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二女在商铺间穿梭,突然李婧喊道“哥,那不是你送给我的琉璃镜,这里怎么这么多琉璃镜啊”

    李昕一拍脑门,怎么把这事忘了,这是要露馅了啊,李昕赶忙干咳两声道“妹妹,这琉璃镜你已经有了就不要看了,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李婧拒绝道“不,我跟红玉姐就要去看看。”

    李昕讪笑道“那你俩在这看吧,我先去别处看看。”李昕发现情况不对想开溜。

    李婧拽着李昕不让走“不行,哥你要跟我们一起去,我们对兴汉城还不是很熟。”

    李婧拽着李昕跟梁红玉一道进了卖琉璃镜的商铺,商铺内的各种精美的玻璃制品让李婧跟梁红玉都看花了眼。

    商铺小厮见有客人进来热情的说道“几位客官来看琉璃制品啊,小店什么样的琉璃制品都有,不知几位客官想要什么样的琉璃制品”

    李婧问道“奴家看这些琉璃制品都很好看,这些精美的琉璃制品一定很贵吧,像这种小的琉璃镜多少钱”李婧手里拿的正是当初李昕送给李婧的那种样式的小镜子。

    小厮摆摆手道“不贵不贵,琉璃制品看着精美,其实不贵的,像姑娘手里拿的小琉璃镜也就一贯钱,小店最精美的琉璃制品也不过才上百贯钱。”

    李婧惊讶道“怎么这么便宜”

    小厮说道“姑娘一看就是新来的,这琉璃制品在兴汉岛也不是啥新鲜物件,现在最初登岛的人家基本上家家都有了。”

    李婧问道“那这琉璃制品也是兴汉岛独有的商品喽”

    小厮答道“姑娘说对了,这琉璃制品都是城守府下属的琉璃工坊出产的,小店都是从那拿的货。”

    李婧闻言转头一看,李昕快要出商铺大门了,李婧喊道“哥,你有什么想说的嘛”

    李昕挠挠头笑道“妹妹,我们还是先去别处看看吧。”

    李婧转头拿出一贯钱递给小厮道“这面琉璃镜奴家要了,你给奴家包好。”

    小厮说道“好嘞,姑娘稍等,马上就好。”

    李婧拿了琉璃镜之后递给了梁红玉“红玉姐,这就算是我送给你的吧。”

    梁红玉推辞道“这怎么可以,还是妹妹自己收着吧。”

    李婧摇摇头道“不用,我已经有一面了,红玉姐就收下吧。”

    三人出了商铺之后,李婧拍打着李昕道“哥,当初你不是跟我说那是什么稀世珍宝嘛,还让我好好保存,我还信以为真了,结果没想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而且还是自家产的。”

    李昕抱着头说道“是哥的错,妹妹快别打了,这是在大街上,让别人看见了不好,这不是当初怕妹妹拿着去外边显摆说漏了嘴嘛,要是让别人知道咱家能制造这琉璃镜,就又会给咱家带来新的麻烦了。”

    李婧听到李昕如此说才停手“好吧,哥这次我就再信你一次,那这一贯钱的小东西在泉州怎么卖那么贵”

    梁红玉问道“什么那么贵”

    李婧说道“红玉姐你不知道,就这么一面一贯钱的小镜子在泉州能卖到几百贯甚至上千贯钱,而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更精美的琉璃制品都能卖到几千贯甚至上万贯钱。”

    梁红玉惊叹道“这么贵”

    李昕边整理自己边说道“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这玩意虽然在兴汉岛很常见,但是在大宋就不一定喽,再加上这玩意既实用又好看,能卖那么贵很正常。”

    李婧噘着嘴道“哥,这分明就是你故意的。”

    李昕解释道“我不这么做怎么挣更多的钱啊,没有钱怎么发展兴汉岛,怎么养活兴汉岛这么多人啊,再说了琉璃制品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我就是对准了大宋有钱人家推出的,大宋的有钱人都是什么人不是商人地主就是贪官污吏,这些人的钱不赚白不赚。”

    梁红玉问道“那官人当初发明的肥皂为何不像琉璃制品这般呢”

    李昕说道“肥皂跟琉璃制品不一样,肥皂算是生活必需品,而且肥皂只是实用并不如琉璃制品这般精美好看,琉璃制品适合送礼而肥皂却不适合,所以肥皂只适合薄利多销。”

    梁红玉感叹道“看来官人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啊。”

    三人在城中又转了一会儿,便回府了。次日一早,李昕把几个工坊的管事赵飞、船厂管事刘老汉、筑城队的翟管事、筑路队的郑老汉、刘易、刘法都叫了来。

    李昕对众人说道“这几个月某都不在,兴汉岛能如此平稳快速的发展,全靠诸位的努力,某在此感谢诸位了。”

