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臣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四国军棋
“至于说他父亲依附曹节、王甫,这与他本人又有何干?老夫岂能拘泥于门户之见?更何况,若老夫收他为弟子,说不定还能以此为契机,劝说段颎远离宦官,这也算为我士人出了一番力。”想到这,蔡邕终于做出决定。
他“哈哈”一笑,脸上突然绽放出笑容道:“段增吾徒,快快起来。”
段增听了顿时大喜过望,他连忙再次叩首,这才站起身来。
一旁马日磾笑吟吟的道:“伯喈兄,恭喜恭喜!有此佳徒,说不得你们将来还能成就一段佳话呢!”
蔡邕似乎对这个刚刚收的弟子也颇为满意,他脸上满是笑意,嘴上却谦逊道:“翁叔过誉了,增儿年纪还小,当不得夸。”
重新坐下后,蔡邕询问道:“增儿,你以前跟着何人读书?”
“回禀老师,弟子以前是跟着我舅舅读书,我舅舅乃是玄德先生的学生。”
“玄德先生啊!”蔡邕也知道法真的名号,不过法真性情淡薄,不愿出仕,这种人生态度与蔡邕不同,所以蔡邕对他的了解不多。
接下来,蔡邕又询问了一下段增以前都读过哪些书。
既然已经收了段增为弟子,自然要好好教导他,不仅是书法上,在其他方面蔡邕也打算好好教导,毕竟段增是他首个弟子,若是仅仅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怎么行?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一番询问下来,他却惊讶的发现,段增的基础相当牢固,根本就用不着他多费心,这样的结果他自然感到满意。
而更让他高兴的是,他自己是出了名的博学多才,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弟子能与自己一样;而段增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天文、地理、数术、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这恰恰就满足了蔡邕的要求。
便是马日磾在了解后都有些嫉妒的道:“若是早知道这小子的学识如此之广,老夫就该早点将他收为弟子的,如今却是便宜了你!”
……
在对段增的学业进行一番询问后,蔡邕突然收敛脸上笑容,郑重向段增问道:“增儿,最近一段时间,朝中党锢案闹得不可开交,各地都有士人被打为党人,连同其父子、兄弟、师徒等都遭到了禁锢。此事不知你是否已经知道?”
段增心中一动,连忙答道:“此事弟子已经知道了。”
“嗯,你父亲作为司隶校尉,原本应该监督此案,但你父亲却在这个关键时候突然病倒了。老夫想问你,你父亲是真的病了,还是说……在装病?”说到这,蔡邕和马日磾二人的目光都变得严厉起来。
段增原本就想着,应该想办法将段颎称病一事告诉蔡邕等人,毕竟段颎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士人示好,若是士人不知道此事,又如何能示好士人呢?
所以此时见蔡邕主动询问,段增心中顿时一喜。
他连忙肃然答道:“老师,翁叔先生,实不相瞒,我父亲此次的确乃是称病,并非真病!”
“果然如此!”蔡邕与马日磾对视一眼,接着问道:“不知段司隶为何要这么做?”
“父亲当初选择依附曹节、王甫,实际上也是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迫不得已之下才做出的选择;而如今他已经意识到,曹节、王甫等祸乱朝纲,实乃国之大贼,不愿继续依附二人。”
“这一次陛下降下诏令,要各地官府追捕党人,我父亲身为司隶校尉,追捕党人乃其职责所在,但他又不愿继续为虎作伥,所以只好称病。”
按照和贾诩商定的看法,朝中士人的政见也并非全然一致,其内部同样存在各种分歧。
比如在对待寒门子弟上,有的官员门户之见很浓重,他们认为出身与才能相关,祖上若是出过杰出人物,那其后代也一定不会差,所以他们做大官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士人则认为,只要是才能出众,品德上佳之人,都应该能做官,而不能按照其出身来做评判。
蔡邕、马日磾等人所持的便是后一种观点。
同样的,在对待段颎的态度上,朝中士人一样有着分歧,杨彪、袁隗等人认为对于段颎这种依附宦官的“奸臣”应该严惩不贷,若有机会就要置其于死地,否则如何才能警示世人?
