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帝鸿轩辕
“集合!”
“排枪队形!”
一道道命令快速的传了下去,新兵经过队列训练,与实弹射击,两个科目反复训练一个月,训练的效果这时候凸显出i,不到三分钟,部队就集结完毕。
“实弹训练!”
“开始!”公鸭嗓子一般的命令干脆而迅速。
“砰砰砰!”第一排射击完毕,快速后退,第二排上前一步端枪射击。
“砰砰砰!”然后是第三排。
杨齐、赵英杰、高诚贞一行人就在外围观看,只见六百余人的队伍,横向一百余人,纵列六排,这场面,这气势,可比自己当初那六十几人的排面,惊人多了。
“砰砰砰!”
“新军装,还有多久可以列装”杨齐看了一会新兵训练问道。
“商课给的反馈,就这两天。”赵英杰说道。
“军营的伙食如何”杨齐仔细询问道。
“现在每天早餐跟晚餐士兵们都有一个鸡蛋补充蛋白质,午饭与晚饭也都有时令水果,每隔两天午餐都加肉,剩下的骨头连熬两天骨头汤给士兵们补钙。”赵英杰说道:“都是按照大人您安排的营养食谱做的饭菜。”
“嗯,士兵们的伙食,亏待不得,营养跟上去了,体能才会提高,战斗力才有保证。”杨齐继续问道:“卫生条例,要督促士兵严格遵守,包括野外扎营,也要严格执行,没有条件,洗澡就免了,但绝对严谨随地大小便现象。”
“大人放心,这点士兵们在军营内都严格遵守,如有发现随地大小便的,除士兵外,小旗官也要一并受罚,鞭挞十下。”赵英杰回道。
“很好。”杨齐点了点头说道:“这两天你的任务有些重,要抓紧准备一应军需,可能要打仗了。”
“哦”赵英杰问道:“跟谁”
“不该问的不问,记得保密条例吗”杨齐瞪了他一眼说道。
“大人,属下知罪。”赵英杰一不小心说错话,赶紧赔罪道。
“下次注意。”杨齐起身又在军营各处转了一圈,吩咐部队抓紧训练之类的话,就带人直奔军器制造局。
军器制造局下设:炼铁厂、焦化厂,而铁矿与煤矿都是为这两个分厂服务,经过一个月的发展,已经出具规模,炼铁的高炉已经竖起i三座,水利段床,风力鼓风设备也都配套安装完毕,这里比较麻烦的是煤炭焦化与钢铁冶炼的生产工艺,眼下什么都没有,而这两样又缺一不可。
炼焦的重点,一是选煤,二是水洗,三是隔绝空气加热炉温,这三点杨齐找i了这里的十数位老匠人师傅反复讨论研究,最后这里的工匠根据杨齐所提供的图纸,反复设计打造出了一座专门用i炼焦的高炉,今天是出焦的日子。
“参见大人!”几个老匠人师傅见杨齐到i,赶紧参拜道。
“快快请起。”杨齐赶紧上前一步,一把将这几位老师傅扶了起i说道:“都说了以后不要行此大礼的。”
“礼不可废!”几位匠人纷纷说道。
“怎么样了”杨齐不在纠缠直接问道。
“算算时辰,就快可以起炉出焦了。”说话之人是个老铁匠叫黄火生,因为古代几乎都是自产自销的手工业作坊,所以身为铁匠师傅,必须要自己会炼铁,然后制铁,最后再做成各种物件,器具,所以这些人的工艺,各有不同,冶炼的手法也不太一样,所以连出的铁,也就有优劣之分,而杨齐要做的就是标准化生产。
“起炉喽!”下面的高声喊道。
这座高炉与炼铁的高炉不一样,它采用的是分层加热、逐层加热法,将焦炉室内填满水洗煤,然后封闭炉室,以达达隔绝空气的目的,再在从高炉上面预留的点火口,将其内部点燃,炉温必须要达到八百摄氏度以上,煤炭经过焦化,会产生煤气与煤焦油,因为工艺问题,杨齐只能收集焦炭与煤焦油,焦炭用i炼钢,煤焦油杨齐打算冷凝之后制成固体燃烧弹,这个还需要后期的实验论证,才可实现量产。
随着这一生大喊,旁边的工人们纷纷拿着工具上前,将泥封撬开,一层一层的小心清理里面的焦炭。
杨齐急不可耐的上前查看还散发着高温的焦炭,只见它隐隐散发着金属的光泽,上面密布着细小的蜂窝。
“成了!”杨齐知道,这就是上好的焦炭,有了这个,高炉炼钢,就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根据不同钢的物理特性,在冶炼的时候,往钢水里面添加碳元素。
“大人,您看这”黄火生走过i指着一片黑黑厚厚的焦油问道。。
“命人找i大桶,将这些收集起i,我有大用。”杨齐说道:“以后每次都收集,封箱储存,注意防火,这东西易燃易爆。”
“是!”
