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帝鸿轩辕
“哈哈哈!”杨齐站在山坡上回望整座流寇大营,只见整个后营已经完全笼罩在火光下中。
“收兵!”杨齐兴奋的带着部队往主战场赶。
绥德州城外二十里主战场。
“不好了!不好了!”这时流寇后营的传令兵才赶到王二的中军位置。
“什么情况”王二淡淡的问道,此时他的注意力完全被主战场所吸引,此时下场的大部分都是刘国能与赵胜的部下,只有中军前面的战场是王二的嫡系部队在作战,现在整个战场都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从左至右差不多能有十余里地全是战场,大片大片的尘土飞扬而起,其中不时的会有大股骑兵穿梭于阵前,除了嫡系部队的战斗吸引他的眼球之外,就要数官军战局边缘的一处战场,那里的官兵很特别,全火器装备,又是排枪,又是火炮的好不热闹,听说刘国能已经换了两批部队上去,都被打了回来。
“大帅!”传令兵说道“有官兵袭击后军大营!”
“啊”王二回头发现十里外的后军大营火光冲天,他急得在马上就只拍大腿,那里可是有着不三万石粮食,够大军吃一个月的军粮,想来可能全完了。
“快!调集前军兵营的士兵,回去灭火,增援!”王二赶紧叫道。因为战场广阔,刘国能与赵胜分别处于左右两翼,并没有一同坐于中军。
此时前方战场胶着,王二知道一时之间部队撤不出来,只能命令前军营地的防守部队前往后营增援。
魏大勇部。
“射击!”魏大勇抽出战刀,在一旁指挥道。
“砰砰砰!”一队军士设计完毕,快速后退,第二队军士快速上前,端枪射击。
“总旗!不好了,敌人从侧翼杀上来了。”这时一个负责警戒的军士跑上前来喊道。
“老李,你带人顶上去!”魏大勇回头一看,赶紧喊道。
“你们跟我来!”李添福也不多言,叫上手下士兵就冲了上去。
“手榴弹!”因为敌人距离太近,李添福果断下令,先炸他一波。
“轰!轰!轰!”
“啊!”
“噗!”
“快,快退!”丢下一百多具尸体后,负责带队的把总赶紧命令部队后撤。
“排枪准备!”李添福一看时机大好,赶紧喝道“前进射击!”
“砰!砰!砰!”。
前进射击就是第一排射击完毕之后原地装填弹药,第二队快步上前,直接射击,射击完毕后再留在原地进行射击,然后是第三队,如此循环往复,使队伍不断滚动上前形成持续性的火力压制,叫前进射击。
“快!退!”把总一不小心被流弹击中耳朵,整个耳朵都被打丢了,吓得他赶紧下令部队快跑,他只来了一个照面,就被手榴弹炸懵圈了,紧接着就是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刚才被炸懵圈的士兵不明所以,刚站起来就撞上了排枪的子弹,他身边的士兵快速消亡,他也不再犹豫,掉头就跑,整队一千余人的流寇丢掉四百余人的尸体,瞬间崩溃,再加上魏大勇正面战场打下去的两个千人队,他们以一千的兵力,硬扛了近五千军队的冲锋,都被打了回去,正面战场更是惨烈,流寇被打死打伤的有尽两千余人,其中有一半是死于手榴弹之手,最勇猛的冲锋是第一批流寇大军,他们甚至一度冲到了排枪阵前五十米处,结果崩溃也在此处。通常阵前交战双方都会将最勇猛的士兵放在第一批次,进行攻击,如果打顺了,士气得到提高,第二批次的士兵只会更加勇猛,反之则是一次不如一次,第三次的时候就是大军溃败的时候。
第八十八章 四镇援军
“马兄!马兄!”邱明华骑在快马之上身后只余五十余骑亲兵跟随。
“怎么了”马志远刚用长枪击杀一名流寇回头一看是邱明华于是问道“邱兄,怎么如此落魄”
只见邱明华身上的战袍都被砍掉一半,额头隐隐有血迹,兵刃早已不知丢在何处,他气喘吁吁的说道“马兄,还请派兵救援在下的兄弟呀。”
马志远望向邱明华的战场,那里早已被流寇大军的身影所淹没。
“还有得救吗”马志远平静的说道。
“啊”邱明华回头一看,那便战场的流寇部队还在不停的围杀当中,外围的流寇部队已经开始分队,以此处为缺口,正在不断的向两边的兄弟部队施加压力。
“唉!”邱明华一声叹息,狠狠的拍在自己的大腿上。
“别叹气了,快随我击杀流寇吧!”马志远说完,纵马再次杀入战阵,他旗下的士兵倒是与倍数与己的流寇杀的旗鼓相当,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地上敌军的尸体也在不断的增加,流寇部队已经不稳,接连后退,隐隐有崩溃的迹象。
“还愣着干什么”邱明华大声喝道“给我把刀!随我杀!”
