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铁血抗战918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寒冬三月
胜利的喜悦让日军手脚麻利,快速的清理这战场。他们虽然经历了剧烈运动,但这里一个是海拔低,一个是冲锋并没有太远的距离,再加上极度的亢奋,高山反应发作的还真不多。
一个多小时后,在六点的时候,岗村宁次得到了全部数据。
他们进攻损失仅有两千余人,缴获的大炮足有一百五十们完好无损的,只是炮弹稀少,全部搜刮一门炮不足五发,还都是在大炮附近散落的没开箱的炮弹,那些拉炮弹的卡车和炮弹存放处都在爆炸中尽数被毁。
重机枪和轻机枪还有子弹手榴弹的数量却极为大,这里可是有十几万的部队,虽然大部分的枪支都是老旧的,但子弹起码通用,筛选出来可用的枪支后,他们的两个师团将换上英军的四型步枪,子弹的供应将会保证这两个师团在经历几场战役的情况下,不会缺乏。
手榴弹更不用说了,数量庞大,足够整个部队使用的。他们还缴获了海量的粮食,那些肉罐头,那些米面,比他们自己的粮食数量都庞大。
部队里,那些女护士们则成了日军宣泄的对象,在集体枪毙那些英军的时候,日军在忙碌中不忘发泄兽欲。
冈村宁次没有阻止,中岛今朝吾更是不会管束,在南京大屠杀中,他就尝到了这种虐杀的快感,加上部队几个月的艰苦生活,还不能对藏民进行杀戮掠夺,为了让他们给提供粮食而放下了自己的屠刀。加上已经是必死之局,要死在先遣军的空袭中,一个个压力非常巨大,这会,怎么也要让士兵们放松一下。
于是,人口并不多的塔西冈就成了恶魔的舞台,那些不论岁数大小,只要是女的,就被抓住推进狼群,在寒冷中就开始了惨无人道的蹂躏。
这里,注定非要成为白地,这里不会再有人口,他们走后,塔西冈将会是死地。
东条英机那里情况类似,大捷之下,虽然增多肉少,那也就将就了。他在后面的辎重部队赶到后,将那台仅剩的大功率电台安装上了,在中断了近一个月的联络后,第一次给大本营发电,说明了自己的现状,将打进了印度这一情况也简单那说明,看大本营该瑞鹤来接应他们。
日奔本土接到电文大吃一惊。这一来等同对英军宣战了,在连宣战都没的情况发下,已经打进了人家的殖民地,那势必会招来英军的惨烈报复,而最直接的就是石油的供应,他们再也不可能在英国人手里买来一滴石油了。
可他们同样不能让那里几十万的精锐死在那里,同样对英国人拒绝部队借道而忿恨,如果没开战也就罢了,大本营不会下达命令进攻印度,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总不能看着几十万的精锐就这么死去。
于是,大本营发电命令东条迎击站稳脚跟,伺机而动,做好向海边突进的准备,这边的舰队也将迂回澳大利亚,绕开马六甲,接应他们。至于跟英国人的摩擦怎么解决,还是那个腔调,只是借道,脱离先遣军追击而已。
这个命令跟东条英机的谋算不谋而合,他也是这么打算,如果英国非要进攻消灭他们,那他就不会客气,如果英军让开一条路让他们从海上离去,他或许不会扩大战争。毕竟现在日本还有个强敌先遣军,少个敌人和多个敌人在这会是非常重要的。
看完电文,东条迎击下令道:“命令部队随向西进攻,攻下比哈尔,发电给岗村部,顺着河流岸边攻占沿途地域,然后向南进攻,让我们的部队展开,战局足够大可回旋的地域,直接攻打达尔,抢占那里的海港!”
他这边命令下达,英国本土也接到了防线被日军攻破的消息。丘吉尔大惊,日军胆大包天,居然真的敢进攻,而那里的守军,在他看来牢不可破的防线,居然就这么被攻破了,那里可是十几万的部队,都是阿三老兵,就这么全军覆没,到这会,一个将官都没有逃到达尔附近。
日军这么厉害吗?
