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二月十五日这天,青城斋宫里发生了一件事。宋徽宗第二十子建安郡王赵楧,即明节皇后大儿子,可能因惊吓过度,突然死亡,年仅十三岁。
宋钦宗下令,封锁消息,建安郡王赵楧的身份由相国公赵梴顶替,相国公赵梴的身份由李浩顶替。
此时,京城内有一个人正在密谋起兵,以救出二帝,这个人就是统制官吴革。
吴革在眼睁睁地看着皇太子出城之后,痛彻心扉,对身边人说道;“二帝与天眷皆遭敌人拘囚,为人臣者,何用生为”
吴革决定亲自组织兵马,誓死一拼。于是,他在启圣院设置了一个名为赈济所的机构,名义上是为京城吃不上饭的人解决就食问题,其实是暗中招兵。
消息传开后,一日之间,涌入者不止万人。对这些人,吴革暗地里用军法进行管理与约束。几天后,人数已达数万,“多两河骁悍之士”。由于启圣院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吴革遂将赈济所迁到了同文馆。
吴革任用太学生吴铢、朱梦说、左时、张知彰、马献可、吴忠、徐伟等数十人,担任参谋,以协助管理。
二月十五日,议伟率领两学进士崔鼎臣、周虎臣等八十余人,前来应募,吴革当即委任他总管所有士人。
议伟知悉康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驻扎在山东,遂向吴革献言道:“可密遣薛安、裴进、靳立等数辈,怀揣蜡弹,由间道告急于元帅府。乃约在外将相,拥兵进城,内外相应,夹攻贼寨,图还二帝,保全宗社。”吴革表示同意。
随后,吴革多次召开会议,对起兵细节进行周密策划。参与密谋的大臣有:兵部尚书吕好问,监察御史马伸、张所,奉议郎致仕吴给等数人。他们打算举九庙神主以起兵,先诛杀范琼等数十名叛臣。然后分兵,从十八个城门进行突围。他们决定,三月八日正式举事。
二月十六日,大金元帅府下令:“已顺从大金将士之妇女,应立即换掉汉人梳妆,改成大金梳妆;已怀孕者,应听从医官安排,一律堕胎。”
同日,吴幵与莫俦又受命入城,给留守司负责人王时雍送去元帅府文牒:“请在京官员,应有司事务,依旧管勾,并面奉元帅台令:军前所须,并令在京官员早与应副,不得托疾在假。”
这天,宗翰安排萧庆去劝说李若水,令他入城安抚官民。李若水一直被关押在青城左掖门侧廊的一间小屋内。可是,李若水抗命不听,断然拒绝,宁肯继续囚禁。
萧庆劝说道:“事已尔,无可奈何,徒死无益。前日,公虽詈国相,国相初无过公意。若今日顺从,即明日得美官。”
李若水叹了口气,回答道:“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李若水的随从谢宁劝说道:“侍郎父母春秋高,兄弟众,仰侍郎以生。若少屈,万一得复归。”
李若水叱责道:“忠臣事君,有死无二,吾今不复顾家矣。虽然,吾亲老。汝若归,勿遽言,恐重伤吾亲意,令兄弟辈徐言吾死国也。”
对于李若水的忠勇,宗翰其实很赞赏。他一直在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打动他,让他为自己所用。可是苦思良久,仍无计可施。
这时,宗翰忽然接到来自上京金太宗吴乞买的命令:“俘获人畜,如契丹例,分别贡赏。赵构作速催回,毋滋遗孽。”
第二天,即二月十七日,宗翰在青城军寨中大摆宴席,宴请皇子以及诸将。并选定贡女三千人,犒赏妇女一千四百人。二帅侍女各一百人,“皆秀曼光丽,紫帻金束带为饰。”其他将领侍女,也不下数十人。而且,军寨中各种珍宝,堆积如山。
当时,由于立张邦昌为帝尚未最终确定,而京城内所有事务,都要由金人做出决断。因此,城内百官凡有一事,都要派人来元帅府请示。金人觉得,这样办事效率太低。
于是,经过宗翰、希尹等研究决定,令曹少监、郭少傅入城,同开封府尹徐秉哲一起,处理京城日常事务。
这天,金人按照内藏元丰库、大观库簿籍之记载,顺藤摸瓜,将大内诸库中的珍宝全部运走,一件不留。然后,金人又来到龙德两宫,将宋徽宗平时收藏的珍宝奇物也全部运走。
