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不是,妈,我有钱……”杜清和连忙辩解。
“没钱我们攒了有三十多万,你先拿去交首付。房子是一定要买的,迟买不如早买,你看楼下的那个刘大妈,不就是儿子早了两年买个房吗,那时候才八千多一平,现在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现在的楼价,好地段都要上万块钱。要是再等两年,说不定还会更贵……”
其实杜母说的是实话,按照杜清和的看法,这面粉都贵了,面包能便宜吗?
但问题是,年轻人何必这么早买房呢?
杜清和找了个借口:“妈,我先去洗澡了……”
落荒而逃的杜清和,钻入了洗手间。杜母看着杜父:“都是你教的好儿子!”
“儿子是为我们着想,不想让我们操心。”杜父叹了口气,“能有这样的儿子,你偷着乐好了。”
杜母翻了个白眼,和杜清和如出一辙。“看看吧,以后房价更贵!我们小家小户的,不早点买,非得等到升价再买?”
“那我们可以自己去买的嘛,反正我们就一个儿子,我们买,和儿子买,差别在哪?”杜父想通了这一点,儿子不想买房,他们可以买房的啊?
(iishu)是,,,,!
第五百七十五章:水果销售渠道
【】(iishu),
()杜清和的听力非常好,听到这里乐了。
还是自己的老爸转弯快,确实,他们应该换一套房子住了。这一套职工房,已经住了有大半辈子,哪怕有感情,人也是喜新厌旧的动物,想换大房子来住也是很正常的事。买房这件事,老杜已经盘算好久了。之前没买,是因为儿子要上大学,想着是不是要花钱。后来儿子创业了,他们又怕杜清和创业失败,所以也不敢乱花钱。
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总想着为孩子兜底。
现在杜清和的能力已经超过父母了,杜父也下定了决心,趁现在还有机会,能买房就买房吧。
杜母却皱眉道:“我们买房?”
“对啊,你想啊,我们买了,儿子能不同意吗?”杜父笑嘻嘻地说道,“把这些年积攒的钱都拿出来,买个房子养老也好。”
杜母犹豫了一下,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反正房子以后都是儿子的,你有什么舍不得?再说了,万一儿子有更大的出息,说不定再买一套房子呢。”杜父笑着说道。
有了这句话,杜母也下定了决心。
“买吧,看这样子,房价算是平稳的。但是买哪里呢?”
杜父想了想,说道:“买一些有信誉度的大楼盘吧,最起码有个保障。不过,最好能看看毛坯,有毛坯房就更好了……”这年头都是精装房了,因为房价高,大家买了房之后难以筹钱装修,所以买精装修的房子就省掉了一笔装修费。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精装修的钱,不还是买房人自己掏的?要是碰到无良的地产商,用的料都是次品货,可能这装修五年八年后就不能再用了,甚至还要重新装修过。
要是装修出问题都算好的,就怕楼体结构出事。现在动辄三十层高的楼,要是有什么墙体剥落,漏水,那就糟心了。
杜父是干质量的,对于质量很看重。所以,杜父打算先看看,再下手买。
杜清和“偷听”了他们的谈话,心中也是一阵宽慰。
中国的父母太为孩子着想了,什么好事都第一时间想到孩子,说起来没错,但是却过于溺爱了。要是他们抛却这个观念,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说不定孩子的境况会更好。
听到父母回房睡觉了,杜清和也洗完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至于湿漉漉的头发,还是运转神通清掉水珠就行了。
躺在床上,杜清和开始思虑下一步的计划。
作为人子,杜清和承认为父母考虑得太少,主要还是因为杜父杜母身体都不错,经过了杜清和精心调理后,年轻了十多岁都不止。所以杜清和不用去担心他们的身体,自然也就不会想太多了。杜清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事业。
神通要想升级,就要帮助更多的人。
也就是说,要通过售卖良心货物,才能惠及更多人。同时,还要准备钱财,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杜清和不知道其他慈善机构是怎么做慈善的,但他做慈善决定了,要先扶持贫困地区的思维。所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学子,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地方扶贫好了几年,在市场变化之下,很快就又恢复原样了呢?