第六十章 手榴弹
这些焦炭很快就被送进炼钢的高炉里面,那三座高炉早就准备就绪,上百名铁匠守在旁边。
“开炉,点火!”很快黄火生的高喊声就传了过i。
“送风!”过了有一会,黄火生查看了炉内温度,再次喊道。
“呼!呼!呼!”高大的风车开始缓慢转动,下面高炉旁边巨大的风盒子则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吐着。风力将旺盛的火力送入高炉内,位于高炉顶端的铁匠们,则看着炉内的铁矿石一块块融化,然后再一车一车的投入铁矿石。
如此反复,从中午开始冶炼,一直持续两个时辰,杨齐也一直守在旁边。
“大人!这个时候该投祭品了。”黄火生询问道。
“祭品”杨齐有些差异道:“投什么祭品”
“大人没准备吗干将莫邪那样的神兵宝器,可都是拿生人祭奠的。”黄火生也有些惊异道,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下,面前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就已官居百户,事事料在前头,如今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准备
“哦,你说的是这个呀”杨齐反问道:“我让你们准备的木炭可准备好”
“嗯,备下了。”黄火生回道。
“这里面有多少铁料了”杨齐问道。
“差不多六七百斤的样子。”黄火生估算道,这都是老铁匠,才能一眼估算出i,上下浮动不会超过几十斤,算是很准了。
“投木炭!”杨齐说道。
“这,能行吗”黄火生问道。
“放心!”杨齐点了点头确认道。
“小的,这就去传令。”黄火生一溜小跑窜了出去,这东西是讲究火候的,他怕误了时辰。
很快木炭就被投了下去,因为用料比较多,再加上高温还会消耗大部分碳元素,所以多投了一些木炭。
他们这些铁匠不知道古人为什么用活物祭奠铁水,但每次这么祭奠,都会出一锅好铁,用此种锻炼方式获得的铁料,铸造出的,均是神兵利器,所以就奉为上宾,每每炼铁皆要投入一些牲口,已是对上天的敬畏,祈求出一锅好铁,其实只是这些生物本身就含有,碳、磷等多种微量元素,与铁结合,产生的合金铁,也就是“钢”,后世总结分析后发现,铁的物理特性与碳元素的多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你需要什么特性的钢,按照比例配好碳,就可以得到这种特性的钢。
“准备,收集铁水!”黄火生在指挥台上叫道,下面就有数十名铁匠,推着车子,里面装上模具,很快第一锅的铁水就都被收集完毕,他们接着被运送进入各个车间,开始有条不紊的锻造工作。
“不错!”杨齐看着成型的铁锭说道:“黄师傅。”
“小的在。”黄火生回道。
“火铳下生产线了,一定要通知我。”杨齐说道:“记得,我跟你说的生产方式吗”
“记得,流水线生产方式。”黄火生回道。
“很好,短的火铳也要生产,目前现生产一百杆吧。”杨齐说道,他打算将这些短的火铳给哨骑装备,人手五杆,均荷枪实弹,到时遇到敌人的哨骑,必然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杨齐接下i去巡视火药分厂,别的材料都好找,只有硫磺不好弄,这东西全靠采买。
“大人!”徐农是火药生产车间的工长,火药从业经验十分丰富。
“继续工作吧。”杨齐吩咐道。
“继续干活。”徐农说道。
每个操作台上都有称重配比称,几名工人小心翼翼的遴选材料,不时的将不合格的材料剔除,将筛选完毕上好的材料搬运到下一个工序,他们会按照配比加入材料,然后搅拌混合均匀,再送入下一道工序,如此操作,最后成品颗粒火药才从车间生产完毕,火药车间下属有定装纸弹生产车间,火药应用研究实验室两个部分。
“可以激发,通过小范围爆炸伤敌的,手榴弹,你研制的如何可否有成品”杨齐询问道,火药车间已经开工半月有余,他急不可耐的想查看是否有新的进展。
“大人,请看。”徐农说着拿出一根短棍状的物体递了过i说道:“这个是根据大人所描述的内置拉环设计的手榴弹,经过半个月的反复试验,目前这个成品,已经将引爆延时控制在大人所说的五秒左右。”
“哦你是怎么做到的”杨齐问道。
“内设夹板,上面附着磷,中间一头是火绳,外接引线,最外侧是这个保护盖,可以扣在上面,保护引线。”徐农介绍着自己的产品说道。
“爆炸范围如何”杨齐问道。
“爆炸范围有十三米左右,有效杀伤在八米左右。”徐农回道:“这里面根据大人的提示,我们装进了细小的铅丸,小人认为这里面如果可以装入一些铁片,或许更有杀伤力,材料我已经跟黄师傅提交了书面申请。”
