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无论如何,孙展他们总算是成功了。
虽然埋下去的种子死了超过一半,但是终究还是有小半活了下来,并且产出了几十斤的棉花和更多的种子——对于他来说,这些种子就意味着希望!
所以收获后的第一要事,自然就是小心的保存那些种子,接下来才是六十多斤棉花的处理。
“回大王,棉花还剩下二十余斤!”
行了一个礼之后,孙展恭敬的说道:“至于说种子的话,明年种上十亩应该没问题,稀疏一些的话二十亩也可以。”
“唔”
听了孙展的话之后,李元嘉眉头一挑,沉吟了片刻后问道:“缫车呢只剩下了二十斤棉花,你们用缫车纺纱的进展如何”
缫车,用来缫丝的工具。
这玩意儿李元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不过他知道早在上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懂得去利用蚕丝,而汉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纺丝的工具。
用缫车来纺棉纱肯定有点不合适,但是改造一下应该也不会很难吧
“这”
迟疑了一下,孙展苦笑道:“回大王的话,缫车纺纱的话还不行!我们还没有找准方法,纺出来的棉纱粗细不均,而且非常容易断掉。”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孙展的心脏砰砰跳个不停。
他当然知道大王对于这些棉花是何等的重视,光是最好的土地就给了一百亩,而且为了让孙展能够伺候好这些棉花,李元嘉还特意给了五个壮劳力任他差遣!更有甚者,大王还让人给他们建了房子,给了两头牛,同时拨下了一百贯日常开销!
这种待遇,让孙展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是心中忐忑。
原本被分配到这一百亩田地,去负责种棉花的时候,孙展这心里还相当的不服气,但是当他收到这一百贯,并且隔三差五就要回到王府,向李元嘉汇报棉花的大事小情时,孙展已经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这辈子恐怕和棉花这玩意儿都分不开了。
所以孙展的心态,也从最开始的不服气变成了忐忑不安。
他有点怕!
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棉花的产量太低,或者种出来的棉花没法用缫车顺利的纺成棉纱,当然他更怕的是自己没有照顾好那些种子,让它们全部死掉!
事实上,这差点儿就成了现实。
好在死掉了超过一半的种子之后,剩下的一小半终究还是成功了,而且除了收获的棉花之外,现在他们积攒了更多的种子
就在孙展这心里万般念头转动的时候,李元嘉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点头道:“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的做就行了。”
时间这东西,他从来都不缺。
明年才能种一二十亩的棉花,一亩地的产量就算是五十斤,最后加起来也没多少,甚至于那一百亩土地全种上棉花也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纺纱机的改造,慢慢来就好了。
相对于这种小事儿,其实李元嘉更担心的是未来棉花的大规模种植和推广!
对于说服李世民或者朝中的大臣们,在大唐推广种植棉花这种事情,说实话他真的是一点信心都没有。毕竟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开垦出来的土地种粮食都嫌不够,想让他们种植更多的棉花
不管怎么想,李元嘉都觉得很难。
贵族们有丝绸,有皮裘,并不缺少保暖的衣物,而且还相当的舒适、华贵;而贫民们有麻布熬过寒冬,对于粮食的渴望远超过更加温暖的棉花
如果不是后来朱元璋强行推广,棉花这东西在中国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主流
“呼”
想来想去,李元嘉长长的吁出了一口气。
说到底,棉花的未来还是在他身上。
大唐贞观年间,正是这个朝代人口最稀少,土地最充裕的时候,如果自己有生之年都不能让棉花推广开来的话,等到后面人口膨胀起来恐怕就更不可能了
第十二章 消息
贞观十一年的十一月,大唐皇帝在洛阳贞观殿大宴群臣,同时招待四方蕃夷。
留守长安的雍州牧李元嘉,自然而然的缺席了这一场盛大的宴会——好在这年头大宴不值钱,李世民隔三差五的总要办一次,韩王也不是很稀罕。
而且临近年底的时候,他也没心思关注洛阳那边的动静了。
因为在贞观十二年的元日之前,也就是贞观十一年的最后一天,韩王府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年终总结会议”。
因为日常生活极度无聊而导致空虚的大唐韩王,充满恶趣味的命令管家韩山筹备了这次会议,并且硬性要求每位出席会议的王府管事都要准备一份ppt哦不,准备一份“年终总结”,并且在会议上进行不少于半柱香时间的发言。
这里所谓的王府,纯粹是指李元嘉的“内府”。
说白了总结的是他的产业,而出席的都是他的奴仆们,并不包括朝廷给他配置的那些官员——话说起来,自从回到了长安之后,韩王府的属官们几乎已经名存实亡,比起潞州那边还没有存在感,算是已经淡出李元嘉的视线之外了。
就是这份年终总结,折腾的王府上下好一番热闹。
现在是贞观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六三七年,别说王府里只读了一两年书,会写两三千个字的年轻管事们了,就是大唐朝中的那些重臣们,又有哪个会写年终总结这种未来的“八股文”的
尤其是年龄大了的管家韩山,简直都要疯了。
不久前为了达到李元嘉的死命令要求,韩山拉下脸皮跟着儿子学会了天竺数字,拼命努力了三个月之后才勉强懂得如何用这种数字记账。本以为已经熬过去了那一道难关,没想到年终的时候大王又来了这么一出!
