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杜清和一伸手就拉住了:“不想减肥了走这么点路就受不住,你还怎么减肥”
李子尧想了想,最后还是咬了咬牙:“你叫我回来的啊”
“那你走吧,我一个人更轻松点。”杜清和松手了,这是实话,要不是李子尧在,他早就到普宁村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找到了村长,谈妥了承包土地的事情。
李子尧又换上了嬉皮笑脸:“杜哥,这不是开玩笑嘛。”
“算了,不跟你开玩笑了。”杜清和叹了一声,“你都开不起玩笑的,还是老老实实学点东西吧。说不定以后啊,你回到北方,都要自己承包土地种农作物的。”
李子尧其实也抱了这个心思,他已经看清楚了,这年头靠工资,基本上是温饱无忧,但是想大富大贵,除了买彩票中大奖吧,不然基本不可能。至于买房,年轻人靠自己基本不可能。一个个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哪里攒得够首付
谈了恋爱之后,李子尧已经现实了很多,想清楚了很多问题。要想有稳定的爱情,就一定要有稳定的事业。如果三餐不稳,谁能有心思弹琴说爱啊!
“杜哥,那我跟你能学到什么”李子尧腆着脸上去问道。
“学到的东西可多了,起码你知道怎么运营一个农业生态园,怎么管理农作物,怎么管理员工……”杜清和说了一大堆。
李子尧问到了最基本的问题:“那一开始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找呢”
“这个你问我,我问谁啊”杜清和翻了个白眼。
李子尧:“……”
两人说着说着,加快了脚步走了大半个小时,才总算到
第四百章:一不小心又说了实话
“怎么说话呢”
车村长又好气又好笑,差点想打他了。但实际上呢,车村长和杜清和一家关系都不错,其实普宁村算是一个大杂烩村子,有不少姓氏。有姓阮的,有姓邓的,有姓蓝的,有姓车的,姓杜的都是小姓了。
杜清和委屈说道:“我这不是相信村长你嘛,别人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我知道你的两位儿子都是有能耐的,一个在花都做的设计公司,一个在潘州开的广告公司。开两辆好车算什么,关键是你两个儿子娶的媳妇,那个漂亮啊,我小时候都想着,要是我长大后娶的媳妇也有这么漂亮就好了。”
车村长越听越不对劲:“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就想说,我发现我现在的女朋友比你的两位儿媳妇还要漂亮。”
杜清和一不小心就说了实话。
车村长差点没气得翻白眼:“好你个小杜,来这跟我逗乐子了是吗”
李子尧也在一旁说道:“虽然我听粤语有点没听懂,但是村长,你要相信,他这个性子是改不了的。得瑟,自恋,还喜欢打击别人……”
杜清和说道:“去去去,别捣乱,我和村长关系好着呢,他就像我爷爷一样,等他被蛇精抓走了,我肯定要去救他的。”
车村长显然也是知道《葫芦兄弟》的,苦笑道:“你这小杜,真的是嘴上不饶人,跟你妈妈一样。行了,别说有的没的了,我现在很忙,没空跟你扯嘴皮子。”
杜清和有种不好的预感:“怎么了,村长”
车村长叹了口气:“村里出大事了,很多村民都不满意现在的状况,说我这个村长不尽职,搞不来投资。村里又没有什么支柱产业,就一个饲料厂和玻璃厂,效益又不好,今年的经济环境又不好,好像快干不下去了。唉,难啊,我这村长都干不下去了……”
杜清和皱眉道:“其他村官呢”他问的村支书,现在村支书很多时候都是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才会委派人员下来。
“他们能出去的都出去了,能回来几次”
车村长叹了口气,“就我这个老头子不肯离开村子而已,但现在村子这个样子,我也无能为力……”
杜清和好像洞察了一切:“村长,不对吧,你肯定漏了点东西没说。村民都知道你家有钱,为什么不叫你投资家乡啊”
这句话,算是打中了车村长的七寸,当即有点脸色不对劲了:“傻子才会在这里投资,哪里能赚钱的我们家是有点钱,但是这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会拿来打水漂”
这时候李子尧说道:“现在就有一个傻子要准备在这里投资了。”
杜清和脸都黑了:“李子尧,你不说话能死”
车村长一愣:“小杜,你打算投资村里小杜,我劝你还是不要了吧,绝对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的!”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为什么会肉包子打狗呢”
“你想啊,村里能有什么产出啊,除了种地养殖之外,什么优势都没。”车村长分析道,“要是我能申请到工业用地,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二。但最近就一个垃圾焚烧站的招标,你说我敢申请吗要是建起了垃圾焚烧站,我能被村里人、后世子孙戳着脊梁骂的!”
