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眼见皇帝的双眼瞬间一眯,李元嘉赶紧补充了一句。

    大唐的长度单位,其实也算相当的精细了:十寸为一尺,大约三十厘米左右五尺为一步,十尺为一丈,一千八百尺为一里……

    但是对于李元嘉来说,这些自然是不够用的。

    对于稍微精细一点的需要来说,寸太长了,还是厘米级的更实用一些而如果再小到厘米,然后用十进制的话,就意味着尺、步和丈这几个单位也没什么鸟用。所以想来想去,李元嘉决定重新定制一套比较合适的,让韩王府的工匠们使用。

    然而天下的度量衡,可都是朝廷的法度!

    就算贵为亲王,李元嘉也不敢随意生造几个长度单位出来,只能是跑来皇宫里先求个标准尺,然后在标准尺的基础上增加需要的单位。

    这种事情,他是万不可能背着皇帝自己搞的。




第三十八章 书房
    重活一世,李元嘉过得很小心。

    比如说涉及到度量衡这种东西,他是绝不敢在王府中自建一套体系,然后堂而皇之的用出去的。如果不是他所学的东西早已经有了深深的烙印,李元嘉甚至都不想主动去碰触这些东西,毕竟想在度量衡上动手脚可不像改进一下曲辕犁或者翻车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那是权力!

    一尺有多长,几尺为一丈,只有朝廷或者说皇帝才有资格来决定,就像当初秦始皇一统天下才统一了度量衡一样。所以哪怕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在王府中自用,李元嘉都必须要先和皇帝打一声招呼。

    而且最基础的标准,还必须要用朝廷的。

    所以听到弟弟说要另外拟定长度单位的时候,李世民的脸色才会骤然一沉。只不过听了他接下来的解释说不是改变,而是增加几个补充使用,而且适用范围也限于韩王府中的时候,才算是缓和了下来。

    不出王府的话,自然就没什么影响了。

    只是对于李元嘉的打算,皇帝还是颇为不解,皱眉道:“十一郎,你做这些事情有必要吗”

    “二哥,当然有必要啊!”

    眨了眨眼睛,李元嘉赶紧笑道:“增加几个的话用起来就更加方便,尤其是一些非常精细的东西,制造的时候就很需要它们了。”

    其实如果非要用旧的,李元嘉也有现成的东西。

    比如说他收藏了一本《孙子算经》里面,就有“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牦,十牦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五十引为一端,四十尺为一匹,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三百步为一里”的说法,不过太过于不实用了,至少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不太实用。

    所以李元嘉才会想要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建一套来用。

    为此他才会想着来找李世民要一根标准尺,然后按照标准尺来进一步的扩展,统一制造给工匠们用的直尺,角尺和游标卡尺等……说起游标卡尺,直到现在李元嘉还记得自己在贞观八年见到一个铜游标卡尺的时候,那种惊慌失措,以为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前辈穿越者时的的感觉……

    虽然不是太明白,不过皇帝现在也对自己的弟弟有一些了解,知道他肯定是又有什么古怪的想法,所以摇了摇头也就不再管他。而赏赐一把尺子,允许韩王府用一些自用的长度这种事情,自然也是手一挥让李元嘉放手去干了。

    不过李元嘉满意,李世民却接着问道:“十一郎,你那翻车作坊何时能开工不会要等到一年之后吧”

    “不会,当然不会!”

    眨了眨眼睛,李元嘉断然道:“下个月我就会让他们先开始制作了,绝对不能拖延!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肯定要给他们早一些趁手的工具,然后教会他们如何制作翻车,所以只能先让他们跟着我府上的木匠先学习一番。”

    说的这些话,李元嘉相信皇帝能理解。

    真不是李元嘉瞧不起这年头的木匠,实在是像陈木这种水平的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也就是能打造一些简单的农具、器物什么的,要是能做出翻车这种复杂的工具,这玩意儿还不早就普及了

    但是实际上,李元嘉当年在潞州想找一个会造翻车的木匠都难得很。

    这一点就像他曾经见过的游标卡尺一样,明明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能造这种精细的测量工具,但是到了两千年以后,那玩意儿的发明权反而归了欧洲人!

    所以见的多了,李元嘉也就想明白了。

    一如一千多年以后的中国医学,最顶尖的那批医院和医生,水平确实可以追上或者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全国的水平一平均的话,那就惨不忍睹,和人家发达国家根本不在一个世界了!

    皇家的木匠,那也是贞观十二年的木匠!

