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女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大胆去浪
自己提前开始搞,只要质量不是太差,应该有销路的。
而且手里还有一本现成的神器谱》,里面记录了从火药配比到各式火枪火炮制作的详细方法,不利用起来,都要发霉了。
除此之外,秦良玉还打算秘密研制燧发枪以备后用。
这些都要求她开办一个军工企业。
反正自己养鸡赚钱的最终目的也是拉起一支队伍然后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不如就从现在开始。
这事儿非同小可,还需要跟官府的打点,秦良玉便把自己的想法跟秦葵说了一下。
对于养鸡这种事,秦葵虽然不反对,但心底里终究是有些瞧不上的。
钱庄,秦葵虽然答应会帮着去官府打点一下,但是也不太感兴趣。
真正让他精神为之一振的是女儿要造火器,这让秦葵这个胸怀天下之人颇为感慨,并且当即表示要赞助一部分银钱。
谈妥之后,秦良玉让哥哥秦邦屏帮助筹办钱庄事宜,自己则一心扑在了如何建成一座火器作坊的事情上。
第一步,她需要的是招聘几个现在就会制造鸟铳的匠户。
大明朝的匠户是一种世袭身份,隶属于工部,同理的还有军户,隶属于兵部。
匠户分为两种,轮班匠、住坐匠。
明初的时候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轮班匠必须每年到官办的作坊去服役,平均每次工作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个月都要去十天。
不过到了明末,这些制度都崩坏了。
匠户们,尤其是一些热门的匠户都是用缴纳银钱的方式免于服役,把自己解放出来去赚更多的钱。
给官家付了银子的匠户就是自由的,可以随意被雇佣。这也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之一,已经出现了大量通过劳动赚钱的人,社会上不是只有农民和地主两种阶层了。
忠州这种小地方自然是没有兵仗局制造火器的,打听了一下,得去重庆府。
秦良玉也不耽搁,带上比自己熟悉重庆府情况的弟弟秦民屏就出发了。
秦民屏也不负姐望,很快就带着秦良玉来到了重庆府兵仗局下辖的一些火器作坊。
五个匠户,都是手上摸了老茧的手艺人。他们都是住坐匠,每月需要给官府上缴银子的,平时在重庆打铁为生,也制造武器。
听说要去给私人打工,而且还要去一天路程之外的忠州,五个匠户都不太情愿。
秦良玉倒也不着急,先是出了五两银子,让他们合作按照神器谱》上的设计,制造一根比较简易的鸟铳。
见了现钱,五个人立刻有了精神,忙活了起来。
秦良玉也跟弟弟住在匠户们附近,每天跟他们泡在一起,观察进度。
鸟铳制作,第一步是枪管。
匠户们找来几块熟铁打成片状,把这些熟铁片烧红了,中间垫着一根圆形钢条。
之后反复敲打,把熟铁片敲成枪管的形状,再用铁粉和硼砂焊接住缝隙的地方,再次敲打,一直到焊接处也牢靠了。
之后是在枪管上钻孔,这道工序最复杂,几个工匠忙活了七八天才搞定。
不过,枪管制作完成之后,火铳也完成了一大半,之后是木质的枪托。
虽然枪管摆在自己面前了,可是秦良玉还是有点不放心。
“会不会炸膛?你们怎么做验证质量?”
在军中,他可是经常听说有个别地方的兵仗局造出来的火铳偷工减料,经常会炸膛的。
到时候别造出来一批豆腐渣火铳,那就白折腾了。
匠户里面带头的人听到秦良玉的问题,胸有成竹的答道:“秦掌柜,按照这一行的规矩,铳管做好之后,咱们需要在铳膛里放上寻常开火时候四倍量的火药炸一次,只有炸完之后没裂开的铳膛才会做成火铳,有裂痕的铳管就直接被废弃了。”
秦良玉一拍大腿,心道,这个很好!
她又看到这带头人面露尴尬之色,便问道,“有何难言之隐?”
