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宋钦宗望着李邦彦与张邦昌等宰执大臣问:“谁可去金营议和”

    宰执们默然不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回答。

    这时,李纲挺身而出道:“臣请求前去。”

    宋钦宗不同意道:“卿方治兵,不可。”

    宋钦宗见除了李纲外,没人肯主动请命,于是便命同知枢密院事李棁奉使,郑望之、高世则副之。

    退朝后,李纲留下没走,他问宋钦宗为什么不派自己去金营议和,宋钦宗回答道:“卿性格太刚强,不可以往。”

    李纲分析道:“今敌势方锐,吾大兵未集,不可以不和。可是,和须有策,得策则中国之势遂安,不然则祸患末已,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担心李棁柔懦,恐误国事也。”

    接着,李纲又进一步分析形势,反复强调不可割地,也不可过多许诺金帛。李纲说:“金人性情贪婪无厌,又有燕人为之谋划,而燕人素来狡狯,他们必张大声势,提出过分之邀求,以窥测中国反应。如朝廷不为之动,措施处置合宜,他们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皆答应,他们则知中国无人,必更加觊觎,如此则忧患未已也。首先不要慌,要有定力,然后才能应对安危之机,愿陛下审定之。”宋钦宗点头答应。

    李纲又建议,应安排宰执担任分提举,到四方城墙上去督战,以鼓舞士气。宋钦宗于是命蔡楙担任分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这才离开崇政殿,去往城中各处巡行视察。

    吴孝民在崇政殿外的帐篷里等得有些着急,一见到郑望之走来,他便急忙上前问道:“过去议和的大臣定下了没有咱们必须赶快出城门,我们好回去复命。”

    郑望之回答道:“虽然已确定我跟李枢密一同过去,但未曾得使旨,现在还不能立刻走,现在咱们先到都亭驿,同太师等一起吃早饭,吃完饭,我与李枢密还要再入宫奏对,然后方可出门。”

    不久,郑望之与李梲再入殿奏对。宋钦宗表态道:“若谈及割地,不能答应,可答应给岁币,增加三五百万不妨。”

    郑望之说道:“三五百万可谓不少,但国家除固定赋税外,只是茶盐钱每年也可收入二千五百万,若无其他所费,办成此事尚有剩余。”

    接着,又论及可许诺的犒军金银之数,宋钦宗说道:“也可许银三五百万两。”

    宋钦宗又嘱咐李梲带黄金一万两及酒果若干,赐与金军统帅宗望本人。

    吴孝民屡次要求郑望之赶紧出城,只因准备黄金与酒果耽误了些时间,一直到傍晚才将这些东西凑齐。等到他们骑马上路时,已日落多时,走出万胜门约一二里,天色已昏黑。

    半路上,他们忽然遇到两三个在路上巡查的金人骑兵。金兵不知他们是使人,于是拔箭朝他们一阵乱射,射死了一个随从,其余四名随从也受了伤。等他们到达牟驼冈孳生监时,已半夜一更多。

    李梲、郑望之和高世则等宋使,跟着吴孝民来到一座金营大帐参见宗望。宗望面南而坐,李梲、郑望之和高世则等“北面再拜,膝行而前”。宗望通过翻译王汭传话,责怪宋朝不该违盟,不该接纳归朝官,不该赐给平州张觉杀金人之诏书。他只说了这三件事,对于议和之事,只字没提。

    宗望最后说道:“现夜已晚,等来日相见吧。”

    李梲说道:“这里有皇帝赐给的黄金一万两,以及一些酒果。”

    宗望点头道:“令吴孝民交割送来。”

    这天晚上,李梲、郑望之、高世则等被安排在孳生监住宿。他们刚到帐篷里坐下不久,萧三宝奴、耶律忠、张愿恭三人走了进来。萧三宝奴又提起张觉等事,说:“就是因为这些缘故,金国才举兵的。入界不久,闻听上皇禅位,圣上登极,皇子郎君有撤军回去之意,但又责怪南朝不派遣使人前来求和。”

    郑望之说道:“朝廷已派遣给事中李邺前去,不知他在何处与大金人马相逢,也不曾得到他的消息。”

    萧三宝奴说道:“李给事是上皇派遣来的,他不能代表现今圣上。皇子郎君是说,不知现今圣上旨意如何”

    郑望之答道:“皇上即位才十余日,上皇已南幸,朝廷仓卒之见还未来得及遣使,你们的人马就已来到城下。”郑望之停顿了一下,又道:“女真本是一个小国,当初,你们以人马强盛之势尽灭契丹,但最终能以礼义与中国通好,岂不为美事!”