其实很简单,是那些贫困人口的思维根本没转变过来。
要不怎么说,扶贫要扶精神呢,精神都没跟上,按照道教的话说就是“德不配财”,很容易出事的。
助学是势在必行的,哪怕很多贫困学子学成了之后,没几个回到乡村的,但杜清和觉得让他们融入都市生活,改善了自己一家,也是做出贡献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人规定贫困学子学成之后一定要造福乡里的,这其实是道德绑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是能让一家脱贫,都是善举了,功德无量的事。
除此之外,杜清和觉得关心一下贫困学子的营养,也是很关键的。
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甚至营养不良,这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杜清和想了很多,但感觉都没啥可行性。毕竟只是空想,没有真正付诸行动,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当下还是想着怎么卖水果吧,明年桑葚就熟了……”
其实桑葚第一年种植的时候只会少量结果的,但种了不少,也算是一个进项了。而在第二年结果就开始多了,第三到四年基本进入丰产。那时候,才是真正铺货的时候。
最关键的是桑叶,也是一种蔬菜,能卖给酒楼做茶点的。吃桑叶有很多好处,也是近些年才流行的。最神奇的是,桑叶还有药用效果。要是给杜清和用桑叶做草药,煎剂水饮的话,能治疗痘痘的。因为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甚至把桑叶捣烂了直接敷在痘痘上,每天三十分钟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记住了,如果你有条件的话,时不时吃点桑叶菜是非常好的,能有效地缓解体内毒素堆积现象。
除了桑葚之外,最让杜清和头疼的是释迦果了。
杜清和也没想到,释迦果居然长得那么快。
才种下去多久啊,已经拔得很高了,跟竹子的生长速度差不多。也不知道是功德田的效果,还是释迦果本身就是这么容易生长的,杜清和感觉这释迦果很可能第一年种下,转年就会挂果了。
根据杜清和查的资料,说是释迦果一般要两年后才能挂果,第一年会因为营养累积不够,所以会只开花不结果。
可眼下这情况,让杜清和傻眼了。要是不及早准备销售渠道,等释迦果真的结果了,那就抓瞎了。因为释迦果的果实保存不说困难,但也不是太好保存的。一般摘下来一个星期左右就坏了。要是新鲜冷藏的话,还能延长到两周左右。
可要是没找到销售渠道,这就抓瞎了。
一周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是卖不出去,只能发给员工当福利。那这样一来,杜清和干嘛还费这个力气种植呢?
至于网上销售?杜清和就没想过,因为他缺钱给电商打广告,除非电商自己找上门来。
现在搞电商,比实体店的门槛还高。实体店的门槛看得到,铺租、工钱、水电费……都能算得清楚。可电商的运营,往往是笔糊涂账。你不打广告,人家做了刷单,人家就赚钱。所以,电商除了无限制的投钱刷之外,对商家其实很不友好的。可以看到,能坚持下来的电商,都是有实力的。这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电商环境。
(iishu)是,,,,!
第五百七十六章:不用见外
【】(iishu),
()哪怕是有政策补贴,什么电商下农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因为杜清和卖的不是一般的水果,而是比较高价的水果。潘州的荔枝销售,说是包邮,其实已经把邮费算进单价里面去了,到了北方,潘州荔枝的价格能翻几倍。想想看,丰收季在潘州只卖两块钱一斤的荔枝,在北方起码卖个十几块,这里面是运费、保鲜费用是多少了。
要是卖高端水果,比如释迦果,品质好的在二十块钱到四十块钱一斤,就算再差也在十块钱以上。要是运到北方,这释迦果起码还要加十块钱的运费每斤。可想而知,电商其实优势没那么大,特别是对这些高价水果来说,优势就更小了。电商,很长一段时间是廉价的代名词,可问题是杜清和的水果,都是定位高端的,这就相悖了。
要不那么多剁手党都说,当初下载淘宝是为了省钱的,没想到到最后竟成了花更多钱。
也不是说否决电商,可以开一个网店,反正也不需要什么钱。毕竟也是一个销售渠道,能卖出去都好,卖不出去也没什么损失。
当务之急,还是要整理出一个销售渠道了。
“明天去找找陈正吧,他应该也急了。”
没错,陈正这会已经重新执掌了明湖商场,也有点着急了。随着杜清和的有机蔬菜大量上市,抢购有机蔬菜的盛况就不再了,明湖商场又回到了以往的状态。不说好,但也不算差,日子过得去。
可问题是明湖商场面临着各方的围剿啊,大商场一个个进驻潘州,对明湖商场来说就是一个冲击。别的不说,以往像水东的市民到市区,都会选择到明湖商场购物的。但现在,人家在水东都开设有万达广场了,凭什么要跑这么远到潘州来逛商场?时代在变化,明湖商场还不跟着转变,恐怕就要落伍了。
一夜转眼就过,杜清和早上就给陈正打了个电话:“陈董,早上好!”
“杜老弟,你这是埋汰我啊。怎么了,有好事要关照我吗?”
