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大胆去浪
努尔哈赤一战成名,“军威大震,远迩慑服”。
更为脑残的是,明朝竟然封其为左都督、龙虎将军,还给努尔哈赤送去了奖品。
努尔哈赤则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
很快的,努尔哈赤以古勒山大胜之余威消灭了参与了九部联军的讷殷路部。
之后,他又命令二弟穆尔哈齐率兵攻打讷殷驻地佛多和山城,顺势征服了珠舍里部,再加上早前已经征服的鸭绿江部,努尔哈赤已经完全将长白山女真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
至此,经过十年的征伐不休,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史书上记载,“各部环满洲而居者,皆为削平”。
辽东逐渐变成了努尔哈赤的地盘,西南一隅的播州也按耐不住了。
其实朝廷已经派过人小规模攻打过杨应龙了。
一开始四川总兵领了一些人去剿匪,结果刚刚抵达娄山关,杨应龙便诈降了。
他玩了一手两面派,一边说自己投降,一边又暗地里派遣士兵冲杀娄山关,结果官军大败死伤过半,四川总兵也被革职。之后,兵部侍郎命令重庆知府请杨应龙来重庆一趟。
你别说,杨应龙这个人还真有胆量,他还真来了。
双方商量了一下,最终是杨应龙统一缴纳四万两白银作为赔偿,还有一件事就是让二儿子杨可栋留在重庆作人质。
然而杨应龙刚走没多久,杨克栋就客死他乡,不明不白的死在重庆了。
杨应龙听说二儿子竟然死了,便表示拒绝缴纳赎金。
其实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是撕破脸了,因为事儿已经做绝了。
秦葵和秦邦屏被召集去重庆,也是因为这个情况,重庆府已经做好了要开战的准备了
可惜,朝廷不同意开战。
那些内阁大臣们还有顾虑,一个是缺钱,另外一个是皇帝没发话,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想请你出山
过完了正月十五,春节就彻底结束了。
秦良玉也托人少了封书信给马千乘,告诉他自己不日即将启程前往石柱,让他提前做一些准备。
比如购置一些鸡,还有圈出一片地方来,另外还有一些人给她打下手。
这趟石柱之行,秦良玉不打算带太多人去,只带了丁白缨一人。
毕竟,她是去打脱贫攻坚战,是去石柱支援地方建设去了,不是去吃拿卡要,带太多人,显得很不地道。
把养鸡场的工作全权交给其他三个徒弟,秦良玉带着丁白缨出发了。
忠州、石柱两地紧挨着,一个在长江北,一个在长江南。
毕竟是石柱地区未来的掌门人,马千乘出手不凡。
他先是派人在江边等着,秦良玉过了河就被前呼后拥的伺候着,连行李也不用自己拿,路上吃住都是免费,而且还都点最好的。
过了长江,又在绵延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两天,秦良玉一行人抵达了石柱县。
马千乘已经在路口率队等候多时了。
“秦姑娘,你终于来了。”马千乘言语之中满是激动,这感情倒不是假的,毕竟他是下一任石柱土司,家乡建设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咱们行商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一个诚信。”秦良玉笑着拱了拱手。
“秦姑娘先在客栈住下,休息两日,之后我再带姑娘去圈好的养鸡场看看,不知意下如何?”马千乘问道。
“不必了,没那么娇贵,我不累。”秦良玉挥了挥手,“请马公子在前面带路吧,现在就去瞅瞅吧。”
马千乘微微一怔,心道,果然是传闻中的女将军。
自从忠州一别,马千乘也没闲着,他自然找人打听了一下这个秦姑娘到底什么来路。
一打听才知道,姑娘看上去年纪轻轻的,经历过的事儿可是不少。
西北、辽东、朝鲜都有她的足迹,整个重庆府估计都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而且坊间还传闻她是因为杀伐过重才回乡避世的。
马千乘对最后一个传闻自然是一笑置之,不过心里却生了其他念头。
除了让秦良玉帮助建个养鸡场,还想让她帮着提点一下石柱本地的兵卒。
毕竟,播州的事情马千乘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那里早晚会开战。
正值青年的他也是胸中一腔热血在翻涌着,想把握住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来到一个丘陵之下的一片平地上。
大概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已经被半人高的荆棘竹排围了起来。
十几个装扮一新的青年农妇毕恭毕敬的一字排开,双手交叉垂在小腹,站在栅栏口等着。
看马千乘带着秦良玉走近,她们像是经过了严格培训一样,整齐划一的招呼道。
“给秦姑娘问好!”