于是在贞观十一年的最后一天,穷极无聊的李元嘉终于看到了一场场好戏
“说实话,我很失望!”
在所有人的年终总结都结束了之后,憋住了想要笑出来的冲动,李元嘉尽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略阴沉,同时淡淡的说道:“作为这个韩王府的主人,我只不过是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家底,然后知道这一年里你们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而已”
“”
一个个站在原地低着头,没有人敢说话。
原本心里还觉得挺可乐的,想要耍耍嘴皮子,但是看着这帮人跟鹌鹑似的完全不敢反驳的样子,李元嘉说着说着顿觉索然无味。
见他停下了嘴,管家韩山咬了咬牙开口道:“大王,不是我等偷懒,实在是库房里财货众多,想要完全清点明白的话,没有四五天时间绝无可能啊大王!”
“呵呵,那为何平时不点算清楚”
瞪了韩山一眼,李元嘉冷笑道:“清点一次之后,日常开支全部记录下来,我随时问不都有现成的结果”
“是,大王!”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韩山马上就点了点头。
学会了用天竺数字记账、算账之后,他当然明白大王所说的事情做起来确实不难。而且更重要的是,天竺数字让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显得一目了然,而且计算起来特别的容易,而这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府里人在这其中伸手的可能性
如果知道韩山此时心中所想的话,李元嘉绝对是要嗤之以鼻的。
别说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记账和算账了,就是到了未来数学发展到那么高的水平,各种财务制度、审计制度那么完善,难道就能挡住那些贪婪者
别逗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在阿拉伯数字刚刚出现的时候,李元嘉倒是有信心能镇住这帮人一段时间。所以等韩山再次把头低下去之后,他沉声道:“除了记账要清楚、明白之后,以后每年的十二月中旬,你们要各自清点一下库房,与账本相互对照”
在李元嘉半认真半玩笑的年终总结中,贞观十一年的最后一天过去了。
贞观十二年的正月,就这么悄悄的来了。
随着大唐中枢回转长安的日子越来越近,李元嘉对于从洛阳城传来的消息也越来越重视,几乎每旬都会看一下经过整理后送到他这里的消息,所以很容易就知道在正月乙未,也就是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朝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中之一,便和李元嘉有关。
历史明镜魏征上书皇帝,认为朝中三品以上大臣遇到亲王必须下马或者下车行礼不妥,而理由就是亲王们的地位与三公相同,而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九卿八座,见了亲王就必须下马行礼着实有些不妥。
见亲王要行礼的规矩是李世民定的,皇帝对此自然是大为不满。
大唐皇帝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李泰等亲王是自己的儿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之一,你们这些大臣凭什么就能不尊重他们但是大唐的开国元勋们同样不肯相让,认为亲王们不必太子,没有让三品以上大员必须毕恭毕敬的理由
反正李元嘉收到消息的时候,三品以上官员见到亲王愿意下马打个招呼也行,当没看见扬长而去也没有毛病了!