他恨恨的琢磨着,随之下令,让附近的部队继续集结,一定要挡住日军前进的脚步,同时,让谈判人员质问日本,为何不宣而战,是否是要挑起两方的战争。而且,下令停止一切对日本的物资供应,哪怕已经付钱的。撤回所有日军势力内的大使以及侨民,做好了宣战的准备。





铁血抗战918 第817章追杀至天涯海角
英国的谈判没有用上一个小时,日军以联系不上这支部队为由,无法得知具体情况而打太极。这让丘吉尔暴怒,在董库接到日军打进印度,空袭无法进行的时候,全面撤出日军势力内的侨民和工作人员,关闭使馆,随时准备宣战。
董库接到孙涛的汇报美哦与喜悦,反倒眉头紧皱。
日军狗急跳墙,为了活命不惜向英军开战,显然已经丧心病狂。但他知道,英军比那长莫及,既然日军突破了防线,进入了印度,那就说明,英军再也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那股他处之而后快的日军在突破防线后将得到重武器和粮食等补给,这会让他们的实力增长。
孙涛来电请示,是否继续进藏,跟着日军的脚步追杀。
董库仔细的思考着,随之给赶往旧金山的左伯阳和柳败城发电,询问他们的建议。
很快,左伯阳和柳败城的电文先后到来。
左伯阳认为,从西藏轻装前进,一月内是可以追上日军,但没有重武器,部队很吃亏,而且补给线太长,太困难,全靠直升机运输,将给部队作战带来极大的困扰。让董库另寻他途,最好可以从地势较缓的位置进军,但否定中亚那里出兵的方案,认为苏俄在等机会,狗蛋防线漫长,压力已经很大,不能给苏俄可乘之机,从阿富汗借道追击日军,阿富汗也不会同意。
柳败城的电文前半段跟左伯阳的思路一样,但他提出,日军既然已经脱逃,那只有让孙涛绕道追击,否则,这股日军将会逃回本土。失去了近期快速绞杀的机会。日军对英军开战,英军会封锁马六甲海峡,日军要想撤回本土,那唯一的路子就是从澳大利亚绕行,赶奔印度湾。
这个时间要俩月左右,所以。短时间内日军跑不了,可以尝试从缅甸进入,去消灭日军,同时,跟英国协商,以追杀日军为由借道,等同帮助英军同日军作战,但不能没有好处,要让英国拿出足够的诚意。算是对先遣军出兵的报酬。同时,既然西藏的日军已经逃脱,那就不用顾忌了,让顺子拿下朝鲜全境,消灭朝鲜现在不多的日军。
董库对于柳败城的建议很是认同。他知道这会怎么打朝鲜,英美都不会介入了,毕竟英国和日本已经要开战,就这一两天的事情。他们怎么还会管日本死活?
至于借道缅甸,董库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从西藏追击,不说高原难走吧,补给都是问题,重武器和坦克更是无法跟随,所以,只有借道一途。才能让先遣军的实力稳固,避免英军调集了足够的大军后,对孙涛做出不利的举动。
他可不会相信丘吉尔是什么善男信女,装备的差距,会让这些列强动歪脑筋的。
至于狗蛋那里。他绝对不会动,因为补给线漫长,他无法保证不被掐断,毕竟是从漫长的非朋友的地盘经过,难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不说,老毛子那里的确不能松懈,毕竟油田已经出油,再有几天他将对世界宣布,减轻哈尔滨油田消息封锁的压力。
这里唯一困难的就是借道,日军如果在俩月后逃离印度,还真不好在海上堵住他们。用潜艇倒是可以,他现在拥有五十余艘潜艇,但这是关键时候,等大战不可逆转的时候才能暴漏的力量,都则,不论是英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的海军就会忌惮这支神秘的海军力量,大战起来就缩手缩脚,让持续的战争有可能转向。
可唯一的办法因为只有借道,否则,没有其他办法靠近逃逸的日军。那里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岗村宁次,中岛今朝吾都是他非杀不可的目标,还有罪恶滔天的第十六师团,他绝不能让其逃遁,哪怕最后进攻日本本土还是一样可消灭,他也不能让这支队伍多活那么久。
逃到天边也躲不过我的追杀!
