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寒冬三月
战舰群穿越马六甲的消息传到英国本土后,引起了高度重视,虽然在海上没有追上,但丘吉尔并没有放弃追踪这支舰队的大蒜,那里可是有堪称巨舰的战列舰,那庞然大物的拥有者将挑战他们在海上的霸权。
美国同样接到了这个消息,也将手里的力量撒开,在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都安排了间谍,搜寻这支舰队的去向,找到这支舰队的拥有者。
他们同样担心自己海上权威被挑战,他们必须知道战舰属于哪个国家,否则,一旦是敌人,还不知道敌人的实力,那会吃亏的。
而且根据消息,这支舰队的航速非常快,连带运输舰的速度都不慢,海上跟踪的是轻型驱逐舰,居然都跟丢了,可见速度上的差异。
这样的舰队在海上将行踪不定,难以锁定,一旦是敌人,那将是个可怕的敌人。
老希的情报网同样不差,在英美动作的时候,他们也撒开了大网,寻找这支舰队。
两天后,所有蹲守的势力得到了一个准确的信息,这支十几艘战舰组成的战舰群穿越了苏伊士,进入了地中海。
这个消息一传出,各个关心这些的国家纷纷动作,开始将目光锁定土耳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甚至向黑海放出了触角,怀疑是苏俄的舰队。
这些没有国旗的舰队在穿越马六甲的时候。那一门门的大炮让英国没敢拦截,也让他们更加迫切的想知道这支舰队的归属。他们可是看到了战舰的雄姿,其中的战舰都不比皇家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战列舰还要犀利,而且速度远远的大于他们的23节。
很快,这个谜底没有被遮盖太久,三天后。出了苏伊士的舰队出现在了意大利领土附近,并随之在第二天直奔罗马。
难道是意大利的战舰?
所有的目光立时聚焦,都瞄向了意大利,想知道他们的战舰从何而来,这些可都不是他们生产的战舰,而且颜色也不一样,是银灰色,跟他们战舰的颜色不是一个路子。最关键的是这些战舰的航速,那战列舰航速可不是他们国家能够达到的技术。就目前来说。各国都没有把握让战列舰达到三十节以上。
老希,是最早得到答案的,在目光聚焦向罗马的时候,他接到了老墨的邀请,让他派人前去观摩新战舰。
他们可是利益互惠的伙伴,老墨当然不会瞒着老希,于是,老希知道了战舰的由来。知道了这支舰队的归属。
帕里奇诺是前来的领队,他下了飞机的时候。正是战舰进入秘密军港的时候。当他看到金刚和雾岛那庞大的舰身时末尾意大利的大手笔暗自赞叹了下。
这可真称得上大手笔,这些战舰可不是一亿两亿能够解决的。
可他同样不知道,还有两艘航母,六艘战舰被老墨卖了,那两艘航母的价值恐怕都能赶上这支舰队了。
看到战舰的一刻,他的心脏砰然跳动。作为老希的核心人物。他当然知道老希的计划。意大利不同于日本,跟日本的亲近,一个是卖给他们物资和车床设备,一个是希望他们牵制苏俄,让自己这边进攻顺畅。可惜后世的时候。日本不但没有牵制苏俄,还就爱你给精力放在了中国,并未他们招来了美国这个强敌,否则,战争的走向真不好说。
但这一时空,日军同样失去了盟友的作用。他们被中国打败,已经自顾不暇,先遣军一旦拥有了海上力量,那,日本本如的守护估计不会坚持太久,就会全境陷落。
而意大利,则是他们的后盾,能保证他们的背部不至于遭受攻击。意大利的强大,意味着他们更加安全。
参观了一圈战舰,跟老墨共进了晚餐,帕里奇诺就匆匆告辞了。他必须将这一情况报告给老希。
与此同时,英美同样得知舰队已经进入了意大利的军港的消息。这让他们多处了很多的想法。
航速慢于这些战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战列舰厌战号、勇士号,还有巴勒姆号都被召唤回国,从朝鲜匆匆的返回。
美国同样吃惊不小,在太平洋穿过,在马六甲穿过,这样的舰队他们居然不知道,如果袭击他们的话,他们都撵不上,只有挨揍的份。
虽然有航母舰队,但面对航速快的对手袭击,他们也感觉到了压力。所以,在英国舰队离开朝鲜的时候,他们业务返回了珍珠港,并派出大量的特工,希望获得意大利战舰的锅炉技术,向知道他们怎么就这么快的。
董库在这些天一直没有消息,他也不知道他卖给意大利的战舰会出现这么多的波折。虎牙战士同样行进速度不快,虽然比日军快,一天也就四五十公里,要想撵上拉了他们几百公里的日军,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而不确定日军具体位置,董库的大军还无法运动。他不能跟着日军满高原的乱窜,那样的话,战斗都是问题,单单补给就够他受的。
进入了四月份,眼瞅着就要五月了,日军的目的地似乎还没有到。董库虽然着急,但也只好等待消息。反倒是由于安静,他讲所有防线都做到了固若金汤。他不进攻的话,单纯防守,他有把握挡住任何国家的攻打。
看着已经有了点暖意的天空,董库无奈的说道:“看来我们要向吃掉一直赶路的日军有点困难了,真想不明白他们怎么就直奔西藏了呢?”
