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宋默然
综上所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宋代官员一被贬谪,就如丧考她。更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宋代冗官冗员过多,空耗国家财政了。
仆人们欢声雷动,自行散去。
徐卫正跟那儿苦笑呢,忽听一人颤声唤道:“九弟!”定眼一看,却是三姐徐秀萍回娘家来了。紧跟在她身后的,不是四嫂徐王氏是谁?这两个『妇』人却没看出半点欢喜劲来,上得前头围了徐九,徐秀萍还忍得住,徐王氏立马掉下泪来。
“这是怎么了?我这网回来嫂嫂就哭?想分家?。徐卫其实知道姐姐嫂嫂担心什么,故意打趣地说道。
徐秀萍白他一眼。嗔怪道:“你当姐不知?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小徐官人身先士卒,受创十余仍不退半步,由是大败金贼。茶肆里最近正红的就是这段。”
啥玩意?都成说书段子了?当下笑道:“姐姐别信,那都是以讹传讹,说得跟亲眼见过似的。我这不好好的?哪受什么伤?”
两个『妇』人异口冉声问道:“当真?。
“那还有假?你们看看,哪里有伤?”徐卫两手一伸说道刁幸好,他受的伤都在躯干。衣服一穿,还真看不出来。只是可惜了老种经略相公穿过的铠甲,都成破烂儿了。
三人进了客堂。说了阵闲话,无非都是姐姐嫂『妓』子关心之语,徐卫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三姐,四嫂,我难得回来一趟,今晚摆上酒席,弄个家宴吧
“应该应该,我家兄弟立得如此大功,着实该庆贺一番。哎,都请谁?。徐秀萍喜欢热闹,一听耍举行家宴,眼睛都亮了。弟弟这般争气,是该大宴亲朋。炫耀炫耀。
果然,徐卫略一思索,说道:“三叔、三婶、五哥、五嫂、大哥说到此处,见姐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补上一句“自然还有姐夫和他老娘,我那外甥也要带来。”徐秀萍徐王氏两个欢天喜地,当即便去准备,更发遣下人去恭请长辈亲朋,自不用多言。
徐卫回到自己的房间,紧闭房门,扒了身上衣袍,检视伤口。从杞县回来,车马颠簸,免不了扯动创口,有些地方开始渗血。有时候想想,这当兵跟当老千至少有一样是相同的,总免不了流血。自己穿越到宋代也一年多了,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人家同样玩月。管他搞政治搞商业,甚至搞农业、医『药』业、饮食业。吼刊止都大把的时间发展。我倒好,一过来就遇上金军南佼。本来当初还想着靠老本行吃饭。开个赌场。黑白两道通吃,作一方豪强,也算痛快。就是他娘的女真人,『逼』的老子拿刀吃饭。[]宋阀168
唉,等眼前这段忙完,也该歇歇。喘口气儿了。
想到这里,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人来。不用说,自然是张九月。上次,她从东京跑到陈留。给自己送来了身上这件袍子。当时自己就觉得她肯定有什么心事,只是军务缠身,不便细问。等忙完这段,请长辈出面,去跟何太尉说说,想必也没什么难处。拼死拼活的,也该有个家了。总不能永远让嫂子和姐姐当成孩童一般照顾吧?
想着想着。因为过于劳累,竟躺在床上睡着了。待那怪大妈来唤时,天已黑尽。听得外头人声嘈杂,说是客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爹和四哥回来没有?”徐卫『揉』『揉』发痛的眼睛,随口问道。
“早回了,且在客堂上陪着呢,枢密相公还没到。”怪大妈回答道。
徐卫应了一声。略整衣冠,随即步出房间。还没到客堂,就听到大哥徐原那炸雷一般的嗓门。走进去一瞧,只见老爷子、大哥、四哥、五哥、姐夫都在。女眷自然由嫂子和姐姐作陪,去别处说话了。
他刚一出现,徐原拍着椅子扶手起身大笑道:“我们家千里驹来了!”
