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唯有自己亲身体验过,甚至教过学费,才知道怎么才算是做生意。说白了就一句话,人都不可信,可信的只有合同,只有法律,只有规矩。一切按照规矩来,按照流程来,生意就做成了。不按照流程来的,自己赔了亏了,也不要怨谁。
至于会有人说,这太不近人情了吧,有这么做生意的吗
不近人情只是你认为而已,生意场上哪有那么多温情,大多只是赤果果的利益罢了。你没有防人之心,就活该被人坑。
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路上,林正弘也抛开了做生意的心思,与杜清和认真交谈起来,交流一下思想。
不知不觉间,说到了传统文化,又说到了道教文化。
林正弘很明显是一个佛教信仰的人,从他戴着的观音翡翠玉佩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林正弘对道教是不感冒的,说道“道教的那些道士,不过是一群装神弄鬼的人罢了。所谓的做法,其实就是从傩戏演化而来的,还祸害古代那些帝王,弄什么长生不老,搞得朝政混乱,甚至为祸天下。”
杜清和倒是没说什么,一个教派,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信的。就好像杜清和,也非常不感冒佛教一样,觉得佛教都是在圈钱的,屁事半点都没办。
佛道之争,已经由来已久,这都不算什么。
至于林正弘不信道,那很正常,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识过。当然了,杜清和也没必要在他面前展露一手,只是淡淡地说道“那不知道林老板信风水吗”
“这个我倒是信。”很正常,做建筑的人,大多都有一点风水功底的。
杜清和乐了“那风水是从道教脱胎而来的,而佛教为祸天下更甚,甚至历史上有好几次灭佛运动,你怎么看”
“额,那是统治者个人不喜欢佛教罢了。至于风水,不是从佛教衍生而来的吗”林正弘有点强词夺理地说道。
&nbs
第两百八十八章:钱多烧得慌
也许是不善于宣传,道教越来越式微。这和历史也有关系,因为螨清打压道教,所以道教才落后于佛教。从某种意义上讲,道教更像是“佛系”的样子,什么都随缘,不争不抢。
一看林正弘就是那种一知半解的人,喜欢以书法抄佛经,却忘了佛教本是外来文化,只不过被中国同化罢了。或许还参加过潘州本地的什么佛会之类的,被佛教洗脑了。不然的话,也不会说出这么“深刻”对道教的误解。
这也是佛教懂得包装的缘故,时不时巧借名目搞什么佛会,号召潘州的富豪们捐钱来供养他们。
至于那些“大和尚”,在杜清和看来简直是不知所谓,穿起袈裟装和尚,脱下袈裟穿上西服一转眼就出入各个高档酒楼,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不是说所有和尚都这样,但这种情况也不少。
“林老板,你这不是钻牛角尖,你这是刻板偏见。只看到道教不好的一面,却没看到道教积极的一面。”杜清和笑道,“最起码,道教没让你捐钱什么是吧。”
林正弘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我之前去参加什么佛会,见旁边的朋友都捐钱了,我也意思捐了点……”
杜清和笑了笑,没说话。
“那杜老板……是道士”
林正弘觉得杜清和可比什么和尚厉害多了,最起码能给他减肥。而一些和尚自己都大腹便便,别说减肥了,自己先顾好自己吧。
杜清和摇了摇头,虽然从传承上来说,没有道士比他更正宗了,但他确实没有度牒,算不得国家承认的道士。
“那杜老板是道家文化的爱好者”林正弘好像有点明白了。
“可以这么说吧……”
杜清和也乐得他误会,反正怎么说都行。
两人有说有笑,再沉默了好一会,车子才算来到了丰祥村。
不得不说,潘州的地方确实挺大,同一个城市,居然要跨度这么远。这还不算什么,要想去同一个城市的信x)宜,居然要两个小时以上,这还是全程高速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潘州的地方又多大了。
到了丰祥村,林正弘的话也多了起来“这里有点像我老家啊,我老家也是高gao)州的。”
杜清和笑道“我老家也是,应该说潘州市区的,一大半都是从高gao)州出来的。”
“是这么说……那个就是你的菜田了吗”
林正弘有点相信了,杜清和真的在这偏远的地方,种下了不少蔬菜。
“事实上,如果这丰祥村所有土地都用来种菜,足够供应整个潘州市区半年的蔬菜。”杜清和淡淡地说道,“要知道,丰祥村足足有三千多亩田地,而且大部分是平整的土地,像个小平原一样。”
林正弘也被震惊了“那这里……为什么还这么落后”
“因为这里刚刚被抓了一个贪污的村长,而且村民历来都是种植水稻,没有试着种水果之类的高价值经济作物。之前国家来扶贫过一次,弄了个火龙果扶贫计划,结果有好几个村民没有还贷款,火龙果也不见踪迹,所以自然就成现在这样了。”杜清和把情况简略介绍了一下,林正弘才明白过来。
“所以,你看中了这个村子的潜力”
林正弘是商人,以为杜清和投资这里,是为了钱。