    众人抱拳道“谢主公。”

    李昕拉着梁红玉介绍道“诸位之中有人已经见过了,有人还没见过,某来介绍下这是某的夫人梁红玉,以后某不在岛上的时候,诸位若有事可告知夫人。”

    众人抱拳道“属下见过夫人。”

    梁红玉回道“红玉初来乍到,以后还请诸位多多关照。”

    李昕问道“刘叔,船厂造船情况如何了”

    刘老汉答道“禀主公,二十艘共工船已经全部建成交付了,四十艘飞剪船也已经完成十五艘了,剩下的二十五艘明年开春应该都能建成交付。”

    李昕点头道“好,等这批船只建完,再建造三十艘共工船,六十艘飞剪船,船厂开始试制更大的共工船跟飞剪船,新的共工船载重六百吨,飞剪船载重一千吨。”

    刘老汉抱拳道“是,主公,小老儿明白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方腊起义(二十三)
    


    李昕又问道“郑叔,往东南去的那条官道已经修好了吧”

    郑老汉答道“禀主公,已经修好月余了。”

    李昕点头道“好,刘帅明日派一营士兵随某一起去我们在兴汉岛要筑造的第三座城,还有除了刘叔之外的诸位也要跟着某一起去。”

    众人抱拳道“是,主公。”

    李昕说道“好了,都回去吧,明日一早我们在城东南门会合。”

    次日一早,李昕带着梁红玉跟妹妹李婧在东南门与众人会合后便沿着官道往东南走,为了赶时间众人均坐着马车走。

    李婧一边坐着马车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李婧感叹道“这路真平坦,坐在马车上也感觉不到颠簸。”

    李昕得意道“那是当然,也不看这路是谁修的。”

    李婧白了李昕一眼道“是是是,就你功劳大。”

    梁红玉看着沿途的庄稼道“小妹,你哥功劳是大,你看看这些庄稼,再看看那些农人,再来兴汉岛之前他们还是没有地种的流民,连吃顿饱饭都成问题,现在却都已经有地种了,这就是你哥最大的功德。”

    李婧撅着嘴道“红玉姐,你怎么向着我哥说话了。”

    梁红玉笑道“没有啊,姐姐只是实话实说。”

    李昕看着那些农人叹息道“他们都是幸运的,这次东南农民暴乱损失的人口最少也得有上百万,这都是我们汉人的损失啊,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让所有汉人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不再受到异族人的袭扰。”

    梁红玉握着李昕的手道“奴家相信官人一定会实现这个梦想的。”

    李昕点点头道“我会努力去做的。”

    众人到午时才走到距离兴汉城东南五十多公里靠海的地方,李昕带着众人在附近看了看道“翟管事,就在这里修筑我们在兴汉岛的第三座城池,就叫宜兰城,修的跟鸡笼城一样大,此地附近都是平原,很适合种庄稼,以后肯定会成为兴汉岛的粮食主产地之一。”

    翟管事答道“是,主公,属下明白了。”

    李昕继续说道“翟管事,兴汉城西门跟北门都要修一座桥通往河对岸,桥面要宽些,要能同时走下四辆马车;还有在鸡笼城要修筑两座太学跟兴汉城的太学一个标准,这两所太学一个叫师范学院,专门培养能教书育人的人才也就是教书先生,不过以后我们统称教书先生为“老师”,还有一所太学叫海军学院,专门用来为水军培养人才。”

    翟管事抱拳道“是,主公,属下得令。”

    李昕又对赵飞说道“赵飞,翟管事的这两样修筑任务,你要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如果产量不够可以考虑扩大工坊或者增加人手。”

    赵飞抱拳道“是,主公,下走会保证各种建筑材料的供应的。”

    李昕接着跟刘易说道“这第三座新城开筑,肯定会有流民到达,刘易你知道该怎么做,这就不用某说了吧。”

    刘易答道“是,主公,属下知道该怎么做。”

    李昕转头又跟郑老汉说道“郑叔,你们筑路队下一步就是从宜兰城开始,沿着海边一直往鸡笼城筑路,把这两地连接起来,靠海的一侧要筑造护栏免得以后马车走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海里去。”

    郑老汉抱拳道“是,主公,小老儿知道了。”

    李昕说道“好了,我们都回吧。”

    李昕把带来的一营士兵留下后,便带着众人回兴汉城了。

    刘易回去后便把许文昌跟张翼都叫了来,刘易说道“二位,今日某从主公那得到了可以说跟你们有关的好消息。”

    许文昌问道“哦,刘兄从主公那得到什么好消息了”

