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女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大胆去浪
“而且他也告诉过我,再好的防线也都是固定不动的,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敌人完全可以绕道而行。事实上,有的防线就是这样被绕过去的,这样的话你的防线岂不是白修了?”
秦良玉并不知道眼前的孙承宗后来真的把他现在的想法付诸于实际了。
在孙承宗一路高升,担任蓟辽督师期间,他全权负责辽东防务,并且主持构建了那道历史上颇有些争议的关宁锦防线。
这道防线耗资巨大,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这道防线也曾经多次被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绕道而过。
当然了,历史小白秦良玉并不知道这些。
她在这里提到的,是另外一个在世界历史上都留名的防线。
曾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它,以为修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
然而这道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最终就是被秦良玉所提到的方式而不攻自破的。
这道防线的名字叫做……马奇诺防线。
在上学的时候,她的体育老师教过他这个。
孙承宗还带要继续分辩什么,秦良玉却不想再听了。
抬起右手制止了对方。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反正自己如果有机会在边疆领兵,是绝对不会把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防守的城墙上面的。
“你不是问空心敌台的问题么?我给你讲。”
本来准备好了一套说辞,却没能说出来,孙承宗有些憋闷。
不过,他也没奈何,只能顺着秦良玉道:“好的,多谢姑娘,学生在此洗耳恭听。”
秦良玉找了几个茶杯,一面摆放好,一面解释道:“你看这些茶杯,就像是那些空心敌台一般。这些个敌台修建在京城以北的丛山峻岭之间,高低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各个敌台之间互为犄角,相互救应,每一座敌台之中都配备有火炮。蒙古人的弓箭无法射到敌台里的士兵,而且他们的骑兵在火炮的攻击下也不敢靠近长城。”
“嗯,这些学生都学到了。那么这空心敌台之中的人员配置呢?”孙承宗一面问着,一面在手心里写着什么,似乎在记录。
“每个空心敌台置有百总一名,负责指挥战斗。”秦良玉简练的回答道。
“学生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孙承宗满目期待的问道,“这个地台具体的建造方式。”
“这个其实你应该去蓟州看一下,现在都还在呢。不过……你既然问了,我也就回答一下。这个空心敌台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是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连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一层或二层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多数敌台台顶中央筑有楼橹,也有的台顶铺漫成平台,无楼橹,供燃烟举火以报警。”
听完这些内容,如同饿久了吃到一顿饱餐一般,孙承宗长吁了口气。
非常有饱足感。
而秦良玉说完这些,却不打算再多停留。
正待要起身告辞,突然又想起另外一事。
“你父亲,是不是年前去找过我师傅,打算举荐他复出?”
从慌神状态回到现实来的孙承宗猛吸了一口气,郑重的点了点头:“是的,我父亲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知县,人微言轻,不过……”
左右看了一圈,压着嗓子道:“还有好几位朝廷之中的正直大臣,他们打算联名上奏。”
“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秦良玉皱起眉来质问道。
孙承宗一愣,显然没想到对方提及这件事的时候是这样的反应。
顿了一下:“戚少保于国于民都是有功之人,平白无端就被罢了官,朝中许多人对此都是忿忿不平,因此便……”
“你们这是要把我师傅架在火炉上烤啊。”
秦良玉向前一趴,盯着孙承宗道,语气凝重:“那,我再问你,你们现在还在继续进行着这件事情么?”
“当时戚少保便已经拒绝了,不过……这件事情主要是我父亲在操持,我也不是太清楚……”
“如果还在做的话,必须,一定要想办法停下。”说到激动之处,秦良玉把身子又凑上前了一些。
两人鼻尖只隔着几公分的距离,四目相对,孙承宗突然感觉有些心乱悸动。
狼狈的低下头,躲闪开了秦良玉的眼神道:“我回家之后,会向父亲说明这个情况的。”
“答应我。”秦良玉突然伸手抓住了孙承宗的胳膊,“你一定要做到这件事。”
孙承宗满脸涨红,用力的点了点头。
“我答应你,秦姑娘。我会尽最大努力来完成你的嘱托的。”
秦良玉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我不想师傅他老人家再受到任何外事打扰了。”
眼前又浮现了那个伏案着写书,却又咳嗽不停的戚继光。
秦良玉目光凄然。
“他已经太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下吧。”





大明女皇 第四十八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万历十四年的夏天来的特别早,这才刚刚过四月份,天气就热的厉害。
甚至在个别闷热的晚上,都能听到知了开始吱吱叫了起来。
而且还不下雨,干热干热的,反常的很。
与孙承宗的茶社一别后,戚府旋即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从此再也没有人上门来叨扰。
小院里,肃静如常,继续如同军营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仅有的一些高几度声调,也都是来自于秦良玉和小蔡这两个豆蔻少女的叽叽喳喳声。
