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我爱大包子
站在高处观望,就如同一条蠕动前行的巨蟒,浩浩荡荡,见首不见尾。
……
------
------
桑海。
“少爷,陛下的车队已经从咸阳出发了。”
青儿推门进去蒙毅的房间当中,蒙毅正是坐在书桌前捧着竹简正在孜孜不倦的看着,桌前还燃烧着香,一缕白色的烟雾飘荡空中,使得空气之中弥漫着淡淡地香气。
放下竹简,他缓缓地抬眸,说道:“是吗?比预想的时间要早了些。”
“依照陛下现在的行程速度,要到达桑海需得两个月的时间。”青儿约摸粗算一下。
始皇帝东巡,并非一路直奔桑海,而是迂回曲折,趁此机会可以体察民情,顺便给予各方震慑力。
“两个月?时间不算太慢。”蒙毅说道。
放在现代,两个月的巡查时间很长,可在古代,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两个月绝对可算得上神速。
“少爷,青儿有一事未明,为何您这段时间一定要派人监视张子房呢?他可是您的师叔啊。”青儿问道。
近来,蒙毅一直派人监视着张子房,他的这个做法,让很多人都是不了解。
子房师叔为人谦和有礼,像是一个隐于世间的竹中隐客,像极了荀夫子。
而且他对于蒙毅很是赏识,旁人皆是想不通,蒙毅会突然监视张子房,难道他跟什么晓组织有着仇恨。
可仔细想来不对啊,子房师叔与人无争,不可能是那神秘组织中的人物。
“这件事跟你说了也是不会明白吧。”蒙毅轻而摇头,笑着说道。
他们哪里知道蒙毅的想法,于历史之中记载,始皇帝东巡期间,会经过阳武县,而在阳武县有着一个叫做“博浪沙”的地方,此地乃经过阳武县的必经之路。
可就在博浪沙的地方,会有着一场暗杀,发动这场暗杀的始作俑者便是张子房。
只不过,历史上刺杀失败了,张子房得以逃脱,却是被始皇帝全国通缉。
对于此事,蒙毅一直心存疑惑,天子巡视,其阵仗何其之大,凭借张子房一己之力如何能够全身而退?!若是没有得贵人相助,是很难做到的。
对比,史书上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晓组织的人,想要以儒生借口搅乱天下,促使诸子百家合力造反,而今咸阳城内,焚书坑儒被蒙毅巧妙的化解,算是破坏了他们的第一步计划。
可他们不会放弃的,晓组织的幕后老大也是未来的人,自然是知晓历史有名的“古博浪沙,张良刺秦”的典故。
因此,他们必然会借张良之手,再次将矛头指向儒家,到头来,自己的努力终究是白费,那么,到时候儒家的末日可就真的来了。
“子房师叔现在在什么地方?!”蒙毅问道。
“子房师叔正在后山,好像是去荀夫子他老人家了。”青儿说道。
一大清早,她便是看到张子房很早就出门,她出于好奇便是追随身后,看到他鬼鬼祟祟进了山中就再也没有出来。
“后山?”
蒙毅似是嗅到了某种不好的气味,有着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袭上心头。
“难道是……”
蒙毅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突然站了起来,连忙追了上去,按照青儿描述的样子,来到后山当中,追至荀夫子隐居的地方,张良果然没有在这儿。
既然如此,那只有一个可能,张子房正在暗中准备着什么,他想要在阳武县动手。
后山少有人来此,若是有着任何行动,在后山之中谋划都绝对不会被人发现。
四处寻来,并没有发现张子房的行动,蒙毅悻悻作罢,返回小圣贤庄。
数日后,张子房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对于三师叔的行径也没有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不过,他的行动确被蒙毅看在眼中。
这天,天还没有亮,张良已是穿戴整齐瞧瞧推门而出,正是他来到后山脚下,还没有来得及上山,便是被人喊住:“好巧啊,三师叔起早可是去山中散步?”
张良心头一震,他猛然回头,却见蒙毅站在身后,一副人畜无害的看着自己。
“蒙毅,你怎么会在这里?”
