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在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衣折扇俊美少年
这话虽然吼的亮堂,可惜宋以真人小言微,在场没人听她的。有些人想看在黄大夫的面子上留下来,可方才那说话的蓝衣老者却横眉竖目的走了出去了。
一边走还一边说,一个外地来的大夫,竟然如此不知礼数。
当他们江宁的大夫都是吃素的,竟然拿印章给一个黄毛丫头玩儿,真是岂有此理!
他这样一说,众人一听,得了,都跟着走了出去!
神医在上 第六十二章
宋以真见状,目光落在那蓝衣老者身上微微压了压眉梢。
很明显此人在江宁地位不低,大家似乎都有些听他的。
想到这里,宋以真连忙朝门口跑去,将众人堵在院子内,再抬手对着众人行了一礼,轻声道:“诸位前辈请听晚辈一言。”
这话虽然是对着众人说的,但宋以真位置选的极好,正对着那蓝衣老者,此话一出,众人见门口被堵住了出不去,便面面相觑一番。
倒是那蓝衣老者闻言冷笑一声,甩袖道:“我们同你这小丫头有何话可说?”
宋以真听了这话也不生气,而是大方笑道:“晚辈在此斗胆问一声,不知前辈们可曾看清楚晚辈递上的帖子?”
“当然看过。”那为首的蓝衣老者点头,表情很不好:“帖子上说回春堂邀请江宁各家医馆的掌事一聚,共同讨论江宁医家之事。”
“前辈说的不错。”宋以真点头,再问:“那请问,在座的众人可都是医馆掌事?”
“自然是!”那老者闻言眉头一竖,有些趾高气昂的对天拱手道:“老夫不才,正是济生堂东家林世道。”
宋以真听闻这话,大约便猜出这位名为林世道的老大夫为何对自己如此有敌意了。
济生堂可以说是许家的主治大夫,但师傅自从在雅园替许二公子诊治,瞧出了许二公子乃缺钙引起的长期性抽筋外,许家有何病症都是找的师傅。
那林大夫以来失了大主顾,二来觉得自己的医术被打脸了,对宋以真自然是没好脸色了。
不过宋以真很淡定,临危不乱是大夫的必要修养。
于是她退到台阶上,对着众人拱手行礼,冷声道:“今儿当着各家医馆主事的面,晚辈也不敢欺瞒!”说道这里,她微微一笑:“晚辈不才,此次宴会也当是回春堂的主事。”
明明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娃娃,可这番话铿锵说来实乃有大家风范。便如是当家做主好些年的东家一般的气势,倒是教众人不敢小觑。
众人面色都缓和了不少,宋以真的名字吧,大家都有所耳闻。
黄大夫口中的医药小神童,江宁百姓嘴里的杀狗狂人,这样的奇葩他们不可能没听说过,如今一听宋以真竟然能在回春堂当家做主都是很惊奇。
再加上穆氏旗下的医馆广宁堂的掌事大夫也出口帮衬着宋以真说话,当即不少人都决定往后走,安静坐下来看看宋以真这个小娃娃到底能说些什么子丑寅卯出来?
济生堂的林世道一见便心里窝火,他在心底下定决心要挫挫宋以真的锐气,便也忍下怒气,反问道:“既然你说你能主回春堂的事,那么老夫今日便姑且一试。看看你这丫头倒是能说些什么金玉良言出来?”
“金玉良言晚辈不敢当。”宋以真面带笑意的对众人抬手,轻声道:“还请各位前辈入座,晚辈可不敢让前辈们陪着晚辈站在这里吹风。”话落,她高声道:“绿珠还不请各位前辈、师叔们入座,上茶!”
绿珠一听,赶紧领着几个丫鬟上前含笑将众人领进了座位。期间上的茶是明清前的龙井,这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茶。
行医者嘛,大多都是有涵养的斯文人士。
一杯芬香馥郁的龙井上来,众人一闻便心里沉静了三人,再惬意的饮上一口那更是没了脾气。
又见院中花开正好,一应事物都有条不紊,便也在心中对宋以真高看了几分。能将一场宴会打理的如此妥帖的人,定然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
这样一想,于是大家伙便也含笑看着宋以真问道:“不知……”说话那人转头看着周围,忽然不晓得该怎么称呼宋以真。
宋以真见状,忙上前一步,含笑:“古有神农尝百草,这算来算去天下医者皆为神农老前辈的徒子徒孙,前辈们若是不不介意唤晚辈师侄便可!”
