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一九八一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令臣
陈栋呵呵笑着道:“要是效果不错,我也给家里弄一套,省的以后再担心煤气中毒的问题。”
涛子赶忙跟了句:“我也弄一套。”
“还有梁叔,让他也弄一套,反正也不差那点钱。”林启风补充了一句。
老梁留在维修中心看守,没有过来,临近年关,生意淡了很多,有他一个人也忙的过来。
“你们先弄着,我上厂里看看。”几人边说边聊,老娘插不上手,于是丢下句话就走了。
大哥以前就是给人盖房子的,也在城里给人装过暖气,该怎么弄他心里清楚,有他这个内行在,改造工作推进的很快,四个家,只一下午就全部完工了。
等傍晚老娘回来时,酒菜都已经上桌了,兄弟四个,外加陈栋和涛子,就连老梁都赶来了,七个人围坐在一起,正一块吞云吐雾,惬意畅聊人生呢。
“弄完了已经?”老娘有点惊讶,顺着管子看了看,两头的墙面都已经被糊上了,除了多出根管子,颜色比其它地方稍深一点之外,再看不出有被拆过的痕迹。
扑面而来的一股暖意,让老娘很惊喜,走过去伸手摸了摸,惊呼道:“嚯,还有点烫手呢。”
一屋子人瞬间笑了,大哥邀功似的道:“娘,我这手艺还不错吧?”
“不错不错。”老娘爱不释手的摸着,毫不吝啬的夸了两句,乐了半晌,忽然道:“等抽时间给你姥姥也装一套吧,她那双老寒腿,每年到冬天就疼的不行,屋里暖和点,应该能好过点。”
“没问题,等明天我就去给姥姥装。”大哥满嘴答应下来。
姥姥今年已经七十出头,身子骨还算硬朗,除了老寒腿,身体再没其他大毛病,但就这一点,也够折磨人了,每到冬天就很难熬,连带着气色看上去都差了不少。
“永珍啊,这是弄啥呢?”姥姥拄着拐杖,走路还有点抖,看着忽然上门的一大家子,高兴之余,也有点奇怪,这肩扛手抬的一大堆,是要干啥?
“给您装套暖气。”老娘呵呵笑着道:“老三昨天带人捣鼓了半天,我瞧着效果还不错,挺暖和的,就想着给您也装一套。”
林启风跟着道:“姥姥,您不是每到冬天就腿疼吗,装上这个兴许能管点用。”
“哎呀,花这个冤枉钱干啥?多少年我都熬过来了,用不上这个的。”姥姥有点心疼道。
“没多少钱,你这几个外孙都出息了,不差这几个钱的,就当是他们孝敬您的。”老娘大方道。
大哥二哥放下手里的东西,也跟着道:“对,都是我们哥几个的一点心意,您就收着吧。”
姥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也没再推辞了,瞅着李欣怀里抱的孩子,其他想法都抛到脑后了,眉开眼笑的走过去,道:“这就是俊雅吧?”
李欣她见过,孩子生下来的事,老娘也跟她说过,猜出来挺正常。虽然已经有了两个重外孙,但在姥姥眼里,有几个都不嫌多,看着俊雅格外亲切,跟老娘还有李欣,祖孙四代人,还是四个女人,凑一块聊的挺开心。
“永贵他们呢?都出去了?”老娘看了眼四周,来了这么久,弟弟一大家子人一个都没看到,有点奇怪的问了句。
姥姥总共三个孩子,老娘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分别叫刘永贵、刘永霞,不过妹妹嫁到外地去了,离得太远,几年都回不来一趟。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姥姥养老的任务基本上落在了儿子身上,偶尔也跟老娘回家住一段,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儿子家。
姐弟两个关系很好,家里条件好起来之后,老娘时不时会帮衬一下弟弟,就比如这次,说是给姥姥装,但她住在儿子家,儿子还有俩儿子,一大家子都住一块,要装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只能都装了。
不过好在俩外甥都是本分人,娶得俩媳妇也都不是不识好赖的人,让他们沾点便宜也无所谓了。
姥姥看了眼院子,又朝屋里张望一眼,也纳闷了:“不知道啊,刚才还在家呢,这会儿怎么一个都不在了?你找他有事啊?”
“也没啥事,就是要装暖气,跟他言语一声。”老娘是好意,但万一弟弟不乐意呢?虽然可能性很小,但该问的还得问一句,免得姐弟俩有了芥蒂。
姥姥虽然不识字,但心里什么都门清,活了这么久,人情世故通透的很,老娘什么意思她都懂:“先给我那屋装,他们可能串门去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事情跟她说的一样,林启风他们几个刚把姥姥屋里装好,舅舅就回来了。
“姐,你啥时候来的?”