杜清和知道,垃圾焚烧厂看似宣传污染不大,
第四百零一章:抱大腿
杜清和满脸黑线,把他当成什么人了以为他的钱都是违法得来的啊虽然说,赚钱的法子都在宪法、刑法上面写着,可那些事有违功德,甚至会直接将功德清空,杜清和怎么可能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村长,你放心,这钱绝对干净的……”杜清和有点难解释这钱是怎么来的,他有点后悔回老家承包土地了,这都是熟悉的人啊,没法解释他的钱是怎么回事。
在车村长自己脑补了一下:“你是中彩票中的”原来,前几天车村长才看了新闻,说潘州这个月一连中了好几次大奖,还有一个一千八百万的巨奖。
杜清和显然也醒悟了过来,因为那几天老是有彩票中心的宣传车从餐厅门前经过,还放大喇叭。这样的宣传力度,想不知道都难。再说这中一千八百万的巨奖,扣掉百分之二十的个税,
也就是剩下一千四百四十万而已,和杜清和现在的身家好像也没差什么。
将错就错呗,杜清和默认了。
李子尧大吃了一惊:“杜哥,你果然是显形的富豪啊,你的大腿我抱定了!”
“……”
杜清和无奈了,“起开,什么你就掺合。还有,你真的抱住我的大腿干嘛!”
李子尧松开手,笑嘻嘻地说道:“这代表了我对你的敬仰啊,犹如江水连绵不绝,又犹如黄河泛滥……”
“行了行了,听村长怎么说。”杜清和打断了他拍马屁的进程。
车村长开玩笑道:“小杜啊,你都中奖了,不打算分点给我用用啊”
杜清和笑道:“这不是打算回乡承包土地,干一番大事业嘛!村长,我要是干好了这件事,你也沾光呢。”
话不需要多,一下车村长就明白了。杜清和的意思是,你要是支持我做好这个生态农业园,你的村长位置就稳固了。现在村民们不都是反对车村长吗,因为他不干事啊!也对,一个村长家里贼有钱,村民却穷得要当裤子,你说,村民能支持你吗
车村长做了这么久的村长,这点东西还是看得清楚的。
“问题是小杜,你确定这什么生态农业园能搞得起来”车村长意动了,但还是有顾虑。
杜清和笑道:“村长,你不用怕。我既然能在丰祥村种得了有机蔬菜,还卖得这么好,我就有把握在这里也是这么搞。想想看,单单是种一百多亩菜,都足够我回本了,为什么搞不起来呢”
车村长一咬牙,一跺脚:“我也有条件!”
“你说”杜清和已经猜到了车村长的条件是什么了。
李子尧在一旁看着,心中颇为震惊。他算了算,这起码是几百万的生意啊,就这么谈好意向
“你的生态农业园,必须用我们村的人!”
车村长斩钉截铁地说道,“要是搞什么养殖,搞什么蜂蜜,也得从我们村的厂子订货,不能出去买!”
“村长,你这是强人所难啊!用人,我可以答应你,反正懒散的,滥竽充数的,不干活的,搞破坏的那些我会第一时间剔除的。但是,这订货的事,这也管得太宽了吧是,我不仅要打造生态农业园,还要种果树,搞养殖,养蜂什么的,甚至还会种花。但是,村里的厂子,货品质量怎么样,大家都清楚啊。我没理由用自己产品的声誉,去赌他们的产品质量吧”
 
第四百零二章:怎么没见报应?
车村长很明显被搞蒙了,怎么有两个方案!
唯独李子尧数学了得,一下就算出来了,暗自偷笑:“杜哥真鸡贼,其实第一个方案更好,一千亩地的情况下,承包出去十年能有五百六十万的土地承包费收入。第二个方案看似挺多,但其实只有五百五十万土地承包费的收入。相差不到十万,不管这村长选哪一个,杜哥都是赚的。”
“我选第一个!”车村长叹了口气,“小杜,我也不想坑你,你尽管放手去去做吧,我配合你。村里别的不多,泥水匠什么的还是有的,能帮你修一些建筑,也少收你的钱,帮衬帮衬你。虽说你中了大奖,但撑起一个一千亩的生态农业园,绝对是难事啊!”