陈正是真心把杜清和当朋友的,合作也还算愉快。因为有机蔬菜,给他也赚了不少钱。
“这样,我们出来谈好了,就在我的餐厅,怎么样?”
杜清和知道,此时应该是没几个人到包厢吃早餐的,自然养生餐厅自从他不担任大厨之后,客流量也没那么多了,而是趋于稳定。
“行,我一会就到。”
挂了电话之后,杜清和赶到了餐厅,亲手为陈正做早餐。
这是诚意的表现,很多时候做生意就是这样的,有舍才有得。你不舍,就没东西跟人家交换,自然换不来更加优质的资源。
杜清和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方面向来是不吝啬的。
没想到陈正居然来得这么快,要知道,他可是住在郊区的。不到二十分钟,已经驱车赶到了附近。艰难地找到了停车位之后,陈正出现在了餐厅里面。
“你好,我是你们老板邀请过来的……”陈正穿着西装,他等下还打算回去上班的。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这是陈正一向的坚持。
服务员微笑道:“是陈董吧?我们老板交代过,他去忙着下厨了,请你跟我到包厢暂候。”
陈正整了整衣服,跟着服务员到了包厢。
“陈董,请坐。”
给陈正上了茶之后,服务员出去了。
杜清和得知陈正来了,有点诧异:“这么快?”要知道,这还没到早上的八点半。
“陈老哥,你来得可真早啊。”
陈正看到端着早餐进来的杜清和,笑道:“早就听说杜老弟厨艺了得,今天总算能尝到了。”
杜清和苦笑道:“陈老哥,是我考虑不周,早就该请你尝尝我的手艺了。这样,中午就在我这吃了,怎么样?以后但凡是陈老哥有宴席,我都可以帮忙做菜,怎么样?”
陈正一听,就知道这会杜清和是有事相求了。
“杜老弟,你下的本可够大的。”陈正笑道,“你的厨艺比米其林二星主厨都要厉害,要是精心制作一围宴席,起码都要上万块吧?再加上酒水……啧啧……”
杜清和笑道:“陈老哥帮了我这么多忙,应该的。”
陈正闻了闻空气中弥漫的香气,问道:“这是……?”
“哦,这是白术猪肚粥。”
杜清和说道,“养胃的,陈老哥尝尝吧?”
熬粥,其实是一个技术活。
要是火候不到,米粒还很硬,口感就不好了。要是火候过大,粥也容易糊,味道会不好。唯有细火慢熬,才能把米粒熬得软绵,入口即化且养胃补脾。毕竟餐厅不同家里煮粥,家里煮粥,可能拿个电饭锅,调个模式,放多点水也就是了。餐厅煮粥,一般都是大锅煮的,讲究得很。就拿着白术猪肚粥来说,哪怕是杜清和开小灶给陈正煮的,也用了个大瓦煲,把米粒泡了一个小时才开火煮粥,最后还要混入一点点高汤,甚至还是放开水煮粥的。把米粒放下去后,等已经大火煮开了,再细火慢熬。等到差不多好了,再把已经煮好的猪肚放下去,小煮十来分钟即可。
程还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样才能让米煮得更开更均匀。这样煮出来的粥,才能说好吃。至于药材,需要长时间煮开才有用,所以一开始白术和姜片是要放下去了。
不然的话,那些粥店为什么一碗粥卖得那么贵?
贵,人家是有道理的。
陈正尝了一口,惊讶地看向杜清和。
要知道,煮粥简单,煮一锅好粥却很难。
唯有最平常的菜式,才能体现出最不平常的水平来。
“杜老弟果然是厨艺了得!”吃过那么多粥,陈正觉得这碗白术猪肚粥中正平和,泾渭分明,一口一个滋味,实在是难以言表的美妙滋味。
杜清和笑了笑:“陈老哥喜欢就好。”
“杜老弟,你有什么难处,需要我帮忙的,你就直说吧。我们都这么熟了,就不要见外。”陈正喝着粥,抽空说了这句话。
陈正这么说,一点都不做作,杜清和也就直说了:“我那生态农业园种了不少水果,想要借陈老哥的商城打一打名气。”
听了这话,陈正并不算太过惊讶。要是杜清和说,要他指点一下怎么玩古董,他才是最惊讶的。
“小事一桩,不就是上架点水果嘛。杜老弟的水平我还不知道,肯定是最好的那一类水果了,对吧?”陈正笑着说道。
(iishu)是,,,,!
第五百七十七章:玉石和阵法
【】(iishu),
()话一旦说开,就不用再顾及什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