“有一会儿了,娘腿脚不好,给她装组暖气,兴许能好受点,也给你和忠和、忠辉带了几组,你要没意见,也给你们都装上。”
刘永贵搓着手,顿时不好意思了:“姐,总共多少钱?我去给你拿,这次说成啥你都得收下,不能老让你花钱啊。”
“算了,有这份心就成,你姐不差你这点。”老娘说的很霸气。
第499章:商机
临近年关,下沟河村却忽然掀起了一股暖气改造的风潮。
继林启风家率先打响第一炮之后,陈栋、郭涛、老梁三家紧接着上马,街坊邻里看着新奇,围观的不少,等亲眼见证完使用效果之后,许多人心痒难耐起来。
冬天取暖一直是困扰村里人的一大难题,烧煤炉有风险,不烧又觉着冷,每年过冬天,都像在闯关,煤气呛死人的消息,基本上哪年都没断过。
要说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家?几率虽然小,但这谁说的清呢?也许一个粗心大意,自己就成了给别人敲响的警钟了。
不过是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烧。
眼下忽然多了种选择,还是安全有保障的选择,不少人都眼馋了。
装一套暖气虽然贵了点,但村里人可都不怎么缺钱,守着矿上还有纺织厂、饲料厂,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劳动力在赚钱,论家底儿一点不比城里人差。
吃饱穿暖已经不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了,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才是需要考虑的重点,而安全毫无疑问排在首位。
“梁子,来,抽根烟。”
“郭叔儿呀,让你家涛子也上我家帮忙装套暖气成不?东西我都买好了。”
“栋子啊,咱们可是自家,论辈分你得叫我大爷,你大爷请你帮个忙,你不能不管吧?”
有心动就有行动,于是陈栋、郭涛、老梁三人一下子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无数请托纷至沓来,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有的干脆还沾亲带故,人家既然开了口,拒绝是不好拒绝的,哪怕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三人埋头干了好几天,村里的请托还没消化完,消息又传到村外了,于是又是一轮新的请托,数量比村里的还多。
三人顾不上叫苦了,怎么说都是经商好几年的人,一下子就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启风,我们想开个暖气片厂,你给合计合计,这行到底能不能干?”三人一同来到林启风家,虽然看出了商机,但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想请他帮忙分析一下,给他们一点信心,或者干脆泼一盆冷水,让他们趁早熄了这份念想。
对于三人的遭遇,林启风自然是听说了的,同情之余,心里只剩下庆幸,客观上来说,这股风气是他带起来的,按照因果律,他应该首当其冲才对。
可村里人却像是无视了他,直接把果全都报在了他们三个身上。
有点奇怪,但他才不管这些。
“能干。”林启风肯定了这点:“国内现在还处在靠胆子就能赚钱的状态,供不应求是普遍现象,可以说只要能做出产品,基本上都能赚到钱。不过想要长远发展,还是得拿质量说话。”
“既然要干,那就下点工夫把它干好,质量一定要有保证,要做到一不能漏水,二不能撒气,严把出厂关,只有做出口碑,以后才能有长远发展。”
见他说的郑重,三人全都认真的应下了:“你放心,这点我们都懂,自砸招牌的傻事,我们才不会去干呢。”
老梁笑着邀请道:“你要不要也来参上一股?”
“怎么,你们三个钱不够吗?”林启风调侃道。
三人呵呵一笑,意思很明显了。
“成吧,我就参上一股。”林启风笑了笑。
“启铭,你呢?”
“我……”二哥有点犹豫,他已经看好废品回收这一行了,要是再兼顾上这一项,他担心精力和财力都有点吃紧。
“来吧。”
“启风都说能干了,还有啥好犹豫的。”
“以前我们都是一块干的,现在你可不能掉队。”
三人相继劝了句,林启铭咬咬牙,答应道:“那我就参一股。”
暖气片厂被定了下来,等办好手续,联系完设备,再选择好厂址,农历一九八六年的新年也如期而至了。
如果把上辈子也算上,林启风过过的年比老娘还多,经验上的碾压,让他看起来倒是比老娘还显得淡定。
“快快快,该点炮仗了,再晚人家都要点完了。”
“快点吃快点吃,人家都要上门拜年了。”
在老娘的各种催促声中,拉开了新一年的帷幕。
一如往常的拜年程序,毫无新意的娱乐活动,让林启风提不起一点兴趣,本以为会平平淡淡度过这个新年,谁承想临了还出了点小插曲。
大年初五,林启风已经在准备返程了,却忽然收到了舅舅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小姨要回来。
“忠和,你说永霞要回来?啥时候的消息?初二过去咋没听永贵说起呢?”老娘有点惊讶,也有点惊喜。
自己家现在是发达了,弟弟就在身边,帮衬了不少,现在过的也不错,唯独自己这个妹妹,嫁那么老远,别说帮衬,平常想见一面都难,偶尔收到封信还竟是报喜不报忧,到底过的怎么样,谁都不清楚。
所谓长姐如母,老娘就是这种心态,对妹妹她一直挂念着,唯恐她过的不好,一个人嫁出去,在那边受了委屈。
刘忠和解释道:“我们也是今天刚收到的电报,姑说她想回来看看奶奶,大概初七上午能到。”
这是舅舅的大儿子,还有个小儿子,叫刘忠辉,俩人都比林启风小,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老娘追问道:“你姑父和孩子呢?跟没跟着一块回来?”
