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唯独杜清和知道,这不是陈正的错觉,而是实打实的效果。因为“三清铃”的功效除了降神除魔之外,就是荡涤人的神魂,把人的负面情绪消除掉一部分。不过呢,这“三清铃”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人的负面情绪就好像无底洞一样,说不定啥时候就又冒出来了。犹如原上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事实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负面情绪太多,人呢就会生病。就算身强体壮,一时半会不会得病,但是负面情绪积累之下,甚至会酿出大病来的。懂得自我宣泄,自我调解就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自我调解不了,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要是一个人天生乐观派,没有那么多事情让他愤怒、烦忧、闷闷不乐的话,这人的身体也会比常人健康很多的。
这个“三清铃”的功效,对于很多想求得解脱而不得的人来说,就算一个福音。当然了,也要看用在谁的手中。要是寻常道士,旁人听了最多觉得这“三清铃”悦耳动听,不会有什么反感的举动。
到了杜清和的手中,以灵气催动,那就是降神除魔,荡涤神魂,消除烦忧的神器了。所以对杜清和来说,这“三清铃”不管多少钱都要拿下来的。因为在旁人手里,哪怕是在“道法高深”的道长手中,也没什么大用。实在是因为末法时代,懂得修炼灵气的人基本上没有了。
“杜老弟,这是怎么回事?”
陈正仔细咂摸了一番滋味,惊喜地说道:“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就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解释。
有些事,不需要别人知道太多的。
但是,陈正却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追上去问道:“杜老弟,这到底是什么铃铛啊?这么厉害?我说,该不会是法宝什么的吧?”
杜清和有点发愣,看着陈正,然后问道:“陈老哥,你是不是有一种天赋,叫做一语中的啊?”
陈正自己都傻眼了:“真的是法宝啊?”
“额,可以说是吧。”
陈正猜到了,杜清和也无奈,只能实话实说,“其实这就是‘三清铃’,能降神除魔的,常人听起来挺好听。”
“不对不对,三清铃怎么可能是这样的?我明明也见过道士打醮作法事,明明三清铃上面是三叉戟模样的啊?再说了,这三清铃也小了点吧,人家道士的三清铃,都是能用手握住铃柄部的。那么个一摇,像在跳大神一样……”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那是在步罡踏斗,不过……”杜清和欲言又止,他知道现在不管是步罡踏斗,还是请神降临什么的,道士传承都不多了,甚至都是残缺不全的。唯独杜清和,知道得最全,他也能全套耍下来。至于效果,咳咳,杜清和也不知道,因为他也没弄过。
“咳咳,说回这三清铃吧,其实这才是三清铃最原始的,不对,是传承最久的形态。至于三清铃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呢,这个形制,肯定是在螨清之前。”接着,杜清和把道教秘史说了一遍,陈正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来,这真的是古玩?!”
陈正傻眼了,“这上面也没有包浆啊,怎么可能是古玩呢?这……不可能啊?要知道,人家最好的铜器,宣德炉,也是有包浆的。”
这是实话,经过了几百年的铜器,怎么可能没有包浆呢?
杜清和却知道,这是宝物不会蒙尘。包浆再好,也会破坏铜器的外观。而作为宝物有灵的法器,是不会让自己蒙尘的。哪怕穿越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光,都会在灵气的庇护下,不会被破坏自身。当然了,如果没有灵气的补充,法器的灵气也会慢慢消耗殆尽。
“也不能确定这就是螨清之前的三清铃,因为到底还是有这样形制的三清铃传承下来的。我估计啊,这三清铃就是一直在道观里被使用,加上平日里打醮,做功课什么的,又接受了香火供奉,才有这种效果。对了,这就相当于什么开光,也就是让一件普通的东西有了灵。”
杜清和的解释,让陈正释怀了:“我就说,不可能是明朝,甚至更早的铜器。如果是民国时期的,我倒是觉得像了。你看看,上面的贼光还是贼亮呢。估计也没用过多少次,都没有汗渍浸透,然后形成包浆。”
杜清和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陈正就是太过于迷信什么包浆了,事实上,法器是不会有包浆的。
就算是把一件古董铜器制作成法器,那在灵气的作用下,这包浆也会自行脱落,很是神奇。毕竟宝物嘛,要熠熠生辉的那才是宝物,不然的话,神仙手段的法宝,跟凡间的铜器一样,这像话吗?
陈正感慨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知识就是力量啊,我原本这可能是出炉没多久的铜器,没想居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也好,今天算长见识了,道教的辛密也听了一点。杜老弟,我们去吃饭吧,吃正宗的榕城美食!”
其实榕城和其他潮汕地区不太一样,哪怕方言类似,但吃食方面却也独树一帜。
大抵上也跟闽省差不多,闽省是“十里不同风,一村有一俗”。事实上,粤省也差不多,粤东、珠三角,粤北和粤西,风俗都相差太远。这大抵上是因为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融合,北方汉人客徙到粤省,把原本的风俗都带了过来,再加上本地的风俗同化,才形成这种奇景。
反正,粤省不同地区的人,到其他地级市去,都会觉得非常新奇的。
特别是吃食,真的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fp
(iishu)是,,,,!