而蔡邕等人却觉得,段颎平定羌乱,有大功于国,或许他在依附宦官一事上有过错,但不能因此就忽视其功劳。
所以,在了解了朝中士人的不同态度后,贾诩给出的建议就是,尽量争取蔡邕等这一部分士人的支持,这样将来在朝堂上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
听完段增的解释后,蔡邕、马日磾二人又惊又喜。
他们之前就有打算,想要将段颎从宦官一方重新拉回来,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没想到如今段颎居然也有远离王甫的打算,这实在是个意外之喜。
别看段增一直在担心将来士人重新压过宦官后会对段颎进行清算,但实际上,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士人一方是完全处在下风的,他们在宦官一党的打压下,只能苦苦支撑。
至于除掉宦官,这在目前来说还仅仅只是一个理想罢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段增突然告诉他,宦官一方的“头号干将”段颎打算重新倒向士人,这种惊喜,就如同夏日里突然饮了冰泉一般,令人浑身都感到舒坦。
可以说,段颎的决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而蔡邕对于段增这个刚刚收下的弟子也更加感到满意,若不是朝堂最近的局势因为党锢案而显得有些紧迫,蔡邕还打算专门开个宴席,来庆贺收段增为弟子一事。
但即便如此,这个消息还是很快就传播出去,并在洛阳城中引起极大震动。
大汉奸臣 第四十六章忧虑
蔡邕是什么人?他可是当世大儒,海内名望,或许他的官职并不算高,但他的名气却是响彻宇内,为天下士人所公知。
尤其是他的才学和品德,更是人尽皆知,就算是那些于他政见不合的敌人,也对他保持着足够的敬意;说他是士人中的领袖人物,可一点都不夸张,其影响力之大,也远超常人想象。
而段增呢?作为司隶校尉段颎之子,或许他去年时曾经因为率先施粥赈灾一事而小小出了一名,但真正关注他的人却是不多,毕竟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又有几人会记住他的名字呢?
但现在,蔡邕收段增为弟子的消息,却突然引爆世人,许多人都在打听着,这段增究竟是何许人,居然能被蔡邕看中,收为弟子。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段增乃是段颎之子后,就更加感到惊讶了。
那段颎依附中常侍曹节、王甫,为虎作伥,而蔡邕却是当世大儒,在士人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如今蔡邕却收段颎之子为弟子,这里面潜藏的意思就值得人们深思了。
不少人都在想着,段颎会不会就此转而偏向士人一方呢?
这可不是小事,至少没人敢忽视这种可能。
比如杨赐,这位弘农杨家的当代家主,他就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召蔡邕过去询问。
杨赐虽然也出身世家豪族,但他对段颎的态度比起他儿子杨彪来要缓和许多,所以从蔡邕那里得知内情后,对段颎愿意回归士人的态度还是乐见其成的。
不仅是杨赐,就连当初恨不得要将段颎置于死地的杨彪,在得知道消息后也保持着沉默,毕竟如今士人一方面临的局面的确不怎么好,段颎愿意在这时候改弦更张,这种好事他也不敢破坏。
当然,蔡邕也不是傻子,对于这件事的内情他仅仅告诉了少数几个信得过的人,其他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详情,更无法肯定段颎与蔡邕之间的关系。
毕竟现在曹节、王甫势大,若是在这种时候彻底激怒了他们,段颎可吃罪不起。
……
相比之下,曹节、王甫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反应就要激烈多了。
司隶校尉这个职位历来都是宦官与士人争夺的重点,正是因为段颎偏向宦官,所以宦官一党才能随心所欲的掌控朝堂。
若是段颎真的打算偏向士人一方,那对宦官一党的冲击力就太大了,由不得曹节、王甫不感到紧张。
王甫当即就以探望病情的理由,亲自来到段家向段颎询问。
好在,段颎在得知自家儿子已经成功拜师蔡邕后,在兴奋之余,他立即就找来贾诩进行商议,早就做好了应对王甫问话的准备。
他一面坚决否认与蔡邕有关联,将段增拜师蔡邕一事说成是小儿胡闹之举;另一方面,他又主动提出要加强与宦官一党的联系。
而具体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联姻!
