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最后,警察好像是拖死狗一样,把这獐头鼠目的中年男人拖了出来,带上了手铐。

    不知道为什么,杜清和觉得抓小偷比抓贪官还要爽。

    贪官其实并非无迹可寻的,只要想查,都能顺藤摸瓜,找到蛛丝马迹。

    可小偷不一样,流窜作案太过滑溜。再加上各地警察没有通气,自然难以抓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被偷了东西,去派出所报案也无法找回来的缘故。不过奇怪的是,如果是老外的东西被偷了,警察反而能快速破案。这里面是怎么样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估计是某些人内心还有洋大人的思想作祟,其实外国佬也就那样,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好像拥有特权一样。

    杜清和在花都市的时候,不止一次教训了那些外国过来的混混,叫他们夹起尾巴做人了。事实上,很多外国佬都是在外国混不下去,才到中国来的。讽刺的是,在中国,这些人反倒成了座上宾,犯了点什么错,什么罪,也好像能赦免一样。这些都见怪不怪了。

    好在这些年来,这些情况逐渐减少了,这都要归功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对洋大人到外国佬,这是一个很喜人的转变。

    一个国家能崛起,不是看经济,而是看国民心态。

    处理完了案情,警察才敲开了豪宅主人的房门。男主人和女主人,再加上老头子老太太,纷纷出来对警察表示感谢。而杜清和,也能收到一波功德。

    “难道只要做好事,就算是感谢别人,也能收到功德”

    杜清和在墙壁里面,暗自琢磨了起来。

    功德虽然不多,但是意义不小。杜清和突然有个想法,万一他成了一个大富豪,弄一个慈善基金会,专门去帮助穷人,岂不是天天能收到功德

    虽然不够直接道谢的多,可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

    就在这时候,警察开始拍摄证据了,这是起诉必须要的。

    这些个盗窃团伙,一个个抱头蹲在地上,地上还有他们的作案工具,已经偷盗的东西。

    老头子有点心疼地看着他那个“清朝”的花瓶,好像被磕破了一个角,但现在碍于警察们拍照做证据,没能过去仔细查看。

    杜清和看了也好笑,在他看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清朝的花瓶,甚至可以说不是古董,只是一个工艺艺术品罢了。不过,杜清和也佩服那些造假的人,造的是惟妙惟肖,做旧得跟真的似的。杜清和为什么这么笃定呢其实很简单,他能“看”到这瓷器的生产时间,就在瓶身里面——时间是前五年烧制的,你可以说它是工艺品,但绝不能说是古董。

    这




第三百零六章:中医的收入
    有时候人确实如此,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的时候,总觉得别人太过庸俗,人生在世,怎么可能只追求金钱呢

    但是经历过一些事之后,人的想法就会变了。

    好比杜清和,从来没有这样的赚钱的渴望。要知道从小,杜清和其实并不缺钱花,虽然杜家不算富裕,杜清和的爸妈都是工薪阶层,住的也是老旧的楼房,可日子并不算难过。杜清和平时也不怎么用钱,就是初中、高中那会为了追求时髦,才注意穿着打扮起来而已。现在的杜清和,是怎么舒服怎么穿,倒也穿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个不怎么缺钱的人,是不会有太大赚钱动力的。

    要不怎么说会花钱的人,更懂得赚钱呢

    杜清和现在也有赚钱的动力了,他想获得更多的功德,就得扩大范围去帮助别人。这就需要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做什么赚钱呢”

    杜清和也烦恼啊,不仅是他,估计全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为这个烦恼。

    早餐时段,来的客人其实不算多。三三两两的客人,让杜清和提不起劲来。

    这时候,春光满面的郭老出现了。

    “小杜,给我一碗粥,再打包一份,我给老太婆送去。”

    看着中气十足的郭老,杜清和也乐了:“哟,老爷子,有段时间没来了啊”

    “唉,你大妈病成这个样子,我能抽得开身都很很不错了。话说,你的粥真的厉害啊,连高血压都能降得下来!”郭老压低了声音,“你不会是什么中医名家的传人吧,怎么一碗什么药膳粥,居然能治得好高血压的”

    看着神秘兮兮的郭老,杜清和也乐了:“瞧你老说的,我要是名医世家,我用得着在这开餐厅你是不知道,一个好医生多赚钱!”

    杜清和说的是实话,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怎么样,在粤省中医是很受欢迎的,特别是一些有名气的中医,赚钱简直不要太快。就拿之前杜清和看过的一个中医来说,是在高(gao)州城里的,药方十分灵验,据传说还治好过很棘手的病。他的药方,一剂药得三十块钱!