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 二十
    有相当一部分朝臣对时局抱有一定的幻想,他们以为既然道君皇帝已经禅位,金兵或许会停止南下,会坐下来谈判。朝廷的和谈代表已启程北上,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来结果。

    在这样的期待氛围中,宋钦宗手诏河北、河东诸州军,严令他们不得轻举妄动“勘会朝廷与大金国元自海上结约,积有岁时,使命交驰,欢盟无间,止缘守边之吏不能恪守誓言,容纳叛亡,致误朝廷结怨邻国,已致兴师,既往难追,宜寻旧好,除已遣使知会外,仰河北河东沿边州军严饬守备,使司务在持重,母得轻举。”

    十二月二十五日,宋钦宗上朝召集众臣,商议应对金兵入侵之策。有大臣建议,在拱州、颍昌府、开德府和郑州四处,各置都副总管,以加强京师防御。有大臣对此表示反对,认为现在金贼游骑侵犯河北,应以“三京”与邓州四地的帅臣为带都总管,将防区分为总四道,让四帅各自分管,并且“令事得专决,财得通用,吏得辟置,兵得诛赏”,同时,还应不限文武官职,大胆启用有才略且忠诚勇敢者担任统制,宋钦宗皆一一准奏。

    第二天,朝廷忽然接到探马报告金兵继续驰骋南下,已渐向黄河逼近。这个消息令朝臣们一下子慌乱起来,宋钦宗急忙令威武军节度使梁方平,率七千骑兵火速前去守卫浚州黄河大桥,又令步军都指挥使何灌领兵二万,赶紧北去防守黄河。

    关于守卫浚州黄河大桥,宋徽宗在禅位之前就已经下达诏令“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可当时,手握兵权的何灌不同意将禁军主力全部调出京师,他对宰相白时中说“金人倾国远至,其锋不可当。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支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白时中不听。第二天,白时中又命何灌出兵,何灌“辞以兵不堪战”,白时中于是强令何灌出兵,任命他为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然而,何灌未及行,“而帝内禅”。

    现在,宋钦宗又下达出兵诏令,梁方平、何灌不得不赶紧组织队伍。当时,东京城内既无战将又无强兵,“独有健勇二万”,梁方平从中挑选了七千骑兵匆忙出发,可是,“军士行者,往往上马辄以两手捉鞍,不能施放,人皆笑之。”因为天下太平已久,连京师禁军精锐们都“不知战”。将这样的军队开赴战场,其结果可想而知。

    何灌是员老将,这年六十二岁,曾参加北伐收复燕云之战,他的任务是率两万步兵,奔赴黄河南岸的滑州去防守黄河。可是,这两万人马直到出发前也没凑足人数,只好“听募民兵充数”,其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梁方平是北宋末年继童贯、谭稹之后,第三个担任统军将帅的宦官。宣和六年时,由于天灾**,河北、山东一带百姓度日艰难,于是盗贼蜂起,宋徽宗曾命梁方平率军讨伐,而梁方平竟讨伐成功,稳定了河北、山东局面。所以,朝臣们以为梁方平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殊不知,讨伐盗贼毕竟不是与正规军作战。梁方平这次守卫黄河大桥,所要面对的可不是一群盗贼,而是久经沙场的金戈铁马,梁方平与他的部下们能胜任吗

    北宋时,黄河上有两座浮桥,一是建成于唐代的蒲津桥,位于山西蒲州;二是建成于北宋政和五年的浚州桥。浚州浮桥跨越大伾、凤凰、紫山,分为两段大伾至凤凰一段叫天成桥,属于浚州;凤凰至紫金一段叫荣光桥,后改名圣功桥,属于滑州。桥名都是宋徽宗御赐的。浚州黄河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可谓东京的北方门户,能否守住这座桥,能否守住黄河,事关大宋首都东京之安危。

    十二月二十七日,宋钦宗正在延和殿里与大臣商讨国事,忽然接到奏报说,有一群太学生在宣德门外伏阙上书。领头的太学生名叫陈东,他在奏疏中强烈要求处死“六贼”,即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六位重臣。

    已过不惑之年的陈东是镇江丹阳人,他在京城士人界早就有些名气。他性格洒脱,气概豪迈,不肯屈居人下,也从不忧虑自己地位贫寒低贱。在蔡京、王黼辅政之时,人们畏惧他们专权独断,不敢公开评论朝政得失,而陈东则毫不隐讳,敢于直言。因此,当陈东出现在某些宴会上时,有的客人因担心陈东发表激烈言论会连累自己,往往避席而去。