“这个电报上倒没说,不过以往都是一块回来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吧?”刘忠和不确定道:“奶奶的意思是,姑她已经三年没回来了,如果启风哥不急着走的话,到时候让他也过去,上次就没见着,这次跟姑见见,我们一家人一块吃顿饭。”
“他不急,你跟你奶奶说,等初七我们都过去。”老娘直接替他做了决定。
林启风倒是无所谓,小姨上次回来时他已经回了学校,因此无缘得见,记忆里跟小姨的最后一次见面还得追溯到上辈子,如今他重生回来都已经五年,时间遥远到对小姨的长相他都有点模糊不清了。
现在既然知道她要回来,见上一面也不错。
第500章:优越感
对于小姨,林启风的印象不是很深,早些年她出嫁时他还小,不太记事,等他记事了,又离得太远,三五年才能见上一次,等他工作之后更是见得少了。
对小姨为数不多的记忆,就是小时候她每次回来时都会带上些好吃的,他也能分到点,跟着沾沾光,血脉上的亲近大概就是这么形成的。
看着面前这位中年妇女,林启风对小姨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只是跟记忆里她的形象有些不同,眼前的小姨形容憔悴、神态萎靡,丝毫看不出以往的那份热情和爽朗。
“永霞,你这是咋的了?建华欺负你了?”
姥姥家原本热闹喜庆的氛围,随着小姨的出现而瞬间凝固,以她现在的状态,任谁看了都会产生不好的联想,更何况一家子还都是血脉至亲的人了。
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姥姥更是心疼的眼里直接噙了泪,紧紧的抓着闺女的手,着急的问了句。
“没有,只是坐了一夜火车,上面太吵,没睡好而已,我没事的,待会睡一觉就好了。”刘永霞勉强笑了笑,安慰了母亲一句。
“李建华呢?他怎么没跟着一起来?”老娘阴着脸问了句。
“他生意忙,这次就没跟着回来,不过他让我替他给你们问声好,这些东西都是他特意给娘和你们买的。”刘永霞扬了扬手上的东西,笑着道:“看看喜欢不?”
“喜欢喜欢。”姥姥抹了把眼泪,硬撑着笑了笑:“快进屋吧,赶快吃了饭,你洗洗去睡上一觉。好些年没见着你了,娘想你想的紧,这次回来就不急着走了吧?留下来陪娘住上一段,成不?”
“成。”刘永霞笑着一口答应了,疲惫的脸上明显露出些许放松。
老娘还想再说话,被姥姥一把拉住了,事情肯定不像刘永霞说的这么轻松,这一点在场的人都看的出来,只是她不想说,姥姥也不想现在就逼着问。
原本预备的一桌丰盛的团圆饭,吃在众人嘴里却变得没滋没味了,有一口没一口的嚼着,气氛有些沉闷。
“娘,大姐,二哥你们都吃啊。”刘永霞没忍住开口劝了句。
“诶,吃、你也吃。”姥姥笑了笑,招呼着众人吃起来。
气氛稍有缓解,众人表现的也略显积极。
饭后刘永霞被姥姥安排着睡觉去了,一屋子人彻底卸下了伪装。
“这个狗日的李建华,敢欺负永霞,等他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他。”刘永贵咬牙切齿说了句。
“到底怎么回事现在还不清楚,等永霞缓过来,找机会问清楚再说,先别急着下结论。”
“还问什么问,这都明摆着了,不是被欺负了,永霞能一个人回来?脸色那么差,指不定多长时间没睡了,这李建华以前我就觉得不是个好东西,油头滑脑的,哪次回来不是到处挑剔、嫌这个嫌那个的?好像来家里一趟,他多委屈是的。”刘永贵把这些年对妹夫的不满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林启风跟自己这位姨父见得不多,但也能肯定,舅舅说的都是事实,前世对姨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记忆里,大部分都是他对舅舅家里的挑三拣四,对他们一家人的颐指气使,好像有多高人一等似的。
要说能耐,他其实并没有多少,不过就是一个城里的普通工人对乡下人天生自带的那点优越感在作祟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