左伯阳抓了把已经跟砂糖一般的积雪,攥成了团,奋力撇了出去,随后说道:“日军进入不毛之地的用意很让人费解,难道是从那里进入印度?”
“不能。”
董库摇头道:“英国人不傻,怎么会引狼入室?那里可是他们的殖民地,放进来容易,要想送走可就难了。而日军目前,也不可能攻打印度,他们根本就打不起,没有补给跟着,他们打一场两场的攻坚还可以,长时间战斗,子弹他们都消耗不起。”
“是啊,真的很费解。”
左伯阳摇着头,看向远处。
董库知道日军必然是入藏了,他们行进的道路似乎早就勘探好了。根据虎牙队员的汇报,他们沿途看到了很多的简易坟墓,扒开看是日军。道上,还有不少的中国劳工,还有女人,被冻僵在雪地上,被动物撕扯。
这说明,他们并不知道高原反应,或者说知道,也没有好办法解决。
而如此一来,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原上作战,他都不敢说自己的部队能够适应。所以,这才是他郁闷的地方。如果日军真的到了拉萨,他追袭都是问题。
“队长,实在不行就让飞虎队上吧,用精锐对付这些没有重武器的日军,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以战养战,用日军的子弹就够了。”
董库收回目光,想了想说道:“飞虎队一共一万多人,他们同样受不了高原反应,所以,战斗力比普通士兵强不了太多,让他们去实在不妥。”
“高原反应……队长,什么是高原反应?”
左伯阳这是第三回听董库说了,他终于忍不住的问出了口。
董库错愕了下,想了想才明白,左伯阳哪里会知道这个名词,于是,耐心的讲解了一番。
听完董库说的,左伯阳这才明白哪里战斗条件要有多艰苦,环境多险恶了。也明白了董库为何迟迟不下令出兵跟踪绞杀。
“日军居然将自己置于死地,可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军追击的确有困难。”
“是啊。所以我才一直没有下令让孙涛出兵。”
董库多少有些无奈。
在他们议论日军的时候,日军在世界屋脊上也是苦不堪言。
他们的勘测队伍早在几个月前就对这条线路进行分了勘测,派出去的小队沿途因为体力不支死了大半,终于抬着电台上到了世界屋脊。可日军真的不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在靠近那曲的时候,战士已经有五六万死在了路上。那些劳工更是不堪,几十万的劳工,现在仅剩一半不足,剩下的还都气喘吁吁,随时要倒下的样子。让他们背负太多的重物,根本就走不动。要不是沿途抢了了些牦牛,他们的马匹都不够用了。
最后这三四百公里的路程就成了压垮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路,更多的士兵倒下。他们开始还抬着那些走不动的士兵,后来,抬不起了,只能保证物资不被落下,任由走不动的士兵睡死在道上,连掩埋都无力去做了。
这也让队伍绵延了几十公里,甚至掉队的恐怕有百公里的距离。但前锋不能停,他们知道,不赶紧赶到人烟稠密的区域,他们会有更多的人被留在这里。(未完待续。。)
铁血抗战918 第782章入藏
英美是海上霸王,他们在得知意大利拥有大批新型战舰的时候,无不是多了份担忧。要知道地中海,那是意大利海军的地盘,他们的海军力量并不弱,一旦膨胀,周边的英属殖民地没有能够制约的,所以,他们会离开地中海,进入大西洋,那样,就会爆发不可想象的危机.
