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嗯,好!儿臣也坐。王中,快让下面的人给母后上茶。”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办!”王中现在巴不得先暂时离开朱允文的身边一会,要是等会吕太后说到朱允文要亲自去向刘兰提亲那件事时,他王中站在这里就很尴尬了。
“皇儿啊!这几日母后我都听说你一直在御书房里面处理政事。母后还听说你要颁布新政,而且是将商业的发展提到和农业的发展同步发展的地步上。而且,母后我还听说有很多大臣当场在大殿上反对你。有没有这事?”
“母后,这件事怎么弄得连您都知道了。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臣我是提出来了要颁布这样的新政。而且,这几日儿臣在这御书房里就是在拟定一些新政。母后您这来看儿臣我,儿臣我这也才有点时间休息一下。”朱允文没有想到吕太后也知道了这件事,而且一来就问他。
“嗯,这件事皇儿你可要小心的处理。母后我虽热是不管你怎么处理国家的政事,但是,母后我还是希望皇儿你能好好的将我们大明治理好。这件事母后我也是听到了外面有一些风言风语,所以今日母后也想着来看你顺便提一下。”
“母后,这些事您不用担心。皇儿自己心中有数,这次的新政也是儿臣想了很久才决定实施的。我们大明要想超越大唐盛世,就只有大力的发展商业。现在我们大明和周边的国家的经济来往太少了,我们国家国内的商业发展也十分的停滞。所以,儿臣才想着颁布一些新政,鼓励全国的老百姓经商。”
朱允文说的什么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发展商业这些东西,吕太后根本就不懂。
“皇儿,你说的这些母后我也不太懂。但是母后知道一点,只要这大明能在皇儿你的治理下国泰民安,老百姓生活的更好就行了。其他的东西母后也不想去过问,就是时候听到了一些什么东西就来和你说一下。”吕太后还是很明白她作为一个太后有些事是该做,有些事是不该做的。
“儿臣明白,儿臣一直以来做的这些将就是为了让全大明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然,儿臣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天天给您请安了。您说是不是?”
“还是我皇儿会说话,好!好!好啊!”吕太后对自己这位儿子还是很喜欢的,不过,吕太后还是没有忘了她还有件事来找他的。那就是他要去向刘兰提亲的那件事。
吕太后喝了一口茶后,马上就开始来试探朱允文了。
“皇儿,母后好像没有再宫里面看到了你从外面带回来的那位刘兰姑娘了。皇儿你把那姑娘带到那里去藏起来了?”
“母后,事情是这样的。兰儿已经被儿臣派人送到外面的一处院子里了。她的的爹娘也都在那里,儿臣想让他们在一起先住上几天。后面儿臣就回去向兰儿的爹娘提亲,到时候,兰儿就会正大光明的嫁到宫里了。”
手机站: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二十五章朱允文改主意
朱允文见吕太后问他这个问题,他很是兴奋的对吕太后解释刘兰现在的情况。他还不知道吕太后是要来阻止他去提亲的,要是朱允文想到吕太后来是为了这事,估计他这会就没有这么兴奋的心情了。
“皇儿,那你准备以什么样的规格来将那位兰儿姑娘娶进宫中?”吕太后现在正式开始进入她今日来找朱允文的主题了。
“这个,儿臣还没有想好。不过,今日母后您来了,要不就您做主吧!”朱允文其实是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刚好吕太后现在又问到这上面来了,那他就趁机问问吕太后的意思。
吕太后她自己就是来试探朱允文的,最后想要问到朱允文亲自去提亲那件事的。结果现在朱允文来问她,要她做主。吕太后她根本就没有做好回到这方面问题的准备。
“皇儿,现在你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母后也不好给你做主了,你想怎样将那位兰儿姑娘娶进来,现在就可以说出来给母后听听。规格这些你现在就可以想一想,母后觉得只有你自己觉得要用什么规格来将兰儿姑娘迎娶进宫就用哪样的规格。”
吕太后又将这个问题给想打太极一样给朱允文打了回去。现在又交到了朱允文的手上,看他自己准备怎么说了。
朱允文稍微的想了想,然后对吕太会说道:“母后,儿臣已经决定要亲自上门向兰儿的爹娘提亲了。时间可能就在几日后。至于用什么样的规格将兰儿迎娶进宫,儿臣觉得就像一般的嫔妃就行了。她是刚嫁进宫,要是规格高了肯定不行,低了又怕她的爹娘不满意。儿臣看,就只有普通嫔妃的规格最合适。”