犹豫片刻,左右看了看并无旁人,这匠户道:“这年头,长官克扣材料钱,铳管用料不足,四倍火药的钱也是时给时不给,大部分时候,都没法做这个验证。”
秦良玉愣了半晌。
其实这才只是明末官场的冰山一角,匠户们生产的钱被克扣,军户们被军官吃空饷,粮饷也克扣,整个大明上下基本没有不腐败的地方。
“你们的生活如何?”秦良玉问道。
“给官家造武器,基本挣不到钱,有的时候还拖欠咱们的工钱,老实说也就刚刚糊口而已。”
既然验过技术了,秦良玉对这些工匠们也很大方。
“我给你们每个月二两月钱,除此之外,包吃住。”毕竟要让他们去忠州,还是要下点血本的。
五个人面面相觑,虽然心动了,但还是有点犹豫。
“你们五个人,每天都有一只老母鸡吃!”秦良玉使出了杀手锏。
秦民屏又补上一句:“是五个人吃一只,可不是五个人一人一只。”
每天都可以吃一只鸡?五个匠户都傻眼了。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一个匠户咽着口水一拍大腿:“干了!”
“我也干了!”
剩下三个人也纷纷表态,“我也干了!”
秦良玉长长松了口气,有了他们,秦家军工厂的根基就有了。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乱了
秦良玉出手这么阔绰,给开出了这么好的条件,五个匠户虽然都答应了下来,可是他们心里还是没底。
“秦掌柜,你在忠州打算造多少火枪?”
“起码百支吧,而且我找你们不是造刚才给你们看的这种,是更先进一点的。”
秦良玉说的是赵士祯的最后一个关于火铳的图纸,鲁密铳。
燧发枪的设计还没来得及跟赵士祯聊,他就入狱了。
“不过呢……”秦良玉微微一笑,“我丑话说在前头,我的厂子里,火铳的制作方法都是绝对保密的。你们一旦接下这个差事,拿了我的月钱,就需要保守秘密,更不能跟其他人传授这种火铳的做法。这个你们可愿意?”
听到秦良玉的警告,五个工匠都是一怔,感觉一阵寒意上涌。
带头的工匠先回道:“掌柜的既然愿意给咱们这么好的一条路走,那自然是替掌柜的保密的。别人就是八抬大轿请我们,都请不去的。”
秦良玉客气的笑了笑。
她自然知道这些话是靠不住的,等到真的火器工厂的规模大一些,最好的办法是让工匠们分工协作,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的生产,谁都无法掌握全貌。
之后再无问题,秦良玉又道:“明天一早就请你们跟我回忠州吧,我给出钱雇佣人手替你们搬家,你们的炉子和工具也都要,全都都搬去忠州,还有你们每个人有三两银子的搬家费,算是一个补偿。”
五个工匠简直都要感动哭了。
他们从来没想过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当即欢天喜地的拿了钱去忙活搬家的事情去了。
雇佣了一大队骡车,四天之后,五个匠户和秦良玉姐弟一起返回了忠州。
待在忠州的秦葵也早已做好了准备,迎接火器厂的开工。
地方他给找好了,紧挨着养鸡场的一大片宽履平地,找人盖好了火炉烟囱,还有一些给工匠们住的民房。
反正忠州不少山坳,里面的地都跟不要钱也差不多,只是以前没用而已,现在都被秦家买了下来留给秦良玉使用了。
秦良玉检查了一遍厂房和工匠们的住处,把赵士祯所画的鲁密铳图纸拿了出来。
五个工匠仔细研究了半天,顿时嘴巴都合不拢了。
鲁密铳代表了火绳枪的最高水平,也是火绳枪的最后一次改良,之后便再也无法进步一直过度到燧发枪了。
这些重庆的工匠以前制作的都是一些比较低劣的火绳枪,面对大明朝最牛火器专家的设计,自然是惊为天人。
经过了半个月左右的试运行,秦家火铳作坊运转了起来。
秦良玉一边监督这鲁密铳的制作,一边跟秦邦屏一起在忠州最繁华的地方开办了一家小型的钱庄。
而且一上来就打出了存款免费的招牌。
活期存款免手续费,一年期给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利息,两年期给三厘的利息。
贷款方面,一年期贷款是收取5厘利钱,两年期贷款收取一分的利息。
这个利息其实不高,因为秦良玉不想一口气收上来太多存款而放不出去。
