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第六百五十二章:踢馆的来了
对方确实很大阵势,车子就来了好几辆,都是面包车,只有一辆奥迪a6l。
从外观看,就好像是嘿老大出行一样,威风得不行。
实际上呢,面包车下来的都一些农民模样的人。杜清和都看傻眼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车明俭在竭力应付一个矮胖的人,梳着一个大背头,像极了上个世纪的潮流人士。实际上,老土得不行。偏生这人还极其高调,明明矮得都要看不到了,调门还要高到不行,似乎一定要活在聚光灯之下才行。
杜清和知道,这是一种自卑夹着极强表现浴,其实就是想博取关注。
这算是一种自卑型人格吧,要是被人忽视了,这种人一定是脸黑得跟锅底一样。
车明俭看到杜清和来了,连忙说道:“潘老板,这是我们老板,姓杜。”
这个潘老板眉头先是一皱,然后露出了一个极其灿烂的笑脸,伸出手来:“杜老板,我是安盛果园的老板,潘立石。同时,我还有一个ktv,一个影院,一个舞台设备公司,一个媒体公司,投资了楼盘,策划了不少大型活动。杜老板,我想,我们应该有不少合作机会的。”
杜清和出于礼貌的笑了笑,说道:“杜清和。”
潘立石没想到杜清和的反应这么冷淡,但他好歹是人精,也知道自己今天来得突兀。
“杜老板,这是我的名片。”
潘立石掏出了名片递给杜清和,杜清和接过来,也就看了一眼,然后礼貌的笑着收了起来:“不知道今天潘老板过来,有什么指教吗”
杜清和能笑得出都不错了,说实在的,这要是在古代就是带人来踢馆的。
你看看那些从面包车下来的人,一看就是“同行”了,穿得再好,也无法掩饰他们骨子里的那股淳朴的劲。一看就是农民了,杜清和自信自己的眼睛还不至于看不出来,都表现得那么明显了。潘立石到底是人才,能把“踢馆”说得那么婉转:“我这不是看杜老板的‘生态农业园’做得那么好,想过来学习一下嘛!顺带着,让我那果园的员工,过来旅游一下,放松放松。”
杜清和是信了才怪,特么的这潘州的农村哪里不一样啊,你还用带着那些农村出身的员工过来旅游骗鬼去吧你!
旅游是假,刺探敌情,暗中搞情报是真。
毕竟是“同行”,杜清和的有机蔬菜为什么做得好,他们说不定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只要明白了其中机要,潘立石觉得以自己的实力,是碾压这个小年轻的。潘立石调查过了,这个小年轻不就是走了狗屎运,中了彩票一等奖才有的起步资金吗一千多万的身家,看似不少。但是,潘立石也不放在眼中,哪怕他也没有这个千万身家。
等下,潘立石不是说自己有什么ktv、影院、媒体公司、舞台设备公司,甚至还投资了楼盘吗,怎么连千万资金都没呢
很简单,那都是合伙投资的。
什么意思
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项目,大家怕一个人投资了亏本,所以要合伙做生意。这样的话,风险平摊,哪怕是亏本也亏不了多少。至于后面你想抽身离开,也行,找到一个愿意接盘的,把手中的股份卖出去就行。
当然了,这么多个公司里面,潘立石还是有自己的全资公司的,就是那媒体公司和果园。
至于为什么开果园
潘立石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那果园本就是他和一个村长,私相授予的。也就是说,村长把土地承包出去后,村民才知道内情。好在潘立石也懂得安抚人心,答应招本地工人做工。哪怕是只在施肥除草季节雇人,村民们也捏着鼻子认了。反正承包给谁不是承包,反正承包的钱有多少在村里的账户上,天晓得。
至于采摘季,这潘立石用了自己的媒体公司,天天信息轰炸。
也还真的有网民过来消费,哪怕是种下的皇帝柑根本没有多少汁水,也不甜;种的砂糖桔多果核,皮厚肉少,但也禁不住一些网民想要秋游、冬游的心思。
来都来了,这是很多中国人旅游的心思。
再加上,虽然这个安盛果园果子不好吃,可那个农家菜也还算正宗,特别是泥焗鸡,煨番薯啥的,很有时代的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过来专门吃鸡,吃番薯的。杜清和也算是农村长大的,知道泥焗鸡就是把三黄鸡上了秘制酱料之后,用锡纸包裹,然后放入堆好的泥炉里烧。这要是讲究的,用的还是荔枝木和龙眼木。
这泥焗鸡也要土窑鸡,这土窑经过煅烧后,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
然后这荔枝木、龙眼木的甜香深入鸡肉里,要是这三黄鸡还是走地鸡,那简直是最顶级的美味。
鸡肉熟了之后,拔开土窑,把鸡翻出来,烤得那叫一个外焦里嫩。酱料的香气,全都渗透尽了鸡肉里,而产生的汁水也锁在了里面,皮脆肉嫩的,一口咬下去,那满嘴的鸡肉味,绝不是肯德基、麦当劳那些炸鸡能媲美的。
这么说吧,其实这泥焗鸡就是乞丐鸡的翻版,只是因为改良了一下,把荷叶包裹变成了锡纸包裹罢了。甚至土窑的摆法什么的,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了,根据老人的说法是在旧社会时,大家都饿得不行。到最后没办法了,偷了地主家一只鸡,因为没炊具,又怕在家吃留下证据,所以躲进森林里,用黏土堆造土窑,然后焗鸡来吃。
这个说法也是一家之词,具体这土窑鸡怎么来的,大家都不知道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潘州人对此的向往。只要有一个农庄打出这样的招牌,那这个农庄的生意也差不到哪里去的。
潘立石也是知道这个,所以才会笃定自己做果园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有不少游客,他还是每年都在亏本。当然了,潘立石的亏本是把承包费用计算进去的亏本,要是这么说,没有一个承包土地的人,能在前一年就扭亏为盈的。要是有,杜清和也想去学习。
第六百五十三章:谁挤兑谁
潘立石这看到杜清和种有机蔬菜这么赚钱,他也起了心思,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可是种菜的人多了,种有机蔬菜的人也不少,可也没听谁说过,有人能通过种菜赚大钱的。更别说,种出来的有机蔬菜还那么神奇,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这简直是奇迹!