“哼,你倒是卖的一手好乖。”林世道冷哼一声,阴阳怪气的道:“不知你此次叫我们前来倒是为的是个什么事儿?”
宋以真不怒反笑,走到众人跟前,将请帖拿起来朗声道:“此次晚辈设宴,实乃为了一桩结缘之事。”
“到底是何结缘?”林世道很生气,宋以真很淡定:“施药结缘。”
“什么?”
众人都是一惊,施药结缘?
众人两两相望,早晓得是施药谁还来?
看着众人的表情,宋以真在心底咧嘴笑。
就知道会这样,所以她故意没写明白,只是说商讨江宁医药大事,让大家结缘。
看够了宋以真的表情,宋以真这才让绿珠和丫鬟们将她精心准备施药结缘书发了下去。
当众人拿着那封白色的,画着精美银杏树的纸笺,再看仔细上面的解说文字这才懂了,所谓的结缘,就是让他们去秋闱考场门口摆摊发放药汤和义诊。
这种耗费财力的事情,讲真还真没人愿意。
那林世道看了眼众人的表情,冷笑心想,机会来了,终于可以喷死这对抢他生意,败他医术的师徒了。
于是他将结缘书往桌上一拍,冷笑道:“想的倒是挺美的,让我们各家医馆出面替你回春堂挣善举的名声。”
宋以真脸上带着谜之微笑:“晚辈聆听前辈的教诲!”
见她认怂,林氏道笑的越发得意:“你可知今年春闱有多少学生?你又可知每次春闱之时便是各家医馆最忙碌的时候?”
他见众人都在点头,于是放大了声音道:“你还可知每次春闱过后,我们各家医馆好些药材都会短缺,你让我们跟着你参加这施药的事情,只怕只一次之后,各家都会赔本关门。”他指着宋以真冷笑:“难不成你打的一石二鸟之计,想借此机会用我们众家医馆来养好你们的名声,再借此机会弄垮江宁众多医馆,让你们回春堂一家独大?”
众人一听,顿觉有理。
虽说医者仁心,但谁家开个铺子还不是为了挣钱?
于是大家伙都很为难的看着宋以真,说什么医术有限,医馆太小,有心而无力。还说什么大家都很想施药结善,但没有广宁堂和回春堂财大气粗,就不瞎凑合了。
神医在上 第六十三章
宋以真闻言心底有些凉,心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果然是无论哪个年代只要和钱字扯上关系,大家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脱。
但这一次,是她穿越到古代第一次想为医学做点事情。
所以她含笑看着众人,朗声道:“各位前辈,晚辈此次查了一下秋闱考生人数共计三千四百名。”她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又道:“而我江宁共有药铺一百零三家,这样算下来,每家药铺只要承担约三十三名考生的汤药便可。”
众人一听,心中“哟呵”一声,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
这还是有备而来。
看着大家一脸便秘的表情,宋以真灿烂一笑,又继续道:“一幅伤寒药成本价为二十枚铜钱,三十三个考生的汤药费共计六百六十文。”说到这里,她特别和善的看着大家:“这些钱,我想众位师叔、师伯们的医馆还是能承担的。”
看着大家嘴角抽抽的表情,她有些为难的道:“本来我同师傅商量好了的,就我们回春堂和广宁堂出面施散汤药和议诊。可是三千多名考生,我们两家药铺根本忙不过来。再说了……”她长叹一口气,有些惆怅的说:“这一次秋闱集齐了咱们整个江宁最有才华的秀才们,指不定咱们义诊便救了哪位有前途的爷呢。”
说道这里,她看着大家,有些不忍的道:“每次秋闱都有考生病死的,记得每次都有变卖家产参加秋闱,却因会考之后无钱治病而病死的举人。大家想想,若是咱们能救活他们,咱们江宁也能多好些为官的举人,以后他们为官替朝廷和皇上效力,这可是咱们江宁之福啊。”
众人面面相觑,宋以真这番话倒是点到了众人心坎儿间。
想一想,自己议诊万一救了个举人什么的,以后那个举人在当了官,自家医馆对他可是有救命再生之恩。
俗话说,朝廷有人好办事。
若是如此,那以后岂不是大发了。
在座的都是主事儿,能当主事儿的自然心里有本精帐,这样一想,于是大家都转过弯儿来了。
便都笑呵呵的对宋以真说:“宋师侄说的不错,咱们行医者悬壶济世,不能计较太多得失。老夫不才,还是能代表医馆参加义诊之事的。”
有了第一个表态,剩下的纷纷表态。
唯有那林世道恨得牙痒痒,但他也会算账啊,于是压下心底的怒气,愤愤说了句:“济生堂也参加!”