徐卫亦笑。先上前拜了父亲。老爷子很高兴,他本难得夸人,但儿子这次的确干得漂亮,由于点头道:“不错,给你爹挣脸了。”
再拜大哥。徐原更高兴。他兵败滑州,又怒又愧,本来正为东京战局深感担忧。可谁曾想,老九一把火,把金贼粮草烧个精光,一战扭转局势。让他大呼痛快!此时九弟来拜,他一掌下去。重重拍在弟弟肩膀上,大声道:“出息了!”
徐卫现在这身体拍的么?那身上十余处创口,虽都是皮肉伤,可也经不住勇将徐原这么一拍,差点没一巴掌给拍翻了。徐胜可是全程参与此事,知道弟弟身上有伤,慌得一把扶住,沉声道:“九弟!”
徐原到底是久经战阵之人,一见这模样,失声道:“怎么?九弟你”
徐卫急使眼『色』制止,对方会意,不再说话。见礼完毕,徐卫年纪最少,排行最末,自然坐于下首。话还没起头呢,就听得外头喊“枢密相公到了。”
虽然于公来说。徐绍是这客堂里所有人的上级。但这是家宴,自然论辈份。所以,子侄辈都起身了,徐彰却大马金刀地坐着。片刻之后,一身便装的徐绍满脸喜气步入客堂,径直上得前来,先对徐彰一拜:“兄长。”
“嗯,坐。”徐彰话不多,但语气表情明显较从前缓和许多。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怨恨总还是敌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且徐绍有意屈尊和好。两兄弟也就渐渐冰释前嫌了。
徐绍很客气,还先谢过,方才落坐。屁股一沾椅子,一众子侄群起来拜。乐得枢密相公大手一挥。冲二哥说道:“今晚,我们家定要不醉无归!”
“那敢情好!有些年没和三叔喝酒了吧?不知叔父酒量见长没有?”徐原笑道。
徐绍冷哼一声:“就你?大哥在的时候也喝不过我,凭你小子?还嫩了点。”
有道是人逢喜事情神爽,一向严肃的徐彰此时『插』口道:“你少吹嘘。大哥当初荣升,大宴同僚。让我俩去挡酒。你敬七桌,倒地不起。我敬了十一桌,还把你背回营去。”
徐原等兄弟尽皆大笑!徐绍却若有感触,其实自小二哥就照顾自己,当初上本参他,实是无,奈。以他的脾气,早晚将三衙同僚得罪个遍。当京官不像地方上。那随时都得小心翼翼,尤其作为武臣,更得女履薄冰。有鉴于此,还不如帛些致仕回乡养老。只是这一节,二哥是无论如何不能明白的。骨肉兄弟,却成见日深,甚至到了形同陌路的田地。若不是老九进京,这段恩怨还真难化解。
又兴高采烈地闲话家常,追忆往昔一阵,酒席已经备好。一家人尽数入席,女眷上不得厅堂,自开小灶。徐彰徐绍两个,见子侄们都大了,出息了,作为长辈很是欣慰,徐彰喝得不少,但徐绍却很自控。徐卫也是一样。基本就是踩假水,走过场,好在哥哥们知道他身上有伤,也不去相劝。
吃完了饭。徐彰不胜酒力,自去歇了。范经一家,也拜辞离开。徐良见父亲尚无去意。自携妻母回府,徐原喝得大醉,他的家眷都在泾原。徐胜自扶他去客房歇息。徐绍徐卫叔侄俩。又移步花厅。命下人奉上茶水,吃茶解酒。
其实他俩个心知肚明,哪喝得什么酒?徐绍回府之时,听说二哥府上举行家宴时,就知道定是老九的主意。
喝了几口茶,徐绍也不拐弯抹解,开门见山道:“完颜宗望遣完颜昌,王讷为使。入东京议和。官家还没接见他们,先召执宰大臣商
“执宰的意思如何?”徐卫端着茶杯一口没动。
“大多主张强硬。拒绝议和。唯耿南仲,李概仍主和议,说甚么若攻灭宗望,若使金帝震怒,倾举国之兵复仇。且粘罕扣河甚急,万一他过得河来。如何是好?不过耿李二人想是也明白如今局势扭转,主张说,虽然答应议和。但要求女真人全部撤离我境,并归还燕云六州,保证永不再犯。”徐绍回答道。