“方才不是说了嘛,学生起早,准备去山中散步。”蒙毅说道。
张良又不是傻子,谁会天未亮便是去山中散步?且后山道路不甚通畅,少有不甚就可坠落山下一命呜呼。
“蒙毅,你当我是傻子吗?”张良郑重其事地说。
见张良神色凝重,蒙毅也是懒得兜转圈子,他直接说道:“三师叔,行刺陛下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您觉得凭你一己之力便可成功吗?”
张良身躯猛地一颤,道:“你胡说什么?”
“三师叔,你我皆是聪明人,我说什么你心里最清楚,这也是我为何于此等候你的原因。”蒙毅说道。
张良脸色凝了下来,道:“你是如何知道我的计划?”
蒙毅总不能说我是来自未来,我知道你将在始皇东巡途中,在博浪沙的地方进行行刺。
就算说了他也是不会相信的。
蒙毅无奈的怂了怂了,说了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尽管三师叔万般小心,还是露出了许多小破绽。”
“是吗?我以为自己足够小心,可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张良自嘲道。
“有一句话叫做‘事出必有妖’,三师叔越是谨慎,越是不像平常的你,这才是暴露你的最大破绽。”蒙毅解释道。
“我终于明白了师叔为何如此的看重你,你的聪明才智果真是不凡。”
荀夫子经常夸赞蒙毅,而张子房对于蒙毅的才华也着实认同,但是没有想到他竟是聪明到如此地步,仅是凭借一言一行,便可知道知晓个大概,着实可怕。
“你是如何知道我要刺杀嬴政?!”张良又问,尽管他能看出自己的异常,却是想要知晓目的,根本不可能,他是怎么知道的。
蒙毅竖起两根手指头,道:“原因有二,其一,天子东巡,各方势力皆是蠢蠢欲动,欲杀之,六国遗族尤甚,而你此刻表现的异常,却是无疑昭显了你的用心。”
“其二呢?”
“这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方才已是说过,六国遗族对天子甚痛恨,难道三师叔还不明白吗?”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若没有猜错的话,三师叔的父亲乃是韩国相厘王张平,秦灭韩,你心有恨意,故意图刺杀陛下。”
张良沉默了,自己想要极力掩饰的身份,没想到竟然被蒙毅所知道。
“我若是没有猜错的话,你的本命也不叫“拓拔毅”,对吗?”张良忽然问道。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
“如果被其他人知道拓拔毅便是堂堂大将军蒙恬的弟弟,你猜会发生什么?”
桑海鱼龙混杂,而被蒙家杀敌无数,自然树立了无数仇家,如果被他们知道蒙毅的真正身份,恐怕日子不好过。
“你在威胁我?”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第152章 博浪沙行刺
“不是威胁,而是阐述一个事实。”
张良略带几分玩味的说道。
虽说蒙毅的记忆已经恢复,但他对外的身份依旧是“拓跋毅”,如此一来,亦可减少不少麻烦。
桑海城可不是个太平地,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等等诸子百家且是不说,秦国灭掉六国之后,不少灭国皇族齐聚桑海,欲要卷土重来。
蒙家,作为大秦帝国的中流砥柱,蒙家儿郎自然也是他们仇视的敌人。
“你什么时候发现我的身份的?”蒙毅问道。
张良说道:“从你进入小圣贤庄的那一刻起,我便是知道了你真正的身份。”
张良游历天下,遍识天下英雄好汉,他曾经派人前往匈奴单于王庭调查过蒙毅的身份,没想到调查的结果令人意外。
拓跋毅就是蒙毅。
张良通晓天下事,知晓半年前,蒙毅代表秦国前往单于王庭参加“三国会武”的比赛,后来遭人遇袭,秦国代表团所有人丧命,无一生还。
只是,没想到蒙毅没死,而是化身为拓跋毅,出现在王庭之中,后来又是来到了桑海,对于他,张良始终抱着一份警惕心。
蒙家二公子突然出现在桑海,其代表的乃是秦国王权,对于张良而言,算不得好的信号。
只是,得知他失忆之后,对他的警惕心也就淡了下来。
却没想到,他竟然恢复了记忆。
“如今你我算是扯平,若你想要阻止我刺杀嬴政的话,我不介意将你的身份公之于众,到时候,会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清楚。”张良语气平淡地说。
这位翩然的俊俏儿郎,说话虽是谦和,可言谈之中却是充满了威胁的敌意。
蒙毅做出了让步,道:“三师叔,请便!”