被说这个时代了,即便是到了后世,很多人也不习惯贷款,觉得有贷款压力大,一生唯一一次使用贷款可能也就是买房的时候。
而且金融业是一个信心产业,如果信心不足引发挤兑,那谁也撑不住。
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信誉,有秦家做后盾,在忠州百姓里还是有些口碑的,不过也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慢慢接受这种新鲜事物。
秦良玉丝毫不着急,金融本来就是为了事业而顺便搞的,她不指望钱庄能带来多少利润。
终于在三个月之后,春暖花开之际,秦家火器厂制作出了第一批鲁密铳。
选了一个大晴天,秦良玉带着四个徒弟还有父亲、兄弟、五个请来的工匠们一起,参加试射仪式。
在忠州的荒郊野地之中,秦良玉找人分别在一百五十米、两百米、两百五十米三个位置放置了靶子。
一共有四把鲁密铳分别试射。
最差的一把也一次性命中了一百五十米之外的白字,将那个一寸厚的木板作的靶子打出了一个窟窿。
这个成绩让这些重庆工匠们大呼小叫个不停。
他们之前制作的火铳,威力最强的大概也只能保证一百米左右,超过一百米的时候,基本就是瞎蒙,能不能打中纯粹看运气。
现在这四把之中最差的一把也能够稳稳的超过了以前的最好成绩,轻松击中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简直是神迹。
他们感觉前半辈子的火铳都白做了,一直到了秦良玉的手下,才真是活出了滋味,知道了原来火铳是这样的。
而其中最好的那一把,也不负众望,可以击中两百五十米外的靶子。
连续射击了十次有余,秦良玉统计了一下,威力不减的前提下,中靶率大概达到了六成左右,这可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成绩了。
这批工匠自己都不相信这样的火铳竟然是被自己造出来的,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把鲁密铳,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
第一次试射成功之后,秦良玉又让父亲帮忙联络了周边的一些军官们,甚至石柱的马千乘也被请来了。
又做了一次武器展示。
众人骇然不已。
重庆府当即就下了五十支的订单,石柱的马千乘也想要十支。
合计一算,大概有百余支的订单,按照他们目前的生产效率,要制作三个多月了。
订单有了,秦良玉也开始着手自己的事情。
她找人给自己盖了一个小型的宅院,院门上锁,钥匙只有她一个人保管。
不管是父亲秦葵,还是兄弟,也包括她的四个徒弟,任何人都不允许进。
在里面,秦良玉每天晚上按照之前的思路,尝试利用燧石取代发火装置,秘密研制燧发枪。
时间一晃而过,春去夏来。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份,正在秦良玉给重庆府交付鲁密铳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消息。
播州的杨应龙终于还是起兵造反了。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八章 军火贩子秦良玉
杨应龙正式宣布反叛明朝,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出击贵州飞练堡一带。
兵强马壮准备充分的杨应龙,轻松的击败了地方官军,守军将领全部战死。
不久,他又攻破了綦江,杀死驻守在那里的参将。
之后再军师的建议下,杨应龙佯装要攻打重庆,结果却走了岔路,直接带兵冲进了成都府,甚至还劫持蜀王朱宣圻做了人质。
有了蜀王这个人质之后,杨应龙还想玩拖延战术。
他派人送信到重庆,声称只是为了争夺地界,希望得到跟先前一样的赦免。
并且表示自己是无可奈何才出此下策的。
明朝官员表示我们又不是傻子,当我们三岁小孩么?能被你这样骗?