徐卫心中暗笑。真不知这帮人是别有用心,还是天真至极。女真人的话要是能信,羊粪都能当成豆敢吃。经历这两次金军入侵,但凡不是傻子疯子,都看得出来。金人转面无恩,全无信义。他只要今天逃脱了,他日必再复来!就算把轮离不大军灭了,金国震动,倾举目乏兵复能怎样你打。他也来。不打,还是来六逊丘浓慨躲不过,干脆逮一个弄死一个”能消耗你多少兵力就消耗多少。左右你女真户口也就那么多。
“那,,官家什么态度?”徐卫又问。
听到这个问题,徐绍放下茶杯,砸巴着嘴道:“官家多少有点让耿南仲的话唬住了,但没作什么表态。”
“哦,那三叔可曾进言?枢密相公为执政,您的话分量不比寻常。”徐卫笑道。
徐绍摇了摇头:“我只是简单地表示,主张用兵,也没往深处
“这是为何?”徐卫不解。
看了侄儿一眼,徐绍笑道:“废话,官家急召折彦质、张叔夜和你回京,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问问这仗打是不打?我要是把话说干净了,你面君的时候说什么?”
“原来三叔是把机会留给侄儿?谢三叔,不过,日后面圣,我也不会多说什么徐卫这话一出口,徐绍大感惊讶。
“这是为何?你立下大功,正当乘胜而进,若能灭了宗望,又是奇功一件。到时候,由不得官家不超擢于你。说不准直升三衙都虞侯,就跟姚希晏平起平坐了。要知道,你父征战一生,杀敌如麻,做到步军都虞侯时,已经四十好几。你今年虚岁也才二十有一徐绍其实心里多少猜到一些,此时故意拿话来试探侄子。
徐卫闻言轻笑。高官厚禄谁不想要?我还想做三衙大帅呢,问题是坐不坐得稳。而且,就算这次把两路金军灭了个干净,但短期之内,宋金攻守之势。不会有太大改变。金国挟灭辽之威,又占燕云十六州要害之地,对南朝的战略优势十分明显。至少十年之内,女真都会掌握主动。在这『乱』世之中,高官显爵不是说不重要,但比起兵马地盘来,孰轻孰重?难不成我徐家人带着部队,一直在东京看大门?
“该说的话,我都告诉签书相公折仲古了,等面君之时,他自会说。”徐卫漫不经心道。
徐绍明知故问:“你这是”
徐卫目视叔父,笑得有些暧昧:“三叔故意逗我不是?”
“哈哈”徐绍大笑。他能做到大宋最高军事长官,焉能不明其中道理?此次劫粮计划”是由他与何栗主持,徐卫具体执行。说白了,此役就是你徐家叔侄撺掇的事,这扭转乾坤之功被你叔侄二人占了。怎么着?还想吃独食?合着就你徐家能打是吧?
如果徐卫继续冲锋在前,功劳自然可称盖世。但功成之日,也是徐家被满朝大臣。不分文武忌恨之时。不怕贼偷,就是贼惦记啊。因此,老九推折彦质一把是对的。一来。折彦质是官家重点栽培的对象之一,如今三十出头就已经官拜签书枢密院事,日后必有重用。老九卖个人情给他。也算交个朋友。
最重要的是,徐卫的虎捷乡军此役伤亡甚重,正该好生休整补充。攻城之战,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老九好不容易拉起几万人马,难不成都拉去拼光?与其这样,不如送个顺水人情。那折仲古身为枢密长官,却亲带精骑。飞救徐卫,看得出两个年轻人是惺惺相惜。折家乃西军将门之一。今后少不得要打交道。老九此举,实在不错。
这会儿。徐绍直盯着侄儿,这真是徐家老九?这厮打小就是一混世魔王,脑袋里少根筋的主,几时变得如此精明?听说他是大病一场之后,『性』情大变。莫非这些上真有鬼神之事?
