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在向李元嘉交差的时候,哪怕对自己这份差使相当的不感冒,但是陈谦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他们虽然并无太大的天赋,而且开始读书的时间也太晚了一些,注定难以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不得不说,每一个人都用尽了全力,没有半分懈怠!”

    想起自己曾经见过的一幕幕,陈谦心中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

    从这五个少年身上,他甚至看到了自己当年都没有的狠劲儿。至少他当年只要用心读书就好了,根本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但是李忠他们几个除了读书之外还要在王府里干活儿,要去王府的那些作坊里面帮忙,甚至小小年纪就要被外派出去和商人、农夫、工匠,乃至于官员们打交道!

    更别说还有大王传下来的数学,每一个人都学的比陈谦好多了。

    所以虽然心中一度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到了现在,陈谦也不得不说一句,这几个孩子比他当年那是刻苦多了!

    只可惜……

    终究开始学的晚了一些,而且在李元嘉的命令之下,这五个少年学的只是一些最基础的识文断字,其他的圣人之学、治世之学基本上都未曾涉及。倒是大王所授的数学,哪怕见多识广的陈谦也不得不承认,这五个小子可比他见过的善数之人还要强一些的!

    当然了,那是占了大王新学问的便宜。

    而如今向李元嘉交差的时候,陈谦的心中除了感慨之外,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每个月虽然只教授这几个少年三天,但是一想到他们现在和未来的身份,陈谦始终是过不去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他相信,今天没有来的黄立成应该也是同样的感觉。

    对于这一点,李元嘉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说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了自己亲王的身份,一个下属心中的那点不满根本就不会在意。

    所以听了陈谦的话之后,李元嘉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呵呵,很好!陈先生和黄先生这两年辛苦了!”

    虽然心中不是很爽利,不过俆王随口的一句辛苦了,还是让陈谦赶紧弯下腰去,恭敬的说道:“为大王分忧,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如今五个人已经达到了大王的要求,我等今日正好功成身退了!”

    “唔,也好。”

    想了一下之后,李元嘉微笑着点头道:“那么从即日起,陈先生和黄先生便无需再教授那些学生,专心任好自己的官职便是了……”

    目送陈谦离开自己的小院,李元嘉脸上的笑容始终未曾散去。

    教会了徒弟,这两个先生对他来说其实应没有了意义——说的再直白一些,这两个读书先生已经没有太多利用的价值了。毕竟一来他们真的是不情愿来教授王府的下人之子,李元嘉着实不愿意勉强;二来有了过去一年多的缓冲时间,他也找到了更好、更合适的人选!

    不是哪个读书人,都像陈谦他们这么有身份,而且不愁吃喝的。

    更重要的是,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像他们那样,对李忠这些少年们不屑一顾。至少在韩山开出了足够高的薪水之后,徐王府中已经有了至少两位教书先生,而且还是每个月愿意来教授三十天的那种。

    陈谦和黄立成

    李元嘉根本无所谓,自然是随他们去了。

    反正他要求的不是在这个时代做学问,或者当官的本事,只要能识文断字,会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什么的就足够了。不然的话,每次都让自己听到什么两千余贯,一百余斤之类的话,李元嘉担心总有一天自己会把王府的管家、账房什么的统统赶走,甚至是打断了腿再赶走!

    所以……

    “简单来说,这就是你们的第一个任务!”

    在潞州衙署的下水道系统“总设计师”黄中亮到来两炷香时间之后,李元敬爱把李忠等五个少年全都叫了过来,随口吩咐道:“跟着这位黄先生一起,把这份




第七十九章 着重培养
    “如果能一次动用四百民夫,半年便可完工。”

    悠然的放下手中的茶杯之后,李元嘉微笑着说道:“也就是说一个冬天即可,完全不会耽误明年的春耕。但是如果只有两百民夫可用的话,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耕种,恐怕就要把整个工程分成两段,时间也要拖到后年才行了。”

    先挖主干,后挖那些分支。

    一边说着,李元嘉一边也是暗暗吐槽这该死的工作效率!