董库在仔细推敲后,下定决心要借道缅甸,追杀日军。
打定主意,他给孙涛下令,除了留守青海湖那里的一个团继续搞收购湟鱼,建造湟鱼回游保护系统,维系湟鱼的自然生长外,大军向海南集结,准备从云南入境,追击日军。
同时,让柳败城找老蒋协商借道事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毕竟几十万大军要从包头走北平,走上海沿线。
给他俩发完电,又给顺子发电,令其全线进攻,三天内拿下朝鲜全境,将那些朝鲜伪军送给善于做政治工作的刘苍浩,他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再管了,也减少粮食的压力和管理的麻烦,自己这里不留战俘营。
但跟英国协商这点,董库却没有太大的把握,一旦丘吉尔担心引狼入室,那么,他就只有对英作战,打进缅甸才可以追击日军。
可现在开战还不是时候,总要等德国让英国退回英吉利海峡,无心他顾才行,也就是法国投降的时候才行。否则,吸引了英军的火力,战局将无法控制,自己也将被视为德国的盟友,会招来其他国家的讨伐。虽然他并不惧,但毕竟这是一种难以掌控的消耗,消耗财富,消耗战士的生命。而且,还有可能给列强以借口,进攻中国,逼迫政斧交出先遣军。
想到对英国开战,董库的眼睛眯了起来。
看来是跟这帮混蛋算账的时候了!
董库暗自思量着,仔细推敲各种可能。随即,他眼中精光爆闪,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五号记录的电文再次飞向天空,发给华盛顿麻利的总部,转发向孙涛。
这封电文里,董库命令孙涛在经过天津的时候,留下五个师,驻扎在天津,遥控租界,等待命令。抵达上海的时候,大军同样遥控租界,做好收复租界的准备。
另外,英国现在还占据的香港同样重兵逼近,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将香港,九龙,澳门全部拿下,将那些列强赐予的耻辱洗刷掉。
同时,收回租界后,大军一路西进,让出所有地方,不在那里留守一兵一卒,补给线撤掉。他已经用不到了。因为,坤甸的武器加工已经有部分投入了生产,他的补给完全可以通过海南岛来完成,等部队进入印度剿灭日军后,顺着阿富汗返回中亚。
到那时,阿富汗合作与否应该没问题,消灭日军,不再印度停留,阿富汗应该能相信先遣军不会成为引狼入室的那只狼。
谈判,收回租界,这些都交由柳败城,他相信柳败城会处理好。至于租界交给谁,让柳败城自行处理,反正他是不会参与同室操戈的。至少他不会让先遣军的战士枪口对内。
不过,租界内各国的财富他势必要留下,他绝对不会让这些人带走。这里包括那些相处不错的,什么亨利大使,乔治大使的,当然,多少会网开一面,让其带走部分的钞票。
孙涛接到电文,立时下令部队开拔。而大军,早在几天前就做好了离去的准备,这些,董库并不知道。而且,连十天前就可以进藏的情况,董库同样不知晓。
柳败城的动作也非常快,直接致电给老蒋,说明要借道的理由。
老蒋哪里敢阻拦?从张家口到扬州,到上海还依旧保留着先遣军的运输线,他都不敢稍有动作,他绝不能招惹俩敌人,尤其先遣军这个是敌是友很难分辨的强悍部队。他们离去才好,而且他也看出来了先遣军似乎不打算参合他们之间的事情,要不,不会撤出黑龙江,东三省没有留下一兵一卒。
接到到电文,老蒋快速下令,让补给线周围的部队小心约束部下,绝不允许擦枪走火的事情出现,让这支大军安然离境。至于先遣军准备追杀已经逃进印度的日军,他还没有消息,但他相信这是真的,西藏那里,在西宁的人员已经得到确切消息,飞机起飞轰炸不是一波次两拨次了,但却没有出动步兵进藏。他估计,日军是受不了先遣军的轰炸,跟英国人借道走海路撤退,所以先遣军放弃了进藏追袭,选择从云南入境,追杀日军。
不过在他看来,先遣军借道追杀日军,恐怕会跟英国人产生摩擦,弄不好会看站。只是他当然希望先遣军跟英军产生摩擦,最终牵制住先遣军的主力,让他无暇他顾,自己就能抽出手来,将国内的局势掌控。
顺子那里在接到电文后,连停顿都没,直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随着命令下达,上千架的直升机铺天盖地的起飞,坦克大军数条路线起头并进,直扑仅有二十公里远的敌军阵地。
三天,估计连两天都用不上上,就能完成全线占领的任务。当然,地面部队抵达边边角角怎么也要三天。
顺子已经明白命令的宗旨,那就是尽可能多的留住日军的生命,避免他们逃逸。




铁血抗战918 第818章日军的恐惧
董库的命令下达,孙涛的大军就开拔了。玉树那里,于磊早就撤下来了,那里就没有一兵一卒。
孙涛大军一动,华夏之声就响了。
……逃进世界屋脊的日军试图躲过我军的追杀,已经进入了印度。先遣军谨遵誓言,势必杀光所有武力踏足中国大地的日寇,就算他们逃到天边,也躲不过先遣军的追杀!