    刘易答道“今日某跟主公一起去了兴汉岛即将筑造的第三座城池所在的地方。”

    张翼说道“主公要筑造第三座城池了在什么地方”

    刘易继续答道“第三座城池主公取名叫宜兰城,在兴汉城东南百里处,沿着东南门有一条官道直通那里。”

    许文昌若有所思道“宜兰城,这个名字挺好听的,可这宜兰城跟我们二人有什么关系呢”

    刘易说道“宜兰城跟张兄没关系,却跟你许兄关系大了。”

    许文昌问道“哦,刘兄此话怎讲”

    刘易答道“宜兰城地处平原地带,那里四周都是平原,主公说那里以后将成为兴汉岛的粮食主产地之一,你说此事跟你这个专心研究农学的有没有关系。”

    许文昌激动的站起来道“刘兄此话当真”

    刘易点头道“当真。”

    许文昌挥拳道“太好了,自从接触了农学这本书以来,这一年多某一直在研究高产稻种的培育,某搜集了很多长势很好的稻种,把他们放在一起培育,根据兴汉岛的气候,在这里种水稻能达到一年三熟,某自觉这一年多培育的稻种已经小有所成,只是苦于没有大片的试验田来让某试种,这宜兰城的开建正好解决了某的问题,某这就去找主公在宜兰申请一块田地专门用来做试验田。”

    刘易拦下作势欲走的许文昌道“许兄着啥急,这都晚上了,你去了主公也该休息了,明日再去吧。”

    许文昌一拍脑袋道“刘兄说得对,某这有些兴奋过头了,都忘记已经天黑了,那明日某再去找主公要地。”

    张翼问道“刘兄,这宜兰城既然很某没什么关系,那关于某的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刘易说道“主公今日亲口说要在鸡笼城再建两所太学,其中一所叫师范学院,专门用于培养教书先生的,现在应该叫老师,你说跟你这个研究教育学的有没有关系。”

    张翼兴奋道“那太好了,自从兴汉城小学开学后,某一直在小学当老师,某一边观察孩子们一遍观察跟某一起的老师,某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老师,孩子们品性都不一样,当老师的就要既细心又要有耐心,跟孩子们要多交流引导他们走上正道,老师并不仅仅是要传授孩子们学问,还要培养孩子们好的品性,所以老师并不是好当的,老师也是需要培养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方腊起义(二十四)
    


    刘易点头道:“嗯,看来张兄体会很深啊。”

    张翼说道:“是的,之前主公建造的六座太学中并没有一座专门培养老师的太学,故某有了这些体会后便一直想向主公谏言建造一座专门用于培养老师的太学,只是这几个月我们跟主公一直忙于安置登岛流民之事,某才没说,某本想等这次事件过去后便向主公谏言的,没想到主公高瞻远瞩走在某前面了,这下也不用某去谏言了。”

    许文昌问道:“刘兄,那另一座太学是做什么的?”

    刘易答道:“另一座太学叫海军学院,是以后专门用来培养水军人才的,这跟我们就没什么关系了。”

    许文昌若有所思道:“看来主公还真是非常重视水军的发展啊,哦不应该叫海军,既然叫海军学院,那以后水军肯定会改名为海军。”

    刘易说道:“可不,主公这次又给船厂下了一大批造船的任务,还让船厂准备试制新的更大的船只。”

    张翼接道:“没办法,我们这里是座大岛,四面环海,肯定需要大量的海军,就算是以后主公入主了大宋,也会需要大量的海军,大宋的海岸线也是很长的。”

    次日一早,李昕刚要出门去码头便碰见了气喘吁吁跑来的许文昌。

    许文昌气喘吁吁道:“主公,可算赶上了。”

    李昕看到许文昌的样子道:“你先歇会,慢慢说,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

    许文昌歇了一会道:“主公,某叫许文昌,是专门研究农学的,某听说兴汉城第三座城池宜兰城要开建了,宜兰城地处大平原地带,以后会成为兴汉岛粮食主产地之一。”

    李昕点头道:“是的,确实是这样的。”

    许文昌说道:“某想向主公在宜兰城申请一块田地作为试验田,某自从接触农学以来,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研究高产稻。”

    李昕听许文昌如此说,顿时来了兴趣,这人有成为袁大德鲁伊的潜质啊,李昕问道:“那研究的成果如何啊?”

    许文昌答道:“禀主公,某收集了一些生长了宜兰城的事,今日遂特来向主公申请试验田。”

    李昕点头道:“好,某就在宜兰城给你两千亩地,算是以后农学院的专属试验田,反正你们研究农学的以后都要进入农学院做事。”

    许文昌抱拳道:“属下谢过主公,某一定好好研究农学,不负主公的重望。”
1...4041424344...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