“嗯,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去尝试,不要怕,放手去试,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杨齐说道:“走,咱们去试一试它的威力。”
“是!”一大群人快步i到火药分厂的实验场地。
其实明朝有很成熟的开花弹,就是后世认知的炸弹,在明朝叫做“万人敌”,只是行装大小有很大的区别,明朝的万人敌,只适合守城使用,无法用于野战,而杨齐这种近乎于现代的手榴弹,则应用广泛,不受场地限制。
“大人请看。”徐农亲自上手,躲在掩体后,朝着远处一个圆圈,周围则是身披铠甲的木靶。
“一!”徐农紧张的将引线用力拽出,只见手榴弹的尾部瞬间冒出青烟,并发出“哧哧”引线燃烧的响声。
“二!”徐农嘴里数着数。
“三!”徐农果断的将手榴弹远远丢了出去。
在空中手榴弹完美的划出一个抛物线,度过一秒后落在地上。
“砰!”一声巨响,随后一大团浓烟四射而去。
“噼啪!噼啪!”的声音响成一片。
带烟雾散去之后,杨齐带人上前查看,每隔一米都有三个木靶,错位陈列,杨齐查看了一下,最近三米内木靶全部倒在几米外的地上,查看的结果是铠甲大面积被炸烂,如果里面是人的话,肯定当场死亡,杨齐又继续查看外围的木靶,直到八米左右,铠甲下面的木靶内都嵌入不少铅丸,在往外围查看,铠甲上面除了有很深的铅丸撞击的痕迹外,木靶内一点痕迹都没有,只有裸露在外的木靶均被铅丸射入,如此威力,杨齐在心中也算有数。
“赏!白银一百两!”杨齐大声说道。。
“哎呀!”徐农瞬间跪在地上大声说道:“谢大人赏!”
这件事被工人们快速传开,只要有所发明创造,百户大人均有封赏,而且出手极为阔绰。
第六十一章 五军都督府张昌贵
高柏山脉里面靠近北境,距田庄一百二十里,有一山寨。
“我说老痒,你到底干不干给句痛快话。”一个秃头大汗一脸横肉的催促道。
“我说欢喜佛,你急什么”老痒说道“再等等。”
老痒,原名杨一木,干得是杀人越货的买卖,需要个诨名,由于口音问题,老杨便被称为老痒。
“等个毛啊咱们两人合起来,有两千多人,去劫一个小小的田庄,官兵才八百来人,咱们去,还不手到擒来”欢喜佛说道。此人光头大汉,好无女子不欢,人送外号“欢喜佛”,叫的人多了,大名叫什么,反而无人问津。
“报!”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大喝。
“进。”老痒喊道。
“当家的,那田庄不大,但百姓众多,都是最近一个月搬迁过去的,有两万余人住不下,都在城外搭建房屋,田庄只有八百余守军,其中五百人是新兵,一百多人由木庄少庄主商敬石带去的,剩下的一百来人是那个百户官杨齐嫡系部队。”探子回报道。
“你看!我就说嘛!”欢喜佛叫道。
“好!”老痒一拍桌子,瞪着眼睛说道“哼,天道不仁,你弱小的田庄居然如此做派,我若不取,反而对你不住!”
“哈哈哈。”欢喜佛在一旁笑道“老规矩,谁先抢到的,就是谁的。”
“来,走一个!”老痒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如今已是崇祯元年,八月下旬,五军都督府给事中张昌贵一行人,从京城出发,直奔陕西都指挥使司,交换完公文,马不停蹄的就赶往绥德州城,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扳回五军都督府开国时的盛况,如今兵权衰落,兵部步步紧逼,眼下正值用兵之极,此时不争等待何时别看他一个小小的五军都督府给事中,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可手中的职权却相当大,后期满清入主中原,给事中的品级大大上涨,改为五品官员。
“参见上官!”李明伟收到消息带领手下一众官员外出十里相迎。
“参见上官!”李明伟带来的军士也纷纷跪拜道。
“嗯,都起来吧。”张昌贵看着李明伟等人翻身下马施礼,自己则是端坐于马背之上,平淡的说道,虽然与兵部的权力斗争日益严重,可作为文官出身的他,又是京官,又身居五军都督府给事中这么一个权利实缺,自身的傲气以及养尊处优,都是与生俱来的。
“谢上官!”李明伟、胡峰等人齐声喝道。
“哗!”李明伟身后的军士们纷纷起身。
“嗯,不错!”这整齐的军姿,张昌贵还是很满意的,这一路走来,沿途所见所闻,皆是卫所松弛,官员贪墨,军士买闲,军营里面及近无人,他的脸色知道此时,才有所好转夸赞道“李千户,统兵有方啊。”
“多谢上官夸奖。”李明伟说道。
“走,咱们进城吧。”张昌贵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