“杀!”他带着手下五十余名骑兵,猛的杀入敌军,瞬间成为压垮流寇部队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流寇部队瞬间崩溃。
“杀!”马志远趁机大声喝道“斩杀贼人,就在此时!”
“杀!”他旗下士兵士气高涨。
就在此时,西安府与延安府两路官兵一先一后相互崩盘了,马志远与邱明华乘胜追击的部队,反而因为友军部队的败退,变成了被包围的局面。
“通知部队,停止追击,全力剿杀这些官兵!”王二身在中军看的真切。
“杀!”左右两翼的流寇大军收到命令后掉头切段马志远与邱明华余部的退路,从后方掩杀过来。
“不好!结阵!”马志远大叫一声,然后带领部队重新结阵,只是这么一个命令,就能看出来他身处边军久战之地,不是平白无故脱颖而出的千户。
“杀!”仅仅几个呼吸间的功夫,从后方杀来的流寇就冲了过来,马志远与邱明华结成的战阵如同洪水当中的一尊磐石,流寇的浪花狠狠的撞在上面巍然不动,却将浪花击的四分五裂。
马志远与邱明华率领一百余骑圈在中间,外面则是马志远两千余人组成的战阵,他们完全抛弃防守,最外侧以长枪兵组成三层枪阵,端的厉害,流寇们冲上去,身上最少会产生两个窟窿,鲜血直冒,流寇与官兵一时间僵在那里,双方纷纷狂喊大叫,用长兵器兵器互相攻击。
“弓箭手部队!”这时外围突然喊道“射!”
“嗖嗖嗖!”一大波弓箭射了进来,虽然没几个人被弓箭当场毙命,但这东西挨多了,谁也扛不住,心里打击极其严重。
“马兄!突围吧!”邱明华说道。
“嗯!”马志远一点头说道“跟紧我,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是!”邱明华应下。
“开!”马志远大喊一声“骑兵开路,兄弟们随我冲!”
“杀啊!”