一番话说完,朱允文就等着吕太后会怎么说了。
“皇儿,你迎娶兰儿姑娘的规格母后没有意见。不过,你要亲自上门去提亲这一点母后是不赞成的。你现在是大明的国君,一朝天子。你要是为了一个妃子亲自上门去提亲的话,这会让天下的人怎么看你?别说母后我不同意,就算是你皇爷爷在的时候他老人家肯定也不会支持你这么做的。”
说了这么久,吕太后就是等的朱允文说出这一点她来反驳。
吕太后说完后,她盯着朱允文,她想知道朱允文后面会怎么来说。她这位亲身母亲的话,看看现在已经作为了一国之君的朱允文还是不是对她言听计从。
朱允文没有想到自己一说完,吕太后就对自己要亲自上门提亲这事表示出强烈的反对。这弄的让朱允文一时半会还不好做了,他要是不听吕太后的,那就是不孝敬母亲。但是,要是他又反悔了的话,那又对不起他自己心里面对刘兰的那份真心。所以,现在的朱允文真的是俩面为难。
不远处的王中也听到了吕太后刚才说的话,他现在有些担心朱允文会不会察觉是自己去向吕太后通风报信的。要是朱允文知道是自己去给吕太后说了这件事吕太后才来找朱允文的话,那他王中可能就真的在宫里待不下去了。不过,还好朱允文是根本没有想到是因为王中才导致率太会现在来反对他后面要亲自上门去向刘兰提亲这件事的。
看着朱允文很难决定的样子,吕太后又接着说道:“皇儿,按照礼制。你作为一国之君迎娶一个妃子只需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行了。你自己去提亲是完全不合礼制的,所以,母后觉得你不能亲自去提亲。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你可马上下旨让下面的人去筹备这件事。”
面对吕太后这样的话语,朱允文也只能是放弃了自己要亲自去提亲这事了。他不可能听吕太后的。
“那好吧!后面儿臣就立马下旨让下面的人去准备兰儿嫁进宫中这事。儿臣也亲自上门去提亲了,听母后您的。”
“嗯,这就对了!皇儿啊!你要记住,有些事可以不用你这一国天子亲自去办的,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尤其是一些涉及到礼制上的东西,皇儿你一定要更加小心才是。好了,母后就说到这里了。你这里也很忙,母后就不打扰你处理政务了。母后就先走了,后面我又再来看你。”
吕太后她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她也就不在朱允文这里做过多的停留了。接着就准备要走了。
“好,那儿臣送您!”朱允文又小心的抚着吕太后的手,一步一步的将吕太后送出了御书房里,然后朱允文才返回。
吕太后走后,朱允文回到御书房里面。他就马上着手来拟后面迎娶刘兰进宫的圣旨。
“王中,去取纸来。朕要拟一张迎娶兰儿的圣旨,让下面的人立即去准备。”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给您取来。”王中就转身去给朱允文取来了拟写圣旨的专门用的宣纸。
待王中将东西取来,朱允文马上就将自己要如何迎娶刘兰的想法写了下来。
“王中,马上将这圣旨颁布下去。朕希望你能尽快将兰儿迎娶进宫,明白吗?”朱允文写完之后,立马就交给了王中。
“老奴遵旨!”王中接过圣旨就下去办了。
很快,大明朝里的负责天子娶亲的衙门就得到了朱允文下发的旨意。整个京城都里的人也慢慢的将当今天子即将迎娶一名妃子这事传到了其他地方。
刘兰她的父母也在院子里等着等着终于等到有官员来告诉他们有关刘兰嫁进宫里的具体的安排了。内务府的太监带着人就来到了他们这院子里,负责将这院子打扮打扮。还有专门来负责给刘兰看生辰八字,然后就给她和朱允文选取一个正式的迎娶的日子。
一切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作为主角的朱允文确是在忙于政务,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过问这些。最后,还是马皇后提出来让她负责等到刘兰接进宫里的一切事务。照常理来说,马皇后作为朱允文的正式妻子,朱允文娶妃子的事,她就是不喜欢参合的。但是她看到朱允文那么忙,所以就自己主动要求去负责这事。
手机站: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朱允文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了,在马皇后主动站出来要负责这事的时候,朱允文就真的觉得马皇后这样的女子能做到这一步真的是不容易。他真的很佩服马皇后,朱允文也暗定决心。以后不管出了什么事,他朱允文还是会一直对马皇后好。