“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戚继光也终于获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
徒弟已小有所成,她自己也勤奋上进,除了兵法韬略尚需实战来磨炼外,剩下的就看这丫头自己的悟性了。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便是这个道理。
没有外事纷扰。
戚继光可以安安心心的潜心书写自己的第二部兵书。
在这部书里,他打算将自己抗倭十余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以备日后不测。
之所以这本放在后面写,主要是因为倭寇侵扰大明朝已经成为了历史。
近十余年来,海疆平静,倭寇早已不见踪迹。
因此戚继光写作此书,出发点只是将自己的所感所思做个记录而已。
他并不能预料到,数年之后这本兵书在壬辰倭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咳嗽肺病没有见好,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蓬莱县衙里。
孙知县正忧心忡忡的看着朝廷派发下来的最新邸报。
这位知县已年近五十,官职虽然不高,不过为人公道,担任县令期间,秉公办案,清正廉明,算得上是一个好官。
邸报上面有一条内容让孙知县坐卧难安。
蒙古的鞑靼部落又南下侵扰了。
大明自成祖迁都北京以来一直深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之苦。
尤其曾经有两次进攻都已兵临城下,逼得朝中发出勤王令了,实在是凶险异常。
第一次是土木堡。
第二次则是发生在嘉靖朝的庚戌之变。
嘉靖二十九年是庚戌年,这一年的六月,蒙古鞑靼首领俺答率军侵犯大同,大同总兵和副总兵全部力战而亡。
而通过贿赂权臣严嵩而得以任职宣大总兵的仇鸾则是手足无措,惶惶不可终日。
他觉得没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便以重金贿赂俺答,要求其移掠别的地方,勿犯宣府。
俺答是个有信誉的人,他拿了钱之后,没有进攻宣府,而是移兵东去。
去了一个仇鸾做梦都没想到的地方。
北京。
八月十四日,俺答率大军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
明军毫无抵抗能力,一触即溃。
俺答得以顺利的长驱直入内地,一直到了京郊。
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抵抗的俺答甚至开始在通州一带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不打算走的架势。
京师戒严。
自土木堡之变以后,京师百年无警,又加之嘉靖皇帝忙于修仙炼丹,朝政荒芜。
如今俺答突然兵临城下,朝野上下一时极为震恐,慌乱无措。
当时京师的兵籍皆为虚数,禁军只有四五万,一半是老弱病残,另一半是内外提督大臣的家属,也就是少爷兵。
除此之外,还缺少战具甲仗之类的,战斗力非常差。
万般无奈,嘉靖皇帝只得紧急募集兵民及四方前来应举的武生守城,并且飞檄召诸镇兵勤王。
九月十八日,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七镇的兵马先后抵达京郊。
然而让嘉靖皇帝失望的是,明朝勤王大军虽有五万余人,但皆恇怯不敢战,又缺少粮饷,因此都按兵不动,没人主动出击。
都是等着别人先上。
而且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嘉靖竟然听信了严嵩的话,又任命那个贿赂俺答的宣大总兵仇鸾为平虏大将军,总领诸军。
而这仇鸾也真的不负饭桶之名,他虽然御敌不力,可骚扰百姓却很有一套。
他指挥下的七路大军不敢杀敌应战,却忙着杀良冒功,欺侮京郊的百姓。
一时间,民苦之甚于胡虏。
而当时的权臣严嵩也里应外合,要求诸路大军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
此时,俺答兵都等的不耐烦了,他们渡过潞水,北行。
十九日至东直门。
二十一日又至德胜门﹑安定门北,沿途民居房舍皆被损毁。
严嵩给出的御敌总方针是四个大字:
饱敌自去。
说白了,就是蒙古人抢够了,就会走了,不可能一直在京郊待着。
事情也确实如此,大肆劫掠一番后,看了看高耸巍峨的北京城墙,俺答放弃了。
庚戌之变结束后,嘉靖皇帝也意识到了京城防务之空虚。
便着手开始修建北京外城,设置了一个全新的职位,蓟辽总督大臣,下辖蓟州﹑保定﹑辽东三镇,分设总兵,拱卫京师防务。
而且他更是以此视为奇耻大辱。史载嘉靖皇帝从打此事之后,最厌见‘夷狄’这两个字。
批阅奏章之时,每次写到‘夷狄’二字必定写的极小。算是用自己的方式出了一口气。
当时俺答扬鞭于京郊,一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武举应试者,毅然要求从军出征,上阵杀敌。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并非只是意气用事,要逞莽夫之勇。
他奋笔疾书,须臾之间便写作了一篇御敌之策。
心怀家国,腹有雷音,下笔凶狠。
青年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满腹才华都倾注于笔下,结合在登州几年的见闻感受,把明军的软肋一一指出,并逐一提出对策,又针对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写下了排兵布阵防守御敌的计谋对策。
这就是在军事史上名传千古的著作:《备俺答策》。
这篇文章被时任兵部尚书看后大喜过望,甚至下令要求所有兵部官员都要研读一下。
而这名青年也被破格提拔为传令总旗牌官,负责监督京城九门的防卫工作。
然而,俺答退兵之后。
积极布置京城防御的兵部尚书反而成了替罪羊,被下了诏狱,折磨致死。
严嵩和仇鸾却在庚戌之变的事后问责中变成了不粘锅,没有落下一点处分。
那名青年自然也被卸职。
目睹了种种官场现状的青年人只能暗自嗟叹。
他扪心自问,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官场环境下完成自己保家卫国的夙愿呢?