又抿一口香茗。徐绍随口问道:“老九啊,以目前局势来看,东京已无虞。待此战之后,你有何打算?”
徐卫闻言不语。这些日子以来,他得空就在琢磨种世道去世之前给他的那封信。越看越觉得这位前辈名将深谋远虑,见识非凡。他临死之前,大宋局势何等危急?可他却能看到十年之后的局面,断定自己必能在宋金之战中建功,更肯定宋金必陷长期拉锯。甚至提醒自己,
“离朝避祸于西”他的说祸,是指什么?
三叔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想必事前已有考虑,不如先听听他的意见。一念至此,徐卫遂道:“一切但凭三叔周
徐绍领首而笑,却不言语”
翌日,禁中,讲武殿。
赵桓精神抖擞。脸红目明地高坐于殿头之上,自登基以来,他还是头一次如此意气风发。想到稍后即将进来的三位统兵大将,就有两个是他发掘任用的。大宋天子禁不住沾沾自喜。太上皇在位时,多用老臣,如蔡京童贯高俅等辈,皆风烛残年,尚把持军政大权。自己登基后,大举任用年轻一辈。有些人还说甚么,年少轻狂,恐不持重。看看,折仲古、姚希晏、徐子昂,都是后起之秀,却做得如此大事!一扫军中委靡腐朽之风!
“官家。折彦质、张叔夜、徐卫已在殿外候旨。”内侍入殿禀报道。
“宣!”赵桓底气十足,说话也变得掷地有声。看来感觉自己腰板硬了。谁也不怵了。
不多时。三人前后而入,至殿中,推金山,到玉柱,高呼万岁。赵桓大喜,忙命平身赐座。看这三人,可比对着那班执宰惬意多了。
三位臣子统兵在外,浴血奋战,作为君父,自然要先大力褒奖抚慰一番。赵桓清清嗓子,朗声道:“三位爱卿此番尽忠国事,勇赴国难,可称力挽狂澜!想那宗望两次兵出燕山,何等猖狂?如今却被卿等迎头痛击,丧粮于杞县,逃窜于滑州。又是何等狼狈?联每念及此处,直感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光!此役,皆赖三卿之力,联心中有数。望三位爱卿切莫懈怠,战后,论功行赏,联绝不亏待!”
三人同时起身谦辞,自然,场面话还要说的。诸如皆赖陛下鸿福,将士用命。臣等不敢居功云云。
赵桓听罢。更是欢喜无限。想起一事,关绷世!“午昂。联听游危难!时,你身步十卒,要创十余处煦洲洲
“臣谢陛下挂怀,都是皮肉创伤,并杰大碍。”徐卫躬身一礼,回答道。
“那便好。国家多事之秋,正是联倚仗诸卿之时,万望珍重为宜。”赵桓说罢,一阵沉『吟』。底下三个都知道今天官家召见的目的,折徐两人并不着急。但张叔夜却是如蛟在喉,不吐不快。几次三番强忍,终究按压不住,取出奏本,起身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张卿所奏何事?快快呈来联看。
赵桓说道。内侍取了奏本,上呈官家,天子翻阅一看。原来张叔夜在奏本中称,金人两次犯国境,侵府州,杀百姓,践踏两河,威『逼』帝阙,此诚为不共戴天之仇!今斡离不计穷于滑州,朝廷当尽起大军往攻,誓灭金贼!以震慑北虏!使其不敢觊觎中原!