此时流寇大队人马尚未围死,后面拼杀一阵的流寇,哪里经得住大队骑兵的砍杀,只一个冲锋就凿开了后面的流寇部队,大队人马顺着缺口快速冲了出去,转眼就将包围圈撕裂,可即便这样,马志远的部队也被撕下来五百来人,他们再也见不到边防的烽火墩台了。
“呛~!呛~!”这时流寇大军主帅王二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绥德县衙大堂。
“今日一战,敌我双方互有损伤,我军斩杀敌军两万余人,其中百户杨齐一部,就斩杀敌军一万两千余人,更是彻底焚烧了敌军的粮草辎重、攻城器械,相信在短时间之内,敌军还会有一次较大的动作,就会收兵!”李明伟总结道。
“报!”正在此时堂外传来一声大吼。
“何事”李明伟急道,他知道,像这种级别的军事会议,要不是及特殊情况,亲兵是不会在外面大喊大叫的,如果有,那一定是很紧急的事情。
“报!千户大人,敌军吴堡路裴超所部,率领五万大军,刚刚抵达流寇中军大营,接着他们就开始分兵向我军合围!”哨探跪在堂下说道。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啊”延安卫田永杰坐立不安的说道。
“各位,我手下的兵都打光了,在这里也于事无补,这就告辞,回属地了。”西安卫曹立新站起来说完也不等答话,转身就往外走。
“哎!”邱明华在后面叫道,可他头也不回的就窜了出去。
“唉!”马志远坐在那里直摇头,只是不知他是否定自己的战力,还是叹息大明军户的衰落!可能随着高祖黄帝的龙驭宾天,就结束了大明最牛的制度军户卫所制,一个时代终因一个人而落幕了。
“现在才想起来”杨齐现在是没有时间悲伤的,裴超那路大军又是五万,现在流寇大军越大越多,已经使他有些惊惧,再加上外面的流寇,那就是九万,九万呐!就是排着队的砍头,得砍到什么时候去就是排着队的枪毙,他的子弹储备也不够,所以他没有时间再继续扯犊子了。
“李添福!”杨齐大喝一声。
“到!”李添福从门外快步跑进堂内。
“你亲自带队回去一趟,炮弹、手榴弹、纸弹,有多少,我要多少,抓紧,明天一早我就要见到!”杨齐说的很急。
“得令!”李添福转身就跑。
“慢着!”杨齐又叫住了他说道“给他们留下一部分防守用,高速老黄他们,全力生产,有大战在等着咱们。速去速回。”
“是!”
“千户大人!”杨齐安排完李添福转身施礼道“时间紧迫,抓紧将城外的四路援军余兵,全部收回城内,抓紧整编,我等军营恐怕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要通知守城门将,随时准备接应我们。”
“敌军生力军一到,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今天夜里,分出一部分军士,彻夜防守,命令城内的青壮,将城墙以里五十大步范围内的所有民房全部拆除,按照滚木、雷石分门别类囤放于城墙下,收集城内夜香,在城墙上每隔二十步射大锅一口,另外还要准备灭火等物,没有作战任务的,现在就睡觉,抓紧一切时间休息。”杨齐一口气说了不少,凡是能想到的,他都做了安排。
第八十九章 杨齐军营
第二天清晨,绥德州城外西南方向,就传来密集的枪炮声,杨齐亲自带队,全军出动一阵猛打,将李添福运来的辎重火药军需等物运进大营。
杨齐的军营外围防御,从五十米开始每隔五米,就有一层防御圈,最外围的是一圈现筑的一堵矮墙,高只到膝盖骨的位置,在矮墙的里侧则是一个深挖的壕沟,底下也是齐膝盖骨的深度,这种矮墙每隔十米就是一层,两堵矮墙中间散布的都是铁蒺藜,古人脚上穿的大多都是草鞋,好一点的是布鞋,只有官军的官员才有皮靴穿,即便如此,鞋底也是无法阻挡这些铁蒺藜的,只要一脚下去,准保扎破脚面,中招后再一倒地,铁蒺藜的刺都是三棱刺,会造成伤口大面积出血,那这人就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再配合地面上的草丛掩盖,以及战场冲锋的态势,可谓是一条毒计,也只有杨齐大量出产铁矿,才有如此手笔,换做其他人,可是用不起如此密集的铁蒺藜的。