再后来,有一位朝中的中年大臣找到了他,说《备俺答策》写的很好,希望年轻人不要气馁,回到山东继续好生练兵。
中年人对他说:终有一日国家会需要你的。
这个中年大臣名叫张居正。
而这个青年,名叫戚继光。
……………………
深夜,蓬莱县戚府门口。
孙知县额头上满是汗珠,他怀揣着邸报敲开了戚继光家的大门。
进屋呈上邸报,把事情说完,又一次提起了要举荐戚继光复出的事。
这一次,戚继光没有直接拒绝他。
而是轻叹一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大明女皇 第四十九章 这些目无君父的混蛋
“师傅,你真的答应他们了?”
秦良玉看着身子佝偻咳嗽不停的戚继光,心中万分不忍。
转过身子,戚继光神情凝重的说道:“你生于承平盛世,不知道北虏南下劫掠的厉害。”
迷茫的双眼中,似乎又重新浮现了二十二岁那年发生的事情。
俺答的军队对着自己的同胞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自己却只能站在北京城的城墙上,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什么都做不了。
“师傅……”
戚继光从往事中回过神来,淡然一笑:“为师心意已决,你不要再劝了。”
“若是真要出征,你做好准备,随为师北上。”
“是!”秦良玉躬身行礼。
终于……要上战场了么?
“北境……”戚继光继续看着地图自言自语道。
其实他在蓟州任总兵十余年,本来对那里的防务是很有信心的。
不过现在他带过的部将都被解职了,又加之自己的旧友,辽东总兵李成梁目前也是焦头烂额。
所以……现在的京城以北,确实有可能给了蒙古人以可乘之机。
之前戚继光与李成梁有过一次通信,信中李成梁提到他正疲于处理建州女真各部落之间的关系。
万历十一年腊月,也就是三年前。
辽东有一只建州女真部落王杲之子阿台,拥兵自重,不服从大明的管束。
总兵李成梁便整备军队,决议调兵遣将,驯服这只女真部落。
此时,李成梁家有一家奴,名叫塔克世的,是王杲的孙女婿,
此人主动请缨,愿意去做说客,劝说阿台自己解除武装,向大明投降。
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甚好,李成梁也就答应了下来。
因此便派遣了塔克世与其父觉昌安前去古勒寨为明军劝降,后来这两人却因为战事紧急被围在寨内。
再之后,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在李成梁的指挥下诱阿台开城,攻破古勒山城之后进行屠城,而仍在城寨之中的觉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于难。
当然了,李成梁和戚继光虽然通过书信交流了此事,任谁都没有想到,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隐患。
给李成梁效力,但是死于屠城的两个人,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爷爷与父亲。
而他们二人死后,出于一定的愧疚心理,李成梁给予了努尔哈赤更大的自主权,放松了对其的监控。
…………………………
紫禁城内,万历皇帝穿着薄衣衫端坐在养心殿之中。
自从去年开始,他就逐渐减少了参见各种朝会的次数。
从今年开始,连外臣求见他也慢慢见得少了。
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能不见外臣就不见他们。
今年年初,气候反常,天下大旱。
万历也假模假式的下了一道诏书,要廷臣直言时政,凡有妨害民生者,允许各衙门明白条具,奏请定夺,以仰回天意,以遂民生,共享天下太平之治。
员外郎李懋桧、郎中刘复初等人就真的上钩了。
他们争言皇贵妃及恭妃册封事,以及立太子之事。
万历接到这些奏折却是翻脸不认账,勃然大怒,欲从重惩治。
然而廷臣们并没有因此而恐惧,上疏言事者仍络绎不绝。
不得已,万历只能厚着脸皮收回了之前说的话,要求各部衙门,只能上奏自己衙门所署理的事物,不得随意奏请别的事物。
前几日,又有一人,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
说皇帝称病不上朝是有违天和。
奏疏送上,万历皇帝又是一顿大发雷霆,怒斥其忤逆不敬,而后命拟旨治罪。最终把这位礼部主事给予了廷杖六十,革职为民的处分。
现下,又有几本奏折让万历怒火中烧。
他气的是脸直哆嗦,手发抖。
用力的把傅光宅、王世贞还有蓬莱知县的折子摔到地上。
“无礼!”
