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雪白血红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美丽的蛇
杨震清楚,自己若是想重新在下江地区打开局面,这一仗是必须打的。但该怎么打,却是让杨震有些头疼。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大队的日军,三路日军加一起,足足有一个旅团还多。
看着对着地图沉思的杨震,郭炳勋也是紧皱眉头。不算配属的伪满军,单单七个步兵大队,近万的日军意味着什么?即便是在关内主战场上面对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的一个军,也不见得会落下风。在面对自己出身的装备奇差的川军时,若是战术运用得当的话,甚至有可能打垮一个军。
而且郭炳勋可以肯定,日军出战的时候肯定会派出飞机支援。不用远,日军在佳木斯就有飞机场。而从牡丹江调过来飞机,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杨震与郭炳勋沉默良久,郭炳勋才提出道:“司令员,我看应该先打北路之敌。北路之敌,只有一个日军大队,兵力相对单薄。我们若是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先打垮此路日军,整个战局便豁然开朗。至少我们可以避免三路受敌的窘境。”
对于郭炳勋的建议,杨震摇摇头道:“我们先打北路之敌,那么中路日军必定全力救援。中路日军足有一个联队的兵力,我们派出多少部队进行阻击?一个团的兵力?那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去对付北路之敌?还有南路之敌,派不派阻击部队?”
说到这里,杨震拿着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大致标出两路日军的行军路线之后,指了指地图道:“老郭,北路之敌是实打实的日军一个整编大队,按照我们现在的战斗力,就算集中一个团都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干净彻底的解决掉日军一个大队。”
“而佐佐木到一之所以敢在北路只放一个步兵大队,他恐怕就是看出了北路日军与中路日军,无论行军路线怎么制定,间距都不会太远。一旦北路日军受到伏击,只要抵抗三个小时以上,中路日军就可以快速的向北包抄。再加上鹤立的一个日军大队,佐佐木到一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我们形成合围。”
“在这么短的距离之内,我们一个团的兵力很难阻击日军一个联队三个小时以上。弄不好,北路日军这个单独出击的日军大队,就是佐佐木到一给我们有意下的诱饵,引我们上钩的。因为他很清楚,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保密。三路日军有多少兵力,我们不难查的出来。”
说罢之后,杨震将目光转向了南路由依兰县境内出发的南路日军的两个大队,手指在地图之上不断的滑动。沉思良久之后对郭炳勋道:“老郭,我看,我们要打就打这个南路日军。”
“老郭,你看南路日军的行军路线大多为山区,而且与中路日军距离较远。虽然兵力较多,但受于地形的限制,兵力很难充分的施展开。这里的山区可不是阿城的山地。”
“这一路上皆是小兴安岭山区,原始森林密集,几乎无道路可走。这一路日军动作势必要迟缓,与中路日军的距离会越拉越开。只要我们集中大部兵力,利用地形机动设伏,先打垮这一路日军,我们便可以把握主动权。”
“我们这样,对北路日军只用侦察营一部进行监视。同时抽调战斗力最强的二团,利用地形,自太平川一线开始对中路日军采取节节抗击的战术。将其阻止在石场沟至云头砬子即可。”
“因为中路日军若是南下救援南路日军势必要走石场沟至云头砬子一线。除非他们返回佳木斯,转道汤原县城。否则这里皆是山地,又是山高林密,日军就算有一个联队的兵力,也很难施展的开。我们只需利用地形节节抗击便可,不用死战。”
“而我们在汤旺河以北,云头砬子以南预设战场,给南路日军设置一个伏击圈。利用集中全部炮火和一个主力团零两个营的绝对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将南路日军打垮。”
“在击垮南路日军之后,我们不必急于北上,而是对绥佳铁路采取大规模爆破。给日军造成我军试图向西南进军,与抗联三路军汇合的假象。待中路日军主力一旦目光被我们吸引南下,我们则立即快速的北上,争取打垮北路日军。”
杨震一边说,郭炳勋一边快速的在地图之上,将杨震的作战意图标示出来。待完成图上作业之后,郭炳勋看着杨震的作战思路,沉默了好大一会道:“此战的关键不在怎么打南路日军之上,而是在阻援。”