这个消息无疑是向世界宣告,日军已经躲进了英军的殖民地,也就是说,英军放开了一条路,将已经困在死地的日军放下了高原。
各国在这则消息里立时炸锅,纷纷猜测英军的目的,和先遣军之前说过的誓言会起到多大的冲突。
先遣军之前就说过,对世界说过,谁帮助日军,就是先遣军的敌人。此时,英军将已经必死无疑的日军放进殖民地,这不是说英军在帮助先遣军的死敌吗?各国由此都在想,先遣军会不会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世界,他们准备对英国宣战了呢?
董库在美国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很是困惑不解,不明白家里怎么会弄出这个动静来。
他琢磨着,准备让五号发电询问柳败城这是何意。之所以问柳败城是因为华夏之声除了他,没有人有权利下令对世界广播这些敏感问题,别人需要广播,华夏之声也会请示董库,唯一不用请示的只有柳败城。
他还没有下令,五号的收音机里又传来了一个广播,而且是英语的,后面还带有汉语翻译。
内容则是:日军不宣而战,偷袭了印度边境,致使数万士兵在淬不及防的情况下损失惨重。防线被攻破,英国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并要求日本在五个小时内给出合理解释,并停止一切侵略的军事行动,否则,将对日本宣战!
听到这个广播。董库瞬间明白了柳败城的意思。不管日军和英军弄的什么猫腻,先遣军这么一说,英国虽然不惧怕先遣军,或者说不在乎先遣军,但总要顾忌自己的名声,那就是日军入境了。如果不是有意放进来的,那就是日军攻打进了印度,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不能不站起来声明的。否则不是默认了跟日军狼狈为奸,就是自己软弱无能,被人家打上了门都不知声。
一旦站起来说话,那就两个结果,一个是承认协助日军,一个是跟日军宣战。
显然,第二个结果不会招来两个敌人,只要安心收拾进入腹地的日军即可。否则,将会面临先遣军的怒火。等同跟两个敌人作战。
这就是柳败城的算计。而英国也快速做出了反应,做出了柳败城需要的反应。至于宣不宣战已经不重要了,他要的就是英军承认日军已经进入印度就可以了。
各国听到英国的广播,明白了日军这是狗急跳墙,现在日军不作出什么反应,那就是侵略。是对英军宣战,英军自然会还回来。
于是,世界的目光又从打得火热的苏芬战场转移到了印度,看看英国和日本将怎么交锋,先遣军又如何的动作。
英国的广播才结束不足二十分钟。中国国内的广播又响了。
华夏之声再次广播,对国内广播。
同胞们,日寇无耻的用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杀戮我无辜军民,致使我数万民众死于倭寇铁蹄之下,他们双手沾满了我们中国人的鲜血,就这么想一走了之,躲过正义的裁决吗?先遣军是脉管流动炎黄之血液的中国人,不受列强欺辱的中华儿女,誓要杀尽这些武力踏足中国大地的恶人,就算他们逃到了天涯海角,先遣军也不会背弃誓言,势必追杀到天边。为此,我们已经踏上征途,同胞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一雪前耻,杀尽倭寇!
这个广播在全国再次掀起狂潮,先遣军力挽狂澜,在驱逐日寇的战斗中充当着主力,这次再次出征,国人怎么能袖手旁观?
