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蜀七
“还不如猪呢,猪好歹可以杀了吃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群读书人对大元皇帝的敬畏就消失了。
但这样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部分读书人哪怕知道头上的皇帝的荒唐,也不敢说什么,君就是君,皇帝是不会有错的。
有错也是臣子的错,臣子没有劝诫皇帝,在他们看来,哪怕臣子把头磕破了,把命磕没了,也因为劝阻皇帝才对。
林渊在隔间里听着,手里还端着茶杯,他听得津津有味,在上面待得久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些话了,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人精,每个都有十八弯的肠子,说话滴水不漏——哪怕是刀哥,也很少再想以前一样和他闲谈了。
君臣之别越来越明显。
这虽然不是坏事,但林渊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寂寞。
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林渊活了两辈子也是头一次感觉到。
在这样一个位子上,他就没有朋友了,地位差距太大,他手里还掌握着生杀大权,没人会那么想不开去跟林渊做朋友。
林渊有时候想一想,觉得做皇帝也挺惨的,为了做明君,所以每天忙得天昏地暗,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有那么多臣子,但每个都有自己的花花肠子,有那么多妃子,躺在同一张床上,却连对方对自己是否真心都不知道。
有那么多子女,可孩子们生长在充满权欲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最大的好处。
这样的日子……好像也挺惨的。
所以才有那么多昏君,昏庸一点,就能过得幸福一些。
可以罢黜自己讨厌的臣子,提携自己喜欢的,宠爱自己喜欢的妃子,疏远自己厌恶的。
现在听着这些读书人闲谈,林渊觉得挺有意思的,嘴角还带着笑,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穿着便服的守卫们看着林渊的表情,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这些读书人出言不逊,到时候惹怒了南菩萨,这些人倒霉不算什么,要是把南菩萨气坏了可怎么办?
如果说林渊的脑残粉哪里最多,一定是他身边的人最多。
有时候林渊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天天跟在他身边,知道他也要一日三餐,也要上厕所,怎么还会真心实意的觉得他是神仙呢?这也太玄幻了?
读书人们已经从邪教的话题转移到了民生上。
其中一个说:“你们说,那南菩萨把精力都花在低贱小民身上,他可知道治理国家靠的是士人?我原先就想说了,如今这平江是个什么风气?读书人把精力放在拉帮结派,讨好姓吴的上头,乱得不成样子,可曾见有一个真当上官的?”
另几个读书人不说话,林渊也很有兴致的听。
那人又说:“我看啊,那南菩萨就是由着他们斗,等他们斗累了,斗烦了,他再出来,那时候那些人就听话了。”
“你说的怎么瘆得慌?”
“就是,这看着不像选官,这像养蛊。”
“不过我也觉得,那南菩萨看着礼贤下士,也只是嘴巴上说说,到底没做出实事来。”
“这话怎么说的?难不成叫士人去要官?大家可还要脸呢!”
最开始说话的人又说了:“最先倒是封了官,叫出去好听,两个礼官,挂个名头,甚事也不用干,就这,都被逼死了。”
提起死的那两个,读书人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有点兔死狐悲之感,可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他们都知道,南菩萨是一定会用读书人的,只是不想叫人看着他是被读书人的力量威胁。
所以他们什么都不用做,静静等待就是了。
有想出头的人自去出头,等那些人撞得头破血流了,他们不就得利了吗?
林渊听着读书人们谈论,心底悠悠地叹了口气。
这要是在现代,读书人那么多,公务员遍地走,可不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究其根本,还是这个时代能读书的太少了,少的每一个都很珍贵,他们习惯了被捧着的日子。
“杨兄说的这么多,可有什么好计策?”有人忽然提问,语气并不怎么好。
那位杨兄说了:“走那位吴大人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若想再进一步,我们还不如求找宋知事。”
宋知事就是宋濂。
有人嗤笑:“那宋知事都是刚来,自个儿都立身不稳,怎么管得了我们的事?”