说实在的,潘立石也派过商业间谍,想要刺探“敌情”。
可惜花钱不少,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从选种、播种,到移栽,施肥,浇水……都没有一点奇特之处,偏生人家就是赚钱了,还是赚大钱!
潘立石通过别人的说法,再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个“生态农业园”单单是出产有机蔬菜,都能每天收入十数万。这是什么概念很多小公司,一个月都未必能赚得到这么钱!这一个月下来,就是几百万……
想到这,潘立石哪里还坐得住
就跟黎康琥一样,明明看到有一只下金蛋的金鸡在眼前晃悠,偏生这金鸡是别人的,不管是下的金蛋,还是卖的钱,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你说,这些极为“进取”的老板怎么忍得住不想分一杯羹那才是假的。
好吧,说白了就是贪婪,眼红,羡慕嫉妒恨。
这不,阴谋不成,潘立石来了一个阳谋,摆明车马要过来刺探你的商业秘密。
看穿了一切的杜清和,不动声色,笑道:“潘老板肯过来消费,我是欢迎之至。不过,潘老板这样的大老板,肯定是不会吝啬一点小钱的,对吧这样,我做主,中午潘老板就在这吃饭了,带上你的员工,我给你一个优惠的价格,九八折怎么样”
潘立石好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差这点点蝇头小利
但是被杜清和言语拿住的他,还没说什么:“这……”
“潘老板是没吃过我们村的大厨手艺啊,保证让你一次难忘!”杜清和一语双关道,“潘老板,不会这人均一百块的午饭,你都舍不得出吧你这么大的老板,不应该啊你也知道的,这人均一百块钱,都算很少的了。来我们这的游客,哪个不是人均消费一百多两百的人均一百块,十个人一桌,也就吃一只鸡,一个蔬菜,一个汤,一个豆腐,一碟炒粉,还有一条鱼罢了。这没多少东西吃的,你这还这么多人……”
潘立石深深吸了口气,知道杜清和已经看出了他的来意,开始挤兑他呢。
也罢,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想法,潘立石一咬牙,一跺脚,差点没脚上一麻,狠心要了一个人均一百二十的酒席。
杜清和笑了,转身对车明俭说道:“去,让村里做菜做得比较好的人过来,也不需要多,八个人也就行了,张罗着准备做菜吧!”这是秉着惠及村民的意思,要知道这潘立石带来了起码三桌人,一桌是一千二百块钱的消费标准,扣去菜钱,这八个人每个人都能分到三百多块钱。
这是一个不菲的收入了,哪怕是在潘州市区也是这般。
日入三百,那一个月就是九千多,放在一线城市都是中等收入!
你瞧瞧,杜清和的一张嘴多厉害,让潘立石立马破费了三千六百多块钱。收了钱,杜清和也不亏待人家,好吃好喝的,除了酒没有,这饮料还奉送了一瓶“七喜”。没办法,要是送醋饮料,这一桌人不够喝的。“七喜”就不一样了,够大瓶,还是碳酸饮料,管饱。喝多了,还会打饱嗝。
就是潘立石的脸色不太好看。
能好看才有假了,这一桌子菜不算分量,菜品也太少了。除了用料新鲜之外,怎么看都怎么吃亏。
再加上这饮料,真的是扎心。
“七喜”这品牌,真的是失败的典型,从品牌名字就一塌糊涂了。你看看这“七喜”的谐音,普通话怎么读怎么像“吃屎”。也就粤语还好,但也不出彩。一个好名字,对一个企业有多重要
足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好像“七喜”这样的企业,还不知道改正错误,就实在太傻了。起名字的时候,就不往谐音上面想的,吃亏肯定吃大发了。一个企业的名字,就算不出彩,也千万不要犯忌讳。要是犯了忌讳,你投入再多钱做广告,都是起不来的。
潘立石看着那一瓶“七喜”,脸上是阴晴不定的。这就好像杜清和在讥讽他不自量力,斜着嘴骂他:“吔屎了你!”