    屁大点儿的小县城,也没说要铺路造桥什么的,不过是挖几条深点儿的沟,然后用石头垒一些流水的通道。而且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不需要太深太粗的分支,真正粗大的主管道加起来也就一千米的样子

    至少目前来说,计划是这样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下水道系统,其实李元敬爱也没想过要造的和未来一样四通八达,只要能大致覆盖整个城区,能达到最基本的目的就足够了;另外无论结构还是细节都是黄中亮他们和李元嘉一起设计出来的,要求低的吓人不说,工程量着实不算太大。

    要放在未来,十号人全力干他一个月,怎么也完成了吧

    但是放在这年头八百人要干半年时间,才能给一个大镇字挖上几条沟,粗糙的铺上砖石管道,如果只能用四百人的话,更是要连着干两个冬天……

    可是就算牢骚满腹,李元嘉也只能忍着。

    就这工作效率,还有两个需要他大量投入的前提——一个是徐王府上出几十个好歹干过一次下水道工程的壮丁,日常带着那些民夫们干活儿,不然恐怕他们真的是连沟都挖不齐整;二是给工人们打造顺手的工具,比如说铁镐、铁锨什么的,不然就凭他们手里的那些破烂玩意儿,就一条沟就不知道要干多久了!

    一想到这些,俆王就满心的不爽啊。

    不过在听了他这隐含不满的话之后,潞州别架陈琳却手一抖,杯子里的羊奶差点儿洒了出来:“四百个人,只要半年便可完工这么快”

    “……快”

    脸颊的肌肉不受控制的抖了抖,李元嘉真是无语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陈琳的想法,所以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点头道:“之所以能这么快,关键还是在于三点,第一,是王府将会派出至少四十个人,分成两班,轮流和那些民夫们一起干活。他们之前都多多少少的参与过潞州衙署的施工,所以可以告诉大家该怎么做;第二,所有需要的砖石,都将会在工程开始前准备好,我的人会安排好一切;第三,我会让人提前造好一些工具,有了它们自然就会加快不少速度了。”

    “工具”

    前面只是认认真真的听着,但是听到最后一点的时候,陈琳心中一个咯噔,顿觉有些不妙。

    “对,一些趁手的工具。”

    微微一笑,李元嘉重新拿起了茶杯:“毕竟冬天土地坚硬,没有好工具速度自然就会很慢……陈别架,这一次恐怕就又要劳烦令公子了。”

    “……呵呵,能为大王分忧,本就是犬子的福分!”

    眼皮子跳了好几下之后,陈琳干笑道:“只是不知道大王这次需要多少铁料我好回去告诉犬子,让他早做准备。”

    “啊……不多,来个三千斤就够了。”

    滋溜的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李元嘉先是满足的叹了口气,然后才轻描淡写的说道。

    “三,三千斤!”

    两眼一直,陈琳瞬间失神了。

    妈呀,要三千斤!

    “对,至少三千斤!”

    &



第八十章 徒弟
    无论陈琳和韩山他们是多么的不情愿,但是李元嘉身为俆王,同时还是潞州刺史,做出的决定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所以李元嘉一声令下,大家也只能忙碌了起来。

    陈琳是最轻松的,因为他要负责组织起两百人来干活儿,而这些人都是要算到当年潞州的徭役之中的。好在这年头大唐法律规定了每人每年都要服役,而且要用人的还是李元嘉,所以陈别架一声令下之后,自然有人帮他安排好一切。

    别说两百人了,就是一千人也没人敢说不行啊。

    最头疼的人必然是韩山,因为当他从李元嘉的手中拿到了一张纸,上面列出了今年年底需要的石材、青砖等材料的单子之后,脸色顿时就变得极为难看——光是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超过一千贯的支出。而且除此之外,还要支付陈家那些铁料的钱,还要准备数百石的粮食,和上百头的豚……

    老天爷!

    天知道大王是怎么想的,只是让那些泥腿子们修个下水道而已,给吃饱了粮食还不够,还要给吃肉!

    两天杀一头的话,每个人头上也是二两肉呢!

    如果知道了韩山此时的心中所想,李元嘉肯定是会哭笑不得,同时也要对这年头的豚……咳咳,也就是猪肉发一发牢骚。

    没别的,就是太瘦了!

    而且不光是瘦,同时猪肉还有一种非常让李元嘉难以接受的味道。他知道,这是因为养猪的没有阉割的缘故——别看老祖宗们发明阉割法非常早,但是唐代的时候距离普及可还早得很,因为阉割怎么说也是门技术活儿,一般人可是搞不定的。

    不,应该说是很少人能搞定才对!

