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以前的朱允文才是历史上的那位真正的建文帝,现在的这位朱允文已经不算是真正的朱允文。不过,马皇后他们这些人可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所以,现在他们就“冤枉”了朱允文同学。
朱允文还并不知道因为自己来见刘兰会引起宫中的变化,他现在正在刘兰的伺候下刚刚用完午饭。刘兰在朱允文用好午饭后就马上向朱允文提出要出去看自己的父母。
“皇上,兰儿现在伺候您用完午饭了,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去见我的爹和娘亲了?”刘兰是一脸期待的望着朱允文。
朱允文也能体谅刘兰此时的心情,所以,他也就同意了。“好吧!那兰儿你就先去看看二老吧!这次你去了就跟二老在那院子里住一段时间。等到后面我将你正式迎娶进宫。”
“好,那兰儿就等着皇上你来迎娶我!”
“嗯,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派人来和二老商议迎娶你的一切事宜。待这些事情确定下来后,我就可以正式的将兰儿迎娶进宫了。到时候,兰儿你就能一直可以在我的身边了。”
朱允文将自己的计划都说给刘兰后,也不再对刘兰做过多的挽留。他直接吩咐人带刘兰去坐王中给提前准备好的马车,径直就向着刘兰爹娘待的那间小院里去。
送走了刘兰,朱允文又回到御书房继续过着批改奏章的日子了。朱允文因为整日整日的批改奏章而感到头疼,但耿炳文这边确实忙的有条不紊的。
在送走朱允文回京后,耿炳文留下了一部分的兵力驻守济南城,自己则带着大部队火速的赶到了北平城。赶到北平城的时候,朱高炽等人还没有送出城池,投降于盛庸和平安俩人。耿炳文看到北平城还没有收复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同时也叫上了平安他们的军队,一同就来到北平城下给朱高炽等人施加压力。
朱棣的几位儿子也深知自己的父王已经被擒并押解至京城了,所以,他们也彻底的放弃了抵抗。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是皇亲国戚。他们的身份是不能向一般的人投降的吗,所以,尽管他们知道城外有朝廷的军队,但他们还是迟迟的不愿开城投降。直到耿炳文率军赶到,并且直在城下给他们施压,这事才发生了变化。
带着数万大军,耿炳文浩浩荡荡的逼到了北平城外。城楼上的燕军士兵看到这阵势,马上就去通知了朱高炽。
“禀告世子,城外有数万大军逼近,似乎是想要攻城!您快去看看吧!”
本来就一脸憔悴的朱高炽,一听到这消息,他知道自己这北平城可能就在今日会坚守不下去了。
“好,你且先去,本世子随后就到!”
“是,世子!”报信的这名燕军士兵很慌乱的就退了出去。
“世子,我们还是降吧!王爷他已经被南面的小皇帝给抓到京城去了,我们现在再死守北平城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要是城外的朝廷军队真的大军攻城,那我们的下场可能还要惨!”朱高炽身边的一位近侍面如死灰的对朱高炽说道。
朱高炽似乎是没有去听他说的话,自己慢慢的将身上穿的衣服整理好后,就向着城楼去了。
“世子殿下!”这位近侍也跟着追了出去。
来到城楼上的朱高炽看着下面的大军,他再仔细的看了看帅旗。朱高炽没有想到这收复一个北平城还让德高望重的长兴侯耿炳文来了。这下,朱高炽的心里面也好受了许多。他觉得自己等人还是受到了朝廷的重视的,没有派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人来接收北平城。
在下面的耿炳文也看到朱高炽,耿炳文他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是见过朱高炽的。所以,他对朱高炽还是很熟悉的。尤其是朱高炽的那个大肚子,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城楼上的是燕世子殿下吗?老将耿炳文有礼了。”耿炳文很是客气的给朱高炽打了一声招呼。
“晚辈朱高炽见过耿老前辈!”朱高炽同样也还了一礼。耿炳文的资历在哪里,朱高炽还是知道自己要还礼的。
“世子,这其他的话老朽也不说了。燕王现在已经被皇上带回京城了,所以,老朽建议世子识时务者为俊杰,开城向我朝廷的大军投降。老朽敢保证,只要世子你开城投降,这城中凡是与你们燕军有关的人,我都不会伤害他们的。老朽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耿炳文还是有点担心朱高炽会带着北平城里的燕军士兵坚守到底,所以,他还是提前就将这话摆明了来。
“耿前辈,在我得知父王兵败被俘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北平城是一定守住不住的。所以,今日你来了,这北平城我就还给朝廷。来人啊!开城门,命令全军将士,放下武器,我们投降了!”