“只要能拖住中路日军的主力,按照我们手头上现有的兵力、火力,利用预设的伏击阵地,在加上战术的突然性,就算不能全歼这股日军,至少也可以打垮他。只要打垮这路日军,中路日军主力的目光势必要被吸引到南线,那样对于我们的整盘棋便都活了。”
“不过这阻援却是要一个得力的人手。即让日军感觉到我们在拼死掩护什么,又不能给部队带来较大的伤亡。即要拖住日军的脚步,在南路打响之前,又不能让他们感觉到什么。”
“如果可能,将他们的目标尽量向北吸引过去。比如动用小股部队,对北路日军展开骚扰性袭击。最好是让其将我们的骚扰部队当成了我们的主力,给其造成我们试图围歼北路日军的假象。只要能把握好时间差,我想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这样会更好保证我们南线的战斗顺利完成。”
“这样,司令员,我看这个阻击部队我去指挥。就不要动用刘长顺的二团了,我带一团去。我带一个营并侦察营的一个连以及团属炮兵连对北路日军进行骚扰。虚张声势这种事情,我还是能做好的。”
“而王光宇带两个营以及抽调二团团属迫击炮连,对中路日军进行阻击。王光宇虽然大兵团作战经验少,但是游击战经验丰富。必要的时候,他可以抽调部分老骨干牵着他们的鼻子在山林之中转悠。”
“唯一担心的是一旦日军发现被阻击,会不会分兵对阻击部队或是北路虚假主力进行合围?日军中路的兵力太雄厚了,一个联队的兵力,怎么分兵都可以。”
对于郭炳勋对作战方案的调整,杨震竖了一下大拇指道:“还是你考虑的全面,虚虚假假,多头出击,让日军摸不到我们的真实意图。好就按照你的思路办。”
“阻击部队不要怕日军分兵,一旦日军分兵,将会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加有力的战机。我们手头的电台数量足够,通信手段便捷,快速。日军主力如果分兵,在完成对南路日军的打击之后,我指挥主力快速北进。争取在吃掉一部分日军,彻底的打破其清剿计划。”





重生之雪白血红 第一百二十六章 辉煌的开端(6)
鉴于敌情紧急,在初步制定完作战方案之后,杨震暂停了训练,在部队休整半天之后,立即与郭炳勋分别带队出发。在出发之前,为了保证部队在战时的稳定,杨震专门交待郭炳勋与王光宇二人,必要的时候,对作战不利者可以先斩后奏。
第二天凌晨,在由佳木斯出发的日军抵达望江一线之时。除了命尚未完成训练的速射炮兵返回群策山秘密基地之外,杨震与郭炳勋分别带兵出发,向各自选定的预定战场赶过去。
而在分兵之前,为了以防万一,杨震还专门给总指挥、李延平发报,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应对突发局面。
在抵达预定战场之后,杨震立即安排人手构筑伏击阵地。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杨震甚至检查了每一个连的隐蔽情况。尤其是炮兵阵地,更是杨震亲自选定,并亲自布置的伪装。
而且为了最大的发挥火力,避免刚刚出炉的炮兵胡打乱射。杨震还亲自带着马其昌一门炮一门炮的划定标尺射界。等接到攻击发起的信号之后,这些炮兵什么都不用干。只是按照预定标尺将炮弹打出去便是了。
除了固定炮兵之外,马其昌还抽调了部分团营属迫击炮,利用迫击炮使用相对熟练的优势,组成了两个游动炮群。由他亲自指挥,专门封锁日军后退路线以及压制负隅顽抗之敌。同时在炮兵阵地与主阵地上,还专门架设了野战电话线。
为了避免新兵过于紧张,提前暴露目标,杨震再三下达命令,无论干部、战士,无令擅自动者军法一律从事。尽管不想动不动就将军法挂在口中,但对于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杨震知道自己必须要形成威慑力。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断送这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
好在南路日军并未让杨震等待多久,就在杨震刚刚构筑好预定伏击阵地后不到半天的时间,日军先头部队便已经出现在眼前。看到日军行军队列,杨震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这也许是过于自大,对自己的战斗力太过于自信,认为在铁路线附近不会遇到抗日武装的袭击。也许是佐佐木到一催促的急,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这路日军并未拉开行军距离。
日军行军队列排的很密集。沿着当初修建佳绥铁路开采树木而修建的可以并行两辆马车的便道,排成四列行军纵队,正向着北面采取急行军的速度疾进。而且尖兵的距离拉开的也不是很远。这就给了杨震一个可趁之机。
当初杨震在带领主力抵达云头砬子与汤旺河之间,选择设伏阵地的时候,在意外的发现了一条可以并排通行两辆马车的便道之后,一眼便选中了现在设伏的地域。