杨兄:“鄙人短见罢了,兄台信是不信都与我无干,诸位慢用,先行一步了。”
林渊转头对身边的护卫说:“那个姓杨的,你们留意一下。”
护卫连忙说:“是。”
有护卫已经跟着那杨姓男子走了出去,估计要跟到别人的住所去。
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16节
林渊也不明白,他放了宋濂这么大个招牌在那,宋濂又一直颇有声望,手底下如今还缺人,那些读书人干嘛不去?非凑在吴长青身边。
难不成……是吴长青有什么特殊的个人魅力,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第94章 094
“老爷, 您竟一点都不急。”老仆自幼跟着宋濂,早就是如同家人一般的角色了, 这会儿一边布饭一边小声说, “千里迢迢过来, 也没见那南菩萨如何重视……”
他为宋濂鸣不平, 在他看来, 再没有比宋濂更能干聪明的人了。
宋濂做下吃饭, 他冲老仆说:“急什么?”
老仆又叹了口气。
宋濂却没有跟老仆解释。
他自己心里清楚,如今林渊手底下想冒头的人并不少, 若贸然对他委以重任, 他以后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如今的宋石昭,就是未来的宋濂, 人人都盯着那个位子, 想要取而代之。
林渊叫他去管“开蒙”的事,只是给他镀一层金, 有了这一层金, 以后才好提携他。
宋濂也知道自己是个招牌,但那样如何?他的起点比常人高得多,这是好事, 不必斤斤计较。
小白莲教的一众余党都因为鲍江河的招供被抓了。
这些人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原先也是被欺压的穷苦百姓,一朝翻身,自己也不把人命当人命。
其中有一个, 院子里的每间房子都关着人,有男有女,不着寸缕的关在屋内,就是防止他们逃跑。
他院里伺候的人供述说,那人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屋子,有时候要好几个一起伺候,现在还活着的都是听话的,不听话的早就死了。
宋濂最近正安置着这些受害者,遣送回家?怕是刚回去就死了,这种事瞒不住,别说自家人如何,就是外人的指指点点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宋濂就把他们送到军营里了,去做伙头兵,或是别的,女的就去做医护,军营里行令禁止,所有人每日都忙得筋疲力竭,自然没有功夫去说闲话。
这倒是得到了林渊的夸赞,说宋濂怜民,把宋濂吓了一跳。
宋濂也看出来了,林渊对百姓宽和的就像父亲,他在臣子和百姓面前是两副面孔。
不过两个多月而已,平江已经有不少百姓真心实意的拥戴他。
老仆说:“我看那南菩萨,或许真有几分不凡之处,听说他原先也不过是个地主少爷出身,这天下的地主多如牛毛,却也只出了一个他。”
宋濂吃下一口菜:“时运也。”
若天下太平,似林渊那样的人或许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地主。
时运造就了他。
——
林渊看着前线的战报,陈柏松和朱元璋一同前往的滁州。
如今林渊手里的军队已经有近百万人——虽说算上了伙头兵之类的辅兵,但这个数量也已经不容小觑了,雄狮百万众,虽说人数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但对于战争来说,人就是一切的基础。
朝廷现在在他面前也早就失去了一敌之力。
自从朝廷接触了脱脱的兵权,至使大军就地遣散之后,朝廷就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如今只是一个面子货,虽然还端着款,但他们别说出兵攻打林渊,就是示好——都害怕林渊不搭理。
他们只能希望不同的义军之间斗个你死我活,他们才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统治过这一片大好河山,再叫他们回到关外,这样的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林渊看着战报,大军过去几乎是一路顺畅,没有遇到任何反抗,滁州的万户姓姜,倒也有几分本事,困守滁州月余还在咬牙坚持,派兵出战,倒也和陈柏松他们有来有往,不至于反方面碾压。
林渊的大军也不是没有损失,根据报来的阵亡人数,就已经超过两万人了,虽说滁州那边的伤亡更惨重,但他损失的两万人叫他眉头紧锁。
宋石昭接过林渊递来的战报,仔细看过以后才说:“大人不必忧虑,如今元朝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如今要看的,倒是另外几个。”
林渊点头:“郭子兴病逝两年多,如今势力已被孙德崖继承。”
“大人……想打濠州?”宋石昭几乎是立刻就知道了林渊的言下之意,元朝已经力竭,如今再去管就是舍本逐末,反而是义军中的几个势力声势高涨,到了不得不防的地步。
濠州就是孙德崖的大后方。
林渊这是想把孙德崖他们一网打尽,不留任何机会。
林渊:“就怕不是时候。”
宋石昭一身冷汗将起,但脑子缺无比清醒,他连忙说:“大人高瞻远瞩,何不徐徐图之?今年打不下来,明年或后年,必然能打下来!”