朱高炽的话一说完,在场的许多燕军士兵就很无奈的将手中的兵器给放在了地上。城门处,伴随着一阵阵开门的声音,这北平城就这样为耿炳文大军敞开了。
城外的耿炳文在城门打开的那一刻并没有马上率领一众将士们进城,他则是先下了几道军令。
“诸位将士,大家都听好了!本帅对你们进城后有一下几条军令,你们必须要遵守。要是被发现有人违反的,那本帅必会严惩不贷。第一,进城以后,绝对不能扰民,所有的将士没有本帅的指定军令,不得外出。第二,这燕军的兄弟们都是我大明的人,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所以,进城后,你们不得对他们有任何歧视。”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四章进城会议
耿炳文接着又说剩下的军令。
“第三,我军进城以后,必须严以律己。所有的将士都要好好的遵守军规,凡是又违反军规的,本帅会将采取最严厉的惩罚。大家都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清楚了!”所有的将士都一口同声的回答自己明白了。耿炳文的治军还是很严谨的,他这样在朱高炽和燕军将士面前再下这样几道军令就是做给朱高炽他们看的。这样做就为了给朱高炽和那些燕军士兵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的心不要因为投降而起什么激烈的反应。
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城楼上的朱高炽和燕军士兵们听到了耿炳文的这几道军令后,他们觉得心里也好受了许多。尤其是耿炳文的那一句“燕军兄弟也是我们大明的人,他们不是敌人。”这一句话让朱高炽和燕军将士们感到很暖心。
下完这几道军令过后,耿炳就带着大军进城了。朱高炽这时也带着燕军的一些将领来到了城门口,他作为北平城的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朱高炽必须要来亲自向耿炳文作出投降。
耿炳文来到朱高炽的面前,他从马背上下来。“世子,不用如此。再怎么说你也是我大明的皇室一员,是太祖爷的皇孙。老朽我怎么会来接收你的投降呢?”
“不,耿前辈,你说错了。我现在那还是什么世子,,自从我投降你们的那一刻开始,我和这些燕军的将士们都已经是朝廷的囚犯了。所以,我必须要对前辈你作出投降。前辈,这是北平城的燕军的兵符,还请你收下。”朱高炽还是很有骨气的,他并没有因为耿炳文特意的给自己面子他就改变了主意,他还是坚定的要向耿炳文作出投降。
“世子,你这又是何必呢?唉!”耿炳文在叹息中将朱高炽递给他的兵符拿到手中。
致此,随着朱高炽将北平城燕军的兵符交给了耿炳文,持续了几年的朱棣叛乱算是彻底的平息了。耿炳文在接受了朱高炽的投降后,他们就开始慢慢的去接收整个北平城了。首先,耿炳文就让人先去将北平城的城防给接手了。然后,将这些燕军的俘虏都分散的关在几处地方。这些人的最后命运还得由朱允文来决定。
但是,朱高炽这些人是一定会被送到京城的。耿炳文倒是也不急,他将朱棣的燕王府留了下来继续给朱高炽等人去住。但是,他在燕王府外派了很多士兵去把守。王府里面的侍女和那些男官也都被耿炳文换上了自己军队里的人。说白了,耿炳文的意思就是先将朱高炽等人给软禁起来。后面在同一的安排将他们押解进京。
进城后的耿炳文也在很短时间内就派了人去京城给朱允文报告这里的情况。因为他是知道朱允文是一直对他们这里的情况持高度关注的,在朱允文回京之前,朱允文也是特别的对耿炳文有过交代。所以,耿炳文当然就不会忘了在第一时间就要将这里的情况传回京城朱允文的手中。
进驻北平城后,耿炳文召集了手下所有的将领在临时找的一间院子里开了一个会。
“诸位,现在我们已经正式的进驻了北平城。但是,接下来我们的任务还要更为艰巨。因为,皇上在回京之前,将我军对蒙古人的防御这件差事都吩咐到了我们这支军队身上。我们现在必须马上要将北平的周围的情况一一的掌握完后,必须立马商议出对蒙古人的防御计划。任重而道远,诸位可都不能放松啊!”