是的,联姻,当然不是让段增去联姻,而是段坤,毕竟段坤现在的年龄刚好合适。
十常侍虽然是宦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子嗣。
比如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曹腾就是个大宦官,但他收养曹操之父曹嵩作为子嗣,后来继承了曹腾的爵位;而曹操也因此常常被人骂作宦官之后。
除了收养外,有的宦官在入宫前就留下了子嗣,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这一次段颎主动提出联姻,就是想让段坤娶中常侍张让的养女,以加强联系。
如此一来,两方成了儿女亲家,所谓段颎想要疏远宦官的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有了这个结果,王甫自然是极为满意的离去。
……
王甫离开后,书房之中,段颎与贾诩二人相对而坐。
“文和,虽说这次与张让联姻,可以缓减曹节、王甫等人的怀疑,但这样做总不是长久之计啊,士人那边希望老夫彻底与王甫翻脸,而王甫等人又希望老夫彻底倒向他。文和可有良策能避开两方的逼迫吗?”
原本若是没有段增拜师蔡邕一事的话,段颎还可以缓缓图之,在不惊动王甫等人的前提下,逐渐改善与士人的关系;但现在段增拜师蔡邕的举动,却是提前引起了王甫等人的警惕,以至于不得不用联姻来打消王甫等人的疑虑。
但即便如此,段颎也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所以急切想找到办法来补救。
贾诩沉吟道:“段公,想要完全避开两方逼迫,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不知段公能否下定决心罢了。”
“不知文和说的是什么办法?”
“办法很简单,辞官!”
“这……”段颎吃了一惊,他现在虽然快六十岁,但身体还算健朗,让他现在就辞官养老,心中还是难以接受的。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贾诩心中暗叹一声,其实像段颎这种沙场名将,生在这个时代原本就是一种悲哀。
若是放到武帝时代,或者放到其他政治清明的时代,以段颎的功劳早就足以成为朝廷重臣,受到天子倚重;哪里会像现在,根本不受天子重用,反而夹在宦官与士人之间左右为难,甚至为了登上高位而不得不屈从于宦官之下。
不仅是段颎,“凉州三明”中的另外两人,张奂与皇甫规,或许他们的战功远远不如段颎,但他们也是才能出众的名将,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却比段颎还要低。
之所以如此,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凉州人,在那些关东世家眼中,他们只能算“二等公民”。
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段颎选择了依附宦官来换取富贵,而张奂的选择又有不同。
按照朝廷的规矩,出生在边境的百姓是不能迁移到内地来的,而张奂却以一生功劳,放弃赏赐,换取天子允许他一家人迁移到弘农郡来。
如此以来,张奂虽然放弃了赏赐,却成功将家世“洗白”,从凉州“二等公民”成功晋升为弘农郡的“一等公民”。
而他的子孙后人,也就不必再受家世拖累,从而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世家大族。
大汉奸臣 第四十七章小女孩与大奸雄
“段公,若是不愿辞官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辞去司隶校尉一职!这个位置,乃是宦官与士人争夺的重点,曹节、王甫等人是不可能将此位置交到他们不信任的人手中的。”
司隶校尉的权利太大了,尤其是其具有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利,这一点对于朝争来说极为重要。
段颎如今之所以能担任此官职,那是因为他依附王甫、曹节,受到宦官的支持,否则士人一方早就将他拉下马了,哪里能轮得到他来担任这个官职。
“段公既然决定了要疏远宦官,那就不能继续犹豫不决。依靠宦官的支持得来的官职,终究是难以持久。且此次虽然以联姻的手段暂时稳住了王甫等人,但依旧难以完全打消他们的怀疑。”
“与其留在这个位置上受到各方人的窥视,还不如主动避让,反而能够保全自身,段公以为然否?”贾诩耐心劝说着。
辞去司隶校尉一职,这个办法虽然同样让段颎有些迟疑,但他终究还是保持着理智,知道贾诩所言句句在理。
既然已经决定要在宦官与士人之间保持平衡,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一方,那么司隶校尉这种重要职位就不能待下去了,否则在两方人的逼迫下,他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得罪其中一方。
“罢了,老夫担任司隶校尉也有多年,想必就算老夫继续依附王甫等人,这官职也要进行调整了,既然如此,那就由老夫主动吧。”
……
虽然知道自己拜师蔡邕的举动会给段家带来一些麻烦,但段增对此却不感到后悔。
毕竟相对于那些麻烦来说,拜师带来的好处却更加显而易见。