第六百零二章:这年头猪肉价都翻几倍了
【】(iishu),
也许是真的肚子饿了,陈正都忘了所谓的法宝一事。也是,在陈正眼中,一个民国的铜器,能值多少钱?别说铜器了,哪怕是银器,都不值钱。唯独值钱的是金条,也就是俗称的小黄鱼。咳咳,这黄金毕竟是硬通货,本身价钱就不菲。再加上历史底蕴的加成,拿来收藏的人还真不少。但问题是金子容易作假,所以真正民国保存下来的小黄鱼并不多。
杜清和不知道法器的价格,毕竟他不知道有这个市场的。
但是,按照这“三清铃”的逆天功效,能间接延年益寿的宝物,怎么估价都不为过。
最逆天的是,如果你身上具备灵气,一摇晃这“三清铃”,心存歹念的人都会觉得堕入地狱一般,那声音是魔音灌耳,苦不堪言。额,只是这法器的限制太多,没有灵气的人根本用不了,而有灵气的人,直接痛击心存歹念的人就是了,何必用灵气催动“三清铃”呢?
所以说,这“三清铃”最大的功效,还是被供奉在道观里,吸收香火,然后时不时拿出来打醮做法事什么的。
今天杜清和破例给这么多人打响了“三清铃”,也算是做了一点好事,最起码吸收到了陈正给来的功德。而闹市中的人,也好像有一点点功德涌给杜清和。这负面情绪虽然能摆脱一时,但人生在世,哪里能没点烦心事?所以负面情绪还是会积累的,只是看个人的调解能力罢了。
但求一时了却烦忧的陈正,现在是兴致勃勃地找寻着榕城的美味。
“这里有猪脚饭,你要不要试一试?”陈正嘿嘿笑道,“吃了猪脚饭,真的能做猪脚的哦!”
“……”
杜清和无力吐槽,心道:“我本来就是猪脚好不好?”
好吧,杜清和觉得,在他的世界里,他确实是主角。因为只要他想,世界上没有多少事难得住他的。被古籍砸中的人,就是这么有底气。
“这猪脚饭是榕城的一大特色啊!”
陈正看了一眼价钱,差点没跳起来:“等等,怎么涨价好几倍了?!”
这时候,店老板披着围裙,正在拿着菜刀斩猪脚,探头说道:“你平时不吃猪肉啊,没看到现在猪肉都四十块钱一斤了吗,猪肉涨价,这猪脚能便宜?”
陈正自知理亏,讪笑地说道:“怪不得……”扫了一眼店里稀稀疏疏的客人,陈正也是感慨,上一次他来榕城吃猪脚饭,可是不止这么些顾客的。不敢说爆满,起码来说店里已经坐了七七八八。
“杜老弟,你吃不吃?这猪脚饭还是不错的,猪脚特别好吃……”
杜清和想了想,说道:“陈老哥,好像猪脚饭没啥特别吧?”
陈正一愣,然后扭头一看,对面有一家“尖米丸”,问道:“那个‘尖米丸’够特别了吧?你听说过吗?”
杜清和摇了摇头,甚至看字面意思都不知道是什么。
很多地方的美食都这样的,你单单是看字面,甚至不知道这道美食是什么模样的。
陈正带着杜清和过了马路,来到了对面的店里,一边走一边说:“潮汕地区呢,把平时煮饭吃的米叫做‘尖米’,这种‘尖米丸’是用当地优质稻米做成的圆形两头尖的小吃,因为像老鼠尾,‘尖米丸’又叫老鼠尾。其实做法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最关键还是汤底要好,不然做出来的‘尖米丸’就大失水准了。”
杜清和是厨师,当然知道汤底的重要性。
可以说,哪怕是同样的粉丝也好,米粉也罢,甚至滇省的米线,以及眼前的尖米丸,放在不同的汤底之下,就是不一样的小吃了。
大名鼎鼎的螺蛳粉,里面的汤底是田螺汤。而过桥米线,汤底是浓鸡汤。而粤省人吃的陈村粉,如果是汤粉,大部分是猪骨汤做汤底。要是换做北方的朋友,可能就算羊骨汤,或者是牛骨汤了。
但是你想啊,这桂省的米粉,要是放在猪骨汤里面煮,还能是螺蛳粉吗?
米线的汤底换成了羊骨汤,这还是过桥米线吗?
所以说,汤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正见杜清和有兴趣,叫了两碗“尖米丸”,很快,老板就上菜了。
“杜老弟,你是做厨师的,尝尝看,是什么汤底?还有,这‘尖米丸’你觉得好不好吃?”