耿炳文一开始就给这些手下的将领们拉上了弦,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有些将领会很松懈。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下面的士兵们也会跟着松懈。耿炳文当然是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一开始就将气氛给调的十分紧张。在场的所有将领也都大气都不敢出。
本来是成功的进驻北平城,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开心很轻松的气氛的。但是,经过朱允文这么一说道。完全就没有了那种喜悦的感觉。不过,也没有人敢表达出什么不满的情绪出来。他们对于耿炳文这位老帅的话是十分的服从的。这也是朱允文能放心的将这支军队交给耿炳文去统帅的原因之一。因为耿炳文能凝聚军心,团结全军。
“因此,这次一进城本帅就将你们诸位召集起来,就是为了强调这一点。你们千万不能有一点懈怠的情绪产生,这口气一定要沉住。本帅知道你们还想着这都进了北平城了,是不是应该让全军都放松一下。这样的心情本帅也能理解,但是,我们后面面对的事蒙古铁骑。就连本帅我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保证我们能守的住。”
耿炳文这话一说完,下面的一些年轻将领就不乐意了。他们都觉得耿炳文现在就是大明最能打仗的一位老帅,怎么会连一群丧家之犬都没有把握打赢呢?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耿帅,您是不是有点太过于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了!我们这支大军一路上所展现的战斗力怎么会打不过那些蒙古人?”卫风也耐不住了,直接就开口说出来了。
“对啊!不可能吧?”其余的一些年轻的将领都也都跟着小声的说道。
耿炳文就知道自己这样说,这些年轻人是不会同意的。但是,他必须要将这些年轻人拉回现实中来。
“你们没有和蒙古人打过仗,对蒙古人也不了解。所以,你们可能会觉得他们被太祖爷从中原撵走后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你们都错了,都错了!”
“耿帅,您说我们都怎么错了?”这次是张辅了,他就迫不及待的问耿炳文。
“你们觉得蒙古人被撵走后,他们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嘛?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蒙古人一生都在马背上生活,从小就练的一身的好骑术和射术。所以,蒙古人骑兵是在陆地战场上最强大的作战群,这一点就连皇上也亲口承认过。”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五章年轻将领团体
“所,你们大家必须要对蒙古人提高警惕,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已经得到了可到的情报,蒙古人将在今年的冬天对我们明朝发起攻击。他们具体的进攻计划现在虽然还不清楚,但是,作为北方的一座大城,这北平城一定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进攻目标。此外,北方边境沿线的军事重镇都极有可能遭到攻击。”
“为此,皇上特意让本帅率军进驻北平城。一是要将北平城守好,二是负责整个北方边境的守卫事宜。所以,本帅觉得这担子可不轻啊!当然,你们诸位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后面待具体的防御计划商议出来后,你们诸位就会被分到一些地方去戍守。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耿炳文显然对于后面蒙古人入侵这件事十分的重视,同样也很担忧。在场的这些人他是最清楚那些蒙古人的战斗力和对中原汉人的血腥残暴的手段。要是他们真的没有守住,让蒙古人打进来了,那遭殃的还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终于,在经过了耿炳文这一顿话,在场的所有将领都皱了眉头。无论是老将还是年轻的将领,都觉得他们接下来的差事可能比起前面平息叛乱还要难。
“好了,今日就先讲到这里了。我们现在刚才进北平城,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诸位去做。老朽在这里就说这么多,希望你们们大家都能有个提前的心理准备。散了吧!”