看罢奏本。赵桓置于案头,颇有些为难道:“不瞒三位爱卿,昨日,有金使自滑州来,言议和之事。提出撤离全部兵马,归还所占府州,要求我朝给予钱粮。联召集执宰商议,多力主战而歼之。”
徐卫听了这话。心知皇帝必是被那完颜昌与王讷一唱一和,一软一硬忽悠了。
“正当如此!陛下,目下金贼退守滑州,这是自掘坟茔!陛下何不成全于彼?”张叔夜大声奏道。
赵桓吸了口气。作难道:“联所虑者,其一、那王讷倒是一改之前作派,谦卑至极。可完颜昌一再强调,说城内尚有虎狼之师三万,粮食足可敷用月余。若联挥师扣城。必遭痛击。三位爱卿呐,联如何看不出来金人已技穷?但此战之后,两河之地尚需重整防务,不但要钱要粮,更需兵将。眼下,两河王师多已溃散,让联好生烦恼。其二、据报,金西路粘罕扣河甚急,联已两遣援兵,仍是发发可危。说不得,还需遣卿等往援。若宗望坚守滑州,万一转罕过河,怎生是好?其三、若攻灭宗望于境内,金人震怒,尽起大军复仇。两河局面,卿等是知道的,到那时,如之奈何?”
张叔夜一怔。似乎被问住了。从表面上看,皇帝说的这三点冉题,的确存在,而且不易解决。
赵桓等了一阵。不见下面回音,目光落在徐卫身上,笑道:“子昂。你数与金人战,与谓知己知彼,可有良策?”
徐卫起身奏道:“回陛下,臣倒是也主张歼敌于境内。但听完陛下所言,也深感忧虑,因此有些犹豫。”
赵桓频频点头,招手道:“不错,确实棘手。你有伤在身,坐。”继而看向折彦质。又问“仲古,联行说你最后出城,却亲率数千骑飞援。正是你及时赶至,才解了虎捷乡军之危。挥氏一门,将材辈出。此言非虚也。更难得,爱卿文武双全,如何?可有对策?”
折彦质等的就是这句话,先前听徐卫所言,明白正是在替他作铺垫。因此官家一问,他即起身道:“陛下,臣认为。可战!能战!必战!”
“哦?却是为何?”赵桓目光闪动,赶紧问道。沉『吟』片刻,折仲古侃侃而谈。
“首先。滑州有金兵三万,估计不假。但其军粮。至多坚持十日。徐卫尽焚金军粮草物资,宗望所部携带之粮,三日为限。那滑州沦陷后,宗望虽留兵拒守,估计也就数千众。今以数千兵士之口粮,供三万之众共用,岂不捉襟见肘?因此,足见完颜昌之言乃诳语!”
赵桓动了动身子,领首道:“爱卿之言是也,那”
“其次,粘罕虽挥军扣河,但太原至今坚守。若其留重兵围城。则自身兵力虚弱,陛下可遣上将,统精锐破之。若其挥大军前来,则太原压力甚轻。以种师中之才,必可突围,断其归路。因此,金军西路,实不足惧。”
徐卫听了这话,也是暗自心惊。坦白说,这一点,就连他也没有想到。折彦质。确实当得起“文武双全”之誉,所幸,自己与他,是友
敌。
赵桓更是听的眉飞『色』舞,连声催促道:“爱卿直说!”
“最后。若陛下攻灭金军于境内。我料女真必深为忌惮,短期之内,亦无力兴兵来犯。原因在于。女真两次南侵。以我朝疲弱,皆有速战速决之意。若此次宗望铩羽,则说明金国策略之误。战后,其首要任务,不是兴师复仇,而是重新审视对宋战略。再者,女真起于山林,其户口本就不多,折此数万大军,对其而言。打击不可谓不重!契丹新亡,人心未服,若得知宗望兵败于宋,契丹残余必跃跃而起。到时,女真人自顾不及,又怎会立即兴兵?有此三点,臣才敢言,可战!能战!必战!”
徐卫一言不发,张叔夜却听得激动不已,等折仲古一说完,立即附议道:“陛下!签书相公所言切中要害,句句在理!臣乞陛下,下诏扣
!”