很快的,杨应龙提出的要求被拒绝了。
杨应龙自知实力不足,放弃了成都,没带蜀王。
毕竟明朝可是有过先例的,别说你一个王爷,皇帝被俘虏了,立马换一个就是了。
杨应龙留着蜀王每天还要浪费不少粮食,真是一点儿用没有,便只能把蜀王留在了成都。
而明朝这边,朝廷任命养病在家的李化龙为总督,统一管理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军务兼任四川巡抚,负责征讨播州叛臣杨应龙,
李化龙走马上任之后,却不着急挥师平定叛乱,因为他发现整个西南边陲的问题不少。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各个部门之间互不听令。
虽然大家都是明朝的官员,领着明朝的俸禄,可是心却不齐。
尤其是官阶相同的各路地方官员,谁都不听谁的,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李化龙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立刻向从万历皇帝那里弄来了一个经常出现在故事里的东西,尚方宝剑。
顺便他也弹劾了几个跟他不对付,做事也不认真的官员。
后来万历皇帝也很配合,全部答应了李化龙的要求。
裁撤的他弹劾的大臣,也把尚方宝剑给了,为李化龙此次征讨行动提供方便。
各军大集,李化龙先令贵州总兵召集三万士兵死守住贵州,截断杨应龙征招苗人的道路,也就是堵住他的后路。
之后,李化龙移兵重庆,把平叛总指挥部设在了这里,开始频繁的召见各路文武官员。
因为这事儿,秦良玉的父亲和兄弟们又一次风尘仆仆的到重庆去了。
所有人,包括秦良玉本人都以为,这次是真的要开战了。
秦良玉也指示自己的火器作坊,如果可能的话,多找一些临时工,开足马力运转起来。
现在他们除了制造鲁密铳,还有火药和铅弹。
可以说是拥有一套鸟铳制造的完整工序了。
坐在空荡荡的秦府堂屋里吃着晚饭,丁白缨忍不住问道。
“师傅……咱们也会上战场么?”
平常的时候,秦府里还是有一定规矩的,四个丫头自然是不能上正桌吃饭。
不过现在管事的就是秦良玉了,自然规矩也是她说了算了。
放下手里攥着的红烧鸡腿,秦良玉笑道:“怎么了?你们也想上战场?”
从辽东搭救丁白缨起,到现在秦良玉已经带了她们快一年了,不管是兵器功夫还是军队里的一些知识,都已经传授給她们一些了。
四个丫头跟之前一样,互看一眼,异口同声道:“徒弟们全听师傅的,师傅让我们去,我们就去,师傅不让我们去,我们就不去。”
声音脆生生的,很是好听。
“你们倒是都很勇敢。”秦良玉哈哈笑着,挨个捏了她们四人的脸蛋儿一下,“不过我不想参与此事。”
徒弟们的眼睛齐刷刷看着师傅,她们其实都只是听说过秦良玉以前的战争经历,并没有亲眼见过,本来还打算这次有机会亲眼一见呢。
“为什么?师傅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心怀天下么?”丁白缨好奇的问道。
“你这个问题问的不错。”秦良玉夸奖道,“可是我们也得明白到底怎么做才是真的心中装着天下人,播州,有我没我都能平定,但是……”
秦良玉停顿了一下,斟酌一番词句,继续道:“这天底下还有很多敌人的。等你们再长大一点,我会带着你们去跟他们斗争的。”
四个丫头都听得懵懵懂懂的,不过不论如何,师傅的教导不能忘,便一了点头,继续吃饭。
过了五天,秦葵带着儿子们回来了。
秦良玉提前得了消息,亲自去江边码头迎接的。
她本以为这趟回来就是招募乡勇,之后编入平叛部队了,结果在码头一问,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李化龙召集各路统帅去了重庆,宣布让他们各自回去准备,但是没说什么时候出征。
秦民屏年纪最小,正处在血气方刚的年纪,也是最没耐心的,他嫌弃的说道:“都说这位李总督战功赫赫,我看不过如此。朝廷让他总督四省军队,结果他就让咱们都回乡备战,这种事情,派个人传达一下不就得了?”
听着这话,秦良玉倒是觉得这个李化龙有点意思。
初来乍到,先请来尚方宝剑砍平地头蛇还有不听话的刺头儿,之后修养一阵子,不贸然出击,这是一种四平八稳式的带兵方式。
跟李如松是截然不同,倒是跟戚继光有点像。
欲破敌军,先练内功。
秦葵捻了捻胡子,老成持重的总结道,“玉丫头,你的火器作坊,满工情况下,一个月能造多少鸟铳?”
“五十根,还需要制造铅弹和火药呢。”秦良玉谨慎的回答。
“在重庆府,为父给其他与会人士展示了一下你的鲁密铳。四川总兵很是喜欢,可能不日就要派人来定做一批了,数量可能还不少。”
秦良玉喜笑颜开。
心里不禁感叹,这可真是亲爹啊。
她有些得意忘形,忍不住一拍大腿叫了出来:“这敢情好啊,我现在真希望能多打点仗!”
