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叶7
而皇太后吴氏对她
第八十六章 “身世”
五国城,同样是带给赵构,甚至是整个皇室的噩梦,因为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还有父亲的其他嫔妃以及宫女、太监等等近十万人,全部被金人拘禁于此,受尽了金人的各种屈辱。
宋徽宗死后,甚至还被金人将尸体烧做成了灯油,至于皇后还是嫔妃,一路被金人押着北上时,哪怕是连上个厕所,都有可能招来金兵对其的侮辱。
不堪受辱因此投河自杀的,苟且偷生的要么被送给了金人的达官贵族,要么便送入到了浣衣院,从而成了一名金人随意玩弄的官妓。
而赵构的母亲韦氏,在金国同样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受到过任何优待,先入浣衣院,后又因赵构在临安称帝,稳固住了南宋江山朝廷后,金人为了谈判,同样也是因为赵构的请求,这才把韦氏与宋徽宗关押在了一起。
但即便是如此,在金国生子之事儿,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南宋民间流传开来,这等屈辱之事儿,就算是赵构硬生生为自己的生母,把年龄往上整整提了十岁,以其早无生育能力来杜绝流言,但却依然是阻止不了民间的流言蜚语,继续疯狂的滋长。
赵构缓缓收起桌面的一封封书信,动作沉重跟缓慢,甚至看起来,仿佛这些书信都无比的珍贵,就像是他最心爱之物一样,一封封的都整齐的叠好,再放进旁边乌黑的木盒里。
“父皇……。”赵昚看着赵构一丝不苟的动作,极为心痛的道。
赵构摆摆手,苍老的脸上枯井无波,抬起眼皮子看了看一项孝顺的赵昚,嘴角微微扯出一抹苦笑,淡淡说道:“此事儿让父皇来操心便是了,你好好打理朝堂之事儿吧,皇家的血脉必须保持纯洁,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蒙混过关,成为我大宋皇室之人。”
“可……父皇,此事儿交由儿臣来办吧,儿臣不想看着父皇再因为……。”赵昚显然不愿意赵构再次陷入不堪回首的境地当中。
赵构不说话,依然是摆摆手,顿了一会儿后,才叹口气说道:“皇室命运多舛,这些年来受的痛苦折磨太多了,朕不希望你也被牵涉进来,给予金人有机可趁的机会。父皇如今已经禅位,不怕这些了。世人只道我赵构生性懦弱,只会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朕也认了。既然不能正面与金人抗衡,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儿,倒是也无妨,你大可继续励精图治、厉兵秣马,争取在父皇有生之年,看到我大宋光复北地,任重道远啊。”
“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更是一刻也不敢怠慢光复我大宋北地的决心。当年您向金人求和,世人以为我大宋只想偏安一隅,但儿臣知道您当年的苦处,朝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外有金人铁骑,内有武将造反,父皇能够稳住大宋基业,使我南地百姓安居乐业……。”赵昚望着赵构那张苍老平静的脸颊,喃喃说道。
“哈哈哈……这世间哪有自己夸自己一说你也不必宽慰父皇,父皇多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赵构看着王伦走了进来,于是终止了跟赵昚关于五国城的谈话。
“圣上,旨意拟好了。”王伦对两人行礼后,一道圣旨便被他恭敬的递给了赵构。
赵构接过后,先是打开看了一遍,而后又递给了赵昚说道:“皇城司即然如今没有多大用处,这两年的战事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现在看来,也该是整顿一番了。”
“父皇您的意思是要……。”