    也就是说,这个中医不过是坐着,动动笔,写两个药方,一天就能收入几千块钱了。毕竟一个药方,起码两三剂药,一个病人就能收入几十上百块的。只要有三十多个病人,这医生就赚不少了。

    再加上抓药的钱,还会分医生一点,这收入更加可观。

    当然了,你也得有真本事才行,要是庸医的话,人家看一次不行,就不去看了,你收再贵又能赚得了多少

    郭老是人老成精的,当然知道做医生赚钱,他也觉得是这样,要是杜清和真的妙手回春的话,为什么还开这么个小餐厅,开一间中药店,岂不是月入十几万

    “不过你大妈算是因祸得福了,这会血压正常了,医生说再观察观察,就能出院了。”郭老叹了一声,“你是不知道,千钧一发啊!”

    因为郭老的话,杜清和开始沉思了起来,当初是不是开间中药店会更好一点呢想想那些中医的生活,就非常舒适了。也是上半天的班,从早上看到中午而已,下午睡个午觉,起来看看书;晚上出去喝喝茶,散散步,小生活有滋有味的。最关键是,还赚得比一般人多!

    不过,杜清和还是摇了摇头,做医生他还是有点不敢的,因为他只懂得对症下药,对于理论什么还是太欠缺的。说白了,还是得靠神通,才能治病。要是去考医师



第三百零七章:不肯低头
    餐厅的生意很稳定,来的新顾客不多,但老顾客也不是天天来的。

    不过餐厅里的气氛,一直很欢乐。特别是有郭老在,这个不服老的老头子,可以说的一名老愤青,指点江山起来,不输年轻人多少。

    杜清和也很怀疑,他是怎么在官场上存活到现在的。按照郭老这个嘴炮属性,简直能秒杀一大半官员,不仅犀利,很多问题还一针见血。就是有点太盲目自信,推行政策起来有点不管不顾的样子。

    比如说,有个食客跟郭老讨论起拆迁问题,郭老却始终不站在百姓这一边:“……三旧改造,那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坏了全盘发展大计,这应该吗”

    食客却不以为然,说道:“老爷子,你是退下来的官,自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也不看看那些拆迁队的嘴脸,蛮不讲理,硬上强拆,都是家常便饭。这也就算了,赔偿都没点诚意的,给的那点点钱,都买不回一套房子,我原本可是有一栋楼的!你说说看,有这么占百姓便宜的吗”

    这就是利益诉求的问题了,郭老沉吟了起来。

    确实,位置不同,思考的东西也不一样。

    郭老是站在官的角度看的,三旧改造好了,城市发展了,拉升鸡的屁(gdp)了,那官员就能高升。可在被三旧改造的百姓来说,这就太坑爹了。补偿的钱也就那么点,还得添点才能买得起现在的一套房。所以,被拆迁的百姓都想弄一套回迁房,这就符合他们利益了。

    可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就不能保证了啊。

    所以就只能陷入僵持了,没办法,谁都想利益最大化,谁都不想退一步。

    这时候,杜清和说话了:“其实也不难解决,开发商承诺盖个学校,保管销售不成问题,同时让原村民七折八折买房,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食客却摇了摇头:“谁稀罕什么七折八折啊,我们要的是回迁房!”

    “这可是学位房哦,你们不考虑”杜清和有点诧异,这里面的情况难道他不知道吗

    房子可是中国人一生中的大事,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杜清和因为没有一栋楼,所以他不能体会一栋楼变成一套房的痛苦。形象的来说,就好像你有一栋楼四五层的,每层都有个一百来平方,就等于是五百多平方的房子换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这亏不亏亏到家了,怪不得村民不愿意呢,换做是谁都不愿意!

    但是,有一套回迁房,再加上赔偿的话,那村民们就心里舒坦多了。只是这样一来,开发商就压力大了,怪不得谈不拢。

    好在这样的扯皮,随着郭老要赶回医院而终结了,杜清和也乐得耳根清净,在收银台处拿起了道家典籍看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一个让他很不爽的声音出现了:“老板!”

    抬头一瞧,是吴楠盛。虽然租用了他家的货车拉货,可杜清和还是觉得吴楠盛有点盛气凌人,不太想理他。

    又垂下了眼帘,盯着书本:“怎么样,还想吃两千块钱的粥啊”

    这个梗,听一次吴楠盛就惹火一次,要不是自家老头子点名要吃这里的粥,他怎么可能会受这个气

    反正今天,吴楠盛是打定主意不花冤枉钱了。

    “喂,现在可是早餐的时候,我买粥就该是正常价格吧”

    吴楠盛冷冷地说道。

    “哦,还真的是。黄姐,给我们的吴大公子来一碗粥……”

    “我打包的!”