&n
第两百八十九章:稀缺人才
“如果我说,是为了帮助丰祥村的村民发家致富,你信不信”杜清和神秘一笑,对林正弘说道。
林正弘自然是不相信的,这商人哪里会干不赚钱、赔本的买卖
就好像你去菜市场买菜,去水果摊买水果一样,那老板说赔本卖给你了,这话简直是客套,没人会相信的。
但是,杜清和的眼睛看向了丰祥村藏在树荫里的那些砖瓦房,目光里好像有种神采在流转一样。
直到这时候,林正弘才好像明白了,杜清和并没有说谎,而是真的这样想的。在生意场上摸爬打滚了这么久,林正弘有着自己一套观人方法,那就是看眼睛。如果一个人在说谎,或者心虚,眼神是闪躲的。心理素质好一点的,或许不会那么慌乱,但是终归还能看得出来一点。
但是,林正弘在杜清和的眼中,只看到了一种东西,那就是“信念”。
没错,杜清和就是相信,如果丰祥村把一半的田地改成菜田,或者种植水果的话,那村子的经济状况,一定会比现在好的,至少会翻两番。
“杜老板,我们还是看看蔬菜的品质吧。”
林正弘掩饰住了内心的震惊,开始进入角色了。他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考察杜清和这个潜在合作伙伴的资质的。换句话说,如果杜清和的等级不够,林正弘就算再有好感,也不会与杜清和合作。在商言商的东西,不能感情用事。
“林老板,你嫌脏吗不嫌脏可以到田里来,这样更直观一点。”杜清和率先跳下田埂,走了好几步,才蹲在了菜田边上。
“杜老板,你是开玩笑吧,我也是农村人出身的,小时候在老家,也耕过田,放过牛,插过秧。这点东西算什么”林正弘也没做作,跟着跳下了田埂。
杜清和知道他下来,指着四周还在生长着的,绿油油的蔬菜,说道“今天是临时临急过来的,如果施了农药、化肥,肯定还有残留,你检查一下。”
林正弘也不矫情,仔细看了看,确实没发现有什么农药的味道,也没有化肥的味道,就是有一种非常臭,让人有点闻了想吐。“这是施了农家肥这么臭……”
杜清和乐了“一个村子就那点人,哪里来那么多的农家肥这些,都是沤熟的榨油的油渣,兑水来施肥的。”
很多人不知道,榨花生油剩下的油渣,其实是顶好顶好的肥料,不仅肥力充足,且天然环保。这些油渣,都是杜清和让人去潘州各大榨油厂买下来的,比化肥都要贵不少!
拿这些油渣来种菜,会让蔬菜在炒、煮的时候,更加容易软熟,且口感也会更上一层楼。市面上,很多菜心只有其形,根本没有菜心那种甜味,就是因为化肥用多了,土壤硬结,种出来的菜自然不好吃了。但是杜清和相信,眼前这些没有催熟,没有下化肥的菜心,一定是具备极好口感的。以杜清和“专业厨师”的眼光来看,这就是最顶级的蔬菜!
一个好的厨师,对于食材的挑剔的。
食材越高级,做出的菜肴就越美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很多高级食材,哪怕不是专业的厨师,都能把食材的美味给烹饪出来。
但是,如果食材实在太差,哪怕厨师的本事再高,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差的食材,会让人难以下咽。食材和厨艺,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食材才是最关键的。
林正弘深知这一点,他的酒楼就是因为食材的质量问题,被不断的投诉。再这样下去,恐怕酒楼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要关门大吉了。有人觉
第两百九十章:定价心理学
所以,高级技工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多多,只是看你能不能忍受得了那样的工作环境罢了。
现在这个社会很公平,没有谁规定,坐办公室里上班的白领,工资一定会比在室外顶着高温烈日的工人高。只不过工人是真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林老板的意思是,没人肯做”
杜清和叹了口气,怪不得人家要从外地运输蔬菜,原来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还是集中运输的问题。像杜清和这蔬菜,一天能有个一千斤都顶天了,可对于运输司机来说,这等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想他们运输蔬菜,哪一次不是运输几吨几吨的这么点蔬菜,路途又近,拿你多少钱合适
世界上的人,没几个是超脱世俗的人,就算是杜清和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已经超脱世俗了。要知道,杜清和还想红尘里打滚摸爬的,可不想这么快就超脱世俗了。
在古代,很多道士都要下山历练的。其实,红尘练心,不过是修道过程中很普通的一项。躲在深山老林里,并不见得能心静。反而在红尘中,更能巩固自己的道心。
既然世界上的人,都没几个能超脱世俗的,那么大家努力工作,肯定是为了钱。