“不错,皇城司多岳飞部将,但这些年把持在兵部手里,已经彻底荒废了,朝廷总不能白白养着这些人不是而且还给了他人中饱私囊的机会。”赵构缓缓往前踱步,赵昚跟在身后,而王伦则是落后两人半个身位,恭敬的跟在身后。
“但这些人如父皇所言,已经荒废多年,可还有能力替父皇办差儿臣以为,不如从其他精兵强将中挑选一些……。”
“不必,鹏举的部将,朕相信,相信他们即便是荒废了当年的血性,但其战力依然还是不容小觑,只是需要合适的人选统领才是。”赵构站在宫殿的廊檐下,阳光的照射下,远处湖光山色,景致宜人。
“是,父皇,那即然如此,一会儿王淮与汤思退……。”
“不必告知他们、更不必与他们商议,兵部尚书乃是汤思退之子汤硕,旨意下发给他就是了,到时候王伦会跟皇城司统领联系的。”赵构双手后背,腰杆比起刚才在宫殿里面,显得要笔挺了很多。
“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办。”赵昚想了下,最后还是说道:“不过如果父皇还需要人手,为了安全起见,儿臣……。”
“人太多反而不好啊,如果事发,再落到皇室身上,岂不是又给了金人要挟的借口父皇自有分寸,此事儿就如此定了。”赵构接回还被赵昚拿在手里的圣旨,而后又递给了王伦道:“下旨给兵部吧。
”
赵昚没有再说话,但旨意上面一个名叫叶青的名字,他却是觉得眼生的很,虽然这两日在王德谦嘴里听起过,但在旨意上看到这个名字,还是头一回。
难道是跟被自己罢免的叶衡有关此人要被父皇重用不成
还是说因为叶衡被罢免后,此人有能力完成父皇心中所想之事儿那么叶衡自己以后能用还是不能用呢
父皇亲手要走皇城司,那么皇城司里必
第八十七章 文人傲骨
叶青还是在断桥找到了白纯跟锦瑟,两个人看样子,情绪并没有怎么受范念德刁难的影响,依然是有吃有喝,路边一些摊贩,已经被两人光顾了好几回,而不长的断桥,也被她们两人走了好几趟来回了。
从白纯手里接过背包,换做叶青背着,如今这样的事情,在他们家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论是白纯,还是小丫头锦瑟,都不觉得让家里唯一一个男丁、家主帮她们背着包,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太好找,这西湖比我印象中的大很多啊,简直是赶上洞庭湖了啊。”叶青站在断桥中央,放眼望向四周,视线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人头攒动,于是夸张的埋怨道。
“你不是说你没来过西湖吗而且这里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还快要赶上洞庭湖了。”白纯指了指前边的方向,反驳着叶青的话语。
为了等候叶青,她跟锦瑟两人在此已经待得有些厌烦了,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终于弄清楚了朱熹与陆九渊那些文人士子,是在哪里论道了。
四处讲学、传道的南宋文人,在大宋朝的民间享有着极高的声誉,这自然是与朝廷重文抑武有关。
但太平盛世之下,人们精神文化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需要一些文人士子,包括风流名妓、勾栏瓦舍的戏子,来充实此时富裕的南宋社会,来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来消费。
何况武不如北边金国,被人家打的只能屈膝求和、俯首称臣、岁岁献贡,朝廷一味步步相让,年年送银让绢的。
所以文人傲骨这个时候,自然是就成了南宋百姓理想上对抗金国的精神食粮,也就成了坐井观天、自欺欺人的人们,最为喜欢的精神信仰了。
就如同叶青的上一世,当华夏民族无法在综合国力上,在对倭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时,在没有能够报仇雪恨民族之恨时,往往我们便会从文化上着手寻找优越感。