宋以真笑的开心极了,连忙奉承了大家伙几句,又让绿珠捧出一叠白色的纸笺发到大家手里笑道:“此乃晚辈所拟的议诊条约,还请各位师叔看好签字、盖个章!”
众人拿到纸笺一瞧,都很稀奇。
只见上面条条框框罗列了一大堆,什么大家为了造福百姓做共同举办的议诊能安全顺利的进行下去,所以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条列,确定无误之后签字盖章,便算加入了此次议诊。
恩,继续看下去,
条列很多,比如什么不得使用过期、残次药材;不得收取病人一分一毫的诊金;不得夸大其词,言重病人的病症;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满几十条的条列全都是保障患者的条列,但这些条列倒是对医馆也没啥损失,所以大家虽然觉得奇怪,倒也想签字。
但林世道不答应,他有心找茬,便能处处找茬。
于是他又冷笑:“这些条列写出来,倒是像你家独大似的。”他见一席话,拉回了众人的思绪,便又哼道:“同是义诊为何我们要听你的?这些个条条列列难道你们回春堂还质疑我们的医品?”
众人一听,好像也是那么回事。
便有人出来问了:“宋师侄,我们行医数载,从未医死人。为何还要签章?难不成师侄果真不相信我们?”
“前辈们言重了。”宋以真站出来,笑道:“只不过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咱们大家都义诊,若是有个章程岂不显得更为速度?而且……”她微微一笑,道:“这个章程签下来是要递给县令的,咱们为考生议诊试药,这可关乎于未来的国家栋梁,咱们这样做更保险,更安全!”
众人一听,觉得也对,要是谁家为了徒好听,用了伪劣药材医死了人,到时候不认账咋办?
如果签了这个章程,到义诊那日,再由县太爷找人检查了药材什么的,那才叫安全呢。
这样一想,于是众人利落的在章程上签字盖了印章。
那林世道恨得牙痒痒,但没办法,也只好签字盖章!
事后,陈彩荷曾问过宋以真,其实为考生议诊这样的事情,光宁堂和回春堂完全可以操办,为何还要将江宁的医馆都拉了进来。
宋以真天真无邪的笑:“因为师父说,大家都要有份啊。”
陈彩荷翻个白眼:“都是明白人,说人话!”
宋以真这才认真道:“独木难成林,若是只有广宁堂和回春堂操办此事,未免太招人恨。这结恨不如结缘,大家都尝到义诊的甜头了,以后面对那些真正需要义诊的穷人家,那些医馆大约也会伸把手。”
说道这里,宋以真唏嘘一声,轻声道:“真正的义诊,想要做下去,只有靠大家。”
陈彩荷闻言,有些吃惊的看着宋以真,完全没想到她是个这样聪慧的人。
等宋以真离开之后,绿珠才感叹道:“夫人,在菊园,那二姑娘便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绿珠呐呐自语道:“就好像……就好像……是一个大家!”
陈彩荷闻言挑眉,大家?
宋以真确实很有大家风范!
想到这里,她眉心一动,宋以真过了年便十岁了,穆修十五岁,两人又是青梅竹马,若是就此定亲,大概也是一段良缘。
只是……他们家这样的背景,会不会害了她呢?
宋以真自然是不晓得陈彩荷心中所想的事情,搞定了今天的宴会,又给陈彩荷交了差,然后她就麻利的收拾东西回了回春堂像师傅报道!
而此时,黄大夫正在和黄氏说话。
得知了宋以真成功的说服了那些医馆之后,黄氏便叹了口气,有些怪罪的说:“好歹你是徒弟,你怎么就不出面帮她呢?”