最关键的是他们跟德国走的近,德国的动作一直是要推翻一战的秩序,这就不得不让英美警惕了。
按下他们这些列强各自算计不提。日本在英美舰队离开了朝鲜海域后,更加的低调。朝鲜半岛的兵力不足两个师团,精锐已经全部去了台湾,并没有返回本土。
他们知道,面对强敌先遣军的攻势,几百公里的土地不够伽两天三天攻打的。他们耗费了巨资修建的地下掩体,在先遣军手里都没能挺过三天,这无疑说明,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对抗先遣军的了,凭借现在的土木掩体,那更没门了。
他们这会除了舔舐伤口,还要有个理由来安抚国内的民众,他们不希望在这会再有大战。谈判虽然不了了之,鸠山炫太郎都带队返回了台湾,但他们在朝鲜半岛却非常规矩,唯恐刺激到先遣军。
反观先遣军,在防线那里天天的枪炮齐鸣,紧张了数天后,日本人终于免疫了这些能够造成恐慌的声音,先遣军在练兵,在用大量的子弹和炮弹练兵。
的确,此时先遣军没有放弃训练,董库知道,虽然胜利了,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已经靠近拉萨的日军剩余多少他不知道,日本本土没有攻陷那是一定的。所以,他还要继续练兵,为最后的战争做准备。
这次他招收的新兵超过了三十万。训练,就成了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孙涛的大军在即将开化的山林里依旧满负荷的训练着,还在做着追踪日军逃进西藏主力的准备。顺子那里,新兵老兵已经增加了抢滩训练,这会虽然还没有开化,但周围水流众多,正是可训练登陆作战的好地方。只等着开化,就可以利用江河训练最后的泅渡或者抢滩的项目了。
与此同时,莫日根完成了修筑运输补给线后,已经返回了乌拉尔山脉,对即将开化后的对苏俄防御做准备。狗蛋的大军一半以上都是新兵,这会。也一直紧锣密鼓的训练,让这些新兵蛋子虽然没经历战火,个人素质正向战士转变。
同时,赵利强在上海依旧在招兵,为海军陆战队招收有水性基础的学生和青壮,输送到月牙岛,以及坤甸。交给李荣斌和猛子。
关内,老赵和黄百韬还有张自忠在山东,山西,势力犬牙交错,倒也相安无事。究其原因,一个是先遣军已经向老蒋言明,还有山西逃逸的日军,他们随时会进关追剿这股日军。并且屯兵与沈阳周边,随时准备入关。
再一个,美国给老蒋的武器这会正在做适应训练,尤其是坦克和装甲车,还有大批量的飞机。这些都要做训练,这会还没有吸收变成自己的,所以。张自忠部,黄百韬,以及杜聿明都非常安稳,连阎老西回到山西。也是加紧恢复旧有的工厂,恢复之前的武器生产,而没有对境内的老赵势力进行排挤。
国内的民众也在胜利的喜悦里慢慢的恢复了剩货,一切,似乎都已经结束,他们不用再担心亡国了,不用在担心战火了。
在这些平静的表面里,山西的日军终于抵达了拉萨。
到了这里,日军四十万大军仅有不到三十万的数量还有战斗力,其中有将近五万的日军出现了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鉴于现在的医疗水平,他们死亡的几率占六成,或者的希望渺茫。
那些伪军,虽然没有像汉奸一样全部被当做劳工,但也是这支队伍里的劳力,没人都要携带双份的枪支和弹药,导致三十几万的伪军,仅剩不足十五万还能走动,可以说,一路上尸骸遍野。
倒是这些军官,他们因职务的关系,没有携带武器和重物,虽然也是徒步,倒是符合了初上高原运动的要素,不出力,不剧烈运动,慢慢适应,让军官的损失非常的小。
在抵达拉萨之前,日军跟当地的藏民就交火了数次,但沿途无不是屠戮一空,并没有阻碍行进的速度。
那些藏民的武器落后,洋炮尖刀如何抵挡拥有机枪和掷弹筒的日军?在日军一路进入拉萨后,他们放弃了抵抗。