但是,朱允文还是不懂女人的心。马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做,朱允文也没有去想过。要是他仔细的去想一想,朱允文就会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幼稚了。
那一边在热火朝天的给朱允文准备婚礼,这边,朱允文自己则是在继续筹划着新政的具体条款。在早朝上面,朱允文也没有再提这个问题。他要等到自己将所有的新政条款都拟定出来后,他才会在早朝的时候公布给所有的大臣。
而且,这几天,大明的第一任内阁成员都悉数选拔出来了。现在,就等着朱允文亲自下达旨意正式的任命他们了。朱允文对于这件事他也一直在跟进,只要有时间他都回去亲自去参与选拔内阁成员的过程当中去。
本来选拔内阁成员的大臣是由黄子澄和徐辉祖,以及胡闰组成的,领头当然是朱允文了。不过,后面朱允文让徐辉祖去负责研究对蒙古人作战的战术后,齐泰就代替了徐辉祖的位置。
朱允文在早朝上明确说的是要在翰林院里面选人的,但是,后面朱允文又一想,只是在翰林院选的话可能会有局限。所以,朱允文就下令扩大选拔的范围。包括太学里面的一些仕子,都被朱允文列入了考察的对象。这样一来,选拔的范围就扩大了好几倍。
数量的扩大,导致选拔的时间就花的更多了。所以,到现在这最终的名单才确定下来。这名单上的内阁成员名单是经历了层层的筛选才确立的,这些人也都是很符合朱允文内心里对内阁官员的标准的。
看着自己案桌上的这一份内阁成员的名单,朱允心中在想自己又创造了一项历史。同时,朱允文又是在篡改历史。但是,要是内阁制在他朱允文手中获得成功的话,后世的人们还是会称赞他朱允文的。估计,那位真正创立了内阁制的朱棣早就被人们遗忘了。
这名单上的七个人中,有三个人来自翰林院,剩下四人都是出自于太学。这七个人无论是在翰林院还是在太学里面,都是能力极强的,并且十分年轻的人才。朱允文他们四人也是经过多方的考察,才将他们选出来的。
排在第一的是叫李林,他来自于翰林院,品级不高,只有六品。他祖上的人也是读书从仕的,所以,李林也是早早的考中了进士,进入了仕途。他既精通四书五经,又深知庶务。然后,他的思想也比较灵活,办事十分机警。因此,朱允文决定让他作为这第一届内阁的暂时的负责人。
第二名内阁成员叫做范瑾,他来自于太学,祖上也有过人考中进士,不过,在最近几年,他们家族以经商为主,仅仅只有他一人想通过太学进入仕途。这个范瑾同样也对四书五经十分精通,由于他家中常年经商,所以,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范瑾对于经商也是十分的了解。朱允文正是看中了他既精通传统的四书五经,又懂得如何经商的经济头脑。所以,才将他选入内阁。
第三名内阁成员叫做洪兴仁,他和李林一样,都是来自于翰林院。他的情况有点特殊,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家庭背景。能够进入翰林院,完全是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所以,他的个人毅力和品质可能就是这七名内阁成员中最优秀的。朱允文相信,只要自己以后好好的培养一下这洪兴仁,他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排在第四的内阁成员名单上的是一个名叫陈威的人,他来自于翰林院。这个陈威同样是进士出身,他是翰林院里面这几年里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位年轻官员。他的个人能力也极强,除了一些基本的传统知识,他对于政治的嗅觉性也很好。而且,他家里面有很多人是武将出身的,朱允文选他来也是有这一方面的考虑。
排列在第五位置上的是一名叫做陈浩的年轻官员,他是太学里面的人。这个陈浩的家里面的人和范瑾差不多,都是经商的。就只有他一人在太学里面读书,为了以后能够正式的进入大明的官场,进入仕途。这个陈浩的性格比较温和,做事比较细腻。个人能力虽然比不上前面几位,但是,也算是上佳之选了。
排在倒数第二位的内阁成员也是来自于太学的,他的名字叫做潘明。这个潘明的家中倒是有不少人进入了仕途,不过都是做的一些小官,没有什么名气。所以,这位潘明一直以来就立志要做一位大官,做一位好官。他的能力也是很不错的,在太学里面一众太学生里,也能排进前十。