宋石昭虽然知道林渊剑指天下,却没想到他竟准备同时对付朝廷和孙德崖。
这叫他激动的不能自己。
或许离林渊君临天下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宋石昭说道:“不知小明王那边……”
林渊想了想:“安老四那边,应该已经有所动作了。”
他让安老四去鼓励小明王的野心和权欲,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老大,刘福通手握重权,小明王却占着大义,小明王若真心想和刘福通打对台,谁输谁赢,还说不定呢。
清朝时鳌拜手握重权,把持朝政,康熙还不是把他弄下去了?
因为康熙是皇帝,他有大义,总有臣子愿意跟着他赌一把,在鳌拜手里,这些人恐怕一生没有出头之日,但只要跟着康熙赌赢了,他们就能登峰造极。
林渊倒是不介意去推小明王一把。
小明王和刘福通斗得越厉害,越乱,他得到的好处就能更多。
“陈友谅那边如何了?”林渊问道。
宋石昭说道:“他杀了倪文俊,吞并了倪文俊的军队,自称宣慰使,或是平章政事。”
林渊点头:“陈友谅那边的消息,还得多仰仗先生注意。”
宋石昭不是很明白:“我看那陈友谅如今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不过占了个黄州,上头还有徐寿辉,怕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林渊笑道:“有一种人,生来就与旁人不同。”
明年才是陈友谅大放异彩的一年,而他不能视而不见,眼看着陈友谅坐大。
他不想到了跟陈友谅对上的时候才去后悔怎么没有提前对付他。
远在安丰的安老四打了个喷嚏,他在屋外吹着凉风,安妻正在整理着请帖,他们来到安丰已经半年多了,用钱开路,倒是买到了一个小吏的职位,安老四人虽然看起来粗莽,但却是个胆大心细的,这半年时间他们忙着交际往来,花钱如流水,倒是很快与下头的小吏打成了一片。
“平江那边还没来信。”安老四叹了口气,他就怕南菩萨把他给忘了。
安妻把帖子收好,拿出纸笔写请帖,她是识字的,写得一手好字,虽是女子,但练得并不是女子喜爱的小字,而是龙飞凤舞的草书,因怕人看不懂,只能收敛一些,这样出来的字只是称得上工整而已。
安妻边写边说:“你不必忧心这个,有时间长吁短叹,不如多出去走动走动。”
安老四:“出去走动有什么用?我看啊,我不去把下体割了当太监,这辈子是见不到那小明王了。”
与其说刘福通把韩林儿保护的好,不如说刘福通把韩林儿关的严实,寻常根本没人能见到他,除了那些内侍以外,能接近韩林儿的人只有重臣,这些重臣还都是刘福通的人。
安妻也叹气:“得另想些法子。”
安老四摇头:“哪里有那么简单。”
可是眼睁睁看着升官发财的机会离自己远去,安老四就心痛,十分想要捶胸顿足。
这回他若是能完成南菩萨的嘱托,待得日后回去,就算不是位极人臣,也会被委以重任,他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不是说丞相要给小明王纳美吗?”安妻忽然说,“官宦人家的女儿都能去。”
这是强征,位高权重臣子的女儿是去当妃子的,小官小吏的女儿是去当宫女的。
安老四:“……我们现在生个女儿?那也赶不及啊。”
安妻:“我们话也没说死,之前跟邻居说的家人都在路上,就说我们提前把女儿接来了如何?”
安老四:“到哪里去找这个女儿?”
安妻笑了笑:“你忘了?红袖上回接了我的信,现在怕是已经要到安丰了。”
安老四瞪大眼睛:“娘子,你那时候就想到了?”