“老板,我们也下地看了……”
这时候,看似果园小领导的人拍马屁道:“好像看出了一点东西。”
潘立石的呼吸略微有点散乱了起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激动的表现。“发现了什么”
周围都是安盛果园的员工,而且农民嘛,说话都大声。有了这个掩护,潘立石也不怕被外人听见。
“我们发现了,这个‘生态农业园’用的种子,都是去种子站买的。买了之后,听说还自己了,潘立石有点发愣:“自己育种”
“还有,听说他们浇的水,都是地下水,从来不用自来水。”
有人带头拍马屁了,另外一些有心的人也跟着说了。
“用地下水,不用自来水”潘立石估算着,这不难啊,投入也不大。确实,挖一口井而已,能花几个钱说不定这顿饭的钱,都够挖一口井了。
“他们施肥不用化肥的!”
一个员工刚刚说完,那个恨被抢风头的小领导怒斥道:“这不是废话吗,你懂什么叫有机蔬菜吗,用了化肥还是有机蔬菜啊”
潘立石却不等闲对待:“那他们施什么肥”
那个员工扭扭捏捏地说道:“沤肥,也就是屎尿沤肥,不知道是家禽家畜,还是人的……”
“……”
潘立石有点作呕,他才刚刚吃完一根有机蔬菜,听了这句话,有点反胃了。
事实上,虽然“生态农业园”施的肥料是榨油剩下的油渣饼,但味道确实近似农家肥,再加上油渣饼经过发酵沤肥之后,也是黑乎乎的,难怪他们看错了。不是这些“同行”不识货,而是隔得有点远,怕被人发现,做贼心虚只能远远分析。
第六百五十四章:流年不利
潘立石心中有个计划,要是派人来明察暗访,宣扬“生态农业园”的有机蔬菜是浇农家肥的,会不会打击到杜清和的生意呢
“那小子……”
潘立石一直很气恼杜清和的不识趣,他一个身家相差无几的大老板过来跟你打交道,居然被无视了。这样简直是耻辱!反正潘立石是这么认为的,他却没想到,他一个“恶客”来者不善,还想人家以礼相待,这不是做白日梦吗
当然了,换成另外一个老板,可能就忍气吞声了。
因为在现在的商业社会里,到你的办公室参观一下,学习一下,甚至直接照搬你的生意,你还要笑嘻嘻的接待人家,好吃好喝供着,拉着别人谈生意经。为啥因为大家嘴上都说,合作共赢,市场那么大,他们不认为一个公司能吞得下。
事实上,杜清和也是这么认为的。中国那么大,每天不知道要吃多少蔬菜。哪怕是有机蔬菜的市场,都大得不可想象。
杜清和从来没奢望能独占市场,他只是想顺带赚钱而已。
可他不认为,你带人不怀好意的上门刺探商业机密,值得好言相对。赚你一点午饭钱,就当做是利息了。反正杜清和也不怕别人跟风。要是跟风他这么种菜的,保准是亏本的。别的不说,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功德田。在这一点上,潘立石就不够黎康琥眼睛毒辣了。
这也是为什么潘立石只有千万身家,而黎康琥能有几亿身家的缘故。
不关乎人品,但这就是眼光差距。
当然了,像杜清和这种对坏人莫得感情的“罪恶克星”,只要有人觊觎他的东西,基本上没好下场的。就好像潘立石,已经智商短路了。他也不想想,要是把这个消息爆出去,即便他能按照这个办法种出有机蔬菜来,能卖得出去吗再说了,大家又不是傻子,有机蔬菜施的什么肥,他们早就问过了。
但是,潘立石已经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二话不说就回去实施这个计划。
好在潘立石也是有智商的,先是让人在论坛上爆料,然后再用微信公众号转发,弄得煞有介事的样子。
这也是一个手法了,不然的话,现在论坛还有谁看啊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看新闻,随便下载一个新闻a都行了。再说了,本地论坛除了一些老网民,新网民都不在。随着老网民结婚生子各种家庭琐事,已经不会再登录论坛了,所以论坛只能慢慢消亡。
当然了,彻底消亡还是不会的,到底还是有一点影响力的。只是盈利嘛,实在是亏本中的亏本。但是,老板又不是傻子,为什么亏本还做很简单,这要跟有关部门合作的,也就是说,要营造一个“阳光执法”的平台,那么本地论坛就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这一部分盈利,并没有计算进去。再加上论坛不止是论坛广告收入,还有微信等等有偿发布信息,也能回本一点。这么算起来,并不算太亏本。要是有远见的老板,已经添置摄像设备,开始转行视频方面了。这个是未来媒体的方向,也是最大的红利所在。要是没有这个嗅觉的,都会步步落后,最后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土。
为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