“是,大帅!”耿炳文这次的上弦十分的成功,所有的将领都在开始思考后面蒙古人的进攻了。没有人对他们轻松的进驻北平城而感到太多的喜悦感,甚至有的将领都有些忧心忡忡了。不过,卫风和张辅等一众将领虽然也是对耿炳文说的事引起了很大的注意,但是他们还是更加的相信自己这些人能打赢蒙古人,他们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卫兄,方才耿帅他老人家说的那些话。对于蒙古人看来我们是真的要在后面多加注意了。而且,听耿帅他老人家的意思,我们这些人将领都有可能会被派到一些地方去镇守。到时候,要是真的和蒙古人作战的话,我们必须要打出我们大明军队的气势来。我倒要看看那些蒙古人到底是什么做的,能让耿帅他老人家如此忌惮。”
张辅是听进去了耿炳文的话的,但是,他的自信心告诉他必须要将自己一方的气势在蒙古人的面前打出来。他想试试耿炳文说的那些对蒙古人的评价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就是年轻的将领的精气神,他们是绝不会怕事的,而且希望去找事。
“张兄,你说的话我就很爱听。我们虽然要对蒙古人引起重视,但是,我们在和蒙古人作战的时候决不能将作为大明军人的气势输了。你们打击说是不是?”
“对!就是要这样!我们大明军人可不怕他蒙古人。”另外几名年轻的将领也纷纷的强烈的赞同张辅和卫风俩人说的话。这就是年轻将领的热血和信心,在没有真正的经历失败之前,他们是不会去考虑自己会失败的。只要经历过一次失败后,他们的能力就会直线上升。在以后的战场上,他们就会更加的谨慎小心,能尽量的保证自己一方不会失败。
“不过,耿帅的话我们也要好好的记住的。这段时间我们就可以下去好好的去研究一下蒙古人的作战方式,这样在以后和他们遭遇的时候也能增加几层不小的胜算。”
最后,张辅他由于和祖大年在一起的时间很长。所以,张辅还是从祖大年那里了解到一些们蒙古人的事情。他也是建议众人下去好好的研究一下蒙古军队的作战方式,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嗯,张兄这个话说的对。我们大家虽然不怕那些蒙古人,但是,我们还是要对他们重视起来。”卫风和张辅的关系已经上升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所以,卫风是永远会支持张辅的。而且,他也知道和张辅说的这些都是很有用的,并不是在瞎胡乱说。
当然了,其余几名年轻的将领就是以他们俩人为首的。他们这个年轻将领的团体,现在最有领导力的就是张辅和卫风二人。他们俩人的能力是得到朱允文的肯定的,而且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也不低,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士兵。更是以张辅和卫作为自己以后奋斗的目标。
军中的其余年轻将领也都将张辅和卫风俩人作为自己以后会达到的一个新高度。所以,张辅和卫风说的话,他们这些人都是很愿意听的。
“嗯,我们明白了!”这几名年轻将领纷纷点着头,也都表示明白了张辅和卫风俩人的意思。
“那好吧!我们都散了吧!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大家都抓紧点,用心点!”卫风就招呼着众人散了,他们现在确实是很忙。这北平城刚被收复,里面的许多情况都很复杂。他们这些人都要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由不得他们在这里再接着说下去了。
张辅和卫风等人在这说的所有的话很快就传到了耿炳文的耳中。
耿炳文听完后,他倒是没有觉得张辅等人对自己说的话没有放在心上,他反而更加欣慰。
“看来,皇上认定的张辅和卫风这俩位年轻人还是真的没有让本帅失望啊!他们能这样既有自信,又有谨慎的心理,本帅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真正的成长为一代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大帅,您觉得这张将军和卫将军俩人以后真的能成为我们大明的新一代执掌军务的大将吗?”耿炳文身边的副将霍庆缓缓的问道。
“霍庆啊!这你就不知道了。皇上只要一心想要培养他们二位将军,那只要他们二人在以后不要出现什么大的意外,那这大明以后的军务就得靠他们了。而且,从目前看来,他们二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人。要是能这样一直下去的话,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的时间也许会缩短很多。”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六章安定的北平
耿炳文是很看好卫风和和张辅俩人的,他分析的也是很中肯的。要是一切真的像耿炳文说的这样发展的话,那卫风和张辅俩人迟早是会成为大明军中挑起大梁的俩员虎将。
“可是,大帅!末将还是觉得那二位将军实在是太年轻了,他们以后要是遇到一场战事判断出了失误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会中断他们的发展。”霍庆还是很担心卫风和和张辅以后的发展很有可能是不会像耿炳文说的那样一帆风顺的。