并非蒙毅畏惧自己的身份被公布,而是一旦公布身份,自己就会如同散发着肉香的肥肉,引来无数饿狼的疯狂掠夺。
世人皆至,蒙毅是蒙恬最宠爱的弟弟,要是以蒙毅的性命相要挟,蒙恬必然会屈服,他手中握有三十万雄兵,其战力可想而知。
尽管无法让蒙恬乖乖投降,亦可通过蒙毅牵制于他,如此一来,对于帝国绝对算是不小的损失。
临走之前,蒙毅善意的提醒道:“三师叔,你不会成功的。”
“多谢关心,不管成功与否,国破家亡的仇恨我一定要报。”张良神色凝重笃定地说。
家仇国恨,此乃不共戴天之仇,饶是张良可以置身事外,可情义道德之上是绝不会允许的。
“你既执意如此,那便是去吧。”蒙毅无奈地说道。
此次前来,他本是想要劝诫张良不要悖逆而行,可结果蒙毅失败了,他没有能够组织张良。
而似乎蒙毅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便是历史的洪流是自己根本无法阻拦的。
于史书中记载,张良刺秦乃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改写的,或者说,自己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
------
------
一处荒凉的岛屿上面,有人前来禀告:“首领,嬴政的车队已经抵达阳武县。”
一位身着黑袍的男子将尊荣掩饰住,他缓缓地转过身来,冷声道:“想不到那狗皇帝的速度挺快啊。”
“嬴政急于求得仙丹,故命人加快了巡视的脚步,一路东行,比约定的时间要提前数日。”手下之人说道。
“仙丹?哼,他倒是想得美,若真有不老仙丹,哪里还会容得他来消受。”黑袍男子说道,“此事暂且不谈,张良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良已是招揽诸多义士,准备在阳武县刺杀嬴政。”手下之人说道。
黑袍男子说道:“这次张良一定不会刺杀成功,记住我的话,一定要在现场留下张良刺杀嬴政的证据。”
“首领,难道我们不是要招募张良吗?如果留下他作案的证据,一定会引火上身的。”
“我要的就是引火上身,张良乃小圣贤庄的三掌门,如果嬴政知道刺杀者乃是他的话,你觉得小圣贤庄可能会幸免于难?”
“属下明白了,您这是要让儒家陪葬啊。”那人说道。
之前,咸阳故意制造的“焚书坑儒”,可没有想到被蒙毅被化解了,非但没有引起天下人的众怒,反而是成全了嬴政的美名。
诛杀坑门拐骗的术士,还给百姓一个光明世道,此乃仁义之君的做法。
而今张良要刺杀嬴政,无疑是上天给予他们天大的机会,他倒要看看,这次蒙毅还如何能够化解儒家的这场灾难。
诸子百家,天下混乱,这帝国的天下,他志在必得。
……
始皇帝的仪仗队来到阳武县,而此时阳武县县令、县丞以及下属的各乡官员,皆是已在阳武县的边界等候数日之久。
见到皇帝的车队,县令等一干人等早已是跪在地上迎接陛下的到来。
车撵之外,赵高紧随着车撵的步伐,恭敬地说道:“陛下,马上就要到阳武县境内,您可否要休息?”