杜清和觉得自己吃亏了,想来自己的底线,根本不是车村长的底线啊!别看他一副肉疼的样子,但瞧他的语气,恨不得当场就拍板了。可惜,他虽然是村长,却没有独断的权力。国家规定了,土地承包要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也就是说,车村长要召开一个全体村民大会来商讨才行,不然的话就不合法。
不过,车村长拍着胸脯保证了,这事肯定能成。杜清和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虽然说普宁村确实不如四水镇其他村子有钱,但也不算贫困村,村民愿意让出集体耕地给他吗这事真的是两说,因为杜清和除了给用工的承诺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给到村民。这土地承包款,是要进村里公共账户的。
要说杜清和有什么优势,恐怕就是他是“自己人”了。
算起来,杜家到城里去,也不过是两代人的事。都说乡土难离,不管怎么说,普宁村都说杜清和的根,这里的村民也大多认识杜父杜母,也承认杜清和的身份。与其承包给外人瞎折腾,还不如租给自己人,最起码自己人不会坑了自己老家。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时候熟人真的很加分的。虽然人情社会也有弊端,比如做事不靠实力,全靠关系,但有些时候,也能省却不少麻烦。
比如现在的杜清和,就打算打人情牌。
李子尧凑了上来:“杜哥,你真的中大奖了”
“……”
杜清和不想跟他说话,“怎么,找我借钱啊”
“当然不是,我是那种人吗”李子尧嬉皮笑脸地说道,“我是让你给钱!”
“有句名言你听过么”
杜清和优哉游哉地说道。
李子尧不太明白:“什么名言”
“思想有多远,你给我滚多远。”杜清和轻描淡写地说道。
李子尧像块牛皮糖一样:“杜哥,你真的是我的偶像!快告诉我,你是怎么中大奖的买的什么彩票我也想去碰碰运气……”
“别想了,你没希望的。”杜清和毫不留情地打击道,“福彩双色球一等奖的几率在1700万分之一,体彩大乐透的几率在2160万分之一,你拿头去中啊”
李子尧愣了:“那杜哥你是怎么中的”
“我中毛线啊中,这是我的辛苦钱。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反正这钱来路正当,不偷不抢。”杜清和淡淡地说道,“做坏事是有报应的,别人不知道,在我身上就是这样。”
李子尧郁闷了,嘟囔道:“真的是没天理,你都损我这么多次了,怎么没见报应”
杜清和差点
第四百零三章:实际上我真的挺快乐
来的村民多了,议论的声音就更大了。
“二狗,你知道开会讲什么吗”
“可能是建设新农村的事吧,最近新闻老是放这个。”
“我看不太像,微信上说了,省里要给贫困村发钱,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我看了,没我们村的名字。”
“那些狗日的官,有钱的村给钱去扶贫,我们没钱的村就任由我们饿死。”
……
杜清和的耳力不错,那些村民说的话,他都听在了耳朵里。其实这都算好了,毕竟这是一个好年间,最起码农业不用交税了。农民骂街,那是最正常不过了,毕竟现在贫富差距确实有点悬殊,辛辛苦苦种地,可能一亩地的水稻,就赚那么个千把块钱。这还是没有刨除其他成本的收入,要是把农药、化肥什么的算上,恐怕一亩地也就能赚个几百块钱而已。也就是说农民辛辛苦苦种地,几个月种一茬水稻,十几亩地才赚那么个万把块钱。哪怕潘州可以种两季水稻,一年收入也就两万多块钱罢了。更难的是,平均下来恐怕每户人家还没有十亩地。
别说十亩地了,有五亩地都很不错了。
这样算下来,农民的收入就更少了啊,能不骂街现在物价上涨,农民要是有个病痛什么的,一年的地就白种了。
哪怕家里还有养着鸡鸭,养着猪能补贴一点,单论高(gao)州的农民,一年能收入个三万都算是很不错的了。
可现在,三万块钱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两千五而已。别忘了,这是一个家庭的收入,不是一个人的!
收入这么低,怪不得潘州的青壮都要背井离乡去花都、深市,甚至去到长三角、去到国外打工养家。
正如那首《半斤八两》的歌唱的一样:出左半斤力,想话翻足八两,家阵恶食,边有半斤八两理想!(出了半斤力,想拿回足八两,现在赚钱艰难,哪有半斤八两这么理想!)
杜清和很愿意帮帮老家,但前提是他要创业成功了,创业不成功,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其实杜清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然养生餐厅”是他的保底线,哪怕他再创业失败了也还有基本盘在。丰祥村那边,也算是一个小投资了,毕竟也就二十五亩地罢了。但是,现在这个绝对是大手笔,一千亩地啊,稍有闪失都伤筋动骨的。杜清和不怕自己搞砸了,就怕坑了自己老家的乡亲们。
就在杜清和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子尧觉得有点无聊了:“杜哥,这就是你介绍给我的减肥方法”
杜清和回过神来,轻笑一声:“怎么可能我这只是前奏而已,等我承包了土地,你就来这工作。还真是的,我就没见过下田的农民有胖纸!”
李子尧瞪大了眼睛,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话来:“卧槽,这样也能减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