东条英机和板垣征四郎这些对中国非常了解的将领在抵达拉萨前,就停止了行进。前面,藏民武装严阵以待,大有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他们知道,他们的到来会被排斥,但东条英机并不是除了独断专行,凶悍残暴就不会谋略,他还是有点脑力的,尤其是周围还有那么多老奸巨猾的将官。
于是,停止前进而改为谈判,这是他们舔舐伤口的最好办法。虽然那些武器落后的藏民挡不住他们的杀戮,可士兵连跑动都困难,战斗同样会艰苦。
最关键的是他们需要休整,不希望在筋疲力尽的时候连续发生战斗,不希望因为这里的抵抗,消耗他们珍贵的弹药。他们没有补给,只能是尽量避免战斗,要不,子弹打出去一发就少一发。
板垣征四郎这个中国通,918的制造者,率领半个师团打进山西,击溃三十几个师甲级战犯,在找到会汉语的藏民后,亲自前往了拉萨,面见**14世。
藏民拥有武装的那些农奴主并不统一,他们手里有的拥有苏俄或者从印度购买的过时武器,但也是机枪长枪都有。他们在看到一门门迫击炮,一挺挺的机枪,和正一门门支上的山炮,野炮,92步兵炮,还有那闪闪发光的成片刺刀,他们知道,凭借他们的武力,难以抗衡这支部队。
在看到对方没有发动攻击时,他们选择了见使者,而不是开战。
**14世此时还没有继位活佛,只是转世灵童,而且才不过两三岁,他被推出实际上还是由寺庙的僧人代为说话。
对于佛教同样有研究的板垣征四郎见到**并没有因为他是幼儿而轻视,这也让寺庙内的喇嘛放心不少,虽然听闻日军入藏的恶行,但他们亲眼看到日军枪炮林立,却没有发动进攻,而选择谈判,这让他相信了日军的诚意。
于是,日军兵不血刃的进入了拉萨,并陆续的接应后续部队,在这一片开始建造工厂,勘探矿藏,争取尽快恢复对武器的生产。
在得以轻松占据西藏后,日军没有对那些农奴主进行盘剥,他们采用了怀柔政策,在进入拉萨的第五天开始,就慢慢的开始招收藏民为伪军,休养生息的同时,组建着自己的藏族伪军队伍,为治理西藏做着准备。
英军在藏南得知日军已经跑到了西藏,大惊之下,将重兵调往那里,布置防线。他们可不希望日军从这里进入印度,那将是印度的灾难。
同时,派出使者赶往拉萨,面见日军的高层,想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这个虽然不可能得到答复,但英国人还是知道了原因,那就是日军没有把握穿越中原腹地离开中国,躲避先遣军的围杀,才退而求其次选择在西藏站稳脚跟,利用这里地域险峻,环境恶略来挡住先遣军的追袭,保留住精锐,再图后计。
在英国人得到答案的同时,董库也知道了日军安稳进入了西藏,虎牙战士搜集的信息显示,他们全部进入了西藏腹地,沿途留守的不多日军,虎牙战士没有动,都绕开了,追踪大部队抵达了拉萨。
但他们无法进城,藏语不懂,让他们无法探听消息,只是抓了几个日军的舌头,和几个伪军,得知了大致的情况,就避开了拉萨人口稠密的区域,在山里隐匿了下来,靠着打猎来保证粮食的供给,等待董库的进一步命令。
董库得知日军居然在哪里开始建厂,心里不由一动。日军在那里站稳脚跟的话,的确难以收拾,不过,既然有了落脚点,而且还是在国内,那就可以做到不被他国注意的情况下,围歼这股日军。
毕竟有了落脚点,就意味着他们不会可那跑了。董库可真的不愿意满山区追赶日军。
他叫来左伯阳和刘忠,指着地图说道:“日军占据了西藏,我们要做好准备进行围剿了,时间准备一个月内,你们看,这是日军的位置,这是狗蛋大军的位置,我们两路出击,一举围歼这股日军!”
“对,狗蛋的大军距离日军并不远,日军或许还不知道咱们的部队离那里如此近呢。”
董库抬起头来看了眼说话的刘忠,摇摇头说道:“日军怎么会不知道,估计只是觉得我们要进攻,走吐鲁番会路途很远,走山脉难以行进罢了,利于他们防守,做功课是日本人的强项。”
ps:鞠躬感谢mgei625投来的评价票,感谢一次投来的两张宝贵月票,感谢xia.o迷.ngd.esh头来的依仗宝贵余票,拜谢!!