这里距离佳绥铁路虽然很近,便道两侧的山地也不高,而且山上的林木因为修建铁路已经被砍伐的稀稀拉拉,根本就无法与云头砬子地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相比。但却是可以最大的让日军防松警惕。
另外这里有一条足够日军快速通行的便道。按照这里的地形以及地利位置,日军应该会防松警惕。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而一定不会将行军队形拉开。而日军行军队列越密集,更加有利于炮兵标尺的设定,自己的火力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过在这股日伪军陆续开始进入伏击圈的时候,杨震的心却也快提到嗓子眼上。在日军未完全进入伏击圈之前,一旦那个新兵稍微一紧张,手指轻轻的一勾,自己的战术意图将全部暴露。已经到手的鱼儿有可能溜走不说,整个有利的局面弄不好将会陷入被动。
由于部队之中新兵过多影响战斗,杨震给部队下达的作战计划很简单。他将每一个连都划分了固定的射击区域。等炮声一停,手中的武器以最大的射击速度将子弹和分配给自己的手榴弹打出去就行了。
而发起冲锋的是杨震专门挑选的几个老兵较多的连队。当初在分配新兵的时候,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杨震在郭炳勋的建议之下,每一个营都保留了由战俘以及反正的伪满军构成的老兵占据五成的拳头连队。
尽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杨震拟定了细致到班排的战术。但此战的最根本取决与伏击部队会不会在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之前暴露战术意图。所以在日军全部进入包围圈之前,杨震的心都是一直在提着的。
当接到担负封锁日军退路任务的刘长顺,后续日军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的报告之后,杨震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拿起野战电话,给炮兵阵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由于早就划分好了射界以及设计标尺,打出去的炮弹甚至不需要修正弹道,便准确的落到了日军行军队列之中。尽管这些日军都是老兵,反应速度也堪称一流,但距离实在太近了。
当他们听到炮弹划空的声音,想要找隐蔽的时候,从天而降的炮弹已经狠狠的砸到了他们的身上。整个一个炮兵团三十六门山野炮,加上大量的营团属迫击炮,密集炮火将毫无防范的日军行军大队炸的血肉横飞。
为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打垮甚至全歼这股日军,杨震没有怕费劲,将整个炮兵团都带来了。在山林密集,不便行进的地方,甚至将火炮拆卸开,用人力携带。有限的牵引马匹则全部改为驮运炮弹。
而为了保证火力的持续性。除了在亮子河地区留下部分炮弹以方便后续作战补给之外,杨震将携带到亮子河的炮弹几乎全部携带而来。甚至步兵都身上或多或少的扛上一两发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弹或是九十毫米迫击炮弹。
而为了保证炮兵同时抵达作战地域,杨震还专门拨出一个步兵营与辎重营一起配合炮兵团运输火炮。尤其在山路难行的地段,杨震曾经亲自扛过一门火炮的轮子。
有了这些准备,炮兵打起来,丝毫没有顾忌到炮弹的储存。他们脑海之中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的在规定的十五分钟火力支援时间之内将携带的炮弹尽可能多的打出去。
除了马其昌控制的两个迫击炮群,考虑到后续还要封锁日军的退路,而略有节制之外。其余由邱金堂亲自指挥的野山炮群,几乎是拼了命。什么都不管不顾,只是埋头按照预定标尺,将炮弹一发一发的打出去。这一战打完,直属炮兵团将携行的炮弹打出去一半还多。
虽然因为部分炮兵经验欠缺,射速普遍不快,但胜在数量多。当十五分钟火力支援时间过去之后,配合日军其作战的伪满军那个团被密集的炮弹炸的只剩下五分之一都不到。而冒着密集的炮火发起反击的日军更是伤亡惨重。
在日军冒死发起反击时,这些伪满军死死的趴在地上,不敢有丝毫的动作。待炮火稍微减弱,便顾及不到身边的主子有什么想法,调头便是向山口逃去。这些伪满军不傻,刚刚落下在自己脑袋上边的炮弹至少是一个炮兵团打出来的。
他们也算与抗联打过不少交道了,什么时候抗联有过这么强大的火力?要是有何必被封锁在山林里出不来,被赶得到处跑?按照这阵子落到自己脑袋上的炮火强度,该不会是北边的老毛子打过来了吧?听说去年张鼓峰一战的时候,老毛子的炮火也是这样的密集。此时不跑,难道在这里等死吗?