    吴楠盛虽然



第三百零八章:人无远虑
    杜清和的挫折也够多了,反正他记得当初上高中,考过最低分是三四十分而已。小时候淘气,也被爸妈狠狠揍过。

    要是没点苦中作乐的精神,神经不大条一点,杜清和说不定都熬不过整个高中。

    上了高中,你才知道分数可以刷新到什么底线。上了高中,你才知道原来学霸和学渣之间,真的隔了很大的鸿沟。上了高中,你才知道要是高中都单身,你想早结婚是不太可能的……

    反正吧,高中就是杜清和的挫折集锦,是杜清和的血泪史,是杜清和的西天取经路……好吧,说得有点严重了。不过,高中的生活确实不同于人生其他阶段,如果没经历过高中的挫折、拼搏和为喜欢的人不顾一切的付出,人生就好像差了点东西。

    不是有句话说吗,高中就是自己一生中知识最渊博的时候,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函数,说得了马哲经济,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电脑,废人一个。

    好吧,杜清和还不至于天天玩手机电脑,但不代表其他人不会这样。

    对于杜清和来说,手机不过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罢了,就算不玩手机,也不会妨碍他获取信息。

    反倒是那些经常玩手机的人,被海量的信息说围住了,真正会筛选信息的人并不多。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些急需关注的人和事,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

    就好像吴楠盛一样,他或许不知道自己错过的是什么。没办法,这就是信息不对等。

    吴士新躺在病床上,看着郭老把粥送来,他忍不住吞了吞唾沫。

    “郭老,你这粥,还是那家店的吗”

    郭老奇怪地看了一眼吴士新,说道:“还有第二家的粥能有这味道”

    吴士新被噎了一下,其实他想问的是,为什么别人吃了杜清和煮的粥,就能快速痊愈,而他吃了杜清和煮的粥,却一点好转都没呢

    但是,这句话怎么都说不出口。无他,吴士新就感觉自己好像在听信一个江湖游医一样。事实上,他又希望这个江湖游医有点本事。吴士新感觉吧,喝了杜清和的粥不是没有效果,只是感觉有点不对症而已。

    喝了粥之后,老是感觉肚子有点饿,能吃不少东西,但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吴士新也纳闷,难道是哪里出了错

    就在这时候,吴楠盛回来了。

    “爸,你要的粥买来了。”

    吴楠盛还算是有点孝心的,把便捷的塑料粥碗打开,放到嘴边吹了吹,才送到吴士新的手中。

    吴士新能自己吃饭,但一起身走两步,就会觉得眼前发黑。这是典型的心脏病症状,只能静卧修养。可吴家的生意正是关键时期,吴士新不亲自看着都不放心。

    “公司最近怎么样”

    吴士新一边吃着粥,一边看着儿子的表情。

    吴楠盛的演技还是挺拙劣的,眼里闪过了一丝慌乱,但是为了吴士新的身体,连忙说道:“都挺好的。”

    “说谎都不打草稿!怎么可能挺好”

    &nbs



第三百零九章:从底层做起
    也是到了这生死关头,吴士新才慌了,知道了健康的可贵。这也是吴士新为什么要吴楠盛偷偷去杜清和那买粥的缘故,不就是一个意思,不想死吗

    同时,人到了这个时候,吴士新想着是不是该放点权给吴楠盛了。

    “楠盛啊,之前你也算是公司一个高管了,却没有从底层做起。我思来想去,这还是不太行的。这样吧,你以后每天,去运输公司那边管理一下车子,管理一下司机,看看能力怎么样。或者去我们投资的楼盘那里,试着去销售一下房子。别觉得丢人,这哪个老板不是从底层做起的你的性子傲,我是知道的。但是,做老板的人,一定不能有傲气。有傲气的老板,我见得多了。后来呢没有一个成气候的。”

    听了吴士新的话,吴楠盛都呆了:“啊”

    “啊什么啊,你爸爸我,当年不也是做运输起家的吗现在叫你去底层做一做,还不是最底层的,你还不乐意了你要是不乐意,可以,我让你妹来。”吴士新也有点恼了,要知道潘州人骨子里还是重男轻女的,大多数都想着传男不传女。但是,如果吴楠盛真的不成器的话,吴士新就想着是不是培养女儿当接班人了。

    吴楠盛深深吸了口气,突然觉得这世界充满了恶意。

    “好吧……”

    郭老在一旁冷眼看着,也不说话。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他再没眼力架,也不会多管闲事的。

    不过在郭老心中,对吴楠盛的评价就低了不少了。

1...5253545556...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