安妻:“你们男人办事,眼里是看不见女子的,我是女子,自然知道女子能干什么事。”
红袖比添香她们更内敛,只要穿的简朴些,就会叫人觉得她空有美貌。
这样的人才能不被怀疑——像是添香那样的,一双眼不笑也含情,便是自己有意克制也容易被人瞧出来。
红袖到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天以后了,她身边有几个伪装成仆从的护卫,一路保护她来到安丰,红袖卸去妆容,素面朝天,看上去倒真与安老四是父女关系,他们嘴唇形状还是有些相似的。
安妻走过去,叫红袖挽住自己的手,两个女子走在前头,安老四跟在她们身后,在街道上招摇过市。
“你家来亲戚啦?”
“这小姑娘倒是漂亮。”
安老四便笑道:“这是我家女儿,原先在路上,如今皇上纳美,自然要早些过来,便派人去接了来,我那老父老母还在后头呢。”
众人一边夸着红袖,一边羡慕人家把女儿生得好。
哪怕是进宫当个小宫女,就凭这个身姿打扮,必然能入小明王的眼。
小明王再怎么也是个年轻人,少年慕艾,于男女之事上本来就是无所顾忌的时候。
待招摇过市以后,三人才回到小院里。
安妻打发安老四去打了热水,叫红袖好好收拾一下,坐了这么多天马车,红袖便是身子再好,此时也不好了,她先擦了把脸,才靠在椅子上,对安妻说道:“这院子不错。”
安妻笑道:“花了三百两。”
红袖吓了一跳。
安妻又说:“哪里那么好买房,打点关系,看房下定,前头的是加在一起就有百两了,周围的邻居总要打招呼,送些礼过去,若不是把得住,三百两还打不住。”
安妻又问红袖:“高邮和平江如何了?我与夫君虽不在平江,心里一直念着南菩萨。”
红袖拉住安妻的手:“大人也总是念着你们的。”
安妻叹气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恐怕以后都要麻烦妹妹你。”
红袖:“这有什么。”
她是自己请缨过来的,南菩萨也承诺了她,若是成了事,日后她也能像周知事一样当官。
虽然身为女子,却也想搏一搏,若是搏赢了呢?
似她这样的人,早不对男人抱有什么幻想,她见识的男人多了,知道男人都是猫,天下就没有不偷腥的猫,与其靠男人,不如靠自己,以前是没机会,如今有了,自然要牢牢的抓住。
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17节
等日后当官的女子多了,她们互为臂膀,同仇敌忾,也不怕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夜里红袖跟安妻住一个屋,女人之间总有许多话能说,安妻也是担心红袖初到安丰,水土不服,便亲自做陪。
两人净脸洗脚之后躺在床上,盖着同一床被子。
“你一路过来辛苦,不知平江那边现在如何了。”他们走的时候南菩萨还在高邮呢。
红袖说道:“没什么大事,下头的一些小人总那样,大人只要叫人整治,哪里还有他们的说话的余地?”
安妻看着红袖:“叫你入宫,先头必然是宫女,你长得貌美,就怕宫中的女人们……”
别还未成事,红袖就被那些女人们给害死了。
红袖轻笑道:“姐姐可别小瞧我,我自幼在女人堆里打滚,她们有哪些手段我还能不知道?我到时候进去了,若没人看重我,自然方便,若是有人看重我,我便寻她的对头依附过去,总能保命的。”
安妻:“那你自己得小心,我们在外头能帮你的也有限。”
红袖点头:“不瞒姐姐说,一想到我要去做什么,我就日夜难寐,一腔热血沸腾难平。”
她还记得南菩萨对她说:“你是去做间,若能成功,便能颠覆一国,怕不怕?”
她当时激动的连头也抬不起来,她说:“奴家不怕!”