秦良玉有些尴尬的挥了挥手,“你们不用这么拘束……咱们一同搞好养鸡事业就行了。”
众农妇仍旧是齐刷刷的弓了弓腰,“谨遵秦姑娘吩咐。”
“这些人都是给秦姑娘打下手的。”马千乘倒是对她们的表现很是得意,继续道,“如果秦姑娘还有其他需要的东西,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满足。”
“首先是设备。白缨,把整理好的书册递给马公子一份。”
丁白缨从行李中摸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给了马千乘,蓝色的封皮上是秦良玉亲笔题写的‘养鸡大全’。
马千乘随意翻了一下,里面是孵化箱等一些工具的制作方法,他也不打算细看,便转手交给了手下,让他们去做了。
秦良玉也是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她又走到围起来的鸡场里,从土地松软到附近水质,又到地里虫草情况一一探查了一遍,这才安心离去,等待着马千乘的手下按照‘养鸡大全’上的说明把孵化箱做出来。
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事情,第一次都是最难的,需要摸索着前进。
第二次和第n次一样,难度比之第一次低了许多,效率也高了许多。
马千乘给秦良玉提供的人手非常充裕,而且她们干活又很卖力气,工作态度也是一丝不苟。
带领着这些人,秦良玉和丁白缨很快就搭建起来了规模比秦家鸡场还大不少的石柱养鸡场。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石柱养鸡场的鸡就可以下蛋了。
与此同时,鸡蛋的孵化率成功率也是节节攀升,很快就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只是秦良玉并没有传授他们人工饲料和优良育种这两件事。
光孵化箱这一个革命性的设备,就已经让石柱的鸡多了起来。
马千乘更是笑开了花,感慨这银子没白花,石柱百姓也有鸡吃了。
忙前跑后的折腾了二十多天,那些农妇们已经掌握如何使用制作孵化箱了,秦良玉也不打算多留,准备拍拍手告辞。
毕竟她心心念的还是自己的生意,扩大生产、升级配方、改进品种还有下一步的开设钱庄。
她手头堆积的工作可不少。
这一天,在马千乘的宅子里,秦良玉向他提出了自己要回乡的事。
不过出乎秦良玉意料的是,马千乘却突然态度一变。
“在下想请秦姑娘出山!”
一边说着,马千乘竟然走到了大堂正中央,恭恭敬敬的朝秦良玉行了一个稽首礼。
“请我出山?”秦良玉一怔,“出什么山?养鸡场不是给你建好了么?”