    就凭他们几乎大字不识一个,老师会做什么自己才会做什么的水平,想要上来就制作翻车

    别逗了!

    “唔……放手去做吧。”

    听了弟弟的话之后,李世民了然的点了点头。

    如果翻车能像曲辕犁一样简单,普通木匠都能制造的话,他又何必给这小子五十个木匠,让他每个月交出两百五十架直接把图纸发下去不就好了

    想到翻车李世民就想到刚刚那份奏章,顿时心情就又有些烦躁了起来。

    所以片刻之后,皇帝干脆就转移了话题:“对了,十一郎,这些琐事交给下人们去做就好了,你大婚在即,其他的事情都可暂时放在一旁。”

    “是,二哥。”

    见皇帝又扯到了自己的婚事上,李元嘉眼皮子一跳,连忙点了点头。

    他知道韩王府与梁国公府的联姻不仅是他的终身大事,对于李世民同样也非常的重要。毕竟男方李元嘉虽然贵为亲王,但是女方的父亲是房玄龄,贞观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同时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宰相之一。

    所以这次联姻,也是皇室与房家亲密关系的体现。

    再加上李世民的女儿高阳与房遗爱的婚事,可以说为了这位房相公,皇帝真的是下足了心思。这种情况下,婚礼自然就格外的受重视了。

    所以想到五月份自己的婚礼,李元嘉这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房家很好,而且考虑到李元嘉将会成为房家的女婿,说不得房玄龄还可以多活几年甚至十几年,至少贞观一朝绝对不会衰落;房奉珠也没问题,人很漂亮,性格似乎也不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良配。

    但是……

    至少见了一次之后,李元嘉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而且还是唐朝的少女,又凭什么能让李元嘉心动就凭她的身材、相貌和家世

    至少在李元嘉这里,没有一见钟情的可能。

    “唯一的希望,就是婚后去培养感情了。”

    从皇宫里出来,一直到回到自己的书房之后,李元嘉也想不出另外一种办法,唯有一声长叹苦笑着想道。

    另外环视了一下四周,看了看自己书房里一排一排的书架,他无奈的吁出了一口气:“婚礼之前,这些书也要整理一遍,有些不能让她见到的书也必须要赶紧处理一下了……”



第三十九章 三十七本书
    很多人都知道,韩王府里有一座宝库。

    那座宝库主要是由太上皇、宇文太妃和当今皇帝给建立起来的……或许还有韩王的舅舅宇文士及的功劳,里面包含着很多珍贵至极的宝物。有不少有心人甚至知道,韩王之前卖十三香的那一大笔钱,也被存在这座宝库之中。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韩王府里还有着第二座宝库。

    只不过这第二座宝库里装的不是铜钱,不是丝帛,也不是各种金银珠宝,而是一本又一本的书!

    没有人知道韩王在过去几年到底花了多少钱来买书,但是却有很多人知道韩王好藏书,如果谁有王府书房中没有的书籍,就可以轻松卖出比市价贵好几倍的价钱!

    有传言说,韩王的藏书已经破了万卷!

    甚至就连皇帝李世民和房玄龄房相公,都对李元嘉的藏书颇感兴趣,曾经问过他到底收藏了多少本。而因为他们询问的时间不同,而韩王府买书的脚步从未停下,所以李元嘉也给了他们不同的答案。

    但是不管哪个答案,毫无疑问都破万了。

    以贞观十二年的图书价格来计算的话,这当然是一笔非常客观的财富,尤其是其中一些珍本和孤本,一本书的价钱甚至可以让一户中等人家过上几年的好日子。而当这些书的价值全部加起来,那价值足以抵得上一些贵族们的身家……

    然而哪怕再大胆的人,也绝对猜不出这座书房的真正价值!

    “物理,化学,高数……这些东西,必须要收起来!”

    在书房里忙活了好半天之后,李元嘉很快就挑拣了一百多本书出来,然后把它们装进了一个结实的木箱之中。看着另外一边的一百多本书,他又微一沉吟,很快就又叹了口气:“没办法,生物和医学……嗯,至少其中的大部分也必须要收起来,不能给她瞧见啊!”

    最终塞进大箱子里的,有三百二十六本书。

    而在李元嘉的书桌上,此时还摆放着另外三十一本书,两者加起来总计三百五十七本,如果摆放比较紧凑一些的话,差不过可以摆满一整个书架!

    同样的暑假,韩王府里有数十个之多。

    但是只有李元嘉自己知道,哪怕把其他书架上的书全部加起来……不,应该说把这个书房,乃至整个韩王府加起来,价值恐怕都比不过这三百五十七本书的百分之一!