只要能办成,哪怕她是个女人,史书上未必也没有她的一笔,哪怕是恶名,也足够了。
红袖被送进宫的时候是清晨,宫里的嬷嬷和内侍来领她们走,年轻的女孩子们坐上马车,又是紧张又是兴奋,这些小官吏的女儿们也做着梦,等进了宫,若是能得到小明王的亲眼,日后就能携带家人一同过上好日子。
对女孩们来说,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嫁个好人,这辈子才能过好日子。
但什么好人都比不上皇帝。
那可是皇帝,是万物的主人,自然也是她们的主人。
若真能成为皇帝的女人,她们也就成为了半个主人。
女孩们在马车里一开始不敢说话,过了些时候,她们发现没人管她们,这才闲聊起来。
“你是哪家的?”
“呀,我们同姓呢,说不定几百年前还是本家。”
等拉完家常了,她们才开始聊“正事”。
“也不知道宫里的娘娘们好不好伺候。”
“听说皇后娘娘是个慈善人,对妃子就像对姐妹一样。”
“我听说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都是绝色呢!”
“也不知道我们会被分到哪里去。”
红袖静静的听着。
也有人看红袖生的貌美,搭话道:“你是哪家的?”
红袖说:“城西头安家的。”
“安家?我没听过。”
“我也没听过。”
红袖又说:“刚搬来半年,姐姐们不知道也是寻常。”
安丰毕竟只是一个县,皇宫不大,但是修缮的不错,对这些女孩来说,这样的建筑就是她们以前只能看看,从没有奢望能住的地方,一个两个都想凑到车窗去看,外头的嬷嬷瞪了她们一眼,这才重新坐回去。
红袖倒是没什么感觉。
雕梁画栋的房子她见多了,其实都一个样,就是住,住不到几天也就觉得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待进了宫,宫女们先在宫室外围领了宫装,再安排了屋子,她们还要学上一段时间的规矩才能分到各个宫室去。
嬷嬷看红袖生得好,也觉得她日后会有前程,对她倒是格外严厉。
虽然严厉,但私下却与红袖关系不错,红袖与别的女孩不同,她进宫的时候安妻给了她不少钱,用来打点宫里的关系,嬷嬷收了她的好处,又觉得她以后未必没有造化,便也帮她钻研起来。
“嬷嬷,这糖不错,您试试。”红袖待在嬷嬷的房里,把从厨房买来的蔗糖放到嬷嬷手边,带着一脸恭敬的笑容,蔗糖难得,厨房都没多少,红袖花了不少钱才买来这么一小块。
嬷嬷果然看见糖就移不开视线,咽了口唾沫,一边说:“怎么好拿你的东西”,一边把糖塞进嘴里,眼睛都享受的眯起来。
她这样的管宫女的嬷嬷本来就捞不到什么油水,要在贵人跟前伺候才有地位,这样的糖,她自己舍不得买。
吃人嘴短,嬷嬷拉着红袖的手说:“这新进宫的姑娘里头,就你最懂事妥帖,我看啊,别的都不如你,日后若运道好,说不定就会……”她朝天上看了一眼。
红袖连忙说:“都是嬷嬷抬爱,奴蠢笨,若不是嬷嬷,怕是早就过不下去了,在奴心里,嬷嬷就是奴的妈妈,是奴的亲娘。”
“哎,好孩子。”嬷嬷一脸的褶子似乎都在笑,“既如此,我们变认个干亲,你唤我声干娘如何?”
红袖的眼眶立刻就红了,连忙跪伏下去:“干娘,受女儿一拜。”
嬷嬷把她扶起来:“好孩子,好孩子,日后你富贵了,可不要忘记干娘啊。”
红袖:“自然不会!奴旁的不知,但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嬷嬷笑呵呵地说:“待下月,我便把你送到娘娘身边去……李娘娘最得宠,去了她那,你就能多见皇上几面,到时候说不定就是你的机会。”
红袖却摇头:“干娘,若是去李娘娘那,我怕是永不会有出头的机会,也不能报答干娘了。”
嬷嬷奇道:“这话怎么说的?”
红袖小声说:“李娘娘圣宠不衰,皇上去了李娘娘那,眼里又怎么会有旁人,就是有了,也不能当着李娘娘的面……”
嬷嬷:“哎呀!我竟忘了这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