“在下想请秦姑娘帮我训练一支队伍,当下时局紊乱,尤其是播州土司杨应龙颇有不轨之心,家父乃是石柱土司,自春节之后便一直在重庆府商议此事。朝廷早晚都会对杨应龙用兵的……”
秦良玉眉头紧锁,静静听着,一言不发。
马千乘口若悬河地继续说着:“播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前四川总兵也曾派人前去攻打,可是竟被那狗贼设下诡计导致惨败……不瞒姑娘,家父当时也在那支围剿队伍之中,更是险些负伤。”
秦良玉还是没有发言。
“在下知道秦姑娘乃是巾帼不让须眉之英雄豪杰,并且听闻秦姑娘,哦,不,秦将军在宁夏和朝鲜之战中立有赫赫战功,方才有此不情之请。”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四章 资本主义的芽儿
自从秦良玉回到重庆起,播州这个名字便如影随形,始终回荡在耳边。
一开始是父亲和哥哥去重庆府商议播州平叛,之后又是弟弟秦民屏也在关注,到了现在,马千乘也是话不离播州。
播州相当于今贵州遵义市,位于四川重庆贵州三省交界之处。
这个地方地势险峻,道路通行极难。
而且西北方就是四川,可以一路通行到成都,正北方是重庆府所在,直线距离大约只有230公里。
中间是一个名叫‘夜郎’镇的地方,也就是那个知名成语的诞生地。
杨家的祖上已经在这里世世代代经营了二十八代,明朝自开国以来也效仿之前在播州设立了宣慰使司,传到杨应龙手上,已经是是第二十九代了。
播州的经济比忠州和石柱都繁荣许多,杨应龙本人更是拥有大量的庄园和纺织作坊,实力非常强。
与此同时,在明朝的西南边陲其实还有一场战争不温不火的进行着,这就是明缅战争。
从嘉靖到万历年间的明缅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半个世纪,主要战场是在当时明朝的“西南极边之地”,这场战争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古代中国同邻国之间持续时间较长的一场战争。
当时戚继光从广东被罢官,特意去贵州一趟,也是为了看望一下监督明缅战争的胞弟戚继美。
而且也由于这场战争的存在,本来应该管辖播州一带的贵州总兵分身乏术,无暇顾及杨应龙,因此只能由临近的川渝两地军队组织平叛之事。
听到马千乘又在自己面前絮叨播州的事情,秦良玉感觉很无奈。
她是打算避世一阵的,没成想始终逃不开这些事。
不过,秦良玉的主意已定,不打算随意更改。
“谢谢马公子诚挚邀约,不过……”秦良玉顿了一下,语气平淡的说道,“在下已经不想再过问军伍之事了。如果没别的事,我想把剩余的工钱结了今天就回忠州去了。”
马千乘有点没反应过来,像个木桩一样站在原地。
恍神半晌,这才慨然一叹,“秦姑娘真的不打算帮我?”
“我相信,不需要我出手,你们也可以旗开得胜,平定播州之乱。”秦良玉微微一笑道,“在下这会儿只想养养鸡鸭,给府上赚点钱。”
马千乘难掩失望表情,不过他也不可能勉强秦良玉。
摇了摇头,呼唤来了下人,把其余的工钱给补上了。
除此之外,还又多给了一百两银子,算是奖金。
秦良玉倒也不打算跟他客气,既然他给,自己也就照单全收。
道过谢后,秦良玉拎着包袱返回了住处,带着丁白缨踏上了归途。
几日后,秦良玉返回了忠州老家。
她并没有直接返回秦府,也没有去她的养鸡产业园去看一眼,而是走访了忠州的一些钱庄。
从这趟石柱之行前,秦良玉就在琢磨着开个钱庄的事情了,到了现在,她估摸着初始的本金应该是足够了,可以考虑搞金融业了。
大明朝的经济很发达,尤其是到了明末,更是如此,历史课本上给这个时期的定义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这个评价。
得到过这个评价的只有南宋和明朝末期这两个时代,它们的结局也一样,被外族入侵阻断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基本所有的皇帝都认同着同一件事,那便是“农本商末”。
这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基调,由此形成的“重农抑商”政治方针则是历代统治者的基本治国之策。
自战国时期,便形成了“奖耕战”、“抑商贾”政策,秦汉之后更是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朝的“专卖”制度,乃至明清时期的“海禁”,其实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过呢,明朝末年,海禁早已解除了。
到了秦良玉这会儿,海禁都已经废除了30多年了,之后也没有再执行,一直到满清入关,才又重新拾起来。
尤其是清朝初年,满人对东南沿海萌芽的资本主义和一度兴起的“工商皆本”、“农商皆本”启蒙思想,用极度高压的手段进行了禁锢,同时继续推行抑商政策,以严刑峻罚来保证贯彻实施。
这样便彻底断绝了中国自己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
秦良玉现在在忠州已经大小是个名人了,她身材高瘦,模样又俊俏,还是个女娃,走在大街上很好认,基本上到哪儿都会有人认出她来。
这会儿,她正在跟忠州本地较大的一家钱庄里,这里的老板姓周,也是她的养鸡场客户之一,定期买鸡蛋的。
“秦掌柜,听说去了趟石柱?”周老板笑眯眯的问道,顺便端上了一碗凉茶。
“是的。那边的马相公希望我给帮点忙。”秦良玉跟这位周老板也算熟识了,因此也不客气,直接端起来喝了一口。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秦掌柜家的鸡蛋,我那个三姨太前几天生产,冬天没什么可吃的,就是靠你们那儿的鸡蛋和老母鸡,这才缓过来……”
这个周掌柜正要絮絮叨叨的拉家常,却被秦良玉摆了摆手打断了,“不知道周掌柜你这钱庄生意如何啊?”