倒数第一位的内阁成员是一位叫做吴英的太学生,他的个人家庭背景很一般。家中的父母都是做点小买卖,不过,他的家就在这应天府了。所以,也是一个他有别于其他几个人的不同点。这个吴英的才能都集中在他写的文章上,办事能力倒是一般。不过,朱允文就是看上了他的文章这一点。
这七名第一届内阁成员的名单都写在了一张纸上,对于这些人的介绍也写的很清楚,朱允文都能很清楚的看到。朱允文现在拿到这一份名单,下面就要马上来给他们任命具体的官职了。朱允文现在在首先要将内阁里面主要的几个职位划分出来,然后他才能根据这七人不同的个人特点给他们任命。
内阁制度,朱允文在现代社会时期学过历史。历史上的英国内阁制度是皇家内阁制度,虽然和他们大明现在的情况相似,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朱允文需要一一的考量,然后再根据明朝的具体情况来做决定。这一件事也不是一件小事,朱允文同样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思考。
手机站: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二十七章内阁成立
目前朱允文想到的内阁成员最主要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处理那些每日成堆成堆的奏章,他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这七名内阁成员现在就主要是帮助朱允文将每日呈上来的奏章进行分开处理,然后将一些极为重要的奏章呈递给他本人处理,其余一些简单的奏章就让他们处理,然后给朱允文看一下就行了。这样一来,朱云文件就轻松了太多了。
朱允文在御书房里想了半天,他还是将他们七个人所负责的主要职责划分了一下。其中,李林和范瑾俩人为这第一届内阁的白日和晚上的负责人。另外五人,分成白班和晚班俩组。他们的官位品级朱允文决定都给他们设定成为六品就行了。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品级一样,也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好好的为朱允文的决心。
将这一切都想好后,朱允文就立即拟定圣旨了。拟定好圣旨,朱允文就将这件事交给了王中了。
“王中,你马上将这道圣旨颁给那七名被选出来的内阁成员,既可去办。同时,颁完圣旨后,将他们一并带到朕这里来。朕还有一些话要对他们说。”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办。”王中带着朱允文的圣旨直接就奔向那七名第一届内阁成员待的地方。
由于最终的人选已经定了下来,所以,这七人已经被人带到了内阁办事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在皇城里面,和朱允文平日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不是很远。所以,王中他带着圣旨也没有花多少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
这被选出来的七名内阁成员在最后知道自己被选上的时候,有些人是很惊喜的,有的人也很理所当然。他们在这院子里面,翰林院出身的站成一边,从太学里面选出来的战成一队。翰林院出来的这几个人虽然人数上要劣于太学出来的那四名内给成员,但是,他们的身份都是高于这些太学出身的。
翰林院这边的三人各自在翰林院里面都很熟识,他们之间平日里在翰林院里面也是有一些联系的。不过,这些人以前都是竞争关系,所以,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隔阂的。反观太学出身的这四人,他们以前都是在太学里面各为同窗。他们这几人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好过另外那三人的。
不过,他们这七人马上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的环境了。而且,这七人以后都在一个屋子里做事,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和谐相处。
就在他们七人在院子里聊着一些有关他们对自己后面的工作上的事的时候,王中就拿着圣旨来了。
“圣旨到!诸位请接旨!”