长时间坐在车中,也是极其的困乏的,需得下轿来稍是活动活动筋骨,嬴政也是人,也会觉得累。
一连赶了好几天的路程,他也着实的困乏了,从撵中传来他的声音,道:“命全军休憩一日,待明日清晨再出发。”
“喏。”
赵高授意之后,连忙吩咐其他随行的太监宫女,将陛下的消息吩咐下去,并派人告知阳武县的县令,命他准备行宫和食物,以免误了天子住食。
于是,始皇帝的大部队,便是在阳武县住了下来,这对于阳武县令而言,可谓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皇帝居住于此,能观天子真容,乃无数人羡慕不来的;惊的是,皇帝于此,危险便是伴随而来,一旦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他诛九族都未必能够抵消他的罪孽。
为了保护天子的周全,阳武县内,方圆二十里内皆是不准有百姓住下,外围皆被官兵重重包围,而内廷则是由始皇帝的贴身护卫守卫,可谓是铁桶般的保护,不可能有人能够伤害到天子尊躯。
时至黑夜,皎白的月光洒满大地,那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之上,为宁静的夜晚平添几分美丽。
阳武县衙之中,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将这个地方围的水泄不通,即便是只苍蝇也难飞进去。
尽管是张良,也是没有办法在这铁桶般的护卫之下闯入,因为,他们改变了刺杀计划。
张良经过精心谋划,最终敲定了一个地方,此地便是阳武县——博浪沙。
此地乃阳武县东巡必经之路,嬴政的大部队人员之多,不可能走那些偏僻危险的小道,而博浪沙则是阳关大道。
于是,张良将挑选的杀手们早已是暗中在博浪沙设下埋伏。
一夜无事,始皇帝休息的还算舒坦,可这天晚上,阳武县令则是一夜未眠,生怕皇帝陛下出现任何的闪失,这绝对是他承受不起的。
好在度过了这一夜,他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只需要将皇帝送入阳武县,那便是大功告成。
可偏偏美好的想象,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残酷的差距。
始皇帝的东巡队伍,在经过博浪沙的时候,本是一条坦途的大道,阳武县令心里面美滋滋的,心说道:“只要经过博浪沙,便可出了境外,待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得到朝廷赏识。”
毕竟,皇帝能够下榻居住在这里,对于县令也是一种无上光荣,只要没有大事发生,将来被提拔重用乃为必然。
“陛下,前面就是博浪沙,只要穿过博浪沙,便可进入中牟县,再行半月的路程,就可抵达桑海。”赵高说道。
“知道了,吩咐先锋队,加快速度,全速前行,不得有误。”
“喏。”
于是,大部队的速度明显加快,想要趁着阳光大道经过博浪沙。
可就在他们行至博浪沙地界,马上就要到达中牟县,突然前面传来一阵阵哀嚎声。
啊---啊---!
突如其来的意外,将队伍彻底的逼挺停了下来,始皇帝闻听有人异样的躁动声音,他掀开帘幕,走出车撵,喊道:“赵高,前面发生了什么?”
赵高急坏了,此刻,前方士兵来报,道:“陛下,前方道路被人设下埋伏,有人欲行刺皇驾。”
“行刺皇驾?!”
始皇帝嘴里面念叨着。
“有多少人?”
“据目测,行刺人员只有一百余人。”
“区区一百人也敢行刺朕的皇驾,传朕命令,此一百人就地正法,格杀勿论。”
“喏。”
那士兵将要离开,始皇帝忽然说道:“慢!”
“陛下还有何吩咐?”
“留活口,朕要知道是何人如此胆大,竟想要杀朕。”
而此时的阳武县令,得知是刺客行刺皇驾,直接吓的晕死过去,没想到在最后一刻发生了这种大事,估计他的官也别想干了。
……
本以为这场厮杀,会轻而易举的平荡,却结果却是事以愿违。
突然,从道路两侧的山上,有着一位大力气推下一块长达数十米的巨石,那巨石从山上滚落,笔直朝着嬴政的车撵而来。
“狗皇帝,去死吧!!”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第153章 屠戮小圣贤庄
“护驾,护驾,护驾!!”
赵高一边跑一边呐喊,声音倒是传遍四方,很是响亮,可是他人却是躲在最安全的地方,只有声音不停地响起。
从山上滚落的巨石,轰隆隆地砸向嬴政的车撵,数十米的巨石,哪有人敢阻拦。
咚!!
那巨大的石头滚落,伴随而来一声巨响,一辆六匹马拉着的车撵瞬间被砸成的粉碎。
车撵中的人也是被当场砸死。
张良站在高处,见“天子六驾”的车撵被砸碎,心中暗喜,道:“成功了吗?”