嗯,那句话说得好啊,如果一个老板只跟你谈梦想不谈钱,那就是在耍流氓。杜清和倒是想用更多钱去招个货车司机来帮忙运输,可货车司机哪里是这么好找的,人家也是要生活的,大多数是在公司里上班,没理由为你一个人服务。
“做肯定有人肯做,但划不来。”
林正弘想了想说道,“我帮你联系一下吴士新吧,这人是个老狐狸,一向无利不起早。但是,如果他答应你了,你就放心吧,肯定会省下不少钱来。你也知道的,蔬菜的真正优势,是在价格,而不是在什么有机无机的。”
杜清和虽然不太相信,但他却知道林正弘这是老成之言。
要知道,这蔬菜是每家每户天天都要吃的东西。这潘州又不是什么大城市,消费水平不高不说,普通人的工资又低得很,所以买菜都是精打细算的。你说,如果一样蔬菜比寻常蔬菜高端一点,贵个一块两块的,或许还有人能接受。可要是贵个五块十块一斤的,人家就会望而却步了。
别小看这一块两块,这就是定价心理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来的。
这么说吧,很多手机厂商喜欢把新手机的定价,从整数减少一块钱,这样看起来就少了一百块钱。别小看这一块钱,但这很可能就促使一大批本来不想买手机的人,或者还在犹豫的人,一咬牙,一跺脚就买了。
有些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对于价格是真的很敏感,同时,又是最容易受到蛊惑的人。比如某个品牌的手机,喊出口号,在这个价位,不可能再有低于这个价格的了。话音还没落,隔了几天,另一个手机品牌愣是比他低了一块钱,抢走了不少顾客。
所以说,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做高端呢,就是这个道理。
压缩成本,其实很多厂商都做得到。只不过别人不屑于跟你玩罢了,毕竟大家都是要吃饭,要赚钱的。但是,看看高端市场,苹果攫取了手机行业利润超过百分之八十,只剩下可怜巴巴的百分之十几给其他厂商。别看三星是世界销量第一的手机,但是三星手机很大一部分销售的是低端机,只是销
第两百九十一章:最关心的问题
林正弘知道,吴士新说的大车和车,其实是不同概念的。这就要从货车说起了,吴士新的运输公司,大部分都是重型卡车,有以小部分是中型卡车,很少有轻型卡车和微型卡车。吴士新还以为林正弘有多少蔬菜要运呢,所以一开口就是几辆车。
没办法,那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吴士新在这两个月来,多得林正弘仗义相助,才算是熬过了资金链最难熬的一段时期。等他投资的楼盘开启预售了,回款了,资金也就回笼了。到时候,算是真正投资有了回报。
很多楼盘投资人,就是死在投资回款的前几天的。
没办法,那根弦绷得太紧,实在绷不住了,就只能断开了。要不,怎么那么多烂尾楼说到底,楼盘还是一个信心的产品,如果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信誉足够,资金足够,地段够好,承诺会有未来的配套设施,是不会滞销的,甚至有可能被秒杀。反之,如果被人得知资金不足,那业主就可能过来维权了。一旦事情闹了起来,本来咬咬牙还能熬过去的这道坎,也彻底变成了马里亚纳海沟,根本填不满了。
所以,吴士新肯定会卖林正弘一个面子的,不为别的,就为以后还能得到林正弘的“帮助”。
其实林正弘也不是无偿帮助吴士新的,说到底这还是生意。林正弘调查过吴士新的身家,如果变卖资产的话,这些钱也能凑得出来。也就是说,吴士新不是没钱,而是没有那么多现金而已。所以,林正弘帮吴士新,不过是做了一次小风险的投资罢了。再说了,之前说好的,垫付的工钱是要给利息的。也就是说,林正弘也没吃亏。
再加上建筑公司现在不好混,都要开始承接水电、煤气管道等等业务了。
现在这个年头,但凡是能赚到钱的,资本就会拼命涌入。虽然建筑行业门槛还算高的,需要大量资金。可只要有钱赚,肯定有人进场。之前,潘州的建筑公司是林正弘一家独大。现在呢,林正弘都只能排前三了,因为有比他更牛的人物,跨界做起了建筑公司。
林正弘通过塑造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能拉到更多的单子。
一个公司,只有更多的单子,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只有一个单子的话,怕是以后要喝西北风了。不管这个单子多大,万一别人突然不合作了呢,其他收入来源又没有,这该怎么办
所以,林正弘很在意不和吴士新的关系,和气生财嘛“不多不到,最多不会超过两三吨的。少的话,估计只有几百斤上千斤的样子。”
吴士新一愣,然后算是明白了“是有点少。不过林老板开口了,怎么样我都要帮忙的。不过,这价钱……可能就没那么好商量了。”
“不是吧,吴老板,出一辆车而已,能多少钱以我们的交情,你不给打个八折,说不过去啊!”林正弘到底是笑面虎,笑着就要了个八折。
吴士新苦笑道“林老板,这已经是亏本了……好吧好吧,这样,你给我一个司机一个月的工钱,怎么样不多,也就是九千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