以为是苏军打过来的伪满军,当炮火一停,调头便向山口方向跑,试图摆脱眼前这个人间地狱。只可惜哪能让他们如愿?还没有等他们跑到山口,一阵子密集的迫击炮弹雨加上山谷两侧突然冒出的密集机枪火力,又将他们像赶鸭子一样的赶了回来。
与惊慌失措,调头便想跑的伪满军相比,日军虽然在这阵子炮击中也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但却比伪满军表现的要强的多。其随后悍勇的表现,以及表现出极高战术水平,便是杨震也赞叹不已:“到底是日军老牌师团,这战斗力果然强悍。”
虽然携带的一个迫击炮中队连炮还没有来得及架上,便与炮兵一起被送上了西天。轻重机枪也大部在炮击之中被炸毁。但残存日军不待炮击结束,便冒着密集的炮火,对便道左侧一个山头发起攻击,试图夺取一个制高点,以便固守待援。
实际上,在炮击之中逃过一劫的南路日伪军总指挥村田孝生大佐在第一发炮弹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也产生的一定的错觉。只是与伪满军不同,第一时间便听出落在自己头上的这些炮弹都是关东军制式装备之后,他还以为是遭遇到友军的误伤。
因为他从没有想过,一支整日只能隐藏在深山老林中躲避皇军清剿的部队能够拥有这么多的火炮。他更没有接到过类似的情报,说过那支抗联拥有这么多的火炮和似乎打不完的炮弹。
对于自己要清剿的目标拥有为数不少的迫击炮和少量的山炮,这他很清楚。但眼前对自己轰击的炮兵,不论迫击炮,单单山野炮的数量就绝对不会是只有情报上说的两门。这根本就不可能是那些装备简陋的反满抗日武装。放眼佳木斯地区,能拥有这么多帝国制式火炮的,只能是第四师团。
尽管对手的射速不快,但村田孝生大佐却依旧可以判断正对着自己射击的火炮,至少有一个炮兵联队的规模。而能发射这么密集炮弹的跑群,即便是支那政府军的一个军也从来装备过。
虽然对于三路日军装备情况知道很清楚,但他还以为对面正对自己发动炮击的人不是自己要进剿的目标而是第四师团。因为他知道,尽管第四师团没有参加此次进剿,但第四师团的驻地就在佳木斯地区。
所以当受到炮击的时候,村田孝生第一时间还以为是不是第四师团被佐佐木到一中将临时抽调配合进剿。直到落在自己头上的炮弹越来越密集,近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平息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
而且,他还在意识自己中埋伏的同时,第一时间意识到伏击自己的抗日武装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因为一支小部队不会有这么多的炮火。
到底是日军正规野战师团,村田孝生倒也硬气,其战术水平与反应速度也算了得。在骂了一句:“八嘎,这些反满抗日分子那来的这么多的火炮?”之后,他不退反进,指挥部队冒着周围打来的密集的炮弹发起了选择了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山头发起了反击。
因为村田孝生大佐很清楚,若是自己不迅速的抢占一个制高点,按照自己现在的态势,他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光秃秃没有任何隐蔽地的便道之上,在如此密集的打击之下还能剩下多少的兵力。
电台被炸毁了,不管是请求援军还是空中支援都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那些反满武装反应过来之前,尽快抢占一个制高点,固守待援。
当从望远镜中见到日军居然悍不畏死的不待炮火停息,便冒着密集的炮火发起反击的时候,暗自吃了一惊的杨震立即下令步兵集中火力对着日军发起反击的方向的两翼猛打。试图用火力封锁日军企图突破伏击圈的某一点或是抢占制高点的企图。
由于担心部署在日军想要抢占的那个山头上的部队抵挡不住日军的玩命冲击,在将手中的指挥权临时移交给身边的杜开山之后,杨震在给马其昌下令让他立即指挥游动炮群对发起反击的日军进行火力压制之后,亲自带着一个连火速的向那个山头进行增援。