买卖人都精明着呢,周掌柜一听这话,还以为秦良玉是要来这儿存钱来了,脸上堆满了笑,见牙不见眼:“生意不错,在咱们忠州钱庄这一行当,说能当状元那是有点吹了,但是我这儿拿个榜眼还是不含糊的。”
秦良玉点了点头。
跟她调查的情况差不多,这里是忠州前三名的钱庄。
“咱们这儿放贷的生意好做么?”秦良玉又问道。
“不好做啊。”周掌柜倒也不弄虚作假,毕竟都是生意人,一些事儿是共识,都知道的,他在这儿说假话也没用。
“哦?”秦良玉微微一笑,“是不是你收的利息太高了?”
“其实不高。”周掌柜叹了口气,“主要是本钱太少……”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五章 没什么别没钱
“本钱少?”秦良玉一怔,接着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那是肯定的啊,毕竟这会儿存钱都需要交手续费的,跟后世某些国家采用付利息存款一个样儿。
“是啊。”周掌柜诉苦道,“收不上来本钱,也没多少人放贷,我们这儿主要是做银钱的兑换业务。”
大明朝的货币变过好几次。
一开始使用的是宝钞,尤其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铜钱和银子都是严令禁止作为货币使用的,逮住了直接没收,然后就地正法,非常严格。
大家都只能使用宝钞这种纸币。
这个东西吧,跟明朝很多政策一样,思路上很先进,可惜具体落实到政策执行上面是一塌糊涂。
比如,造假问题,无人问津,虽然朝廷严令禁止,可是并没有开发什么防伪技术,造假不是特别难。
其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便是大明宝钞印起来没有任何规划。
理论上来说,钱是对应物资的,有多少物资必须在社会上有多少钱流动。
不过由于钱的发行有一定滞后性,所以一般会稍微多发一点,高于当前的物资总值。
这个简单经济理论在明朝也是没人懂的。
大明宝钞发行期间,基本处于官家随便印的情况。
这便产生了通货膨胀,进而导致宝钞贬值,而且速度还很快。
有史料记载,从朱元璋时代发行的宝钞到了永乐年间,就已经贬值了大概一百倍了。
这个速度堪比民国政府发行的‘法币’了。
随着大明宝钞的飞速贬值,官府不得不放松了用银的禁令,银钱自此开始公开流通。
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这就导致了一个行业兴起了,那便是兑换业。
到了嘉靖朝的时候,宝钞已经基本被废了,跟纸没什么区别。
中国又一次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
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庄。
这就是秦良玉现在所在的地方,古代中国银行业的萌芽。
到了嘉靖八年的时候,由于私贩铜钱的行为太猖獗了,朝廷便下令禁止贩卖铜钱。
结果呢?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庄等势力“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飞涨”。
说白了就是金融机构勾结起来,抵制中央的命令,通过搞乱物价的方式来让政策无法落实。
而且那些大官僚们基本在各地都有产业,也会想着办法游说劝说,最终让政策落空。
官商勾结,通过搞破坏的方式抵抗政策,这种做法从明朝开始就有了,一直到民国的时候都屡禁不止。
后来就这么僵持着,一直到了万历年间,有个大臣觉得这事儿不能一直耗着,便提议制定一个明确的规矩。
之后便有了官方的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
从此之后,城市乡镇里的殷实富裕户们,根据其资金的多寡,便开始向官府钱铺兑换钱币,方便交易。
说白了就是国营银行。
民营银行也跟着国营银行学,一般会在兑换率上放宽一点,这样可以维持业务。
到了这会儿,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大部分以兑换业务为主,还办理放款,还提供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
很多在多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相当是支票了,也是很多电视剧里银票的原型。