看到父亲和兄弟们惊愕的表情,秦良玉自知有些失态,干咳了一声:“任何兵器都需要拿到战场之上方能发挥效用,若世间无战争,岂不是兵器都无用了?战争越多,兵器便改良的越好。”
秦良玉说完,感觉自己似乎越抹越黑了,在其他人眼里,这个黑心军火贩子的形象是抹不去了。
不过秦家的男人们也不好说什么,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毕竟,秦良玉是这个秦府里唯一上过战场,还立过战功的人。
其他人想反驳她,也得先问问自己,凭啥跟一个出生入死的将军争执兵事呢?




大明女皇 第二百七十九章 南京之行:利玛窦
知道平叛的军事行动一时半会儿不会展开,秦良玉倒也松了一口气。
备战期持续的越久,她就能造出越多的火枪,也就能赚越多的钱。
对秦良玉来说,一直这么耗着永远不打才好呢,自己就可以躺着数钱数到手软了。
父亲和兄弟从重庆返回忠州的几日后,秦良玉找到了秦葵。
“女儿打算出远门一趟,可能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秦葵还以为她又跟上次一样要一去数年,心里不免有些不舍。
秦良玉看出了父亲的忧虑,赶紧解释道:“这次是带着我的徒儿们顺着长江去一趟江浙。约莫一两个月就回来了。”
秦葵这才松了口气。
回乡已经快一年了,秦良玉的三个产业也基本步入了正规。
自己没必要每天盯着了,正好腾出手来,带着四个徒弟出出门,长长见识。
她的计划是,第一站去南京,毕竟大明朝的南京可是第二首都,那里六部官员都在,很多先进玩意儿也有。
第二站是去一趟浙江,秦良玉打算拜会一下赵士祯,看看他的近况。
还有一件事,让秦良玉始终前牵挂着,那就是……
戚金的行踪。
当年蓟州发生兵变,驻扎在那里的戚家军尽被屠戮。
兵变之后戚金就下落不明了。
之前秦良玉有委托一些忠州往返浙江做生意的人到处打听过。
有人说在浙江见到过秦良玉描述的人,所以这趟她也打算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戚金。
秦葵听说女儿只是顺着长江走一圈,倒也放心了。
把这个要出门旅行的消息跟四个丫头一说,丁白缨她们欢呼雀跃,跳起三丈高,差点把床铺掀了。
毕竟都才是十来岁的年纪,还是小孩儿心性,能出去玩了,可不高兴坏了么。
过了几天,把事情都安排妥当,秦良玉等人背着行囊,乘坐商船,顺流直下。
只过了一日便抵达了南京。
来到南京,秦良玉倒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也就随便逛逛,看看,顺便研究一下有没有潜在的生意机会。
带着孩子们去了趟秦淮河,夫子庙,之后又去了一趟玄武湖。
带着徒弟们去了之后,秦良玉才知道了这么一件事情。
原来在明朝的时候,玄武湖并不是一个随便可以去的地方。
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是皇家禁地,严格禁止任何人走近,连皇亲国戚都不可以。
究其原因,在玄武湖的湖底保存着明朝统计的全国人口图册,也就是黄册。
当时朱元璋便把玄武湖当成了一个天然的备份服务器所在地,专门安排人制作了一套黄册沉入了湖底。
即便后来,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黄册库依然保持不动。
这套人口图册是保持更新的,一直更新到了崇祯十五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两年。
这么多年的人口黄册全部都藏在玄武湖底,记录了明朝人口的演变。
只可惜,满清入关之后,所有黄册被挖了出来付之一炬了。
玄武湖没看成,秦良玉感觉有些遗憾,本来打算再参观一下明初的一些宫殿,然后就乘船去浙江了。
这天,正在南京的长边码头边上,准备预定之后某日船票的时候,丁白缨慌里慌张的跑了过来。
秦良玉有点好奇,本来自己给了她一点钱,让她带着其他三个丫头买点小吃的。
怎么自己跑回了,而且面色煞白,上气不接下气的。
“怎么了?大白天的见鬼了?”秦良玉笑道。
“师傅!”丁白缨瞪大了眼,惊恐万分,“我真的见鬼了!就在那边的国子监旁边!”
1...8485868788...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