赵桓闻听之后,一时未作表态。坐于御案之后,目光游离,牙关紧咬。一时间。讲武殿上落针可闻。良久,皇帝突然拍案而起!
“折卿所言。一针见血!联心中所虑已解,更复何忧?”说到此处,略一停顿。继而大声道“联意已决!扣留金使!发兵攻城!必生擒宗望!以振军威国威!”
折彦质上前两步,伏拜于地,赵桓一见,诧异道:“爱卿这是为何?”
“臣折氏一门。世受国恩!今国难当头,自当为君分忧!臣愿亲往滑州城下,统率王师,攻破城关!擒宗望献予陛下!”
赵桓大喜过望!此时他心中也是热血沸腾!想到两年来,被女真人打得灰头土脸。甚至同意割让三镇,割让两河,还要尊金帝为伯父。这种种屈辱,眼下便是洗涮之机!!~!
宋阀 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军二十万
召对户卫本该回到防区统领军务,不过赵桓。讲武殿议事完毕,他嘱咐折、张、徐三将,暂不离京,随时候命。这倒把折彦质和张叔夜急得够呛,现在滑州十万大军,谁是统帅?姚平仲!李纲被罢之前,曾经评价过深受官家信任的几位年轻将领。其中对姚希宴的评语是“志得气满,勇而寡谋”
这厮本事也还有。当年在童贯麾下作战,累次居功第一。带数千马步军,敢对阵七万贼寇。如今他管束着十万王师。指不定会怎么得瑟。而且现在面对的也不是贼寇,而是金国二太子的精兵悍将。别跟救太原那样,立功心切,搞出什么祸事来才好。
对于现在的徐卫来说,什么事情最奢侈?答曰:睡觉,睡个好觉!
反正官家有命。暂不离京,虎捷乡军也正在休整。有吴阶权代“军都虞侯”一职,他还是放心的。这不,一觉睡到大天亮,出了房门一看。绵绵春雨也停了。空气清新而湿润,庭中老树再发新芽,一切都昭示着,严冬终于过去,万物即将复苏。
小官人,四娘子说了,不让叫醒你,厨子备着饭哩。”怪大妈保持一贯的来去无踪,你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背后。以前徐卫总觉得奇怪。按说一个仆『妇』,怎地对自己这般亲昵?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她『奶』娘。徐母多病,生下他之后没多久就撒手西去了。他是吃这怪大妈的『奶』长大的。[]宋阀169
“哦,好。”徐卫点头道。正想去用早饭,瞅着『奶』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嘴角挂着一抹笑。骇得他脚底板抹猪油。溜之大吉。
小官人出息了。做得好大事!夫人,你在天有灵,也可安息了。”『奶』娘脸上笑容犹在,眼中却已滴下泪来。
徐卫来到饭厅。父兄想是都去衙署公干,嫂子也不在。倒也乐得清闲,喝着稀粥,啃着面点,再就一口小菜,那滋味儿才叫一个美。自打“徐家庄保卫战”之后,他再也没有如此惬意过了。
“这就是生活啊。”徐卫自言自语道。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听到外头有仆人叫了一声夫官,继而又听到四哥的声音问自己起床没有。仆人答说正在用饭,话音未落,徐胜就已经踏入了饭厅。
“这点回来吃午饭也忒早些了吧?”徐卫打趣道。
徐胜一脸的兴奋之『色』难以掩饰,大步跨到桌边,一拳砸在桌面上。徐卫正低头喝稀粥,让他一捶,汤水都溅在脸上。苦笑道:“我说四哥,大清早的,谁招你了?”
徐胜一屁股坐下去,激动道:“来了!总算是来了!”
“谁来了?”徐卫知道兄长向来稳重,如此这般失态还是头一遭见到。这走出什么事了?等等,莫不是粘罕过河了?也不对,粘罕过河,四哥何至于这么兴奋?难道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