于是,各大城市开始了游行,高呼支援消灭日寇。有钱的也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学生青壮更是在有心人的组织下,寻找先遣军的出征路线,要亲自参加队伍,为一雪国耻而尽绵薄。
很快先遣军已经抵达包头,行进路线是经由天津直奔德州,走徐州,走高邮,过扬州过上海,直奔两广,从云南出境追杀日寇的行进路线就出来了。
这个路线并不隐秘,而且是先遣军有意放出,自然也就不怕人知道,至于沿途等待的那些学生和青壮,当然同样是来者不拒,全盘接收了。
这个行进路线同样被日军得知,并很快转到了刚刚对葛伦堡做出进攻准备的东条英机那里。
东条英机接到这份电文跟本土的反应相同,都是大吃一惊。先遣军如果真的从云南入境,恐怕英军真的会让开道路,让先遣军在舰队赶来之前打到他们所在的位置。
两个月,不用作战只是行军的先遣军绝对能够轻松赶到他们所在的位置。到那时,他们的境况堪忧。而东条英机娿绝不会侥幸的认为英国人不放先遣军入境,这很难说的。
日本大本营也认为先遣军的入境会得到英军的支持,毕竟英军减少了跟几十万大军血拼的损失,将损失转嫁给了先遣军,不失为良策。
经过了紧急的磋商,东条英机等认为,既然已经拉开了战争的序幕,那就不用顾忌,在印度站稳脚跟,在这里跟先遣军决战。前提是必须有部队去迎击到来的先遣军,要将先遣军的前进速度减缓,让内里的大军有时间整合资源,积蓄力量。
再者,他们所在的区域大军难以展开,到处的河流也不便作战,阻击起来格外的困难。
于是,本来向东条英机靠拢的冈村宁次大军停止了前进,开始了渡河的准备,顺着河流众多的区域,直接向缅甸近攻。那里山区众多,丛林密布,最适合打阻击。
东条英机没有奢望冈村宁次这边的大军能够在先遣军前面赶到缅甸,沿途的战斗会让他们的行进速度不会太快。先遣军虽然路途遥远,但行进显然要比这边快的多。
可这是唯一能让部分部队等来舰队的方案,没有阻击,任由先遣军长驱直入,那么,他们都将无法离开。
就此,日军兵分两路,反正是已经开展,趁着英军还没看反应过来。快速占领一些工业城市,将自己的实力打造出来,并提前抢占缅甸境内的山区,阻挡先遣军前进的脚步。
日军的动作当然瞒不过柳败城,他的一系列动作就是要的这个效果。他老谋深算,当然知道英国不会同意大军入境。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英国佬也不是白.痴。
时间还没有到中午,日军的动作就已经开始。大军一路向缅甸行进,但速度显然不会太快。因为他们所在的为追击河流众多,行进极为困难。
日军改变方向,英国同样得知。但得到日军还是联系不上那支部队,无法确认英国指责,无法给英国以交代的答复,却让英军格外的愤怒。
丘吉尔随之下令,不再跟日本谈判人员打太极,世界广播随之响起,英军对日宣战。
战舰,一艘艘的驶往马六甲海峡,岸炮也封锁了马六甲,同时,水雷也被投放,只留下一条岸炮可以控制的航线,为来往的商船提供通道。
美国鉴于日本的行径和来自于英国的求助,在英国宣布对日作战的同时,停止了对日军的物资供应。珍珠港那里更是战舰云集,防止日本进攻马六甲的时候,牵扯到他们在吕宋以及苏门答腊的利益。
日军对于英军的宣战也同样小心谨慎,台湾进入了以及战备。本土也做好了迎接英军的怒火,浑然没有将英国的宣战放在眼里。因为,印度那里的部队已经证明,英军不堪一击。
但很快,美国通知了日本,停止了一切的物资供给。日本在得知美国居然暂停了石油和物资的供应后,这才开始了恐慌。
他们的石油储备连半年的时间都挺不到,一旦没有了油料,他们的战舰,他们的飞机,都将成为废铁。而他们,自然就成了没牙的老虎,任人宰割了。
恐慌快速蔓延,日军很快意识到他们的错误。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大战,中国还没有石油,要不,这几年他们怎么也会储备下足够的油料。
就算勘探钻井800余米,依旧没有找到石油。所以,对于中国的进攻失败,日本海真就没有到承受不起的地步。毕竟那里没有他们最缺的石油。
当然,大庆油田最浅的油层都是一千多米,他们只是没有钻探到罢了,就差那么二百余米,跟大庆油田就失之交臂。要不,董库要想在囤积重兵的黑龙江起家,难度就大了。
但这些都是过去了,日军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度过难关,找到油料的补给线。
于是,日军向英国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要求,说既然联系不上那里的部队,也不确定那里是不是日军,是哪个部队的,希望英国能够帮助输送人员靠近这支部队,下令停止军事行动,避免跟英国不可调和的战争发生。




铁血抗战918 第819章穷凶极恶
英国这会也需要时间,需要调集军队,需要知道日军具体的动向。而且,对于日军的反应也是半信半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联络不上大本营,将官私自决定的进攻。
1...381382383384385...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