第二件事情,则是和一本书有关。
氏族志,一部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由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下令,许国公高士廉编纂的一本书。
看到有关这本书的消息时,李元嘉的双眼不由得一眯。
氏族志编纂的理由是勘正姓氏,这是李世民的原话,但是作为大唐皇族的一员,李元嘉很清楚自己这位二哥的目的可不是那么简单!
用李元嘉的理解来说,这是皇帝向门阀制度打响的第一枪!
门阀这个东西,真要说起来的话那可就长了,李元嘉也很难说得清楚,但是他唯一有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大唐皇族的一员,他天然就站在了门阀们的对立面,而且矛盾是永远也无法调和的!
所以氏族志的出现,本质上讲和李元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不过无论是三品以上见亲王不拜这种小事儿,还是氏族志这种可以赢响天下的大事,李元嘉在看过之后很快就抛到一边去了。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他一个小小的闲王没有理由操心那么多。
只不过
当他看到一条似乎和他完全无关的消息之后,两个瞳孔却骤然一缩,脸色也突然大变!
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头
“哇……”
“闭嘴!”
不等春烟把嘴里后面的话说出来,旁边的柳眉就已经柳眉一竖,低喝了一声,把她想要说的话给堵了回去。
用眉毛想都知道,这丫头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果然有点害怕柳眉的春烟虽然不敢再大声说话,但是撇了撇嘴之后,还是很委屈的说了一声:“是很帅嘛……”
翻了个白眼,柳眉没有理会这个花痴,而是担心的看了大王一眼。
从昨天开始到现在,自家大王就一直郁郁寡欢,茶不思饭不想的,似乎总是在担心着什么。柳眉可从未见过这样的大王……不,应该说自从去了潞州之后,柳眉就从未见过这样的大王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着依然负手望天的李元嘉,柳眉不再理会没心没肺的春烟,一对柳眉顿时便蹙了起来……
“唉!”
扬天看了许久天空之后,李元嘉突然一声轻叹,脸上的表情恢复了往日的淡然。
烦心了一天一夜,他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
一切的起由都是因为昨天看到的那条消息:皇帝听说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容止美”,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这种事情其实是很正常的,也很常见。
毕竟李世民刚刚四十岁,喜欢美貌少女并不奇怪。
所以在传到长安的消息中,关于这位才人的描述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寥寥几句话而已。只是当李元嘉看到“武士彟女”这四个字的时候,就如同骤然遭到了雷击一般,整个人都僵住了!
武士彟女,五品才人……
就算李元嘉的历史学的再不好,都他么的知道这个十四岁的少女是谁!
武则天,日月当空!
“妈蛋,怎么把她给忘了!”
在看到这条消息之后,李元嘉顿时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自己的书房里拼命的转悠了起来……
他没法不心慌,那他么的可是武则天啊!
从一个小小的五品才人开始起步,先后经历大唐两位皇帝,最终不满足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而且在历史上,武则天明察善断,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选拔人才……
说实话,作为未来人的李元嘉,对于武则天这位一代女皇真的相当钦佩!
虽然很多电影或者电视剧作品里面,把武则天都塑造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形象,但是如果单从功绩上讲,武则天在皇帝当中绝对是上等,而且能从一个五品才人一路踏上皇帝宝座,这分心机和能力也着实让人惊叹!
只不过敬佩归敬佩,但是当李元嘉真的在这个时代听到她的名字时……
有些丢人,但是第一印象就是恐惧!
如果穿越到别人的身上,李元嘉或许对这位女皇唯有好奇,但是既然重生在了李世民的弟弟身上,那么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武则天可是将来要杀的李姓皇族人头滚滚,甚至连自己亲儿子都不放过的超级狠人啊!
作为大唐皇族,李元嘉没法不害怕这个女人。
所以从昨天看到那条消息开始,李元嘉就没法控制自己的思绪,一直都在想着那位名留历史的一代女皇,同时脑海中也闪现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念头:现在就想办法杀了她还是说提前做好准备,阻止武则天上位,又或者到将来追随这位女皇,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
作为一个政治小白,李元嘉简直要把脑袋都给想破了。
一直到今天下午,把自己仍在寒风凛冽的院子里冷静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李元嘉才算是让自己彻底恢复了平静。
没错,那确实是武则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