比如这个是来自华夏,那个是我们早就不玩儿的,被倭国人当成宝贝儿的,其实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没人要了才被他们捡起来。
而当在社会上见了真正的倭国人后,却有大部分的人,以能够有一个倭国朋友,在倭国留学而为荣,如此景象,跟叶青现在在西湖的所见所闻真是差不了太多。
任何人都知道,不论是当初的辽国、还是如今把大宋朝廷赶到长江以南的金国,在如今同样是事事学习华夏文化,哪怕是在生活日常上,也同样是在处处汉化。
甚至这个时期,金国已经开始以正统的汉人、汉文化自居,往来于南宋的金国商人或者是使臣,口中已经常常称呼南宋百姓为蛮夷了。
如今大多的文人士子,一边嘴里大声嚷嚷着要收复失地,要北伐,但却见到金人时,又立刻恢复了谄媚权贵、畏惧强权的嘴脸。
一路走来,白纯就像是路上所遇见的每一个愤青一样,特别是碰见慷慨激昂、催人泪下、长篇大论着朝廷该如何北伐金国的文人士子时,白纯都是充满了崇拜的目光,一脸小星星的看着人家。
而这些在叶青眼里,不过就是上一世的键盘侠跟嘴炮罢了,也就往往是嘴上厉害,实际生活中,恐怕与同懦夫差不多。
“你很不屑他们积极北伐的理想,为什么”白纯实在受不了叶青,每见到一个慷慨激昂的文人士子大声疾呼时,那嘴角的不屑跟轻蔑,于是转身很认真的问道。
叶青紧了紧自己的马尾,锦瑟给他的帽子,他始终不愿意戴,就喜欢光着头扎着小马尾招摇过市,哪怕是锦瑟买下来一朵鲜花儿,想要让他戴在头上,也被他口里喊着恶心,然后急忙拒绝。
于是如今锦瑟自己脑袋顶上,顶着一朵叶青喊不上名字的鲜花儿,还在那儿臭美呢。
“我是很认真的在问你。”白纯明亮的眸子,此刻在路人眼里是很好看,但在叶青眼里,那是要杀人的目光。
“唉……你听没听过一句话”叶青无奈的叹口气,本不想跟白纯抬杠,但奈何嫂子是个死心眼儿啊。
“什么话”白纯平静的问道。
“文人误国,百无一用是书生。”叶青语气轻松的看着白纯,摇头晃脑的说道。
“你……文人误国,我看是你不学无术才误国。”白纯想不到叶青竟然张嘴就给天下人扣了这么一顶大帽子,当下有些气结,咬牙切齿道。
“爱信不信,早晚有一天,或者你这辈子也不会懂我说的话,其实啊,我说的话,比那些酸儒说的话,虽然难听了一些,但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叶青轻飘飘的说道。
而后也不理会有些发愣的白纯,便独自迈步继续往前方不远处,朱熹、陆九渊论道的所在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苑风荷处走去。
在叶青看来,南宋原本还可以苟延残喘几年,甚至还能继续再抵挡一阵蒙古的铁骑,但就是因为文人的一身迂腐风骨,才让崖山悲剧上演了。
文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叶青看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志不坚,迂腐、执拗、喜钻牛角尖、小气、过于刚硬,难以接受失败的结果。
不论是眼下的朱熹还是陆九渊,被朝廷罢官免职后,就开始变得心灰意冷、无心仕途,而后便一味在学问一途追求另外一种理想。
确定他们在罢官后传道、讲学就是他们最初的理想吗显然不是,显然是经历了朝堂之上的种种打击后,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选择的另外一
第八十八章 李清照
叶青、白纯加上锦瑟三人,虽然不认识站在他们眼前,还帮叶青跟他自己化解尴尬的朱熹,但此刻围在周围,特别是刚才把朱熹众星拱月般,捧在中间的文人士子,可是谁都知道朱熹是何等人物。
就连一边不远处的老妪跟柳轻烟,自然是也知道眼前这个面色黝黑的老头,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儒学至圣朱文公。
但如今这些人,都有些惊讶于叶青跟白纯,对待朱熹的态度,简简单单的普通礼数,哪怕是刚一见面时行礼,也都是平常礼,连个稍微隆重的弟子礼都不曾施。