人们都知道宋徽宗平时好玩珍宝,但他具体玩些什么珍宝,人们大都无从知道,即使有司与宰相,也“不能知之”。
然而,宋徽宗的内侍王仍等人对此却很清楚。这些内侍投降金人后,为了讨好宗翰,他们向宗翰举报说,太上皇在龙德两宫,存有许多宝物。宗翰于是令他们领着金人来到龙德宫,“指其所在而取之”。
人们这才知道,宋徽宗所玩赏的珍宝奇物主要是,西海夜珠、王中正陈抟烧金之类,以及其它真珠、美玉、珊瑚、玛瑙、琉璃、花犀、玳瑁之属,各以千计。
据统计,金人这次从诸库中取走的宝物主要有:真珠四百二十三斤,玉六百二十三斤,珊瑚六百斤,码瑙一千二百斤,北珠四十斤,西海夜珠一百三十个,朱砂二万九千斤,水晶一万五千斤,花犀二万一千八百四十斤,象牙一千四百六十坐,龙脑一百二十斤,金砖一百四十叶,王先生烧金、陈抟烧金、高丽进奉生金、甲金头盔各六副,金鞁、金马杓、金杵刀、金作子四百二十五副,玉作子六百副,花犀带、金带、金朿带、玉朿带、镀金带、金鱼袋等,上皇合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皇帝合分金钱二十贯、银钱四十贯,皇后合分金钱十一贯、银钱二十二贯,银火炉一百二十只,金火炉四只,金桌子百二十只,银交椅二十只,金合大小四十只,金水桶四只,金盘盏八百副,金注碗二十副,金银匙筯不记数,金汤瓶二十只,琉璃盏一千二百只,琉璃托子一千二百只,珊瑚托子四百只,码瑙托子一千二百只,真珠扇子四百合,红扇一百合,蓝扇一百合,行鸾扇三百五十合,大扇六十合,扇车一百辆。
第四百七十四章 靖康之难 九十二
此时,康王大元帅赵构仍驻扎在东平府,焦虑不安地等候皇上圣旨。然而,由于金人严密封锁京城,加上道路不通,信息中断,所以,康王对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皆无从知晓。
二月十八日,康王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对幕府僚属们说道:“京师全无消息,吾寝食不遑。可再呈檄书,行下诸处。”
康王要求再给诸将帅下令,令他们派出可靠人员,切实查清敌军实情。若敌军未有退兵之意,我军应向京城附近集结。
于是,大元帅府幕僚们又起草了一份命令,发至各军:“契勘当府今月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十七日,节次劄下兴仁府黄待制、开德府宗元帅节制诸头项人马,及劄下南京宣、总两司互为应援,及一面关牒陕西、京西、江淮勤王师帅去讫外,今再契勘:
探报金人归期,全未见的确。京城信息不通,据报或云系桥,或云结筏,不久渡河。然登城之敌,至今不下,大寨或有,小寨未起,傍列四处,劫虏吾民,般运粮斛。或称候麦苗长大,可以喂牛马,方可北归。是未有去计,讲和之说,实款我天下之师。观其形势,虑包诡谋。
今仰见在开德府驻劄副元帅宗修撰、兴仁府驻劄节制黄待制,各更切加意,召募信实人,前去硬探。知见得委有奸计,尚或窥伺旧城,未有退师之意,仰审观形势,料度彼已,随处纠合附近统制官人兵,克日进寨,于近京驻劄,张大军势,逼胁令去。仍切持重,明远斥堠,母致反落奸计。不得先以人兵挑弄,自启败盟之衅。
如宗元帅举师之日,先告谕开德府、濮州;黄待制举师之日,先告谕兴仁府、单州、广济军。各严备守御,其逐处城上地分,先已摆布。若军若民之兵,不得一例起发,使各保守,以防乘虚。及令逐处守臣,各应付随军粮食五七日,并后来不住相继应副,仍各申随处所属转运使,不致少有阙误。并仰南京宣、总两司,照会与宗元帅、黄待制,一依今来指挥,各精觇探,互相关报,会合进寨,约日于近京驻劄。务要声援相应,及仰一面备坐。
今来指挥行下,陕西、京西、江淮等路勤王领兵去处,约日摧发会合,仍具逐头项职位、姓名。及劄下河北运判顾大夫、京东运副黄龙图、随军转运梁修撰等,各随处应付钱粮,不致少有阙误。
并小贴子:兼契勘南京、开德府、兴仁府等处,去京城远近不同,即起发当有先后,务要同日到京城侧近。切在契勘,无令参差不齐。