于公来说,段家原本就打算交好士人,修复与士人的关系,而拜师蔡邕虽然步子迈得大了点,但效果却极为不错。
而于私来说的话,好处就更多了。
以蔡邕在士人中的影响力,段增在短短时间内就在洛阳城中出了名,许多人冲着蔡邕的名号开始与他交往,这对他融入到士人之中有着极大好处。
要知道以段家在凉州的影响力,将来段增若是要自立一方的话,必然是以西凉军作为根本,而西凉军的战斗力那是无须质疑的,不管是在董卓麾下,还是在后来马超的麾下,都有些不俗的表现。
但以西凉军为根基的势力也有一个极大的劣势,那就是难以得到士人的效忠。
从最早的董卓,到接下来的李傕、郭祀,再到后来的马腾、韩遂、马超等,他们的武力都很强大,却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治理地方,结果他们强大的军队就成了无根之木,终究会有倒塌的一日。
段增既然想要自立一方,自然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准备,不求能与多少士人打好关系,至少也要得到士人的认可。
只要得到了士人的认可,将来在招募士人时就会容易许多。
所以,相比这些好处,拜师带来的麻烦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更何况,段增也相信以贾诩的智谋,这点麻烦还是难不倒他的。
唯一让段增感到有些愧疚的就是段坤,若不是他突然的拜师之举,段家也不至于需要让段坤去与宦官联姻。
……
这天,段增在曹安等侍卫的陪同下前往蔡府。
这些天他经常来蔡府,蔡家的下人们早就对他很熟悉了,所以也不通报就让他进了府。
走进蔡府后,刚刚来到后院,段增就见到蔡邕正拿着一本《论语》在那里轻声朗读着,而在他不远处,此时正有一个年约两三岁的小女孩,正在那里睁着一双明亮大眼睛认真的听着。
这小女孩身着青黄色长裙,头上扎了个倭马髻,一张小巧的脸蛋上面还有两个小酒窝,显得十分可爱。
“咦,这应该就是老师的女儿蔡文姬了吧?”段增心中一动,顿时反应过来。
不过“文姬”乃是为了避讳司马昭才改的,她原本应该叫“昭姬”才对。
“嗯,还是不对,这小姑娘现在才两三岁,不可能这么早就有表字,所以叫她蔡琰更加准确。”
他连忙走上前去对蔡邕行礼道:“弟子段增见过老师。”
“嗯,增儿来了。”蔡邕闻言放下手中书本,接着又指了指段增对蔡琰说道:“琰儿,这是你师兄段增,快见过师兄。”
那小女儿连忙站起身来,用水汪汪的大眼睛仔细打量了段增一眼,这才怯生生对段增屈身行了一礼道:“见过师兄!”
“小师妹,你好。”回想起历史上这位才女的不幸遭遇,段增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爱怜之意。
“既然我拜了你父亲为师,那你就是我师妹了。别的不说,这一世至少不能让你再经历那般不幸!”段增在心中暗暗想着。
“好了,琰儿,既然你师兄来了,那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你先下去玩耍吧!”蔡邕示意侍女将小蔡琰抱下去,接着又对段增道:“听说你父亲准备和中常侍张让联姻,让你二哥娶张让的养女为妻,可有此事?”
段增苦笑道:“的确有此事,那王甫亲自上门逼迫,我父亲担心触怒他,所以同意了联姻。”
这件事原本就瞒不过世人,所以段增也不打算隐瞒,原原本本的将事情本末讲清楚。
蔡邕听了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才道:“宦官一党势大,你父亲这么做,老夫能够理解,不过希望他不要再有所反复就好。”
段增连忙道:“请老师放心,父亲他不会的。”
这时,蔡府的门房来报说:“洛阳北部尉曹大人来访。”
“洛阳北部尉曹大人,那不就是曹操吗?”段增听了后顿时一喜。
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枭雄,曹操的名气之大在历史上少有人能及,喜欢他的人将他看做雄才大略的一世英雄,厌恶他的人将他看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奸相。
但不管如何,曹操始终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若是没有他的话,实在难以想象历史会变成何等模样。
如今就要见到这位乱世第一豪杰了,段增心中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大汉奸臣 第四十八章热血青年曹孟德
初次见到曹操时,说实话,段增是有些失望的,因为他看到的曹操,完全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份英雄豪气,反而有点像个街头混混。
是的,当曹操走进蔡府来时,他的头发有些散乱,身穿一身黑色长袍,手中提着一对精铁打造的手戟,身上还隐约能闻到一股酒气;那模样,若非知道来人乃是曹操,段增还以为来了个典韦呢。
不过当段增仔细观看他的模样时才发现,曹操虽然身材不高,且皮肤较黑,面容也没多少出奇之处,但他那双极为有神的大眼却显得凌厉而充满智慧,让人见了后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而等到曹操开口说话后,那豪放不羁的笑声更是让段增好感顿生,心中不由得感叹:“这就是曹孟德啊!”