神医在上 第六十四章
黄大夫喝了口茶,眯着眼,神态悠远的说:“以真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这件事事情只是开始;需得让她好好历练历练的本事才行……”说道这里,他扭头看着黄氏轻声道:“她那个大哥是个难得一遇的人才,他们家以后定然会在京中扎根。我们……”
他失笑一声,摇着头道:“待以后以真进了京,咱们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只能藏起来。”说道这里,他有些怅然:“我教给她医术,也要教给她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行。”
黄氏闻言,不知想到了什么往事,倒也心有戚戚焉的点头道:“是啊,以真虽然是玲珑剔透的心思,但也确实要让她见识见识这尘世间的大染缸才行。”顿了顿,她又笑道:“我只是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是个临危不乱又心思缜密的。”
黄大夫也点头,他虽然表明了纯看热闹的心思,但是今天这事儿,其实全程都有人给他直播。当他听到宋以真一个人降服了那些老大夫之后,便也在心底自豪的不行。
正巧这时候,他的徒儿宋以真便也回来了。
黄大夫刚落下茶杯,就见黄氏朝宋以真伸手:“快来,快来,我们听说了你今天的战绩,所以师娘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
宋以真听闻连忙屁颠儿屁颠儿跑过去:“师娘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
“瞧瞧这个。”黄氏从荷包里掏出一个长命锁给她,宋以真看着长命锁眨眨眼睛:“这个不是给小孩子带的吗?”
黄氏很是慈爱的摸着她的头:“你可不就是小孩子。”说着,便给她挂在脖子上,笑着说:“这个长命锁啊,是师娘小时候带过的,如今给你,就指望着它保佑着你平平安安的长大呢。”
虽然自己不是小孩子,但这话宋以真听了很是感动。
连忙红着眼睛,糯着嗓子喊师娘。
这软软糯糯的声音,喊的黄氏心肝儿软。
黄大夫见状无奈摇头,眼中也充满了宠溺。
但他板着脸,对宋以真道:“以真,今日你做的很好。”
宋以真笑眯眯的看着他:“全靠师傅的面子。”
“这小家伙!”黄大夫叹了一句,便轻声道:“进去歇一歇吧,到傍晚这段时间,师傅给你放假。”
宋以真听了这话,就往后院子跑去:“徒儿去看看那缸青霉生出来没有?”
听见宋以真这样说,黄大夫和黄氏相对一眼,也跟着走了上前,想看看宋以真嘴里神神叨叨所讲的青梅是什么样子。
这时候宋以真已经把缸打开了,里面放的馒头面条和水果一类的东西上面都长了一层密密麻麻的青梅。
宋以真见青霉长的这样好,心里特别高兴。
黄大夫和黄氏也蹲在一旁看,黄大夫有些惊奇:“这些青霉便能治疗花柳病?”
宋以真闻言下意识答:“还得要过滤,抽取青霉素才行。”
黄大夫点头,便问:“怎么过滤抽取?”
对于自己不懂的医术方便,其实黄大夫很有一颗不懂就问的上进心,毕竟学海无涯嘛。
但是对于宋以真口中的这些话,他现在还是半信半疑的态度。
听他这样问,宋以真忙道:“师傅,我在梦中看到他们要收集大量的青梅,然后用培养液培养。”
这些话黄大夫听懂了前半句,后半句没听懂。
于是他便瞧着宋以真问道:“培养液是什么东西?”
宋以真答:“用米磨成汁和芋一起煮成的汁液就是培养液。”
黄大夫闻言点了点头,刻不容缓的拉着宋以真道:“那咱们现在就去。”
宋以真点头,跑到厨房去拿米出来磨了。
黄大夫要跟上去,却被黄氏拉住:“你当真相信这些无厘头的话?”
黄大夫想了想,伸手安抚似的拍着黄氏的肩膀轻声道:“先试试,反正弄出来也先用在老鼠身上。”说道这里,他看着黄氏有些怀念的道:“当初我师傅他老人家精心研究各种药物时,不也是如此天方夜谭的么?”
黄氏闻言,点了点头,也笑:“那也是,那你们两师徒试着,我去给你弄点点心吃。”
说着话,黄氏便离开了,留下黄大夫和宋以真两人在那忙活。
黄大夫帮着宋以真磨米汁和煮芋头,但他看着宋以真那娴熟的模样,心里还是微微好奇。
因为宋以真现在这个模样,分明像是做过成千上百次一般。
不过他此时却压下心底的疑惑,没问这个问题,而是专心致志的记录着宋以真怎么弄培养液,又怎样培养青梅的方法。
当一切都弄好之后,宋以真笑着对黄大夫道:“师傅将青梅培养7日之后,咱们再过滤溶解便成了。”
黄大夫点了点头,还是很惊奇的看着那缸子里的青梅,这样的法子他其实从来没见过。也从来不知道,原来长霉了的东西还能治病?