陈正带着考较的语气问道,倒是想看看杜清和出糗。
因为陈正知道,这“尖米丸”的辅料有很多,特别是海鲜多,比如有鱿鱼、墨鱼脯、虾仁等等,还滴入了鱼露,撒了胡椒粉,倒是有点像豫省的胡辣汤。当然了,粤省人不像豫省人,这胡椒粉放得很讲究,也就一点点调味而已,绝不会喧宾夺主抢占风头。所以,吃起来海鲜味道会很重,而胡椒粉的味道,却能盖住原先汤底的味道。
但是,这根本难不倒杜清和。
哪怕这汤底一点猪骨头都没有,可杜清和还是一口喝出来了。因为这汤底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海鲜的层次在上面,与汤底并不相融,倒像是点缀一样。唯独那胡椒粉很棘手,但是麻辣过后,杜清和尝出来了,这是猪骨汤底,还是原味的那种。
很多人烹煮汤底,喜欢加调味料。
杜清和知道,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做法。因为加了调味料之后,这样的汤底再去煮粉、煮面,都是会影响以后的口感、味道的。唯有用原味汤,才能衬托出食物本身有的味道。哪怕是后面再加调味料,也会更加鲜美。
“是猪骨汤吧。”杜清和笑道。
“果然是大厨啊,我第一次吃还以为是海鲜汤底……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陈正很有兴趣地问道。
杜清和无奈了:“厨房就在那里,我有鼻子,能闻得到……”
“……”
陈正觉得老大没趣,他还以为杜清和能这么厉害,一尝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好吧,陈正把杜清和当成美食家了。事实上,美食家也不敢拍胸脯说,每一样食物,他吃一口就知道是什么,这基本上不太可能的。
不过,杜清和觉得也还不错了,小吃来说能打个七十分左右。毕竟是做工不够讲究,但胜在味道纯正。尖米丸很弹脆,加上众多辅料,确实是一大特色。
fp
(iishu)是,,,,!
第六百零三章:崇洋媚外
【】(iishu),
能让杜清和打七十分的小吃是很难得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甚至可以说在吃这一方面,在味道这方面是很主观的。就拿西餐来说,只要你吃过所谓的西餐,你就会觉得外国人实在太不会生活了,平时吃顿好的,就这个水平吗?单论味道,甚至还比不上肯德基、麦当劳。
这不是吹牛皮,是原汁原味的西餐,真的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胃口,觉得这是勉强下咽的东西。说实话,一份西餐厨师煎的牛排,和一份中餐厨师煎的牛排,你打乱让歪果仁来尝,他绝对会说是中餐厨师做的好吃。
为什么?
呵呵,中国人在用铁锅炒菜的时候,欧罗巴人居然还是只懂得用火烤,做面包和蒸煮炖食物。哪怕是吃肉,都还没有什么香料。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到欧罗巴人为了得到香料,不惜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毕竟,连胡椒这种香料都能在欧罗巴等价黄金,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对欧罗巴人是多大的诱惑了。
当然了,西餐里面也有做得好的,这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为了附庸风雅非得说西餐比中餐好吃,这就是强行麻痹自己了。又或者是,根本没吃过好吃的中餐?
西餐的难吃,只要是中国人吃过“原汁原味”的西餐,大抵上都会是这样觉得。而一般在外面西餐厅吃的西餐,大多是中国厨师做的,所以味道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可你要是真的吃过真正的西餐,你就会发现,玛德,欧罗巴人就吃这垃圾?!卧槽,这牛扒做成这样,真的是糟蹋东西。鱼还不错,但是这酱也太难吃了吧?夹肉披萨什么的,你确定不是肉夹馍?!还比肉夹馍难吃多了……还有这面包,确定是面包吗?吃起来比吃糠、吃麦麸还粗糙……
反正吃过正宗西餐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法,真特么糟蹋食物。
这也难怪,很多歪果仁来到中国吃了一顿中餐之后,才明白原来在他们国家吃的中餐都是渣渣,哪怕是很多歪果仁都深受好评的“墨西哥卷”,中国都有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你说说看,欧罗巴人比什么不好,要跟中国人比饮食?
更好笑的是,非得有人说西餐好吃,杜清和只想呵呵。
杜清和觉得,那所谓高大上的西餐,除了摆盘之外,基本上就没啥值得称道的了。可能这也是米其林餐厅的评比标准吧,因为他们知道,真的要把中国菜算进去,西餐估计能输得一塌糊涂。可惜在中国国力显著增强,米其林餐厅不能不进入中国之后,情况也显而易见了。
这么说吧,那些所谓的原汁原味的西餐,味道甚至比不上一碗“尖米丸”,你就可以想象,花那么几千大洋吃一顿“高大上”的西餐,到底值不值。
不说西餐难吃,就连所谓的西方高逼格的葡萄酒,也是难喝得要命。
事实上,杜清和也没觉得酒好喝到哪里。
真要说好喝的,还属黄酒,入口甘甜软绵。还有,中国各地自家酿造的果酒。哪怕是不放什么糖,让水果自然发酵,都比葡萄酒好喝不少,度数也不高。最关键的是,没有葡萄酒那种无法言喻的味道,酸的味道里夹杂着木头的苦涩,连回甘都做不到。
所以说,嘴上说着喜欢喝葡萄酒的人,都是在装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