营房内部防区,也是按照品字阵型搭建,两个口字一致对外,最后一个作为中军大营随时支援前方阵地,背靠绥德州城,进可攻,退可守,另外他还名人在营区内搭建了几处高台,尤其是在两个前线阵地,上面搭建三层高台,可以形成上下交叉火力网,最上层还可以作为炮台,及瞭望的功效,雨天还可以起到遮挡雨水,防止火绳、火药受潮不能开枪等等功能型建筑,就地取材,建造简易,这在以后也成为了杨齐建立阵地的标配,两个阵地的中间位置还留出了间距在一里地的通道,可以直插中军杨齐的大营,可这个通道虽然可以直达杨齐的中军大纛,可是两侧的军营阵地,却同样在这里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网,而且火力更加密集。
杨齐在中军的正前方一百米处,在这里埋下了不少,由手榴弹制成的简易地雷,其实很简单,就是找来一个小木棍,将手榴弹的拉线引出来,系在木棍之上,然后将引线抻直,再分别将手榴弹以及木棍埋入地下,这样只要有人在上面经过,绊倒了引线,那么手榴弹就相当于被人“拉”开了引线,里面的磷就会因为被快速的摩擦力瞬间点燃,手榴弹就会爆炸,这就是最简单的翻版地雷了。
其实在明朝的《火器纪要》里面早就有过记载,明朝就诞生了“手榴弹”,即开花弹,俗称“万人敌”,只不过因为火药的威力,制作的有一些笨重,不适合投掷,但适合守城,“纪要”里面还记载了明朝时期的“地雷”,以及明朝是历史上最早使用水雷的国家,只是朝廷后期,内忧外患,吏治贪污**严重,战乱不断,火器的研究已致中断,再后来满清朝廷不重视火器科研的研发投入,所以我国的热武器开发与研究就到明朝后期停滞不前,直到民国以后。
当然以上内容杨齐根本不知道,即便是简易翻版的“手榴弹”地雷,也是从八路军那里学来的“电视剧”,也算得上是活学活用了。
杨齐的前方阵地每个阵地放了六百士兵,以六十人为一队,每个阵地又分为十个小队,每一队都由一名小旗官统领,最后再交在总旗官统御,为什么要以六十人为一队那是为了方便排枪射击,每排十人,从第一排轮到第六排,正好一分钟,这样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可以轻松完成快速装填射击,如果全员都是老兵组成,一分钟内可以轻松完成两轮射击,甚至是两轮半的射击速度,这也是因为杨齐扩军速度太快所致,只有采用这种编制,才更加方便排枪射击的阵型。
李添福这次带回来的军火武器物资等物,才足够杨齐周旋这次大战所需。
绥德州城外,流寇大军已经完成了合围工作,密密麻麻的营盘已经全部安扎完毕,拒马、陷坑、绊马索等营防一应俱全,在绥德州城北城门外,巨大的将旗一面一面迎风招展,其中代表着“徐”徐开才,“裴”裴超二人的将旗也赫然在列,李明伟带着马志远与邱明华等千户一同来到了城楼之上,西安卫千户曹立新也随侍在侧,他上次跑了,可眼见退路已经被流寇断去,只得乖乖回城,再回来的他,已经不被这些武将看在眼里,他只能与百户们位列第二排站着。
敌我双方的将领们都在遥遥指点,布置对策,很快流寇大军的帅旗与将旗缓慢分开,“裴”字大旗裴超与“徐”字大旗徐开才二人分别前往杨齐与胡峰二人的营盘,准备进攻,他们从吴堡带来了五万余人,其中有两万人是投靠裴超去的,徐开才虽然勇猛,但相较于裴超的声望,还是向去甚远,徐开才带着两万人马直扑胡峰。
当然这些杨齐是看不到的,他只看到,北面烟尘缭绕,喊杀震天,紧接着自己的军阵前,开始出现大批军队,胡峰那里比他热闹一些已经开打,嘶吼声从远方隐隐传了过来。
“砰砰砰!”杨齐正在打量胡峰军营的战况,自己前军阵地就传来了急促的枪声。
裴超接连吃过杨齐的亏,知道这小子是全火枪装备,所以他这次交给前军的防御武器,是厚重的门板裹上打湿了的棉被,他为了武装全军,几乎拆光了吴堡县城所有的门板,就连吴堡县太爷的衙门门板,都被他裹上棉被,放在第一批的冲锋部队身上。
“砰砰砰!”魏大勇命人开枪射击,还别说,这东西的防御效果还真好,位于门板后面的士兵,没有一个受伤的,只是正乒乒乓乓的枪响声,打在上面也挺让人惊心动魄。
“少帅!门板加裹湿的棉被见效了!”王宝庆大喜过望,开心的说道。
“好!”裴超大喝一声“命令弓箭手部队,上去!通知骑兵部队准备!”
“是!”王宝庆领命。
第九十章 阵地战
“杀!”
“冲啊!”
猜你喜欢