税,蜀中早就给它来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不但姓刘的不是好东西,那些外来户也不是好东西。
于是老天爷仿佛听到了蜀中世家的呐喊,刘备兵败夷陵了!
兴奋啊,非常地兴奋,然后趁着刘备病重诸葛老妖离开锦城去永安的时候,黄元反了,举郡而反,理由是我和诸葛亮关系不好,怕他害我,所以我要反!这就是世家的第一次尝试。
哪知坐镇都城的刘禅虽然是个老实孩子,可是他听话啊,在听了几个老臣的话后,规规矩矩地闭着眼睛按老臣的话扇了一巴掌过去,于是黄元就跪了。
接下来是刘备羞愤而死,于是又给了蜀中世家一次机会。估计是上次黄元的死给了世家一次经验,所以决定:这次我们不亲自动手,叫别人动手,我们暗中搞鬼。
南中之乱,东吴蠢蠢欲动,曹魏大军集结,蜀中粮价大涨……蜀中门阀世家都在大喊这些都是巧合,和我们没关系的,绝对没关系的。
换你你信吗?反正诸葛老妖肯定不信。
但是你连老实娃子刘禅都打不过,还想跟诸葛老妖斗?这不开玩笑吗?
“我又不是瓜娃子。”冯永跟了上去,听到赵广问这个话,冒出一句后世的话语。
1...1112131415...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