紧接着又是一声暴喝。
“目无君父!”
整个养心殿里顷刻间鸦雀无声,太监宫女们跪了一地,全都瑟瑟发抖。
心里都在默默祈祷,此刻最好自己可以变成透明的,好让皇帝看不见自己,不会迁怒于自己。
“北面出点问题,这些人就打算把戚继光重新抬出来,给朕难堪?”
万历已然气极。
之前确实有敌情来报,因为有着嘉靖年间庚戌之乱的教训,因此早早的就在邸报里通告了各地方。
没想到,只是虚惊一场,蒙古鞑靼人这回只是绕了一圈,就回了。
不过这场意外却让万历收到了这几份他极度不想看到的奏折。
万历喘着粗气,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冷笑道:“这个傅光宅,刚刚担任御史之时,朕还曾因为他刚直而褒奖过他,谁知如此不识大体,辜负皇恩。”
正准备御笔下令严肃处理,却又念及前事。
自己嘉奖过,接着又处分,这岂不是扇自己耳光?
突然想起这人素来有清官美誉,万历阴冷的一笑:“责河南道监察御史傅光宅罚俸两年。”
你不是清官么?那就免去你两年俸禄,看看你还清官不清官。
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吧。
“王世贞……”万历喃喃几声。
接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一旁的总管太监王安。
“记得前些时候有个密折,说这个王世贞已经瞎了?”
王安虾着身子应道:“南京太医院大夫给诊断的结果,王世贞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也基本看不清楚事物了。”
万历恶毒的说道:
“王世贞,即刻命他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审理堆积的冤案错案,不得拖延有误。”
王安一躬身,算是记了下来。
“这么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敢妄议国家大事,革职查办。”万历懒得念孙知县的名字,也懒得看他写的东西,直接做了决议。
处理完这三个人,终于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
“朕倒要看看,还有哪个敢继续上书替戚继光求情的。”
王安一直谨小慎微的伺候着,他眉头拧成一团,惴惴不安的问道:“那……戚少保本人呢?”
万历咬着牙,阴损的笑道:“不用处理他,省得让朕背负个陷害忠良的骂名。”
王安心里一颗石头刚要落下,却听见桌案之后的万历森森的道。
“安排新上任的蓬莱知县,把那三个举荐人的处理结果告知戚继光就可以了。”




大明女皇 第五十章 将星陨落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的冬天了,秦良玉感觉时间飞快,似乎比之前的人生过得更快些。
回头望去,自己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一天。
师傅骑马在前,师娘和自己并排骑行在后,后面跟着一小队人马,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迈进戚府大门,自己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新鲜的到处看个不停。
那些光影栩栩如生,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正趴在书案前弓着身子笔耕不辍的戚继光。
才不到两年……
那个意气风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就已经变成这幅模样了啊。
两个月前,戚府上下就都知道了那次联名举荐的结果。
新到任的蓬莱知县特意登门,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给了戚继光。
自打那天之后,戚继光就很难再完整的说出一句话来了。
秦良玉知道孙承宗的父亲被罢官了。
他们一家都是河北人,自然也不会在蓬莱久留。
临行之前,孙承宗与她在戚府门口匆匆一别,口中仍旧对那兵书赠予一事谢个不停。
由于被严重的肺病折磨着,每吐出一个字甚至于呼吸,对于这位老人来说都要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不过他仍旧坚持着没日没夜的工作着。
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但仍旧夙愿未了。
戚继光只能奋笔疾书,与时间赛跑。
已经是腊月的夜晚,秦良玉掌灯伺候在书桌旁,静静看着师傅不停书写着。
过了也不知道多久。
戚继光长出一口气,手一松,毛笔从掌中滑落。
担心师傅的状况,秦良玉赶紧凑近了一些,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戚继光的鼻息。
“这第二部兵书……为师已……经写完了……”
重新睁开污浊的双眼,戚继光一面拿起手帕捂着嘴,一面艰难的说着。
秦良玉眼角噙着泪,轻声道:“师傅……”
“为师的心愿已了,可以……”
可是他没能说完这句话,戚继光的身子剧烈的颤抖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咳嗽。
仿佛要将他的心肺都咳出来的咳嗽。
王婆婆闻声,立刻从侧屋闯进书房。
看了眼不停咳嗽着的丈夫,走上前来。
戚继光咳了一会儿,似乎是舒服了一些。
调匀呼吸,冲关切看着自己的夫人潸然一笑:
“夫人,你跟我这么多年,天南海北的走着,我去哪儿你也去哪儿。奔波一生,却没能让你过几天安生的日子。”
顿了一下,神情惆怅:“为夫……对不住了。”
1...1415161718...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