又小贴子:再契勘京城围闭日久,昨朝廷遣使赍诏传谕,虽知金人已再讲和,无复虏掠,然到今累月,未闻退归。阻隔道路,朝廷命令不通,臣子之心寝食不遑。今来勤王之师,诸道云集,便欲相与戮力,进兵血战。仰念主上屈己诚信,讲好息民之意,未得轻进。当府已累劄下,审观形势可进,无先以兵相加,自取败盟之衅。
今仰节制黄待制、副元帅宗修撰、宣抚使范承宣(讷)、北道总管赵资政(野)、经制翁阁学(彦国)、发运向直阁(子諲)、发运方徽猷(孟卿)、淮南东路提刑汪郎中(师中)、知扬州许龙学(份)、前知密州郭待制(奉世)、西道总管王资政(襄)、陕西五路经制钱侍郎(盖)、知淮宁府赵待制(子崧),各切亲饬诸将,整军伍、利器械、具糗粮,若旬月之间,师犹未退,忍复坐视当约日齐进,誓死一战!凡臣子世受国恩,各怀忠义之报,必愿效死立功。仍仰吐心沥诚,紬绎方略,合谋解难,速行条具申。”
也是二月十八日这天,宗望在刘家寺设宴,宴请囯相宗翰与金军诸将。宋徽宗与郑太后、宋钦宗与朱德妃,也受到邀请。宗望想将这次宴会办成太平合欢之宴。
上午九时,大家开始入座。宗翰、宗望、阇母、宗隽、希尹、阿懒、挞懒、蒲芦虎、设也马、斜保这十人,与宋徽宗、郑太后、宋钦宗、朱德妃,皆坐于厅堂上席。另有三十二位将领,皆坐于厅堂下席。
宴会刚开始,斜保即宗翰二儿子提议,请宗望安排姬妃二十人、歌妓三十二人,出来劝酒助兴。
宋钦宗与朱德妃闻言,当即起身,请求避席。宗翰摆了摆手,不许他们离去。
散席后,宗望对宋徽宗说道:“设也马悦富金帝姬,请与之。”
设也马是宗翰的大儿子,看上了富金帝姬。赵富金这年十八岁,是宋徽宗第十四女,母亲为明达皇后,此时已出嫁,丈夫叫田丕。
宋徽宗回答道:“富金已有家,中国重廉耻,不二夫,不似贵国之无忌。”
宗翰闻言大怒:“昨奉朝旨分俘,汝何能抗”随即下令:在座每人都可以领走两个自己看中的姬妃。
宋徽宗也大怒:“上有天,下有地,人各有女媳!”宗翰气急败坏,将宋徽宗呵斥出去。
郑太后正往外走,忽然看见侄妇也在这里,遂跪求宗翰道:“妾家不与朝政,求放还。”宗翰点点头,同意郑太后将侄妇带走。
或许是宗翰与宗望酒喝的有些多,或许是其他原因,这天下午他们都隐隐觉得,军寨中似乎“鬼魅不靖”。希尹于是派人入城,请详通经教、德行高超的禅僧,前来讽经。
开封府从城内诸禅院找了五十四位高僧,每院不下十余人,全都送至金军。希尹从中选了二十人留下,其余退回。金人对这些高僧待遇颇厚,“诸寨轮请斋供,殆无虚日。”
宗泽副元帅在接到大元帅府二月十八日命令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对诸将说道:“敌情如此,岂忍坐视乎”遂决定出兵,自澶渊南下,向南华县进军。
当时,在东京城附近的勤王军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是河北的宗泽所部与黄潜善所部;二是河北宣抚使范讷所部与北道总管赵野所部,他们合兵屯驻在南京应天府;三是江浙、福建经制使翁彦国统领的东南六路军兵,驻扎在泗州。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小股队伍,如知淮宁府赵子崧所部等等。
第四百七十五章 靖康之难 九十三
此前,宗泽曾派人给赵野与范讷送信,讥笑和讽刺他们畏敌退缩,要求他们立即率部勤王,与自己在东京城下会兵。赵野与范讷瞧不起宗泽,认为宗泽太狂妄,既不回答也不出兵。宗泽于是与诸将共议,愿单独出战,对抗金军。
都统制陈淬建议道:“敌方炽,未可轻举。”
宗泽闻言大怒,当场就要斩陈淬。众将赶紧罗拜,请求饶陈淬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这次向南华出兵之前,宗泽对陈淬说道:“汝当先诸将一行,以赎前日之过。”
陈淬回答道:“愿尽力!”陈淬领兵前进不到十里路,便与金兵相遇。陈淬趁敌不备,领兵猛攻,击败金军,迅速占领南华县。
赵野、范讷、翁彦国虽然也接到了大元帅府命令,但他们仍在南京观望,或在泗州徘徊,似乎都没有出兵向东京城靠拢的计划。