好在杨震在调整编制的时候,给每一个连都编入了两挺重机枪,以及给每一个步兵班都配置了班属轻机枪。而日军冲击的这个山头上的守军,也是杨震原本用来准备发起冲锋的老兵连。这个连的连长也相当的得力。
见到日军居然不顾密集的炮火,便对自己所处的山头发起攻击,同样吃惊不小的这个连长,在经过短暂的惊愕之后,立即指挥部队投入了战斗。集中全部机枪火力,拼命的进行拦截。
日军虽然悍不畏死,但终究是血肉之躯。失去了主要火力支援的日军在被拔掉牙齿与利爪之后,虽然还有一战的勇气和毅力。但血肉之躯终归还是不能与钢铁相抗衡的。
尽管日军士兵精确的步枪射击,也给防守部队带来不小的伤亡,但在密集的机枪火力以及迅速转移过来的迫击炮弹雨打击之下,失去了主要火力支援的他们,却是始终无法得手。成片的被打倒在守军阵地前。
当杨震赶到防守阵地之后,见到这个连长并未因为日军将主攻的方向选择自己这一边而陷入惊慌,而且指挥相当得力之后,才微微松了一口气。知道只要日军不突破这里,这一仗自己赢定了。
见到日军虽然不惜实力轮番对这里发起冲击,但这里却并无太大的危险,杨震从带来自己的这个连中抽调了两个排的兵力补充阻击部队,并将连属两挺重机枪留下之后,便带着其余的部队返回了自己的指挥位置。杨震很清楚,自己越是在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越不能离开指挥位置。
就在杨震返回指挥所的时候,除了游动炮群还在以密集的炮火配合阻击的那个连队阻击日军的反击之外,其余的炮声已经渐渐平息。而发起反击的日军,在周围火力密集的打击之下,也逐渐的伤亡余烬。在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遍战场态势之后,知道已经是时候发起攻击的杨震下达了总攻击命令。
伴随着一阵阵的冲锋号声,担负冲锋任务的各个连队跃出战壕,在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掩护之下向着在发起反击失利之后,已经猬集成一团试图做最后顽抗的日军这两个大队已经不足一个中队的残余兵力发起了全面的攻击。




重生之雪白血红 第一百二十七章 辉煌的开端(7)
几乎在那边杨震对由第十一师团两个大队为基干组成的南路日军展开毁灭性的打击的同一时间。在中路,从佳木斯出发,率领作为三路清剿日军中主力第十二师团第四十三联队的第四十三联队长武田寿大佐,与正在痛苦中挣扎的村田孝生大佐相比,却是郁闷的很。
无他,自四十三联队自太平川出发之后,虽没有遇到对手的顽强阻击,却是受尽了冷枪冷炮的折磨。对手根本就不与他照面,只是用枪炮与他说话。
甚至在第四十三联队还没有出太平川,就在集合的时候,便挨了一阵子结结实实的迫击炮弹雨。几十发从天而降的迫击炮弹给正在集结中的第四十三联队带来了不小的伤亡。虽无法与村田孝生的待遇相比,但也整整一个中队被炸的失去了战斗力。
等自己发了疯似的寻找这些卑劣的袭击者的时候,却除了在太平川西南方向找到了几个用来装迫击炮弹的空箱子之外,连一个鬼影子都没有发现。
而最让武田寿大佐难以接受的是,袭击自己的迫击炮与落在自己脑袋上的迫击炮弹居然都是帝国兵工厂的产品。那些被遗弃在作案现场的炮弹箱子上的日文标示,就像在嘲弄他一样。
拎着作为唯一战利品的几个空炮弹箱子回去复命的武田寿大佐,看着佐佐木到一中将阴沉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最好先将太平川周围清剿一遍的建议咽了回去。留下两个中队的兵力给佐佐木到一作为警卫,自己则率领日伪军向青黑山行进,开始进行扫荡。
佐佐木到一给他的命令很清楚,必须在当天下午赶到亮子河地区,对既有可能隐藏在那里的反满武装进行清剿。并与其他两路日军配合,将这股给帝国带来巨大威胁反满武装围困并消灭在亮子河地区。
实际上从太平川到亮子河地区直线距离并不远。而作为第十二师团的一名老兵,自三六年便随第十二师团进驻中国东北,并率领四十三联队参与了去年针对抗联的三江大讨伐的武田寿大佐对这里并不陌生。
因为这一带曾是他去年主要讨伐对象抗联三路军六军活动的主要游击根据地之一,所以他对这一带也算的熟悉。去年他曾率兵多次对这一带进行过讨伐,也取得了不少所谓的辉煌战绩。
1...7879808182...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