“霍庆,你说的也没错。他们要是不能在遇到那样的情况中挺过来的话,那他们就发展不到最终的高度了,这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这些情况就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去左右的了,这就全靠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霍庆也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下去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张辅和卫风俩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以后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北平城此时还是比较稳定的,城中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耿炳文大军的进驻而马上产生什么躁动的情绪。那些普通老百姓的情绪还是保持着和以前一样,各自过着自家的小日子。不过,也还是有一些老白姓家中很是伤心。因为,他们的亲人上了战场后就没有再回来了。
许多燕军士兵就是来自于北平城及其周边地方,有一些燕军士兵不幸的在这次战争中死掉了。所以,他们的家人在得知消息后,必然是十分的伤心和难过了。尤其是现在耿炳文他们带着大明朝廷的军队进驻了北平城,他们对耿炳文和其余的大明将士就很自然的产生了一些恨意。
不过,这些产生恨意的百姓家里还是很少的。因为,耿炳文他们将以前俘虏的所有燕军士兵凡是想回家的就给放了。现在,随着耿炳文他们的进城,那些想回家的燕军士兵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这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家老百姓都对耿炳文这群人充满了感激。甚至有的人已经在歌颂朱允文的功德了。
正是因为这些大量的老百姓对耿炳文的感激,以及他们对大明朝廷重新的信任。这就带来了北平城里和周边地方的安定,没有什么人敢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有谋反性质的事。那些少数的老百姓也在周围乡邻的劝说下放弃了反抗,他们也慢慢的接受了自家亲人在战场上的死亡。
进城第二天,耿炳文早早的就起了床。吃过早饭后,他就来到的临时的大帅府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大帅!”门口的守卫听到有脚步声,他们马上就清醒了一下,见到是耿炳文,立即行了一个军礼。
“嗯,你们昨晚都有发现什么异常请况没有?有没有这北平城的老百姓来闹事?”耿炳文对那名守卫问道。
“启禀大帅,昨晚没有什么异常请况发生。我们在这里守卫一晚,就只听到了一些狗叫的声音。除此之外,这周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名守卫实在是太实诚了,他将自己昨晚上听到狗叫这件事都告诉了耿炳文。
一旁的另外一名守卫差点忍不住就笑了出来,不过,他在耿炳文面前要是笑了出来,那他就惨了。所以,这名守卫是用力的在忍住让自己不笑出来,直到耿炳文走进去。
“好吧!本帅明白了。你们这一晚上守的也辛苦了,现在本帅下令让你们回去休息休息,让你们的将军换人上来。去吧!”
“是,耿帅!”俩名守卫高兴的答道。但是,他们还是让耿炳文进去之后才离开的。
“怎么样,耿帅他老人家还是很照顾我们这些人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另外一名守卫这时候终于不再忍了,他一下就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呢?这件事有什么好笑的?”
“走走走!我们先回去再说!”这名笑出声的守卫拉着他就走了。
耿炳文一到屋内就开始计划着这一天要做的事情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对北平城和周边这些县的掌控情况,这是他后面建好对蒙古人的防御的第一大保障。只有将这些地方都完全掌握好之后,他才能对下面的防御计划作出具体的安排。
由于耿炳文来的太早了,所以,他在里面想事情想了很久下面的人才进来报告事情和请示他一些东西。
“启禀耿帅,门外卫风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
卫风是来找耿炳文的第一位将领,耿炳文虽然不知道卫风来找他是什么事,但是他能猜到这肯定和昨天他说的那些话有关。
走进耿炳文的屋里,卫风马上拱手行礼,“末将卫风参见大帅!”
“行了,这一套虚礼以后对你卫风就免了。你今日来找本帅是什么事啊?直接说出来,抓紧时间。”
“耿帅,其实末将也没有什么大事想要找您解决。就是昨天您讲的那些关于我们要在今年冬季对蒙古人作战的那件事。您说的那些话末将其实都懂,但是,末将还是弄不明白您为什么会将那些蒙古人作为我们大明的一个大敌来应对。就这一点末将想让耿帅娘您能给我解解惑。”
果然不出耿炳文所料,卫风来找他的原因就是因为昨天他讲的那些东西。
“卫风,你是一个聪明人。本帅昨天讲的话其实很好理解,那些蒙古人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大明接下来的一个大敌呢?因为他们以前就是这中原的统治者,而且他们还将蒙古骑兵带到了西域。他们蒙古铁骑的战斗力在那个时候是有目共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