随着钱庄的发展、数量的逐渐增多,到了满清时期,甚至在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跟今天的银联差不多意思了。
跟钱庄的周掌柜掰扯了半天,基本搞清楚了他们的思路,秦良玉也起身回家去了。
“师傅,你也要开钱庄么?”丁白缨问道,她之前是听到秦良玉提过一句的。
“有这个想法,毕竟养鸡赚钱还是太累太慢,实业要搞,金融也要搞,两手抓嘛。”
“哦。”丁白缨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师傅,你要这么多钱,打算干嘛啊?”
这个问题秦良玉从没解释过。
其实她的四个徒弟都有这个疑问,刚刚跟着师傅的时候,似乎秦良玉眼里根本没有钱这个概念。
花费大手大脚的,很随意,也从没提过要赚钱这档子事儿。
即便是在蓬莱待了半年,也是如此。
可自从去京城那一趟,师傅整个人都变了,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从以前的视钱财如粪土变成了如今的视财如命。
秦良玉愣住了,思虑半天,还是决定不说出实情为好。
总不能跟自己的四个十岁女徒弟说师傅打算高天换地吧。
“在我来的地方,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秦良玉信口开河道,“白缨,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么?”
“有道理。”丁白缨重重的点了点头,“我娘生病那会儿,我家里真是特别难过……”
“嗯。除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世上只有一种病最难治,穷病。”
丁白缨似懂非懂的抓了抓脑袋,“师傅我不是很懂这句话,不过穷的时候日子确实很苦。”
“嗯,贫贱夫妻还百事哀呢,所以啊,师傅想赚钱,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说起来,也没别的想法。”秦良玉摸了摸丁白缨的发辫,“但是我也不希望你们满身都是铜臭味儿,记得另外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丁白缨轻声重复了一遍,向秦良玉笑道,“师傅这句话说得真好,我记得了。”
秦良玉却是楞了一下,心里一阵腹诽。
怎么这句话现在没有么?
难道我不小心引用了后人说的名句?
她哪里知道,刚才这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是出自于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而且说这句话的背景就是清军入关。
虽然有这个小插曲,不过倒也不影响两个人的脚程。
离开了钱庄,秦良玉没有回家,而是去了自己的养鸡产业园。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一个产品:火枪
在秦良玉远赴石柱的二十多天里,她的养鸡场业务量更大了。
现在,丫头们每天要准备50颗上等鸡蛋送给‘非常重要客户’,当然了这名字也是秦良玉给起的,就是的中文简称。
100多颗普通的鸡蛋,供应给忠州的饭馆和寻常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定期被‘末尾淘汰’下来的鸡,拿到市场上卖掉。
算下来,每天净收入足有三两三钱银子,三天就可以赚十两银子,而利润率大概是一半。
而且还不用交税,秦良玉感慨,明朝真是个创业做生意的好地方。
数目不是很夸张,这也没办法。
忠州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而已,养鸡生意基本已经做到了瓶颈了。
之后,就得开拓新的业务了。
从去石柱的时候她一直在思考着这些事,现在也大致有了思路。
她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开办钱庄,另外一个是制造火枪。
虽然秦良玉拒绝了马千乘的邀约,不过所有人都在讨论播州之乱倒是启发了她。
打起来的时候,肯定需要大量军火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