且不提段增此时心中是怎么想的,蔡邕在见到曹操这幅模样后,顿时就苦笑道:“看来你刚刚又与人斗殴了?”
曹操的年龄虽然比蔡邕要小二十多岁,但两人的关系却非常亲密,乃是忘年交,亦师亦友的关系。
所以来到蔡府上,曹操也显得极为随意,并没有半点拘谨。
他先将手戟往身前案台上一放,接着端起茶水狠狠饮了一口,这才笑着说道:“伯喈先生,这一次可怪不得某,谁让那人当街行窃被我等撞了个正着,某若不狠狠揍他一顿,如何能出这口气!”
蔡邕皱眉道:“若只是想出口气,那为何要带手戟?”
曹操笑道:“这不是有备无患吗?”
原来,今日曹操与袁绍、袁术兄弟外出游玩,恰好看到有人偷东西,曹操三人连想都没想就冲上去将那窃贼痛打了一顿。
打完人之后,三人又去酒楼大吃大喝一番。
吃完之后,曹操想起来喝酒的地方正好离蔡府不远,于是就过来拜访。
至于袁绍和袁术兄弟,他们俩与蔡邕并无交情,所以吃过酒席便散伙回家了。
听完曹操的讲述后,段增有些哭笑不得。
他早就从史书中的一些记载里得知,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喜欢干些劫富济困、除暴安良的事情,经常与袁绍、袁术等人在洛阳城中惹是生非。
不过段增觉得,那些事情应该都是曹操出仕之前所做的,没想到如今曹操都已经出仕做官好几年了,居然还是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喜欢打抱不平。
更让他无语的是,曹操现在担任的职位是洛阳北部尉,放在后世就相当于京城某个分区的公安局局长,管的就是各种治安方面的事情。
结果在发现有人行窃后,曹操不仅没有“依法”办事,反而直接从上去将人狠揍了一顿,这哪里是个“公安局长”,倒是像个江湖侠客。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正常,刚刚出仕的曹操正处在干劲十足的时候,浑身都充满斗志,做起事情来极有冲劲。
比如他刚刚担任洛阳北部尉时,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挂在衙门左右,有犯禁者,不管何人都棒杀之。
就连天子最宠幸的一个小黄门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也毫不留情将其用五色棒处死。
结果京师震动,无人敢于再犯禁令。
但曹操也因此得罪了宦官,好在曹家原本与宦官一党就有不错的交情,曹嵩的面子也足够大,再加上蹇硕在宦官中的地位并不算太高,所以曹操才能安然无事。
从他的种种事迹来看,目前的曹操显然还不是后来那个雄才大略、手握百万大军,征战四方、开创霸业的魏武帝,而仅仅是一个寻常的热血青年罢了。
……
这时,曹操注意到站在蔡邕身后的段增,他仔细看了段增一眼,接着眼神一亮,开口询问道:“这位小友想来就是伯喈先生刚刚收的弟子段增吧?”
“小子正是段增,见过曹大人。”段增拱手行了一礼。
曹操连忙起身回了一礼道:“段小友客气了,你既然是伯喈先生的弟子,而某向来也视伯喈先生为师,这么算来你我当是同门。若不嫌弃的话,你称我一声兄长便是。”
“这……”段增惊讶至极,不过他知道曹操是个爽快人,所以只犹豫了片刻,便欣然拱手道:“那小弟就冒昧了,小弟见过兄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