七人马上就跪倒在地,他们知道这一定是朱允文对他们的人事安排。几人的心里都在暗自激动,想着自己到底能被安排一个什么职务和官品。
王中清了清嗓子,看着圣旨大声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经过了从层层的选拔,朕从翰林院和太学里面最终选出了七名我们大明第一届的内阁成员。他们有陈林,范瑾,洪兴仁,陈威,陈浩,潘明,吴英。这七人将是大明第一届的内阁官员。”念到这里,王中看了看下面跪着的七人,他觉得这个什么内阁官员还是他们大明官场第一次出现。
接着,王中就连忙念圣旨上下面的内容。
“自此,朕特任命李林和范瑾二人为内阁白日和晚上的总领内阁事务的官员。其余剩下的五名内阁官员,同样也分为白班和晚班俩组。你们七人的官品最终都先暂时定位六品,但是给你们每人发一个可以随时进宫的腰牌。所以,你们七人的待遇要高于普通的六品官员。还望你们七人今后好好的通力协作,将内阁所负责之事办的让朕放心!钦此!”
“臣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七人马上就磕头领旨。
李林和范瑾同步起身要去接王中手中的圣旨,王中看着俩人一同站起来要接自己手中的圣旨,他知道这以后这内阁可能少不了要出事的。王中也不急着给谁,他看着这俩人接下来要怎么办。
李林看着范瑾,范瑾同样也看着李林,俩人就在那里僵了一会。不过,后面还是范瑾觉得自己以前只是一名太学生,而且刚才王中念名字的时候李林也排在自己的前面,所以,他就又退了回去。
见范瑾这么会做事,连一旁的王中也对范瑾露出了一丝的赞赏之意。李林同样也转身对范瑾点了点头,表示了一下。然后就来到王中的面前接过王中手里的圣旨。
王中将圣旨交到李林的手中后,他又将朱允文要见他们的话带给了这七人。
“诸位大人,这圣旨咱家也颁给你们了。接下来,就请你们跟咱家去见圣上吧!圣上刚才在咱家临走之前特意吩咐要你们诸位接完了圣旨后马上去圣上那里一趟。请吧!诸位大人!”
“好,有劳王公公了!”几人也不敢托大,跟在王中的后面,很紧张的走向朱允文待的御书房。没过多久,这七人就被王中带到御书房外面。
一到御书房门外,王中就停下来对几人说道:“几位大人,你们在此处稍等片刻,待咱家进去向皇上通报一声。”说完,王中就慢慢的走进了御书房。
留下这紧张的七人在外面根本就不敢向着四处观望,他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对这里也很陌生,尤其等会马上就要见到这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了。所以,这七人哪有不紧张的。
书房里面,王中走到朱允文的身边,轻轻的说道:“皇上,七位大人到外面候着了,您看是不是马上传他们进来觐见?”
“这么快啊!好吧,你让他们进来吧!”朱允文一直在处理着奏章,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时间。
“是,皇上!”
王中马上就慢慢的走出书房外面去通知那七人进来见朱允文。一推开门,王中就看到几人在那里站着十分紧张的样子。“好了,几位大人,皇上说让你们可以进去了。请吧!”
手机站: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二十八章洪兴仁的表演
几人马上就又跟在王中的身后,慢慢的进入了这像一间小院一样大的御书房里面。朱允文此时也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正襟危坐,看着下面进来的这七人。
这七人一抬头看到上面坐着的这位就是大明天子,他们马上跪在地上。“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七人马上又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
朱允文看着下面站着的七人那紧张的样子他觉得有些好笑,他朱允文长得又不像是一副吃人的样子,怎么让这些人这么害怕自己。
“你们不用太紧张,朕又不是一位暴君,你们可以放心的和朕对话。来啊,给这七位爱卿赐坐。”朱允文觉得,要是让他们坐到说话应该会好一些。
“谢皇上!”几人马上又谢过朱允文后,然后就慢慢的坐在了椅子上。不过,他们也不敢跟平时在家中坐的那样轻松。他们的屁股就只是坐在了椅子上的一角,根本就不敢坐满。但是,坐下之后的七人还是比刚开始进来的时候要放松了好多。
这下,朱允文就开始正式的和这几人聊天了。
“诸位爱卿,你们现在已经是我大明第一届内阁的官员了。朕不知你们是不是清楚你们后面在内阁要做的事情,你们谁觉得自己知道的最多的,现在可以马上给朕讲一讲。”朱允文最先问的还是关于这些人是不是对他们所属的内阁要做的事有多深的了解。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话题,要是他们连自己以后要做的事都不知道,那朱允文就太失望了。
1...6465666768...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