    陈东认为,现在道君皇帝禅位,皇太子即位,这正是大宋皇朝扭转**政局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联合其他太学生伏阙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败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而结怨于二虏,败祖宗之盟,失中国之信,创开边隙,使天下势危如丝朆,此六贼者,异名同罪。伏愿陛下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今戎狄皆叛,正由此六贼所致,陛下其忍惜此以危天下乎使唐明皇早诛杨国忠,则禄山未必有以藉口。幸陛下无小不忍于此也。陛下忍而不诛,即恐天下共起而诛之矣。夫舜之去四凶,亦见于禅位之初,未闻其犹豫也,可不鉴哉”

    这场突然间爆发的学生运动,很快便得到朝内一些高级官员与将领们的支持,京城百姓也交口称赞,于是,无论在朝野中,还是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对于宋钦宗来说,这也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在这六贼中,王黼等人与他还有私人仇怨,他正好可以借机一并解决。而且,他还可以借惩处六贼来立威,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这场学生运动当即得到朝廷肯定,被定性为正义的爱国行动。



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 二十一
    处理完陈东等太学生上书事件后,第二天,宋钦宗下旨召太常少卿李纲,来延和殿奏对。延和殿坐落在崇政殿之后、景福殿西北,建成于大中祥符七年,初名承明殿,后改端明殿,又改延和殿,是宫内的便坐殿。

    四十三岁的李纲,字伯纪,祖籍邵武,祖父一代迁居到江苏无锡。他在政和二年进士及第,政和五年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免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后升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京城发大水,李纲上疏认为此乃上天警示,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宋徽宗认为其议论不合时宜,遂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直到宣和七年七月,才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

    李纲与吴敏是好友,吴敏觉得李纲能担负大任,曾上书宋徽宗极力推荐李纲。李纲也已做好被召见的准备,“袖劄子待对”,还准备“刺臂血上疏”,他打算恳请宋徽宗传位皇太子。可是,还不及召见,“上皇疾作”禅位。吴敏于是又向宋钦宗推荐李纲。

    宋钦宗对李纲有所了解,对他印象很不错。当李纲走进延和殿时,宋钦宗起身迎上前道“卿顷论水灾章疏,朕在东宫见之,至今犹能诵忆。忆尝为赋诗,有‘秋来一凤向南飞’之句。”

    李纲道谢礼毕,禀奏道“陛下养德东宫十有余年,恭俭日闻,海宇属望。道君皇帝观天意,顺人心,为宗社计,传位陛下,交手畀付,皎然明白,下视有唐为不足道也。愿致天下之养,极所以崇奉者,以昭孝德。

    今金寇先声虽若可畏,然闻有内禅之意,事势必消缩请和,厚有所邀求于朝廷。臣窃料之,大概有五欲称尊号,一也;欲得归朝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犒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欲称尊号,如契丹故事,当法以大事小之意,不足惜;欲得归朝人,当尽以与之,以示大信;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以燕山、云中归中国,故岁币增于大辽者两倍,今既背约自取之,则岁币当减,国家敦示和好,不校货财,姑如元数可也;求犒师之物,当量力以与之;至于疆土,则祖宗之地,子孙当以死守,不得以尺寸与人。愿陛下留神于此数者,执之坚定,无为浮议所摇,可无后艰。”

    对于李纲所献之言,宋钦宗“皆嘉纳之”。第二天,即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钦宗下诏书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

    同时,宋钦宗又向京东京西等路下达勤王诏令。因为京师禁军主力已被梁方平和何灌带走,现在城内守兵空乏,虽然宋徽宗在禅位前已向全国下达勤王诏令,但勤王部队至今仍杳无音讯。

    宋钦宗觉得必须尽快增强京师守卫力量,他在勤王诏令中说“金人犯边,诸道兵马合入卫畿甸,除沿边防守御人外,令京东京西淮南西浙帅司,于正兵并不系正兵内精选骁锐,及招募武勇,委兵将官,星夜部发,赴姚古使唤。”

    宋钦宗认为这几个路距离京师较近,他们应该先于其他路勤王部队到达京师。

    按照惯例,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纪年年号,这称之为“改元”。“改元”是帝王正式开始君临天下的一个标志。给年号命名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宋钦宗将此事交给宰相白时中办理。白时中又将此事委托给尚书右丞宇文粹中与中书舍人朱胜非。这天,在都堂里,白时中对他俩说“方议改元,可撰数名。”