    这都是李元嘉日常当宅男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书。

    三百五十七本这个数字很夸张,因为从贞观四年的四月份,也就是李元嘉开始写第一本书时开始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八年时间,这么多书写出来的话,几乎相当于八天一本!

    当然了,这些书一般都是几十页的篇幅,平均下来一天十页不到而已。

    “平均一天七八页,整整八年!”

    当李元嘉自己动手把这些书全部整理出来,然后按照学科一一分类,并且按照可以让人看到和不可以让人看到分别放置好之后,看着全部由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书,他心中忍不住升起了万分的自豪!

    这些从初中开始到大学毕业,乃至于工作以后积累的知识,李元嘉不得不趁自己还没有忘记前把它们记录下来。但是能坚持这么多年,攒下来这么多的稿子,就算是未来的那些络作家们,有这种恒心的人恐怕也不多吧

    不是吹牛,哥们儿是真的牛逼啊!

    只不过可惜……

    “咔嚓!”

    两个被装满书本的箱子落上锁,李元嘉抬头叫了一声:“来人!”

    一直在外面候着的韩山和韩路成两父子立刻推门进来,然后李元嘉一指这两个大箱子,淡然道:“这两个箱子,把它们抬到最后面的那个书架后面去。”

    “是,大王!”

    不敢多问,两人马上就开始动手搬运。

    两人搬箱子的同时,李元嘉也开始整理桌上的三十一本书。其中十六本数学,三本格物,三本生物,两本农书,还有六本医学书,甚至还包括一本世界地理,这都是李元嘉精挑细选出来,认为可以让房奉珠看到的书……

    未来的韩王妃,将会成为第一个可以自由进入李元嘉书房的人。

    别看现在书房里就有韩山父子俩,平时春烟和柳眉也总在屋里伺候着李元嘉,但是事实上整个王府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大王的书房是绝对的禁区!只有大王自己也在里面,并且允许的情况下,其他人才可以进去,否则的话任何人任何时间不得踏入一步!

    里面的那些书,更是碰都不能碰一下!

    但是就在今天从宫里回来的路上,李元嘉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把自己的书房向未来的王妃,也就是房奉珠开放。

    十六七岁,还有一定的可塑性。

    李元嘉实在是不想自己和自己的妻子真的“相敬如宾”,所以他想试一试,看看房奉珠这个大家闺秀有没有可能被自己改造一下。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把桌上的这三十一本书整理完了之后,李元嘉琢磨了好一会儿之后,又走到第二排书架前,从里面挑了六本书出来,和那三十一本书放在了一起。

    总共三十七本,挺厚的一摞!

    而就在这个时候,韩山他们父子俩也放好了两个大箱子,然后走到李元嘉的身边复命。看了看这两个人,李元嘉眉头一挑问道:“韩山,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回大王的话,已经四月十六了!”

    “唔,这么快啊!”

    听了韩山的话之后,李元嘉微微一怔,随即失笑道:“如此说来,岂不是距离我大婚的日子只有一个月了”

    “……是的,大王。”

    看着自家大王一脸淡然的样子,韩山的眼皮子一阵猛跳,暗暗叹了口气。

    距离李元嘉大婚的日子越是临近,韩王府的气氛就越是紧张,尤其韩山他们这些王府的“高层”们更是如此。毕竟谁都知道,大王的性子温和,平时几乎不管王府里的那些琐事儿,或者只要不做那几件让他反感的事情,平时犯点错什么的他根本就不会在意,而且对待下人们也非常的大方。

    但是王妃嫁进来之后,就意味着大家要多个主子。

    就凭自家大王的性子和习惯,以后肯定是府上大大的事情都交给王妃来管,而如果来的是一个脾气好一些的也就罢了,如果是个脾气不好,而且性子严苛的,那大家以后的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



第四十章 大尺
    贞观十二年的春天,山南西道、淮南道、剑南道等二十六州持续干旱,灾情十分的严重。因此到了五月初的时候,朝堂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皇帝李世民,更是烦恼的很。

    这年头一旦有个大规模的旱灾、水灾或者蝗灾什么的,老百姓和文武百官们很容易就会把罪责推到皇帝的头上。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做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而现在大唐各自最高的五亿就是皇帝,这帽子戴他头上正合适。

    所以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李世民连着两次召自家十一郎入宫,询问翻车作韩王李元嘉叫去之后可以问问进度,问完进度之后可以狠狠的责骂一番,发泄下心头的不爽!
1...5354555657...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