铁血抗战918 第783章挺进青海湖
董库在接到确切消息后,让仅有一个排的虎牙战士隐匿,连混进日军内部的动作都不做,他这边则开始了大军的调动。
顺子和邢远依旧守着朝鲜,狗蛋的部队向吉尔吉斯坦运动,两个军,八个师向那里驻扎。
去那里的原因是因为吉尔吉斯坦平均海拔2700米,离超过三千米的山地并不远,切以山地为主,适合做高原适应训练。
董库不会让这些连高原都没去过的人直接奔袭西藏,那会死很多人的。就算不死人,救治那些高原反应的人,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吸氧,只是备用,绝不会让吸氧成为依赖,他要让战士们自己适应高压和缺氧,这样就不会每人背着个氧气瓶了。
狗蛋那里的大军向目的地挺进的时候,董库亲自赶往了沈阳,转道直奔锦州。东北,杜聿明全权负责,董库就是要找他。
杜聿明见到董库很是意外,按说这些事他安排个人通知一声即可,根本不用亲自来。
听完董库的来意,杜聿明想了想说道:“董将军,进关没问题,这些都是小事,抗击日寇经过防区我怎么敢有说法,只是不知道董将军是否需要我们协助?或者说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董库没有在意他的虚套,在他话音落下后说道:“杜将军,这股日军的数量还不够看,倒是有一件事需要杜将军给上峰协调。”
“您说。”
杜聿明向前探了探身,等待下文。
“是这样,麻烦杜将军将我军的行进路线汇报下,避免沿途出现问题。”
“好!”
杜聿明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随之问道:“不知道贵军行走路线是……”
董库抬手示意了下,随之接过近卫五号递来的地图,在桌子上摊开说道:“我们的行进路线,不走山西,从张家口直奔包头。奔兰州,进入青海,沿途不进大城市,就算兰州,也绕城而过,不做停留。到了青海后,我们会是党风停留。等待敌情的反馈。”
杜聿明看着那条行军路线,心里踏实了。
先遣军走的路线都是苦寒之地,除了包头,就算兰州也不是富庶之地,董库还承诺不进大城市,显然不想在行军路上弄出点什么不愉快。而直奔目标。
“好,我这就向上锋汇报,一会我陪将军喝一杯。”
董库拦住了杜聿明,“不用麻烦,以后有机会的,我这里说完就要回去了,日军走了一个多月。我不赶紧追,他们在西藏就构筑好阵地,站住脚跟了。”
“这……”
杜聿明还想挽留。
董库挥手打断了他说道:“杜将军,沿途的路上我军不进城市,但需要征集粮食,我们给出合适的价钱,在当地最高价的基础上,再添一成。站已结束,我们不从这边回来了,这个希望将军一并报上去。”
“行,我记下了,这个一并报上去。”
杜聿明看着已经站起来的董库,一边说着,也一边站了起来。
董库没再客套。举手一个军礼,在杜聿明回礼后,掉头离开了杜聿明的军营。
董库还没有离开锦州,老蒋就接到了汇报。他快速的召集了人员,商讨县前进借道事宜,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得出结论。
先遣军撤出黑龙江,他们都知道了,还有大军在的就是沈阳周边了,如果他们真的全部入关,那,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就没有先遣军的力量了。
所有人都难得的一间一致,既然先遣军不准备参与争夺政权,那他们越快离开东北越好,至于路上的周边安全,先遣军在中原大战的时候,那么多的城市被拿下,他们没有再在那屯兵,除了一条现在已经基本不走物资的补给线,再就是徐州,扬州,上海和一些小地方还有驻军,就没有占地盘的意思,所以,没有必要担心。
至于征粮,先遣军走到哪都没有掠夺的毛病,征粮就是购买,反正他们有钱,那里地方囤积的粮食正好可以卖个高价,何乐而不为?
董库刚刚离开锦州,赶往营口的时候,杜聿明就派人将这个消息送往了营口,前后脚的功夫,董库就接到了答复。
董库看着措词含蓄,但显然没有任何想法的信件笑了笑。他非常清楚老蒋的意思,也知道老蒋巴不得自己快点走呢。
回手将信件递给了左伯阳,下令道:“命令孙涛大军全部开拔,曲军刚殿后,向青海进发!”
“是!”
五号大声领命,随之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