“那个你找我有事儿”叶青看着打完招呼,还不打算放自己跟白纯离开的朱熹,看了一眼有些发愣的白纯,而后对朱熹问道。
朱熹突然高深莫测的笑了一下,曲苑风荷处,如今愿意兴致勃勃赶过来的,大多数都是文人士子,而且基本上还都是冲他或者是陆九渊的声誉而来,而叶青三人来此,想必不用多说,自然也是冲着自己,或者是陆象山而来。
所以朱熹有些意味深长的笑了下后,并没有点名自己的身份,笑呵呵道:“今日在此恰逢小友,不知道小友今日来此所谓何事儿”
白纯原本有些发愣的神情,此刻连心思都有些恍然了,这个面色黝黑的老头儿,到底看上了叶青哪一点儿刚才还是以小兄弟相称,这话锋一转后,叶青就立刻成他的小友了这人到底是何人
为了防止叶青再闹出笑话来,白纯刚要说话,就听见小叔子极为不负责任的说道:“闲的无事儿,过来看看热闹。”
但即便是如此,白纯还是不等又是一愣的朱熹反应过来,快速的看了看四周一些人望着朱熹那崇敬的眼神,当下心中一紧,立刻再次行礼道:“还未请教先生名讳,还请先生赐教。”
叶青看了一眼白纯,他自己再傻,也能看出来,眼前这个黑老头,身份铁定不一般。
自己等人刚走过来,原本被人围在中间的黑老头儿,就能够撇开众人向自己走过来,而后与自己说话时,旁人竟然无一人靠近此处。
甚至一些人在打量自己时,眼中还带着羡慕的意思,这就足以说明,眼前这个黑老头的身份,在这一片人群中指定是不低啊,完全是一种超然的存在才对。
但一来自己跟他不熟,又不知道他叫什么,再者他本身对于南宋文人,特别是穿越过来后,打心底里就缺乏好感,所以明知道对方身份不低的情况下,他也不愿意去行礼请教。
自己是巴不得离这些迂腐文人越远越好,但耐不住白纯这个被文人洗脑的“脑残”,非要过来凑热闹,所以他也只好跟着过来。
要不然的话,今日有幸来游西湖,他最想的自然是欢歌绕画舫,坐在西湖的画舫上,见识见识南宋更为著名的……花魁名妓,到底是一番什么模样儿,能够让南北两宋,都有皇帝愿意跟她们眉来眼去、上演“土豪”跟“网红”的爱情佳话。
“等朱文公说出名字来,还不得吓死这个登徒子啊。”柳轻烟揽着老妪的手臂,兴致勃勃的看着不远处的叶青跟白纯,对朱熹行礼。
“你认识他怎么认识的刚才问你时,你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老妪侧头看向向自己撒娇的柳轻烟,疑惑的问道。
“我才不认识他!谁会认识这种人!看见吗,我觉得他旁边那个貌若天仙的女子,肯定是被他的花言巧语骗过来的,现在被儒家至圣围着,一会儿估计就露馅儿了,而后那位女子,肯定会含愤看着他,然后再悲愤哀怨的跑着离去。”柳轻烟展开想象力说道,总之,在她心里,这个家伙肯定不是个好人,即便是那夜他帮过自己。
老妪眉头皱的更紧了,从这小丫头嘴里的话语来猜测,两人之间必然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交集,不然的话,轻烟决计不会这么去在意,或者是腹诽一个未曾谋面的男子的。
老妪看两眼柳轻烟,而后再看两眼那穿着禁军服饰的叶青,思来想去,自从前些日子楼里出了事儿后,轻烟这丫头基本上天天都被自己拴在了身旁,她没有机会跟他人打交道的。
但轻烟显然是认识这个男子,而且感官还不太好,明显是两人之间发生过误会,或者是那男子轻薄过轻烟。
可轻烟是那种能够随意被人轻薄之人吗身为斜风细雨楼的招牌花魁,别人是捧她还来不及……。
想到此处时,老妪突然间想起一事儿,就是那天晚上,自己让轻烟这丫头,把那晚上刺杀金人
使臣的事情详细说一遍时,柳轻烟是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当时紧张的样子,就像是……就像是被马蜂蜇了一下似的,就差从椅子上跳起来抗议了。
“你跟我老实说,那日夜里,是不是就是他,帮着你处理掉了那两个人”老妪一边问,一边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她们两人,于是才低声问道。
“啊没有,你看他的样子……。”
“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