    而且和木匠啊、铁匠啊这一类的匠人们一样,别看地位低下,但是手艺可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从古至今,华夏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惯例才会一直流传下去。所以真要想普及阉割术的话,恐怕还要靠大唐的俆王……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李元嘉暂时也没动手去研究。

    没办法,王府里可没有这样的“人才”,最好的人选其实就是他本人。不过李元嘉一个堂堂的大唐亲王,让人建个下水道系统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去研究牲口的阉割术什么的……就算是自己口述,让别人是做实验,估计也真的是要有人跪在面前“死谏”了。

    所以这种事情还是耐心的再等等,怎么也要等到李元嘉正式成年,也就是二十岁的时候再说。

    那个时候的他,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时候。

    现在嘛……

    “老老实实写书,老老实实研究活版印刷,改进造纸术吧!”

    看着眼前的王普,李元嘉暗暗的愣了愣神。

    而看到李元嘉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发呆,似乎是一时间忘了叫自己来是做什么,王普本能的有些心急。

    造纸作坊那边,可是还有一摊子事儿呢!

    不过王普当然不敢这么直接说,既然大王一直在那里呆呆的坐着不说话,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等着李元嘉发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普突然听到了大王的声音:“王普,最近造纸作坊里的事情怎么样”

    “大王,一切都如常进行!”

    精神陡然一振,王普赶紧恭敬的回答道。

    “嗯,需要你时时刻刻在那边盯着吗”

    “按理说倒是不用,只是……”

    稍稍犹豫了一下,王普苦笑道:“只是牛大牛二他们两个生性粗豪,又不识字,所以有时候需要有人提醒他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法去做。所以有些日子里,恐怕造纸作坊还真少不了我。”

    说起这些,王普其实也无奈的紧。

     



第八十一章 借人
    潞州城下水道工程,两年。

    培养五个刚刚从陈谦那里毕业的小家伙儿,还需要两三年,至少等他们十**岁了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改进造纸术……这个恐怕是无止境的事情。

    发明真正靠谱能用的金属活字……天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

    数学教材,小学水平的应该写的差不多了,接下里初中水平的自己应该也能凑活编一下不过再往后写,恐怕就只能想起多少写多少了。

    还有……

    “不不,不能还有了!”

    在自己的书房里面,李元嘉看着自己在白纸上写下的这些文字,用力的晃了晃脑袋——加上之前的煤炉、铁锅、炒菜和十三香什么的,尤其是加上曲辕犁之后,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已经够厉害的了,其他东西还是缓一缓的比较好。

    那么接下来的两三年,该怎么过呢

    趴在硬实的桌面上,李元嘉开始愣愣的发呆了。

    如果他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自己”将会面临两件大事儿。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远在长安的老爹……也就是太上皇李渊驾崩,李元嘉记得应该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了。第二个的话,就是和大唐重臣,同时也是历史名臣的房玄龄之女成婚了……

    “唉,也不知道现在她长什么样子。”

    想起了自己的老婆,李元嘉忍不住又是叹了口气。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然不想去娶一个见都没见过几次的女孩儿当老婆,而且还是对方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娶进门来。但是没办法,谁让这婚事是上面定的呢这年头想要拒绝皇帝指定的婚事,别说他一个没什么实权的俆王了,就是他那几个大侄子也没这个本事。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娶的是房玄龄的女儿。

    那可是李世民真正信任的宰相,而且除了生出房俊那个奇葩之外也没什么污点,想必教出来的女儿应该也不差才对。而且有了当朝宰辅作为老丈人,李元嘉也能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似乎也是很不错的样子

    “咦不对啊!”

    就在李元嘉在脑海中幻想着未来老婆的样子时,一个念头突如其来的涌了进去,让他顿时一愣。

    说起来,好像有点不对啊!

    未来两三年,自家老爹很有可能要驾崩……不管李元嘉是不是能回到长安,但是他相信自己应该没能力改变这个历史!而且还是未来两三年,他还要娶老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个会在前面

    如果是娶老婆在先的话,那就没有任何影响了,但是老爹驾崩在前话,李元嘉是不是要守三年……不,准确的说是两年多的孝

    “我去,还有这个问题啊!”

    蹭的一下从书桌上直起腰来,李元嘉的目光开始频繁的闪烁,思考着这两件事情的关联,以及未来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1...2021222324...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