    朱胜非问“凡年号须有主意,今以何意为主”

    白时中说“当以和戎为主。”

    和戎就是与金人讲和。朝廷当前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便是如何让金人立刻退兵。在白时中看来,谋求和解是首选之策。

    朱胜非说“汉与匈奴和亲,改元景宁是也,然和戎止是一事。昔唐德宗遭变,议改元,李泌以为唐家最盛如贞观、开元,宜各取一字以为法。本朝最盛在仁宗朝,宜于庆历、嘉祐各取一字,以庆祐名年,则和戎在其中矣。”

    中书侍郎张邦昌插话道“此论固佳,但‘庆’字颇类宫观名额。”

    朱胜非反驳道“自古以‘庆’字名年者甚多。”

    中书舍人席益讽刺说“‘祐’字亦类元祐。”

    朱胜非一听这话很不高兴,他脸色一沉,反问道“今外敌凭陵,国势危弱如此,当丕变政事,纯法祖宗,奈何尚拘元祐之禁”

    宇文粹中见臣僚们又要开始打嘴仗了,便对朱胜非说“公不必多言,但见示文字。”

    不久,宇文粹中从“日靖四方”与“永康兆民”两句中提炼出“靖康”两字,建议以此做年号,含有靖难安康天下太平之意,经廷议获得通过。“日靖四方”出自《诗经》,“永康兆民”源于《尚书》。

    靖康元年正月一日,宋钦宗一大早便来到明堂接受百官朝贺,并正式下诏改元“自宣和八年正月一日,可改为靖康元年,布告多方,咸体朕意。”

    同时,宋钦宗下诏,要求“中外臣僚民庶实封直言”;还下诏要求,从官员中举荐文武官僚“堪充将帅者”,以抗击入侵之金军。

    也是在这一天的宋徽宗向宋钦宗提出要去亳州烧香,宋徽宗禅位后,随即搬出禁中,搬到了龙德宫居住。龙德宫即原来的端王府,位于外城,在景龙江北岸。所谓景龙江,就是内城北门景龙门外的一条护城河。宋徽宗于政和年间,曾对龙德宫进行过一次扩建,主要是沿景龙江岸边修建了一些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并增添了一些花石草木,将龙德宫扩建成一座颇具特色的园林。每年春三月,园中奇花异草到处萌发,生机勃勃,到了五六月则芙蓉披红,荷花盛开,景色很美。有诗这样描写龙德宫的景色“碧栱朱甍面面开,翠云稠叠锁崔嵬。连昌庭槛浑栽竹,罨画溪山半是梅。”龙德宫最主要的建筑物叫熙春阁,那是一座纯实木结构的多层建筑楼阁,“上下无土泥”,除此之外,园中建筑都是一些散落的低矮的庐舍。



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 二十二
    龙德宫与皇城相邻,仅有一道夹城相隔,经过这道夹城,可“中通宫苑,皆游燕之地。”据宋徽宗自己后来对李纲说,当初修筑这道夹城的目的是,打算等自己内禅后,皇孙们可以从夹城来龙德宫游玩,方便自己抱子弄孙。皇帝也可以不用出皇宫大门,通过夹城过来看望自己。

    郑皇后也搬出了后宫,但她并没搬进龙德宫,她搬到了撷景西园。撷景园也是一处幽静的皇家园林,当时东京有数十处皇家园林,而撷景园并不是最有名的,最有名的是琼林苑、玉津苑、瑞圣苑和宜春苑,时人称之为“东京四园苑”。

    内禅之后,宋徽宗仍时刻惦记着国事,他曾对宋钦宗以及大臣们说过这样的话“他人不知,我知此虏不可当也。予既往东南,教他皇帝去陕右下兵,图收复。”

    宋徽宗觉得,金人这次大举南下,来势凶猛,而且矛头直指自己,虽然自己已经禅位,但仍不可呆在京师坐以待毙,他打算以去亳州蒙城烧香为由,离开京师,前往东南避难。

    亳州蒙城是庄子故里,是道家文化圣地。在蒙城东郊有一座庄子祠,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宋徽宗尊奉道教,崇尚老庄,早在宣和元年六月,他曾下诏追封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

    靖康元年正月初一,宋徽宗正式向宋钦宗提出,他想在正元节前,去往亳州蒙城烧香,拜祭庄周,祈愿道祖老庄保佑国泰民安。
1...10710810911011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