所谓天子六驾,便是君王出行,以六匹马拉着车撵,而臣子则是四匹马,在浩荡的队伍当中,只要是六匹马的车撵,便是帝王撵。
于是,张良吩咐大力气提前在山坡上设下埋伏,其他人在前面勾引,吸引秦军的注意力,而大大力士则是看到‘天子六驾’的车撵将巨石推下,想要以此达到刺杀皇驾的目的。
“刺客在那儿,抓住他!!”
突然有人指着不远处的山坡上,有着一位彪形大汉,半裸着膀子,便是他凭借一个人之力推下,其力量何等的可怕。
张良躲在另一侧,时刻注意着一举一动,狡兔三窟,他设下埋伏,以重金聘请这些死士,他可不希望自己的性命也跟着搭进去。
见大力士被发现,瞬时间,一支精良的秦军部队迅速朝着山坡冲来。不得不否认,秦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所有国家,便是其无人可及的彪悍战斗力。
而张良见帝王撵被砸烂,自以为计划成功,便是先行撤退。他雇佣的这些人本就抱着有来无回的准备,雇佣他们的钱财也是够他们家人花一辈子。
冲上山来的秦军,大力士面对数百秦军,仍然是顽愚反抗,尽管没有数十米的巨石,可那些投石确还是有的,他不停地将投石扔下山坡,期间不少秦军将士被投石砸中,瞬间死亡。
啊---啊----!
秦军传来一声声惨叫的声音,但还是双拳难敌四手,最后,秦军登上山顶,数百人同时用力,才将这大力士给抓住。
别他看只有一个人,却足够抵得上数十人的力量,也不知张良从何处找来这样的天生神力之人。
只不过,这种人终究是难逃死亡的下场。
大力士被秦军用铁链五花大绑,将其押解至队伍当中。
原以为始皇帝被巨石砸死,可没想到嬴政竟然从一辆四匹马的王臣车撵中走了出来。
对于皇帝从其他的车撵走出来,队伍随行之人都是感到惊讶,陛下何时从帝王撵中换到了别的车撵之中。
这件事,就连他们身边的人也不知道,而此事的只有李斯和赵高,若是皇帝这招偷梁换柱被人知道,自然无需多问,便是李斯和赵高他们二人泄密。
所以,李斯和赵高心怀不轨,却也不敢将此消息泄露出去。
大力士被押解至始皇帝面前,他抬头望着眼前的男人,身着黑色的帝王袍,笔挺地站在原地,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威严霸气。
随后,其他刺客也是被全部抓住,统统押解至此。
始皇帝就是站在那里一句话不说,那些死士们望着他那身影,心中不由地升起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绝非是自己胆小,而是不由自主。
“陛下,刺客共有一百八十人,死五十八人,自尽者二十四人,其余九十八人已全部捉拿归案。”
始皇帝应声道:“我军死亡如何?”
“共死亡八十五人。”
“哼,区区一百八十人的蟊贼,竟是让我军死亡八十五人,传朕命令,将我军死亡的将士好生安葬,每一位死者的家人赏一百两。”
嬴政对于有功的将臣,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赏赐,他们都是为秦国效力的将士,如今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蟊贼的手中,对于始皇帝而言,可谓是无比的愤怒。
“喏!”
“另外,今日所有用功的将士,每人赏赐三十两。”
死去的将士应当赏赐,活着的将士也绝不能少,始皇帝的驭兵之道,那就是用功者赏,有过者罚,仅此而已。
果然,听到陛下赏赐御敌用功的秦军将士,所有人皆是为之大震,纷纷团结起来,扭成一股绳。
“这些刺客该如何处置?”有人问道。
嬴政没有急着回答他的话,而是来到这些人的面前,问道:“只要你们告诉朕,谁是幕后凶手,朕不但饶了你们,还会赏赐你们五十两。”
“说!!谁人派你们刺杀朕的?”
嬴政目光凝视着他们,他神色沉重地看着。
这些人都是死士,本就抱着必死的绝对,而今始皇帝盘问,却是无一人回答。
见无人说话,嬴政也是懒得浪费口舌,他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将所有人全部诛杀,以告慰我大秦死去的将士。”
“等一下!”
就在嬴政宣判了他们死刑的时候,那大力士突然开口啦。
嬴政目光落在他身上,略带几分不屑的说:“反悔了?”
1...6364656667...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