这天,泗州知州贾公望来拜见翁彦国道:“京城报甚恶,天子日夜望中丞救援,今留此不进,岂欲反邪泗小垒,钱粮俱竭,自来日更不供,公宜斩公望以谢军,第恐朝廷他日未遽贷公尔!”翁彦国闻言惭愧,第二天竟领兵往淮西而去。
此时,各地组织的勤王队伍大都在路上。其中,宋钦宗寄予最大期望的陕西五路勤王兵,距离京城仍很远。这支队伍的主帅,是集英殿修撰陕西五路经略使知永兴军范致虚。他们在行进途中遭到娄室五万金军的强力阻击。自今年正月开始,他们苦战十几次,死伤甚众,于正月二十三日攻克潼关,正在向东挺进中。
范致虚是一老臣,乃宋哲宗元佑三年进士。去年三月间,他受命接替任谅,担任京兆府知府,措置陕西兵马。后来,宋钦宗又任命他为陕西宣抚使、陕西五路经略使。受命措置陕西兵马的还有钱盖,任陕西制置使。
当时,西路金军正围困太原,声震关中。范致虚“修战守备甚力”,他最初打算固守黄河,而将河东置之度外,于是下令沿黄河岸边修筑连环堡垒。他广招人才,不论各色人等,只要有所专长,皆借补官职发给俸禄。如僧人宗印、道士张孝庆等,皆借补为幕属统制官。
宗印是汾州孝义县人,本姓赵,落发为僧,任万花寺长老。他见战火纷飞,便欲去外地避乱。经过河中府一座寺庙时,他题诗一首,曰:七十老僧西复东,乡关在望念飘蓬。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
安抚使席益碰巧看到了这首诗,觉得很有水平,遂派人将宗印追回。席易与宗印一番交谈,大为惊奇,于是将他推荐给范致虚。
宗印与范致虚见面时,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范致虚以为宗印乃一奇士,于是,令他还俗,借补官职为中散大夫、直龙图阁,任命他为宣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王伟、王方、李道峰、宋戡等将领,都要听他管辖指挥。
宗印建议修筑长城,起自潼关,止于龙门。如此,便可将金人阻挡于长城之外。
范致虚予以采纳,并签署公文,严厉要求各地立即着手行动。然而,上下官员们对此皆不赞成,“应命而已”。结果修筑起来的长城仅及肩高,不起任何作用。
其实,范致虚就是一介文人,“谬不知兵”,对边防兵革之事很外行。当时,有些人为获得赏钱,所献守河之计如同儿戏一样。可范致虚竟察觉不出,往往下令按法施行,结果“军民与州县不胜其扰”。
范致虚还仿效西汉张良的《散楚歌》,撰写了《散金歌》,并派人到金军寨旁张贴,或张挂于金人占领之州县。歌词内容是这样的:丙午新回丁未初,金人浑似釜中鱼。鱼潜水底时时活,鱼处梁原自丧躯。北人意似南方马,赤羊金兔金自杀。若向南朝金杀金,金龙活也今秋灭。北人半是南朝民,食禄南朝终为君。失意暂时辞汉主,彷徨不忍痛思亲。
范致虚对自己来陕西的使命,从未忘怀。他在给转运使桑景询的诗中写道:参旗井钺出西秦,纠合诸侯付老臣。风引旆旌趋魏阙,天晴貙虎戍妖尘。冥威顿显胡雏挫,炎运方隆庙略神。已见旄头坠天外,乞身且喜及今春。
从诗中看,此时范致虚对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然而,西路金军在攻陷太原后迅速南下,并轻松渡过黄河。守河宋军闻声溃散,西道总管王襄弃西京而南逃。风云突变,京城危急。
宋钦宗得报后,任命水部员外郎孙昭远为秘阁修撰西道副总管,令他立即去陕西给范致虚传旨,要求陕西军兵迅速进京勤王。
孙昭远率三名骑兵出京,沿途招募溃兵数百人。他从南阳入商洛,最后到达京兆府,见到了范致虚。
孙昭远将沿途所招军兵交与范致虚,兵合一处,并传达了皇上圣旨,介绍了京城形势,以及路上所闻所见。当时,陕西制置使钱盖率十万勤王兵,已抵达颖昌。可是,他们竟“闻京师破而遁”。孙昭远认为,陕西必须另行组建勤王队伍。范致虚随即传檄陕西诸路,要求迅速集合军兵,赴京勤王。檄文乃范致虚亲撰,“词气慷慨,闻者感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