这样一想,他便看向宋以真。
见她漆黑的眼中写满了笃定和自信,心中的疑惑便更甚了。
对上黄大夫这样疑惑的眼神,宋以真心里微微一凛,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问道:“师傅怎么了?”
黄大夫回神,摇了摇头,笑:“走吧,师娘做的点心应该好了。”
宋以真点头,同黄大夫一起去吃了点心。
黄氏做的点心和她家糕点铺子做出的不一样,个个细致小巧,不禁外形精致而且吃起来味道也很精致。带点苏州点心的风格,宋以真有些饿了,就着茶水一连吃了好几个。
黄大夫喝了口茶,问道:“你的义诊可有安排了?”
宋以真点头:“徒儿前些时日同荷姨去了县令家,县令很赞同这次的义诊。还说,到时候会派人来帮助我们维持秩序。”
黄大夫闻言这才放下心,轻声道:“有什么需要,记得跟师傅说。”
宋以真甜甜一笑:“师傅放心吧,徒儿一定会请师傅帮忙的。”
黄大夫闻言笑了一声,便又岔开了话题:“明日你早些过来,先同为师去瞧瞧那青楼女子和那孩子的病情,然后我们再转道去许府替许大公子瞧病。”
宋以真点头:“徒儿知道。”
神医在上 第六十五章
当晚宋以真回去之后,先是做好了义诊那一日的笔记,又看了几页医书这才上床歇息。
大约是白日里太忙了些,就算在梦里宋以真都还想着怎样规划义诊和提炼青霉素的事情。
搞的她第二日起来,精神不大好。
好不容易在院子里锻炼了一会儿,这才提起了精神往回春堂去。
到了回春堂的时候,黄大夫已经收拾妥当,只等她去了两人便出门替人诊治。
那青楼女子如今住在城东的一个偏僻院落里,因她患上了花柳病,楼里的妈妈怕她传染人便将她赶了出来,这小院落还是用当初她存下的私房钱租住的。
宋以真和黄大夫去了的时候,正巧遇见她在帮孩子泡药浴。
那女子见两人来了,连忙迎了出来,又念着自己身上有病不敢太接近两人,只能局促的低着头道:“怠慢两位恩人了。”
黄大夫摆了摆手,宋以真笑道:“姑娘不用客气,师傅常说咱们行医的人没那么多讲究。”说着,她蹲下身子去看那孩子,轻笑道:“我们这次来是替你们二人看病的,如今瞧着这孩子身上倒是要大好了。”
“自从用了你们的汤药,我和孩子身上的病症都渐渐好了。”说着她捞起衣袖给两人过目:“这些疹子也快好没了。”
宋以真瞧了一眼,果真如此。
不过她和师傅还是又给两人把了脉,检查了身体,见两人身上的花柳病确实好转了这才放下心来。
临走时,黄大夫又给两人开了药方,轻声嘱咐:“这个药再吃几日,你们身上的病症便能痊愈了。”说道这里,他再次嘱咐道:“你们二人病好之后,这院子里的一应事物全都要用药或者醋熏过才行,往日穿的衣物也不能要了,找个偏僻的地方用火焚了吧。”
那女子连连点头,神色惶惶的又问道:“黄大夫,不知许大公子怎样了?”
黄大夫看了她一眼,那女子连忙将头低下。
宋以真想了想,开口问道:“你同许大公子是何关系,还有这孩子?”她看着那女子怀里的孩子,有些狐疑的问道。
听宋以真这样问道,那女子忙轻声道:“我和姐姐年少被卖入青楼,在两年前许大公子看中了我姐姐,便时常来寻我姐姐,后来……”那女子说道这里,声音轻了下去:“后来我姐姐有了孩子,许大公子便转而寻到了另一个姐妹,然后我姐姐同他便都染上了花柳病。”
宋以真点头,又听那女子道:“后来……姐姐临终前姐姐将孩子托付给了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